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宝华润(00156)
icon
搜索文档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17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2023年公司收入为739,438千港元,较2022年的607,392千港元增长21.74%[3]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84,764千港元,较2022年的316,522千港元有所收窄[3]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16港元,较2022年的0.30港元有所收窄[3] - 2023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226,385千港元,较2022年的377,160千港元有所收窄[5] - 2023年公司综合收入为7.39438亿港元,较2022年的6.07392亿港元有所增长[22][27][3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596亿港元[22]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为39.7633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1.51807亿港元[22] - 公司综合收入为607,39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320,005千港元[32] - 公司资产总值为4,392,037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369,002千港元[32]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总额为6.97279亿港元,2022年为5.71507亿港元[39]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46亿港元,较2022年的2.78亿港元有所减少[55] - 本年度收入增至7.39亿港元,2022年为6.07亿港元,其中61%(2022年为64%)和35%(2022年为32%)分别来自新加坡及香港[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0亿港元,较2022年的44亿港元减少;负债总额为12亿港元,较2022年的14亿港元减少[8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資產淨值為25億港元,每股2.7港元;2022年分別為27億港元和每股2.9港元[88]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185,187千港元,较2022年的3,293,787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791,143千港元,较2022年的1,098,250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499,379千港元,较2022年的918,410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流动净资产为291,764千港元,较2022年的179,840千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652,428千港元,较2022年的450,592千港元有所增加[9]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824,523千港元,较2022年的3,023,035千港元有所减少[9]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2,661,287千港元,较2022年的2,726,240千港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0.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为4900万港元,较2022年的730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公平值亏损4100万港元,部分被购入1700万港元上市股权投资抵销[7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亿港元,较2022年的7亿港元减少;流动比率为1.6,较2022年的1.2增加[85]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减至6.45亿港元,较2022年的8.63亿港元减少,仅约22%须于一年内偿还,较2022年的64%降低[85][86]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4.8%,较2022年的28.6%降低[86]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有抵押銀行擔保為100萬港元,無抵押銀行擔保為400萬港元;2022年分別為100萬港元和300萬港元[88]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資本承擔總額為8800萬港元,2022年為1.21億港元[89] 会计政策相关 - 编制全年业绩会计政策与2022年财报基本一致,采用新订及修订准则[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影响会计政策披露但不影响计量等[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对集团财务报告无影响[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应用于租赁相关交易,对整体递延税项结余无重大影响[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国际税务改革修订对集团无影响[16] 业务分部情况 - 集团业务按产品及服务分为物业投资等多个运营分部[18] - 管理层按报告分部溢利评估表现,计算方法与集团除税前溢利一致[18] - 分部资产不包括联营公司等权益及部分总部资产[18] - 分部负债不包括应付税项等及部分总部负债[19] - 2023年食品业务收入为6.87261亿港元,是收入主要来源[22] - 2023年来自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及其他地区的外来客户收入分别为2.55262亿港元、749.5万港元、4.52911亿港元、1052.2万港元及1324.8万港元[27] - 2023年约1.14667亿港元收入来自食品业务分部向单一客户的销售,2022年为9180.1万港元[29] - 2023年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为1868.5万港元,利息收入为1132.3万港元,股息收入为1071.8万港元[31] - 2023年食品制造业业务收入为324,523千港元,较2022年的266,461千港元增长[37] - 2023年餐厅营运收入为359,901千港元,较2022年的291,065千港元增长[37] - 2023年提供管理服务收入为12,8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3,981千港元下降[37]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697,279千港元,较2022年的571,507千港元增长[37] - 2023年食品业务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6.84424亿港元,2022年为5.57526亿港元[39] - 2023年物业管理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1245.9万港元,2022年为1285.7万港元[39] - 2023年其他业务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39.6万港元,2022年为112.4万港元[39] - 2023年地区市场中,香港收入为2.38321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02.2万港元,新加坡为4.47288亿港元,马来西亚为964.8万港元[39] - 2023年按确认收入时间,某一时间点转让之货品收入为6.84424亿港元,随时间转让之服务收入为1285.5万港元[39] - 食品业务收入本年度为6.87亿港元,2022年为5.6亿港元,来自咖啡店与餐厅连锁店的食品零售业务及食品制造收入分别增加24%及22%[56] - 物业投资本年度分部收入总额为2300万港元,2022年为2100万港元,本年度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2600万港元,2022年为2200万港元[60][67]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年度总收入1800万港元,2022年为1500万港元,本年度损益表中录得溢利32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9700万港元[67]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为4647.5万港元[22] - 2023年公司折旧为1.27352亿港元[2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1991.2万港元[22] - 公司资本开支为37,126千港元,未分配项目资本开支为300千港元[32] - 公司折旧为115,799千港元,未分配项目折旧为8,409千港元[32] - 公司融资成本为12,054千港元,未分配项目融资成本为27,939千港元[32] - 2023年政府补助为169万港元,2022年为1594.8万港元[41]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977.1万港元,2022年为804.2万港元[4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已计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1991.2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04334亿港元[43]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07572亿港元,2022年为2.88821亿港元[43] - 2023年香港所得税递延为 - 970千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年内抵免总额为 - 1196千港元;2022年香港所得税递延为109千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年内抵免总额为 - 3483千港元[44] - 2023年和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918,691,000股普通股[46] - 2023年无已宣派中期股息和拟派末期股息;2022年已宣派中期股息为32,154千港元[48] - 2023年应收账款30日内为28,062千港元,31 - 60日为21,258千港元,61 - 90日为14,413千港元,超90日为396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8,189千港元、19,105千港元、12,155千港元、582千港元[51] - 2023年应付账款30日内为28,076千港元,31 - 60日为11,620千港元,61 - 90日为2,804千港元,超90日为1,237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32,617千港元、10,601千港元、460千港元、1,642千港元[52] - 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9,186,912,716股;2023年12月31日为918,691,271股,因2023年6月6日起每十股已发行普通股份合并为一股股份[52] - 本年度其他经营开支为1.46亿港元,2022年为1.38亿港元;融资成本增至5200万港元,2022年为4000万港元[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8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10.4%及2.0%,本年度确认未变现公平值收益500万港元[7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Amasia投资公平值为56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7.5%及1.4%[7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Quantedge投资公平值减少至42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5.6%及1.1%,本年度已赎回1900万港元部分投资[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GenieBiome Holdings Limited投资公平值为18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36.0%及0.4%,本年度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00万港元[76] - 公司通过持有40.8%权益的Healthway Medical Corporation Limited参与医疗保健服务业务,2023年自其确认分占溢利800万港元,较2022年的2900万港元减少,2023年12月31日权益为4.89亿港元,较2022年的4.74亿港元增加[77][78] - 公司于TIH Limited投资2023年录得所占亏损100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10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权益为2.86亿港元,较2022年的2.98亿港元减少[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有815名全職僱員,2022年為740名;2023年員工成本為2.9億港元,2022年為2.83億港元[90] - 董事不建議就2023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22年無;2023年無中期股息,2022年每股0.35港仙,約3220萬港元[93]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对集团2022年财报无保留意见[12] 市场环境 - 2023年新加坡经济增长1.1%,低于2022年的3.8%增幅[54] 医疗保健业务动态 - Healthway集团旗下65间诊所参与健康SG计划,2023年设立7间新诊所并收购6间诊所,还收购新加坡大型私营泌尿科医务诊所UROHEALTH Pte Ltd.[79] - 2023年10月,OUE Healthcare Limited附属公司完成对Healthway 26.2%权益的收购,Healthway自2023年11月8日起从新交所凯利板除牌[80] 股份相关 - 2023年6月6日股份合併生效,未對集團財務狀況或表現造成重大影響[88] - 公司將於2024年6月3日至6日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5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到350,3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5%[4]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196,63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2%[4]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每股基本及稀释亏损分别为0.06港元和0.14港元[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25,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7%[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185,7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975,5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832,02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919,90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2,584,5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期内全面亏损为125,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7%[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动净额为37,8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855)千港元有显著改善[9] - 公司投资活动中,购入固定资产支付款项为19,378千港元,购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支付款项为17,464千港元,购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支付款项为10,176千港元[9] - 公司融资活动中,提取银行及其他贷款为24,486千港元,償還银行及其他贷款为97,159千港元,租赁付款本金部分为31,252千港元[9] 会计准则和审计 - 本中期财务报告书未经审计,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适用的披露规定编制[10]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长提交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告书,核数师对该财务报告书作出了无保留意见的报告[11] - 本中期财务报告书所采纳的会计政策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书一致,但在本期间首次采纳了一些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13] 业务结构和表现 - 公司业务架构按产品和服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证券投资、食品业务、医疗保健服务、物业管理和其他分部,管理层会分别监控各分部的业绩[1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350,35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25.5%[23] - 公司未分配之企业开支为38,352千港元,融资成本为18,294千港元[23] - 公司分部业绩中,食品业务业绩为正值26,826千港元,服务业务业绩为负值35,978千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同收入总额为333,71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7.9%[26] - 香港市场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达到109,470千港元,占总收入的32.8%[26] 投资情况 - Skye Mineral Partners, LLC(Skye)是本集团持有的合资企业,其主要资产为CS Mining, LLC(CS Mining)的大部分股权[34] - 公司持有的或然负债主要包括有抵押和无抵押银行担保,用于替代食品业务分部的租金及公用开支按金[40] - 公司的承担包括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以及其他承担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損益之财务资产的承担[41]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情况显示,Skyscraper Realty Limited、力宝有限公司、Lippo Capital Limited等主要股东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约74.99%[113] 其他 - 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新加坡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范围收窄至0.5%至1.5%,中中国内地增长前景风险偏向下行[91]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0:40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50,35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8,995千港元增长25.6%[1] - 期内亏损为78,9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824千港元收窄39.2%[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06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14港元收窄57.1%[1]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25,1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0,694千港元收窄30.