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和(00001)
icon
搜索文档
不要解雇库克!所有在世的前美联储主席、多位前财长和前白宫经济顾问致函最高法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02
美联储独立性争议 - 所有在世美联储前主席、多位前美国财政部长、前白宫经济顾问和经济学家联名敦促最高法院阻止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 认为此举将削弱公众对美联储信任并破坏稳定物价、增加就业及调节长期利率的努力 [1] - 联名团体警告称美联储独立性削弱会导致通胀上升和借贷成本增加 引用20世纪70年代伯恩斯案例指出政治压力曾导致通胀性繁荣及严重衰退 耗时数年才得以控制 [2] - 分析指出解雇库克将破坏美联储使命 侵蚀公众信任并危及经济长期稳定 尤其强调在特朗普呼吁降息背景下此举的破坏性影响 [3] 联名官员背景 - 支持库克的前官员涵盖共和党与民主党重量级政策制定者 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 前财政部长鲁宾、萨默斯、保尔森、卢、盖特纳 以及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伯德、曼昆等多人 [4] - 前美联储理事塔鲁洛参与联署 但特朗普任内财长姆努钦未出现在名单中 前美联储副主席Blinder虽未签署但公开支持意见书 称此事体现两党共识 [5] 库克案件进展 - 特朗普指控库克在2021年申请抵押贷款时将密歇根和乔治亚州房产虚假列为"主要居所"以获取优惠贷款条件 库克否认存在抵押贷款欺诈行为 [6] - 美国司法部请求最高法院允许特朗普在政府上诉期间解雇库克 下级法院此前裁定库克诉讼"极有可能成功"并禁止执行解职令 [6] - 最高法院为该案设定快速时间表但未透露裁决时间 若允许解雇库克 后续仍可能通过诉讼恢复其职位 [8] 法律争议焦点 - 案件核心在于特朗普是否拥有《联邦储备法》要求的"正当理由"解雇库克 库克律师指控特朗普援引"站不住脚的、未经证实的上任前行为指控" 且时机恰逢总统批评理事会政策决策后 [9] - 库克律师主张最高法院应驳回总统紧急申请 指出"正当理由"标准需提供有效保护 不能依靠捏造的上任前行为指控满足 否则任何总统均可凭不当指控解雇理事 [10][11] - 律师强调解雇权必须受限制 否则将彻底削弱美联储理事会独立性 并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破坏 [8][11]
四点半观市 | 机构:四季度A股成长和价值均有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25 16:40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表现分化 上证指数微跌0.01%收报3853.30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收报13445.90点 创业板指上涨1.58%收报3235.76点并创3年多新高[1]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3918亿元 较前日放量446亿元[1] - 日经225指数上涨0.27%收报45754.93点 韩国综合指数微跌0.03%收报3471.11点[2] - 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46%收报479.01点 个券表现分化 嘉泽转债涨7.89% 精达转债涨6.54% 博瑞转债跌10.46% 精装转债跌10.44%[2] 金融产品表现 - 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收涨 铜类品种涨幅居前[2] - 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3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0.11%报114.110元 10年期/5年期/2年期均微跌0.01%[2] - ETF市场表现分化 云50ETF涨4.02% 大数据产业ETF涨3.60% 云计算ETF涨3.60% 港股红利ETF博时跌1.77%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跌1.64%[3] 机构观点 - 国海证券认为四季度A股有望更进一步 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与流动性 风格将更趋均衡[4] - 巴克莱研究团队指出美联储宽松政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波动性减退为新兴市场资产创造有利条件[4] - 瑞银财富管理认为金价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 因美联储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且通胀高企 美国实际利率有望下降利好黄金[4] -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本轮A股上涨基础更为坚实 持续性有望超过历史上多数行情[4]
BOSS直聘-用户持续增长和AI驱动变现升级带来长期增长前景;上调目标价并首次覆盖H股评为买入(摘要)
2025-09-25 13:58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BZ/2076 HK),行业为中国在线招聘行业 [1][2][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用户增长与网络效应** * 公司凭借对各类求职者和企业的全面覆盖实现持续用户增长和网络效应,预测月活跃用户数(MAU)年均复合增速达11% [1] * 预计到2027/2030年,其MAU在中国劳动力中的渗透率将达到40%/50% [1] * 求职者与招聘方(C/B)比率均值约为7.6倍,基本持平于今年以来的水平,今年峰值曾达10倍,显示新求职者供应相对于招聘需求趋于缓和 [1][16] * 用户参与度份额加速增长,其时间花费份额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至8月达到64% [14][16] * 蓝领用户是增长驱动力,预计蓝领用户占平台用户/收入的比例在2025年将达到36%/39%,公司有信心长期渗透中国2.5-3亿蓝领人口 [31] * 中小企业(SMEs)聚焦,员工数少于20人的企业在2Q25增长最快,占收入比例增至20% [31] **财务表现与增长前景** * 预计2024-2030年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3%/16%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现金收款和收入增速将较过去12个月加快,现金收款增速预计重新加速至同比+13% [1][14] * 预计2H25E/2026E的MAU将同比增长+15%/+13% [16] * 基于2025年下半年现金收款加速的预期,将2025-27E的现金收款预测上调1%/5%/9%,总收入预测上调2%/4%/8% [75] * 预计非GAAP营业利润将因更好的运营杠杆而提高4%/4%/9% [75]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73.55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E/2026E/2027E将增长至82.341亿/93.111亿/105.668亿元人民币 [4][10] * 2024年EBITDA为28.18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E/2026E/2027E将增长至37.257亿/42.302亿/50.574亿元人民币 [4][10] * 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非经常性项目前)为6.00元人民币,预计2025E/2026E/2027E将增长至7.66/8.62/9.77元人民币 [4][10] **AI驱动的变现与技术升级** * AI驱动的技术升级将改善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VAS)收入,从而推动2026-2030年现金ARPPU(平均每客户付费)每年增长2-3% [1] * AI主导的招聘平台和高强度研发投入(占2025年收入的21%)将带来业务机会 [2] * AI举措包括从匹配服务延伸至闭环交易,正在测试的AI招聘智能体"Hammer"长期内有望通过人才交付实现变现 [2] * AI驱动的VAS变现升级已开始支持市场变现,企业用户表现出更主动的VAS购买行为和更高的再购买率 [38] * VAS工具(如增加聊天额度、候选人筛选、增加职位发布流量/高亮)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0% [38] * 长期目标是通过提高匹配准确性,实现按人才安置收费(按行动/销售成本,CPA/CPS)变现,而不会像使用猎头/人才招聘机构那样被摊薄利润率 [45] **海外扩张** * 从中国大陆市场拓展至海外市场,香港子公司OfferToday是海外扩张第一站,管理层称潜在收入规模达1.5亿美元 [2] * OfferToday平台在推出第一年内已成为按日流量计排名第三、或按下载量计排名第一的在线招聘平台 [2] * 据管理层估计,香港的招聘总目标市场(TAM)与深圳相近,约为1.5亿美元 [64] * 公司也在关注进入新市场(如日本、新加坡、拉美和欧洲) [67] **估值与评级** * 维持美股买入评级,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8美元,并首次覆盖其H股评为买入,12个月目标价为111港元,分别隐含15%和17%的上涨空间 [1] * 目标价基于22倍的目标2026年年中预期市盈率计算,该市盈率处于其过去两年平均12个月预期市盈率的上四分位区间 [2] * 目标价隐含15倍的12个月预期EV/EBITDA,处于全球同业(Recruit和SEEK)15-20倍区间的低端 [13] * 若AI策略和海外扩张执行成功,尤其是香港市场在2030年实现1.5亿美元收入,估值可能有额外8%的上升空间 [93][97] 其他重要内容 **AI对招聘需求的影响** * 公司观察到科技行业初级职位招聘需求近期放缓,但管理层认为这对整体招聘需求影响不大,因为初级程序员仅占中国白领工人的约2% [50] * 高盛宏观观点认为,鉴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未来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可能下降约10%),对持续的技术性失业不太担忧 [60] * 中国劳动力市场适应AI可能经历三个阶段:近期科技就业温和增长 -> 几年后随着AI大规模应用 displaced workers增加 -> 数年后 displaced workers在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重新就业 [60] **风险因素** * 宏观环境/招聘需求恶化 [13] * AI举措的执行情况不及预期 [13] * 新业务(如海外扩张)亏损扩大 [13] * 竞争加剧,来自传统玩家(51Job, Liepin, Zhaopin)及新进入者如短视频平台(Douyin/Kuaishou) [104] * 向蓝领/金领领域扩张可能带来低于预期的利润率 [105] * 用户/员工的潜在不当行为 [106] **股东回报** * 公司宣布了年度股息政策,2024年首次年度现金股息为8000万美元,相当于其2024年GAAP/非GAAP净利润的36%/21% [99] * 隐含股息收益率为0.7% [99] * 公司宣布扩大并延长股票回购计划,在截至2026年8月28日的12个月内回购最多2.5亿美元的股票 [99] **并购概率** * 给予并购评分为3分,代表被收购的概率较低(0%-15%) [98]
