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280型eVTOL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齐飞航空副总裁彭立武:中国eVTOL制造成本仅为美国五分之一,供应链优势将是最大的发展底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4:02
行业发展趋势 - 近两年eVTOL应用加速,成为国际航空科技创新的新赛道,应用场景拓展至物流、农业、消防、应急、基建等多个领域 [1] - 低空经济行业经历从资本热捧到回归理性的过程,正处于螺旋上升阶段 [6] - 2023年是低空经济元年,2024年是应用爆发年,2025年是行业进行再评估的年份 [7] - 社会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开始深化,认识到其价值不仅在于飞行器,更在于背后牵引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未来第六代通信技术及对城市运行模式的系统性变革 [7] - 低空经济发展开始明显回归理性,初期资本涌入热潮消退,只有深耕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沉淀下来 [7] - 当前低空经济如同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阶段,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山区运输等领域的技术可行性为载人飞行积累经验 [7] - 未来低空经济赛道只会有中美两个玩家,中国将凭借供应链能力和制造成本占据全球发展优势地位 [6] 市场规模与预测 - 全球有超过300家eVTOL企业 [7] - 2024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为20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百亿元 [7] - 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7]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已有通航企业775家,在册通用机场479个,在册通用航空器3252架 [11] 技术发展与瓶颈 - 目前eVTOL制造技术领域已经不存在瓶颈,影响其发展的短板在于动力系统 [9] - 传统锂电池很难满足eVTOL商业化运行需求,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中试,固态电池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动力问题有望在5年内解决 [9] - 近五年的目标是解决eVTOL动力问题,下一个五年目标是实现智能化,通过移植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技术,加装雷达和视觉避障系统来保障安全 [12] - eVTOL安全等级需达到"10至9"的事故概率标准(即每十亿次飞行中仅允许1次事故) [10]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eVTOL载人商业化运营需要取得适航审定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单机适航证)以及运营商获得运营合格证,目前取证流程十分严格 [9] - eVTOL驾驶员培训体系和运行法规还在制定和完善中,关于参照固定翼飞机标准还是旋翼机标准尚无定论 [9] - 截至2024年底,深圳累计开通低空航线250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483个,商业载货飞行77.8万架次 [9] - 当前载人低空经济航线仍以直升机为主 [9] 成本与竞争优势 - eVTOL采购成本是直升机的约三分之一,运营成本是直升机的十分之一左右 [12] - 在规模化运营及获得相应补贴后,eVTOL每人每座单公里的成本为六元至十余元 [12] - 在低空经济制造领域,中国制造成本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在未来竞争赛道上具有明显工程落地优势 [13] - 现有的通用机场、城市高楼停机坪等设施,经过适应性改造即可转化为eVTOL起降点 [11] 基础设施与支持体系 - 建设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需要"软硬兼施",大力发展通讯、导航和监测等设施 [11] - 三大运营商正利用城市基站构建航空器通讯网络,未来有望形成"天基卫星+地面基站+机载设备"的多重通联体系 [11] - 在通讯体系加持下,城市环境中能形成准确的空中交通航路网,让eVTOL在航路规划、路线避让、定点停靠方面标准化运行 [11] 公司动态(齐飞航空) - 公司旗下首款全尺寸5座载人eVTOL新产品W280于2025年5月在苏州下线,最大起飞重量2.8吨,最大时速280千米,最大航程280千米 [1] - 公司发布了全国首条低空商业载人试验航线"苏州中心—苏州北站—阳澄湖景区"的闭环飞行场景,计划2026年开展示范运营 [1] - 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多家公司签署了W280型号eVTOL适航保障合作协议,在成熟的航空业制造体系保障下,零部件采购成本非常具有竞争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