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350,352千港元[18] - 同期综合除税前亏损为77,226千港元[18] - 同期食品业务外来收入为328,848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35,978千港元[18] - 同期证券投资分部业绩为26,826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29,066千港元[18] - 同期资本开支总计19,559千港元,其中食品业务为19,360千港元[18] - 同期折旧总计63,703千港元,其中食品业务为56,823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350,3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8,995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4,161,23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92,037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241,32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69,002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货品及快流量消费品收入158,4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5,123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餐饮销售收入169,0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806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提供管理服务收入6,2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84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9,9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14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4,2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3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1,7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6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在香港为109,4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431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收入总额为3.3724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066亿港元增长27.71%[2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14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12.1万港元大幅减少[2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63.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93.3万港元略有减少[2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的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2906.6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2344.5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174.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3.4万港元[24] - 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综合亏损及约9.18691亿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经重列后股数相同[25] - 2023年无已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股份合并前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为0.35港仙,金额为3215.4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59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亿港元[34] - 本期总收入增至3.5亿港元,2022年为2.79亿港元,其中63%(2022年为65%)和33%(2022年为30%)分别来自新加坡及香港[35] - 食品业务收入增幅达29%,占本期总收入的94%(2022年为91%),本期分部亏损3600万港元,2022年为6700万港元[35][37] - 本期其他经营开支为7300万港元,2022年为6900万港元[36] - 物业投资本期分部收入总额为1200万港元,2022年为1000万港元,本期录得溢利1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600万港元[39] - 财务及证券投资本期总收入400万港元,2022年为900万港元,本期损益表中录得溢利净额29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900万港元[40] - 集团在TIH Limited的投资于本期录得亏损220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600万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4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亿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1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亿港元[60] - 公司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每股0.35港仙[7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185,72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93,787千港元减少3.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75,51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98,250千港元减少1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32,02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8,410千港元减少9.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43,4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9,840千港元减少20.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09,29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0,592千港元减少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19,90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23,035千港元减少3.4%[4] - 2023年6月30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1.8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亿港元[4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6336.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03.1万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64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32万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公平值為6.40302億港元,佔資產總值15.4%,本期間公平值收益淨額為2928.8萬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GSH股票證券公平值為77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12.0%及1.8%,本期間確認未變現公平值收益400萬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Amasia之投資公平值為56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8.8%及1.4%,本期間錄得公平值收益20萬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Quantedge之投資公平值減少至38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5.9%及0.9%,本期間錄得公平值收益200萬港元,已贖回1400萬港元投資,預計8月31日完成190萬港元贖回[47][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Ascapia之投資公平值為37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5.7%及0.9%,本期間錄得公平值收益200萬港元,約2600萬港元贖回將於下半年完成[49]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公平值為7200萬港元,本期間減少主要因公平值虧損1800萬港元,抵銷購入1700萬港元上市股權投資[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GB之投資公平值為19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26.5%及0.5%,本期間計入其他全面收入之未變現公平值收益為10萬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减至7.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3亿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约65%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2年12月31日为64%[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7.2%,2022年12月31日为28.6%[62]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公告第2号的修订,预计影响年度财务报告书会计政策披露[9] - 公司将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的修订应用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的会计政策及估计变动,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0][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主要影响年度财务报告书中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组成部分披露,不影响整体递延税项结余[12][13] 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业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等7个营运分部,管理层按分部业绩进行资源分配决策与表现评估[14][15] 店铺开设情况 - 公司全新概念店「Délifrance Bistro」已开业,2023年7月开设「Chatterbox Café」新店,另一间预计下半年开业[38] 投资相关情况 - 公司持有Skye Mineral Partners, LLC少数权益,相关诉讼仍在进行中,公司将继续抗辩并提出反申索[29][30] - 公司透過投資Healthway參與醫療保健服務業務,Healthway集團本期間收入增長,公司自Healthway確認之分佔溢利為900萬港元,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Healthway之權益為4.8億港元[52][53] - GSH为亞洲物業發展商,酒店收入持續復甦,但經營成本因員工等開支上升而增加,隨著中國內地開放旅遊,投資者對其馬來西亞房地產業務興趣增加[44] - Amasia旗下Dialpad提供業務通訊軟件,公司2015年對Amasia投資200萬美元以獲長遠資本收益[45] - Healthway集团旗下55间诊所参与健康SG计划,期间设立三间新诊所并收购四间诊所[54] - Healthway集团收购新加坡大型私营泌尿科医务诊所UROHEALTH Pte Ltd. [55] - OUEH集团附属公司提出以每股0.048坡元现金收购Healthway全部已发行普通股的退市要约[56]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容夏谷、梁英杰和陈念良,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报告[72]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董事会不时检讨以符合相关标准和期望[73] - 董事认为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74]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746名全职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774名[6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经济环境情况 - 新加坡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范围由0.5% - 2.5%收窄至0.5% - 1.5%,集团及联营公司将审慎管理资金[6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3年及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022年估算的3.5%下调为3.0%[69]
