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能低碳(00145)
icon
搜索文档
信能低碳(0014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05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狀態: | 新提交 | |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 公司名稱: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1日 |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 | | |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I.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詳情 (A). 股份期權(根據發行人的股份期權計劃) | 1. 股份分類 |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如上市) | | 00145 | 說明 | | | | | | | | | | 股份期權計劃詳情 | | 上月底結存的股份期權數 | 本月內變動 | | ...
信能低碳(0014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8: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总收益约5190万港元,较去年增长74.8%[9] - 公司亏损约1611.1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 - 公司收益增长74.8%从29,688,000港元增至51,900,000港元[44] - 公司仍录得营运亏损[44] 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3年约661.6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899.2万港元,增幅约36%[24] - 资本承担约410.7万港元(2023年:369.5万港元)[22] 贷款融资业务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569.1万港元,含154项个人贷款和6项按揭贷款[11] - 贷款年利率介于7.7%至44.4%[11] - 贷款价值比率一般不高于80%[49] - 个人贷款提款超过指定门槛需经高级人员批准[50] - 公司每月监察授出贷款还款状况并执行追讨行动[51] 融资活动 - 2024年供股发行56,514,181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978万港元,净额约1,740万港元[26] - 2024年配售发行33,904,000股新股,每股价格0.138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456万港元[29] - 2023年配售募集资金净额约708万港元,已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25] - 2024年供股资金分配:节能项目800万港元、贷款融资业务300万港元、营运资金640万港元[26] - 电动车充电业务专项资金约456万港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22万港元,余额434万港元[2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约6427.5万港元[17] - 负债总额约1605.5万港元[17] - 流动资产净值约4061.2万港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290.6万港元[18] - 资产负债比率为15.6%[18] - 应付债券1000万港元,年利率8%,2025年10月到期[18] - 资产净值从42,579,000港元增至48,220,000港元[44] 股本变动 - 公司总股份数从2023年的113,028,363股增加至2024年的203,446,544股,增幅约80%[1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3,446,544股[81] 购股权计划 - 张国立先生持有145,352份购股权,庄苗忠先生持有58,141份购股权[82]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6月1日,个人授予限额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5][86] - 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授予限额为12个月内行使股份不超过0.1%[86] - 购股权计划整体授权限额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8] - 公司所有购股权计划合计行使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88] - 2020年6月19日授予116,203,5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066港元[89] - 2020年授予购股权的总公平价值约为290万港元,其中董事获得51.8万港元,雇员获得238.2万港元[89] - 张国立先生2020年获授12,678,600份购股权,公平价值为34万港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调整至712,418股股份,行使价约为每股5.76港元[94] - 2024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自5.7港元调整至约5.76港元,总数自719,614股调整至712,418股[94][97] - 2024年股份合并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57港元调整至每股5.7港元,总数自7,196,143股调整至719,614股[93][97] - 截至2024年底,购股权计划可能授出的股份总数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58%,共计9,319,941股[94] - 2023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656港元调整至0.57港元,总数自6,299,145股调整至7,254,877股[93][97] - 2020年股份合并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066港元调整至0.66港元,总数自116,203,500股调整至11,620,350股[92][97] - 2020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66港元调整至0.656港元,总数自11,620,350股调整至11,683,849股[92][97] - 董事张国有尚未行使购股权145,352股,行使价每股5.76港元[95] - 董事庄苗忠尚未行使购股权58,141股,行使价每股5.76港元[95] - 雇员尚未行使购股权508,925股,行使价每股5.76港元[95]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财务投资、节能解决方案及贷款融资[41] - 业务范围涵盖财务投资、贷款融资及节能解决方案设计[182]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3年20名增加至2024年27名,增幅35%[24]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3年20人增加至2024年27人[190] 管理层和董事会 - 莫赞生先生拥有22年投资经验[33] - 李黎明女士拥有17年并购及投后管理经验[37] - 杨伟雄先生拥有超过35年法律执业经验[38] - 袁慧敏女士拥有超过30年会计及审计经验[39]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 公司未设立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职责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20][126] - 董事会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129] - 年度内举行10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2次股东特别大会[129] - 执行董事郑聿恬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股东特别大会0/2次[129] - 执行董事张國龙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黎明出席董事会会议8/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0/2次[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伟雄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袁慧敏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129] - 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34] 委员会运作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7] - 年度内提名委员会通过1项书面决议案并举行4次会议[142]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袁慧敏女士75%(3/4)[143]、李黎明女士75%(3/4)[143]、杨伟雄先生100%(4/4)[143] - 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袁慧敏女士75%(3/4)[149]、李黎明女士75%(3/4)[149]、杨伟雄先生100%(4/4)[149] - 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袁慧敏女士80%(4/5)[158]、李黎明女士60%(3/5)[158]、杨伟雄先生100%(5/5)[158]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并通过1项书面决议案[146]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并通过1项书面决议案[154]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并建议具体薪酬待遇[147]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财务报告系统及风险管理制度[156]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50]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告[150] 薪酬政策 - 董事薪酬政策基于公司业绩、个人表现及市场数据制定[108] - 薪酬政策包含实物利益、退休金权益及赔偿款项等薪酬待遇要素[147] - 高管薪酬详情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109]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公司核数师由国卫变更为栢淳,自2024年11月5日生效[117]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详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58]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保留及降低、避免、分担及分散、转移四种策略[164] - 