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科技工业(00040)
搜索文档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致非登记股东之函件 - 於本公司网站刊发2024至2025财政年度年...
2025-07-30 17:11
公司通讯 - 2024 - 2025财年公司通讯中英文版登载于www.goldpeak.com和www.hkexnews.hk[1][6] - 未来将通过邮件或邮寄发网上版本登载通知信函[2][6]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年报等多种文件[5][7][9] 索取方式 - 若要印刷本,可填申请表寄至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3][6] - 申请表可电邮至goldpeak - ecom@vistra.com[3][6] 咨询方式 - 咨询通知相关问题可工作日9:00 - 17:00致电(852) 2980 1333[5][7] - 咨询通知相关问题可电邮至goldpeak - ecom@vistra.com[5][7] 其他 - 香港投寄申请表无需贴邮票,简便回邮号为10 GPO[11]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致现有股东之函件 - 2024至2025财政年度年报、通函、股东周年...
2025-07-30 17:09
财报获取 - 2024至2025财政年度年报等公司通讯可在公司和港交所网站阅览[1] 印刷本申请 - 股东可要求索取印刷本,遇困难可书面申请免费获印刷本[1] - 可填变更申请表寄至股份过户登记处或电邮至公司[2] 表格说明 - 变更申请表分甲、乙部,甲部申请本次印刷本,乙部选未来浏览方式[3] - 联名持有人更改表格须一人签署,更改指示至股东另作选择为止[3] 咨询方式 - 对函件有疑问可工作日致电或电邮股份过户登记处[2]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覆表格 - 选择公司通讯之收取方式及回覆表格
2025-07-30 17:07
股东通讯方式 - 公司提供网上和印刷本两种通讯收取方式[2] - 建议股东选网上版本,可随时更改[2] - 选网上版本获取困难可要求免费印刷本[3] 回覆要求 - 需在回覆表格选方式并寄回,2025年8月30日未收到视为同意网上版[3][5] - 表格需清楚填写,未填妥或错填作废[5] - 联名股东由首位股东签署,额外手写指示不予处理[5] 其他 - 可索取英文及中文版印刷本,网上版在公司和港交所网站刊载[4] - 有疑问可致电咨询热线,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9:00 - 17:00[4] - 股东有权随时更改通讯语言及收取方式[5]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代表委任表格 - 股东周年大会-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2025-07-30 17:06
会议信息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9月2日上午10时30分举行[2] - 代表委任表格须于大会指定举行时间48小时前送达公司注册办事处[7] 财务相关 - 省览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审核财务报表[3] - 宣布派发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港仙[3] 人事与授权 - 重选多位董事,包括陈志聪等[3] - 续聘核数师并授权董事厘定其截至2026年3月31日止年度酬金[3] - 批准多项一般授权,包括发行、购回、重新发行股份[3] 章程修订 - 批准建议修订组织章程细则及采纳新细则[3] 资料使用 - 公司可转移股东及委任代表个人资料用于相关用途[6] - 股东可按规定查阅及更正个人资料[6]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
2025-07-30 17:03
金山科技工業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通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 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根據公司條例在香港註冊成立) (股份代號:40) 股東周年大會通告 茲通告金山科技工業有限公司(「本公司」)將於2025年9月2日(星期二)上午10時30分(香港 時間)於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17號唯港薈一樓Silverbox宴會廳4(只以實體大會形式)舉行股 東周年大會(「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處理下列事項。除文義另有所指外,本通告所用詞彙與 本公司日期為2025年7月31日的通函(「該通函」)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普通決議 – 1 – 考慮並酌情,於經修改或不經修改下,通過以下將提呈之決議為本公司之普通決議: 「有關期間」乃指由本決議通過之日至下列三者之最早日期止之期間: (a) 本公司下屆股東周年大會結束時; – 2 – (v) 重選呂明華先生(已擔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超過9年)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 董事; (vi) 授權董事局釐定董事袍金。 4. 續聘德勤 • 關 ...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建议(1)授出发行股份及购回股份的一般授权、(2)重选董事、(3)批...