力宝华润(0015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30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78亿港元,2021年录得综合溢利约4900万港元[5][16] - 2022年公司总收入减至6.07亿港元,2021年为6.49亿港元[17] - 2022年公司其他经营开支为1.38亿港元,2021年为1.5亿港元[1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44亿港元,2021年为50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4亿港元,2021年为15亿港元[3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减至8.63亿港元,2021年为9.89亿港元[38] - 2022年12月31日,约64%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1年为34%;资本负债比率为28.6%,2021年为28.4%[3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27亿港元,2021年为31亿港元;每股0.29港元,2021年为每股0.34港元[4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1.21亿港元,2021年为1.14亿港元[4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740名全职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787名;2022年计入损益表的员工成本为2.83亿港元,2021年为3.15亿港元[44] - 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0.35港仙已派付,董事不建议派末期股息;2022年股息总额每股0.35港仙,约3220万港元,2021年每股0.45港仙,约4130万港元[5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1.18892亿港元[63] - 本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552.4万港元,2021年为472.6万港元[65] 业务板块财务情况 - 2022年公司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净额1.05亿港元,2021年录得收益2.18亿港元[8]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中64%来自新加坡,32%来自香港,2021年分别为60%和37%[17] - 2022年食品业务占总收入92%,与2021年持平,但录得6%跌幅[17] - 食品业务本年度收入5.6亿港元,2021年为5.96亿港元,分部亏损增至1.11亿港元,2021年为6700万港元[19] - 物业投资本年度分部收入2100万港元,2021年为2200万港元,录得亏损2300万港元,2021年为700万港元[21][22] - 财务及证券投资本年度总收入1500万港元,2021年为1900万港元,损益表中录得亏损净额97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2.15亿港元[23][24] - 2022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3.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47亿港元[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7.8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9亿港元[2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3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9.3%及1.7%,确认未变现公平值亏损6000万港元[2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SH债务证券公平值为18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2.3%及0.4%[2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于Amasia投资公平值为56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7.2%及1.3%,本年度录得公平值亏损1万港元[2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于Quantedge投资公平值为50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6.3%及1.1%,本年度赎回1900万港元投资,公平值亏损1600万港元[3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为7300万港元,2021年为7900万港元[31] 联营公司情况 - 公司联营公司Healthway集团2022年开设新诊所及收购新品牌专科服务,结束后又收购三间新诊所,目前拥有超100间诊所及医疗中心[7] - 2022年集团在Healthway集团所占溢利增至2900万港元,2021年为2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集团于Healthway权益为4.74亿港元,2021年为4.43亿港元[33] - 2022年Healthway集团开设多个新专科诊所、收购多个品牌并开设第三间健康检查中心[33] - 2023年中Healthway集团将支持全国健康SG计划,还将扩大及加强专科护理分部[34] - 2022年集团在TIH集团所占溢利为1000万港元,2021年为2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集团于TIH权益为2.98亿港元,2021年为2.91亿港元[35] 市场环境与公司策略 - 2022年新加坡经济增长3.6%,低于2021年的8.9%[15] - 2023年延续挑战市场环境,3月发生大规模银行倒闭事件,公司将审慎行事把握时机[9] - 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环境仍面临挑战,中国内地经济将快速增长,新加坡经济预测增长率介乎0.5%至2.5%[45]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于香港市场推出“Cuisine Rewards”手机应用程式[6] - 公司就“Délifrance”推行品牌重塑计划,“Délifrance Bistro”于2023年3月开幕,2023年将开设两间“Chatterbox”新店[20] ANR购股计划 - Asia Now Resources Corp于2014年9月11日采纳ANR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58] - 根据ANR购股计划,行使所有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后可发行ANR股份整体限额不超采纳日已发行ANR股份20%[61] - 可根据ANR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涉及ANR股份数目上限与其他计划合计不超采纳日已发行股本10%[61] - 预留行使ANR购股计划授出购股而发行的ANR股份最多11332079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61] - 任何十二个月内,因行使授予单一ANR合资格人士购股而发行及将发行ANR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ANR股份1%[61] - 本年度开始及结束时,无根据ANR购股计划授出可认购ANR股份的未行使购股,年内无Asia Now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1] 董事相关情况 - 李江于2023年3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吴敏燕于2022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徐景辉于2022年12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李棕博士、李联煒先生、李小龙先生及李江先生亦为公司若干附属公司之董事[68] - 李小龙、陈念良、梁英杰等多位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协议书任期多为两年,部分协议可由一方以三个月事先书面通知终止[69] - 李棕、李联煒、李小龙分别就获委任为公司执行总裁、行政总裁、业务发展执行副总裁订立雇佣协议,可由一方以三个月事先书面通知终止[70] - 李棕博士62岁,身兼多职,包括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总裁等[73] - 李联煒先生74岁,为公司行政总裁,在多间公司任职且经验丰富[74][75]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作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该等董事均属独立人士[71] - 公司已投保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为集团董事及高级职员提供潜在责任保障[72] - 2023年3月李江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79] - 李棕博士酌情花红金额为1008.3万港元,李联炜先生为100万港元,李小龙先生为60万港元[88] - 自2022年4月1日起,董事袍金由每年24.6万港元调整为每年25.8万港元,本年度已付董事袍金按12个月基准计算为25.5万港元[90] - 本年度已付非执行董事担任董事会委员会主席酬金按12个月基准计算为8.43万港元,成员为5.46万港元[90] - 1997年5月陈念良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年9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80] - 2002年3月梁英杰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12月辞任力宝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2004年9月容夏谷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11月辞任专业旅运(亚洲)企业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12月辞任HKC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2022年12月吴敏燕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李小龙先生于2015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并购科技公司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76] - 董事薪酬参考市场水平、投入时间、职务与责任及集团其他职位雇佣条件而定[87]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棕通过力宝间接持有公司普通股6,890,184,38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91][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小龍持有公司普通股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0%[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吳敏燕被視為擁有公司普通股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2%[91][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棕持有力寶普通股369,800,21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8%[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聯煒持有力寶普通股1,031,25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21%[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棕通过力宝间接持有HKC普通股1,477,715,49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95%[91][9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聯煒持有HKC普通股2,000,54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0%[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Auric普通股80,618,551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5.48%[94][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Lippo Capital普通股423,414,001股,占已发行股份60%[9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Lippo Finance Limited普通股6,176,470股,占已发行股份82.35%[9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Skyscraper等多位主要股东分别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6,890,184,38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104] - Lippo Capital及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直接及间接拥有力宝普通股股份369,800,219股权益,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的74.98%[104] - Lippo Capital Holdings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的60%,Lippo Capital Group拥有Lippo Capital Holdings已发行股本的100%[104] - PT TUM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余下的40%[104] 特许经营协议 - 2020年1月3日,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与Maxx Coffee特许权授予人订立特许经营协议,初步为期十年,可延期五年[110] - 2020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2.5%[111] - 2021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3%[111] - 2022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3.5%[111] - 自2023年1月1日起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4%[111] - 向Maxx Coffee特许权授予人采购Maxx Coffee供应品的代价按成本基准厘定[112]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本年度向特许权授予人总交易额年度上限为1450万港元,含特许权使用费估计最高590万港元和采购代价估计最高860万港元[113]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拟用全资附属公司Maxx Coffee Singapore Pte. Ltd自2022年1月1日开展业务,分特许经营协议条款与原协议大致相同,年度上限不变[115] - Maxx Coffee特许权授予人由IAP间接控制,李博士及其胞兄共同间接控制IAP股东大会超50%投票权,被视为公司关连人士[116] - 租务协议中LCR Catering向Serene Yield租赁香港金钟道单位,租期三年,月租352700港元,首5个月及最后1个月免租,服务费用每月73053港元且不超95000港元,本年度上限为537.3万港元[117][118] - 该等Chatterbox特许经营商本年度向特许权授予人总交易额年度上限为500万港元[124] - 2021 - 2027年Chatterbox特许权使用费率分别为净收入的2.5%、3.0%、3.5%、4.0%、4.0%、4.0%、4.0%[122] - 该等Chatterbox特许经营协议自2021年1月1日起初步为期七年,特许经营商可选择延期七年[121]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协议使特许经营商能在新加坡以品牌名成立新咖啡店拓展食品零售业务[114] - 该等Chatterbox特许经营协议让特许经营商利用特许权授予人专业知识,以品牌在香港开餐厅扩展食品零售业务[125] 其他业务协议 - 2021年3月22日力寶投資管理與該客戶訂立企業支援服務協議,年度上限
力宝华润(0015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36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2022年公司收入为607392千港元,较2021年的648547千港元有所下降[1]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316522千港元,而2021年为溢利39001千港元[1] - 2022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3.02港仙,2021年为每股盈利0.53港仙[1] - 2022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77160千港元,2021年为16023千港元[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为607392千港元[17] - 该年度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20005千港元[17] - 2022年综合资本开支40035千港元,2021年为37126千港元[18][20] - 2022年综合折旧104839千港元,2021年为115799千港元[18][20] - 2022年综合利息收入4450千港元,2021年为6559千港元[18][20] - 2022年综合融资成本11784千港元,2021年为12054千港元[18][20] - 2022年综合收入607392千港元,2021年为648547千港元[19][21] - 2022年综合除税前溢利未提及,2021年为37910千港元[19] - 2022年综合资产总值未提及,2021年为5004747千港元[19] - 2022年综合负债总额未提及,2021年为1542782千港元[19] - 2022年来自单一客户的食品业务收入约91801000港元,2021年为96527000港元[23]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571,507千港元,2021年为607,27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9%[24][25]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5,948千港元,2021年为12,08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9%[26] - 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为8,042千港元,2021年为3,10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59.3%[27]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104,334千港元,2021年溢利为226,157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28] - 2022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3,483千港元,2021年为1,09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19.2%[29] - 