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能低碳(00145)

搜索文档
信能低碳(0014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6:55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二年度公司收益约为23,306,000港元,较去年增长约207%[5] - 公司在二零二二年承接新订单,收益较去年增长207%,但毛利率受到负面影响[14] - 益浩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预期信贷损失撥备约13,641,000港元及撇销约26,218,000港元[15] -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受疫情和政策影响,出租率低于预期,益浩集团重新审视现金流量模型,撥回约22,300,000元撥备及预期信贷损失撥备[25][28] - 益浩集团持有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14,324,000港元,资产总值减少至约60,171,000港元,主要由于信贷损失撥备、撇销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及无形资产减值[30][31] - 公司已完成配售新股份104,666,181股,总发行普通股股数为627,997,089股[37] - 资产净值减少至19,445,000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0.031港元[43] - 二零二零年供股完成,共配发130,832,727股新股份[48] - 供股所得款项淨额约为20,950,000港元,用于潜在新项目和经营开支[49] - 二零二二年配售完成,共配售104,666,181股新股份,所得款项淨额约为24,000,000港元[52] - 供股所得款项淨额约为29,200,000港元,用于償還未償還借貸、現有及新節能項目和一般營運資金[55] 风险管理 - 公司认识到營運風險无法完全消除,但会尽早向高级管理人员汇报并采取适当风险应对措施[75] - 公司在业务活动中承担多种财务风险,包括市场、流动资金和信贷风险[79] - 公司将环境和社会目标融入日常经营,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195] - 公司委聘外部顧問公司承擔內部審計職能,無發現重大缺陷及缺點,董事會認為風隨管理及內部監控制度有效[183]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整体策略和业绩表现[149][150] - 董事会审议重大合约、交易和其他政策事宜[150] - 董事会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包括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审核委员会[157]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查董事会结构、成员多元化、董事任命和独立性[159][162]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并提出建议[165] - 審核委員會已履行工作包括建議續聘核數師、審議財務報表、討論內部監控及風險管理系統等[174] - 公司董事培訓包括提供資料、持續專業發展、定期更新資料及簡報,董事致力遵守企業管治守則[187]
信能低碳(0014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8:16
业绩公告相关 - 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的额外资料补充公告[1] 财务报表性质 - 业绩公告所载2021年及2022年财政年度财务资料不构成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3] - 公司已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送呈公司注册处处长[3] 财务报表审计 - 公司独立核数师就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报告,无强调事项及相关陈述[4]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信能低碳(0014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06:3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23306千港元,较2021年的7583千港元增长207.34%[1] - 2022年毛利为2360千港元,较2021年的1209千港元增长95.19%[1] - 2022年经营活动亏损49911千港元,较2021年的65469千港元收窄23.76%[2] - 2022年除税前亏损51972千港元,较2021年的69545千港元收窄25.27%[2] - 2022年本年度亏损51972千港元,较2021年的65923千港元收窄21.16%[2] - 2022年每股亏损7.46港仙,较2021年的9.87港仙收窄24.42%[2]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8035千港元,较2021年的7493千港元增长7.23%[3]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9445千港元,较2021年的48210千港元减少59.66%[4] - 2022年股本为3201626千港元,较2021年的3177339千港元增长0.76%[4] - 2022年集团亏损净额约5197.2万港元,2021年为6592.3万港元[14] - 2022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359.8万港元,2021年为338.8万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借款约2237.4万港元,2021年为2448.6万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98.5万港元,2021年为1888.6万港元[14] - 2022年集团收益约2330.6万港元,其中来自两名客户收益约1531.7万港元,占年度收益10%或以上;2021年收益约758.3万港元,来自两名客户收益约667.3万港元,占年度收益10%或以上[24] - 2022年融资成本为2061千港元,较2021年的4076千港元下降49.43%[28] - 2022年除税前亏损相关员工成本为6399千港元,较2021年的6579千港元下降2.74%[28]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1972千港元,较2021年的65923千港元下降21.16%[33] - 2022年公司录得亏损净额约51,972,000港元,经营业务现金净额流出约13,598,000港元[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审核收益约23,306,000港元,较去年约7,583,000港元增加约207%[4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1,972,000港元,2021年亏损约65,923,000港元[45] - 2022年应收账款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3,641,000港元,2021年约35,163,000港元;撇销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26,218,000港元,2021年为零港元;行政及经营开支约11,838,000港元,2021年约10,323,000港元[45] - 2022年益浩集团收益较2021年上升约207%,但毛利率受负面影响[55] - 2022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364万港元及撇销约2622万港元[56]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减少至约6017.1万港元,2021年约为8231.1万港元[71] - 2022年应收账款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1364.1万港元,2021年约为3516.3万港元[71] - 2022年撇销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2621.8万港元,2021年为零港元[7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1432.4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4547.6万港元减少[7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增至约4072.6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3410.1万港元增加[7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03.5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749.3万港元增加;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698.5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888.6万港元增加[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0.4%[7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工程合约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95.4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80.7万港元减少[8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4名雇员,较2021年的19名减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39.9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657.9万港元减少[8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1944.5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4821万港元减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197.2万港元,较2021年的亏损约6592.3万港元减少[8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来自中国外部客户收益为2330.6万港元,2021年为758.3万港元;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141万港元,2021年为4071.7万港元[24] - 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中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为2291.8万港元,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为38.8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667.9万港元和90.4万港元[27] - 2022年收益确认某一时间点为161.6万港元,随时间为2169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667.9万港元和90.4万港元[27] - 2022年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2.8万港元、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利息收入2万港元、政府补助30.6万港元等,共计41.9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3.1万港元、15.9万港元、432.6万港元等,共计452.3万港元[27] - 2022年集团就COVID - 19相关补贴确认政府补助约7.2万港元,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补助约23.4万港元,2021年均无[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分部亏损约45,837,000港元,2021年亏损约65,280,000港元[47]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非流动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11410千港元,较2021年的40717千港元减少72.00%[3] - 2022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45382千港元,较2021年的79672千港元下降43.04%[35] - 武汉数据中心2021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1180万元,2022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1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未付结余为5050万元[56] -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2021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3290万元,2022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0万元,撇销2230万元,年内结付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1060万元[56] -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2018/2019年度确认总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3390万元,原预期2022/2023年度全面租出,年预期收入约390万元[68] - 2022年宿迁保险小镇项目撇销约2230万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约40万元[69] 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应收账款总额(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636千港元,较2021年的15472千港元下降82.96%[35] - 2022年合约资产(未开票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021千港元,2021年为0[36] 预付款项及合约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3785千港元,较2021年的2010千港元增长586.32%[37] - 2022年合约负债(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为8819千港元,较2021年的935千港元增长843.21%[39] - 2022年合约负债年初为935千港元,因确认收益减少935千港元,因预收款增加8,819千港元,年末为8,819千港元[41] 股份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年初为523,331千股,配售104,666千股,年末为627,997千股;股本年初为3,177,339千港元,因配售增加24,287千港元,年末为3,201,626千港元[41] - 2022年10月13日,公司完成配售新股份104666181股;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数为627997089股,较2021年的523330908股增加[78] - 2023年1月16日,公司完成供股,配發及發行合共313998544股新股份;2023年3月27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941995633股[79][85]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由三名执行董事共同履行,未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94] - 因无主席,本年度未举行董事会主席与非执行董事的单独会议[95] - 若干董事缺席2022年6月2日的上届股东周年大会[96]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7]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30日至6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8]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公司2022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99][100] - 集团2022年度初步业绩公布数字经核数师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101] 业务影响因素相关情况 - 上海2022年封城数月致益浩集团工作停顿,项目实行延误,收款延迟[48][49] - 中国物业发展商自2021年起财务危机,影响益浩集团节能业务,部分潜在新订单取消[53][54] 财务报告后续事项 - 财务报告日期后,集团于2023年3月14日结清其他借贷,包括约2780万港元的未偿还贷款本金及应计利息[86]