2025-07-30 17:02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閣下對本通函或應辦之手續如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股票經紀或其他註冊證券商、銀行經理、 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售出或轉讓所有名下之金山科技工業有限公司股份, 閣下應立即將本通函及隨附之代表委 任表格送交買主或受讓人,或送交經手買賣或轉讓之銀行、股票經紀或其他代理,以便轉交買主或受 讓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備 性亦無發表聲明,且表明不會就本通函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 失承擔任何責任。 金山科技工業有限公司 (根據公司條例在香港註冊成立) (股份代號:40) 金山科技工業有限公司之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將於2025年9月2日(星期二)上午10時30分(香港時間) 舉行,大會通知載於本通函第67至第71頁。 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將以實體會議形式舉行,地點為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17號唯港薈一樓 Silverbox宴會廳4。 股東可親身出席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並投票,或於會議舉行前以委任代表方式進行投票。請將已妥 善填寫的代表委任表格正本儘速交回本公司註冊辦事處,地址 ...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0 16: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额为68.513亿港元,较上年的64.764亿港元增长5.8%[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40万港元,上年为亏损3.673亿港元[32] - 每股盈利为2.9港仙,上年为亏损40.1港仙[32] - 公司营业额在2025财年为68.513亿港元,同比增长5.8%[58] - 公司全年溢利在2025财年为1.393亿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34.19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在2025财年为3040万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36.73亿港元大幅改善[58]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在2025财年为1.089亿港元,较2024财年2540万港元增长329%[58] - 公司2025财年营业额为68.513亿港元,同比增长5.8%[62][71] - 2025财年除税前溢利为2.119亿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29.56亿港元实现扭亏[62] - 全年溢利达1.393亿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34.19亿港元显著改善[62]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溢利为3040万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36.73亿港元大幅好转[62]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1.089亿港元,较2024财年2540万港元增长329%[62] - 公司2025财年收入为68.513亿港元,同比增长5.8%[72][76] - 扣除财务成本及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前利润为3.595亿港元,增长9.9%[72][76] - 公司2025年度总营收68.513亿港元,同比增长5.8%[129][132] - 营业额增长5.8%至68.513亿港元[134] - 扣除财务成本及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前溢利上升9.9%至3.595亿港元[137][1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40万港元[134][1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提升90个基点至29.4%[72][76] - 充电池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7.2%[129][132] - 音响业务毛利率提升300个基点至45.0%[129][132] - 毛利率改善90个基点至29.4%[135][139] - 音响业务毛利率提升300个基点至45.0%[134] - 充电池业务毛利率从15.0%提升至17.2%[167] 各条业务线表现:电池业务 - 电池业务占总营业额51.4%[33] - 电池业务销售额增长6.8%,美洲和亚洲分别增长21.2%和7.9%[80][83] - 充电电池业务(不含GP品牌)销售额增长18.5%,美洲市场大幅增长55.4%[81][84] - 一次性电池业务营收48.386亿港元,同比增长6.8%[129][132] - 充电池业务营收4.324亿港元,同比增长18.5%[129][132] - 电池业务营业额增长6.8%至48.386亿港元[134][150] - 充电池业务营业额增长18.5%至4.324亿港元[134] - 充电池业务2025财年收入达4.324亿港元,同比增长18.5%[166] - 美洲市场特种电池收入年增长15.8%[157] - 美洲地区充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55.4%[166] - 欧洲地区充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13.0%[166] - 亚洲地区充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14.4%[166] 各条业务线表现:音响业务 - 音响业务中KEF品牌销售额增长7.0%,美洲和亚洲分别增长12.3%和5.0%[82][84] - 品牌音响业务营收15.803亿港元,与去年持平[129][132] - 音響業務2025財年收入為15.803億港元,與2024財年持平[181] - KEF銷售額增長7.0%,其中美洲增長12.3%、亞洲增長5.0%、歐洲下降0.6%[181][184] - Celestion專業揚聲器驅動業務增長7.2%,美洲/歐洲/亞洲分別增長10.4%/5.6%/7.1%[182][184] - 結他揚聲器類別強勁增長21%[182][184][190] - 專業音響製造分部外部客戶營業額下降13.4%[183][185] 各地区表现 - 亚洲地区(包括香港及中国)占总营业额83.3%[33] - 直接由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仅占全球收入约13%[79][83] - 美洲市场FY2025实现21.2%增长[106] - 美洲地区2025年度销售额实现21.2%增长[110] - 