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00001)

搜索文档
长和(0000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6 16:37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收益总额为港币4572.29亿元,较2021年的港币4453.83亿元增长3%[2] - 2022年EBITDA总额为港币1421.32亿元,较2021年的港币1356.53亿元增长5%[2] - 2022年EBIT总额为港币782.61亿元,较2021年的港币688.18亿元增长14%[2] - 2022年呈报盈利为港币366.80亿元,较2021年的港币334.84亿元增长10%[2] - 2022年每股末期股息为港币2.086元,较2021年的港币1.860元增长12%[2] - 2022年每股全年股息为港币2.926元,较2021年的港币2.660元增长10%[2] - 2022年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为港币348.69亿元,以呈報貨幣及當地貨幣計算較2021年分別增加4%及10%[4] - 2022年公司录得一次性项目收益港币97亿元,包括出售英国发射塔资产收益港币158亿元和合并印尼电讯业务收益港币61亿元[4] - 2022年公司每股呈报盈利为港币9.57元,较2021年的港币8.70元增加10%[5] - 2022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086元,全年股息为每股港币2.926元[6] - 集团2022年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331.09亿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6.7%[15] - 公司2022年按IFRS 16后基准确认收益净额逾港币100亿元,其中包括多项策略并购交易产生的收益[17] - 公司2022年收益总额为港币4572.29亿元,同比增长3%[18] - 公司2022年EBITDA总额为港币1421.32亿元,同比增长5%[18] - 公司2022年EBIT总额为港币782.61亿元,同比增长14%[18] - 公司2022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66.80亿元,同比增长10%[18] - 公司2022年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港币441.41亿元,同比增长4%[18] - 公司2022年零售业务收益为港币1696.45亿元,同比下降2%[18] - 公司2022年基建业务收益为港币544.41亿元,同比下降3%[18] - 公司2022年和记电讯亚洲业务收益为港币116.28亿元,同比增长32%[18] - 公司2022年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收益为港币940.85亿元,同比增长31%[18]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441.41亿港币,同比增长10%[1] - 零售收益为1696.45亿港币,同比下降2%[1] - 基建收益为544.41亿港币,同比下降3%[1]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收益为832.89亿港币,同比下降10%[1] - 和记电讯亚洲收益为116.28亿港币,同比增长32%[1]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收益为940.85亿港币,同比增长31%[1] - 总收益为4572.29亿港币,同比增长3%[1] - EBITDA总额为1190.10亿港币,同比增长7%[1] - EBIT总额为728.64亿港币,同比增长13%[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348.69亿港币,同比增长4%[1] - 商誉金额为约港币2,680亿元,无无限使用年期的品牌金额为约港币670亿元[24] - 2022年确认意大利流動電訊業務商誉減值虧損约港币110亿元[24] - 于联营公司及合資企業的投资金额为约港币2,890亿元[25]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拟备真实而中肯的综合财务报表[27] - 管治层负责监督集团的财务报告过程[27] - 核数师的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欺诈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28] - 核数师识别和评估由于欺诈或错误而导致综合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陈述的风险[28] - 核数师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适当的审计程序[28] - 核数师评价董事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及作出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的合理性[28] - 2022年收益为33,65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6.5%[31] - 2022年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为4,70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0.6%[31] - 2022年每股盈利为1.23美元,同比增长7.9%[31] - 2022年除稅前溢利为6,65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8%[31] - 2022年全面收益總額为3,57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3.7%[32] - 2022年普通股股東應佔之全面收益總額为2,83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5.7%[32] - 2022年折舊及攤銷为5,10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1.6%[31] - 2022年利息支出與其他融資成本为1,16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4.7%[31] - 2022年其他支出及虧損为7,145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3.0%[31] - 2022年出售貨品成本为13,04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7%[31]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84.82亿美元,较2021年的979.037亿美元有所增加[33] - 固定资产在2022年为144.42亿美元,较2021年的131.099亿美元有所减少[33] - 使用权资产在2022年为76.07亿美元,较2021年的76.852亿美元有所减少[33] - 商誉在2022年为343.6亿美元,较2021年的289.34亿美元有所增加[33] - 流动资产总额在2022年为287.53亿美元,较2021年的234.489亿美元有所增加[33] - 现金及现金等值在2022年为177.03亿美元,较2021年的153.133亿美元有所减少[33] - 流动负债总额在2022年为226.3亿美元,较2021年的181.413亿美元有所增加[33] - 流动资产净额在2022年为61.23亿美元,较2021年的53.076亿美元有所减少[33] - 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在2022年为671.17亿美元,较2021年的513.152亿美元有所增加[34] - 权益总额在2022年为829.88亿美元,较2021年的644.255亿美元有所增加[34] - 公司2022年全年权益总额为82,988百万美元[36] - 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647,309百万港元[36] - 年度内溢利为22,076百万港元[36] - 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为-14,60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按公平价值于其他全面收益内列账的股权证券和债券的估值亏损[36] - 公司支付了2021年和2022年股息,分别为7,132百万港元和3,221百万港元[36] - 公司赎回了永久资本证券,金额为7,800百万港元[36] - 公司向非控股权益支付股息4,826百万港元[36] - 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及注销,金额为197百万港元[36] - 公司购入了非控股权益,金额为1,133百万港元[36] - 公司非控股权益的权益贡献为191百万港元[36] - 公司2022年权益总额为80,777百万美元[37] - 年度内溢利为5,189百万美元[37] - 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为-514百万美元,主要由于海外附属公司资产净值亏损-1,355百万美元[37] - 全面收益总额为4,675百万美元[37] - 已付2020年股息为-840百万美元[37] - 已付2021年股息为-394百万美元[37] - 向非控股权益支付股息为-825百万美元[37] - 永久资本证券分派为-63百万美元[37] - 非控股权益之权益贡献为627百万美元[37] - 附属公司赎回永久资本证券为-1,200百万美元[37] - 公司2022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7,27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7%[38] - 公司2022年投资业务现金流量为-558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550百万美元有所下降[38] - 公司2022年融资业务现金流量为-8,642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54,452百万美元有所改善[38]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1,929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2,818百万美元有所增加[38]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总额为17,703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19,632百万美元有所下降[38] - 公司2022年速动资金及其他上市投资总额为19,767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161,360百万美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2年债务净额为17,258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167,652百万美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2年未摊销公平价值调整为36,696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328,253百万美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2年来自非控股股东的计息借款为329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759百万美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2022年债务净额(不包括来自非控股股东的计息借款)为16,929百万美元,相比2021年的166,893百万美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2624.97亿港币,相比2021年的2808.47亿港币有所下降[43] - 公司2022年销货收入为1546.03亿港币,相比2021年的1607.01亿港币有所下降[43] - 公司2022年服务收益为1027.26亿港币,相比2021年的1163.86亿港币有所下降[43] - 公司2022年利息收入为50.49亿港币,相比2021年的36.72亿港币有所增长[43] - 公司2022年股息收入为1.19亿港


长和(0000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8 16:30
收益与市场贡献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296.16亿港元,其中欧洲市场贡献1073.97亿港元,占比47%[3]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为177.6亿港元,占比8%[3] - 香港市场收益为189.73亿港元,占比8%[3] - 亚洲、澳洲及其他市场收益为369.25亿港元,占比16%[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296.16亿港元,同比增长8%[7][9][11]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226.51亿港元,同比增长14%[7][9] - 零售业务收益为849.05亿港元,同比增长3%[7][9]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收益为418.17亿港元,同比下降9%[7][9] - 和记电讯亚洲收益为58.39亿港元,同比增长34%[9]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收益为468.04亿港元,同比增长47%[7][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313.58亿港元,同比下降3.1%[127] - 零售部门收益为641.45亿港元,同比增长2.9%[140]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收益为155.23亿港元,同比增长11.5%[140] - 欧洲3集团收益为394.02亿港元,同比下降8.7%[140] - 中国内地收益为119.19亿港元,同比下降0.2%[143] - 欧洲地区收益为726.42亿港元,同比下降1.9%[143] - 公司总收益为港幣229,616百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港幣212,386百萬元增長8.1%[157] EBITDA与EBIT - 公司EBITDA总额为582.44亿港元,其中欧洲市场贡献262.47亿港元,占比45%[6] - 中国内地市场EBITDA为30.78亿港元,占比5%[6] - 香港市场EBITDA为17.95亿港元,占比3%[6] - 亚洲、澳洲及其他市场EBITDA为119.93亿港元,占比21%[6] - 公司EBIT总额为345.15亿港元,其中欧洲市场贡献125.91亿港元,占比36%[6] - 中国内地市场EBIT为21.56亿港元,占比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总额为705.2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 和记电讯亚洲EBITDA为96.19亿港元,同比增长415%[7]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EBITDA为95.60亿港元,同比增长672%[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总额为376.48亿港元,同比增长8%[7] - 和记电讯亚洲EBIT为75.12亿港元,同比增长2662%[7] - EBITDA总额为582.44亿港元,同比增长5%[9][12] - EBIT总额为345.15亿港元,同比增长5%[9][12] - 和记电讯亚洲EBITDA为75.72亿港元,同比增长843%[25] - 和记电讯亚洲EBIT为60.47亿港元,同比增长8057%[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1,140百万,同比增长7%[4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为423百万,同比下降6%[4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幣582亿4,40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幣555亿9,000万元增加[90] 财务与投资 - 集团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为港币1,199亿1,800万元,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683亿9,000万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0.5%[27] - 集团计划于2035年前淘汰所有燃煤发电,并增加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洁净能源的组合[28] - 集团预期英国发射塔交易完成后,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将下跌至17.5%[27] - 集团设定符合科学的目标,零售部门与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已提交承诺书,并订立范围1、2及3目标[28] - 集团预期外币兑换影响将为主要不利因素,但具备条件维持稳定增长步伐[29] - 集团持有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为港币1,199亿1,800万元[6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利息支出与融资成本为港币78亿7,200万元,同比增长9%,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1.8%[69] - 集团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中约25%为浮息借款,75%为定息借款[72] - 集团能源业务Cenovus Energy的EBITDA、EBIT及盈利净额分别为港币77亿3,500万元、56亿2,100万元及39亿3,100万元,同比增长149%、431%及787%[67] - 集团综合债务净额为1,683.9亿港元,其中59%为欧元,6%为英镑[74] - 英镑贬值10%将导致EBITDA减少11亿港元,欧元贬值10%将导致EBITDA减少12亿港元[75] - 集团速动资产为1,199.1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26%,其中48%为美元,13%为欧元[79]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10.5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主要由于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资本开支减少[81] - 集团从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收取的股息为61.