2022年及2021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亏损)的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9,186,913,000股普通股[30] - 2022年销售货品及快流量消费品收入为266,461千港元,2021年为285,73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7%[24] - 2022年餐饮销售收入为291,065千港元,2021年为307,42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3%[24] - 2022年提供管理服务收入为13,981千港元,2021年为14,11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0.9%[24] - 2022年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为17,177千港元,2021年为18,51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2%[24] - 2022年公司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2.78亿港元,2021年为综合溢利4900万港元[36] - 2022年总收入减至6.07亿港元,2021年为6.49亿港元,其中64%(2021年60%)和32%(2021年37%)分别来自新加坡及香港[37] - 2022年食品业务收入5.6亿港元,2021年为5.96亿港元,占总收入92%,但跌幅达6%[37][39] - 2022年其他经营开支为1.38亿港元,2021年为1.5亿港元[38] - 2022年食品业务分部亏损增至1.11亿港元,2021年为6700万港元[39] - 2022年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5港仙,金额3215.4万港元,2021年无;拟派末期股息2022年无,2021年为每股普通股0.45港仙,金额4134.1万港元[32] - 2022年应收账款6.0031亿港元,2021年为4.9872亿港元;应付账款4.532亿港元,2021年为3.8602亿港元[34]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年度总收入1500万港元,2021年为1900万港元[43] - 本年度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损益表中亏损净额9700万港元,2021年溢利2.15亿港元[4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44亿港元,2021年为50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4亿港元,2021年为15亿港元[5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减至8.63亿港元,2021年为9.89亿港元[60] - 2022年12月31日约64%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1年为34%;资本负债比率为28.6%,2021年为28.4%[6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27亿港元,2021年为31亿港元;每股0.29港元,2021年为每股0.34港元[6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740名全职雇员,2021年为787名;员工成本为2.83亿港元,2021年为3.15亿港元[67] - 2022年末期股息不派付,2021年为每股0.45港仙;中期股息每股0.35港仙,2021年无;2022年股息总额每股0.35港仙,2021年为每股0.45港仙[6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293787千港元,较2021年的3530654千港元减少[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098250千港元,较2021年的1474093千港元减少[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918410千港元,较2021年的742806千港元增加[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50592千港元,较2021年的799976千港元减少[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023035千港元,较2021年的3461965千港元减少[4] - 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中,2022年储备为967310千港元,较2021年的1372433千港元减少[4] - 2022年非流动资2726240千港元,2021年为2778926千港元[22] - 2022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3.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47亿港元[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7.8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9亿港元[44]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为73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00万港元[51] 各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业务按产品及服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等六个营运分部[13] - 该年度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21034千港元,业绩亏损22981千港元[17] - 该年度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3613千港元,业绩盈利3613千港元[17] - 该年度证券投资分部收入为11606千港元,业绩亏损100806千港元[17] - 该年度食品业务分部收入为560256千港元,业绩亏损110714千港元[17] - 该年度医疗保健服务分部业绩亏损1823千港元,所佔联营公司业绩盈利29166千港元[17] - 2022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总额为2100万港元,2021年为2200万港元[41] - 2022年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200万港元,2021年为700万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亏损2300万港元,2021年为700万港元[42] - 公司通过拥有40.8%权益的Healthway参与医疗保健服务业务,Healthway在新加坡有超100间诊所及医疗中心[52][53] - 2022年Healthway集团所占溢利增至2900万港元,2021年为2500万港元[54] - 2022年集团在TIH Limited投资所占溢利为1000万港元,2021年为2500万港元[56] - 2022年Healthway集团开设新Nobel医疗专科诊所、第三间健康检查中心,收购多个品牌扩大网络[54] 财务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本年度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9][10][11][12] 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开设两间新店扩展「Chatterbox」品牌,「Délifrance Bistro」概念店于2023年3月开幕[40] - 2023年新加坡经济预测增长率为0.5% - 2.5%,集团及其联营公司将审慎管理资金[68] 股份与股东相关 - 2023年5月30日至6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股东资格,股份转让文件须于5月2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过户登记处[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企业管治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董事会不时检讨以符合期望和标准[72] - 董事认为公司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73]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财务报告[74] 审计情况 - 集团独立核数师安永认为初步公布数字与综合财务报告草稿金额一致,工作不构成鉴证[75]
力宝华润(0015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8 16:35
收入与溢利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78,99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0,863千港元;溢利总额为141,2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4,709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28,090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为156,111千港元[3]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80,694千港元,2021年同期全面收入总额为76,573千港元[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45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为1.83港仙[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32,946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167,779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278,995千港元[31] - 同期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28,090千港元[31]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入27.8995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32.0863亿港元有所下降[38] - 2021年上半年综合业绩1.72693亿港元,除税前溢利1.56111亿港元[35]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额为2.6031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98669亿港元下降约12.84%[4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012.1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854.9万港元增长约18.39%[5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93.3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649.1万港元减少约57.95%[56] - 2022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亏损)净额为 - 2344.5万港元,2021年为2.18087亿港元[62]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300.3万港元[62]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期内支出总额为1734万港元,2021年为3349万港元[63] - 2022年上半年集团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3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综合溢利1.68亿港元[111] - 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减少13%至2.79亿港元,2021年为3.21亿港元[111]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437,04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530,654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248,39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74,093千港元[1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64,46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2,806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478,14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9,976千港元[11][12]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242,82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61,965千港元[12] - 2022年6月30日公平值储备为1,705,907千港元,较2021年1月1日无变化[17]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46.8543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0.04747亿港元有所减少[38]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4.42614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42782亿港元有所减少[38] - 2022年6月30日匀集投资分部资产12.7556亿港元,财务投资分部资产2.9719亿港元,证券投资分部资产14.70935亿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食品业务分部负债4633.78万港元,医疗保健服务分部负债4099.77万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后结余48,44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9,872千港元[72]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997,91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88,592千港元,银行贷款利率2.5% - 3.6% [73]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结余29,59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8,602千港元[78]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均为9,186,912,716股,金额为1,705,907千港元[79] - 2022年6月30日或然负债3,73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64千港元[8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3052.7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8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2.1166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9522亿港元[86] - 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的承担,2022年6月30日为663.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27.2万港元[87] - 其他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的承担,2022年6月30日为1.0473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389.4万港元[87]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的承担,2022年6月30日为1.0081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99.6万港元[87]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平值,2022年6月30日为9840.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854.7万港元[9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等账面价值和公平值,2022年6月30日为11.8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09497亿港元[90]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之资产总额为11.8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09497亿港元[102] - 2022年6月30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7.6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47亿港元[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10.8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9亿港元[12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于Ascapia投资公平值为88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8.1%及1.9%,本期公平值收益为1800万港元[12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于Quantedge投资公平值为80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7.4%及1.7%,本期公平值亏损为400万港元[12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1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6.6%及1.5%,本期未变现公平值亏损800万港元[12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GSH债务证券公平值为18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1.6%及0.4%[12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于Ilya投资公平值为69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6.4%及1.5%,本期公平值收益为5200万港元[13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2022年6月30日为98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00万港元[12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为98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00万港元[1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拥有Healthway已发行股份约40.8%的权益,Healthway集团开设6间新诊所,目前拥有约100间医疗中心及诊所[136] - 集团本期确认Healthway较高分占溢利1800万港元,2021年为13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集团于Healthway的权益为4.