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G共聚酯

搜索文档
从引进到自产!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如何用“拳头”打破国外封锁?
搜狐财经· 2025-07-16 03:19
行业动态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与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首次联袂在中国举行,突显中国在化工领域的重要性[1] - 化工行业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蝶变"期[3] - 中国合成橡胶2023年产量达910万吨,占全球近一半份额,彻底改变全球橡胶产业格局[37] 辽阳石化 - 1974年引进法国技术建设化纤企业,1979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块自产"的确良"[4] - 2005年成功研发PETG共聚酯,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打破国外技术封锁[6][8][9] - PETG共聚酯广泛应用于婴儿奶瓶、医疗器械包装等高端领域[6] 独山子石化 - 2021年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万吨溶聚丁苯橡胶生产线[23] - 溶聚丁苯橡胶产品成功替代日韩企业,迫使国外竞争者退出中国市场[25] - 2020年实现茂金属催化剂连续转产技术突破,属世界首次[53] - 茂金属催化剂技术打破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的垄断[53] 兰州石化 - 中国炼油和石化工业发源地,参与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设[34] - 丁腈橡胶产品实现多元化发展,生产多种牌号适应市场需求[36][37] - 管东红参与解决14项丁苯橡胶生产关键技术难题,10项成果在行业推广[30] 吉林石化 - 中国首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始建于1953年"一五"期间[38] - ABS产能从1997年10万吨起步,2025年将达180万吨/年,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43][45] - 实现从引进日本韩国技术到自有技术的跨越[43] 技术突破 - 辽阳石化PETG共聚酯、独山子石化溶聚丁苯橡胶和茂金属催化剂均实现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9][25][53] - 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6][25][53] - 技术革命性突破是企业发展和打造新质化工生产的关键[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