信能低碳(00145)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7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869千港元下降63.52%[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亏损644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2517千港元有所收窄[6]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50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4482千港元有所收窄[6] - 2022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62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6.55港仙有所收窄[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约850万港元,2021年约为3429.7万港元[1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652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05千港元增加306.3%[14]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68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562千港元增加87.68%[1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29.7万港元,2021年为850万港元[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17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3.5%,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约850万港元[50] - 2022年行政开支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83万港元,主要因员工成本、与收回未偿还应收款项有关的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50]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少至约7153.8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8231.1万港元;负债总额减少至约3324.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3410.1万港元[5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73.7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49.3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33.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888.6万港元[5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22.46%,2021年12月31日为10.41%[5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3829.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821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50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3429.7万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0.073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0.092港元[65]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3903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717千港元减少4.1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250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594千港元减少21.8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324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101千港元减少2.5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737千港元,而2021年12月31日为7493千港元[9] - 2022年6月30日中国地区非流动资为3903.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071.7万港元[23]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7570.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67.2万港元[32]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357.3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19.6万港元[32]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926.9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147.8万港元[3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445.3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600.6万港元[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45.1万港元,2021年为1893.1万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01.8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1万港元[39]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976.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38.6万港元[40]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出售附属公司应收款项920万港元已逾期,并于2016年计提减值拨备920万港元[39] - 2022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建筑合约承担为580.7万港元,2021年为610.5万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有关连方支付利息开支204.8万港元,2021年为194.4万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为4213.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547.6万港元[5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976.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938.6万港元;其他借贷约为2342.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448.6万港元[5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就工程合约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610.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580.7万港元[59]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177.6万港元,2021年为486.9万港元[23] - 2022年上半年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为165.3万港元,2021年为449万港元[25] - 2022年上半年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为12.3万港元,2021年为37.9万港元[25]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2万港元,2021年为1.4万港元[26] - 2022年上半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利息收入为2万港元,2021年为7.9万港元[26]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4.8万港元,2021年为0[2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8万港元,2021年为9.8万港元[26] 成本及拨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融资成本为196.5万港元,2021年为205.4万港元[27] - 2022年员工成本为335.2万港元,2021年为318万港元[28] - 2022年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133万港元,2021年为2685.5万港元[28] - 2022年就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87.9万港元,2021年约为792.4万港元[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为133万港元,2021年约为2685.5万港元[54] 集资及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正考虑通过集资活动筹集新资本,实施经营计划控制成本[18][19] - 2017年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39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约1.319亿港元,结余约200万港元[66] - 2020年7月27日完成配售2亿股新股份,每股配售价0.0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76万港元[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2020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676万港元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00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3年12月底前用作可能投资[69][70] - 2020年12月14日完成供股,发行1.30832727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2350万港元,净额约2100万港元[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2020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879.1万港元用于潜在新项目,840万港元用于经营开支,结余375.9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底前用作潜在新项目[71][72] 业务运营及展望 - 上海4 - 6月封锁管制致公司项目实施推迟,6月运营团队重返岗位并更新时间表[75] - 公司订立新合约为杭州亚运会设施提供节能系统,目标2022年9月中旬开始现场工作[75] - 管理层预期2022财政年度充满挑战,集团将采取措施应对经济放缓并把握投资机会[75][76] - 集团继续探索绿色行业商机及多种集资来源[76] 股权结构及交易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郑聿恬先生、林右烽先生分别持有公司股份3800万股、243.