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hone 13 mini
icon
搜索文档
“垃圾佬”都不捡的巴慕达手机,被“垃圾妹”抢疯了
虎嗅· 2025-10-15 08:59
公司业务与产品演变 - 日本家电品牌巴慕达传统主营面包机、电烤盘等家电产品 [1] - 公司于2021年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推出设计独特的BALMUDA Phone,但该业务在推出数月后停产,并于两年后终止,手机产品仅一代 [7][18] - 在中文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巴慕达的品牌形象因手机产品而发生显著变化,相关讨论几乎完全围绕手机,而非其传统家电 [4][5]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BALMUDA Phone主打差异化设计,包括4.9英寸小屏、鹅卵石弧形后背、不凸起摄像头等,与主流大屏窄边设计背道而驰 [7][9][11] - 手机硬件配置为骁龙765G处理器和60Hz屏幕,基本相当于2019年水平,但发售价高达104800日元(约5000元人民币),高于当时日本市场iPhone 13 mini的约4000元人民币 [15][16] - 该产品在初始市场表现不佳,未能进入主流,但四年后在中国二手市场(如闲鱼)价格从约200元人民币暴涨至800元人民币 [8] 新兴消费群体与亚文化 - 一个被称为“电子垃圾妹”或“数码宅女”的消费群体在小红书等平台兴起,主要以女性用户为主,偏好收藏外观独特、有白色面板且具备基本使用功能的二手小众手机 [23][24][30][34] - 该群体与传统的以男性为主的“垃圾佬”数码爱好者群体在偏好上有所不同,更注重产品的外观美感、情绪价值以及作为社交货币的属性 [22][24][43][53] - 小红书平台拥有约2亿用户,即使该亚文化群体仅占1%,其潜在规模也达到约200万人,显示出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41] 二手市场动态与产品价值重估 - 巴慕达手机在中国二手市场的价格飙升,可能与近期有大批“洋垃圾”机器到岸以及闲鱼二手商贩的推广炒作有关 [45] - 驱动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非产品性能,而是其独特设计带来的情绪价值、审美共鸣以及作为弥补过往消费遗憾的载体 [20][46][49][50] - 魅族等手机厂商已注意到该群体的偏好,例如针对坚持做白色面板的机型,开始挑选“垃圾妹”类型的KOL进行营销投放 [33]
「垃圾佬」都不捡的巴慕达手机,被「垃圾妹」抢疯了
36氪· 2025-10-14 10:25
公司产品与市场表现 - 日本家电品牌巴慕达于2021年底推出其智能手机BALMUDA Phone 主打4 9英寸小屏 弧形后背等与主流大屏设计背道而驰的元素 [5][6][8] - 该手机硬件配置为骁龙765G处理器和60Hz屏幕 基本是2019年水平 首发价104800日元 约合5000元人民币 而同期iPhone 13 mini渠道价仅4000元人民币出头 [9] - 因价格 配置和设计偏离主流 巴慕达手机在上市几个月后即停产 公司于两年后终止手机业务 产品一代而亡 [12] 二手市场现象与价格波动 - 这款被视为市场失败的产品 近期在中国二手平台闲鱼和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意外走红 其价格从最初的约200元人民币暴涨至800元人民币 [5] - 白色面板版本的巴慕达手机在二手市场尤其受欢迎 价格比黑色版本高出150-200元 [22][26] 新兴消费群体与亚文化 - 产品的主要追捧者是一个自称“电子垃圾妹”或“数码宅女”的群体 该群体以女性为主 活跃于小红书 偏好外观好看 形态特殊 白色面板且尚具实用性的二手数码产品 [16][20][27] - 与偏好功能独特机型的男性“垃圾佬”不同 “电子垃圾妹”的收藏范围更广 包括巴慕达手机 LG F200 以及iPhone 6s Plus 华为Mate 10等旧款旗舰或小众机型 [17][20] - 小红书约2亿的用户基数使得即使小众爱好也能聚集起可观人群 假设该群体占用户1% 其规模也达到200万人 [31] 产品价值与行业趋势 - 巴慕达手机的设计理念源于公司对当时智能手机“板砖设计”雷同的不满 旨在打造一款“异类”产品 公司社长寺尾玄素有“日本乔布斯”之称 意图重新定义市场 [8] - 产品的复兴反映了消费决策中情绪价值的崛起 美感 个性 怀旧等非参数因素成为重要的购买动因 挑战了由参数 功能主导的传统数码产品评价体系 [27][33][35] - 这一现象表明 小众数码产品可以作为身份表达和审美符号的载体 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帮助用户找到审美共鸣的群体 [36]
iPhone Air 不会重演 mini 的命运
36氪· 2025-08-25 15:34
行业趋势:超轻薄手机市场复苏 - 超轻薄手机品类在参数大战时代重新迎来市场关注 包括三星S25 Edge iPhone 17 Air 传音SPARK Slim和努比亚Air等机型 [2][4][25] - 供应链技术进步为超轻薄直板机落地提供支持 包括折叠屏技术带动的刀片电池 超薄OLED屏幕和超薄镜头光路设计 [23][25] 产品特性:重量成为核心卖点 - 用户评价显示重量轻是超轻薄手机最具冲击感的因素 厚度反而次要 三星S25 Edge机主评分中频繁出现"轻"字 [9][11][12] - 三星S25 Edge重量显著低于主流机型 提供170g的独到手感 而iPhone 17 Air预计整机重量不到150g [11][14] 市场定位:中高端旗舰差异化竞争 - 新一代超轻薄机型定位旗舰级别 三星S25 Edge配备2K屏幕 iPhone 17 Air预计搭载ProMotion高刷 与减配中端机形成明显差距 [21] - iPhone 17 Air取代iPhone 16 Plus定位 瞄准大屏幕市场 与折叠屏技术共同推动屏幕尺寸增加趋势 [21][23] 用户需求:便携性优先于极端参数 - 用户需求从追求大电池/强相机硬件转向注重手持舒适度 评论显示重量上限不会随握持姿势改变 [12][14] - 超轻薄手机解决便携终极追求 避免陷入小屏机型误区 市场存在坚定客群但非走量产品 [19][28] 厂商动态:主流品牌全面布局 - 安卓厂商快速反应超轻薄趋势 传音SPARK Slim厚度仅5.75mm但电池容量大于三星S25 Ultra 努比亚Air厚度6.7mm配备三摄 [2][4] - 国产厂商在折叠屏市场开展超轻薄竞争 荣耀Magic V5展示超薄电池技术 战场从直板机延伸至折叠屏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