公司已聘请外部顾问公司承担内部审计职能,未识别内部监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166] - 公司2024年向外部核数师支付法定核数服务费用为690,000港元[167] - 公司2024年向外部核数师支付申报会计师告慰函费用为139,000港元[167] 企业管治 - 公司存在三次企业管治守则偏离情况,涉及会议通知期及董事参会要求[120] - 公司确认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要求[113] - 公司秘书在2024年接受了超过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72] - 公司董事会确认已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60] - 公司股东需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缴足股本方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73] - 公司董事培训类型包括出席研讨会/论坛(A)和阅览监管条例更新资料(B)[171][172]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需遵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上市规则披露规定[16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涉及委聘专业人士进行讨论[15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五大客户贡献总收益的89.6%,其中最大客户占比64.8%[111] - 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销售成本的91.9%,最大供应商占比67.2%[111] 股份相关 - 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110] - 郑聿恬先生通过富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8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87%[80][81] 股息政策 - 公司不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且无中期股息宣派[65]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可分派储备[69] 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面临中国政策变动风险可能影响节能产业支持力度[55] - 公司收益依赖中国商业及工业楼宇节能需求经济下滑将削减市场需求[56]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节能服务供应商的市场竞争风险[57] - 公司业务以外汇风险为主采用自然对冲管理人民币计值资产及负债[52] 合规事项 - 公司因疏忽未按时提交新普通股配发申报表违反公司条例第142条[63] - 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2023年:不重大)[21] 财务报告附注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8[68] 环境绩效(能源与排放) - 公司电力消耗从2023年10,080千瓦时增至2024年12,240千瓦时,同比增长21%[19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3年8.60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30.67吨,同比增长257%[192] - 范围2间接排放从2023年5.61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6.55吨,同比增长17%[192] - 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从2023年2.99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24.12吨,同比增长707%[192] - 人均能源消耗强度从2023年504千瓦时/人降至2024年453千瓦时/人,同比下降10%[190] -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2023年0.43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增至2024年1.33吨,同比增长209%[192] - 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为工作场所用电[192] - 采用环境署碳足迹计算工具进行排放量核算[192] - 公司其他间接排放从2023年2.99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707%至本年度24.12吨二氧化碳当量[193] - 商务差旅恢复及增加是其他间接排放增长主因[193] 环境绩效(资源消耗) - 纸张消耗量从2023年21,987张增加212%至2024年68,615张[195] - 纸张消耗重量从2023年110千克增加212%至2024年342千克[195] - 每名雇员纸张消耗强度从2023年5.50千克增加131%至本年度12.67千克[195] - 每名雇员纸张消耗量从2023年约5.50千克增加至本年度约14.87千克[196] - 公司业务增加导致纸张消耗量上升[196] - 公司未产生任何有害废弃物[195] - 公司主要资源为电力、纸张及材料[198] - 公司用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水、清洁及饮用水供应[197]
信能低碳(0014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2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51900千港元,较2023年的29688千港元增长74.83%[2] - 2024年经营活动亏损15259千港元,较2023年的11791千港元亏损扩大29.41%[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6111千港元,较2023年的12567千港元亏损扩大28.19%[2] - 2024年本年度亏损16111千港元,较2023年的12567千港元亏损扩大28.19%[2] - 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16636千港元,较2023年的13199千港元亏损扩大25.9%[3] - 2024年每股亏损0.10港元,较2023年的0.12港元亏损收窄16.67%[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646千港元,较2023年的8514千港元减少10.19%[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6629千港元,较2023年的49399千港元增长14.64%[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6017千港元,较2023年的15116千港元增长5.96%[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8220千港元,较2023年的42579千港元增长13.25%[5]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51900000港元,2023年为29688000港元,同比增长74.82%[25][26]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6,111千港元,2023年为12,567千港元[1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367千港元,2023年为566千港元,2023年还有出售一间附属公司的收益50千港元[17] - 2024年未分配行政开支为8,087千港元,2023年为6,809千港元[17] - 2024年财务成本为852千港元,2023年为776千港元[17]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410千港元,2023年为451千港元[19]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47613000港元、2087000港元、2200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29679000港元、9000港元、0港元[24] - 2024年两名主要客户收益约39023000港元,2023年三名主要客户收益约26658000港元[25]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51033000港元,其中节能解决方案收入50741000港元,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292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29679000港元、28970000港元、709000港元[2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367000港元,2023年为566000港元[28] - 2024年融资成本为852000港元,2023年为776000港元[28]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员工成本为8992000港元,2023年为6616000港元[2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57000港元,使用权益资产折旧为607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22000港元、238000港元[21][22][28] - 两个年度公司均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利得税拨备[29][31]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111千港元,2023年为12,567千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159,712千股,2023年为101,550千股[34] - 2024年集团未添置无形资产,2023年为501,000港元[36] - 2024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410,000港元,2023年为451,000港元[37] - 2024年末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203,447千股,2023年末为1,130,284千股;2024年末股本为3,260,236千港元,2023年末为3,237,959千港元[48] - 2024年股份供股发行56,514千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7,697千港元;2023年股份供股发行313,999千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248千港元[48][49] - 