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比例分别为7.26%、0.46%[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张国龙、庄苗忠、蔡晓辉、黄立志分别实益拥有购股权数目为1,274,789、509,911、50,997、50,997[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中信集团等公司因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106,447,008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约20.34%;香港孟载物资有限公司实益拥有38,441,600股,占比7.35%等[81] - 2022年7月15日,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Shi Xin Eco - Maternal Care Limited达成协议出售公司105,815,00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20.22%,代价总额为25,000,000港元[82] - 股份交易涉及濠信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应付事安信(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偿还本金及应计利息共人民币23,971,716元[82] - 交易完成后,Shi Xin Eco - Maternal Care Limited将持有公司105,815,00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0.22%[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23,330,908股[84]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18年5月25日采纳,有效期至2028年5月25日[85] - 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若行使导致已发行或将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需股东个别批准[86] - 授出购股给主要股东等,若导致发行股份占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超0.1%且总值超5,000,000港元,需股东批准[86] - 承授人接纳购股需支付1港元,可在7日内接受,行使期限由董事会厘定[87] - 根据购股权计划,所有购股行使后可发行股份上限为股东批准更新限额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且已发行股份最多不超30%[90] - 2020年6月19日按每股0.066港元授出116,203,500份购股,授予董事和雇员的购股总值约290万港元[91] - 2020年8月26日股份合并后,未行使购股行使价调至每股0.66港元,总数调至11,620,350股[92] - 2020年12月14日供股完成后,未行使购股行使价调至每股0.656港元,总数调至11,683,849股[92] - 报告日期,根据更新计划授权限额可能授出的购股及未行使购股行使后须发行股份总数为58,683,232股,占已发行股本11.21%[93] - 2022年6月30日,董事未行使购股总数为1,886,694股,雇员为4,463,448股,总计6,350,142股[94] 证券交易及企业管治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97] - 部分董事因业务活动未出席2022年6月2日的股东周年大会[9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守规定标准[98] - 公司尚未委任主席及主要行政人员,其角色及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00] - 公司秘书协助董事会拟定及落实会议议程,确保董事及时获充分资讯及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制定[100] - 董事会相信现行安排不会损害权力与权责平衡,现任董事会有充足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平衡[100]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审核、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程序等事宜[101] - 审核委员会批准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10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74] 业务线亏损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分部亏损约585.8万港元,2021年为亏损约3231.1万港元[51] 员工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9名雇员,2021年为19名;回顾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35.2万港元,2021年约
信能低碳(0014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5-20 17:21
公司整体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情况 - 公司2021年度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516万港元,其中99.2%为三个独立项目未偿付应收款项计提[3][5] - 因未收回三个项目款项及可收回不确定性,公司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3] 各项目财务数据变化 - 武汉数据中心项目2020年末账面价值3170万元,2021年已付分期款300万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1690万元,2021年末账面价值1180万元,未偿付余额5050万元[6] - 嘉興污水处理项目2020年末账面价值670万元,2021年已付分期款0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670万元,2021年末账面价值0元,未偿付余额2150万元[6] - 甘肃PEG节能项目2020年末账面价值560万元,2021年已付分期款30万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530万元,2021年末账面价值0元,未偿付余额580万元[6] 各项目违约情况 - 武汉数据中心发展商自2021年11月起拖欠还款,累计4300万元未付,2022年2月签清偿协议应于4月30日前分期偿还5050万元,但3月起违约[8] - 嘉興污水处理项目客户自2019年起拖欠,累计2150万元未付,2022年2月签清偿协议应于3月31日前支付,但未按协议支付[9][11] - 甘肃PEG节能项目供应商未交付货物,2020年7月签清偿协议应分期偿还630万元,支付两期共50万元后未再还款,累计580万元未付[12] 各项目预期信贷亏损指标变化 - 武汉数据中心项目2020年预期信贷亏损违约概率51.28%,违约亏损62.14%,预期信贷亏损31.9%,金额14,742千元;2021年预期信贷亏损违约概率100%,违约亏损72.84%,预期信贷亏损72.84%,金额31,668千元;2021年拨备16,926千元[15] - 嘉兴污水处理项目2020年预期信贷亏损违约概率100%,违约亏损68.86%,预期信贷亏损68.86%,金额14,805千元;2021年预期信贷亏损违约概率100%,违约亏损100%,预期信贷亏损100%,金额21,500千元;2021年拨备6,695千元[17] - 甘肃PEG节能项目2020年预期信贷亏损违约概率13.93%,违约亏损62.22%,预期信贷亏损8.66%,金额529千元;2021年预期信贷亏损违约概率100%,违约亏损100%,预期信贷亏损100%,金额5,800千元;2021年拨备5,271千元[20][22] 公司应对措施 - 益浩集团在上海法院开展法律诉讼,并聘请独立第三方协助收回未付应收款项[13] - 因上海封城应对疫情,相关违约行为尚未处理,法院恢复审理后益浩集团将继续追偿或诉讼[8][11] 公司估值评估 - 公司委聘独立专业估值师对益浩集团2021年12月31日使用价值进行评估,采用十年期贴现现金流量模型[23] 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 - 自2020年1月下旬起,疫情及封城措施使益浩集团项目延迟,收款延迟,难收回应收款和获新订单,还影响节能产品需求和利润率[25] - 2020 - 2021年大部分时间能源价格波动呈下降趋势,对益浩集团节能产品需求产生负面影响[26] - 自2021年初起,内地房地产发展商面临金融危机,房地产销售下降、借贷成本上升,影响益浩集团承接项目落实,部分潜在新订单被取消[27][28] 公司财务报表情况 - 业绩公告所载集团2020年和2021年财政年度财务资料并非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29] - 公司已按规定将2020年度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送呈公司注册处处长[29] - 公司独立核数师就该等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报告[29] 公司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0]
信能低碳(00145)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38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从事财务投资、贷款融资及节能解决方案业务,2021年收益约758.3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7] - 公司主要从事财务投资、提供贷款融资以及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4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592.3万港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无形资产减值及融资成本增加[7] - 2021年末资产总值减少至约8231.1万港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无形资产减值及摊销[1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4547.6万港元,2020年约为5591.8万港元[1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减少至约3410.1万港元,2020年约为4506.2万港元[1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49.3万港元,2020年约为5068.6万港元[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888.6万港元,2020年约为2875.7万港元[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0.4%,2020年12月31日不适用[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就工程合约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580.7万港元,2020年约为336.5万港元[1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9名雇员,2020年为20名;2021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57.9万港元,2020年约为1398.1万港元[2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4821万港元,2020年约为11271.4万港元;2021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592.3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6742.2万港元[2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节能解决方案业务2021年分部亏损约6528万港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无形资产减值及摊销[8] - 2021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商危机影响节能业务,公司采取审慎方针,新订单承接减慢,收益减少约5%[11] - 贷款融资及财务投资业务未发现适合公司的理想机会,公司将继续探索商机[13] 款项动用情况 - 2017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339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319亿港元,结余20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底前动用[24][25] - 2020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76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676万港元,结余10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底前用作可能投资[26][27] - 2020年12月12日供股筹集2100万港元,12月14日完成供股交易,配发及发行130,832,727股新股份[29] - 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235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100万港元[29]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260万港元用于潜在新项目,约840万港元用作经营开支[2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潜在新项目已动用879.1万港元,结余375.9万港元;经营开支已动用840万港元,结余为0[29] - 预期所得款项净额余额380万港元用作潜在新项目,将于2023年12月底前动用[30] 公司未来策略 - 益浩集团将以买断项目的潜在客户为目标,改善现金流并探索二次销售,开发新可再生能源平台及争取新订单[32] - 2022年管理层首要任务是跟进未收取的应收款项,益浩集团实施更保守信贷政策[32] - 2022年集团将采取措施应对经济放缓,探索绿色行业商机及多种集资来源[33] 公司董事信息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郑聿恬、张国龙、庄苗忠,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黄立志、林右烽[3] - 公司有3位执行董事,分别为66岁的郑聿恬、58岁的张国龙、53岁的庄苗忠[35][36][37] - 公司有2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44岁的蔡晓辉、70岁的黄立志[38][39] 股息相关 - 本年度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年内也无宣派中期股息(2020年:无)[57] - 公司已采纳旨在提升股东价值的股息政策,宣派股息需考虑股东预期、财务参数、内外部因素、动用保留盈利及股份类别等[62][67]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本年度业绩载于第63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56] - 过去五个财政年度公司已公布业绩及资产与负债摘要载于第142页[59] - 本年度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60] - 本年度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64] - 本年度集团及公司储备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第66页之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65] 股份相关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23,330,908股[73] - 郑聿恬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38,000,000股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约7.26%[72] - 林右烽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432,000股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约0.46%[72] - 张国龙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1,274,789个[74] - 庄苗忠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11个[74] - 蔡晓辉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7个[74] - 