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82] - 集团长期信贷评级分别为穆迪A2(稳定)、标准普尔A(稳定)、惠誉A-(稳定)[77] - 集团持有的上市债券及股权证券占速动资产的6%,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个百分点[7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得资金为23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0] - 公司向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的收购及垫款总额为港币33亿1,500万元,其中和电亚洲占比最高,为港币30亿1,900万元[83] - 融资活动前的现金流入净额为港币60亿6,6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5%,但撇除2021年出售发射塔资产所得款项后,实际增加320%[8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经营所得资金为港币306亿70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币326亿9,900万元有所下降[84]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为港币2,883亿800万元,其中68%为票据及债券,32%为银行及其他借款[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1.8%,较2021年同期的1.6%有所上升[84] - 公司2022年内的债务偿还分布中,2023年内偿还占比最高,为26%,其中欧元债务占比17%[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偿还了多项到期债务,包括15亿美元定息票据和7.5亿欧元定息票据[8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普通股股东资本及永久资本证券总额减少至港币5,287亿3,100万元,主要由于赎回永久资本证券及派付股息[8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683亿9,000万元,与年初的港币1,681亿6,900万元相若[89]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综合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0.5%,较2021年底的20.3%稍有增加[8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附属公司综合利息支出及其他财务成本为港币12亿9,20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幣15亿3,700万元减少[90]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可动用的借贷额为港币34亿6,000万元,较2021年底的港币107亿9,400万元大幅减少[92]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或有负债为港币49亿2,000万元,较2021年底的港幣50亿5,800万元减少[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8,03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1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14,3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9%[1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54,47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1%[1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0,8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6%[134]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3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8%[134] - 公司2022年6月30日速动资金及其他上市投资为7,60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135]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债务净额为167,31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增借款29,98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1%[1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偿还借款60,89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2%[1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已付普通股股东股息为7,13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134] 股东与股权 - 李澤鉅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约为1,165,421,76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0.3931%[101] - 霍建寧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6,011,438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567%[101] - 陸法蘭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166,8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43%[101] - 甘慶林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108,4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28%[101] - 黎啟明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34,2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08%[101] - 施熙德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192,187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50%[101] - 周近智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99,752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26%[101] - 周胡慕芳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129,96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33%[101] - 李業廣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906,584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236%[101] - 米高嘉道理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7,380,86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924%[102] - 李澤鉅先生持有5,428,000股長江基建普通股,約佔長江基建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21%[107] - 李澤鉅先生持有2,835,759,715股長江生命科技普通股,約佔長江生命科技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29.50%[108] - 李澤鉅先生持有350,773,499股和電香港普通股,約佔和電香港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7.27%[108] - 霍建寧先生持有5,100,000股HTAL普通股,約佔HTAL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3%[110] - 霍建寧先生持有1,202,380股和電香港普通股,約佔和電香港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2%[110] - 霍建寧先生持有2,000,000份HKEI及HKEIL股份合訂單位,約佔HKEI及HKEIL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合訂單位的0.02%[110] - 陸法蘭先生持有1,000,000股HTAL普通股,約佔HTAL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07%[111] - 葉德銓先生持有2,250,000股長江生命科技普通股,約佔長江生命科技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2%[111] - 甘慶林先生持有100,000股長江基建普通股,約佔長江基建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03%[111] - 甘慶林先生持有6,225,000股長江生命科技普通股,約佔長江生命科技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6%[111] - 施熙德女士持有和黄医药700,000股普通股及100,000股美国预托证券,合计约占和黄医药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13%[112] - 周近智先生持有长江基建10,000股普通股,约占长江基建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03%[112] - 周胡慕芳女士持有和电香港250,000股普通股,约占和电香港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5%[113] - 李业广先生持有长江基建100,000股普通股,约占长江基建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3%[113] - 麦理思先生持有和电香港13,333股普通股,约占和电香港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02%[113] - 梁刘柔芬女士持有TOM 6,000股普通股,约占TOM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01%[114] - Li Ka-Shing Unity Trustee Company Limited持有长江和记实业1,003,380,744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26.16%[116] - 李嘉诚先生持有长江和记实业1,162,932,010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30.32%[116] - 长江和记实业于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834,484,500股[118] 业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90.88亿港元,同比增长4%[14] - 每股呈报盈利为港币4.98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4.75元增加5%[14] - 港口及相关部门处理共4,240万个标准货柜,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1%[14] - 零售部门收益总额为港币849亿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6] - 零售部门EBITDA为港币60亿3,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16]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以当地货币计算的EBITDA增加33%[16] - 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以当地货币计算的EBITDA增加13%[16] - 公司计划以总额约37亿欧元出售英国发射塔资产权益予Cellnex,预计2022年8月完成[14]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8角4仙,较去年同期的每股港币8角有所增加[14] - 菲力斯杜港启动为期三年的减碳计划,包括升级现有11,000伏特电网以实现零排放[15] - 欧洲业务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强劲表现,亚洲业务稳步复苏,内地市场仍充满挑战[17] - 公司忠诚客户群达1.42亿名,上半年贡献65%销售参与率[17] - 长江基建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44.09亿港元,同比增长46%[19] - 长江基建与KKR达成协议,以8.67亿英镑收购Northumbrian Water 25%股权[19] - 欧洲3集团活跃客户总人数达3920万名,同比增长3%[22] - 和记电讯亚洲活跃客户总数达1.151亿名,同比增长91%[24] - 和记电讯亚洲收益总额为58.39亿港元,同比增长34%[25] - 和记电讯亚洲EBITDA为75.72亿港元,同比增长843%[25] - 和记电讯亚洲EBIT为60.47亿港元,同比增长8057%[25]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范围1及2排放减少50%,范围3排放减少42%[23] - 集团在Cenovus Energy的投资占16.3%,贡献EBITDA为港币77亿3,500万元,同比增长149%[26]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总额为港幣22,651百萬元,同比增长14%,EBITDA为港幣8,273百萬元,同比增长18%[30] - 欧洲港口吞吐量为8.6百万个标准货柜,同比增长6%,收益总额为港幣6,966百萬元,同比增长11%[31] - 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港口收益总额为港幣9,578百萬元,同比增长9%,EBITDA为港幣3,547百萬元,同比增长14%[31] - 企业成本及其他港口相关服务收益总额为港幣3,720百萬元,同比增长47%,EBITDA为港幣1,605百萬元,同比增长74%[31] - 2022年上半年吞吐量轻微减少1%至4240万个标准货柜,其中本地及转运货物数量分别占64%及36%[33] - 2022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4%及18%,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分别增加18%及27%[3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经营293个泊位,较去年同期增加五个泊位,预计年底泊位总数将增至297个[34] - 2022年上半年零售部门收益总额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加3%及9%,但EBITDA及EBIT分别减少10%及12%[36] - 2022年上半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减少2%至4055家,同比店舖销售额下降17.6%[35] - 2022年上半年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增加5%至3647家,同比店舖销售额增长18.0%[35] - 2022年上半年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减少1%至8120家,同比店舖销售额增长9.9%[35] - 2022年上半年零售部门在全球28个市场经营16244家店舖,拥有1亿


长和(00001)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1 17:00
收益与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收益总额为4453.83亿港元,其中欧洲市场贡献2270.34亿港元,占比51%[12] - 2021年公司EBITDA总额为1112.27亿港元,其中欧洲市场贡献621.52亿港元,占比58%[13] - 2021年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收益为381.11亿港元,占比9%[12] - 2021年公司在香港的收益为379.22亿港元,占比9%[12] - 2021年公司在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的收益为670.55亿港元,占比16%[12] - 公司总收益按呈报基准为港币64,744百万元,按基本基准为港币59,965百万元[15] - 欧洲业务按呈报基准为港币44,433百万元,按基本基准为港币34,646百万元[15] - 中国内地业务收益为港币5,703百万元,同比增长63%[15] - 香港业务收益为港币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37%[15] - 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收益为港币12,507百万元,同比增长29%[15]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港币42,285百万元,同比增长29%[16] - 零售业务收益为港币173,601百万元,同比增长9%[16] - 基建业务收益为港币56,100百万元,同比增长6%[16]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收益为港币92,575百万元,同比增长2%[16]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收益为港币72,036百万元,同比增长23%[16]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445,38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17]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42,28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17] - 零售业务收益为173,6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17] - 基建业务收益为56,10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17]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收益为92,57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7]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收益为72,03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3%[17] - 2021年EBITDA总额为135,65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17] - 2021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33,48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17] - 集团2021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335亿港元,同比增长16%[29] - 集团2021年EBITDA及EBIT分别增长15%及20%,主要来自港口及零售部门表现改善[28] - 集团2021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同比增长30%[30] - 集团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1.86港元,全年股息为2.66港元[31] - 集团2021年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合共为港币1,613亿6,000万元[47] - 集团2021年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681亿6,900万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0.3%[47] - 集团2021年收益总额为港币445,383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50] - 集团2021年EBITDA总额为港币135,653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50] - 集团2021年呈报盈利为港币33,484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15%[50] - 公司2021年收益总额为445,38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51] - 2021年EBITDA总额为111,22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51] - 