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43亿港元[137] - 集团本期自TIH投资录得所占溢利600万港元,2021年为26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集团于TIH的权益为2.8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91亿港元[13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4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0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亿港元[14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为9.9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89亿港元;约65%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1年12月31日为34%[143][14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0.2%,2021年12月31日为28.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2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亿港元[14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抵押银行担保为100万港元,无抵押银行担保为30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4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承担总额为1.1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4亿港元,主要与非上市投资基金承诺投资有关[14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101,85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所得33,336千港元[19]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15,89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040千港元[19]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63,21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0,364千港元[1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80,96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3,068千港元[19] - 2022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6,19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9,916千港元[19] 各业务分部情况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总计10,242千港元,业绩亏损6,439千港元[31] - 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1,335千港元,业绩盈利1,335千港元[31] - 证券投资分部收入7,398千港元,业绩亏损19,922千港元[31] - 食品业务分部收入254,226千港元,业绩亏损66,862千港元[31] - 医疗保健服务分部业绩亏损920千港元[31] - 其他分部收入9,840千港元,业绩盈利1,123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外来收入879.9万港元,财务投资(证券投资)外来收入123万港元,食品业务外来收入2.93704亿港元[35] - 2022年上半年食品药业收入2.52929亿港元,其他业务收入738.4万港元;地区市场中新加坡共和国收入最高,为1.80296亿港元[43] - 食品业务占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的91%,2021年为92%,且收入下跌13%[111] - 2022年食品业务分部收入2.54亿港元,2021年为2.94亿港元[114] - 2022年食品业务分部亏损增至6700万港元,2021年为3700万港元[114] - 新加坡自2022年3月底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当地食品零售业务表现改善[114] - 香港第五波疫情实施社交距离措施,影响公司在港食品零售业务表现[114] - 公司正就「Delifrance」推行品牌重塑计划以提升竞争力[115] - 物业投资分部本期收入总额为1000万港元,2021年为1100万港元,本期录得亏损6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700万港元[116]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期总收入为900万港元,2021年为1200万港元,本期亏损净额为19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2.12亿港元[120] 财务准则与影响 - 公司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报告无重大财务影响[23] 股息派发情况 - 2022年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5港仙,金额为32,154千港元,2021年无[66] - 董事已议决派发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0.35港仙,约3220万港元,2021年无[153] 关联交易情况 - 2022年期内向力寶有限公司收取租金收入213,000港元,2021年为231,000港元[84] - 2022年期内向Hongkong Chinese Limited收取
力宝华润(0015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7:46
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4900万港元,2020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录得综合亏损1200万港元[5][13] - 2021年收入为6.49亿港元,2020年为4.92亿港元[13] - 食品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占2021年总收入92%,2020年占比91%[13] - 2021年其他经营开支为1.5亿港元,2020年为1.4亿港元[13] - 食品业务2021年收入5.96亿港元,2020年为4.46亿港元,2021年亏损增至6700万港元,2020年为2300万港元[15] - 物业投资业务2021年收入2200万港元,2020年为1700万港元,2021年亏损减至700万港元,2020年为7500万港元[17]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2021年总收入1900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2021年溢利净额2.15亿港元,2020年为1.38亿港元[19] - 2021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9.4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17亿港元[20] - 2021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为11.2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33亿港元[20] - 2021年12月31日,Quantedge投资公平值为85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约7.5%,资产总值约1.7%,2021年分占公平值收益1400万港元[24] - 2021年12月31日,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9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约7.0%,资产总值约1.6%,2021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亏损700万港元[25] - 2021年12月31日,GSH债务证券公平值为19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约1.6%,资产总值约0.4%[2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Ascapia投资公平值为73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6.4%及1.5%,本年度录得公平值收益4300万港元[2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公平值为7900万港元(2020年为1.03亿港元),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净额5200万港元[2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eBroker投资账面价值为13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16%及0.3%,本年度计入其他全面收入未变现公平值亏损6500万港元[2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Healthway已发行股份约40.8%权益,本年度确认分占溢利2500万港元(2020年为700万港元),权益为4.43亿港元(2020年为4.31亿港元)[30][31] - 2021年,公司自对TIH投资录得所占溢利2500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权益增加至2.91亿港元(2020年为2.75亿港元)[3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50亿港元(2020年为52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5亿港元(2020年为18亿港元)[3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总额为8.6亿港元(2020年为10.7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0(2020年为2.1)[3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为9.89亿港元(2020年为11.74亿港元),其中银行贷款9.89亿港元(2020年为8850万港元)[3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约6%(2020年为7%)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计息,其余按浮动利率计息[36] - 2021年12月31日约34%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一年内偿还,低于2020年的39%[38] - 2021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8.4%,低于2020年的33.2%[3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31亿港元,每股0.34港元,与2020年持平[38] - 2021年12月31日有抵押银行担保为100万港元,低于2020年的200万港元;无抵押银行担保为300万港元,高于2020年的200万港元[3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承担总额为1.14亿港元,高于2020年的5700万港元[3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787名全职雇员,少于2020年的945名;员工成本为3.15亿港元,高于2020年的2.18亿港元[40] - 2021年无宣派中期股息,2020年为每股0.2港仙;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5港仙,高于2020年的0.35港仙[47] - 2021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45港仙,约4130万港元;2020年为每股0.55港仙,约5050万港元[47]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06868亿港元[59] - 本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472.6万港元,2020年为165.6万港元[62] 业务发展 - 公司联营公司Healthway收购经营9间诊所的连锁基层健康医疗中心,成为新加坡最大连锁门诊诊所[6] - 2021年10月,HMC集团完成收购经营9间诊所的连锁基层健康医疗中心,正扩展专科医生网络[33] - 公司参与多项专注不同国家科技及科技型公司的投资基金,获可观回报[6] - 公司及其联营公司准备把握全球经济活动及国际旅游业好转机遇,同时探索商机[8] - 随着2022年4月21日香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预期食品业务表现将改善[5] - 2022年初Omicron变种病毒蔓延,香港实施严格社交距离措施,对公司食品零售业务造成不利影响[16]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食品零售业务及食品制造业业务,以多个品牌经营餐厅食肆[16] 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棕通过受控法团拥有力宝华润普通股6,890,184,38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棕通过受控法团拥有力宝普通股369,800,21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8%[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棕通过受控法团拥有HKC普通股1,477,715,49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95%[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小龙拥有力宝华润普通股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0%[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联炜拥有力宝普通股1,031,25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21%[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联炜拥有HKC普通股2,000,54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0%[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徐景辉拥有HKC普通股67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3%[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棕拥有或视作拥有Auric普通股80,618,551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5.48%[84][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棕拥有Lippo Capital普通股423,414,001股,占已发行股份60%[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本衍生工具相关股份中无权益[90] - 2021年12月31日,Skyscraper等主要股东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6,890,184,38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96] - Lippo Capital Holdings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的60%,Lippo Capital Group拥有Lippo Capital Holdings已发行股本的100%[96] - PT TUM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余下的40%[97] - Lippo Capital及附属公司直接及间接拥有力宝普通股股份369,800,219股权益,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的74.98%[98] 董事相关 - 徐景辉先生及容夏谷先生自2020年9月30日起任董事,任期两年;李棕博士及李联炜先生自2021年1月1日起任董事,任期两年;李小龙先生自2021年5月1日起任董事,任期两年;陈念良先生及梁英杰先生自2022年1月1日起任董事,任期两年[64] - 李棕博士、李联炜先生、李小龙先生分别就获委任执行总裁、行政总裁、业务发展执行副总裁订立雇佣协议,生效时间分别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2015年5月1日[66] - 李棕博士与附属公司订立雇佣合约,任何一方可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终止合约[67] - 公司已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函,认为其均属独立人士[67] - 公司已投保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为集团董事及高级职员提供保障[67] - 李棕博士于1992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为董事会主席,还在多家公司任职[68] - 李棕博士固定花紅83,000港元,酌情花紅20,000,000港元[78] - 李聯煒先生酌情花紅1,500,000港元[78] - 李小龍先生酌情花紅1,000,000港元[78] - 本年度已付予各董事董事袍金246,000港元[79] - 本年度已付予非執行董事擔任董事會委員會主席酬金81,600港元[79] - 本年度已付予非執行董事擔任董事會委員會成員酬金52,800港元[79] 特许经营 - 2020年1月3日,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与授予人订立为期十年特许经营协议,可延期五年[105] - 2020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2.5%[106] - 2021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3%[106] - 2022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3.5%[106] - 2023年起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4%[106]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本年度向Maxx Coffee特许权授予人作出之总交易额年度上限为980万港元,含360万港元特许权使用费和620万港元采购代价[107] - 2022年1月1日起,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拟用全资附属公司Maxx Coffee Singapore Pte. Ltd.