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00001)

搜索文档
长和(00001.HK)获贝莱德增持241.1万股

格隆汇· 2025-09-02 08:04
股权变动 - BlackRock Inc于2025年8月26日以每股均价51.365港元增持长和241.1万股好仓 涉资约1.24亿港元 [1][3] - 增持后BlackRock Inc好仓持股数量达193,351,633股 持股比例由4.99%提升至5.05% [1][3] - 此次权益变动记录于联交所披露时段2025年8月2日至9月2日期间 [2] 股东结构 - BlackRock Inc通过本次增持使其在长和的持股比例突破5%的关键阈值 [1][3] - 除好仓外 BlackRock Inc另持有624,000股淡仓 占比0.02% [3] - 本次权益披露编号为CS20250829E00508 符合联交所大股东权益披露规则 [3]


贝莱德增持长和241.1万股 每股作价51.36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1 17:35
交易详情 - 贝莱德于8月26日增持长和241.1万股 [1] - 每股作价51.365港元 [1] - 总交易金额约为1.24亿港元 [1] 股权变动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1.93亿股 [1] - 最新持股比例升至5.05% [1]


贝莱德增持长和(00001)241.1万股 每股作价51.36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7:30
公司股权变动 - 贝莱德于8月26日增持长和241.1万股 每股作价51.365港元 [1] - 增持总金额约为1.24亿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93亿股 持股比例达5.05% [1]


长和(0000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2:2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01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0 | HKD | | 1 HKD | | 8,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0 | HKD | | 1 HKD | | 8,000,000,000 |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 ...


传长和考虑分拆环球电讯业务在港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8-29 21:35
公司战略动向 - 长和考虑分拆环球电讯业务在香港上市 并与花旗及高盛就分拆可能性进行初步讨论 [1] - 公司同时评估其他方案 包括出售部分地区的电讯业务或整合个别地区的电讯业务 [1] - 上市地点可能选择英国伦敦 但目前尚未作出具体决定 [1] 业务估值与结构 - 早前市场传闻分拆方案涉及成立新实体托管欧洲、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电讯业务 估值或达100亿至150亿英镑 [1] - 公司旗下电讯业务主要包含欧洲"3"集团在六个国家的业务 以及和记电讯香港控股66.09%的股权 [1] - 欧洲"3"集团业务覆盖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和爱尔兰 和电香港则持有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流动电讯业务权益 [1] 公司官方表态 - 长和发言人表示董事会尚未就全球电讯业务相关交易作出决定 [1] - 公司持续探索提升股东长远价值的机会 包括与全球电讯业务资产及营运相关的可能交易 [1]
深物业A(000011.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1442.80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56.61%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0.88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32亿元 同比上涨27.09% [1] - 归母净利润1442.80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521.56万元 同比上涨56.61% [1] - 摊薄每股收益0.02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0.01元 同比上涨56.13%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25.22% 较去年同期提升3.39个百分点 [2] - ROE 0.43% 较去年同期增加0.22个百分点 [2]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07次 较去年同期增加0.02次 同比上涨33.79% [2] - 存货周转率0.08次 较去年同期增加0.02次 同比上涨28.64% [2]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07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30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80.53% [3] 同业比较 - 归母净利润在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7 [1] - 毛利率在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3 [2] - ROE在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4 [2] - 摊薄每股收益在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2 [2] - 总资产周转率在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4 [2]