2021年EBIT总额为64,74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51] - 2021年呈报盈利为33,50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6%[51] - 2021年收益总额增加29%至港币422.85亿元,EBITDA增加39%至港币151.57亿元,EBIT增加60%至港币107.37亿元[60] - 和记港口信托2021年收益总额增加21%至港币29.18亿元,EBITDA增加25%至港币16.80亿元,EBIT增加53%至港币9.75亿元[66] - 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分部2021年收益总额增加1%至港币20.69亿元,EBITDA增加3%至港币9.12亿元,EBIT增加4%至港币6.72亿元[68] - 欧洲分部2021年收益总额为13,332港币百万元,同比增长24%[69] - 欧洲分部2021年EBITDA为3,773港币百万元,同比增长30%[69] - 亚洲、澳洲及其他分部2021年收益总额增长10%,EBITDA增长29%,EBIT增长54%[71] - 屈臣氏集团2021年收益总额为173,601港币百万元,同比增长9%[78] - 屈臣氏集团2021年EBITDA为16,034港币百万元,同比增长11%[78]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21年收益总额为22,770港币百万元,同比增长14%[82]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21年收益总额为77,283港币百万元,同比增长15%[82]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21年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1.9%[83]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21年收益总额为27,5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92]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21年网上销售增长94%[90] - 西歐保健及美容產品2021年收益總額為77,283百萬港元,同比增長15%,EBITDA增長39%至7,651百萬港元[95] - 東歐保健及美容產品2021年收益總額為18,004百萬港元,同比增長11%,EBITDA增長18%至2,332百萬港元[98] - 其他零售2021年收益總額為28,043百萬港元,同比下降5%,EBITDA下降50%至889百萬港元[101] - 長江基建2021年收益總額為56,100百萬港元,同比增長6%,EBITDA增長2%至29,636百萬港元[108] - 長江基建2021年股東應佔溢利淨額為75.15億港元,同比增長3%[109] - 长江基建持有电能实业35.96%权益,2021年溢利贡献为港币22亿1,000万元,较2020年增加10%[110] - 长江基建2021年手头现金为港币81亿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4.7%[111] - 长江基建2021年完成多项收购,包括ista在德国、法国及捷克共和国的市场渗透,Reliance Home Comfort增加约25,000项新出租资产[111] - 长江基建2021年出售瑞典及意大利发射塔资产,确认出售收益港币252亿5,900万元[118] - 长江基建2021年就意大利电讯业务确认非现金商誉减值港币154亿7,200万元[118] - 长江基建2021年收益总额为港币92,575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2%[119] - 长江基建2021年EBITDA为港币43,052百万元,较2020年下降11%[119] - 长江基建2021年EBIT为港币23,462百万元,较2020年下降28%[119] - 欧洲3集团2021年收益总额为869.72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但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4%[120][121] - 欧洲3集团2021年毛利总额为607.77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但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4%[120][121] - 欧洲3集团2021年EBITDA为298.92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5%,EBITDA毛利率为40%,较2020年减少1个百分点[120][122] - 欧洲3集团2021年EBIT为112.59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25%,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28%[120][122] - 英国2021年收益总额为24.44亿英镑,同比增长4%[124] - 意大利2021年收益总额为41.93亿欧元,同比下降10%[124] - 瑞典2021年收益总额为69.02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124] - 丹麦2021年收益总额为22.72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124] - 奥地利2021年收益总额为8.66亿欧元,同比增长2%[124] - 英国2021年EBITDA为6.09亿英镑,同比增长10%[124] - 意大利2021年EBITDA为17.10亿欧元,同比下降12%[124] - 瑞典2021年EBITDA为21.63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0%[124] - 丹麦2021年EBITDA为7.10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124] - 奥地利2021年EBITDA为3.38亿欧元,与2020年持平[124] - 2021年公司发射塔资产收入为579亿港币,同比下降2%[125] - 2021年公司EBIT为63亿港币,同比下降15%[125] - 2021年公司EBITDA为11,259亿港币,同比下降25%[125] - 2021年公司Wind Tre固网业务收益为9.73亿欧元,同比下降6.8%[125] - 2021年公司Wind Tre EBITDA为2.11亿欧元,同比下降10.6%[125] - 2021年公司出售发射塔资产收益为253亿港币,同比增长52.4%[125] - 2021年公司意大利电讯业务非现金商誉减值为155亿港币[125] - 公司2021年收益总额为92,575百万港币,同比增长2%[126] - 公司2021年EBITDA为43,052百万港币,同比下降11%[126] - 公司2021年资本开支为24,012百万港币,同比增长15%[126] - 公司2021年登记客户总人数为44.1百万,同比下降0.9%[126] - 公司2021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8.5百万,与2020年持平[126] - 公司2021年每名活跃客户全年数据用量为192.7千兆字节,同比增长30.5%[126] - 公司2021年EBITDA毛利率为53%,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126] - 公司2021年商誉减值15,472百万港币,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126] - 公司2021年出售发射塔资产收益25,259百万港币,同比增长52.3%[126] - 公司2021年合约客户占登记客户总人数百分比为57%,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126] - 英国登记客户总人数为13,147千名,同比增长2%[128] - 意大利登记客户总人数为20,674千名,同比下降2%[128] - 瑞典登记客户总人数为2,337千名,同比增长3%[128] - 英国活跃客户人数为9,690千名,同比增长3%[129] - 意大利活跃客户人数为19,037千名,同比下降1%[129] - 瑞典活跃客户人数为2,288千名,同比增长3%[129] - 英国每名活跃客户每月平均收益(ARPU)为18.69英镑,同比增长4%[130] - 意大利每名活跃客户每月平均收益(ARPU)为11.44欧元,同比下降3%[130] - 瑞典每名活跃客户每月平均收益(ARPU)为248.24瑞典克朗,同比下降6%[130] - 英国EBITDA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10%[133] - 瑞典业务全年EBITDA同比增长10%,活躍客戶總人數增加6%带动毛利總額增長7%[135] - 丹麦业务全年EBITDA同比增长1%,但全年EBIT减少21%[136] - 奥地利EBITDA与2020年相若,EBIT减少1%,毛利總額增長3%[137] - 爱尔兰EBITDA及EBIT分别减少4%及15%,毛利總額减少1%[138]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2021年IFRS 16后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400万元,EBITDA及EBIT分别减少18%及71%[139] - 和记电讯亚洲活跃顾客总数减少1%,印尼业务EBITDA增加1%,EBIT减少28%[141] - 斯里兰卡业务收益、EBITDA及EBIT分别增长7%、67%及31%[142] - 印尼与Indosat合并后,预计未来三至五年按年税前协同效益实现率约3亿至4亿美元[142]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分部2021年收益总额增长23%,EBITDA增长166%[148] - 公司持有现金与可变现投资合计为港币1,613亿6,000万元[149] - 2021年财务及投资分部EBITDA及EBIT包括一次性亏损净额港币50亿元,其中能源业务合并后非现金外汇储备亏损港币35亿元,美国炼油资产非现金除税前减值港币15亿元[149] - 撇除一次性项目,基本EBITDA及EBIT较2020年分别增长52%及726%,主要由于能源业务之基本业务贡献转亏为盈[149] - 公司持有Cenovus Energy之15.8%权益,联同认股权证进一步增加1.1%至16.9%[151] - 公司持有TOM集团36.1%权益,TOM集团经营电子商贸、社交网络及流动互联网技术业务[152] - 公司持有长江生命科技约45.32%权益,长江生命科技从事保健、医药与农业相关产品及资产之研发、制造、商品化、市务推广、销售及投资[153] - 公司持有HTAL之87.87%权益,HTAL拥有TPG Telecom Limited之25.05%权益[154] - 公司2021年综合利息支出与其他融资成本为港币146亿5,900万元,较去年减少3%[155]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1.6%,较2020年的1.7%有所下降[155] - 公司2021年录得本期及递延税项支出港币95亿7,800万元,较2020年之港币14亿7,000万元有所增加[155] - 公司2021年EBITDA为港币1,112亿2,700万元,较2020年增加15%[178] - 公司2021年资本开支为港币410亿7,600万元,较2020年增加39%[179] - 公司2021年向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收取股息为港币111亿200万元,较2020年增加8%[180] - 公司2021年向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作出收购及垫款为港币17亿5,300万元,较2020年增加110%[181] - 公司2021年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为港币3,295亿2,900万元,较2020年减少6%[182]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1.6%,较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182]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为326,357百万港元[184] - 公司于2021年1月提前偿还了16.5亿欧罗(约155.27亿港元)的浮息定期借款融资[185] - 公司于2021年3月赎回了12亿美元(约93.6亿港元)的担保永久资本证券[185] - 公司于2021年4月发行了5亿美元(约39亿港元)的2026年到期担保票据[185] - 公司于2021年7月提前偿还了10.5亿欧罗(约97.34亿港元)的浮息借款融资[186] - 公司于2021年11月发行了5亿欧罗(约44.15亿港元)的2029年到期担保票据[186] - 公司于2022年1月偿还了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的定息票据[187] - 公司普通股股东资本及永久资本证券总额增加至港币5,372亿1,200万元,较2020年增长3.5%[188] - 公司综合债务净额减少至港币1,681亿6,900万元,较年初减少9%[188] - 公司综合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0.3%,较2020年下降1.9个百分点[188] - 公司EBITDA为港币1,112亿2,700万元,较2020年增长14.7%[189] - 公司经营所得资金(不包括利息净额)为港币781亿7,300万元,较2020年增长0.2%[190] - 公司未动用的借贷额为港币107亿9,400万元,较2020年减少48%[192] - 公司为联营公司与合资企业提供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担保共港币50亿5,800万元,较2020年减少28%[193] - 公司综合现金及可变现投资足以偿还2023年12月31日前所有到期债务,并足以偿还45%于2024年到期的未偿还债务[188] 业务运营 - 公司港口部门在2021年处理的总吞吐量达到8800万个标准货柜[8] - 公司零售部门在全球28个市场开设超过16300家店铺[9] - 公司基建业务包括与长江基建共同拥有的六项基建资产权益[10] - 公司电讯部门在2021年继续推展国际通讯创新科技[11] - 公司完成出售意大利及瑞典的发射塔资产,确认收益净额253亿港元[24] - 屈臣氏集团与Grab合作,拓展东南亚地区O+O保健美容购物模式,覆盖超过2,200家店铺[24] - 3香港自2019年以来投入超过30亿港元建设5


长和(00001)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19 16:42
收益与EBITDA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123.86亿港元,其中欧洲地区贡献最大,达1091.38亿港元,占总收益的51%[3] - 欧洲地区EBITDA总额为291.87亿港元,占集团EBITDA总额的59%[3] - 中国内地地区收益为169.03亿港元,占总收益的8%,EBITDA为29.48亿港元[3] - 香港地区收益为202亿港元,占总收益的9%,EBITDA为24.63亿港元[3] - 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收益为327.6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5%,EBITDA为96.39亿港元[3] - 加拿大地区收益为15.26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EBITDA为9.13亿港元[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EBITDA总额为55,59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4%[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按IFRS 16后基准的EBITDA总额为68,16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9%[1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币298亿3,000万元,EBIT为港币164亿8,500万元[2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EBITDA较去年同期增加18%,达到港币555.9亿元[8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币555.9亿元,按经常性基准计算,其中59%来自欧洲业务,23%来自英国[77] - 总EBITDA为466.46亿港元,同比增长100%[158] - 按HKFRS 16后基准计算的总EBITDA为596.61亿港元,同比增长[158] EBIT与盈利 - 集团EBIT总额按呈报基准为327.73亿港元,按基本基准为265亿港元[4] - 欧洲地区EBIT按呈报基准为157.01亿港元,按基本基准为254.88亿港元[4] - 中国内地地区EBIT为21.45亿港元,香港地区EBIT为12.56亿港元[4] - 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EBIT为58.53亿港元,加拿大地区EBIT为5.72亿港元[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EBIT总额为32,77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8%[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按IFRS 16后基准的EBIT总额为34,8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6%[1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呈报盈利为18,44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1%[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按IFRS 16后基准的呈报盈利为18,30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8%[1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84.43亿元,同比增长40%[1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每股呈报盈利为港币4.75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3.37元增加41%[1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收益净额为港币253亿1,600万元[2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为18,30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8%[12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港幣4.75元,同比增长41.0%[12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總額为30,6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6.8%[13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內之溢利為21,414百萬港元,較2020年同期的16,695百萬港元增長28.3%[134][135] 地区收益与EBIT - 欧洲地区收益为744.97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为423.57亿港元[145] - 中国内地收益为140.98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为291亿港元[145] - 香港地区收益为159.12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为162.9亿港元[145] - 欧洲3集团收益为431.54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为365.41亿港元[142]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收益为25.65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为16.31亿港元[142] - 英国市场2021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1.76亿英镑,同比增长5%[48] - 