黄立志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7个[74]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18年5月25日采纳,有效期十年,将于2028年5月25日届满[76] - 授予合资格参与者购股权获行使后,已发行或将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需经股东大会个别批准[77]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占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经股东批准[77] - 2020年6月19日按行使价每股0.066港元授出116,203,500份购股权,授予各承授人购股权总值约290万港元[80] - 2020年8月26日股份合并后,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调至每股合并股份0.66港元,总数调至11,620,350股合并股份[82] - 2020年12月14日供股完成后,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调至每股股份0.656港元,总数调至11,683,849股[82] - 报告日期,根据已更新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及待行使的未行使购股获行使须配股份总数为58,683,23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1.21%[82] -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董事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886,694股,雇员未行使购股权从9,236,247股减至6,253,245股,因2,983,002股失效[83] - 2021年12月31日,中国中信集团等相关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06,447,008股,占已发行股份20.34%[86] - 2021年12月31日,香港孟载物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8,441,600股,占已发行股份7.35%[86] - 2021年12月31日,郑聿恬等相关方持有公司股份3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7.26%[86] - 2021年12月31日,刘志敏等相关方持有公司股份34,040,557股,占已发行股份6.50%[86] - 2021年12月31日,梁景源持有公司股份3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6.11%[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23,330,908股[91] 客户与业务相关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之应占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之96.9%,最大客户之应占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之59.8%[99] - 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8] - 本年度内,公司无订立或存在与集团业务有关之管理及行政合约[93] 公司治理相关 - 本年度,公司未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其职务由三名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08] - 因公司无主席,本年度未举行董事会主席与非执行董事的会议[108] - 若干董事缺席2021年6月4日举行的上届股东周年大会[108]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内一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109] - 董事会由6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股东特别大会[114] - 执行董事郑聿恬、张国龙、庄苗忠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6/6),郑聿恬和庄苗忠股东周年大会和股东特别大会出席率为0%(0/1),张国龙出席率为100%(1/1)[1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黄立志、林右烽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6/6),蔡晓辉和林右烽股东周年大会和股东特别大会出席率为100%(1/1),黄立志出席率为0%(0/1)[114] - 每年董事会会议预定日期,召开通常提前至少14天通知董事,常规会议议程及文件提前至少3天送呈董事[116]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17]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或指引[118] - 提名委员会自2005年6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5年6月采纳,2018年12月31日修订[121] - 公司尚未委任主席及主要行政人员,由3名执行董事共同履行相关角色及职务[111]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次数为4/4[123][124] - 公司本年度以书面形式采纳提名政策,载列甄选及推荐选举董事程序、流程及标准[125]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次数为4/4[127][129][13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已审阅集团2020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2021年中期财务报告[132]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甄选董事候选人以多项可计量目标为基准[12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等[12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委任等向董事会提建议等[133]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5年6月采纳,2013年3月28日修订,已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页[129]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至少每年审阅董事会结构等并提建议等[122] - 应付董事薪酬视薪酬委员会建议获批后按合约条款厘定,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130]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9年1月采纳,2018年12月31日修订[135]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本年度举行三次[136] - 审核委员会成员蔡晓辉、黄立志、林右烽出席会议次数均为3/3[140] - 本年度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750千港元,其中核数服务750千港元,非核数服务为0[149]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续聘本年度核数师[141] - 审核委员会审议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声明函件及财务报表并建议批准[141] - 审核委员会审阅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报表并建议批准[141] - 本年度集团委聘外部顾问公司承担内部审计职能,未识别内部监控制度重大缺陷[148] - 董事会认为本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合理有效且充足[148] - 本年度董事会已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企业管治报告[151] - 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16日,麦隽永任公司秘书,2022年1月17日起,郭佩霞接任,二人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53] - 股东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公司缴足股本且附带投票权,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54] - 董事若在收到请求书21天内未召开会议,请求人或持有过半总投票权的请求人可自行召开,但需在请求日起三个月内举行[155] 公司环境与社会目标 - 公司环境目标包括日常运营添加环保元素、善用能源资源、减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废物管理[158][160] - 公司社会目标包括尊重雇员权利、承诺职业安全健康、承诺道德商业操守和支持社区参与[159][160] 公司环境数据变化 - 2021年电力消耗5,669千瓦,2020年为13,796千瓦,减少59%[169] - 2021年每名雇员能源消耗强度为298,2020年为690,减少57%[169] - 2021年和2020年雇员人数分别为19名和20名[169] - 2021年范围2二氧化碳排放3.9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0.00吨减少60%;范围3二氧化碳排放0.1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0.13吨增加8%;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1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0.13吨减少59%;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每名雇员0.22,较2020年的0.51减少47%[171] - 公司用电量由2020年的13,796千瓦小时减少60%至2021
信能低碳(00145)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17: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86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44千港元[5]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亏损32517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8786千港元[5]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448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20139千港元[5] - 2021年上半年本期亏损342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9798千港元[5] - 2021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380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1587千港元[7] - 2021年上半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6.55港仙,2020年同期为5.29港仙[7] - 2021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60.5万港元,2020年为625.6万港元[13] - 2021年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1万港元,2020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1万港元[13] - 2021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96.7万港元,2020年为26.1万港元[13]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56.2万港元,2020年为652.8万港元[13] - 2021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5.7万港元,2020年为1107.6万港元[13] - 2021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89.3万港元,2020年为235.3万港元[1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约3429.7万港元,2020年约为1979.8万港元[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486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4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56.06%[23][25]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96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5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5.23%[27]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的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2685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47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16.91%[28] - 2021年上半年递延税项期内抵免为18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41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2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979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3.24%[31] - 用于计算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23331千股,2020年同期为374031千股[3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总成本约为7000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17000港元[3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应收融资租赁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792.4万港元,2020年为拨备净额约864.1万港元[4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应收账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1893.1万港元,2020年为拨回拨备净额约16.7万港元[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48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4.4万港元增加约656.1%[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约为3429.7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1979.8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增加等因素[56] - 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增加1838.1万港元至约2685.5万港元,2020年约为847.4万港元[57] - 行政及经营开支减少513万港元至约443万港元,2020年约为956万港元[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3231.1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1590.2万港元[58] - 2021年上半年完成项目贡献490万港元收益[61] - 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2685.5万港元,2020年约为847.4万港元[60][63] - 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少至约12317.