2024年配售股份33,904千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580千港元;2023年配售股份188,288千股,所得款项净额约7,085千港元[48][49][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收益约51,900,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74.8%,亏损约为16,111,000港元,2023年亏损约12,567,000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6427.5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791.3万港元有所增加;负债总额增加至约1605.5万港元,2023年约为1533.4万港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061.2万港元,2023年约为3428.3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290.6万港元,2023年约为3798.6万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5.6%,2023年为17.3%;其他借款为应付债券1000万港元,票面年利为8%,债券将于2025年10月到期[62] - 2024年3月28日及11月19日,公司分别完成供股5651.4181万股新股份及配售新股份3390.4万股;2024年12月31日,股份总数为2.03446544亿股,2023年为1.13028363亿股[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资本开支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410.7万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7名雇员,2023年为20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99.2万港元,2023年约为661.6万港元[6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节能业务分部收益为51,033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867千港元,总计51,900千港元;2023年节能业务分部收益为29,679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9千港元,总计29,688千港元[17] - 2024年节能业务分部业绩为 - 4,720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 - 2,819千港元,总计 - 7,539千港元;2023年节能业务分部业绩为 - 4,967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 - 631千港元,总计 - 5,598千港元[17] - 2024年12月31日节能业务分部资产为33,798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6,756千港元,总计64,2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节能业务分部资产为17,858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1,852千港元,总计57,913千港元[19] - 2024年12月31日节能业务分部负债为5,078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204千港元,总计16,0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节能业务分部负债为3,530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为454千港元,总计15,334千港元[19] 金融工具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固定利率应收贷款及利息为6,166千港元,2023年为391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5,691千港元,2023年为389千港元[38] - 2024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37,302千港元,2023年为39,787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8,548千港元,2023年为10,993千港元[39] - 2024年应收账款为51,427千港元,2023年为55,074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5,131千港元,2023年为942千港元[39] - 2024年合约资产(未开票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305千港元,2023年为2,814千港元[40] - 2024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5,587千港元,2023年为2,795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15,375千港元,2023年为2,795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717千港元,2023年为2,562千港元[43] - 2024年合约负债(预收款)为879千港元,2023年为2,122千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净额5,691,000港元,包括154项个人贷款及6项按揭贷款[55]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影响损益表呈列及未来财务报表披露[9] 业务发展相关 - 集团将继续经营节能业务,考虑与其他实体战略合作,客户更多元化[58] - 美国降息、香港取消物业降温措施及人才涌入,利于集团贷款融资业务,降低信贷风险[58] - 香港政府推广电动车政策,集团预计电动车数量增加将带动充电站需求[59] - 本年度公司参与两个电动车充电站政府招标未中标,继续探索业务发展替代方式,包括在新界开发充电站和参与私人住宅停车场充电桩安装计划[60] 公司事务相关 - 公司将自2025年6月3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为符合资格出席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所有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6月2日下午4时30分送交过户登记处[73] - 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8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自2024年11月5日起获委任[76]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业绩公告数字经栢淳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栢淳未发表保证[77] - 业绩公告所载集团2023年及2024年财政年度财务资料非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8] - 公司已将2023年度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送呈公司注册处处长,将适时送呈2024年度财务报表[78] - 公司独立核数师对财务报表报告无保留意见,无提请注意事项,无相关条例陈述[78]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附属公司出售相关 - 2023年出售附属公司信能涂膜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总代价为5,050千港元,出售收益为50千港元[51][52] 贷款组合相关 - 集团现有贷款组合还款期介乎6个月至5年,年利率介乎约7.7%至44.4%[55]
信能低碳(0014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06:00
财务表现 - 收益为10,26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5,377千港元下降33.3%[4] - 經營活動虧損為8,481千港元,較去年同期5,541千港元增加53.1%[4] - 本期間虧損為8,908千港元,較去年同期6,186千港元增加43.9%[4] - 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262千港元[17] - 节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016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收入为246千港元[17] - 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录得除税前亏损8,908千港元[18] - 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分部亏损2,419千港元,贷款融资业务分部亏损1,957千港元[18] - 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为10,26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377千港元下降[2,3] - 节能解决方案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9,88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149千港元下降[2,3] - 本集团在2024年上半年录得8,908千港元的亏损,较2023年同期的6,186千港元亏损增加[2,3,5] - 总收入约10,262,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377,000港元[58] - 虧損約為8,908,000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6,186,000港元[58] - 收入减少主要由於若干項目延遲展開或完成[58] - 節能解決方案業務分部虧損約2,419,000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3,092,000元[59] 资产负债情况 - 非流动资产在2024年6月30日为4,75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14千港元下降[1,4] - 应收贷款及利息在2024年6月30日为3,3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9千港元增加[3,4]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总额为36,990千港元,其中即期部分为27,584千港元,非即期部分为9,406千港元[38]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最低租赁款项现值为36,990千港元,已计提预期信贷损失撤备27,165千港元[38] - 应收账款总额为58,845千港元,已计提预期信贷损失撤备52,925千港元[42] - 合約資產為2,743千港元[6] - 其他借貸為10,000千港元[6] - 资产总值增加至约69,479,000港元,主要包括应收融资租赁款项、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贷款和利息[63] - 负债总额增加至约18,556,000港元,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其他借貸[63] - 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6,251,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8,060,000港元[64] - 资产负债率为14.4%[64] 信贷损失 - 應收賬款、合約資產、應收貸款及利息以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之預期信貸虧損撥備淨額為624千港元[4] - 撇銷應收貸款及利息為208千港元[4] - 應收贷款及利息的预期信贷损失计提321千港元[20]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计提259千港元[20] - 