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equipment
搜索文档
Veeco Instruments (VECO) Surpasses Q3 Earnings and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11-06 09:11
季度业绩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为0.36美元,超出市场共识预期0.28美元,超出幅度达28.57% [1] - 本季度营收为1.6588亿美元,超出市场共识预期3.68%,但较去年同期的1.8481亿美元有所下降 [2] - 上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36美元,远超预期的0.22美元,超出幅度达63.64% [1] - 公司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均超出每股收益和营收的市场共识预期 [2] 股价表现与市场比较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约8.4%,但表现不及同期标普500指数15.1%的涨幅 [3] - 公司所属的电子制造机械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26%的位置 [8] 未来展望与预期 - 当前市场对下一季度的共识预期为每股收益0.27美元,营收1.6亿美元 [7] - 对本财年的共识预期为每股收益1.27美元,营收6.534亿美元 [7] - 在本次财报发布前,市场对公司的盈利预期修正趋势好坏参半 [6] 同业公司比较 - 同业公司Kulicke and Soffa预计将在11月19日公布截至2025年9月的季度业绩 [9] - 预计Kulicke and Soffa季度每股收益为0.22美元,同比下降35.3% [9] - 预计Kulicke and Soffa季度营收为1.7亿美元,同比下降6.2% [10]
3 under-the-radar AI stocks for investors to watch, according to UBS
Business Insider· 2025-10-28 17:30
AI行业整体前景 - AI热潮不仅支撑整体经济也支撑投资组合但热门股票估值已偏高[1] - 尽管对大型科技公司巨额资本支出和市场持续上涨存在担忧但AI领域的投资并未显现出泡沫即将破裂的迹象[1] 被低估的AI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在炙手可热的AI市场中仍存在一些被忽视的小型AI股票具有充足的投资机会[2] - 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的实力将推动更细分科技股的增长特别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公司[3] - AI领域巨大的需求增长以及英伟达向更尖端技术领域推进的趋势将惠及整个供应链[3] 重点关注的被低估AI公司 - 美光科技尽管在2024年12月因芯片需求预测疲弱导致股价下跌但其存储设备业务表现依然极好[3] - 市场对美光股票的看法可能随着公司结构趋于稳定并摆脱历史周期性商业模式而转变[4] - 半导体设备生产商拉姆研究股价强劲上涨并被其他分析师视为2025年美元走弱的受益者[8] - 拉姆研究是半导体设备领域最受青睐的股票预计将从AI超大规模企业对算力需求的激增中受益[8] - 泰瑞达作为名单上最小的公司生产半导体自动化测试设备将在AI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阶段发挥关键作用[10] - 全球仅有两家公司生产用于测试这些设备的测试仪一家是日本的Advantest另一家是波士顿的泰瑞达[10]
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追踪 - 2025 年 9 月同比增长 42%-China Semicap Imports Tracker - Sept 2025 up 42% yoy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报告聚焦于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 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半导体设备进口情况[1] * 中国在2024年占全球晶圆制造设备市场的36% 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商最重要的区域之一[1] * 分析基于中国海关的月度进口数据 用于追踪全球半导体设备公司在中国的销售趋势[1][7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总体进口表现强劲 * 2025年9月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达71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环比增长68% 高于前3个月平均值47亿美元和前12个月平均值45亿美元[1] * 基于3个月移动平均值 进口额同比增长24% 环比增长17% 远高于该月历史平均环比增幅+4%[1] * 2025年至今进口额实现正增长9% 符合多数设备供应商对中国销售正常化的预期[1] 前道设备进口结构分化 * 2025年9月前道设备进口额50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环比增长65%[2] * 增长主要由过程控制(7.5亿美元 +123%同比/+95%环比) 刻蚀(9.63亿美元 +79%同比/+72%环比) 沉积(10.43亿美元 +67%同比/+81%环比)和其他前道设备(5.43亿美元 +60%同比/+16%环比)驱动[2] * 离子注入机(0.95亿美元 -47%同比/-19%环比) 光刻机(13.8亿美元 -17%同比/+84%环比)和热处理设备(1.81亿美元 -0.2%同比/+18%环比)出现同比下降[2] * 2025年至今 前道设备进口额290亿美元 同比增长7% 刻蚀(59亿美元 +51%同比)过程控制(36亿美元 +18%同比)沉积(66亿美元 +14%同比)和其他前道(39亿美元 +14%同比)表现强劲 而光刻(66亿美元 -17%同比)热处理(13亿美元 -20%同比)和离子注入机(11亿美元 -24%同比)表现疲软[3] * 荷兰光刻机在中国WFE进口中的强度从2024年的24%降至2025年至今的20%[3] 后道及其他设备类别表现各异 * 组装与封装:9月进口额4.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环比增长76% 其中引线键合机同比增长19% 贴片和绑定设备同比增长46% 2025年至今增长3%至34亿美元[8] * 晶圆制造:9月进口额1.03亿美元 同比下降29% 环比下降27% 2025年至今增长2%至12亿美元[8] * 平板显示器制造:9月进口额9.6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473% 环比增长493% 2025年至今增长45%至25亿美元[8] * 备件:9月进口额5.48亿美元 同比增长40% 环比下降10% 2025年至今增长22%至44亿美元[8] * 测试设备:9月进口额0.57亿美元 同比增长32% 环比增长137% 但2025年至今下降13%至3.71亿美元[8] 进口来源地集中度高 * 2025年至今 日本和荷兰合计占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的41%(日本26% 荷兰15%)其他主要来源地包括新加坡(16%)美国(9%)韩国(9%)马来西亚(8%)和台湾(6%)[74][75] 进口数据与头部设备商中国销售高度相关 * 五大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 泛林集团 东京电子 ASML KLA)披露的中国销售额约占同期中国前道设备海关进口总额的75% 季度占比在70%至85%之间波动[77] * 因此 追踪中国进口数据可作为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中国销售趋势的有效指标[77] * 荷兰光刻机进口数据与ASML披露的中国设备销售额自2015年1月以来的相关性高达95%[111] 其他重要内容 关键设备类别详细分析 * 光刻:9月进口额同比下降17% 环比增长84% 但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3%至1810万美元 高于前12个月平均售价1140万美元 2024年进口额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主要由平均售价上涨38%驱动[80][81][97][103] * 沉积:9月进口额同比增长67% 环比增长81% 平均售价同比增长52%至420万美元 高于前12个月平均售价310万美元 2024年进口额77亿美元 同比增长13%[143][144][150] * 刻蚀:9月进口额同比增长79% 环比增长72% 平均售价同比增长62%至470万美元 高于前12个月平均售价360万美元 2025年至今进口额同比增长51% 表现最为强劲[175][176][194] * 过程控制:9月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123% 环比增长95% 但单位数量同比下降17%[249] 市场份额与行业结构 * 沉积设备占WFE的比例多年来稳定在19%-26%之间 应用材料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37%-48%)[170][172] * 刻蚀设备占WFE的比例从2022年的23%显著下降至2023年的16% 泛林集团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43%-51%)[198][200]
ASML looks to calm fears over 2026 growth as it warns of China sales decline
CNBC· 2025-10-15 13:18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75.16亿欧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77.9亿欧元 [6]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1.25亿欧元 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1.1亿欧元 [6] - 公司预计2026年总净销售额不会低于2025年水平 [1] 市场前景与区域销售预期 - 公司预计明年在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和销售额将较2024年及2025年显著下降 [1] - 7月公司曾因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而无法确认2026年增长 导致股价下跌 [2] - 人工智能芯片代工厂的扩张以及中国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增长被预期将推动行业增长 [3] 行业动态与增长驱动因素 - 优于预期的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销售以及人工智能引领的内存增长被视为积极因素 [3] - 英伟达与英特尔达成的50亿美元交易预计将推升半导体设备需求 公司有望受益 [4] - 公司受到荷兰本土出口限制和美国关税政策的双重影响 [2] 市场情绪与分析师观点 - 摩根士丹利、瑞银和杰富瑞等多家投行近期对该公司股票进行了升级 分析师看法乐观 [3] - 公司近期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2]