意大利市场2021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0.85亿欧元,同比下降10%[48] - 瑞典市场2021年上半年毛利总额为21.11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5%[48] - 丹麦市场2021年上半年EBITDA为3.42亿丹麦克朗,同比下降1%[48] - 奥地利市场2021年上半年EBIT为8900万欧元,同比下降9%[48] 港口与零售业务 - 港口及相關服務收益增長24%至19,933百萬港元[6] - 零售收益增長12%至82,621百萬港元[6] - 港口及相關服務EBITDA增長21%至8,406百萬港元[8] - 零售EBITDA增長23%至11,869百萬港元[8] - 公司港口及相关部门2021年上半年处理4290万个标准货柜,同比增长11%[13] - 公司零售部门2021年上半年收益总额、EBITDA和EBIT分别增长12%、45%和66%,达到港币826.21亿元、67.25亿元和49.39亿元[15] - 公司零售部门忠诚会员人数达1.4亿名,占销售额的66%[15] - 公司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2021年上半年EBITDA和EBIT分别增长52%和81%,主要受益于市场复苏和数字化转型[15] - 公司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21年上半年EBITDA增长53%,店铺数量净增加183家[15] - 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以当地货币计算的EBITDA增长66%,主要来自比荷卢三国及德国[16]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以当地货币计算的EBITDA增长19%,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及菲律宾[16] - 2021年上半年零售部门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2%、45%及66%,以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加5%、35%及54%[36]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占零售部门2021年上半年EBITDA的94%,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以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长8%、52%及81%[36] - 2021年上半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同比增长32%,EBITDA同比增长67%[37] - 2021年上半年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同比增长5%,EBITDA同比增长24%[37] - 2021年上半年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8%,EBITDA同比增长100%[37] - 2021年上半年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6%,EBITDA同比增长49%[37] - 2021年上半年其他零售分部收益总额同比下降7%,EBITDA同比下降46%[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屈臣氏集团在全球27个市场经营16,206家店铺,拥有1亿4,000万名忠诚会员[36]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忠诚会员总人数从2020年的1.36亿增加到2021年的1.39亿[38]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忠诚会员的销售参与率从2020年的63%提升至2021年的64%[38] - 独家代理产品销售额对保健及美容产品总销售额的贡献从2020年的34%增长至2021年的36%[38]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在2021年上半年开设310家新店铺,总店铺数增至15,759家[39] - 零售业务EBITDA为55.39亿港元,同比增长12%[158] 电讯业务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 EBITDA增長72%至25,623百萬港元[6]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 EBIT增長107%至16,485百萬港元[8] - 欧洲3集团的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800万名,较去年同期下跌2%[20] - 和记电讯亚洲的活跃顾客总数目为6,040万名,较去年同期增加24%[23] - 和记电讯亚洲的收益总额为港币43亿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3] - 欧洲3集团2021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431.6亿港元,同比增长7%[44] - 欧洲3集团2021年上半年EBITDA为147.72亿港元,同比增长5%[44] - 欧洲3集团收益总额为港币431亿6,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45] - 欧洲3集团毛利总额为港币305亿1,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45] - 欧洲3集团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800万名,较去年同期下跌2%[45] - 欧洲3集团半年度合约客户平均每月客户流失率为1.2%,与2020年上半年相若[45] - 欧洲3集团ARPU净额为13.00欧元,与2020年上半年比较维持稳定[45] - 欧洲3集团数据用量总额增加30%至约3,331拍字节[45] - 欧洲3集团每名活跃客户之数据用量为92.0千兆字节,较2020年上半年的68.6千兆字节有所增加[45] - 欧洲3集团EBITDA及EBIT按年分别减少5%及31%,主要受毛利总额下跌影响[46] - 2021年上半年Wind Tre固网业务收益为4亿8,800万欧元,EBITDA为1亿1,700万欧元[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出售发射塔资产,收益为港币253亿元[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意大利电讯业务非现金商誉减值为港币155亿元[8] - 2021年上半年每名活跃客户六个月数据用量为92.0千兆字节,同比增长34.1%[16] - 2021年上半年欧洲3集团EBITDA为25,623百万欧元,同比增长77.3%[4] - 2021年上半年欧洲3集团EBIT为14,921百万欧元,同比增长83.2%[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29,830百万欧元,同比增长66.0%[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095百万欧元,同比增长41.3%[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活跃客户数据用量增长至92.0千兆字节,较2020年同期的68.6千兆字节显著提升[16] - 欧洲3集团EBITDA为144.49亿港元,同比增长31%[158]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EBITDA为6.31亿港元,同比增长1%[158] 财务与投资 - 財務及投資與其他EBITDA下降91%至653百萬港元[6] - 財務及投資與其他EBIT下降173%至-2,518百萬港元[8] - 公司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合计为港币1,904亿1,600万元,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为港币3,547亿100万元,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642亿8,500万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9.9%[24] - 集团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642.85亿元,其中77%为欧元,8%为英镑[77] - 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6,589.81亿元,其中17%来自欧洲大陆,22%来自英国[77] - 集团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中,48%为欧元,36%为美元,5%为英镑[78] - 英镑贬值10%将导致EBITDA减少港币11亿元,欧元贬值10%将导致EBITDA减少港币15亿元[78] - 集团速动资产为港币1,904.16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14%[82] - 速动资产中,50%为美元,21%为欧元,3%为英镑[82] - 集团长期信贷评级分别为穆迪A2、标准普尔A、惠誉国际A-[80] - 集团持有的上市债券及股权证券占速动资产约4%[8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港币193.95亿元,同比增长88.8%[8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向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收取股息为港币52.4亿元,同比增长4.7%[8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前现金流入净额为港币398.71亿元,同比增长348%[8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所得资金为港币326.99亿元,同比增长8.5%[88] - 公司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为港币3547.01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0.8%[89] - 公司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中68%为票据及债券,32%为银行及其他借款[8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1.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8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提前偿还16.5亿欧元浮息定期借款融资,约合港币155.27亿元[9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发行总计20亿美元担保票据,包括5亿美元2026年到期、8.5亿美元2031年到期和6.5亿美元2041年到期[9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取得多项外币借款融资,包括2.6亿欧元五年期浮息借款和2亿欧元三年期浮息定期借款[91] - 公司于2021年6月提前偿还了两项分别为3亿美元和2.5亿美元的浮息借款融资,并取得两项分别为2.5亿美元和2亿美元的三年期浮息定期借款融资[92] - 公司于2021年6月偿还了两项到期合计2.2亿美元的浮息定期借款融资[92] - 公司于2021年6月发行了3亿美元的担保永久资本证券[92] - 公司于2021年7月提前偿还了4.5亿欧元、10.5亿欧元和1亿欧元的浮息借款融资[92] - 公司于2021年7月取得了一项18亿美元的一年期浮息定期借款融资[92]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的综合债务净额为港币1,642亿8,500万元,较年初减少11%[93]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的综合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9.9%[93] - 公司于2021年上半年的EBITDA为港币555亿9,000万元,经营所得资金为港币256亿2,300万元[94]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的可动用之借贷额为港币43亿3,700万元[96]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的或有负债为港币69亿1,200万元,已提取其中港币63亿6,600万元[97] - 公司已注销2021年6月30日后购回的额外股份117,000股,截至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848,293,000股[101] - 公司董事李泽钜持有公司股份1,165,421,76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0.2832%[104] - 公司董事霍建宁持有公司股份6,011,438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562%[104] - 公司董事陆法兰持有公司股份166,8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43%[104] - 公司董事甘庆林持有公司股份108,4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28%[104] - 公司董事黎启明持有公司股份34,2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08%[104] - 公司董事施熙德持有公司股份192,187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49%[104] - 公司董事周近智持有公司股份99,752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25%[104] - 公司董事周胡慕芳持有公司股份129,96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033%[104] - 公司董事李业广持有公司股份906,584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235%[104] - 李澤鉅先生持有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5,428,00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20%[110] - 李澤鉅先生持有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53,28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03%[110] - 李澤鉅先生持有美地有限公司15,000,00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15%[110] - 李澤鉅先生持有港燈電力投資及港燈電力投資有限公司7,870,000份股份合訂單位,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合訂單位的0.08%[111] - 李澤鉅先生持有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835,759,715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29.50%[111] - 李澤鉅先生持有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350,773,499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7.27%[111] - 霍建寧先生持有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Australia) Limited 5,100,00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3%[113] - 霍建寧先生持有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267,40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3%[113] - 霍建寧先生持有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202,38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2%[113] - 霍建寧先生持有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500,000股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有投票權股份的0.01%[113] - 陆法兰先生持有1,000,000股HTAL普通股,约占HTAL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7%[114] - 陆法兰先生持有255,000股和电香港普通股,约占和电香港


长和(00001)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2 17:00
公司整体概况 - 公司在全球约50个国家经营多元化业务,雇员人数超30万[10] 港口部门业务数据 - 港口部门在26个国家52个港口拥有283个营运泊位权益,2020年总吞吐量达8370万个20呎标准货柜[11]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2020年经营283个泊位,处理8370万个标准货柜,较2019年下跌3% [32] - 2020年集团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共处理8370万个标准货柜,整体吞吐量减少3%[54][55] - 2020年12月31日,部门经营283个泊位,较2019年减少7个[63] - 2020年下半年部门吞吐量较上半年增加1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56] - 和记港口信託2020年吞吐量增加1%,收益总额减少4%,EBITDA增加3%,EBIT增加8%[64] - 2020年下半年和记港口信託吞吐量较上半年及去年下半年分别增加30%及10%,EBITDA分别增加23%及12%[65] - 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2020年收益总额减少15%,EBITDA减少24%,EBIT减少29%,吞吐量持平[67] - 2020年下半年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吞吐量较上半年及去年下半年分别增加21%及6%,下半年EBITDA按年减少33%[68] - 欧洲2020年收益总额减少2%,EBITDA减少7%,EBIT减少11%,吞吐量减少6%[69] - 2020年下半年欧洲吞吐量、EBITDA及EBIT较上半年分别增加11%、40%及63%,按年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7%及9%[70] - 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2020年收益总额164.41亿港元,较2019年178.94亿港元减少8%,EBITDA为47.47亿港元,较2019年63.09亿港元减少25%,EBIT为26.90亿港元,较2019年41.17亿港元减少35%[72] - 2020年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吞吐量101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30.07%[174] - 2020年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一及二期吞吐量133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16.96%[174] - 2020年上海明東集裝箱碼頭吞吐量89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30%[175] - 2020年寧波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吞吐量21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49%[175] - 2020年歐洲貨櫃碼頭吞吐量91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93.5%[176] - 