美洲市场电池业务收入增长21.2%[1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投资与扩张 - 公司计划投资1.5亿美元于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以拓展数据中心电池市场[87] - 计划在柔佛-新加坡经济区投资1.5亿美元[91] - 公司宣布1.5亿美元投资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建设镍锌电池生产基地[175] - 公司計劃在柔佛-新加坡特別經濟區投資1.5億美元建立鎳鋅電池製造設施和研發中心[179] -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2027年增长50%,2030年增长165%[168] - AI占数据中心耗电量比例将从14%(8GW)增至2027年27%(23GW)[168] - 全球智能电视市场预计到2030年达4512.6亿美元(451.26 billion USD)[195][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产品与技术 - 镍锌电池技术可实现超过90%材料可回收[86] - GP能源科技镍锌电池技术材料可回收率超过90%[91][99][102] - 镍锌电池可回收率超过90%[173] - 鎳鋅電池回收率可達90%以上[178] - 公司成為首家加入鋅電池倡議(ZBI)的亞洲企業[177][179] - 与Casarte合作将KEF音频技术植入高端电视系统,采用"SOUND BY KEF"标签并计划全球多型号推广[195][198] - KEF与Lotus合作开发Theory 1概念车双耳音频头枕技术[195][198] - Celestion计划2026财年推出首款专业消费者音频系统[196][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与融资 - 每股股息为2.5港仙,较上年的1.0港仙增长150%[32] - 全年股息每股2.5港仙,派息率达86.2%[73][76] - 公司发行1100万美元永续次级债券,其中董事及高管认购400万美元[95][101] - 获得7000万新加坡元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95][101] - 中国工业物业重估净收益1.397亿港元[96][101] - 公司借贷比率从1.04改善至0.98[95][101] - 获得5.56亿港元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100][10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2.5港仙[129][132] - 负债比率降至0.98(此前为1.04)[134] - 全年派息率86.2%[134][1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品牌与市场 - KEF与Lotus Technology Inc合作荣获EISA 2024–2025最佳车载OEM高端音响系统奖[88][92] - Lotus Eletre电动车搭载KEF Reference音频系统获EISA 2024-2025最佳车载OEM高端音频系统奖[195][198] - KEF在美国近500家大型电子零售商获得优质货架位置[196][199] - 2025年将在成都开设KEF Music Studio及伦敦旗舰店KEF Music Gallery[197] - KEF通过品牌体验中心扩张强化高端音响市场地位[197]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4-2025财年营业额为69亿港元[20] - 公司总资产超过75亿港元[20] - 公司全球员工总数为6,130人[20] - 公司持有新加坡上市公司GP Industries Limited 86.18%股权[17][24] - 公司通过GP Industries Limited间接持有GP Energy Tech International Pte. Ltd. 9.82%实际股权[25] - 公司直接持有GP Energy Tech International Pte. Ltd. 85.59%股权[25] - 公司对GP Energy Tech International Pte. Ltd.总持股比例为95.41%[24][25]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电池、音响产品及能源存储解决方案[18][24] - 公司拥有GP超霸、Recyko、KEF和Celestion等知名品牌[18] - 公司生产及研发网络遍布全球超过10个国家[20] 其他重要内容:财务数据(非核心) - 总资产为75.198亿港元,较上年的76.027亿港元下降1.1%[32] - 资本性支出为2.15亿港元,与上年的2.173亿港元基本持平[32] - 流动比率为0.96,较上年的1.00有所下降[32] - 公司总雇员人数为6130人,与上年持平[32] - 公司总资产在2025财年为751.98亿港元,较2024财年760.27亿港元下降1.1%[59] - 公司总负债在2025财年为538.17亿港元,较2024财年544.82亿港元下降1.2%[59] - 投资物业在2025财年新增4.183亿港元,2024财年该科目为零[59] -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2025财年为193.81亿港元,较2024财年223.02亿港元下降13.1%[59] - 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在2025财年为119.06亿港元,较2024财年147.01亿港元下降19.0%[59] - 公司权益总额在2025财年为213.81亿港元,较2024财年215.45亿港元基本持平[59] - 总资产为751.98亿港元,较2024财年760.27亿港元小幅下降1.1%[62] - 银行及其他贷款为119.06亿港元,较2024财年147.01亿港元减少19.0%[62] - 投资物业价值4.183亿港元,2024财年该项资产为零[62] - 流动资产为375.80亿港元,较2024财年367.89亿港元增长2.1%[62] - 总负债为538.17亿港元,较2024财年544.82亿港元下降1.2%[62] 其他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 - 公司电池包装中超过80%采用可回收材料[90][93][99][102] - 公司目标2050年实现范畴1和2的100%净零碳排放[122] - 集团六间工厂获得UL废弃物零填埋铂金或金级认证[125]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4 22: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本年度营业额为68.513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749亿港元,增幅5.8%[5][6] - 公司毛利率改善96个基点至29.4%[5] - 公司本年度扣除财务成本及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前溢利上升9.9%至3.595亿港元[5][7] - 公司本年度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4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2.9港仙[5][9] - 