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UBS分析师看多房地产,曾下调恒大评级-彭博
中国银行· 2024-04-25 21:39
业绩总结 - 瑞银分析师林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1] - 林预测明年房屋需求和供应将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6] - 中国开发商的平均负债率为170%,高于报道的108%[22] - 林在2021年给恒大下调评级,成为唯一给予卖出评级的分析师[26] - 恒大股价暴跌逾90%,停牌,拖欠超过1220亿美元的债券[32] - 2022年住宅销售面积可能下降7%[35],[36] - 2022年新开工率可能下降7%[35],[36] - 一级和二级城市的房价可能下滑10%[35],[36] - 中国开发商的新房开工量在经济衰退期间下降了58%[38],[39] - 2024年和2025年瑞银预计中国房地产问题将缓解[40] - 中国房地产库存可能在2025年6月前降至24个月的典型水平[41],[42] - 高盛集团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尚未触底[44],[45] - 中国房价较峰值下跌近20%[48] - 中国政府能够比日本更好地管理房地产泡沫[48],[49] - 中国正试图通过重建“城中村”来刺激房地产市场[50],[51]
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观察
中国银行· 2024-04-25 19:20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 -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背景是国内产能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1] - 中国制造业正逐渐向高价值位置过渡,具有明显的竞争力[3] -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动因主要包括人口变化、产能过剩和贸易政策[4] 龙头企业出海 - 龙头企业在出海方面主要包括营销和生产两个方面,选择布局在亚洲和欧美地区[6] 外商直接投资 -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出现了回撤,尤其是新外资的状况恶化[9] - 中国香港是离岸投资中心,主要的FDI来源国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荷兰、德国[10] - 亚洲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不同趋势,新加坡持续增长,日韩低位震荡,中国台湾持续下滑[11] - 欧洲整体对外投资呈下降趋势,德国、荷兰、英国是欧洲主要投资国家[11] 外资投资行业结构 - 制造业在FDI行业结构中占比逐渐下降,其他行业如租赁、商务服务、科研等占比逐渐上升[13] - 房地产行业外资投资热情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目前约占5%[14] - 高技术行业如科研、信息技术等外向直接投资规模明显提升,反映产业转型趋势[1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 中国的ODI总量近年来呈波动态势,受宏观经济状况影响[15] - 民间资本的ODI占比逐渐下降,中央企业的向外投资趋势相对较强[15] - 对东南亚的ODI投资比重近年持续攀升,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16] - 欧洲的ODI投资规模呈现先涨后升的趋势,对欧洲主要投资国家包括俄罗斯、英国、德国、瑞典等[17] 全球贸易 - 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出口增速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提升,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20] - 发达经济体是中国出口的主要来源,新兴经济体如东盟、印度等出口份额逐渐提升[20] - 美国出口份额连年回落,欧洲老牌科发展经济体出口份额持续下滑,亚洲经济体出口份额持续上升[25] - 中国出口商品中,机电机械、车辆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增速明显提升,传统劳动力产品增速下降[26] - 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主要规模较大的出口商品排名前列[27] 中美贸易关系 - 中国在美国进口商品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从2009年的21.6%下降至2019年的13.9%[29] - 中国的劳动力型产品出口份额下降,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被欧洲国家替代[28] - 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占比下降,转移到邻国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如墨西哥、越南、印度等[30] -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进口中份额下降,被欧洲和东南亚国家替代[31] -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趋势显示中美货物贸易脱钩将继续进行[32] 中国外资情况 - 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在收缩,外资回撤步伐加快,但中资出海趋势尚未形成[33] -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加深,对新兴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关系逐渐加深[34] - 美国与中国的脱钩趋势明显,行业层面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从单一到中央化的趋势[34] 中国制造业转移 - 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产业向东南亚和欧洲转移[35] - 中国优势产业如光伏、新能源车等正逐渐向海外转移[36] -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将带来海外业务收入和利润增加[37]