2020年鹿特丹河口碼頭吞吐量6078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89.37%[176] - 2020年馬來西亞西港吞吐量105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23.55%[177] - 2020年耶加達國際貨櫃碼頭吞吐量27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49%[178] - 2020年和記韓國碼頭吞吐量25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100%[178] - 2020年巴拿馬港口公司吞吐量310萬個標準貨櫃,和記港口實際權益90%[179] 零售部门业务数据 - 零售部门在全球27个市场开设超16000家店铺[13] - 屈臣氏集团零售店数目突破16,000家,全球忠诚会员数目达1亿3,900万[28] - 零售部门2020年底在27个市场经营16167家店铺,较2019年增加2% [34] - 零售部门2020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90%,忠诚会员总数达1.39亿名,占销售额的65% [34] - 内地零售部门2020年上半年EBITDA按年下跌62%,下半年跌幅收窄至13% [34] - 零售部门2020年收益总额1596.19亿港元,较2019年1692.25亿港元减少6%,EBITDA为143.97亿港元,较2019年168.91亿港元减少15%,EBIT为109.33亿港元,较2019年136.71亿港元减少20%[84] - 2020年零售部门电子商务销售额较去年大幅增长90%[84]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2020年拥有1.38亿名忠诚会员,收益总额63%来自此等忠诚会员[85]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20年收益199.84亿港元,较2019年245.91亿港元减少19%[88]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20年收益263.35亿港元,较2019年313.55亿港元减少16%[88]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20年收益674.75亿港元,较2019年690.74亿港元减少2%[88]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20年收益162.47亿港元,较2019年166.77亿港元减少3%[88] - 2020年零售部门店铺数目为16167家,较2019年15794家增加2%[84] - 下半年逐步放宽限制封锁措施后,零售部门EBITDA及EBIT较2020年上半年分别大幅增加111%及168%,较2019年下半年均增加12%[93] - 2019年中国及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EBITDA为7531百万港元,变动-32%;欧洲为8067百万港元,变动-7%;保健及美容产品小计为15598百万港元,变动-19%;零售总额为16891百万港元,变动-15%[95] - 2019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24591百万港元,变动-19%;EBITDA 4509百万港元,变动-39%;店舖数目3947家,变动+4%;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2.0%;经调整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5.5%[96] - 2020年2月中国约2500家店舖暂停营业致上半年EBITDA按年下跌62%,下半年EBITDA跌幅收窄至13%,网上销售额较2019年增长123%[96] - 2020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净增加168家店舖,截至年底在近500个城市经营逾4100家店舖[97] - 2020年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26335百万港元,较2019年31355百万港元变动-16%;EBITDA 2385百万港元,较2019年3022百万港元变动-21%;店舖数目3469家,较2019年3367家变动+3%;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17.0%[97] - 2020年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净增加102家店舖,截至年底在11个市场经营逾3400家店舖[98] - 2020年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67475百万港元,较2019年69074百万港元变动-2%;EBITDA 5498百万港元,较2019年5883百万港元变动-7%;店舖数目5665家,较2019年5630家变动+1%;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3.8%[100] - 2020年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净增加35家店舖,截至年底经营逾5600家店舖[102] - 2020年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16247百万港元,较2019年16677百万港元变动-3%;EBITDA 1974百万港元,较2019年2184百万港元变动-10%;店舖数目2450家,较2019年2370家变动+3%;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4.1%[103] - 2020年其他零售收益总额29578百万港元,较2019年27528百万港元变动+7%;EBITDA 1781百万港元,较2019年1293百万港元变动+38%;店舖数目468家,较2019年480家变动-3%;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12.2%[10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玛利娜在欧洲九个市场拥有约830家店铺 [168] 能源部门业务数据 - 公司持有Cenovus Energy 15.71%的权益[15] - 2021年1月Cenovus Energy与赫斯基合并,每天可生产约75万桶石油当量,炼油及改质总产能约为每天66万桶,预计2021年实现约10亿加元协同效益[37] - 合并后集团持有Cenovus Energy约15.71%,连同认股权证增至16.79%,能源部门2020年业绩为集团所占赫斯基本年度业绩的40.19%[37] - 赫斯基2020年IFRS 16后亏损净额为100.16亿加元,2019年为13.7亿加元,2020年确认非现金除税后减值及其他支出合共86亿加元[37] - 2021年1月,Cenovus Energy与赫斯基完成合并,集团持有Cenovus Energy约15.71%,联同认股权证增至16.79%[131] - 能源部门2020年呈报业绩为集团所占赫斯基本年度业绩的40.19%[131] - 2020年收益总额311.79亿港元,较2019年的476.18亿港元减少35%[132] - 2020年赫斯基呈报亏损净额100.16亿加元,2019年为13.7亿加元,同比下降631%[132][133] - 2020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为8.41亿加元,较2019年的29.71亿加元减少72%[134] - 2020年资本开支为15.87亿加元,2019年为34.32亿加元[134] 电讯部门业务数据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部门收益为906.63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3%,EBITDA及EBIT较2019年分别增加37%及54%[38] - 2020年12月31日欧洲3集团活跃客户总数为3850万名,较去年下跌5%,收益、EBITDA及EBIT以当地货币计算较2019年分别减少3%、7%及20%[39] - 和记电讯香港IFRS 16后股东应占溢利为3.61亿港元,每股盈利为7.49仙,活跃流动电讯客户总数约为330万名[40] - 和记电讯香港年内完成全面部署5G网络,5G无线发射站覆盖全港[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和電亞洲活躍顧客總數約5700萬名,較2019年增加25%,印尼業務活躍顧客總數增長31%[41] - 2020年和電亞洲收益為港幣91億4700萬元,較2019年增加2%;EBITDA及EBIT分別為港幣20億3400萬元及港幣5億4400萬元,較2019年分別減少6%及48%[41] - 2020年电讯部门EBITDA为567.6亿港元,EBIT为334.84亿港元[138] - 2020年CKHGT以100亿欧罗出售欧洲电讯发射塔资产,已确认出售收益165.83亿港元[137][139] - 2020年电讯收益总额906.63亿港元,较2019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3% - 4%[140] - 2020年电讯毛利总额635.63亿港元,较2019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1%[140] - 2020年电讯上客成本总额(已扣除手机收益)为 - 36.53亿港元,较2019年的 - 38.21亿港元增加4%[140] - 2020年电讯EBITDA为485.4亿港元,较2019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37%[140] - 2020年收益总额为85799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87516百万港元减少2%,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3%[141] - 2020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850万名,较2019年减少5%[142] - 2020年ARPU净额及AMPU净额较2019年分别增加1%及2%至13.05欧元及11.29欧元[142] - 2020年数据用量总额较去年增加35%至约5485拍字节,每名活跃客户数据用量约为147.7千兆字节,2019年为102.3千兆字节[142] - 2020年上客成本总额(已扣除捆绑式合约计划之手机收益)为34.72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1%[142] - 2020年营运支出增加10%至255.21亿港元[142] - 2020年EBITDA为31378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33511百万港元减少6%,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7%[141] - 2020年EBITDA毛利率为43%,较2019年的45%减少2个百分点[141] - 2020年折旧与摊销为15108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13399百万港元增加13%[141] - 2020年EBIT为16270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20112百万港元减少19%,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20%[141] - 英国2020年收益总额2355百万英镑,较


长和(00001)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20 17:09
收益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899.42亿港元[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DA总额为469.46亿港元[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总额为266.77亿港元[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899.42亿港元,同比下降12%[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DA总额为469.46亿港元,同比下降13%[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总额为266.77亿港元,同比下降22%[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31.68亿港元,同比下降28%[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899.42亿港元,同比下降12%[9][11] - EBITDA总额为593.41亿港元,同比下降10%[9][11] - EBIT总额为286.19亿港元,同比下降21%[9][1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30亿港元,同比下降29%[9][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较高,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改善1.1%至25.1%[1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31亿6,800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28%[1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29.96亿港元,同比下降22%[7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99.71亿港元,同比增长385%[7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为87.8亿港元,同比增长1128%[7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246.51亿港元,同比下降15.6%[12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30亿港元,同比下降29.1%[12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3.37港元,同比下降29.1%[125] - 公司2020年中期除稅後溢利为16,695百万港币,同比下降25.1%[131] - 公司2020年中期全面收益總額为13,532百万港币,同比下降31.2%[132] - 公司2020年中期普通股股東應佔之全面收益總額为10,608百万港币,同比下降35.3%[13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3,000百万港币[13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3,532百万港币[13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2,301百万港币[13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9,673百万港币[13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28,77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6,647百万港元有所增长[13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46.51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76.20亿港元下降15.5%[142] 地区收益 - 欧洲地区收益为972.94亿港元,占总收益的51%[5] - 中国内地收益为149.32亿港元,占总收益的8%[5] - 香港地区收益为187.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0%[5] - 欧洲地区EBITDA为260.4亿港元,占总EBITDA的55%[6] - 中国内地EBITDA为35.18亿港元,占总EBITDA的8%[6] - 香港地区EBITDA为16.94亿港元,占总EBITDA的4%[6] - 欧洲地区EBIT为151.61亿港元,占总EBIT的57%[7] - 欧洲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668.7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99.62亿港元下降16.4%[146] - 中国内地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08.9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58.45亿港元下降31.2%[146] 业务部门收益 - 零售业务收益为736.27亿港元,同比下降11%[8] - 赫斯基能源业务收益为148.84亿港元,同比下降37%[8] - 零售业务EBITDA为46.26亿港元,同比下降43%[8] - 赫斯基能源业务EBITDA为-27.51亿港元,同比下降158%[8] - 赫斯基能源业务EBIT为-54.87亿港元,同比下降407%[8]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160.31亿港元,同比下降9%[9] - 零售业务收益为251.81亿港元,同比下降2%[9] - 赫斯基能源收益为148.84亿港元,同比下降37%[9] - CKH Group Telecom收益为427.02亿港元,同比下降8%[9] - 和记电讯亚洲收益为45.21亿港元,同比增长5%[9]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收益为129.96亿港元,同比下降22%[9] - 港口及相关部门2020年上半年处理3,870万个标准货柜,较2019年同期下跌8%[17] - 零售部门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港币736亿2,700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1%[19] - 基建部门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币137亿6,800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4%[20] - 長江基建2020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淨額為港幣28億6,0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2%[21]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未計非現金減值前虧損淨額為9億5,600萬加元,去年同期為盈利淨額6億9,800萬加元[22]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EBITDA為港幣96億2,7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港幣130億6,500萬元減少26%[22] - 長江和記實業2020年上半年平均產量為每天272,700桶石油當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24] - CKH Group Telecom 2020年上半年收益為港幣427億2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25] - 歐洲3集團2020年上半年活躍客戶總人數為3,870萬名,較去年同期下跌7%[26] - 和記電訊香港2020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為港幣1億4,600萬元,活躍流動電訊客戶總人數約為330萬名[28] - 和記電訊亞洲2020年上半年活躍顧客總數目約為4,880萬名,較去年同期增加7%[29] - 公司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总额为港币16,031百万元,同比下降9%,EBITDA为港币5,539百万元,同比下降14%[34] - 公司港口吞吐量为38.7百万个标准货柜,同比下降8%,泊位数目增加3个至291个[34] - 公司在欧洲的港口吞吐量为7.2百万个标准货柜,同比下降12%,泊位数目增加1个至62个[35] - 公司在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的港口吞吐量为15.1百万个标准货柜,同比下降6%,泊位数目增加2个至135个[35] - 公司欧洲港口收益为港币4,926百万元,同比下降12%,EBITDA为港币1,209百万元,同比下降21%[36] - 公司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港口收益为港币8,329百万元,同比下降7%,EBITDA为港币2,775百万元,同比下降12%[36] - 