2025年公司营业额从2024年的6476406千港元增至6851296千港元,增幅约5.79%[26] - 2025年公司毛利从2024年的1843664千港元增至2016050千港元,增幅约9.35%[26] - 2025年公司全年溢利从2024年的亏损341860千港元转为盈利139299千港元[26] - 2025年对外销售总额为6851296千港元,2024年为6476406千港元,同比增长5.79%[42][43][45][46] - 2025年业务营业额为6985736千港元,2024年为6550483千港元,同比增长6.64%[42][43] - 2025年业务业绩为516918千港元,2024年为 - 13788千港元,扭亏为盈[42][43]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211902千港元,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95567千港元,扭亏为盈[42][43]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124198千港元,2024年为150708千港元,同比下降17.59%[47] - 2025年财务成本为224337千港元,2024年为248541千港元,同比下降9.74%[49] - 2025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9港仙,2024年为每股亏损40.1港仙,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0379万港元,2024年亏损367329万港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支出较去年上升2010万港元或2.4%至8.659亿港元,行政支出较去年上升4380万港元或5.4%至8.559亿港元[6] - 2025年其他支出及亏损总计58903千港元,2024年为9449千港元,同比增长523.38%[48] - 2025年税项总计72603千港元,2024年为46293千港元,同比增长56.83%[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池业务营业额为48.386亿港元,较去年上升6.8%,毛利率由24.6%上升至25.0%[10] - 充电电池业务营业额为4.324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8.5%,毛利率由15.0%上升至17.2%[11] - 音响业务营业额为15.803亿港元,与去年相若,毛利率上升至45.0%,较去年上升300个基点[12] - 其他工业投资业务税前贡献从去年的3410万港元增至今年的4470万港元[13] - 2025年电池及相关产品营业额为4838637千港元,2024年为4531321千港元,同比增长6.78%[45] - 2025年充电电池及相关产品营业额为432392千港元,2024年为364792千港元,同比增长18.53%[45] 各地区表现 - 近年公司从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平均收入约占全球营业额的13%[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提升东南亚产能供应美国市场,中国产能主力供应欧洲和亚洲市场,优化供应链以降低关税影响[22] - 2025年2月公司宣布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投资约1.5亿美元建设镍锌电池制造工厂及研发中心[23] - 2025年3月公司与东莞市投资促进局签订协议,将东莞作为中国工业储能产业综合发展基地[23] - 公司计划加速减除非核心资产,包括中国的空置土地和闲置工厂[24] - 试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全面商业化生产目标为2028年[23] - 公司有信心通过维持收入增长、改善盈利能力和提升市场份额实现长期收益[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所持炫域科创39.13%间接股权的投资为2.678亿港元,2025年3月31日该投资账面价值已全额减值,确认2.678亿港元公平值亏损[13] - 本年度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资产重估和增强收益等措施使净资产增加2.551亿港元[14] - 扣除炫域科创减值亏损后,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资产为21.381亿港元[15] - 本年度集团完成7000万坡元(相当于4.06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1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1.594亿港元,较2024年的1750万港元增加[1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0.98(2024年3月31日为1.04),流动比率为0.96(2024年为1.00)[16] - 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需求预计2027年增长50%,2030年较2023年增长至165%,人工智能在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4%(约8吉瓦)增至2027年的27%(约23吉瓦)[19] - 2025年3月31日投资物业达418246千港元,2024年为0[28]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938110千港元,较2024年的2230231千港元减少约13.09%[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约1.59亿港元[3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包括银行贷款等约21.16亿港元,需12个月内偿还[30] - 2025年3月31日内部产生资金和可用银行备用信贷额约23.9亿港元[30] - 公司已递交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报,将适时递交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报[31] - 核数师对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报发表无保留意见报告[31] - 本年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除部分外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32]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及修订本,公司董事预计对综合财务报告无重大影响[35]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生效[3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等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生效[3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生效[36] - 