惠誉:予长和拟发行票据A-评级,列入正面观察名单
格隆汇APP· 2025-09-24 11:58
评级与发行 - 惠誉评级予长和拟发行票据A-评级 并将该票据列入评级正面观察名单 [1] - 拟发行优先无抵押票据由长和全资附属公司CK Hutchison International (25) Limited发行 获长和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担保 [1] - 该票据与公司其他优先无抵押债务享有同等权益 [1] 公司基本面 - 长和评级反映其强劲的业务状况 地理多元化 管理层审慎财务管理的往绩 [1] - 公司拥有来自高质量港口 零售 基础设施和电信业务的稳定现金流生成能力 [1] 潜在影响事件 - 惠誉预期若港口资产交易最终完成 长和的信贷状况将改善 [1] - 惠誉将在交易取得进展后更清晰了解交易细节时更新其评级观察状态 [1]
报告显示受访者对经济增长和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预期提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1:00
投资者情绪变化 - 受访投资者对A股上涨预期占比63.1% 较上期提升1.6个百分点 [1] - 愿意直接投资股票的净增加人数占比18.9% 较上期提高6.2个百分点 [1] - 愿意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净增加人数占比14.5% 较上期提高5.5个百分点 [1] 市场驱动因素 - 近期A股上涨主要源于估值修复 受流动性合理充裕及财政政策支持 [2] - 财政扩张通过基建等公共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提升企业基本面预期 [2] - 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催生具全球影响力企业 带动相关板块走强 [2] 宏观经济预期 - 38%受访者预期未来GDP增速超5% 较上期提升4.8个百分点 [2] - 47.8%受访者预期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 较上期提升6.6个百分点 [2] - 受访者对A股上市公司预期净利润增速达10.7% 较上期提高1.3个百分点 [2]
中国再保董事长和春雷到龄退休 原总裁庄乾志获任董事长
犀牛财经· 2025-09-23 16:54
高管人事变动 - 董事长和春雷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任所有职务 包括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 [2] - 庄乾志获委任为新任董事长 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资格后正式履职 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届满 [4] - 庄乾志自2025年9月18日起不再担任总裁职务 同时担任临时负责人代行总裁职权直至新总裁就任 [4] 新任董事长背景 - 庄乾志在加入公司前具有丰富金融机构任职经历 包括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及多个部门总经理 [4] - 曾任西南证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 中国建银投资总裁助理及建设华科投资董事长等高级管理职务 [4] - 在董事长资格核准前 自2025年9月18日起代为行使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职权 [4]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9-23 07:35
资本市场发展成果 -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 - 证监会将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和监管执法的适应性、包容性 [1]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 系统修订相关法规制度 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法规发布实施 [2]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 证监会配套发布60余项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2] 市场体系建设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纵深推进 北交所成功设立并高质量建设 新三板改革持续深化 [2] - 2024年8月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 - 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公募REITs、科创债等创新品种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3] 市场功能表现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3] - 新上市企业中90%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25% [3] - 近五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80% 相当于同期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市场稳定性指标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3] 监管执法成效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4] 投资端改革突破 - 截至2024年8月底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5] 融资端改革进展 - "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6] - "十四五"期间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6] 对外开放成果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6]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6] 风险防控措施 - 加强逆周期调节 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强化跨部门协调联动 [6] - 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6] 未来发展方向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 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改革 提升制度包容性 [7] - 强化长周期考核 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吸引全球资本 [7]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7] - 提高监管精准性 依法从严监管 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7]
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9-23 07:21
资本市场发展成就 - 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 -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3] - 上市公司五年累计派发分红和回购"红包"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80% [3]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5] 市场体系建设 - 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市场体系 包含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及北交所建设 [2] - 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公募REITs科创债等创新品种 [3]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3] - 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5] - 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5] 监管执法成效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2] -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4]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追究刑事责任 [6] - 五年内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出清空壳僵尸企业 [5] 改革创新举措 - 新上市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比超90%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3] - 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5]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3] - 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改革 提升制度包容性 [7] - 强化长周期考核 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7]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9-23 00:42