撇销应收贷款及利息208千港元[20]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撥回47千港元[20] - 公司於回顧期內確認了預期信貸損失撤備淨額分別為212,000港元、88,000港元和3,000港元[41,44,45] 融资活动 - 二零二三年公司进行了供股[51] - 完成股份合併及供股,資本及儲備為50,923,000港元[64] - 完成配售及供股,所得款項淨額合共約24,480,000港元,用於一般營運資金、現有及新節能項目以及貸款融資業務[69,70,71,72] - 公司終止舊有購股權計劃並採納新的購股權計劃,有效期10年[80] - 公司授予董事及員工合計116,203,500份購股權,行權價格為每股0.066港元[82,83] - 授予董事的購股權總價值約540,000港元,授予員工的購股權總價值約2,382,000港元[83] - 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目為169,542,544股[76] - 董事鄭聿恬先生通過受控制法團持有公司3,800,000股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的2.24%[76] - 董事張國龍先生和庄苗忠先生分別持有145,352份和58,141份公司購股權[77] - 公司已完成多次股份合併和供股,導致購股權的行使價和數目作出相應調整[84][86][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據經更新計劃授權限額可能授出的購股權獲行使而可能配發及發行的股份總數連同所有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未獲行使購股權為合共9,319,941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5.50%[85] 其他 - 應收融資租賃款項為9,825千港元[6] - 應收貸款及利息的實際年利率在2024年6月30日為7.7%至44.4%之間[4] - 應付賬款總額為4,647千港元,其中0-90日賬齡為4,054千港元[50] - 應付利息為533千港元[49] - 預付款項為3,599千港元[47] - 可退還租賃按金及其他按金為1,324千港元[47] - 有3,199,000港元的資本承擔[65] - 人民幣兌港元波動可能帶來外匯風險[65] - 員工人數增加至22人,員工成本總額約為4,214,000港元[68] - 公司於回顧期內並無委任主席或行政總裁,主席及行政總裁之職務由執行董事共同履行[89][91] - 公司全體董事已確認於回顧期間一直遵照標準守則所載之規定標準進行證券交易[90] - 審核委員會已審
信能低碳(0014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20:21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0,2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377千港元[1] - 本期经营活动亏损8,48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41千港元[1] - 本期除税前亏损8,9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186千港元[1] - 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9,3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12千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75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14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64,7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399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4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116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6,2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283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0,92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579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3,255,65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37,959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908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81千港元,未分配行政开支4,186千港元,财务成本427千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益10,016千港元,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项下利息收入246千港元,总收益10,262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5,377千港元和15,377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20千港元,其他收入61千港元,总计81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3千港元、606千港元,总计619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427千港元,其中其他借贷利息开支40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7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30千港元、15千港元,总计645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4,214千港元,其中董事袍金918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801千港元、762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合约资产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62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2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908千港元,2023年为6186千港元;计算每股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142320千股,2023年为92125千股[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约10,262,000港元,亏损约8,908,000港元[35]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约57,913,000港元,负债总额约15,334,000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约69,479,000港元,负债总额约18,556,000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625.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28.3万港元有所增加[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806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98.6万港元略有增加[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4.4%,较2023年的17.3%有所下降[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合约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319.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9.5万港元有所减少[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22名雇员及董事,较2023年的15名有所增加;回顾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21.4万港元,较2023年的280.1万港元有所增加[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为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和贷款融资业务两个可呈报分部,分部收益分别为10,016千港元和246千港元,总收益10,262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 - 2,419千港元和 - 1,957千港元,总计 - 4,376千港元[8] - 按地区划分,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益6,596千港元,香港及澳门3,666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3,004千港元,香港及澳门1,753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分部亏损约2,419,000港元[36] 资产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应收贷款及利息为38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1千港元;撇销后净额2024年为3340千港元,2023年为389千港元;实际年利率2024年为7.7%至44.4%,2023年为7.7%至44.7%[19][2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即期部分为27584千港元,非即期部分为9406千港元,总计36990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9825千港元,2023年为10993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实际年利率约为8.45%至20.5%,2023年为8.45%[22][2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8845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5920千港元,2023年为942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88000港元,2023年为零港元[24][25]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中未开票应收款项为2774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2743千港元,2023年为2814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3000港元,2023年为55000港元[26][2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261千港元,2023年为2562千港元;应付账款0至90日为4054千港元,2023年为809千港元[28][2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非即期为161千港元,即期为31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非即期为189千港元,即期为200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就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212000港元,2023年为524000港元[23] - 