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nd Cruiser "FJ"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为何如此安静?
观察者网· 2025-10-30 07:24
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概况 - 展会现场氛围异常安静,缺乏大型发布会和喧闹声 [1] - 参展品牌数量极少,仅有10个日本本土品牌和5个海外品牌,而慕尼黑车展有61家品牌参展,上海车展有超过70个品牌参展 [3] - 展会背景受国际政治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开展前一天举行会晤,日本公布了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机制下的潜在项目清单 [3][5] 日本车企的战略与挑战 - 展台展示重点为面向未来的“愿景”概念车,而非可立即上市的量产车,例如丰田展示了机器人、电动轮椅等移动出行工具,雷克萨斯展示了6轮MPV概念车等 [5][7] - 全球电动化转型中,日本车企投入与节奏总体落后,押注燃料电池路线错失锂离子电池先机,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时间仍遥遥无期 [9] - 智能网联技术发展滞后,丰田直至2024年5月才在新一代RAV4上首次量产导入Arene软件平台 [9] - 日产与丰田曾计划在电动汽车业务上全面合作并于2026年成立控股公司,但2024年2月合并谈判终止,合作前景不明 [11] - 在中国市场,日系车企份额从2020年巅峰的24.1%跌至2024年的11.2%,2024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0.8%,在不到5年时间里腰斩 [14] - 在美国市场,面临25%关税政策冲击,主要车企预计损失超过190亿美元,导致利润空间被侵蚀 [14][15] - 产品落地时间表暴露现实困境,日产暂停北美两款电动跨界车项目,本田首款纯电车型量产要等到2027年 [15] 中国车企的影响与合作 - 比亚迪宣布进军日本K-Car市场,推出首款纯电轻型车Racco,该细分品类占据日本新车销量35%-40%份额 [16][18] - 铃木汽车社长直言比亚迪是“巨大的威胁”,中国车企的角色类似当年特斯拉进入中国 [18][20] - 日本纯电车型普及率极低,2024年占比仅为1.35%,日本机构开始深度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进行研究 [20] - 中国车企正成为日本车企的合作伙伴,日产、丰田已与中国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并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座舱系统 [20] - 日产N7车型高度融合中国研发力量,智能化水平高,在中国市场获得良好反馈,打破了传统合资体系的“单向主导”模式 [20]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抉择 - 中日同属东亚核心工业国家,地理和产业结构邻近性为汽车产业提供了高效协同空间 [23] - 现实策略中,日本车企倾向“押注北美”,通过强化对美投资、联盟合作和在地化生产维系市场,但面临关税压力和本土份额下滑的双重夹击 [23] - 日本缺乏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需要在政府推动下引入外资供应链以倒推创新 [23] - 日本车企处于战略岔路口,需选择是继续巨资投入北美市场被动承压,还是面向中国扩大协同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