长和(0000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8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益与利润 - 收益总额为2406.63亿港元,同比增长3%[19] - 总收益为港币2406.63亿元,同比增长3%[22][25] - 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113.21亿港元,同比增长11%[19] - 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港币113.62亿元,同比增长11%(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9%)[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按IFRS 16前基准计算的基本盈利净额同比增长11%至港币113.62亿元[28] - 除税后溢利大幅下降70%至港币40.39亿元[22] - 除税后溢利为4.45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57亿港元下降67.1%[182]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852百万港元(约109百万美元)[180] - 公司期内溢利为4.455亿港元,其中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852百万港元[186] - 公司期内溢利为14.68亿港元,其中普通股股东应占11.542亿港元[1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EBITDA与EBIT - 基本EBITDA总额为674.52亿港元,同比增长6%[19] - 呈报EBITDA总额为569.83亿港元,同比下降10%[19] - 基本EBIT总额为336.3亿港元,同比增长9%[19] - 呈报EBIT总额为231.61亿港元,同比下降25%[19] - 基本EBITDA总额为港币559.2亿元,同比增长7%(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22] - 按IFRS 16后基准EBITDA为港币127.71亿元,同比增长8.6%(2024年6月30日:港币117.6亿元)[38] - 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569.83亿港元(IFRS 16后基准)[1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递延税项支出同比增长101%至港币23.3亿元[22] - 集团综合利息支出与融资成本港币96.24亿元同比减少2%[107] - 利息支出与其他融资成本为6,321百万港元(约810百万美元)[180] - 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下降20个基点至3.4%[107] 业务线表现:零售业务 - 零售业务收益为988.4亿港元,同比增长8%[19] - 零售业务收益为港币988.4亿元,同比增长8%(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22] - 零售部门收益总额同比增长8%至港币988.40亿元,EBITDA增长12%至港币79.74亿元[33] - 零售收益總額達988.40億港元,同比增長8%(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6%)[53] - 零售EBITDA為79.74億港元,同比增長12%(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8%)[53] - 零售店舖總數達16,935家,同比淨增加387家[53][54] -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2025年上半年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4.5%,其中亚洲增长6.4%,欧洲增长4.5%,中国下跌1.0%[55]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下降3%至66.66亿港元,EBITDA暴跌53%至1.17亿港元,毛利率维持2%[58]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增长12%至204.93亿港元,EBITDA增长14%至19.76亿港元,毛利率提升至10%[58]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增长8%至467.70亿港元,EBITDA增长8%至40.74亿港元,毛利率保持9%[58]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大幅增长16%至139.31亿港元,EBITDA飙升30%至17.70亿港元,毛利率提升至13%[58] - 保健及美容产品忠诚会员总数增长至1.74亿人,但参与率从65%降至64%[58] - 亞洲保健及美容產品店舖數達4,314家,同比增長7%[53] - 中國內地幕後店數量從131家增至394家[54] 业务线表现:电讯业务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 - 电讯业务(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EBIT为29.45亿港元,同比增长36%[19]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的EBIT大幅增长38%(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32%)至港币25.18亿元[22] - CKHGT电信业务收益同比增长5%至港币450.12亿元,基本EBITDA增长12%至港币131.60亿元[37] -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收益总额为港币450.12亿元,同比增长5%[68] - 欧洲3集团收益总额为港币419.58亿元,同比增长5%[69] - 欧洲3集团基本EBITDA为港币118.16亿元,同比增长7%[69] - 欧洲3集团收益总额为港币419.58亿元,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3%[71] - 欧洲3集团毛利总额为港币315.39亿元,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6%[71] - 活跃客户总人数达5660万名,同比增长40%[72] - 合约客户平均每月流失率改善至1.1%(2024年上半年:1.2%)[72] - ARPU净额为12.83欧元,同比增长1%[72] - AMPU净额增长2%至11.84欧元[72] - 基本EBITDA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4%[74] - 基本EBIT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下降1%[74] - 折旧与摊销以当地货币计算上升5%[74] - 英国客户服务毛利净额因合并新增49%贡献而增长[73] - CKHGT收益总额为52.16亿港元,同比增长3%[76] - 欧洲3集团收益总额为399.35亿港元,同比增长5%[76] - 和电香港收益总额为21.58亿港元,同比增长8%[76] - 企业及其他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1%[76] - CKHGT毛利总额为38.84亿港元,同比增长5%[76] - 欧洲3集团毛利总额为291.26亿港元,同比增长8%[76] - 和电香港毛利总额为16.39亿港元,同比下降1%[76] - 企业及其他业务毛利总额为4.66亿港元,同比下降25%[76] - CKHGT EBITDA为5.7亿港元,同比下降59%[76] - 欧洲3集团EBITDA为110.4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76] - 集团欧洲3集团(包括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爱尔兰)2025年上半年EBITDA(IFRS 