应收账款根据发票日期0至90日2024年6月30日为5482千港元,2023年为908千港元;91至180日2023年为18千港元;180日以上2024年为438千港元,2023年为16千港元[24] - 应付账款根据发票日期0至90日2024年6月30日为4054千港元,2023年为809千港元;181至365日2024年为519千港元;365日以上2024年为74千港元,2023年为82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净额3,340,000港元[37] 股份发行与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供股发行56,514,181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7,697,000港元[30][34] - 2023年供股发行313,998,544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9,248,000港元[30][31] - 2023年配售188,288,000股旧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7,085,000港元[30][32] - 2024年2月8日股份合并后,股份数目从1,130,283,633股减至113,028,363股[30][33] - 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约708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49]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978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40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1040万港元,结余700万港元[50] 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6]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股息[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的情况[53] 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规定[54] - 公司尚未委任主席及主要行政人员,其角色及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56] - 公司秘书协助董事会拟定及落实会议议程,确保董事及时获得充分资讯和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得以制定[56] - 董事会相信现行安排不会损害权力与权责之间的平衡,现任董事会有充足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平衡[5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57] - 审核委员会已批准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57]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8] 集团业务目标 - 集团长远目标是安装约200个电动车充电器,每日为最多20,000辆电动车提供高速充电服务[39] 成本与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74千港元,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88千港元等[9]
信能低碳(0014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06:2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收益约2968.8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27%,亏损约1256.7万港元,较2022年改善7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5791.3万港元,较2022年约6017.1万港元减少[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减至约1533.4万港元,2022年约4072.6万港元[2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3428.3万港元,2022年约803.5万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798.6万港元,2022年约2698.5万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7.3%,2022年为37.2%[23]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为应付债券1000万港元,票面年利8%,2022年贷款约2237.4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数为11.30283633亿股,2022年为6.27997089亿股[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20名,2022年14名,2023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661.6万港元,2022年约639.9万港元[29] - 公司2023年收益从2022年的2330.6万港元增加27%至2968.8万港元[54] - 公司2023年资产净值从2022年的1944.5万港元增加至4257.9万港元[55] 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设计及提供节能解决方案分部收益增加27%,达到约2967.9万港元,亏损减少至约496.7万港元,较2022年改善89%[6][7] 张掖项目相关情况 - 张掖项目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207.9万元,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187.9万元,年末账面价值20万元,2024年2月后结算20万元[8] - 集团与承包商就张掖项目未付结余重整付款计划,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完全作出187.9万元的净拨备[12] 贷款融资业务情况 - 集团于2023年底恢复贷款融资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授出四笔贷款,本金总额约38.8万港元[13][15] - 集团目标客户包括个人及实体,贷款业务集中于个人贷款、按揭贷款及定期贷款[14] - 贷款融资业务客户数目从2023年12月31日的4名增至报告日期超50名[18]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通常授予客户9 - 15个月还款期,年利率28% - 48% [60]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使用抵押品作担保时,贷款与价值比通常不高于80% [60]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根据香港《放债人条例》运作,合规主任确保运作符合该条例[62] - 公司信贷评估结果需放债附属公司一名董事及财务部批核,贷款超指定门槛需再获一名董事批准[59] 财资投资业务情况 - 集团继续探索财资投资业务的市场商机,但暂无吸引且适合的机会[16] 业务市场拓展情况 - 2023年中国大陆GDP录得5.2%增长,集团将继续内地市场的节能解决方案服务[17] - 集团将探索香港及海外的其他节能或能源利用项目的商机,2024年3月订立香港及澳门楼宇隔热节能方案服务合约[17] 股份发行与供股情况 - 2023年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3140万港元,净额估计约2920万港元[33] - 2023年6月7日及26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04港元配售最多188,288,000股新股份[34] - 2023年7月12日,配售事项完成,成功配售188,288,000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7,080,000港元[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5,110,000港元,结余1,970,000港元[35]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结余1,970,000港元将于2024年12月底前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本[35] - 2024年2月8日,股份合并生效,现有股份每10股合并为1股,每手股份8,000股维持不变[37] - 2024年1月18日,公司建议按每持有2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以每股0.35港元的认购价供股集资[40] - 截至报告日期,2024年供股仍在进行中,尚未完成[40]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郑聿恬68岁,2020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42] - 张国龙60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33年高级管理层经验[43] - 莫赞生53岁,2023年4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21年筹资及投资企业联合组织经验[44] - 杨伟雄66岁,2023年2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袁慧敏51岁,2023年6月22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2023年4月1日莫赞生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李黎明女士、杨伟雄先生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月22日蔡晓辉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袁慧敏女士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林右烽先生于4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袁慧敏女士、莫赞生先生及庄苗忠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81][82] - 郑聿恬先生、张国龙先生、莫赞生先生及庄苗忠先生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服务合约/委任函;李黎明女士、杨伟雄先生及袁慧敏女士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委任函[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郑聿恬先生通过富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8,000,000股本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3.36%[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龙先生实益拥有1,468,205股本公司购股权,庄苗忠先生实益拥有587,277股本公司购股权[86] - 