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15777.6万港元[63] - 2021年6月30日,负债总额减少至约4426.6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4506.2万港元[6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689.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5068.6万港元[6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589.3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2875.7万港元[6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有19名,2020年为33名;回顾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18万港元,2020年约为585.6万港元[72]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7890.6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11271.4万港元[73] - 2021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15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0.22港元[73]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2291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145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票据为2618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7022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077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1215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890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2714千港元[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专利)账面价值为2291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145千港元[3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UPPC系统专利剩余可使用年期为9.3年,2020年12月31日为9.8年[3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确认有关专利的减值亏损约为2031.5万港元,现金产生单位的可收回金额约为8000万港元[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目下,即期部分为30993千港元,非即期部分为48745千港元,总计79738千港元,减去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3206千港元后为4653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相应数据分别为31986千港元、48953千港元、80939千港元、25021千港元、55918千港元[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63687千港元,减去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7500千港元后为2618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相应数据分别为65194千港元、18320千港元、46874千港元[4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0至90日为5155千港元,91至180日为0千港元,180日以上为2103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相应数据分别为2163千港元、72千港元、44639千港元[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2.9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4.7万港元有所下降[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40.6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07.9万港元有所下降[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52333.1万股,股本为317733.9万港元,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在综合财务报表作出拨备的资本承担为484.9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36.5万港元有所增加[50] - 2021年上半年向一名拥有相同股东之关连方支付之利息开支为194.4万港元,较2020年的134.2万港元有所增加[52]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为449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954.42%[25]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9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02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5.15%[26] 公司战略与经营相关 - 公司正考虑通过集资活动筹集新资本,实施经营计划控制成本[18][19] - 集团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0] - 集团运营一个提供节能解决方案的经营分部,在香港和中国两个主要地区经营[21][22] - 益浩集团面临行业竞争和宏观经济因素带来的市场波动,对客户实施更保守信贷政策以降低现金流压力[75] - 益浩集团自2020年底订立多项合约,预期2021年完成[75] - 2021年市场充满挑战,客户需求和资本开支预算受影响,全球油价暴跌或影响节能业务[76] - 公司将探索绿色行业商机,寻求中国及境外其他商机,探索多种集资来源[76] 公司股权与购股计划相关 - 2021年6月30日,郑聿恬先生通过富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8,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约7.26%[78]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23,330,908股[79] - 2021年6月30日,张国龙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1,274,789个[80] - 2021年6月30日,庄苗忠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11个[80] - 2021年6月30日,蔡晓辉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7个[80] - 2021年6月30日,黄立志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7个[8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23,330,908股[81] - 中国中信集团等公司持有106,447,008股,占已发行股份20.34%[81] - 香港孟载物资有限公司持有38,441,600股,占已发行股份7.35%[81] - 郑聿恬等持有3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7.26%[81] - 刘志敏等持有34,040,557股,占已发行股份6.50%[81] - 梁景源持有3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6.11%[81] - 刘全辉等持有28,039,877股,占已发行股份5.36%[81] - 购股计划于2018年5月25日采纳,2028年5月25日届满[83] - 截至授出日12个月内,向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后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1%,须经股东批准[84] - 2020年6月19日授出116,203,500份购股,行使价每股0.066港元,后调整为11,620,350份,行使价每股0.66港元[86] - 2020年12月14日供股完成后,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调整至每股0.656港元,总数从11,620,350份调整至11,683,849份[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11,122,941份购股权利仍然尚未行使[87] - 根据现有计划授权限额可发行的购股总数为52,333,09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约10%[87] - 2020年8月26日,因股份合并,购股行使价从0.066港元调整至0.66港元,数目从116,203,500份调整至11,620,350份[88] 公司治理与合规相关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89] - 回顾期内,公司未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职务[90] - 若干董事因重要业务活动,未出席2021年6月4日股东大会[90] - 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间遵照标准守则规定标准进行证券交易[91] - 公司未委任主席及主要行政人员,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相关角色及职务[93] - 审核委员会批准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94] 专利相关指标 - 专利减值测试所用税前贴现率为每年20.12%,十年期以后的现金流量使用固定增长率每年3%推算[34] - 专利减值测试使用的无风险利率为3.1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除税前)为26.58%[37] - 2020年已就集团所持专利确认无形资产减值约2031.5万港元[61]
信能低碳(00145)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9 17:1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集团收益约798.5万港元,较去年约4127.2万港元减少约80.7%[6]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742.2万港元,2019年亏损约10932.5万港元[6] - 2020年无形资产减值约2031.5万港元,2019年约4343.5万港元[6] - 2020年无形资产摊销约454万港元,2019年约856.5万港元[6] - 2020年融资成本约362万港元,2019年约2356万港元[6] - 2020年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预期信贷亏损及提早结算亏损拨备净额约2634万港元,2019年约2284.2万港元[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减少至约1.57776亿港元(2019年:约1.90757亿港元),负债总额减少至约4506.2万港元(2019年:约4774.9万港元)[13][1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无形资产约2414.5万港元(2019年:约4900万港元),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5591.8万港元(2019年:约7786.3万港元)[13][1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5068.6万港元(2019年:约2442.9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875.7万港元(2019年:约1107.6万港元)[1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约为493.7万港元(2019年:净债务约1124.2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于2020年12月31日不适用(2019年:约7.3%)[1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数为5.23330908亿股(2019年:37.24981811亿股)[17] - 2020年底集团资产净值约1.12714亿港元,较2019年的约1.43008亿港元减少;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742.2万港元,较2019年的亏损约1.09325亿港元收窄[28] - 2020年底每股资产净值为0.22港元,按资产净值及5.23330908亿股已发行普通股股份计算[2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就工程合约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336.5万港元(2019年:约587.2万港元)[25] - 2020年底集团雇员20名,较2019年的33名减少;2020年员工成本总额约1398.1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991.1万港元增加[27] - 