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offering funds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新规亮相
金融时报· 2025-11-05 08:57
作为公募基金改革的关键环节,业绩比较基准新规如期落地。近日,中国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 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公开征求意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 业协会同步起草《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操作细 则》),进一步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展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具体操作规范,并向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规则征求意见,有利于完善公募基金的基础性制度,填补监管规则的空白,推 动境内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主动投资纪律性,促进公募基金形成更加稳定清晰的 投资风格,更好发挥公募基金的价值投资工具属性;有利于引导行业机构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 初心,专注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回报,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 为公募基金划定"业绩标尺" 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此次新规对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提出了全链条、全流程的高要 求。《指引》《操作细则》明确,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评估、纠偏及 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为业绩比较基准发挥功能作用提供保障。提高基准选取的决策层级,由公司管 ...
基金“盲盒”时代要结束了
搜狐财经· 2025-11-02 07:06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于10月31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并配套操作细则 [3] - 新规要求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必须与投资策略严格匹配,且一旦设定不得随意修改 [3] - 引入内控与托管双重监管机制,以约束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 [3] 行业影响与变革 - 新规旨在终结基金“风格漂移”的乱象,例如宣传稳健但净值波动剧烈的现象 [3] - 绩效薪酬将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强调“跑赢才是真赢”的考核导向 [3] - 监管举措被视为对公募基金“导航仪”的换代升级,推动行业向更透明、稳定、专业的方向发展 [3] 对投资者的意义 - 投资者将能更清晰地评估基金的真实投资能力,避免被“包装业绩”所迷惑 [3] - 基金运作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值得托付的投资决策 [3] - 此次基准升级被视为重塑投资者信任、推动中国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3]
财经深一度丨公募基金改革再“落子”,业绩“参照系”全面升级
新华网· 2025-11-01 00:36
政策发布与改革意义 - 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于10月31日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 [1] - 新规旨在为每一只公募基金建立更清晰、稳定、客观的业绩评价“参照系” [1] - 此次业绩比较基准全面升级涉及存量公募基金,标志着公募基金改革从“增量改革”进入“存量改革”的关键一步 [1] 业绩比较基准的功能与现存问题 - 业绩比较基准是衡量基金投资表现的“尺子”,能帮助投资者理解基金的投资方向与风险收益特征 [2] - 基准可锚定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约束其按约定策略操作,追求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并提升其稳定性 [2] - 行业现存问题包括部分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以及基金公司片面追求规模排名、追逐短期热点导致业绩大幅波动 [2] - 现存问题根源在于业绩比较基准未发挥真正作用,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对其重视不足 [2] 新规核心内容:基准选取与设定 - 基金管理人需从行业基准要素库中选取基准要素 [3] - 基准选取需真实匹配基金的投资方向、策略和风格 [5] - 基准设定后不能随意更改,若需变更必须严格履行程序 [5] - 基准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需客观透明,所选指数需真实反映市场情况 [6] - 基金需在合同及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基准设定依据,并定期对比实际收益与基准差异,用通俗语言向投资者解释 [6] 新规核心内容:管理与监督机制 - 要求公募基金公司建立制度,对基准的选取、披露、监测、评估、纠偏及问责进行全流程管控 [7] - 提高基准选取决策层级,由公司管理层决策并承担主要责任 [7] - 基金经理需“人岗匹配”,例如医疗主题基金需由熟悉该行业的基金经理管理 [7] - 基金公司需设立独立部门监测投资风格偏离,由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分析决策并建立合规问责机制,基金托管机构也需承担监督责任 [7] 新规核心内容:考核与应用约束 - 要求在基金经理薪酬考核、基金销售及基金评价中合理使用业绩比较基准 [8]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若长期业绩明显低于基准,其绩效薪酬需明显下降 [8] - 基金销售时需同时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表现,避免仅宣传高收益误导投资者 [8] 存量产品过渡安排 - 监管部门未对持仓与基准偏离设置量化指标,防止“一刀切”整改造成集中影响 [8] - 允许基金管理人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不匹配的基准调整为更合适的基准,避免因大幅调仓引发市场波动 [8] - 行业机构拥有1年过渡期,可分批稳妥完成存量产品的基准优化变更工作 [9] 改革背景与未来方向 - 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强化基金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督促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9] - 上一阶段已落地多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探索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募集情况较好 [9] - 下一步将修订基金公司薪酬考核规则,将基金投资业绩与基准对比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实现“业绩差则薪酬降”,引导行业回归投资者利益导向 [9]
每年让利投资者300亿元!公募基金迎来销售费率改革重磅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2:28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政策出台 -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 [1] - 费率改革采用"三步走"路径 依次覆盖管理费用 交易费用和销售费用 本次销售费率改革是最后关键一步 [1] - 全阶段改革完成后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其中第三阶段降费规模约300亿元 降幅达34% [1] 销售环节费率调整细节 - 股票型基金认购申购费率上限由1.2% 1.5%调降至0.8% 混合型基金由1.2% 1.5%调降至0.5% [2] - 债券型基金认购申购费率上限由0.6% 0.8%调降至0.3% 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4%年调降至0.2%年 [2]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6%年调降至0.4%年 货币市场基金由0.25%年调降至0.15%年 [2] 赎回费及尾随佣金机制优化 - 赎回费将全部归入基金资产 归投资者所有 7天-30天持有期赎回费比例上调至1% [3] - 对个人投资者销售维持尾随佣金不超过管理费50%上限 机构投资者销售权益类基金维持30%上限 [4][5] - 向机构投资者销售非权益类基金的尾随佣金上限由30%调降至15% [5] 机构投资者服务平台建设 - 证监会批准启动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 FISP平台由中国结算建设运营 [6] - 平台将面向机构投资者搭建统一直销服务货架 解决传统直销业务运营成本高 效率低 风险大等痛点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导向 - 改革突出"投资者利益为核心" 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收入向保有收入转变 [1][3] - 新规鼓励发展权益类基金和服务个人投资者 通过差异化尾随佣金安排实现政策导向 [4][5] - 费率改革有助于塑造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业态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8] 市场机构响应与专家观点 - 蚂蚁基金表示将积极响应降费要求 践行低费率让利投资者 成为机构与投资者的双向桥梁 [8] - 专家认为降费利好可能提升公众对权益类基金投资意愿 促进A股市场回稳向好 [8][9] - 销售机构将更专注于改善客户体验 提供适配 灵活 科学的投顾服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