郑聿恬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3/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0/1[136] - 张国龙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36] - 莫赞生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4/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0/1[136] - 庄苗忠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0/1[136] - 蔡晓辉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4/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36] - 林右烽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2,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0/1[136] - 李黎明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3/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36] - 杨伟雄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5,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36] 股息与储备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年内未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无)[72] - 2023年内集团无慈善捐款(2022年:无)[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储备(2022年:无)[76]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2日公司终止旧有购股权计划并采纳新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6月1日[88] - 向合资格参与者进一步授出购股权,若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须经股东在股东大会个别批准;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购股权,若行使后发行股份占比超0.1%,要约及接纳须待股东批准[90]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时支付代价1港元,可在28日内接受购股,在董事会厘定期间行使[91] - 根据购股计划认购股份价格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较高者[92] - 所有购股计划授出但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30%[93] - 所有购股行使后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2023年6月2日已发行股份10%[94] - 2020年6月19日按行使价每股0.066港元授出116,203,500份购股,授予董事和雇员购股总值约290万港元[95][96] - 2020年8月26日股份合并后,未行使购股行使价调至每股0.66港元,总数调至11,620,350股[98] - 2020年12月14日供股后,未行使购股行使价调至每股0.656港元,总数调至11,683,849股[99] - 2023年1月16日供股后,未行使购股行使价调至每股0.57港元,总数调至7,254,877股;2023年12月31日,可能授出及待行使购股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为94,140,829股,占已发行股本8.33%[100][101] - 2023年12月31日购股权尚未行使数量为7,196,143股,较年初7,254,877股减少58,734股[102]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3年本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益约占总收益95.0%,最大客户应占收益约占总收益44.3%[113] - 2023年本集团五大供应商应占销售成本约占总销售成本89.0%,最大供应商应占销售成本约占总销售成本33.1%[114]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并无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其职务由四名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22] - 2023年公司维持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17] - 2023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112] - 2023年公司并无且于12月31日亦无存在其他股票挂钩安排(除授出的购股权外)[109] - 2023年公司并无订立或存在与集团业务全部或任何重要部分有关的管理及/或行政合约[110] - 过去三年公司核数师无变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续聘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的决议案[119] - 2023年年内已进行的重大关连方交易获豁免遵守申报、公告及股东批准及年度审阅的规定[108] - 董事会目前由7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本年度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136] - 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41]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143]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报告日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4]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5年6月采纳,2018年12月31日修订[146]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148] - 袁慧敏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蔡晓辉3/3次,林右烽2/2次,李黎明2/3次,杨伟雄4/4次[149] - 集团本年度书面采纳提名政策[149]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报告日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0]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05年6月采纳,2013年3月28日修订[152]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153]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159] - 袁慧敏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蔡晓辉为3/3,林右烽为2/2,李黎明为2/3,杨伟雄为4/4[154] - 袁慧敏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蔡晓辉为1/1,林右烽为1/1,李黎明为1/2,杨伟雄为3/3[16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告[156]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续聘集团本年度核数师[160] - 审核委员会审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声明函件及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60]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60] - 编制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遵守相关准则及规定,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62]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风险,确保设立及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63] - 本年度外聘核数师法定核数服务应付费用为750千港元,申报会计师提供告慰函应付费用为150千港元[172] - 公司秘书曾坤业自2023年3月14日起获委任,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6] - 股东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公司缴足股本(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77] - 董事若在递交通知书21天内未召开会议,请求人或持有过半总投票权的请求人可自行召开,但不得晚于请求日起三个月[178]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程序应对重大风险,董事会进行年度审阅并设应对程序[166] - 本年度委聘外部顾问公司承担内部审计职能,未识别出内部监控制度重大缺陷[169] - 董事会认为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合理有效且充足[170] - 公司按行为守则监管内幕消息处理及发布[171] - 各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本年度培训记录包括出席研讨会等和阅览监管条例更新资料[176] 环境与社会相关情况 - 公司将环境及社会考虑融入业务目标,环境目标含添加环保元素等,社会目标含尊重雇员权利等[182] - 2023年电力消耗10,080千瓦时而2022年为5,34
信能低碳(0014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06:12
