Workflow
Kbot小型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成立仅18个月!K-ScaleLabs宣布倒闭!现金流不到40万美元!战略误判押错生死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5 18:18
公司关停事件概述 -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K-Scale Labs于2025年11月正式关停,其巅峰时估值曾超过5000万美元,关停时现金储备不足40万美元 [1] - 公司产品与工程负责人在10月离职并创立新公司,预示了公司可能存在的现金流问题 [3] - 公司将逐步取消K-BOT人形机器人的预订单并退还客户定金,其官方社交账号罕见地公布了12位前核心员工信息,部分企业为这些员工提供的最高年薪达128万元人民币 [4] 创业背景与公司文化 - 公司CEO Benjamin Bolte的创业动机源于对美国市场缺乏可直接购买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不满,其背景包括在Meta从事语音表征研究以及在特斯拉Autopilot团队的工作经验 [6] - 创业初期缺乏硬件背景,但凭借对机器人的热爱,通过3D打印和商用现成部件搭建出第一代原型机 [8] - 公司形成了高强度、开源、工程师友好的文化,团队成员在18个月内超过40人,采用同吃同住同研发的模式,以此筛选并凝聚真正热爱机器人的工程师 [10][12][14] 产品战略与关键转折 - 为应对融资困难并证明商业价值,公司内部通过黑客马拉松竞赛开发出低成本小型机器人Kbot,其定价仅数百美元,而计划中的大型机器人Zbot定价为8000美元 [15][17][19] - Kbot推出后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甚至带动了伺服电机供应商FTEC的行业地位,公司原计划以Kbot的营收支撑Zbot的研发 [21] - 一位知名风险投资人的建议使公司改变了战略,暂缓Zbot的开发,全力押注Kbot以获取100个订单来争取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但这一定位调整被复盘认为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23][26] 关停原因分析 - 融资失败是公司关停的直接导火索,Kbot在2024年7月开启预售后融资遇冷,风险投资人对商业化成本和市场竞争提出质疑 [24][27] - 融资希望渺茫导致核心团队流失,原本40多人的团队迅速缩水,开源文化难以维持团队稳定 [27] - 公司运营成本高昂,包括租金和材料采购,同时人形机器人行业出现降温迹象,中国公司的低价产品冲击市场,使得继续运营的机会成本过高 [29][30] 行业洞察与未来展望 - 未来两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迎来低成本小型产品泛滥的阶段,中国生态系统成熟且供应链成本持续下降,而美国公司更倾向于高投入的工业机器人路线 [34] - 行业格局可能类似智能手机初期,大量中小厂商通过开源和模块化设计竞争,最终形成硬件商品化、软件差异化的局面 [36] - 技术层面的关键包括模块化设计以降低维修成本和创造持续收入、步态设计应借力物理规律而非完全依赖AI算法,以及AI落地需要海量真实世界交互数据 [37][39] - 腿式机器人相比轮式在适应人类环境方面具有本质优势,但当前面临动态稳定性和可靠性挑战,执行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约1万小时 [40] 经验教训与行业意义 - 公司18个月的历程证明了没有硬件背景也能做出机器人原型,验证了开源模式在技术普及中的价值,也暴露了初创公司在融资和商业化方面的脆弱性 [41] - 公司留下的开源代码、模块化设计思路和低成本产品探索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铺路石,其开源精神被视为留给行业的珍贵遗产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