2020年上半年吞吐量减少8%至3870万个标准货柜,本地及转运货物数量分别占63%及37%[38] - 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减少9%及4%,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分别减少14%及19%[38] - 零售业务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736.27亿港元,同比下降11%,EBITDA为46.26亿港元,同比下降43%[39]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增加8%至3951家,同比店舖销售额下降29.2%[40] - 保健及美容产品小计店舖数目增加4%至15363家,同比店舖销售额下降12.7%[40]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为88.05亿港元,同比下降30%,EBITDA为9.27亿港元,同比下降62%[42]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为129.06亿港元,同比下降18%,EBITDA为9.17亿港元,同比下降39%[42]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为298.38亿港元,同比下降9%,EBITDA为12.74亿港元,同比下降43%[42] - 零售总额为736.27亿港元,同比下降11%,EBITDA为46.26亿港元,同比下降43%[42]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忠诚会员总人数为1.36亿名,与上期持平[43]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同比店铺销售额录得12.7%跌幅[43]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在2020年上半年开设261家新店铺,总店铺数增至15,363家[43] - 其他零售分部在2020年上半年录得收益增长5%,主要由于香港百佳超级市场表现改善[43] - 长江基建2020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8.6亿港元,同比减少52%[46] - 长江基建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134.98亿港元,同比减少4%[46]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48.84亿港元,同比减少37%[47]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LBITDA为27.51亿港元,同比减少158%[47]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产量为每天272.7千桶石油当量,同比减少1%[47]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IFRS 16后亏损净额为20亿900万加元,其中包括10亿5,300万加元的非现金资产减值支出[48]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为3亿4,500万加元,较2019年同期的13亿500万加元大幅减少[48]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9亿2,200万加元,较2019年同期的16亿7,000万加元减少[48]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平均产量为每天272,700桶石油当量,较2019年同期的276,800桶减少1%[49] - 赫斯基能源2020年上半年下游处理量下降13%至每天294,000桶,较2019年同期的337,000桶减少[49] - 赫斯基能源2020年资本计划削减16亿加元,并实施额外节省成本措施[50] - 赫斯基能源2021年可灵活削减年度资本支出12亿至14亿加元,不包括苏必利尔炼油厂的重建成本[50] - 赫斯基能源2020年第二季获得一项5亿加元的定期借款,增强其流动资金[50] - 长和集团电信业务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42,702百万港币,较2019年同期的46,199百万港币减少8%[51] - 欧洲3集团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40,524百万港币,较2019年同期的43,464百万港币减少7%[53] - 英国市场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1.16亿英镑,同比下降4%[55] - 意大利市场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9.58亿欧元,同比下降7%[55] - 瑞典市场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11.26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6%[55] - 丹麦市场2020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1.27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7%[55] - 英国市场2020年上半年EBITDA毛利率为3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55] - 意大利市场2020年上半年EBITDA毛利率为44%,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55] - 瑞典市场2020年上半年EBITDA毛利率为47%,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55] - 丹麦市场2020年上半年EBITDA毛利率为37%,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55] - 英国市场2020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92亿英镑,同比增长24%[55] - 意大利市场2020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3.48亿欧元,同比下降1%[55] - 2020年上半年每名活跃客户六个月数据用量为68.6千兆字节,较2019年同期的46.0千兆字节增长49.1%[18] - 2020年上半年3爱尔兰期末登记客户总人数与期末活跃客户总人数相同,系统整合后不再分开识别[18] - 2020年上半年香港牌照成本主要为2019年10月收购的3500兆赫频谱中40兆赫的投资[56] - 2020年上半年奥地利牌照成本为2019年3月收购的3500兆赫频谱中10x10兆赫的投资[56] - 2020年上半年丹麦牌照成本为2019年3月收购的700兆赫频谱中2x10兆赫及900兆赫频谱中2x10兆赫的投资[56] - 奥地利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4.17亿欧元,同比下降2%[57] - 爱尔兰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2.94亿欧元,同比下降1%[57] - 欧洲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40.524亿欧元,同比下降7%[57] - 3集团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982亿港元,同比下降21%[57] - 和电香港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9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57] - CKHGT 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42.702亿港元,同比下降8%[57] - 英国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116亿英镑,同比下降4%[57] - 意大利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2.324亿欧元,同比下降3%[57] - 瑞典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3.249亿瑞典克朗,同比持平[57] - 丹麦地区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127亿丹麦克朗,同比上升7%[57] - 英国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956.2万,同比下降7%[60] - 意大利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2032.6万,同比下降11%[60] - 瑞典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207万,同比增长5%[60] - 丹麦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145万,同比增长5%[60] - 奥地利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293.2万,同比下降1%[60] - 爱尔兰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237.5万,同比增长4%[60] - 欧洲3集团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871.5万,同比下降7%[60] - 和电香港2020年上半年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30.9万,同比下降1%[60] - 英国2020年上半年每名活跃客户每月平均收益为17.77英镑,同比下降3%[62] - 意大利2020年上半年每名活跃客户每月平均收益为11欧元,同比增长1%[62] - 英国EBITDA和EBIT分别减少25%和50%,主要由于监管政策变动和网络转型开支增加[66] - 意大利Wind Tre的EBITDA和EBIT分别减少7%和17%,但基本EBITDA增加5%[67] - 瑞典EBITDA增长6%,主要由于客户总人数增加带动毛利总额增长4%[68] - 丹麦EBITDA增长4%,主要由于客户总人数增加带动毛利总额增长5%[69] - 奥地利EBITDA和EBIT分别增长5%和1%,主要由严格控制上客成本总额和营运成本所带动[70] - 爱尔兰EBITDA和EBIT分别增加8%和15%,主要来自流动虚拟网络营运商毛利改善[71]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收益总额减少21%,EBITDA和EBIT分别减少5%和17%[72] - 和记电讯亚洲收益总额增长5%,活躍顧客總數目增加7%[73] - 印尼业务新增约7,000个4G基站,4G网络扩大至近28,000个基站[74] - 越南业务收益增长12%,尽管活躍顧客數目下跌1%[74] - 零售部门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561.56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57.84亿港元下降14.6%[143]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22.68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4.01亿港元下降8.5%[143]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19.8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5.15亿港元下降21.2%[143] - 基建部门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32.78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9.74亿港元下降67.1%[143]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部门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57.9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0.05亿港元下降27.6%[146]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160.3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8%[155] - 零售业务收益为736.27亿港元,占总收益的39%[155] - 基建业务收益为251.8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3%[155] - 赫斯基能源收益为148.84亿港元,占总收益的8%[155] - 欧洲3集团收益为405.24亿港元,占总收益的22%[155]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收益为19.82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155]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收益为129.96亿港元,占总收益的7%[155] - 港口及相关服务EBITDA为55.39亿港元,占总EBITDA的12%[156] - 零售业务EBITDA为46.26亿港元,占总EBITDA的10%[156] - 基建业务EBITDA为137.68亿港元,占总EBITDA的29%[156] - 港口及相關服務EBIT為34.54億港元,佔總EBIT的13%[157] - 零售分部EBIT為29.7億港元,佔總EBIT的11%[157] - 基建分部


长和(00001)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7 17:3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年收益总额为439,856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453,230百万港元下降3%[19][20][40][41][42][43] - 2019年EBITDA总额为112,068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113,580百万港元下降1%[19] - 2019年EBITDA总额按IFRS 16后基准为13.6049亿港元,较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4%,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20%;按IFRS 16前基准为11.2068亿港元,较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以呈报货币计算下降1%[40][41][42] - 2019年EBIT总额为71,108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72,885百万港元下降2%[19] - 2019年EBIT总额按IFRS 16后基准为7.5344亿港元,较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7%,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3%;按IFRS 16前基准为7.1108亿港元,较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1%,以呈报货币计算下降2%[40][41][42] - 2019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39,888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39,000百万港元增长6%[19] - 2019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按IFRS 16后基准为3.983亿港元,按IFRS 16前基准为3.9888亿港元,较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2%[40][41][42] - 2019年每股盈利为10.33港元,2018年为10.11港元;2019年每股全年股息为3.17港元,与2018年持平[21] - 2019年每股盈利为10.33港元,较2018年增长2%[40] - 2019年每股末期股息为2.30港元,与2018年持平;每股全年股息为3.17港元,与2018年持平[40] - 2019年资产总额为1,136,437百万港元,资产净值为612,950百万港元;2018年资产总额为1,232,244百万港元,资产净值为590,823百万港元[21]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为123.5港元,2018年为115.7港元[21] - 2019年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为343,187百万港元,2018年为346,918百万港元[21] - 2019年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4.8%(IFRS 16前)和25.3%(IFRS 16后),2018年为26.0%[21] - 公司穆迪信贷评级为A2,标准普尔为A,惠誉国际为A–,与2018年一致[21] - 2019年主要货币英鎊、歐羅及人民幣較去年貶值4% - 5%,全球原油基準價格處於低水平[27] - 按IFRS 16前基準,以呈報貨幣計算EBITDA及EBIT較去年分別減少1%及2%,以當地貨幣計算分別增長2%及1%[27] - 2019年10月出售和黃中國醫藥科技部分權益獲出售收益約港幣68億8,500萬元,因集團所佔赫斯基一次性減值及其他支出港幣59億8,300萬元,收益淨額約港幣9億200萬元[27] - 按IFRS 16前基準,2019年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為港幣398億8,800萬元,以呈報貨幣計算較2018年增加2%,以當地貨幣計算增加6%[27] - 按IFRS 16後基準,EBITDA、EBIT及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較2018年分別增加20%、3%及2%,全年每股盈利為港幣10.33元,增加2%[27] - 2020年建議末期股息每股港幣2元3角,全年股息每股港幣3元1角7仙,與2018年相同[28] - 2019年底集团持有现金与可变现代投资共1448.49亿港元,出售和黄中国医药科技部分权益获现金24亿港元,确认一次性出售收益约68.85亿港元[151] - 集团2019年综合利息支出与其他融资成本为156.5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3%,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2.1%,较2018年的2.4%减少[156] - 集团2019年录得本期及递延税项支出77.01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5%[156] 港口及相关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集团旗下港口处理总吞吐量达8600万个20呎标准货柜[13] - 集团在27个国家52个港口拥有共290个营运泊位权益[13] - 2019年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经营290个泊位,处理8,600萬個標準貨櫃,較2018年增長2%[29]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以呈報貨幣計算,收益總額港幣353億7,500萬元、EBITDA港幣134億500萬元及EBIT港幣90億6,100萬元,較2018年分別增加1%、0.1%及4%[29]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以当地货币计算,收益總額、EBITDA及EBIT分別增加5%、3%及7%[29] - 按IFRS 16後基準,港口及相關服務部門EBITDA為港幣160億9,200萬元,EBIT為港幣102億1,600萬元[29] - 2019年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3.5375亿港元,占比8%,较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1%[42] - 2019年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35.375亿港元,较2018年的35.175亿港元增长1%[43][50][54] - 