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3

搜索文档
Inside Tesla's new retro-futuristic Supercharger diner
CNBC· 2025-07-26 02:13
公司动态 - 特斯拉在洛杉矶开设首家餐厅式超级充电站 该充电站采用双层设计 外观灵感来自Cybertruck 具有复古未来主义风格 配备80个充电桩和两个66英尺的巨型屏幕 播放短片 电影和特斯拉视频 [1] - 餐厅24小时营业 提供汉堡 烤奶酪三明治和奶昔等美式经典食物 服务对象包括电动车车主和普通公众 早期顾客对设计和食物表示赞赏 [2] - 开业不到24小时 点餐队伍已排到街区外 公司CEO表示若模式成功 将在其他主要城市开设类似餐厅式充电站 [3] 产品展示 - 限时展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该机器人为顾客提供爆米花并进行互动 [3] 用户体验 - 特斯拉车主表示餐厅兼具复古和未来感 会带外地朋友前来体验 [2][3] - Model 3车主认为该场所令人印象深刻 适合与家人朋友共同前往 [3]
特斯拉-电动汽车业务之困与机器人业务之得-Tesla Inc-EV Pain vs. Robo Gain
2025-07-24 13:0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特斯拉(Tesla Inc) - **行业**:汽车与共享出行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Q数据略有超出预期,自由现金流接近盈亏平衡 [1] - 预计2025财年交付量为153.44万辆,较之前预测的155.79万辆有所下降;2026财年交付量为185.01万辆,低于之前的188.53万辆 [8][11] - 2025财年营收基本不变,为892.93亿美元;2026财年营收略有下降,为1078.88亿美元 [8][10] - 2025财年汽车毛利率(不包括ZEV信用)从之前的13.1%提高到13.4%;2026财年提高到15.8% [8][10] - 2025财年GAAP运营利润率从之前的4.4%降至2.9%;2026财年降至8.6% [8][10] - 2025财年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从之前的1.58美元降至1.37美元;2026财年降至2.69美元 [8][10] - 预计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约为10亿美元,高于之前的约2.5亿美元亏损;2026财年自由现金流预测降至24亿美元,低于之前的53亿美元 [8][10] 业务展望 - 特斯拉的展望仍缺乏具体的营收或利润率目标 [6] - 机器人出租车进展透明度低,除地理围栏扩展外,关于当前车队规模或性能的信息很少 [6] - Optimus量产时间略有推迟,预计在5年内实现每年100万台的生产目标 [6] - 未来几个季度可能面临挑战,包括需求变化和监管环境变化,ZEV信用销售利润降低 [6] - 市场共识可能会适度下调,特别是2026财年 [6] 投资评级和目标价 - 维持对特斯拉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410美元,由核心特斯拉汽车业务、网络服务、特斯拉出行、能源和第三方供应商五个部分组成 [4][11][19] - 牛市情景下目标价为800美元,熊市情景下目标价为200美元 [12][14][23][24][29] 投资理由 - 相信特斯拉在物理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能力,包括数据、机器人技术、储能、计算、制造和空间/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了远超传统电动汽车业务的增长和利润率机会 [12] - 认为特斯拉可以利用其电动汽车成本领先优势,扩大用户基础,并从经常性/高利润率软件和服务中获得更高比例的收入 [25] - 预计特斯拉到2030年服务EBITDA将占总EBITDA的31%,到2040年占55% [25] - 特斯拉的交易估值具有吸引力,2030年EBITDA约为23.7倍,2030年销售额约为5.4倍 [26] - 预计特斯拉到2030年销售460万辆汽车,并实现25%的5年复合年增长率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摩根士丹利与特斯拉存在业务关系,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5] - 分析师认证和其他重要披露信息可参考报告末尾的披露部分 [5] - 提供了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的详细估值方法和风险回报分析 [11][14][23][24][29] - 列出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和参考链接,供进一步阅读 [17][18][38] - 介绍了摩根士丹利的股票评级系统和行业观点定义 [55][61][64][65] - 对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的使用和分发进行了说明,并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76][77][79]