Lam Research Stock Jumps on Deutsche Bank Upgrade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5-09-29 22:44
股价表现与市场情绪 - 公司股价今日上涨3.1%至132.30美元,接近9月23日创下的133.56美元历史高点[1][2] - 公司股价本月累计上涨31.8%,年初至今涨幅约82%[2] - 在今日调整前,覆盖该股的32位分析师中有21位给予“买入”或更高评级,11位给予“持有”评级[3] 分析师观点与估值 - 德意志银行将公司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从100美元大幅上调至150美元[1] - 当前12个月共识目标价为116.33美元,较当前股价存在11.9%的折价,意味着后续仍有上调空间[3] - 看涨理由包括内存芯片市场状况改善以及对先进晶圆厂资本开支的敞口增加[1] 行业前景与期权市场 - 全球晶圆厂资本支出预计将因高需求而增加[1] - 公司股票的SVI波动率指数为38%,处于其年度范围的较低10%百分位,表明期权交易员预期的波动率较低[4]
全球半导体: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追踪 -2025 年 8 月同比增长 15%-Global Semiconductors_ China Semicap Imports Tracker - Aug 2025 up 15% yoy
2025-09-25 1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 重点关注中国市场的进口情况[1] * 报告涉及多家全球顶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包括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 阿斯麦(ASML) 科磊(KLA Corporation)等[77][8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8月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达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但环比下降18% 低于前3个月平均值44亿美元和前12个月平均值44亿美元[1] * 2025年至今(截至8月)进口额同比增长4% 多数设备供应商预期今年中国销售将正常化[1] * 中国在全球晶圆制造设备(WFE)市场中占比36.2%(2024年) 是最重要区域之一[1][70] * 五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披露的中国销售额约占中国前端设备进口总额的75%(按年计算) 季度波动范围在70%-85% 该进口数据可作为供应商中国销售趋势的有效指标[77] **前端设备细分表现(2025年8月)** * 前端设备进口额30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下降20%[2] * 光刻设备进口表现强劲: 7.5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环比下降8%[2] * 其他前端设备: 4.69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环比增长11%[2] * 工艺控制设备: 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环比下降4%[2] * 蚀刻设备: 5.58亿美元 同比增长2% 环比下降35%[2] * 热处理设备: 1.53亿美元 同比增长1% 环比下降10%[2] * 离子注入机: 1.18亿美元 同比下降34% 环比下降40%[2] * 沉积设备: 5.76亿美元 同比下降6% 环比下降36%[2] **2025年至今(截至8月)前端设备表现** * 前端设备进口总额240亿美元 同比增长3%[3] * 蚀刻设备: 50亿美元 同比增长47%[3] * 沉积设备: 56亿美元 同比增长8%[3] * 其他前端设备: 33亿美元 同比增长9%[3] * 工艺控制设备: 28亿美元 同比增长5%[3] * 光刻设备: 52亿美元 同比下降17%[3] * 热处理设备: 11亿美元 同比下降22%[3] * 离子注入机: 10亿美元 同比下降21%[3] * 荷兰光刻机在中国WFE进口中的强度从2024年的24%降至2025年至今的19%[3] **后端设备表现(2025年8月)** * 组装与封装设备: 2.75亿美元 同比下降24% 环比下降24% 其中引线键合机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30% 贴装绑定设备同比增长44% 环比增长5% 2025年至今增长1% 达29亿美元[8] * 晶圆制造设备: 1.