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wood AI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机器人大时代趋势明确,关注核心标的、新技术方向
东北证券· 2025-06-23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万亿级市场正在蜕变,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趋势,国际巨头即将实现量产,产业爆发点将至,相关标的有绿的谐波、北特科技等 [17] - 国产替代+海外映射,华为链&国产链需要重视,相关标的有拓斯达、兆威机电等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表现弱于大盘,下跌 2.40%,跑输上证指数 1.89 个百分点等,板块主要个股多数下跌,斯菱股份、雷迪克、北特科技跌幅靠前 [1][14] 产业动态 - 6 月 18 日,广西首台本土量产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 下线,将应用于东风柳汽智能制造工厂 [19] - 近日,香港仔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发布新品机器人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22] - 6 月 15 日,理工华汇预告新一代特种人形机器人即将面世 [24] - 6 月 19 日,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发布国内首个、业内领先的“全模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 [27] 融资动态 - 6 月 18 日,上海库萨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 Pre - A 轮融资,资金用于产品升级迭代、研发及市场拓展 [30] 重点公司公告 - 斯菱股份聚焦谐波减速器研发和量产,已达小批量生产阶段,计划投资第二条产线 [31] - 五洲新春拟募资不超过 10 亿元,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汽车智驾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32] - 雷迪克 4000 万元受让合伙企业财产份额,间接持有北方机械 20%股权权益 [33] - 拓普集团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部分募投项目延期 [33] - 长盛轴承在机器人领域研究自润滑轴承等产品,自润滑轴承有耐冲击等优势 [35] - 日发精机具备丝杆、螺母加工数控磨削设备生产能力,市场开拓有进展但未实现持续产能释放 [36]
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产业端催化频出,关注板块结构性机会
东北证券· 2025-06-16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万亿级市场正在蜕变,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趋势,国际巨头即将实现量产,产业爆发点将至,国产替代+海外映射,华为链&国产链需要重视 [18][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表现弱于大盘,下跌 1.39%,跑输上证指数 1.14 个百分点,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14 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 1.60 个百分点,跑赢科创 50 指数 0.50 个百分点,人形机器人板块主要个股多数上涨,华辰装备、鼎智科技、国茂股份跌幅靠前 [2][15] - 给出人形机器人板块重点公司本周表现,包含所处环节、公司代码、公司简称、周涨跌幅、市值、归母净利润、PE 等信息 [16] 产业动态 - 埃斯顿酷卓科技正式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 Codroid 02,从自主核心部件、智能架构创新、全场景工业落地三个维度展现具身智能领域最新成果 [20] - 卓益得人形机器人行者二号于 6 月 9 日在京东商城正式上线,曾获相关比赛奖项 [23] - 理想汽车正式成立“空间机器人”与“穿戴机器人”两大全新的二级部门,标志战略转型 [25][26] -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与数字生活公司携手优必选科技共同研发的首款“家庭桌面 AI 机器人”正式全国首发,开启家庭智能生活新篇章 [29] 融资动态 - 三星电子和英伟达决定投资专注于机器人软件开发的美国初创公司 Skild AI,此次投资作为其 B 轮融资一部分,该轮融资对 Skild AI 估值约为 45 亿美元,三星投资 1000 万美元,英伟达投资 2500 万美元,本轮融资由日本软银集团领投,其此前已投资 1 亿美元 [31] 重点公司公告 - 安培龙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力传感器产品体系,覆盖三大核心品类,服务两大战略新兴领域,依托双技术路径形成差异化技术优势 [32] - 华培动力希望利用汽车级芯片兼顾人形机器人以拉低成本,思考如何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降本 [33] - 高华科技管理层关注全球机器人领域技术变革,分析对传感行业影响,储备相关传感器技术,丰富产品品类 [34] - 亿嘉和 2024 年度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RK100 样机在电力场景试用,完成运动捕捉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积累数据,未来推广具身智能技术至更多场景 [35] - 凌云光学动捕系统在机器人训练领域应用商业落地速度加快,应用客户群体集中在三大领域,2025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推动作用显著 [36] - 福莱新材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触觉时代,市场对触觉传感需求快速增长,预计触觉传感将成机器人灵巧手标配 [37] - 奥比中光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可提供全技术路线 3D 视觉传感器/方案,已与部分下游客户进行适配测试及落地合作,有望受益于具身智能发展浪潮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