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3智能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智能驾驶产业进程展望
第一财经· 2025-04-29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行业从车企、行业政策、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分析智能驾驶产业发展,阐述产业演进阶段、政策完善情况和商业落地模式,指出发展机遇与现存问题 [1] 产业演进 智能驾驶等级 - L2为辅助驾驶,含ACC自适应巡航和LKS车道保持居中辅助等功能;L2+及以上在L2基础上加入ALC拨杆变道,含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L3为自动辅助驾驶,城市NOA是L3最核心体验;L4为自动驾驶;L5为无人驾驶 [5][6] 智能驾驶技术路径 - 主要分为“单车智能”和“车路云协同”,双路线并行发展且相互促进;单车智能侧重单车感知、计算和决策,发展较成熟;车路云协同由车辆、道路和云控平台共同控制车辆,处于早期阶段 [6] 产业层面渗透率 - 2025年3月较2024年,整体智驾L2及以上渗透率从55.8%提升到60.2%,搭载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7%;L2+及以上渗透率从13.5%提升到15.1%,搭载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42%;20 - 30万价格带L2级以上及高速NOA和城市NOA结合渗透率最高 [8] 现存问题与新技术 - 智驾在城市NOA场景下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待提高;2024年端到端技术落地,2025年VLA大模型接力,部分车企七八月份量产上车 [9] 全行业智驾渗透率提升 - 预计2025年可实现高速NOA以及城区NOA功能的车辆销量同比增速接近300%,之后L3主要由比亚迪、理想等车企驱动 [10] 产业层面其他动态 - 特斯拉马斯克预计很快出现通用的、纯粹AI解决方案用于完全自动智能驾驶;小鹏汽车启动720亿参数自驾基模研发 [11][12] 制度完善 政策重心转变 - 政策由推动道路测试转向试点落地和实践应用,全国已有50余个省市发布实施细则,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牌照超7700张 [13] 中美政策对比 - 中美最早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政策框架和演进阶段大体相同,目前前两阶段政策相对完善,未来重心是推广应用 [15] 单车智能路线政策 - 政策为智能驾驶车辆从试点测试到上路通行“松绑”,包括放开试点、载客运营和个人乘用车上路通行 [16][17] V2X与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 - L3准入未强制要求车辆支持V2X,但支持可获更高打分;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修订中,有望2025年内发布含L3权责界定的版本 [18] 试点城市要求 - 试点城市需具备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三方面条件 [19] 商业落地 联合体商业场景 - L3申报联合体包括车企、运营主体公司和地方政府,商业场景主要为出行服务公司提供车辆,目标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 [20] 商业模式关注点 - 关注投放车辆数量、日接单量等细节,渐进式发展公司入局推动商业化能力发展 [20] L3准入情况 - 目前L3准入只能to B,商业化拓展需完善,第二批申报也是to B,小米事件为to C增加阻碍 [20] 重庆试点情况 - 长安在重庆申报,重庆部分区域全域开放用于L3商务运营和商业化试点,道路开放范围扩大 [21] 联合体申报要求 - 进行联合体申报的企业,车上路前当地政府需颁布自动驾驶管理条例 [21] 车路云协同政策 - 采用“扶持”基调,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融合、推动车载终端配备率提升和形成“投建运”新型商业模式 [22][23] Robotaxi成本测算 - 给出运营车辆及里程、人员薪酬、能耗及补能、车辆保养、保险费用等前提假设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