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S3000

搜索文档
三天,我看清楚了未来AI将如何介入我们的生活
36氪· 2025-08-01 07:23
3、机器人不再只是"站着摆姿势",运动控制、情绪交互、玩"花活"的能力都明显升级;4、Robotaxi大跨步,厂商牌照越拿越多之余,车端多模态模型正 在重塑交通系统的想象力。 无处不在的AI 今年WAIC最大的直观感受是:大模型不再只是"比参数",而是深入到各种具体场景——从车内座舱到生产车间,从线上客服到展馆咖啡机器人,都能看 到它的身影。 7月28日,为期3天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WAIC )落幕。 整体来看,称之为"世界",还是差了点意思:一方面,海外大厂除了谷歌,也就只有特斯拉带着"车-擎天柱机器人"过来摆了摊。另一方面,本该是机器 人最热闹的舞台,结果因为一周后还有另一场WRC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赛),不少厂商二选一,把重磅新品留到了下一站。 不过,WAIC的人气倒还是一年比一年高。今年,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专家、800多家企业齐聚上海世博展览馆,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同 场出现。展览面积第一次突破7万平方米,三天参观人数预计35万。门票开幕前两天就被抢光,黄牛现场叫卖"要票吗",价格翻到上千元一张。 热闹之外,这届WAIC还是释放了不少信号。 壹览商业在现场总结出四个最 ...
直击WAIC 2025丨上海变身未来实验室,机器人、尖端芯片、AI应用⋯⋯众多科技惊艳亮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07:32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开幕,吸引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1572位全球领军人物参会,包括12位顶奖得主、80余位国内外顶级院士及215位产业大咖 [1] - 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3000余项前沿产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56] 技术展示亮点 机器人应用 - "WAIC里2025弄"主题街区展示多款机器人功能,吸引大量观众关注 [6] - 国产机器人实现标准化原料自动抓取、智能穿串、精准加热及柔性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 [15] - 智元机器人展区呈现机器人与机器狗的协同表演 [52] AI芯片与算力 - 摩尔线程首次提出AI工厂理念,发布基于MUSA架构的MTT S3000服务器GPU,支持云游戏、数字孪生等场景的通用智能算力需求 [23][27] - 华为线下首发昇腾384超节点(Atlas 900 A3 SuperPoD),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间大带宽低时延互联,优化集群资源调度效率 [36] - 国产芯片厂商燧原展位成为中外展商交流热点 [30][33] 交互技术与终端 - 阶跃星辰展示首个座舱智能体Agent OS,提供拟人化情感交互体验 [19] - XREAL推出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并开放AR+AI体验空间,与ROKID同台竞技最新AR技术 [40][43] - 合合信息采用AI技术数字化解析《坤舆万国全图》,实现文物交互式展示 [23] 分会场与主题 - 徐汇西岸分会场聚焦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同步举办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8]
国产GPU历史性时刻!摩尔线程、沐曦同日获IPO受理
量子位· 2025-07-01 15:29
国产GPU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科创板IPO申请同日获得受理 标志着国产GPU行业进入资本化新阶段 [1] - 两家公司分别由英伟达系(摩尔线程)和AMD系(沐曦)核心团队创立 平均拥有近20年GPU研发经验 [2][5][6] - 行业呈现"两条技术路线"特征:摩尔线程布局全功能GPU对标英伟达 沐曦聚焦数据中心GPGPU市场 [3][7][9] 摩尔线程技术布局 - 推出国内首个全功能GPU架构MUSA 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 [10] - 产品矩阵覆盖消费级(MTT S80/S70)与数据中心(MTT S2000-S4000) 其中S4000芯片FP32算力达49 TFLOPS [13][15] - 夸娥智算中心解决方案支持万卡级集群部署 长江SoC芯片集成多元算力瞄准边缘计算市场 [14][15] 沐曦技术布局 - 采用完全自主IP设计 产品线分为曦云C系列(训练)、曦思N系列(推理)、曦彩G系列(图形渲染) [17][19][24] - 初期主打数据中心通用计算 曦云C500系列在2024年贡献97%营收 累计销量超25000颗 [17][38] - 自研MXMACA软件栈已支持PyTorch等主流框架 加速构建开发者生态 [37] 财务与增长表现 - 两家公司均符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80%(沐曦282% 摩尔626%) [25] - 沐曦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074% 摩尔线程同期增长208% [28][29][30] - 毛利率持续改善:摩尔线程从18%提升至37% 沐曦最高达63% 显示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3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产GPU四小龙(摩尔/沐曦/壁仞/燧原)密集冲刺IPO 反映行业技术成熟度进入新阶段 [34][35] - 摩尔线程S80显卡以RTX 3060三分之一价格切入消费市场 逐步建立品牌认知 [36] - 当前主要差距在软件生态 CUDA移植工具(MUSA/MXMACA)成为破局关键 [37] 发展挑战 - 收入来源集中:沐曦单产品线占比超97% 摩尔线程前五大客户贡献80%营收 [38][39] - 芯片研发周期(2-3年)与AI迭代速度(3-6个月)存在错配风险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