公司就越南业务确认补足税项433.5万港元,因实际税率估计低于15%[52] - 2025年已确认股息2288.7万港元,董事局建议派发末期股息902.5万港元,本年度股息总额2275.7万港元[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部分物业转至投资物业,账面价值41999.8万港元,重估收益16838.3万港元,相关递延税项负债2868.3万港元[56] - 2025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为41824.6万港元,较2024年有变化[58] - 2025年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1501.9万港元,2024年为21724.5万港元[59] - 2025年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1897.4万港元,租赁负债1896.3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11677.7万港元和10450.3万港元[60]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货款等净额为125418.6万港元,2024年为129181.6万港元[61]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账项及费用为159556.4万港元,2024年为149703.6万港元[63] - 2025年3月31日银行贷款等总额为211563.1万港元,2024年为202633.1万港元[6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64%(2024年3月31日:58%)的银行贷款属循环性或一年内偿还借贷,36%(2024年3月31日:42%)为一年至五年内偿还贷款[6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2024年:1.0港仙),加上2025年1月8日支付的每股1.5港仙中期股息(2024年:无),本年度每股总支付额为2.5港仙(2024年:1.0港仙)[68] - 公司将自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9月2日暂停办理股东名册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权,自2025年9月11日至2025年9月12日暂停办理股东名册登记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资格[69] - 本年度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回购796.5万股普通股,款项约为479.6万港元(包括交易成本),回购股份于2025年5月13日注销[70] - 公司除偏离守则条文C.2.1外,全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份所列的守则条文[71]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行为守则,年内董事均遵守规定准则[72]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位非执行董事,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73]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6 16: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度中期总营业额为35亿港元,同比增长7.7%[2] - 毛利率为29.4%,同比提升200个基点[2] - 未计财务成本及所占联营公司业绩前溢利为2.01亿港元,同比增长59.9%[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10万港元,同比增长648.3%[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86港仙,同比增长648.3%[2] - 资产总值为76亿港元,同比增长0.3%[2] - 资产净值为22亿港元,同比增长1.6%[2]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10,较2024年3月31日的1.04有所上升[2] - 中期普通股息为1.5港仙,2024年度无派息[2] - 财务成本为1.172亿港元,同比减少2.8%[15] - 电池业务上半年营业额为2,780,300,000港元,同比增长8.8%,主要由一次性电池业务销售增加233,400,000港元推动[1] - 电池业务毛利率从23.4%提升至25.2%,主要由于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组合改善及商品价格下调[17] - 音响业务上半年营业额为755,400,000港元,同比增长3.6%,其中KEF品牌音响业务增长14.7%,KEF产品销售增长16.3%[18] - 音响业务毛利率从41.1%提升至44.8%,主要由高利润品牌音响产品带动[20] - 其他工业投资业务除税前贡献从24,800,000港元增加至31,000,000港元,主要由于美隆及惠山工业业绩改善[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营业额为3,535,635千港元,同比增长7.7%[3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毛利为1,038,756千港元,同比增长15.6%[3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本期溢利为81,718千港元,同比增长104.8%[3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2.86港仙,同比增长652.6%[3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总营业额为35.356亿港元,同比增长7.67%[53][5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音響分部营业额为7.554亿港元,同比增长3.56%[5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電池分部营业额为27.802亿港元,同比增长8.85%[5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除税前溢利为1.213亿港元,同比增长64.52%[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利息收入为776.1万港元,同比下降20.14%[5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政府補助为2778.8万港元,同比增长44.85%[5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为7321.4万港元,同比下降0.38%[5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其他支出及其他虧損为1064.6万港元,同比增长80.26%[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溢利26,138千港元[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21,109千港元[42]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26,13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493千港元大幅增加[68]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值为76亿港元,同比增长0.3%[2] - 