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AMM2存储模块

搜索文档
赛道Hyper | SK海力士首超三星登顶DRAM市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6-05 19:46
全球DRAM市场格局变动 - 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以36.9%市占率超越三星电子(34.4%)成为全球最大DRAM供应商[1] - 全球DRAM销售额环比减少9%至263.3亿美元,SK海力士营收达97.2亿美元,三星电子营收同比下滑19%至91亿美元[1] - 此次变动终结三星持续33年的市场垄断,标志AI驱动下的存储技术迭代重塑行业竞争逻辑[1] HBM技术成为竞争核心 - SK海力士HBM3E产品采用12层堆叠技术,带宽1.2TB/s,单颗容量36GB,主要供应英伟达H200/B200等AI加速卡[2] - SK海力士HBM3细分领域市占率超90%,三星因HBM3E技术未通过英伟达测试导致高单价产品出货骤减[3] - SK海力士通过自研MR-MUF技术将HBM3E堆叠层数从8层提升至12层,良率表现较好[5] 制程技术与产能布局 - SK海力士1b nm DDR5产品能效比提升20%,三星1a nm制程良率提升遇瓶颈导致高端DDR5供应不足[3] - SK海力士计划2025年底将1b nm产能提升至每月9万片,并启动1c nm工艺研发目标晶体管密度再提升20%[6] - 三星1a nm制程EUV导入率达40%但良率提升缓慢制约规模效应[6] AI驱动存储需求升级 - 英伟达H100 GPU需配置640GB HBM3E和2TB DDR5内存,GPT-5级别模型需EB级存储支持[4] - SK海力士AI服务器市场份额超70%,HBM3E产品被微软"星际之门"、谷歌Gemini等超大规模AI项目采用[4] - 生成式AI模型参数规模指数级扩张对存储带宽和容量提出严苛要求[4] 产业链协同与封装技术 - 台积电将CoWoS产能70%分配给SK海力士确保HBM3E稳定供应[5] - SK海力士60%的TSV刻蚀设备来自科林研发,Syndion系列设备满足HBM封装需求[5] - 三星12层HBM3E产品量产时间推迟至2025年Q3丧失市场先机[5] 下一代技术研发进展 - SK海力士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HBM4样品,16层堆叠产品带宽达2.56TB/s,单颗容量64GB[6] - 三星押注混合键合技术试图在HBM4E阶段反超但存在NAND与DRAM联产工艺兼容性问题[6] - SK海力士推出LPCAMM2存储模块支持40TOPS+算力需求并与联想、戴尔合作推动量产[6] 行业竞争范式转变 - 2025年Q1 SK海力士、三星、美光合计DRAM市占率超95%,SK海力士HBM市场份额超60%[7] - 普通DRAM均价跌超10%但HBM3E价格仅环比微降3%,AI相关存储产品成为抗周期支点[7] - 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纵深,技术卡位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效率成为长期竞争力关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