公司业绩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29,688千港元,比2022年增长27.3%[1] - 2023年全年业绩中,经营活动亏损为11,791千港元,较2022年减少76.4%[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总收入约为29,688,000港元,较去年增长27%,而亏损约为12,567,000港元,改善77%[49] 财务状况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2港元,较2022年减少83.6%[2] - 2023年末,信能低碳有限公司的流动资产净值为34,283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325.4%[3] - 2023年末,信能低碳有限公司的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42,797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120.2%[3] - 公司股本于2023年底为1,130,283,633股,较2022年增长[72] - 本集团流动资产净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为34,283,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68]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7,986,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69] - 资产负债比率为17.3%,较2022年的37.2%有所下降[70] - 公司负债总额在2023年12月31日减少至约15,334,000港元,主要由于还款借款和确认合同负债[66]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提供節能解決方案,提供借款融資及財務投資服務[48] - 公司在2023年继续在中国提供节能解决方案,客户主要包括商业物业持有人、发展商和管理公司[50][51] - 公司的节能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增加27%,达到约29,679,000港元,虧損减少至约4,967,000港元,改善89%[51][52] - 公司将继续收回应收账款和融资租赁款项,其中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在2023年内有变动[53] - 公司在2023年恢复了贷款融资业务,客户主要包括个人和实体,贷款总额约为388,000港元[58][60] - 公司将继续在内地市场提供节能解决方案服务,预计内地市场仍有多项正面因素支持其长远经济增长[62] - 公司将探索香港及海外其他节能或能源利用项目的商机,已签订关于香港及澳门楼宇隔热涂层服务的综合合同[63] 其他信息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11] - 公司核数师对两个年度的财务报表均作出无保留意见[13] - 綜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4] - 綜合财务报表采用历史成本基准编制[15] - 公司分为節能业务和贷款融资业务两个可报告分部[17] - 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经营[22]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616,000港元,较2022年略有增长[76] - 公司面临人民币兑港元波动产生的潜在外汇风险,管理层将密切监察外汇风险[67] - 公司建议2024年供股,按每持有2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认购价为0.35港元[80] - 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期间将不会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7]
信能低碳(0014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50
财务表现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5,3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64.6%[4]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78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4.5%[4]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亏损为5,5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1%[4]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全面虧損總額为7,11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4%[5]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67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8.6%[5]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41,58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4.3%[7]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股本为3,230,87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0.9%[7]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用之现金净额为11,74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6,521千港元增加[9]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06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2千港元增加[9]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供股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29,24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净额为0[9]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685千港元[9]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产生净亏损约6,18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8,500,000港元减少[16] 资产状况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中,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10,3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2%[6]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中,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6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6]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中,其他借贷为22,37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4.7%[6]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中,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之即期部分为31,32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3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中,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之非即期部分为11,34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3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中,融資租賃項下之應收款項中,流动资产为2,011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10,356千港元[3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信能低碳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为53,40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的57,880千港元有所下降[39] 筹资活动 - 信能低碳有限公司正考虑通过集资活动筹集新资本,以改善经营资金、流动资金及现金流量状况[17] - 公司不建议在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支付任何中期股息[32] - 公司展望未来,计划继续专注绿色能源领域的新业务,包括可再利用能源项目及相关实施、材料采购、销售及解决方案[81] 公司治理 - 公司在企业治理方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治理守则,但存在主席和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的偏离情况[10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能出席公司股东大会,因为有其他重要业务活动[10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董事们在回顾期间遵守了这些规定[107] - 公司尚未委任主席和主要行政人员,这些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确保公司的良好企业治理常规和程序[108] - 公司的公司秘书协助董事会制定和实施会议议程,确保董事们及时获得充分信息[109]
信能低碳(0014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31 19:56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合约情况 - 2017年益浩集团就宿迁保险小镇项目签订20年服务合约[4]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受疫情影响情况 - 2019年底新冠爆发致宿迁保险小镇出租率低,服务费低于预期[6] 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情况 - 公司2022年录得撇销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约2620万港元[3][7] - 2022年公司应用收入法评估宿迁保险小镇项目应收融资租赁款项[8]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财务预测数据 - 2021年年度现金流入预测为3920000元,2022年为1100000元[9] - 2021年和2022年贴现率均为8.45%[9] - 2021年和2022年长增长率均为0%[9]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实际服务费情况 - 2021/2022年度提供服务的实际服务费为906500元/年[10]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未来办公室占用率预测 - 宿迁保险小镇项目未来几年预测办公室占用率较2021/2022年水平反弹约20%[10] 补充公告影响情况 - 本补充公告不影响2022年年报其他资料[11]