Compelling Buys, Stellar Tech Moves With The Financial Prophet
Seeking Alpha· 2025-07-17 03:10
市场动态 - 标普500自4月低点反弹30%,纳斯达克100指数反弹40%,创下三个月内罕见涨幅 [5] - 恐惧贪婪指数曾跌至3,为历史第二低水平,显示极端悲观情绪 [7] - 分析师在4月低点大举建仓,加仓35%保证金买入英伟达、AMD、谷歌、亚马逊等科技股 [8] 科技巨头分析 - 将八大科技公司称为"Mags":特斯拉、谷歌、亚马逊、英伟达、苹果、微软、博通和Meta [14] - 谷歌被低估,因DOJ调查导致股价受压,但强制拆分Chrome可能性低 [16] - Meta在AI和元宇宙领域领先,通过高薪吸引OpenAI和苹果人才 [17][18] - 微软和苹果估值偏高,增长潜力相对有限 [15] - 英伟达和博通等芯片股更具周期性,AI支出放缓可能带来边际压缩 [19][20] 特斯拉深度分析 - 被视为AI科技公司而非传统车企,FSD和机器人出租车业务潜力达万亿规模 [22][24] - 机器人业务可能在5-10年内进入家庭,技术领先竞争对手 [25][26] - 2023年Model Y成为最畅销车型,尽管存在马斯克相关争议 [27][28] - 政治参与可能长期利好,推动新能源和EV相关立法 [34][36] 宏观经济 - 美联储暂停加息六个月,抵押贷款利率达十年高位 [39][40] - 私人部门就业增长7.5万,较预期10.5万低30%,显示经济放缓 [42] - 美国国债达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1万亿美元 [44] - 美元指数90水平健康,有利于美国经济竞争力 [49] 财报季观察 - 银行股表现强劲,摩根大通、黑岩、富国银行等均超预期 [56] - 需关注信用卡违约率和住房贷款拖欠率上升风险 [57][58] - 特斯拉、Netflix即将公布财报,科技巨头财报季将启 [60] - AI支出放缓可能引发芯片股40-60%大幅回调 [72][73] 个股观点 - Palantir从6-7美元涨至100-150美元,两年实现20倍回报 [13] - Netflix估值过高,当前不宜买入 [68] - 亚马逊估值合理,在电商和AI领域占据优势 [69] - AI投资热潮持续,但未来可能出现全球性回调 [75][76]
Tesla Just Staged An Epic Comeback In This Crucial European Market
Benzinga· 2025-07-15 00:36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表现 - 特斯拉在欧洲多个地区的交付量出现下滑 可能原因包括电动车需求减弱 对CEO政治观点的抵制呼声 以及区域内竞争对手增加 [1] - 英国是特斯拉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不佳的欧洲市场之一 其他公司在市场份额和交付量上超越特斯拉 [2] 特斯拉在英国市场的反弹 - 特斯拉5月在英国电动车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6月反弹至第一 市场份额达16.1% 超越大众(7.5%)、宝马(7.2%)和福特(6.4%) [3] - 6月交付量达7,719辆 创2023年3月以来最高月度交付量 Model Y和Model 3分别位列当月所有车型销量第三和第六 [4] 英国电动车市场整体情况 - 6月英国电动车市场份额达35.9% 其中纯电动车占24.8% 插电混动车占11.2% 较2024年6月的28.2%有所提升 [5] - 6月英国整体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 达191,316辆 电动车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6] 特斯拉股票表现 - 特斯拉股价周一上涨0.4%至314.75美元 52周交易区间为182.00-488.54美元 2025年迄今累计下跌17% [7]
Tesla Stock's $1 Trillion Puzzle