2020年,集团亏损净额约为6742.2万港元,经营业务现金净额流出约为1051.4万港元[19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用于减值评估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约为2414.5万港元,年内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为2031.5万港元[19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总额约为6519.4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1832万港元[20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总额约为8093.9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2502.1万港元[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节能解决方案分部亏损约5781.8万港元,2019年约7698万港元[7] - 扣除无形资产减值、摊销及相关递延税项变动前,2020年益浩集团对集团分部亏损约3643.4万港元,2019年约3278万港元[8] 股份发行与交易相关 - 2020年7月27日,配售事项完成,配售2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76万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动用387.4万港元,结余388.6万港元[19] - 2020年8月26日,股份合併生效,每10股现有股份合併为1股合併股份[20] - 2020年12月14日,供股交易完成,配發及發行1.30832727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350万港元,净额约为2100万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未动用[22] - 2017年初配售3.84416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1.384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339亿港元[29][30] - 所得款项净额原分配用于一般营运资金4892万港元、偿还现有债务3498万港元、可能投资5000万港元,后经修订分配分别为9608.5万港元、3498万港元、283.5万港元[30] - 截至2020年底,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9608.5万港元、偿还现有债务已动用3498万港元、可能投资已动用83.5万港元,结余200万港元[30] 核数师相关 - 公司核数师对2020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2018年度不发表意见声明,2019年度为非无保留意见[31] - 预计2021年核数师报告将移除非无保留意见[32] - 公司建议续聘本年度核数师,审议并建议董事会批准2019年声明函件及财务报表、2020年上半年财务报表[146] - 公司外聘核数师国卫的申报责任载于第48 - 54页独立核数师报告内[148] - 本年度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核数服务630千港元、非核数服务150千港元,总计780千港元[153] 业务展望与策略 - 益浩集团截至2020年底已订立数项合约,项目预期2021年开始[34] - 集团将探索绿色行业商机,积极寻求境内外商机,探索多种集资来源[35] 公司人员相关 - 张国龙57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31年高级管理经验,其中17年在中国[37] - 庄苗忠52岁,2017年1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石油化工行业有逾15年经验[38] - 蔡晓辉43岁,2016年7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逾18年[40] - 黄立志69岁,2014年8月7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7年9月1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局长逾20年[41] - 林右烽52岁,2020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任职约10年[42] - 李爱国博士于2020年6月15日退任执行董事,吴祺国先生于2020年9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郑聿恬先生于2020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林右烽先生于2020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1] 公司业务与风险 - 公司主要从事财务投资、提供贷款融资,以及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44] - 公司面临营运风险,由各功能分部及部门管理,主要营运风险会向高级管理人员汇报[48] - 中国政府政策、经济下滑、市场竞争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50][51][52] - 公司业务活动承受市场、流动资金及信贷等财务风险,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可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查阅[53] 股息与捐款 - 公司本年度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年内未宣派中期股息[58] - 公司本年度无慈善捐款[5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储备[62] 股权结构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23,330,908股[75] - 郑聿恬先生通过富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8,000,000股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的7.26%[74] - 张国龙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1,274,789个[76] - 庄苗忠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11个[76] - 蔡晓辉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7个[76] - 黄立志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50,997个[76] -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中信集团等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06,447,008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0.34%[89] - 2020年12月31日,香港孟载物资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38,441,6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5%[89] - 2020年12月31日,郑聿恬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26%[89] - 2020年12月31日,刘志敏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4,040,557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50%[89] - 2020年12月31日,梁景源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3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11%[89] - 2020年12月31日,刘全辉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8,039,877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36%[89]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權計劃於2018年5月25日採納,有效期十年,將於2028年5月25日屆滿[78] - 向合資格參與者進一步授出購股權,若行使後已發行或將發行股份總數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1%,須經股東於股東大會上個別批准[79] - 授予主要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等的購股權,若行使後發行股份佔相關類別已發行股份0.1%以上且總值超過500萬港元,須經股東批准[79] - 承授人接納獲授購股權時需支付代價1港元[80] - 根據購股權計劃認購股份價格不得低於授出日期收市價與前五日平均收市價的較高者[82] - 所有購股權獲行使後可配發及發行股份數目上限不得超過股東批准更新限額當日已發行股份的10%[82] - 2020年6月19日,按行使價每股0.066港元授出116,203,500份購股權[82] - 2020年8月26日股份合併後,尚未行使購股權行使價調整至每股合併股份0.66港元,總數調整至11,620,350股[82] - 2020年12月14日供股完成後,尚未行使購股權行使價調整至每股股份0.656港元,總數調整至11,683,849股[83] - 報告日期,根據現有計劃授權限額可發行購股權總數為26,126,940份,佔已發行股份數目約4.99%[84] - 2020年6月19日授出董事购股权共19,271,600份,年末尚未行使1,886,694份;雇员购股权授出96,931,900份,年末尚未行使9,236,247份;总计授出116,203,500份,年末尚未行使11,122,941份[85] - 2020年8月26日因股份合并,购股权行使价自0.066港元调至0.66港元,数目自116,203,500股调至11,620,350股[85] - 2020年12月14日因完成供股,购股权行使价自0.66港元调至0.656港元,数目自11,620,350股调至11,683,849股[85] 关连交易与业务合约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重大关连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7,不属上市规则界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93] - 本年度内公司并无订立或存在与集团业务全部或任何重要部份有关之管理及行政合约[96]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于本年度内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之任何上市证券[101]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的94.1%,最大客户应占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的44.8%[102] - 基于集团主要业务之性质,集团并无主要供应商[103] 公司治理结构与运作 - 本年度公司未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主席及行政总裁之职务由三名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12] - 吴祺国先生于2020年9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林右烽先生于2020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此后公司全面遵守相关规则[11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内一直遵守规定标准[114] - 董事会由6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本年度董事会召开13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股东特别大会[119] - 李爱国博士出席2次董事会会议,张国龙、庄苗忠、蔡晓辉、黄立志出席13次董事会会议,林右烽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吴祺国出席7次董事会会议[119] - 张国龙、蔡晓辉出席1次股东周年大会和1次股东特别大会,庄苗忠、黄立志、吴祺国出席0次股东周年大会和1次股东特别大会[119] - 每年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2]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123] - 提名委员会自2005年6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6]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5年
信能低碳(00145)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5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64.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591.7万港元下降95.95%[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亏损1878.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240.9万港元增加51.39%[3]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013.9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76.4万港元减少29.99%[3] - 2020年上半年本期亏损1979.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12.2万港元减少29.60%[3] - 2020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158.