资产净值为22亿港元,同比增长1.6%[2]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10,较2024年3月31日的1.04有所上升[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875,62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2%[3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3,752,97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2.0%[3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426,18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2,333.6%[3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3,449,43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1.7%[3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188,51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1.6%[4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2,188,51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1.6%[40] - 公司上半年银行贷款净额增加148,400,000港元至2,397,300,000港元,借贷比率为1.10[2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4.262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上升主要由于非流动贷款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后1年内应偿还贷款增加[4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包括银行贷款、商业信贷及其他贷款约22.406亿港元,须于报告期末起计12个月内偿还[49]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货款及应收票据为1,354,68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023,360千港元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915,475千股,金额为998,666千港元[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或然负债为21,89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218千港元有所增加[10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06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536千港元有所减少[101] 投资与研发 - 公司通过发行永久次级债券、厂房重估收益及增加收益,上半年净资产总体正面影响为201,000,000港元[24] - 公司计划加快出售中国未使用工厂的空置土地和建筑物,以进一步增强净资产状况[24] - 公司加大可充电能源储存解决方案的投资,位于中国的研发中心专注于新一代镍锌电池的研发与制造[30]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在物業、廠房及設備上耗资约109,432,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3,730,000港元大幅增加[70]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了16,110,000港元的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相比2023年同期的71,007,000港元有所减少[71] 股东与股息 - 中期普通股息为1.5港仙,2024年度无派息[2] - 公司董事局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总金额约为13,732,000港元[10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罗仲榮持有242,941,68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26.54%[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吴家暉持有48,868,573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34%[108] - 公司董事及总裁在附属公司GP工业的股份权益中,罗仲荣持有300,000股,占比0.06%;李耀祥持有1,465,000股,占比0.30%;罗宏泽持有116,400股,占比0.02%;吴家晖持有94,603股,占比0.02%[110] - 公司董事在GP工业的永久债券中,李耀祥持有1,000千美元,占已发行同類永久債券總額的9.09%;罗宏泽持有2,500千美元,占已发行同類永久債券總額的22.73%[111] - 主要股东涂美眉持有98,432,150股,占比10.75%;吴羿䝼持有48,868,573股,占比5.34%;Ring Lotus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70,569,500股,占比7.71%;HSBC International Trustee持有70,569,500股,占比7.71%[114] 人事变动 - 张东仁先生自2024年9月1日起退任公司执行董事[118] - 吴家晖女士自2024年10月7日起获委任为创科实业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兼总裁罗仲荣先生与行政总裁的角色由同一人兼任,但董事局认为现有架构不会损害董事局及集团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及职权平衡[120] - 