开展业务[109] - 李博士及其胞兄共同间接控制Maxx Coffee特许权授予人股东大会超50%投票权,其被视为公司关连人士[110] - 2021 - 2027年各阶段Chatterbox特许权使用费率分别为2.5%、3.0%、3.5%、4.0%、4.0%、4.0%、4.0% [114] - 本年度Chatterbox特许经营商向Chatterbox特许权授予人作出之总交易额年度上限为300万港元[116] - Chatterbox特许经营协议让特许经营商可利用授予人专业知识,以相关品牌在香港开餐厅扩展食品零售业务,授予人为OUE全资拥有公司,属公司关连人士[117] 持续关连交易 - 2021年3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力宝投资管理与OUE Investments Pte Ltd订立为期三年的企业支援服务协议,本年度协议年度上限为600万港元[118]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合并收入百分比为集团总收入的31%,最大客户应占收入为15%,五大供应商应占合并采购额百分比少于集团采购总额的30%[1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协议在集团日常业务中按合理条款订立,核数师已就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函件[123]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关于持续关连交易的披露规定[124] - 除已披露者外,本年度结束时或年内公司及附属等参与订立的合约中,董事或控股股东无其他重大权益[125] 企业管治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批准并采纳公司股息政策,详情载于企业管治报告[136]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本年度采取措施加强管治以符合相关规定[143]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本年度所有董事均完全遵守[145] - 公司为雇员买卖本公司证券设定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书面指引[146] - 董事会现有七名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四名非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147] - 梁英杰、徐景辉和容夏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九年,仍保持独立性且对公司有重大贡献[149] - 三分之一董事须在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待股东表决后可获重选,董事至少每三年轮次退任一次[150] - 董事会监督集团策略发展,决定目标、策略和政策,监控经营和财务表现[151] - 管理层在执行董事监督下负责集团业务日常管理,定期检讨职能和权力[151] - 公司设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董事会委员会,本年度董事会举行五次会议[153] - 本年度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举行一次会议[154]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由不同人担任,分别为李棕博士和李联炜先生[156] - 现有四名非执行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合约任期两年[157] - 2005年6月成立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负责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方案[158][159] - 董事薪酬及退休福利详情分别在财务报告书附注9及
力宝华润(0015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8 18: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20,863千港元,2020年9月30日为325,190千港元[3] - 期内溢利为152,76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55,370千港元[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1.83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0.41港仙[3]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411,71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351,912千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60,28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97,281千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25,89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19,618千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34,38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77,663千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19,39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47,432千港元[11]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526,71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482,143千港元[11]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3,189,07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123,558千港元[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股本为1,705,907千港元,保留溢利为1,589,984千港元,权益总额为3,526,718千港元[14]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动净额为33,33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9,259千港元[18]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 - 16,04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110,000千港元[18]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 - 320,36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9,182千港元[18]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303,068千港元,期初为994,515千港元,期末为689,916千港元[18]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972003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249193千港元下降5.28%[4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445285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67050千港元下降18.21%[44] - 2021年6月30日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298263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292182千港元增长2.08%[44][46][48] - 2021年6月30日餐饮销售为139172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119706千港元增长16.26%[44][48] - 2021年6月30日提供管理服务收入为6250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6178千港元增长1.16%[44][48] - 2021年6月30日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为8799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10491千港元下降16.13%[44] - 2021年6月30日利息收入为2204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4840千港元下降54.46%[44] - 2021年6月30日股息收入为10291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14399千港元下降28.53%[44] - 2021年6月30日其他收入为8549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30336千港元下降71.82%[54] - 2021年6月30日其他亏损净额为16491千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的13218千港元增长24.76%[55]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工具之公平值收益淨額6月30日為218,087千港元,9月為47,778千港元[60] - 利息收入中貸款及墊款為945千港元,承兌票據為119千港元,其他為1,259千港元[60] - 固定資產折舊6月30日為(27,652)千港元,9月為(25,012)千港元[60] - 使用權資產折舊6月30日為(26,397)千港元,9月為(29,144)千港元[60] - 已售存貨成本6月30日為(155,072)千港元,9月為(144,223)千港元[60] - 所得税方面,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支出總額為3,349千港元,2020年9月30日為4,995千港元[61] - 2020年9月30日已宣派之中期股息為18,374千港元,每股普通股0.2港仙,2021年6月30日無[64] - 應收貿易賬款6月30日結餘為73,225千港元,12月31日為75,542千港元[70]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流动部分为232,843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890,77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流动部分为457,858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174,210千港元,银行贷款及透支年利率为1.8%至3.4%(2020年为1.9%至4.8%)[71]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未偿还结余为43,11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700千港元[75]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均为9,186,912,716股,金额为1,705,907千港元[76] - 2021年6月30日或然负债为3,63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750千港元[77] - 2021年6月30日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的承担为20,88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306千港元;其他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的承担为55,43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7,030千港元[80]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向力宝有限公司和Hongkong Chinese Limited分别收取租金收入231,000港元和582,000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301,000港元和746,000港元[81]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向合营企业收取利息收入77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777,000港元[81]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向联营公司支付顾问及服务费924,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344,000港元[8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30,527,000港元,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207,730,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30,527,000港元,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208,974,000港元[82] - 2021年6月30日财务资产账面价值为1,211,319千港元,公平值为1,211,319千港元;财务负债账面价值为17,454千港元,公平值为17,454千港元[84] - 非上市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增加/减少3%(2020年12月31日 - 3%),公平值将增加/减少1582.6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 - 1342万港元)[92] - 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票证券市场法市盈率倍数为9.6(2020年12月31日 - 11.1),增加/减少0.5,公平值分别增加/减少57.5万港元及58.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 - 361.3万港元及360.5万港元)[93] - 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票证券市场法缺乏市场流通性折现率为15.8%(2020年12月31日 - 15.8%),其变动导致公平值变动不重大[93] - 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票证券市场法赎回概率为85%(2020年12月31日 - 10%),增加/减少5%(2020年12月31日 - 5%),公平值分别减少/增加276.4万港元及277.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 - 48.8万港元及49.6万港元)[93] - 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票证券收入法折现率为21.1%至28.7%(2020年12月31日 - 21.1%至28.7%),增加/减少3%(2020年12月31日 - 3%),公平值分别减少/增加80.8万港元及109.5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 - 80.6万港元及109.3万港元)[93] - 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票证券收入法缺乏市场流通性折现率为15.8%至20.6%(2020年12月31日 - 15.8%至20.6%),其变动导致公平值变动不重大[93]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资产总额为1211919千港元,其中第一層为620153千港元,第二層为23822千港元,第三層为567944千港元[96]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负债中,其他财务负债为16709745千港元和17454千港元[96]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资产总额为1137195千港元,其中第一層为564445千港元,第二層为23066千港元,第三層为549684千港元[96]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负债中,其他财务负债为163827137千港元、1343千港元和24862千港元[96] - 本期股东应占综合溢利1.68亿港元,上一期为综合亏损3800万港元[108] - 本期其他经营开支7300万港元,2020年为6900万港元[109] - 2021年1月1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票证券为102356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40423千港元[104] - 2020年12月31日无抵押票据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为287324千港元[106] - 2021年6月30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8.6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17亿港元[118]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11.