Forbes· 2025-07-07 18:05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Q2销量同比下降13.5% 延续Q1下滑趋势 [2] - Q1利润暴跌70% 品牌形象受马斯克政治活动拖累 [2] - 监管支持减弱 与中国电动车竞争中产品吸引力下降 [2] - Cybertruck市场反响未达预期 [2] 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格局 - Waymo月均付费自动驾驶订单超100万次 覆盖三座城市 两年前不足5万次 [3] - Waymo安全性表现优异 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3] - 特斯拉自动驾驶估值溢价显著 市值达1万亿美元 超10家传统车企总和 [3] 特斯拉估值逻辑分析 - 2026年汽车业务每股收益预期2.9美元 30倍PE对应股价不足100美元 [4] - 仅汽车业务估值约3000亿美元 与当前市值差距反映AI/机器人预期 [4] - 投资者认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机器人/AI领域保持领先 [4] 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业务优势 - 特斯拉FSD硬件成本优势显著 Model 3/Y基础价低于5万美元 Waymo单车成本15-20万美元 [5] - 潜在7500亿美元自动驾驶出行市场 特斯拉低价Robotaxi计划增强竞争力 [5] - Optimus机器人目标年产量数百万台 单价控制在2万美元以下 [6] 特斯拉制造与技术壁垒 - 超级压铸/高度自动化产线降低人工依赖 垂直整合优势突出 [6] - 工厂自动化水平远超传统车企 涵盖焊接/组装/物流环节 [6] - 马斯克重新聚焦公司运营 强化长期战略执行信心 [7]
Tesla reports 14% decline in vehicle deliveries, marking second straight year-over-year drop
CNBC· 2025-07-02 21:07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与生产数据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为384,122辆,同比下降14%,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 [1][4] - 同期产量为410,244辆,与去年同期的410,831辆基本持平 [1][4] - 股价在数据公布后上涨5% [1] 分车型数据 - Model 3和Model Y产量为396,835辆,占季度总产量的97% [3] - Model 3和Model Y交付量为373,728辆,占季度总交付量的97% [3] 市场预期与历史对比 - 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交付量为387,000辆,实际数据低于预期3,000辆 [1] - 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36,681辆,显示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滑趋势 [2] - 2024年同期交付量为443,956辆,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减少59,834辆 [1] 运营特点 - 公司未按车型或地区披露详细销售和生产数据 [3] - 交付量作为销售近似指标,但未在股东通讯中明确定义 [2]
1 Thing Every Rivian Investor Needs to Watch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6-29 19:15
公司前景 - Rivian Automotive预计明年销售额增长超过40% [1] - 公司将推出三款新车型 价格均低于5万美元 [1] - 目前最便宜的卡车起价约7万美元 2026-2027年将推出三款"大众市场"车型 [2] 市场动态 - 特斯拉90%以上销量来自Model 3和Model Y两款大众市场车型 [2] - 多数美国消费者购车预算低于5万美元 [3] - 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最高可达7500美元 有效刺激需求 [3] 政策风险 - 德国2016-2023年电动车补贴计划平均每车补贴近5000欧元 覆盖超200万辆汽车 [5] - 德国取消补贴后12个月内电动车销量下降27.4% 同期欧洲其他地区销量持续增长 [5] - 美国可能取消税收抵免政策 参考德国案例可能显著影响Rivian增长 [6] 消费者行为 - 电动车买家对价格敏感度持续上升 [6] - 税收抵免取消可能直接减缓Rivian的市场扩张速度 [6]
Tesla's IPO was 15 years ago. The stock is up almost 300-fold since then
CNBC· 2025-06-29 19:00