公司已就董事进行的证券交易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并确认所有董事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已遵守该准则[12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位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3] - 公司董事局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罗仲榮先生(主席兼总裁)、李耀祥先生(副主席兼执行副总裁)、林显立先生、罗宏泽先生及刘堃先生;非执行董事吴家晖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吕明华先生、陈志聪先生、陈其鑣先生及唐伟章先生[124] 其他 - 公司全球员工人数从6,130人增加至6,580人[28] - 公司发行了本金总额11,000,000美元的固定利率重设永久次级债券,直接产生的增量成本约400,000港元已在权益中确认[77] - 永久债券第一年及第二年的分派率分别为每年9.5%及每年8.5%,其后将每年重设[77] - 公司已收取发行永久债券所得款项2,500,000美元,投资者包括若干关连人士及一间联营公司[78] - 关连人士已认购的永久债券本金总额为4,000,000美元,美隆的一间全资附属公司已认购的永久债券本金总额为1,000,000美元[78] - 金融资产的公平值计量分为1至3级,其中第1级为活跃市场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2级为可观察输入数据,第3级为不可观察输入数据[80] - 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股本工具的公平值为538千港元,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现有价格报价估算[82]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的公平值为11,649千港元,按近期投资交易的市场价值估算[82]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的公平值为43,728千港元,采用资产法和市场法估算[82]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的公平值为14,373千港元,采用市场法估算,并就缺乏市场流通性予以调整[82]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的公平值为92,300千港元,采用资产法估算,考虑了目标集团所有资产和负债的当前公平值[9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与联营公司的交易中,出售予联营公司的金额为133,437千港元,购买自联营公司的金额为258,455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联营公司货款为110,23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2,583千港元有所增加[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联营公司之款项为12,14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513千港元有所增加[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联营公司货款为117,81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7,054千港元有所增加[10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没有买卖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9]
金山科技工业(0004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0 19:57
营业额与业务增长 - 集团营业额上升7.7%至3,535,600,000港元[2] - 电池业务营业额上升8.8%至2,780,300,000港元[2] - 品牌音响业务营业额上升14.7%至510,400,000港元[2] - 电池业务毛利率由23.4%上升至25.2%[10] - 公司总营业额为3,283,720千港元[42] - 音响分部营业额为729,458千港元,电池分部营业额为2,554,262千港元[4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毛利率由27.4%提升至29.4%[2] - 财务成本及所占联营公司业绩前溢利上升59.9%至201,300,000港元[2] - 本公司资本股东应占溢利上升648.3%至26,100,000港元[2] - 每股盈利2.86港仙(2023/24年:0.38港仙)[2] - 公司上半年溢利为8170万港元,同比增长105%[27]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86港仙,同比增长653%[27] - 除税前溢利为73,729千港元[42] - 利息收入为9,718千港元[42] - 其他支出及其他亏损为5,906千港元[47] - 财务成本为120,583千港元[49] - 税项支出为33,824千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为7,654千港元,香港以外其他地区税项为23,980千港元[51] - 每股基本盈利为3,493千港元[54] 资本结构与负债 - 总权益增加34,000,000港元,包括GP工业发行的永久债券[2] - 公司通过发行永久次级债券和资产重估增加了2.01亿港元的净资产[18] - 公司银行贷款净额增加1.484亿港元至23.973亿港元,借贷比率为1.10[19]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4.262亿港元,但有足够资源支付到期流动负债[21]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减控成本和精简企业架构来加强资本结构[24]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3,923,823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875,627千港元[31]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3,678,862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752,976千港元[31]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3,696,376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4,179,165千港元[31]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7,514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426,189千港元[31] - 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3,906,30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449,438千港元[31]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751,77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260,922千港元[31] - 