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33亿港元[120]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为41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3亿港元,本期公平值亏损净额为6100万港元[127]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3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76亿港元[11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收益为2.10495亿港元[121] - 2021年6月30日,公司于Healthway之权益为4.3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1亿港元[134] - 公司自TIH投资本期间录得所占溢利2600万港元,2020年为250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于TIH之权益增至2.9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75亿港元[13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50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2亿港元;负债总额减至1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亿港元[137]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总额为7.6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7亿港元;流动比率提高至2.5,2020年12月31日为2.1[137]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为8.9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74亿港元;约6%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计息,2020年12月31日为7%[137][140] - 2021年6月30日,约26%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0年12月31日为39%;资本负债比率为24.0%,2020年12月31日为33.2%[14
力宝华润(0015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8:30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公司本期(2020年4月1日 - 2020年12月31日)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12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综合亏损约3.61亿港元[7][1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52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50亿港元有所增加[37]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馀总额为11亿港元,与2020年3月31日持平[37] - 2020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增至18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4亿港元[37]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贷款增至11.74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8.45亿港元[37] - 2020年12月31日,约7%的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计息,2020年3月31日为9%[39] - 2020年12月31日,约39%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0年3月31日为82%[40] - 2020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33.2%,2020年3月31日为23.1%[4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31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32亿港元[4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发出的银行担保为40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2000万港元[4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为945名,2020年3月31日为965名[4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按香港公司条例计算的可供分派储备为2.22957亿港元[61] - 本期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165.6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为367万港元[64] 股息分配 - 公司建议派发本期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35港仙,连同中期股息,本期股息总额为每股0.55港仙[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2港仙,2021年1月派付;建议本期末期股息每股0.35港仙,约3220万港元;本期股息总额每股0.55港仙,约5050万港元[49]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批准并采纳公司股息政策[139]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批准及采纳公司股息政策[190] 各业务线收入及盈利情况 - 本期食品业务收入减少至4.92亿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为8.56亿港元),占本期总收入的91%(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为92%)[14] - 食品业务本期收入4.46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7.85亿港元大幅减少,本期亏损2300万港元,上一年度溢利2.78亿港元[16] - 物业投资本期租金收入减至170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2900万港元;本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610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9500万港元;本期减值拨备120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2000万港元;本期分部亏损750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亿港元[18]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期总收入190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3100万港元;本期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1.28亿港元,上一年度亏损1.55亿港元;本期溢利净额1.38亿港元,上一年度亏损1.29亿港元[20] - 公司本期所占HMC集团溢利为7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为所占亏损400万港元),对Healthway权益增加至4.31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3.94亿港元)[33] - 公司本期自对TIH投资录得所占溢利250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为所占亏损3800万港元),对TIH权益增加至2.75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2.37亿港元)[34] 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20.17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8.34亿港元[21]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为10.33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8.28亿港元[21] - 2020年12月31日,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86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约8.3%,占资产总值约1.6%,本期确认未变现公平值亏损800万港元,收取股息收入100万港元[24] - 2020年12月31日,Quantedge Global Fund公平值为7031.4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约6.8%,占资产总值约1.3%,本期公平值收益2382.2万港元[22] - 2020年12月31日,PT Lippo Karawaci Tbk公平值为5970.1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约5.8%,占资产总值约1.1%,本期公平值收益1568.3万港元[22] - 2020年12月31日,其他证券公平值为8.17355亿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约79.1%,占资产总值约15.6%,本期公平值收益9893.9万港元[2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对Quantedge投资的公允价值为70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6.8%及1.3%,本期公允价值收益2400万港元[2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LPKR股票证券公允价值为60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5.8%及1.1%,本期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1600万港元[2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公允价值为1.03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06亿港元),本期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700万港元[2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对eBroker投资账面价值总额为77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75%及1.5%,本期公允价值亏损800万港元[29]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香港引入“Chatterbox Café”及“Chatterbox Express”,新品牌表现令人鼓舞[5] - 2020年10月,公司以“Chatterbox Express”商号在太古城开设首间Chatterbox副线店铺;2020年12月,与Chatexpress订立特许经营协议扩展食品零售业务[17]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协议于2020年1月3日签订,初步为期十年,可延期五年[110] - 2020年各月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的2.5%,2021年为3%,2022年为3.5%,2023年起为4%[111]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协议本期总交易额经修订年度上限为430万港元,其中特许权使用费估计最高130万港元,采购代价估计最高300万港元[114] - 新租务协议于2020年8月20日签订,租期三年,月租352,700港元,首5个月及最后1个月免租,服务费每月73,053港元,上限95,000港元,本期经修订年度上限41.1万港元[116] - 该等Chatterbox特许经营协议于2020年12月14日签订,初步为期七年,可延期七年[119] - 2021年Chatterbox特许权使用费为净收入的2.5%,2022年为3.0%,2023年为3.5%,2024 - 2027年为4.0%[120] - 该等Chatterbox特许经营商需向特许权授予人补偿履行协议相关事宜产生的开支[121] - 力寶投資管理與OUE Investments Pte Ltd於2021年3月22日訂立為期三年的企業支援服務協議[124] 公司运营相关事件 - 新加坡政府实施的阻断措施曾对HMC医疗中心及诊所求诊人数造成不利影响,后经营环境有所改善[6] - HMC参与新加坡政府抗疫计划,管理三间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并进行相关检测[6] - 公司为雇员实行不同安全措施,如免费派发外科口罩、推行在家工作安排及弹性工作时间[7] - 2017年8月21日,Serene Yield与LCR Catering订立租务协议,物业实用面积约7,964平方呎,租期三年,月租405,000港元,服务費每月70,243港元且不超95,000港元[103] - 2020年1月3日,双方同意2019年9 - 12月及2020年1 - 3月租金分别下调至每月364,500港元、324,000港元、283,500港元[105] - 2020年3月31日,双方同意2020年4 - 6月租金下调至162,000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上限修订为1,610,000港元[106] - 2020年7月20日,双方同意2020年7月1日至8月21日租金下调至162,000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上限进一步修订为1,203,000港元[106] - 2020年前LCR Catering为Auric附属公司,李棕博士间接拥有Auric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1.2%权益[107] - 2020年1月10日,LCR Catering成为Superfood非全資附属公司,公司拥有Superfood 50.3%权益[109] - 因疫情Serene Yield为LCR Catering提供免租期以应对业务倒退[117] 公司股东及股权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李棕在公司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6,890,184,38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82] - 2020年12月31日,李小龍在公司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0%[82] - 2020年12月31日,李棕在力寶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369,800,21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8%[82] - 2020年12月31日,李聯煒在力寶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1,031,25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21%[82] - 2020年12月31日,李棕在HKC每股面值1.00港元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1,477,715,49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95%[82] - 2020年12月31日,李聯煒在HKC每股面值1.00港元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2,000,54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0%[82] - 2020年12月31日,徐景輝在HKC每股面值1.00港元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67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3%[82] - 2020年12月31日,李小龍在HKC每股面值1.00港元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0%[82] - 2020年12月31日,Lippo Capital及附属公司拥有力寶普通股股份369,800,219股权益,约占力寶已发行股份74.98%[83] - 李博士持有Lippo Capital Group普通股股份一股,占其已发行股本100%[86] - 2020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Auric Pacific Group Limited普通股80,618,551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5.48%[86] - 2020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Lippo Capital普通股423,414,001股,占已发行股份60%[86] - 2020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Lippo Finance Limited普通股6,176,470股,占已发行股份82.35%[86] - 2020年12月31日,李博士拥有Multi - World Builders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普通股4,080股,占已发行股份51%[86] - 2020年12月31日,Skyscraper Realty Limited等主要股东拥有公司普通股股份6,890,184,38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97] - First Tower附属公司Skyscraper直接持有公司普通股6,890,184,389股[98] - Lippo Capital及附属公司直接及间接拥有力宝普通股369,800,219股权益,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的74.98%[98] - Lippo Capital Holdings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的60%[98] - PT TUM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的40%[99]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李联炜先生、李小龙先生及陈念良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次告退,但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65] - 李小龙于2019年5月1日起任公司董事,任期两年[66] - 陈念良和梁英杰于2020年1月1日起任公司董事,任期两年[66] - 徐景辉和容夏谷于2020年9月30日起任公司董事,任期两年[66] - 李棕和李联炜于2021年1月1日起任公司董事,任期两年[66] - 李棕自2015年1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总裁[68] - 李联炜自2015年1月1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68] - 李小龙自2015年5月1日起任公司业务发展执行副总裁[68] - 李棕博士60岁,1992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70] - 李联伟72岁,1992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