16后基准)为14,479百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14,238百万欧元增长1.7%[79] - 英国业务(VodafoneThree合资后)2025年上半年EBITDA(IFRS 16后基准)为1,555百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1,069百万欧元大幅增长45.5%(以港币计)[79] - 意大利Wind Tre固网业务收益2025年上半年为509百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523百万欧元下降2.7%;EBITDA为78百万欧元,较102百万欧元下降23.5%[77] - 集团整体2025年上半年EBIT(IFRS 16后基准)为2,169百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1,822百万欧元增长19.0%[79] - 欧洲3集团登记客户总人数达60.5百万,活跃客户人数为56.6百万,合约客户占比67%[79] - 英国业务登记合约客户平均月流失率为1.2%(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的1.3%有所改善[79] - 每名活跃客户六个月数据用量显著增长:英国达180.3GB(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的159.6GB增长13.0%[79] - 和电香港业务活跃客户占比达94%,合约客户占比仅18%,显著低于欧洲市场水平[79] - 集团在意大利的LTE覆盖率达99%,与2024年同期持平[79] - VodafoneThree合资公司(英国)于2025年5月底完成,集团占49%权益,2025年6月固网业务收益为50百万英镑[79] - 英国市场收益总额为13.96亿英镑,同比增长5%[81] - 意大利市场收益总额为13.35亿欧元,同比增长4%[81] - 欧洲3集团收益总额为12.76亿欧元,同比增长5%[81] - 和电香港收益总额为4.46亿港币,同比下降7%[81] - 英国市场毛利总额为9.67亿英镑,同比增长10%[81] - 意大利市场毛利总额为8.79亿欧元,同比增长5%[81] - 欧洲3集团EBITDA为3.76亿欧元,同比增长4%[81] - 和电香港EBITDA为1.62亿港币,同比下降4%[81] - 英国市场基本EBIT亏损3400万英镑,同比扩大13%[81] - 集团整体资本开支(不包括牌照)为71.01亿港币[81] - 英国登记客户总人数达28.8百万名,同比增长149%[85] - 欧洲3集团登记客户总人数为60.5百万名,同比增长40%[85] - 英国合约客户占比73%,非合约客户数同比增长251%[85] - 欧洲3集团每名活跃客户六个月数据用量达180.3千兆字节,同比增长13%[82] - 英国ARPU为15.89英镑,同比下降10%[90] - 意大利ARPU为10.96欧元,同比下降1%[90] - 和电香港ARPU为港币64.80元,同比下降16%[90] - 欧洲3集团平均ARPU为14.14欧元,同比下降4%[90] - 英国EBITDA(IFRS 16后基准)为2,18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83] - 意大利EBITDA(IFRS 16后基准)为8,14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83] - 英国市场合约与非合约客户ARPU分别为15.36英镑和6.75英镑,合计总额14.11英镑同比增长5%[92] - 和电香港ARPU总额61.08港元同比下降14%,其中合约客户ARPU达170.85港元远超非合约客户的14.17港元[92] - 欧洲3集团平均ARPU为12.83欧元同比增长1%,其中意大利ARPU同比下降1%至10.57欧元[92][94] - 瑞典业务EBIT同比增长43%,主要受1.14亿瑞典克朗汇兑收益及毛利总额增长7%推动[99] - 意大利Wind Tre毛利总额增长5%,但EBIT下降6%因新增网络资产折旧[98] - 奥地利EBIT下降19%,因竞争导致毛利下降及5G网络折旧增加[101] - 爱尔兰EBIT大幅增长45%,受益于客户总数增长及运营支出控制[102] - 丹麦EBIT增长26%,主要因毛利总额上升5%及客户人数增加[100] - 集团总收益445.87亿港元同比下降10%,但基本EBITDA达105.02亿港元保持稳定[104] 业务线表现:港口及相关服务 - 港口及相关服务收益为港币235.97亿元,同比增长9%(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10%)[22] - 港口部门收益同比增长9%至港币235.97亿元,EBITDA增长10%至港币87.19亿元[31] - 港口及相關服務收益總額達235.97億港元,同比增長9%(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10%)[48] - 港口及相關服務EBITDA為87.19億港元,同比增長10%(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8%)[48] - 港口及相關服務吞吐量達4400萬標準貨櫃,同比增長4%[48][50] - 歐洲港口收益總額達78.97億港元,同比增長13%(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11%)[48] - 歐洲港口EBITDA為23.15億港元,同比增長23%(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20%)[48] - 港口部门吞吐量同比增长4%,仓储收入急增27%[31] 业务线表现:基建部门 - 基建部门收益总额增长6%至286.27亿港元,EBITDA增长6%至155.65亿港元[60] - 长江基建股东应占溢利增长1%至43.48亿港元[62] - 长江基建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同比增长1%至港币43.48亿元[35] - 长建持有36.01%权益的电能实业2025年上半年溢利贡献为港币10.95亿元,以呈报货币计算增加1%[63] - 英国组合溢利贡献为港币22.23亿元,以呈报货币和当地货币计算分别上升19%和17%[63] - 澳洲组合溢利贡献以呈报货币计算减少8%至港币7.93亿元,当地货币计算减少5%[63] - 欧洲大陆业务溢利贡献为港币4.32亿元,以呈报货币计算增加3%[63] - 加拿大业务溢利贡献为港币2.75亿元,以呈报货币和当地货币计算分别下降9%和5%[63] - 长建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港币47亿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0.6%[66] - 透视基准下分摊基建投资组合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48.7%[66] 地区表现:欧洲地区 - 欧洲地区收益为1278.18亿港元,占总收益53%[10] - 欧洲3集团收益达港币419.58亿元,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3%[39] - 欧洲3集团基本EBITDA为港币118.16亿元(当地货币计增长4%),同比增加港币4.75亿元[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一次性项目与合并影响 - 一次性项目影响为亏损104.69亿港元[19] - 一次性非现金亏损及相关影响达港币104.69亿元,主要来自英国合并项目[20] - 英国合并产生一次性非现金亏损港币109.22亿元(IFRS 16前基准)[29] - 英国合并产生一次性非现金亏损港币109.07亿元(IFRS 16后基准)[38] - 英国合并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29][37] - VodafoneThree合并后拥有2880万名客户,预计2025年底清除1.65万平方公里无信号地区[37] - VodafoneThree合资公司(英国)于2025年5月底完成,集团占49%权益,2025年6月固网业务收益为50百万英镑[79] - VodafoneThree计划首年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40] - 英国VodafoneThree合并后拥有2880万客户,计划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股息与股东回报 - 每股中期股息增长3%至港币0.71元[25]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71元(2024年同期为港币0.688元)[30] - 公司向普通股股东支付2024年股息57.99亿港元[186] - 公司向非控股权益支付股息30.18亿港元[186] - 公司已付普通股股东股息5.79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798亿港元减少14.7%[192] - 中期股息记录日期确定为2025年9月16日,派发日为2025年9月25日[1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投资与可持续发展 - 可再生能源采购量从581吉瓦时增加至629吉瓦时,覆盖近100%用电量[59] - 可持续产品数量增加13%至11,000款,覆盖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多个市场[59] - 绿色债券资金分配:46%用于能源效益项目,24%用于洁净运输,20%用于可再生能源[44]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与流动性 - 经营所得资金(未计出售收益等)为207.97亿港元,同比减少2%[121] - 资本开支总额86.8亿港元,其中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占比最高(64.21亿港元)[121] - 向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收取股息49.81亿港元,同比减少[122] - 融资活动前现金流入净额310.47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48%[123] - 公司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30.9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965亿港元增长34.8%[192]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879亿港元,主要用于购置固定资产7.719亿港元[192]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0.53亿港元,主要用于偿还借款39.516亿港元[19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29.613亿港元,较期初121.303亿港元增加6.85%[192]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权益收入14.9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33亿港元大幅增长347.5%[192]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债务 - 集团现金与可变现投资合计港币1,372.68亿元,综合债务净额港币1,193.21亿元[42]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4.7%,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2%改善1.5个百分点[42] - 速动资产达1,372.68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6%,其中现金占比94%、美国国库票据及上市债券占比6%[120] - 速动资产货币构成:美元42%、欧元26%、港元10%、英镑11%、人民币3%、其他货币8%


000001,拟分红45.8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8:53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及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 - 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及高质量发展导向 [1] - 三部门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稀土生产企业在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运营 [3] - 中国人民银行计划于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1年期,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 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议企业抵制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并建议电站企业降低招投标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 [2] - 国家药监局表示中国医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 [2] - 工信部披露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将优化全国算力布局 [2]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指出7月碳酸锂产量上升而氢氧化锂产量下降,中矿资源、宜春银锂计划检修,藏格锂业停产 [3] 公司财务与战略 - 平安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现2.36元(含税),预计派现总额45.8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0%至693.85亿元,净利润下降3.9%至248.70亿元 [1][5] - 酒鬼酒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54%至5.61亿元,净利润下降92.6%至895.5万元 [4] - 