资产净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2,154,530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2,188,516千港元[31] - 股本保持不变为998,666千港元[33] - 储备从2024年3月31日的206,064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05,411千港元[3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3月31日的1,204,73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104,077千港元[33] - 无抵押短期银行贷款及商业信贷为1,578,963千港元,无抵押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之流动部份为661,475千港元[63] - 无抵押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需于1年内偿还661,475千港元,1年后至2年内偿还338,624千港元,2年后至5年内偿还650,638千港元[65]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11,000,000美元的永久次级债,第一年及第二年的分派率分别为每年9.5%及每年8.5%[66] - 公司已收取发行永久债所得款项2,500,000美元,其中关联人士认购本金总额4,000,000美元[68] - 或然负债在2024年9月30日为21,89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0,218千港元[77] - 资本承担在2024年9月30日为1,067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536千港元[77] 股息与股东回报 - 董事局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2023/24年度:无)[2]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总金额约为13,732,000港元(2023/24年度:零)[83] 投资与资产重估 - 公司通过发行永久次级债券和资产重估增加了2.01亿港元的净资产[18] - 投资物业重估盈余为34,256,000港元[56]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投资为33,730,000港元[57]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16,110,000港元,租赁负债16,110,000港元[58] - 公司部分金融资产按公平值计量,其中分类为以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股本工具的上市股本证券为538千港元,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为11,649千港元[70] - 金融负债的公平值计量采用资产法和市场法,2024年9月30日的公平值为43,72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的公平值为44,103千港元[72] - 金融资产的公平值计量采用资产法和市场法,2024年9月30日的公平值为92,30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的公平值为267,825千港元[74] - 其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平值根据贴现现金流量分析的一般公认定价模型厘定[76] 研发与业务扩展 - 公司加大了对可充电能源储存解决方案的投资,专注于新一代镍锌电池的研发[22] - 公司计划通过其他融资来源为未来扩展提供资金,以降低银行借款和财务成本[22] 成本控制与企业架构 - 公司计划加快出售非核心资产以增强净资产状况[18]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减控成本和精简企业架构来加强资本结构[24] 应收与应付账款 - 应收货款及应收票据减去信贷损失拨备后为1,354,680千港元[59] - 应收货款及应收票据按账龄分析,0-60天为1,180,802千港元,61-90天为59,085千港元,超过90天为114,793千港元[61] - 应付账款按账龄分析,0-60天为1,139,230千港元,61-90天为64,405千港元,超过90天为24,646千港元[62] 关联交易与董事会 - 2024年首半年与元晖光电集团的业务已终止,无持续关连交易[78] - 2024年首半年李耀祥认购GP工业发行的永久债券7,767千港元,罗宏泽认购19,415千港元,罗洁怡认购3,881千港元[80] - 公司向联营公司出售商品金额为133,437千港元(2024年)和154,704千港元(2023年)[81] - 公司从联营公司购买商品金额为258,455千港元(2024年)和258,014千港元(2023年)[81] - 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的管理费收入为1,889千港元(2024年)和2,741千港元(2023年)[81] - 公司应收联营公司货款为110,237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和82,58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81] - 公司其他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12,145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和3,51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81] - 公司应付联营公司货款为117,812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和107,054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81] - 公司其他应付联营公司款项为748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和71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81]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罗仲荣先生(主席兼总裁)、李耀祥先生(副主席兼执行副总裁)等[90]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上半年全面支出总额为3745.3万港元,同比下降74.5%[29] - 公司未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买卖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