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环比下降28% 2025年至今增长6% 达11亿美元[8] * 平板显示设备: 1.63亿美元 同比增长34% 环比下降13% 2025年至今下降2% 达15亿美元[8] * 备件: 6.1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环比下降2% 2025年至今增长20% 达39亿美元[8] * 测试设备: 2400万美元 同比下降41% 环比下降48% 2025年至今下降18% 达3.14亿美元[8] **设备供应商对中国市场的评论** * 应用材料: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和盈利将环比下降 主要因中国业务不确定性 中国占营收比例预计降至约29%[81] * ASML: 预计中国业务营收今年将占总营收25%以上 正在缓和至更接近积压订单比例的水平[81] * KLA: 中国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预计年底占比约30%[81] * 泛林集团: 预计WFE支出达1050亿美元范围 高于此前约1000亿美元的预期 主要因中国国内相关支出增加 中国区域占比35%[81] **光刻设备详细分析** * 2025年8月光刻设备进口量同比下降2% 环比增长3% 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57% 环比下降11%[83] * 荷兰光刻机占8月光刻进口总值的86% 其ASP为5880万美元 是所有光刻机平均ASP的3.8倍[85][87][88] * 荷兰光刻机进口数据与ASML披露的中国设备销售额相关性达95%[116] * 2024年光刻设备进口总值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主要由ASP增长38%驱动[84][109] 其他重要内容 **进口来源国分布** * 2025年至今日本占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的27% 荷兰占14% 两国合计占41%[68][74] * 其他主要来源国: 新加坡(17%) 韩国(9%) 美国(10%) 台湾(6%) 马来西亚(7%) 德国(3%)[74] **历史份额变化** * 后端设备占比近年来持续下降[65] *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 光刻设备占比相对于其他类别不成比例地增加[66] * 蚀刻和等离子干法蚀刻机占比获得良好提升[72] **长期增长趋势** * 中国光刻设备进口值在2020-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36%[84] * 沉积设备在2020-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29%[148] * 蚀刻设备在2020-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19%[177] * 离子注入机在2020-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29%[232]
【公告全知道】第三代半导体+存储芯片+先进封装+光伏!公司上半年新增半导体设备订单超去年全年水平
财联社· 2025-09-01 23:11
公众号服务内容 - 每日推送涵盖停复牌 增减持 投资中标 收购 业绩 解禁 高送转等个股公告 [1] - 重要公告以红色标注 帮助投资者提前寻找投资热点 [1] - 提供充足时间分辨和筛选合适上市公司 [1] 信息覆盖范围 - 包含个股利好和利空公告 [1] - 防范各类黑天鹅事件 [1]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Lam Research (LRCX): A Deep Dive for Investors
ZACKS· 2025-08-12 22:1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季度总营收达51.7亿美元 同比增长33.6% [4]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35.5%达18.4亿美元 超华尔街预期8.65% [5] - 日本市场营收7.41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88.29%超预期 [9] - 欧洲市场营收8985万美元 较预期低46.46% [10] 区域营收分布 - 台湾地区营收9.66亿美元占比18.7% 超预期11.78% [7] - 韩国市场营收11.2亿美元占比21.8% 超预期7.99% [8] - 东南亚市场营收1.27亿美元占比2.5% 较预期低58.25% [6] - 日本市场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3%提升至14.3% [9] 业绩展望 - 华尔街预计下季度总营收5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5.2% [11] - 中国市场预期占比29.5%达15.4亿美元 [12] - 全年总营收预期194.9亿美元 同比增长5.7% [13] - 韩国市场全年预期营收41.6亿美元占比21.3% [13] 股价表现 - 近一个月股价上涨2.4% 超越标普500指数2%涨幅 [18] - 近三个月股价上涨21.7% 超越标普500指数13.1%涨幅 [18] - 所属科技板块同期上涨23.6% [18] 市场战略定位 - 全球业务布局有助于对冲本地经济波动风险 [3] - 国际收入结构反映公司财务韧性与增长潜力 [1] - 地缘政治与汇率波动构成国际业务挑战 [3]
Applied Materials Joins Apple and Texas Instruments in Strengthening U.S. Chip Manufacturing
Globenewswire· 2025-08-07 04:55