美消费者信心大增推动经济增长,央行购金大概率继续,印度经济难复制入世10%增速---0424宏观脱水-华尔街见闻
中国银行· 2024-04-25 09:47
业绩总结 - 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1] - 公司在去年同期实现了脱水M的收入[1] 产品和技术 - 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110]
汐泰投资何亚东:全球视野下的
中国银行· 2024-04-24 22:53
中国经济 - 中国人均GDP约为12000美元,与墨西哥相当,远低于日本的3万多美元[1] - 中国负债率较高,加杠杆获得增长空间有限[2]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较高,经济转型面临挑战[3] - 中国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对经济活力和成长性影响偏负面[4] - 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较高,但人力成本已接近日本水平,缺乏竞争力[5] 越南市场 - 越南股市估值约为16倍左右,高于沪深300[6] - 越南预计未来GDP增速为6.5-7%,具有较高增长潜力[7] 投资趋势 - 区块链投资者年龄普遍年轻,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理财方式[8] - 投资者视野扩大,追求变化带来投资机会[9] - 海外投资者长期思维,关注公司长期价值[10] - 公司更关注3-5年中期基本面,考虑资产本身价值[11] - 美股及新兴市场回调受美联储利率预期提升影响,给予更好估值[12]
巨石20240423
中国银行· 2024-04-24 21:28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3年的吨费用已经下降了1000块钱以上,从1600块钱降至450块钱[3] - 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水平领先于行业[4]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逐年下降,但海外市场仍然是一个盈利优势[8] -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占比逐渐增加,80%以上的营收来自高报价产品[9] - 公司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推出高性能产品,拓展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9] 技术研发和产品拓展 - 公司在智能化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成本,使得单吨人力成本比其他企业低几百块钱[4] - 公司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得比较靠前,建设零碳排放的生产基地[6] - 公司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推出高性能产品,拓展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9] - 光伏边框材料替代趋势:公司准备将铝边框替代为玻纤材料,预计可带来约4000吨波线使用量,有望成为新兴板块[10] - 电子杀电子布领域扩张:公司在电子杀电子布领域产品扩张迅速,电点纱营收约18亿,占比16%,产能已达9.6亿米,销量增速快[1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美国和埃及建设生产基地,实现本土化运营,避免了一些贸易障碍[7] 未来展望 - 电子部门销量增长预期:预计公司销量从250万吨增至300万吨以上,电子路销量有望增长10%以上,公司整体利润水平有望提升[12] - 公司估值上调预期:公司估值水平从10-12倍逐步上调至20倍以上,当前估值约15倍,未来有望继续上调[13]
巨石深度:底部涨价盈利待修复
中国银行· 2024-04-23 21:59
业绩总结 - 公司在13年至23年间,单吨吨费用从大约1600元下降到450元以上[3] - 公司的毛率和净利水平领先于行业[4] - 公司在采购方面做到了产业链的匹配,采购价格比同行业低150元以上[5] - 公司在生产方面采用了领先的纯氧燃烧技术,效率高且成本严格控制[6] - 公司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得比较靠前,建设零碳排放的生产基地[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海外布局方面,拥有埃及和美国两个生产基地,实现本土化运营[7]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逐年下降,但仍具有出海优势[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占比逐渐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持续[9] - 光伏边框逐渐替代铝边框,预计可带来约4000吨波线使用量,全球需求或将增加10%以上[10] - 公司电点纱电子部门营收约18亿,占整体营收16%,产能已实现9.6亿米,增速较快[11] - 公司电子部门销量预计达300万吨以上,电子路销量预计增长10%以上,公司整体利润水平有望提升[12]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估值水平逐步上调,预计从目前的15倍左右向20倍以上调整,未来估值有望继续上调[13]