力宝华润(0015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12-29 17: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25,19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93,583千港元[5] - 期内亏损为55,37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05,426千港元[5]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1港仙,2019年同期为1.19港仙[5]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09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91,200千港元[8] - 2020年4月1日权益总额为35.2431亿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为3.59809亿港元[18] - 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亏损3760.3万港元,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 - 249万港元[18] - 2020年9月30日权益总额为34.46722亿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为3.58207亿港元[18] - 2019年4月1日期内溢利/(亏损)为 - 10907.5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 - 18384.6万港元[18] - 2019年9月30日权益总额为38.94783亿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为4.09462亿港元[1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 - 925.9万港元,2019年为 - 15575.6万港元[1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 - 11000万港元,2019年为 - 5060.1万港元[1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15918.2万港元,2019年为 - 138945.2万港元[19]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992.3万港元,期初为98178.8万港元,期末为103170.6万港元[19]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9580.9万港元,期初为226090.5万港元,期末为59053.6万港元[1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325,190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93,583千港元下降34.12%[35][39]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0,37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98,722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48.97%[35][39] - 2020年资本开支为46,671千港元,较2019年的69,777千港元下降33.11%[35][39] - 2020年折旧为48,564千港元,较2019年的122,850千港元下降60.46%[35][39] - 2020年利息收入为5,239千港元,较2019年的10,284千港元下降49.06%[35][39] - 2020年融资成本为8,625千港元,较2019年的16,998千港元下降49.25%[35][39] - 2020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48,791千港元,较2019年的71,859千港元下降32.10%[35][39] - 2020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47,778千港元,2019年为亏损2,878千港元[35][39] - 2020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5106674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659952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4952979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428669千港元[4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29218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71177千港元[46][47]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033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9194千港元[51]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 - 1321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5805千港元[52] - 2020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之公平值收益/(亏损)净额为47778千港元,2019年为 - 2878千港元[59] - 2020年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3170千港元,承兑票据利息收入为399千港元,其他利息收入为1670千港元[59] - 2020年固定资产折旧为 - 2501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 - 29144千港元;2019年分别为 - 36363千港元和 - 92285千港元[59] - 2020年已售存货成本为 - 144223千港元,2019年为 - 142684千港元[59] - 2020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 - 12722千港元,法律及专业费用为 - 12347千港元,顾问及服务费用为 - 12935千港元;2019年分别为 - 10591千港元、 - 14707千港元和 - 8207千港元[5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所得税支出1171千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所得税支出4995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8.25%或16.5%,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公司税税率分别为25%及17%[60] - 2020年和2019年已宣派中期股息均为每股普通股0.2港仙,金额均为18374千港元[6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38000000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109000000港元[10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减少至325000000港元,2019年为494000000港元,食品业务占本期总收入89%,2019年为92%[10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经营开支减少至69000000港元,2019年为79000000港元[106] - 2020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51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50亿港元有所增加[142] - 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增至12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1亿港元增加[142] - 2020年9月30日负债总额增至17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4亿港元增加,主要因再融资银行贷款后银行及其他贷款增加[142] - 2020年9月30日流动比率提高至2.3,2020年3月31日为1.6[142] - 2020年9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增至11.37亿港元,其中银行贷款8.57亿港元,无抵押票据2800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均有增加[143] - 2020年9月30日7%的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计息,2020年3月31日为9%[144] - 2020年9月30日约37%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0年3月31日为82%[145] - 2020年9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32.5%,2020年3月31日为23.1%[145] - 2020年9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为964名,2019年9月30日为933名;本期员工成本为1.5亿港元,2019年为1.6亿港元[150] - 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2港仙,约1840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相同,将于2021年1月22日派付[156]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63,053千港元,3月31日为3,137,013千港元[1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43,621千港元,3月31日为1,815,966千港元[1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810,565千港元,3月31日为1,144,982千港元[1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1,033,056千港元,3月31日为670,984千港元[1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49,387千港元,3月31日为283,687千港元[1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446,722千港元,3月31日为3,524,310千港元[1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按发票日期及扣除亏损拨备后,30日内34298千港元、31 - 60日20799千港元、61 - 90日12930千港元、91 - 180日3179千港元,总计71206千港元[69] - 2020年9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流动部分417502千港元,非流动部分719863千港元,总计1137365千港元;银行贷款按2.2% - 4.8%浮动年利率计息[7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按发票日期,30日内23663千港元、31 - 60日9280千港元、61 - 90日1845千港元、91 - 180日2089千港元、超180日3400千港元,总计40277千港元[74] - 2020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91.87亿股普通股,金额1705907千港元,与3月31日相同[75] - 2020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担保2162千港元,3月31日为2697千港元;无抵押银行担保2280千港元,3月31日为17352千港元[79] - 2020年9月30日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为26342千港元,3月31日为53024千港元;其他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为43048千港元,3月31日为51256千港元[80] - 2020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平值为105985千港元,3月31日为105620千港元[85] - 2020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平值为949580千港元,3月31日为827948千港元[85] - 2020年9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财务负债账面价值为279691千港元,公平值为282685千港元;3月31日账面价值为268594千港元,公平值为267495千港元[85] - 2020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之资产总额为1057297千港元,按公平值计量之负债总额为18300千港元[97] - 2020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之资产总额为933568千港元,按公平值计量之负债总额为22909千港元[9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票证券于2020年9月30日为105687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投资基金为422746千港元[100] - 2020年9月30日已披露公平值之无抵押票据负债为282685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267495千港元[101]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食品业务收入为289,742千港元,较2019年的451,987千港元下降35.90%[35][39] - 2020年物业投资收入为11,796千港元,较2019年的15,626千港元下降24.50%[35][39]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及快流量消费品收入为166298千港元,餐饮销售为119706千港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151180千港元和212832千港元[44] - 食品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4.52亿港元降至2020年的2.9亿港元,亏损从300万港元增至400万港元[107]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从2019年的1600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1200万港元,亏损从6500万港元降至6100万港元[111]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总收入从2019年的2100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1700万港元,溢利净额从1800万港元增至5500万港元[112] - 2020年9月30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9.6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8.34亿港元有所增加[11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8.28亿港元增至9月30日的9.5亿港元[115] - 2020年9月30日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80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