2019年港口及相关服务EBITDA为16.092亿港元,较2018年的13.392亿港元增长20%[43] - 2019年港口及相关服务EBIT为10.216亿港元,较2018年的8.726亿港元增长17%[43] - 2019年港口及相关服务处理8600万个标准货柜,较2018年的8460万个增长2%[49][50][51] - 以呈報貨幣計算,EBITDA較2018年增加0.1%至港幣134億500萬元,EBIT增加4%至港幣90億6,100萬元[56] - 2019年12月31日,部門經營290個泊位,較2018年增加兩個泊位[58] - 和記港口信託2019年收益總額25.21億港幣,較2018年減少5%;EBITDA為13.07億港幣,減少3%;EBIT為5.89億港幣,減少6%;吞吐量2350萬個標準貨櫃,減少3%[59] - 中國內地及其他香港分部2019年收益總額24.18億港幣,較2018年減少6%;EBITDA為11.69億港幣,減少5%;EBIT為9.08億港幣,減少6%;吞吐量1350萬個標準貨櫃,減少2%[60] - 歐洲分部2019年收益總額109.62億港幣,較2018年減少4%;EBITDA為31.09億港幣,減少7%;EBIT為20.98億港幣,減少10%;吞吐量1620萬個標準貨櫃,增加2%[62] - 亞洲、澳洲及其他地區2019年收益總額178.94億港幣,較2018年增加3%;EBITDA為63.09億港幣,增加3%;EBIT為41.17億港幣,增加11%;吞吐量3280萬個標準貨櫃,增加7%[63] - 2020年至今港口部门吞吐量仅录得单位数跌幅[157] 零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部门在全球25个市场开设超15700家店舖[13] - 零售部门经营12个品牌,有370万健康与美容忠诚会员[2] - 零售部门资产价值为27亿美元[2] - 零售业务2019年收益为169,225百万港元,占比38%,EBITDA为16,891百万港元,占比15%,EBIT为13,671百万港元,占比19%[19] - 2019年底零售部门在25个市场经营15,794家店舖,较去年增加5%,收益总额为1,692亿2,500万港元,与去年相若[30] - 零售部门EBITDA及EBIT分别为168亿9,100万港元及136亿7,100万港元,分别增加4%及5%,撇除一次性收益,以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加4%及3%[30]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占零售部门2019年收益之84%,以当地货币计算总销售额增长6%,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5%及4%[30] - 2019年零售总额为16.92亿港元,较2018年基本持平,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4%[75] - 2019年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小计为14.17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2%,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75] - 2019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为2.46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3%,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7%[75] - 2019年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方面,零售总额为1.2%,较2018年的2.0%有所下降[76] - 2019年店铺数目净增长总额为818家,其中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净增339家[78] - 2019年零售部门以呈报货币计算的EBITDA及EBIT较2018年分别增加4%及5%[80] - 2019年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占部门收益及EBITDA分别为84%及92%,以当地货币计算收益及EBITDA分别增长6%及5%[82] - 2019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EBITDA为4509万港元,较2018年下降1%,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3%[82] - 2019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为3947家,较2018年增长9%[83] - 2019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同比店舖销售额增长2.0%,2018年为 - 1.6%[83]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19年以当地货币计算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7%及6%,撇除屈臣氏香港不利表现后均增加14%,店舖数目增加8%,同比店舖销售额提高8.8%,店舖净总数增加244家,2019年经营逾3300家店舖[86]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店舖总数3123家,2019年为3367家,增长8%[87]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9年收益总额69074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69658百万港元下降1%,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4%;EBITDA及EBIT分别强劲增长6%及5%,店舖数目增加2%,同比店舖销售额增长率1.9%[88]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9年收益总额16677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16475百万港元增长1%,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7%;店舖数目增加4%,同比店舖销售额增长2.9%,2019年净增加87家店舖,在七个市场经营逾2300家店舖[91][92] - 其他零售2019年收益总额27528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30004百万港元下降8%,以当地货币计算也下降8%;店舖数目增加7%,同比店舖销售额下降6.7%;成立合资企业所得一次性收益约6.33亿港元,撇除后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减少8%、8%及15%,2019年经营480家零售店舖[93][94] - 屈臣氏集团中国超市业务与永辉及腾讯成立合资企业,屈臣氏集团持有40%权益,2019年底经营逾90家店舖[93] - 屈臣氏於中國內地經營逾3900家分店[67] - 屈臣氏集團2019年經營12個零售品牌,在全球25個市場經營15794家店舖,擁有1億3800萬名忠誠會員[70] - 屈臣氏集團2019年收益總額1692.25億港幣,與2018年相若;EBITDA為168.91億港幣,增加4%;EBIT為136.71億港幣,增加5%;店舖數目增加5%[71] - 保健及美容產品分部2019年擁有1億3700萬名忠誠會員,收益總額之62%來自忠誠會員,獨家代理產品銷售額佔總銷售額之35%(2018年:34%)[74] - 集团内地超3900家店铺重新营业,不足5%店铺停业,市场客流量跌幅由90%改善至50%,屈臣氏销售额跌幅为-25%[157] - 集团在荷兰、波兰、德国及英国主要业务因销售高需求产品录得双位数销售增长[157] 基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建业务2019年收益为51,191百万港元,占比12%,EBITDA为28,488百万港元,占比25%,EBIT为19,220百万港元,占比27%[19] - 基建部门EBITDA及EBIT总额分别为284亿8,800万港元及192亿2,000万港元,以呈报货币计算较2018年均减少20


长和(00001)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8-15 16:50
整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总额为港币217,062百万元[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EBIT总额为港币34,238百万元[6] - 2019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1706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24507亿港元下降3%[8][10] - 2019年上半年EBITDA总额为6568.9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535百万港元增长19%[10] - 2019年上半年EBIT总额为3626.8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538.8百万港元增长2%[10] - 2019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832.4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802百万港元增长2%[10] - 2019年上半年利息支出及其他融资成本为976.5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91.4百万港元下降10%[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为2170.6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以呈报货币计算下降3%[12][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总额为656.8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4%,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19%[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总额为362.6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8%,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2%[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83.2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7%,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2%[12] - 2019年每股盈利为4.75港元,较2018年增长2%[13] - 2019年每股中期股息为0.87港元,与2018年持平[13] - 按IFRS 16前基准,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为2170.6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以呈报货币计算下降3%[14] - 按IFRS 16前基准,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总额为539.8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3%,以呈报货币计算下降2%[14] - 按IFRS 16前基准,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总额为342.3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以呈报货币计算下降3%[14] - 按IFRS 16前基准,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8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以呈报货币计算增长1%[14] - 按IFRS 16前基准,2019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82亿港元,以呈報貨幣計算增加1%,以當地貨幣計算增加6% [16] - 按IFRS 16后基准并以呈報貨幣計算,与2018年上半年比较,EBITDA增加19%,EBIT及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均增加2% [16] - 2019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4.75港元,增加2% [16] - 2019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幣539億8800萬元,其中55%來自歐洲業務,22%來自英國[7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債務本金總額中40%幣值為歐羅、45%為美元、3%為港元、4%為英鎊及8%為其他貨幣;計及掉期安排後,55%為歐羅、30%為美元、3%為港元、4%為英鎊及8%為其他貨幣[72] - 集团綜合債務淨額港幣2214億5500萬元中,84%及2%幣值分別為歐羅及英鎊[72] - 集团資產淨額為港幣5963億6300萬元,其中13%及25%分別來自歐洲大陸及英國業務[72] - 2019年上半年EBITDA為539.8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77] - 2019年上半年經營所得資金為286.3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若[77] - 2019年上半年資本開支為106.86億港元,2018年6月30日為131.16億港元[77] - 2019年上半年向聯營公司及合資企業收取股息48.59億港元,2018年6月30日為98.36億港元[77] - 2019年上半年向聯營公司及合資企業作出收購及墊款5.04億港元,2018年6月30日為10.74億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銀行及其他債務總額為3436.21億港元,2018年12月31日為3526.68億港元[79] - 2019年6月30日銀行及其他債務本金總額中66%為票據及債券,34%為銀行及其他借款[7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期間加權平均債務成本為2.1%,2018年6月30日為2.4%[79] - 2019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东资本及永久资本证券总额增至4658.47亿港元,综合债务净额为2124.55亿港元,较年初增加2%,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6.2% [83] - 2019年上半年附属公司综合现金利息支出及其他财务成本为25.1亿港元,EBITDA及经营所得资金对综合利息支出净额及其他财务成本分别为20.3倍及12.4倍 [83]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有1119.83亿港元资产用以抵押银行债务,成员公司未动用借贷额为115.72亿港元 [84] - 2019年6月30日公司为联营与合营公司提供银行及其他借款担保41.38亿港元,已提取35.35亿港元,提供履约与其他担保29亿港元 [85] 财务数据地区分布 - 收益按地区划分,欧洲为港币104,206百万元,占比39%;中国内地为港币19,488百万元,占比8%;香港为港币19,564百万元,占比9%;加拿大为港币23,503百万元,占比11%;亚洲、澳洲及其他为港币33,344百万元,占比12%[4] - EBIT按地区划分,欧洲为港币19,581百万元,占比25%;亚洲、澳洲及其他为港币7,035百万元,占比16%;香港为港币509百万元,占比4%;中国内地为港币4,405百万元,占比12%;加拿大为港币1,444百万元,占比5%[6] 各业务板块财务数据 - 零售业务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8316.1百万港元,占比38%,较2018年同期下降1%[8][10] - 基建业务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2562.5百万港元,占比12%,较2018年同期下降25%[8][10] - 欧洲3集团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4346.4百万港元,占比20%,较2018年同期增长20%[8][10]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251.5百万港元,占比1%,较2018年同期下降37%[8][10] - 和记电讯亚洲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432.5百万港元,占比2%,较2018年同期增长6%[8][10] - 2019年上半年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处理4210万个标准货柜,较2018年同期增加4%,收益总额为175.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若,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4%及10% [16] - 2019年上半年零售部门在25个市场经营15213家店舖,较去年同期增加5%,呈報收益總額為831.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減少1%,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9%及10% [16]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店舖数目增加5%,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2.9%,总銷售額增長1%,以當地貨幣計算,收益、EBITDA及EBIT较2018年同期分别增加7%、6%及5% [17] - 保健及美容产品部门线上线下平台拥有1.35亿名可联系的忠诚会员[17] - 基建部门EBITDA及EBIT总额分别为143.56亿港元及99.01亿港元,以呈報貨幣計算较去年同期分别減少24%及25% [18] - 长江基建按IFRS 16后基准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59.4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撇除货币换算变动影响,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增加6% [19] - 赫斯基能源2019年上半年盈利净额为6.98亿加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换算为港币后,集团所占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较2018年上半年分别减少20%及35% [20] - 2019年首六个月赫斯基能源平均产量为每天27.68万桶石油当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 [20] - 赫斯基能源2019年上半年宣派股息每股普通股0.25加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 [20] - 2019年6月30日,欧洲3集团活跃客户总人数为4170万名,较去年同期下跌7%;收益、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0%、27%及33% [21] - 和记电讯香港IFRS 16后股东应占溢利为1.88亿港元,每股盈利为3.90仙;截至2019年6月30日,活跃流动电讯客户总人数约为330万名 [2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记电讯亚洲活跃顾客总数目约为4570万名,较去年同期减少29%;呈报收益、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6%、109%及213% [23] - 2019年上半年港口及相关服务吞吐量增加4%至4210万个标准货柜,收益总额175.5亿港元,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5%[26][31] - 港口及相关服务EBITDA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增加4%,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8%;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增加10%,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14%[26][31] - 2019年6月30日和记港口信托吞吐量1130万个标准货柜,较去年同期减少1%;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650万个,减少2%;欧洲820万个,增加8%;亚洲、澳洲及其他1610万个,增加8%[27] - 2019年零售业务店舖数目15213间,较2018年6月30日增加5%[32][33] - 零售业务收益总额831.