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743.4万港元减少21.29%[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9296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25929亿港元下降13.2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641.6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482.8万港元下降13%[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710.4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039.9万港元下降8.1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1599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43008亿港元下降15%[8]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3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1.22港仙减少56.56%[5] - 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625.6万港元,2019年为955万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投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万港元,2019年为42.5万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6.1万港元,2019年为22.9万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52.8万港元,2019年为1020.4万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5.3万港元,2019年为1358.1万港元[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产生净亏损约1979.8万港元,2019年约为2812.2万港元[1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6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91.7万港元减少约96.0%[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约为1979.8万港元(2019年:亏损约2812.2万港元)[55] - 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847.4万港元(2019年:约71.5万港元)[55] - 无形资产摊销约227万港元(2019年:约428.3万港元)[55] - 融资成本约135.3万港元(2019年:约1635.5万港元)[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分部亏损约1590.2万港元(2019年:亏损约968.8万港元)[57] - 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少至约16571.2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19075.7万港元)[63] - 2020年6月30日,负债总额减少至约4411.3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4774.9万港元)[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931.2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2442.9万港元)[6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产生净亏损约1979.8万港元(2019年:约2812.2万港元)[67]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3.9%,2019年12月31日为7.3%[6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借贷约2190.9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231.8万港元[70]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1215.99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430.08万港元[8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979.8万港元,2019年亏损约2812.2万港元[81] - 2020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03港元[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64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5,917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9,29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25,929千港元[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为14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279千港元;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为49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80千港元;客户合约收益为64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759千港元;融资租赁项下之节能解决方案收益为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58千港元[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2,02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838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6千港元(2019年57千港元)、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利息收入171千港元(2019年706千港元)、经延长应收账款之利息收入544千港元(2019年1,069千港元)、政府补助81千港元(2019年0千港元)、拨回其他借贷之利息开支1,210千港元(2019年0千港元)、其他10千港元(2019年6千港元)[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35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6,355千港元;其中其他借贷之利息开支1,342千港元(2019年2,169千港元)、可换股债券之利息开支0千港元(2019年14,177千港元)、租赁负债之利息11千港元(2019年9千港元)[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相关员工成本为5,85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277千港元;无形资产之摊销为2,27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283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6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开支为23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68千港元;与短期租赁有关之开支为30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53千港元;已售存货成本为28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093千港元;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开支为178千港元(2019年0千港元);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8,47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715千港元[2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递延税项期内抵免为 - 341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642千港元[28] 公司股权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0年7月27日,配售代理成功配售2亿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76万港元[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3,724,981千股,股本为3,148,629千港元,与2019年12月31日相同[47] - 2020年7月27日,公司完成配售200,000,000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7,760,000港元[5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37.24981811亿股,与2019年12月31日持平[7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724,981,811股[88] - 中国中信集团等公司持有1,064,470,087股,占已发行股份28.58%[88] - Jumbo Harbour Group Limited持有454,268,172股,占已发行股份12.20%[88] - 香港孟载物资有限公司持有384,41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32%[88] - 2020年7月27日,配售代理成功配售2亿股配售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0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76万港元[68][71][77] 公司资产及负债相关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专利)成本为889,901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843,171千港元,账面价值为46,73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成本为889,901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840,901千港元,账面价值为49,000千港元[31] - 2020年6月30日,UPPC系统专利之剩余可使用年期为10.3年,2019年12月31日为10.8年[31] - 专利减值测试所用税前贴现率为每年20.39%,十年期后现金流量固定增长率为每年3%[3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约为4900万港元,确认专利减值亏损约4343.5万港元[33]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约为1.7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48.2万港元[36]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即期部分为29643千港元,非即期部分为48448千港元,总计7809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28756千港元、52537千港元和81293千港元[37]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190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430千港元[37] - 融资租赁最低租赁款项现值2020年6月30日为7809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81293千港元[3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融资租赁实际年利率约为8.45%,与2019年12月31日相同[4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就应收融资租赁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864.1万港元,2019年为拨回拨备净额约5.5万港元[40]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总额(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758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9329千港元[41]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即期部分为2763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4203千港元[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总计47,586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9,329千港元有所下降[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期间,已就应收账款确认拨回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167,000港元,2019年为扣除拨备约770,000港元[4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59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83千港元[4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5,06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7,705千港元[4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在综合财务报表作出拨备之建筑合约承担为5,87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85千港元[48]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就工程合约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28.5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587.2万港元[73] 公司费用及薪酬相关情况 - 2020年上半年向一名股东支付租金开支240千港元,2019年为107千港元[50] - 2020年上半年向一名拥有相同股东之关连方支付利息开支1,342千港元,拨回1,210千港元,2019年无此项[50] - 2020年上半年主要管理职员酬金为2,641千港元,2019年为1,664千港元[51]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33名雇员,2019年为34名;回顾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85.6万港元,2019年约为427.7万港元[80]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19年同期也未支付[2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19年也无[82] 公司购股权计划相关情况 - 购股权计划于2028年5月25日届满[89] - 承授人接纳获授购股权时需支付代价1港元[91] - 根据购股计划及集团其他购股计划授出但待行使的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后发行