巨石:看好玻纤电子纱的持续性0418
中国银行· 2024-04-23 09:54
电子砂价格 - 中国巨石电子砂价格提涨幅度达到300-500元[2] - 电子砂供给稳定,未来可能持续推涨价格[3] - 电子砂规模接近8亿吨,价格波动对盈利影响较大[3] 估值和盈利 - 中国巨石PBR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安全性[4] - 2023年电子部利润占比下降至14%,较上一周期30%以上的高点低很多[10] - 2021年至2023年电子部产销量翻倍,从4亿米增长至8.3-8.4亿米[10] - 假设电子部价格回到上一周期高点,盈利有望增加超过100%[12] - 电子部盈利水平比粗砂更差,2019年四季度基本零盈利[13] 产能和产品结构 - 粗砂供需不明朗,但出口和汽车需求较好[6] - 粗砂需求不确定性在于下半年新能产能投放后的情况[8] - 电子砂供给无新增产能,需求领域表现良好[9] - 电子砂盈利占比不高,但具有盈利弹性[9] - 电子部产能弹性小,投产计划时间长,竞争格局类似于粗砂几年前[14] - 电子部产品结构可能更偏向大尺寸应用,如家电领域[15] 市场展望 - 中国巨石估值历史极低,市场风格、电子部持续涨价可能性推动基本面拐点[16]
海外渗透率提升的
中国银行· 2024-04-22 20:46
中国市场iPhone销售 - 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110] A股整体估值 - A股整体估值挤压,全球制造业PMI复苏预期变化[2] 制造业海外渗透率 - 制造业海外渗透率提升重点在国别渗透,如印度、东盟、非洲[3] - 纺织设备、工程机械、电表行业海外渗透率上升,国别敞口分散[4] 跨境电商渠道 - 跨境电商渠道提供额外销售路径,毛利率相对较低[5] 品牌竞争力 - 低渗透率行业可通过品牌竞争力提升海外渗透率[6]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RCA超过2,海外竞争力强,不需大幅打价格战[7] 海外竞争力特点 - 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品牌消费电子符合海外竞争力特点[8] 海外收入兑现 - 海外收入兑现至海外毛利率验证,新能源客车表现最强[9] 公司电话会议报告 - 公司电话会议报告以海外渗透率为切入视角,强调竞争力提升[10]
建材涨价逻辑持续到何时&巨石深度汇报
中国银行· 2024-04-22 20:46
闭门会议 - 中金公司闭门会议仅限受邀嘉宾参会[1] 水泥行业 - 水泥行业短期内受益水泥价格提涨,推荐关注华德水泥和上海水泥[2] - 需求侧改善,24年全年需求增速预计保持在6%左右[7] - 库存水平相对可控,看好封建汽车和耐用消费品需求[7] - 公司产品结构复杂,中高端产品占比80%左右[10] - 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优势明显,海外产能集中在埃及,盈利情况比国内好[12] 公司盈利 - 公司投产规划优于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运费和原材料消耗[9] - 公司单吨成本优势仍然存在,短期内其他公司难以赶超[9] - 公司电子部市占率超过30%,具有成本优势和资金投放能力[16] - 80%利润来自波仙业务[18] 行业展望 - 今年电子部行业供给过剩幅度较小,有望实现提价,盈利修复可能性较大[17] - 原件涨价主要是市场风格切换导致的超跌反弹[19] - ROE、ROIC高、现金流好的龙头企业表现更好[19] - 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未解决,但龙头竞争力持续[20] - 推荐关注小市场大公司和出海主线[20]
巨石20240421
中国银行· 2024-04-22 09:40
行业趋势 - 本次电话会议主要讨论了建材行业的涨价趋势和市场影响[3] - 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企业需要共同探索解决之道,如并购整合、错峰限产等[14] - 核心需求市场形成高价区,外围地区价格较低[19] - 水泥行业需求下行,价格竞争持续一年半[20] - 水泥价格处于历史底部,提价决心更强[30] - 淡季压力测试后,下半年行业提涨预期有望提升[33] - 建材行业价格超跌后出现反弹,市场风格切换[67] 投资建议 - 推荐了小市场大公司的投资逻辑,建议关注北新建材、山东耀波等个股[17] - 出海逻辑也被提及,建议关注华新水泥、中材国际等个股[18] - 龙头企业表现好,建议继续买入[67] - 龙头企业竞争力持续,长线投资者可加仓持有[68] - 推荐小市场天公司和出海两条主线[69]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4年需求增速约为6%,产品结构稳定,价格中枢维持合理区间[46] - 巨石泰波相对其他公司盈利优势明显,得益于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差异化[47] - 巨石泰波的粗砂产能约260万吨,公司投产规划较优,成本优势明显[48] - 公司运费、研发技术和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成本优势难以被其他企业赶超[50] - 公司产品结构复杂,中高端产品占比约80%,毛利率较普通产品高5到10个点[51] - 巨石泰波在风电纱产品市场领先地位稳固,跟进率优于行业其他公司[53] - 公司电子部产能占市场20%-30%,市占率可能超过行业供给[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