同花顺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07%至17.79亿元,净利润增长38.29%至5.02亿元,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 [4] - 万科A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23%至1053.23亿元,净亏损119.47亿元 [5] - 昆仑万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23%至37.33亿元,净亏损8.56亿元 [5] - 赣锋锂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65%至83.76亿元,净亏损5.31亿元 [5] - 兆易创新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至41.50亿元,净利润增长11.31%至5.75亿元 [5] - 洛阳钼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83%至947.7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0.07%至86.71亿元 [5] - 隆基绿能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83%至328.13亿元,净亏损25.69亿元 [5] 公司行动与交易 - 长江电力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份40亿至80亿元 [6] - 芯原股份6名股东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2628.57万股(占总股本5.00%) [6] - 泰凌微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磐启微电子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自8月25日起停牌 [6] - 江苏国泰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7] - 东风集团股份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7]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738.8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8-22 20:40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738.83点,当日高开高走 [1] - 近一个月上涨4.08%,近三个月上涨13.11%,年初至今上涨39.12%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TMT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91%,其中腾讯控股权重15.09%、中国移动13.35%、小米集团-W 12.64%、中芯国际8.96%、快手-W 7.38% [1] - 长和占4.56%、联想集团2.99%、中国电信2.81%、中国联通2.09%、舜宇光学科技2.04% [1] 市场与行业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占比100.00% [1] - 行业分布中通信服务占比55.70%,信息技术占比44.3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新上市TMT企业若市值排名港股前十且纳入港股通,将在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港股通资格变动时进行相应调整 [2]
北证50创新高,拆解8月内北交所翻倍股成长和业绩的密码
新京报· 2025-08-22 15:33
北证50指数表现 - 北证50指数于2025年8月19日盘中最高触及1637.50点,首次突破1600点整数关口 [1]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北证50指数在8月内累计涨幅达12.21% [1] 个股涨幅表现 - 北交所上市公司戈碧迦(835438.BJ)8月内涨幅达152.00%,位列A股市场涨幅榜第二 [1][2] - 北交所上市公司海能技术(430476.BJ)8月内涨幅达100.11%,位列A股市场涨幅榜第六 [1][2] - A股市场8月涨幅前十个股包括赛诺医疗(194.39%)、申联生物(117.82%)、华胜天成(108.33%)等 [2] 海能技术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34.87% [3] - 归母净利润547.15万元,同比增长139.03%,实现扭亏为盈 [3] - 毛利率达75.45%,科学仪器-有机元素分析系列产品营收0.46亿元,占总收入超30% [3][5] - 产品线包括科学仪器-样品处理系列(营收2687.68万元,同比增43.34%)、色谱光谱系列(营收2949.99万元,同比增61.71%)等 [5] - 为齐鲁制药、哈药集团等药企提供仪器产品与服务 [5] 海能技术战略布局 - 布局开发基于国产"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2025年6月已在TANK系列部分型号测试 [6] - 计划年内完成该型号国产软件系统上线,后续推广至其他产品 [6] - 股价于8月19日创历史新高46.98元,成交额11.22亿元 [7] - 8月13日至15日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44.17% [9] 戈碧迦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光学玻璃及特种功能玻璃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消费电子、车载镜头等领域 [10] - 2024年总营收5.66亿元,光学玻璃产品占比66% [10] - 特种功能玻璃产品收入同比下降67.63% [10][11] - 纳米微晶玻璃产品用于抗跌耐摔手机盖板,消费电子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 [10][12] 戈碧迦客户与市场 - 前十大客户为比亚迪集团、上海汽车集团等终端企业的供应商 [11] - 特种功能玻璃产品客户包括某手机品牌(因保密未披露名称)及医疗机构 [11]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1.24亿元,同比下降33.37%;归母净利润878.24万元,同比下降73.21% [12] 行业与市场动态 - 戈碧迦所属"材料—容器与包装—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近一年涨幅居前,多只个股涨幅超50% [13] - 8月1日至6日股东秭归紫昕集团减持280万股(占总股本1.94%),减持金额6095.34万元 [13] - 8月15日至18日戈碧迦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44.5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