合作与供应链强化 - 公司与苹果及德州仪器合作 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供应链 提供德州奥斯汀工厂生产的美制芯片制造设备[1] - 奥斯汀工厂是公司最大的制造和物流设施 配备先进自动化机器人存储系统 支持全球制造网络[2][4] - 德州仪器将利用合作扩大300mm晶圆制造规模 生产基础模拟和嵌入式处理半导体[2] 投资与产能扩张 - 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投资超2亿美元建设尖端设施 生产半导体设备关键组件 此前五年已在美国设备制造基础设施投入超4亿美元[1][9] - 亚利桑那州新工厂预计五年内创造200个制造业、研发及服务岗位 强化当地半导体生态系统[5][3] - 公司在美国半导体设备商中拥有最大制造规模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德州、马萨诸塞州、蒙大拿州 亚利桑那州新厂正在开发中[2]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60年来持续推动芯片制造创新 强调在AI时代强化美国半导体领导力的重要性[2] - 苹果通过"美国制造计划"参与合作 未来四年将在美投入600亿美元 此次合作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2] - 亚利桑那州政府高度评价公司对供应链韧性的贡献 认可其在设备、研发及人才培训领域的行业领导力[3][5] 公司背景与技术地位 - 公司为全球半导体和先进显示领域提供材料工程解决方案 其技术对AI发展及下一代芯片商业化至关重要[10] - 奥斯汀基地自1992年建立 在加速芯片商产品商业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服务全球领先芯片制造商[2]
瑞银: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_第 232 条款与出口管制 - BIS局长通话要点
瑞银· 2025-07-02 23: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12 - 月评级 - Buy:FSR 高于 MRA 超 6%,覆盖全球公司比例 52%,过去 12 个月获投资银行服务公司比例 24% [13] - Neutral:FSR 在 MRA 的 -6% 至 6% 之间,覆盖全球公司比例 40%,过去 12 个月获投资银行服务公司比例 20% [13] - Sell:FSR 低于 MRA 超 6%,覆盖全球公司比例 8%,过去 12 个月获投资银行服务公司比例 22% [13] 短期评级 - Buy: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上涨,覆盖全球公司比例小于 1%,过去 12 个月获投资银行服务公司比例小于 1% [13] - Sell: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下跌,覆盖全球公司比例小于 1%,过去 12 个月获投资银行服务公司比例小于 1%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头条在未来 4 - 6 周是投资者盲点,232 条款关税最早 7 月末或 8 月初出台,框架类似汽车关税,电子产品最终产品可能征 25% 关税,含美国上游内容可抵消或豁免 [2] - 232 调查最终补救措施预计 7 月底或 8 月出台,较之前预期提前,典型 232 调查约 9 个月,按 4 月 1 日启动应在 2025 年 12 月确定 [6] - 232 调查最可能结果是对电子产品加征关税,且最初无内容豁免,因对含美国内容设备部分豁免行政负担大 [6] - 特朗普政府可能放宽对中国出口管制,如用 EDA 和飞机零部件限制换中国关键矿产准入,英伟达可能受益 [6][8] - 国家间协议可能取代 AI 扩散规则,当前政府未积极执行该规则,特朗普政府可能用双边协议替代 [7] - 全面禁止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SPE)运往中国可能性不大,扩大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更可能,华为参与半导体材料或使政府关注该领域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专家情况 - 与美国商务部前工业与安全事务副部长 Alan Estevez 通话,其曾领导工业与安全局(BIS),参与制定 AI 扩散规则 [3] 232 条款相关 - 调查时间线提前,最终补救措施预计 7 月底或 8 月出台,此前预计约 9 个月调查,按 4 月 1 日启动应在 2025 年 12 月确定 [6] - 最可能结果是对电子产品加征关税,而非半导体关税,且最初无内容豁免,因行政负担大 [6] 出口管制相关 - 特朗普政府可能放宽对中国出口管制,用 EDA 和飞机零部件限制换中国关键矿产准入,英伟达可能受益 [6][8] - 国家间协议可能取代 AI 扩散规则,当前政府未积极执行该规则,特朗普政府可能用双边协议替代 [7] 半导体生产设备与材料相关 - 全面禁止美国 SPE 运往中国可能性不大,扩大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更可能,华为参与半导体材料或使政府关注该领域 [7] 投资影响相关 - 232 调查头条风险仍高,英伟达可能是放宽对中国出口管制主要受益者 [8] - 美国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 AI 基础设施头条实质存疑,专家称目前只是框架或意向声明,供应承诺未落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