资本市场发展成就 - 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 A股市场总市值在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近五年合计达到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3]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系统完善法规制度 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法规发布实施 [2]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 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2]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4]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 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成功设立并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 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 [2] - 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 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3]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 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设立广期所更好促进绿色发展 [3] 投融资功能协调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 [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3] - 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明显增强 近五年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改革开放举措 - 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截至2024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5] - 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 并购重组制度支持产业整合 "并购六条"发布后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5] - 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5] 监管与风险防控 - 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加强逆周期调节 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5][6] - 大幅增强监管执法有效性 五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6]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3] 未来发展重点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适配性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 提升制度包容性 [7] - 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强化长周期考核 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吸引全球资本投资中国 [7] -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 [7]
“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9-22 23:25
资本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系统修订法规 [2] - 期货和衍生品法 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法规发布实施 [2] - 新"国九条"及60余项配套规则出台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2]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 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纵深推进 北交所成功设立并高质量建设 [3]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3]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4] - 设立广期所更好促进绿色发展 [4] 投融资市场功能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4] -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或高科技含量企业 [4]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 高于银行 非银金融 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4]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18家提升至当前24家 [4] - 近五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八成 [4] - 分红回购金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4] 市场稳定机制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5] - 对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5] - 罚没金额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5] 投资端改革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 - 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建立投资收益为核心考核评价体系 [6]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 [6] 融资端改革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 [7] - 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服务新质生产力举措 [7]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 3家未盈利企业完成注册 [7] -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迎来首单受理 [7]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系统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7] - "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7]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7] 资本市场开放 - 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8]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8] - 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8] - 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8] 未来发展方向 - 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适配性 支持不同行业类型阶段优质企业成长 [10] - 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吸引全球资本投资中国 [11]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夯实市场微观基础 [12] - 提高监管精准性有效性 塑造"放得活管得住"市场秩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