信能低碳(00145)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4 16:2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集团收益约4127.2万港元,较去年的5050.6万港元减少约18.3%[5]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9325亿港元,2018年亏损约13.71738亿港元[5] - 2019年无形资产减值约4343.5万港元,2018年约5.41453亿港元[5][7][13] - 2019年无形资产摊销约856.5万港元,2018年约5448.4万港元[5][7][13] - 2019年融资成本约2356万港元,2018年约9912.3万港元[5] - 2019年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等约2284.2万港元,2018年28.9万港元[5][7] - 2019年出售附属公司一次性亏损约559.3万港元,2018年为零[5] - 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减少至约1.90757亿港元,2018年约2.8124亿港元[1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无形资产约4900万港元,2018年约1.01亿港元[13] - 2019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减少至约4774.9万港元,2018年约为11.62231亿港元[1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442.9万港元,2018年为流动负债净额约10.76923亿港元[1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107.6万港元,2018年约为2298.6万港元[1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7.3%,2018年为561%[1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数为37.24981811亿股,2018年为23.06502816亿股[1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就工程合约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587.2万港元,2018年约为667.9万港元[2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1.43008亿港元,2018年为负债净值约8.80991亿港元;2019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9325亿港元,2018年亏损约13.71738亿港元[24] - 2019年收益为41,272千港元,2018年为50,506千港元[199] - 2019年毛利为4,140千港元,2018年为14,900千港元[199] - 2019年应收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13,042千港元,2018年为289千港元[199] - 2019年提早偿还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之亏损为9,800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199] - 2019年出售附属公司之亏损为5,593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199] - 2019年无形资产之减值亏损为43,435千港元,2018年为541,453千港元[199] - 2019年经营活动亏损为93,565千港元,2018年为1,434,601千港元[199] - 2019年除税前亏损为117,125千港元,2018年为1,533,724千港元[199] - 2019年本年度亏损为109,325千港元,2018年为1,371,738千港元[199] - 2019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26港仙,2018年为59.47港仙[199] 节能解决方案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分部亏损约7698万港元,2018年约10.25904亿港元[7] 债务清偿与股份配发 - 2019年10月25日,共14.18478995亿股股份按每股0.8港元价格配发给债权人,清偿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约9.452亿港元、承兑票据约1.274亿港元及应计利息约6220万港元[15][18] - 计划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25日,合共1,418,478,995股股份按每股0.8港元价格配发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30] 公司业务出售 - 2019年12月24日,集团出售Blossom Ally Limited 100%股权,现金代价约为450万港元[22]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有33名雇员,2018年为34名;2019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91.1万港元,2018年约为996.6万港元[23] 公司债务违约与重组计划 - 承兑票据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可换股债券到期日为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承兑票据导致交叉违约[30] - 2019年5月14日法院颁发召开会议命令,6月28日计划会议举行并获多数债权人批准,8月20日法院批准计划,8月22日计划生效[30] 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 - 集团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宏观经济因素导致的市场波动,2020年客户需求和资本开支预算预期减少[32] 公司董事信息 - 李爱国博士42岁,2014年9月1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34] - 张国龙先生56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逾30年高级管理经验[35] - 庄苗忠先生51岁,2017年1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逾15年石油化工行业经验[36] - 蔡晓辉先生42岁,2016年7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37] - 黄立志先生68岁,2014年8月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7年9月1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8] - 吴祺国先生57岁,2018年8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39] - 执行董事为李爱国博士、张国龙先生、庄苗忠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蔡晓辉先生、黄立志先生、吴祺国先生[66] - 李爱国先生及黄立志先生将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愿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66] - 李爱国博士及庄苗忠先生与公司订立为期两年服务合约/委任函[67] - 张国龙先生与公司订立期限为一年委任函[67] - 黄立志先生及吴祺国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委任函[68] - 蔡晓辉先生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委任函[68] - 2019年及报告日期,张国龙、李爱国、庄苗忠为公司若干附属公司董事[76]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财务投资、提供贷款融资以及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41] 股息与储备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19年度末期股息,年内无宣派中期股息(2018年:无)[55] - 2019年内公司无作出任何慈善捐款(2018年:无)[56] - 于2019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储备(2018年:无)[59] 购股计划相关 - 旧购股權計劃於2018年5月22日屆滿,新購股權計劃於2018年5月25日採納,有效期至2028年5月25日[70] - 向合資格參與者進一步授出購股權,若行使後已發行或將發行股份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1%,需股東批准;授予主要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購股權,若行使後發行股份佔相關類別已發行股份0.1%以上且總值超過500萬港元,需股東批准[71] - 承授人接納獲授購股權時支付代價1港元,行使價不得低於授出日期收市價及前五日平均收市價最高者[72] - 根據新購股權計劃及其他購股權計劃授出未行使購股權獲行使後發行股份總數最多不超過已發行股份30%[72] - 所有購股權獲行使後可配發及發行股份數目上限不超過股東批准更新限額當日已發行股份10%,現有計劃授權限額下未行使購股權230,650,281份,佔已發行股份約6.19%[72] - 2019年僱員於2015年1月22日獲授的400萬份購股權全部失效[73] - 2019年無根據新購股權計劃授出購股權[74]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88]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中国中信集团等持有1,064,470,087股,佔比28.58%;劉全輝等持有734,666,950股,佔比19.72%;香港孟載物資有限公司持有384,416,000股,佔比10.32%[7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724,981,811股[83] -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公司被视为于中信国际资产持有股份中拥有权益,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拥有中信国际资产46%权益,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拥有逾60%权益,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拥有58.13%权益[83] 公司客户收益占比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的95.6%,最大客户应占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的51.9%[89] 公司核数师相关 - 过去三年,公司核数师无变动,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退任,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续聘其为核数师的决议案[94]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议情况 - 本年度,公司未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由三名执行董事共同履行[97] - 因公司无主席,本年度未举行董事会主席与非执行董事的会议[97] - 若干董事缺席2019年6月3日的上届股东周年大会[9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已全面遵照规定标准[98] - 公司秘书协助董事会拟定及落实会议议程,确保董事及时获得充分资讯及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和程序得以制定[101] - 董事会由6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本年度董事会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股东特别大会[104] - 执行董事李爱国博士、张国龙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庄苗忠先生为88.9%[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先生、吴祺国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黄立志先生为66.7%[10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07] 公司各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或指引[108] - 提名委员会自2005年6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0]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5年6月采纳,2018年12月31日修订[111]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审阅董事会结构、人数、组成及成员多元化并提建议[112] - 提名委员会需物色合适董事人选,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12]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蔡晓辉、黄立志、吴祺国出席次数均为4/4[113][114] - 集团于年内书面采纳提名政策,载有甄选及推荐选举董事会候选人的程序、流程及标准[115]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由蔡晓辉、黄立志、吴祺国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7]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次数均为4/4[119][120] - 审核委员会由吴祺国、蔡晓辉、黄立志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2]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告[122]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9年1月采纳,2018年12月31日修订[126]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127]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次数:吴国祺先生3/3,蔡晓辉先生3/3,黄立志先生2/3[130] - 建议董事会续聘本年度核数师[131] - 审议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声明函件及财务报表并建议批准[131] - 审阅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报表并推荐批准[131] 公司审计与风险管理 - 本年度应付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酬金为900千港元[137] - 本年度集团委聘外部顾问公司承担内部审计职能,未识别出重大缺陷[136] - 董事会认为本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合理有效且充足[136] - 本年度董事会已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企业管治报告[138] 公司董事培训与资料提供 - 新委任董事首次接受委任时会获公司提供一套资料[139] - 全体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139] 公司秘书相关 - 自2019年10月16日起,张玉存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且于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41] 股东召开会议权利 - 股东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公司缴足股本(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2] - 董事若在递交通知书21天内未召开会议,请求人或持有过半总投票权的请求人可自行召开,但需在请求日起三个月内举行[143] 公司能源与环保数据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