信能低碳(0014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8:5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5,37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6,000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亏损5,541,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6,446,000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186,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8,500,000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67港仙,2022年同期为1.62港仙[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约6,186,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500,000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来自中国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5,377千港元,2022年为1,776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10,63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10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186千港元,2022年为8,500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5,37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776,000港元增加约766%;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约为6,186,000港元,2022年亏损约8,500,000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少至约52,69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0,171,000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减少至约11,11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0,726,000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95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8,035,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6,653,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6,985,000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增加至约41,58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9,445,000港元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186,000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约8,500,000港元收窄;每股资产净值为0.044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0.031港元增加[61]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10,35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10,000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为42,66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382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分别为12,367千港元和14,324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实际年利率约为8.45%,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30] - 2023年6月已就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524,000港元,2022年约为879,000港元[32] 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3,407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3,247千港元,应收账款净额为16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7,880千港元、55,244千港元、2,636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就应收账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022年为453,000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中未开票应收款项为2,530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66千港元,未开票应收款项净额为2,46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027千港元、6千港元、2,021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资产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55,000港元,2022年无[38]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83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33千港元[39] 各业务线收入及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为15,149千港元,2022年为1,653千港元;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为228千港元,2022年为123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619千港元,2022年为80千港元,其中2022年有48千港元政府补助[2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45千港元,2022年为2,054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员工成本为2,801千港元,2022年为3,352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432千港元,2022年为1,330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节能解决方案业务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5,37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66%;录得分部亏损约3,092,000港元,2022年亏损约5,858,000港元[44][45] 股份及股息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928,231千股,2022年为523,331千股[2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941,995,663股,较2022年12月31日的627,997,089股有所增加[53] - 2022年10月13日完成配售事项,配售104,666,181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4,000,000港元已全部动用[63][64] - 2023年1月16日完成供股,发行313,998,544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29,200,000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动用约28,700,000港元,余额约500,000港元拟于2023年12月底前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65][66][67] - 2023年7月12日完成配售事项,配售188,288,000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7,080,000港元,截至2023年7月31日尚未动用[69][70]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71] 集团运营及业务计划 - 公司正积极考虑通过集资活动筹集新资本,并实施经营计划控制成本[11][12] - 2023年4月27日,集团出售信能涂膜有限公司全部股权[57] - 中国中央政府放宽COVID - 19相关限制后,集团预计建筑行业整体市况将在2023年下半年继续缓慢复苏[72] - 集团将专注绿色能源领域新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等[73] - 集团会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扩大在中国及境外不同行业的网络[74] - 2023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压力或影响建筑行业,进而影响集团新合约数目和项目利润率[75] - 集团会谨慎寻求机会重启贷款融资及物业按揭业务[76] - 管理团队将探索项目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资金来源支持财务需求[77]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 - 公司董事认为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综合财务报表属合适[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及公告日期,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80] - 部分董事因重要业务活动未出席2023年6月2日的股东周年大会[81] - 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照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82] - 审核委员会批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86] 集团其他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工程合约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712,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954,000港元减少[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5名雇员,较2022年的19名减少;回顾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801,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3,352,000港元减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