特斯拉发展历程 - 公司IPO时累计收入约1.5亿美元 主要来自Roadster电动跑车[1] - Model S在IPO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计划两年后上市[2] - 投资特斯拉本质是押注马斯克开发大众市场电动车的能力[3] - 若IPO时投资1万美元持有至今 价值将达300万美元 远超标普500的5.7万美元回报[4] 当前业务状况 - 公司市值超1万亿美元 去年营收近1000亿美元[5] - Model Y和Model 3成为主力车型 环保监管积分贡献显著[6] - 马斯克称未来价值在于自动驾驶技术而非汽车销售[8] - 人形机器人Optimus计划2025年量产 目标市值25万亿美元[8][9] 竞争与挑战 - 自动驾驶领域落后Waymo和百度Apollo[10] - 2025年电动车销售疲软 营收连续两年同比下降[12] - 欧洲市场销量连续五月下滑 Cybertruck未达预期[13] - 品牌价值2024年下降26% 连续两年下滑[18] 股价波动分析 - 2025年股价下跌20% 表现差于主要指数和科技巨头[11] - 历史最佳单月涨幅:2013年5月(+81%) 因首次实现季度盈利[22] - 2020年8月(+74%) 受Model 3热销和纳入标普预期推动[23] - 2022年12月(-37%) 因上海停产和马斯克减持收购Twitter[26] - 2025年2月(-28%) 因营收下降8%和地缘政治风险[28] 管理层动态 - 机器人副总裁Kovac离职 制造副总裁Afshar被解雇[12] - 马斯克2025年短暂担任政府效率部长 影响公司运营[15] - 政治立场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与特朗普关系恶化[16][19] - 2018年私有化推文引发SEC调查 导致马斯克暂时卸任董事长[30][31]
China's Xiaomi undercuts Tesla with yet another cheaper car
CNBC· 2025-06-26 21:54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小米推出豪华电动SUV YU7,起售价253500元(35322美元),比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起售价263500元低10000元 [1] - 此前花旗报告预计YU7定价在250000元至320000元(34800至44590美元)之间 [2] - 公司去年推出的SU7轿车定价也低于特斯拉Model 3 [2] 产品性能与配置 - YU7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特斯拉Model Y,但在驾驶辅助方面稍逊 [3] - YU7配备驾驶辅助软件,最高版本采用英伟达Thor芯片驱动 [3] 销售预期与市场策略 - 花旗预测YU7月销量约30000辆,年销量有望达到300000至360000辆 [2] - 预售于周四晚10点开始,预计1至5周内交付 [3]
20 Years of Cars.com's American-Made Index: 2025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6-17 19:30
特斯拉主导2025年美国制造指数 - 特斯拉包揽前四名 Model 3首次登顶 Model Y S X分列2-4位 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上榜以来第二次实现此成就[1] - 吉普Gladiator排名第五 成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美国制造皮卡[1] 汽车制造商表现分析 - 本田阿拉巴马工厂生产了今年前20名中的5款车型 包括Ridgeline Odyssey Passport Pilot和Acura MDX[2] - 通用汽车在榜单中拥有最多车型 继续保持行业主导地位[2] - 起亚乔治亚州工厂生产EV6和Sportage 大众田纳西州工厂生产ID4 后者是前20中仅有的两款非特斯拉电动车之一[2] 消费者行为趋势 - 51%的购车者表示关税促使他们寻找美国制造车辆 成本意识是主要驱动力[4] - 73%消费者考虑购买美国制造车辆以避免关税附加成本 74%愿意为支持美国就业多支付20%溢价[5] - 超过半数消费者加速购车计划以避免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4] 美国汽车制造业地理分布 - 榜单涵盖全美36家工厂 占运营中总装厂的77% 剩余11家工厂因生产特种车辆未上榜[6] - 上榜工厂50%位于南部 47%位于中西部 阿拉巴马州占17% 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纳州分别占15%和14%[7][8] - 这些工厂生产本田 丰田 通用 Stellantis 起亚和大众的高影响力车型 成为当地经济支柱[8] 行业长期趋势 - 榜单历史上从未有车型实现100%本土零部件含量 即使最"美国制造"的车辆也依赖全球供应链[9] - 前10名车型平均本土零部件含量从2006年的834%降至目前的703% 反映汽车生产全球化程度加深[9] 研究方法 - 排名基于五大因素 组装地点 美国汽车标签法确定的零部件采购 工厂就业人数与产量比例 发动机和变速箱来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