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4%[32] - 零售业务EBITDA以呈报货币计算较2018年上半年增加9%,撇除不利外幣兌換影响增长14%;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增加10%,撇除影响增长15%[32][34]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3666间,较2018年增加9%,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长2.2%(调整后5.4%)[33]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3221间,较2018年增加9%,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长6.9%[33] - 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店舖数目7854间,较2018年增加3%,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长1.9%[33] - 2019年上半年零售业务基本表现受店舖组合增加5%及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长1.5%带动仍然强劲[34] - 零售总额831.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4%[35] - 保健及美容产品会员总人数达1.35亿,会员销售额参与率为63%,独家代理产品销售额贡献为34%[36]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收益及EBITDA以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长7%及6%,主要因店铺数目增加5%至14741家及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2.9%带动[36]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同比店铺销售额正增长2.2%,计及收复的会员计划销售额,增长5.4%[36] - 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整体录得1.9%的稳健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率[36]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于2019年上半年开设411家新店,62%位于内地及若干亚洲国家[36] - 基建收益总额256.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21%[37] - 长江基建2019年上半年按IFRS 16后基准股东应占溢利为59.4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撇除货币换算变动影响增加6%[38] - 长江基建集团EBITDA及EBIT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9%及11%[38] - 长江基建于2019年6月30日手头现金逾80亿港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比率为15.1%[38] - 赫斯基能源2019年上半年收益总额234.6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273.15亿港元减少14%[40] - 赫斯基能源2019年上半年EBITDA为47.13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20%;EBIT为17.87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35%[40][42] - 赫斯基能源2019年上半年平均产量为每天27.68万桶石油当量,较2018年上半年的每天29.79万桶减少7%[40][42] - 赫斯基能源2019年上半年盈利净额为6.98亿加元,与去年同期的6.96亿加元相若[40][41] - 赫斯基能源2019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为13.05亿加元,较2018年上半年


长和(00001)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09 17:12
公司整体运营概况 - 公司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經營多元化業務,僱員人數超過30萬[7] 港口业务数据 - 港口業務在26個國家51個港口擁有288個營運泊位權益,2018年總吞吐量達8460萬個20呎標準貨櫃[8] - 2018年全年吞吐量共8460万个标准货柜[22]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2018年处理8460万个标准货柜,收益、EBITDA及EBIT分别为351.75亿、133.92亿及87.26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3%、7%及6%[32]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在26个国家51个港口拥有288个经营泊位权益,2018年处理8460万个标准货柜[56] - 2018年收益总额增加3%至351.75亿港元,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7%及6%至133.92亿港元及87.26亿港元[57][60][62] - 2018年整体吞吐量维持在8460万个标准货柜,欧洲与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增长被内地及和记港口信托吞吐量减少抵消[57] - 2018年11月,部门出售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70%权益,获税前收益约9.14亿港元[62] - 2018年底部门经营288个泊位,较2017年增加1个,反映盐田及兰差彭新泊位投入和汕头港口出售[64] - 和记港口信托2018年吞吐量减少1%,收益总额减少2%,EBIT减少3%,EBITDA与2017年大致相若[65] - 和记港口信托2018年确认非现金减值亏损,集团所占亏损为47.81亿港元[66] - 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分部以当地货币计算的收益、EBITDA及EBIT减少,因吞吐量下降及费率减少[67][68] - 欧洲分部2018年表现改善,收益总额增加8%,EBITDA增加15%,EBIT增加19%,吞吐量增加3%[69] - 2018年该地区收益总额增加1%,EBITDA减少2%,EBIT减少9%,吞吐量增加1%,泊位增加1个[70] - 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等2018年吞吐量为1090万个标准货柜[186] -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等2018年吞吐量为1320万个标准货柜[187] - 欧洲货柜码头等2018年吞吐量为900万个标准货柜[189] - 和记港口(英国)菲力斯杜港等2018年吞吐量为390万个标准货柜[190] - 巴拿马港口公司2018年吞吐量为340万个标准货柜[191] 零售业务数据 - 零售部門在全球25個市場設有約15000家店舖[9] - 2018年在全球24个市场有超过14976家零售店舖[25] - 零售部门2018年底在24个市场经营14976家店铺,较去年增加6%,收益、EBITDA及EBIT分别为1689.91亿、161.64亿及130.78亿港元,分别增加8%、9%及8%[33]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总销售额增长10%,EBITDA及EBIT分别增长9%及7%,亚洲业务EBITDA增加20%,中国业务EBITDA增长7%,毛利率19%,欧洲业务EBITDA增长6%[34] - 屈臣氏集团、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及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分店网络超70家,会员人数达220万[28] - 零售部门2018年收益总额为168,99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8%,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6%[82] - 零售部门2018年EBITDA为16,164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9%,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7%[82] - 零售部门2018年EBIT为13,078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8%,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6%[82] - 2018年零售部门店铺数目为14,976家,较2017年的14,124家增加6%[82]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2018年收益总额为138,987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0%,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7%[85]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为23,85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0%,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7%[85]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为28,999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5%,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16%[85]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为69,658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8%,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4%[85]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为16,47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以当地货币计算增加7%[85]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2018年净增860家店铺,每家新店平均资本开支为90万港元[93]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总额238.55亿港元,同比增加10%,EBITDA为45.57亿港元,毛利率19%,EBIT为38.46亿港元,毛利率16%,店舖数目3608家,同比增加10%,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 - 1.6% [94]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总额289.99亿港元,同比增加15%,EBITDA为28.14亿港元,毛利率10%,EBIT为23.64亿港元,毛利率8%,店舖数目3123家,同比增加10%,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7.1% [96]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总额696.58亿港元,同比增加8%,EBITDA为57.88亿港元,毛利率8%,EBIT为46.34亿港元,毛利率7%,店舖数目5514家,同比增加3%,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1.3% [99]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收益总额164.75亿港元,同比增加11%,EBITDA为22.86亿港元,毛利率14%,EBIT为19.68亿港元,毛利率12%,店舖数目2283家,同比增加3%,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2.9% [102] - 其他零售2018年收益总额300.04亿港元,同比增加1%,EBITDA为7.19亿港元,毛利率2%,EBIT为2.66亿港元,毛利率1%,店舖数目448家,同比减少2%,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1.4% [105]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以当地货币计算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4%及2%,店舖总数增加337家 [95]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店舖总数增加293家 [97]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新增169家店舖 [101]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2018年新增61家店舖 [104] - 屈臣氏集团宣布与永辉、腾讯成立合资企业,店舖网络逾70家,为220万名忠诚会员提供服务,预计2019年上半年前成立 [106] - 玛利娜目前在欧洲11个市场经营约950家店铺[182] - 屈臣氏集团2018年将俄罗斯零售连锁店品牌由Spektr重塑为屈臣氏,2019年1月17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开设首家旗舰店[19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2018年收益總額為港幣453230百萬元[12] - 2018年歐洲收益為港幣215076百萬元,佔比40%[12] - 2018年中國內地收益為港幣39761百萬元,佔比8%[12] - 2018年香港收益為港幣43599百萬元,佔比9%[12] - 2018年加拿大收益為港幣54247百萬元,佔比12%[12] - 2018年亞洲、澳洲及其他地區收益為港幣65001百萬元,佔比14%[12] - 2018年EBITDA總額為港幣113580百萬元[13] - 2018年EBIT总额为港币72,885百万元,较2017年的67,592百万元增长8%[14][16] - 2018年收益总额为港币453,230百万元,较2017年的414,837百万元增长9%[16] - 2018年EBITDA总额为港币113,580百万元,较2017年的104,354百万元增长9%[16] - 2018年除税后溢利为港币46,782百万元,较2017年的43,513百万元增长8%[16] - 2018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9,000百万元,较2017年的35,100百万元增长11%[16][17] - 2018年每股盈利为港币10.11元,2017年为9.10元[17] - 2018年每股全年股息为港币3.17元,2017年为2.85元[17] - 2018年资产总额为港币1,232,244百万元,2017年为1,100,255百万元[17] - 2018年债务净额为港币207,965百万元,2017年为164,872百万元[17] - 2018年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6.0%,2017年为21.7%[17] - 2018年公布全年盈利为港币104亿4300万元[23] - 2018年集团呈报EBITDA及EBIT按年分别增长9%及8%[3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由2017年的港币351亿元增加11%至港币390亿元[30] - 2018年全年每股盈利为港币10.11元,增加11%[30] - 董事会建议2019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元3角,全年股息为每股港币3元1角7仙[3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与变现投资共1447.3亿港元,综合债务总额3526.68亿港元,综合债务净额2079.65亿港元[41] - 2019年集团再融资需求极低,仅7%综合债务总额于年内到期[41] - 2018年底,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26.0%,较2017年的21.7%有所增加[41] - 2018年收益总额4532.3亿港元,较2017年的4148.37亿港元增长9%[43] - 2018年EBITDA总额1135.8亿港元,较2017年的1043.54亿港元增长9%[43] - 2018年EBIT总额728.85亿港元,较2017年的675.92亿港元增长8%[43] - 2018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390亿港元,较2017年的351亿港元增长11%[43] - 2018年每股盈利10.11港元,较2017年的9.10港元增长11%[43] - 2018年每股末期股息2.30港元,较2017年的2.07港元增长11%[43] - 2018年每股全年股息3.17港元,较2017年的2.85港元增长11%[43] - 集团2018年综合利息支出与其他融资成本为180.25亿港元,与去年相若,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2.4%,较2017年的2.3%轻微增加[184] - 集团2018年本期及递延税项支出合共为80.78亿港元,增加33%[184]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与可变现代投资合共为1447亿300万港元[179] - 2018年集团确认多项非现金会计变动,在EBITDA及EBIT层面确认名义收益净额约1亿9300万港元[179] 欧洲3集团业务数据 - 2018年活跃客户总人数合共约4290万名,数据用量约为3013拍字节[24] - 欧洲3集团2018年活跃客户总数为4290万名,较去年下跌4%,收益、EBITDA及EBIT分别为784.11亿、287.61亿及176.63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11%、18%及7%,EBITDA毛利率由41%增至43%[37] - 欧洲3集团2018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为618.13亿港元,2017年为560.02亿港元,增长10%[150] - 欧洲3集团客户服务净毛利率2018年为82%,2017年为84%[150] - 合约客户占登记客户百分比由2017年的39%升至2018年的40%[151] - 来自合约客户的毛利占整体客户服务毛利净额由2017年的66%增至约67%[151] - 合约客户总人数平均每月客户流失率由2017年的1.6%改善至2018年的1.4%[151] - 2018年数据用量总额较去年增加30%至约3,013拍字节[152] - 2018年上客成本总额(已扣除捆绑式合约计划手机收益)为35.31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29%[152] - 欧洲3集团英国2018年收益总额24.39亿英镑,同比增长1%;意大利2018年收益总额32.71亿欧元,同比增长20%[155] - 欧洲3集团英国2018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16.47亿英镑,同比增长1%;意大利2018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29.82亿欧元,同比增长15%[155] - 欧洲3集团英国2018年EBITDA为7.52亿英镑,同比增长7%;意大利2018年EBITDA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