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跨界突围!华升股份进军智算市场,盘中现“天地板”
格隆汇· 2025-06-24 19:14
收购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易信科技100%股份,并向控股股东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募集配套资金 [1][4] - 交易对方包括白本通、张利民等28名股东,其中26名已签署框架协议,剩余2.12%股份需进一步协商 [4]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完成后白本通与张利民合计持股将超5%成为关联方 [5] 标的公司业务 - 易信科技专注于算力基础设施,已在深圳、惠州、广州等地运营多个高性能智算中心,并在湖南郴州建设绿色智算中心 [5] - 标的公司计划以湖南绿色智算中心为依托,优先布局中部区域算力资源,并延伸至河南、四川等地 [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3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933.60万元同比下滑333% [6] -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9.01亿元、5.8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8亿元、0.21亿元 [6] - 毛利率下滑主因纺织品供应链转移导致售价压低,以及承接低毛利订单,贸易、纺织生产、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下滑4.95%、1.59%、66.26% [6]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提出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7] - 跨界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符合湖南省国资委"蓄势向'新'"战略导向,有望打开估值重构空间 [8] 市场反应 - 复牌后股价跌停收盘跌8.27%报7.21元 [2]
华升股份(600156.SH)拟购买易信科技100%股份 6月24日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16:57
交易概况 - 华升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易信科技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 交易价格未确定 [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24日复牌 [1]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专注于AIDC领域 提供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智算中心规划设计 建设运维 节能系统研发 算力池化调度运营 [1] - 业务覆盖人工智能 大模型训练等场景 以技术创新驱动算力基础设施低碳化 高密度化 智能化升级 [1] 战略布局 - 标的公司已在深圳百旺信 惠州大亚湾 广州南沙 海口运营多个高性能智算中心 湖南郴州在建绿色智算中心 计划拓展河南四川 [1] - 以湖南绿色智算中心为核心 加快中部高密度高能效算力节点布局 形成华南 华中 华北 西南区域化服务能力 [1][2] - 计划构建辐射中部 承东启西的全国智算资源体系 承接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金融科技等高强度算力需求 [2] 战略意义 - 交易符合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导向 [1] - 标的公司具备中部区域算力资源优先布局优势 将提升我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区域协调能力与整体效率 [1][2] - 助力华升股份融入全国算力网络 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2]
AI产业持续精彩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持续精彩,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即将召开,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 - DeepSeek R1模型升级至DeepSeek - R1 - 0528,后训练投入更多算力,提升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蒸馏思维链后训练的8B模型数学测试表现优秀,还提升多方面能力,幻觉率降低45 - 50% [1][9][10] - 6月5日谷歌对Gemini 2.5 Pro模型重大更新,低价格下编码、推理等能力超越o3等,综合性能LMArena基准1470分居首 [1][11] 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召开在即 - 6月11 - 12日字节在北京召开大会,11日主论坛有新品发布等,行业分论坛涉及多领域,12日为开发者交流日,涉及多领域企业合作伙伴 [2][15][17] 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 5月26日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停牌,海光信息处于中科曙光业务上游 [2][18] - 整合消除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壁垒,构建完整技术闭环,提升研发效率,降低试错成本,推动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完善信息产业生态圈 [21] 建议关注 - 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众多公司 [3][22] - Agent:金山办公、泛微网络等众多公司 [3][22] - 垃圾发电:旺能环境、盈峰环境等 [6] - 互联网大厂AI链:寒武纪、恒玄科技等 [6] - 军工AI: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 [6]
海外映射催化,重视科技反弹
中银国际· 2025-06-08 18:51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映射驱动叠加市场风格轮动,AI产业链具备反弹空间,当前是较优配置时机 [2][3][4] 事件情况 - 6月5日,A股 TMT 板块涨幅居前、反弹明显,通信、计算机、电子、传媒分别上涨2.42%、2.42%、2.23%、1.34%,算力基础设施端的光模块、铜连接、电路板等表现亮眼,分别上涨5.18%、4.45%、3.88% [4] 算力基础设施情况 - 美股英伟达、博通等龙头厂商市场表现亮眼,此前市场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悲观预期逐渐扭转,海外映射逻辑催化下A股算力基础设施同步反应,算力基础设施高景气趋势持续验证,国内龙头厂商资本开支环比下行是需求节奏更平缓,并非需求弱势 [3][4][5] - 6月3日博通宣布出货最新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Tomahawk 6,以太网交换容量达每秒102.4太比特,是目前市场上任何以太网交换机带宽的两倍,6月3日博通股价涨超3%再创历史新高 [5] - 英伟达发布2025年Q1业绩,虽受美国政府出口限制压力,但业绩亮眼,GB300样品已在主要CSP厂商开始测试,预计本季度晚些时候商业生产出货,自5月29日以来股价已上涨5.27% [5] AI应用情况 - 端侧AI眼镜产品密集推出,5月27日雷鸟推出AR眼镜雷鸟X3 Pro,5月30日雷神AI眼镜正式发售,Rokid AI Glasses和小米首款AI眼镜有望6月发布 [6] - AI应用正从概念走向深度集成与任务执行,智能体作为下一代交互与生产力核心形态加速落地,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全力布局 [6] - 6月11日火山引擎2025原动力大会上,字节豆包大模型家族将全线升级,展示金融、汽车和医药健康领域的AI落地成果,国内AI应用有望受催化 [6] 投资建议 - 经过3月下旬以来的调整,AI产业链回调到有性价比的位置,市场风格轮动下,当前是较优配置时机 [6] - 重点关注海外映射逻辑明确、需求高景气的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环节,包括光模块、铜连接、PCB、服务器等,特别是英伟达产业链,AI端侧重点关注SOC、存储,应用端重点关注AI agent [6]
“五穷六绝”真的存在吗?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09:31
起源与争议 - "五穷六绝七翻身"最早源于20世纪80-90年代港股,因资金面紧张和政策空窗期导致5-6月下跌,7月回暖 [1] - 该说法后来传入A股并与西方"Sell in May"相呼应,但市场结构和投资者行为变化使其参考价值存疑 [1] 数据复盘 - 近20年万得全A指数5月平均涨跌幅1.52%,下跌年份占比55%,6月平均涨跌幅-1.41%,下跌年份占比40%,7月平均涨跌幅2.26%,下跌年份占比40% [1][2] - 5月下跌概率与4月相同(55%),但6月和7月下跌概率降至40% [1] - 5月业绩披露后风险偏好可能提升,6月因银行考核流动性收紧,7月政策预期和中报行情助推市场 [2][3] 逻辑拆解 - 政策节奏加快弱化日历效应,如2025年5月7日发布的金融政策(降准、降息)支撑市场情绪 [4] - 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平滑季节性波动,缓解银行季末考核压力 [4] -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减弱短期情绪波动影响 [5] 配置思路 - 科技成长主线:央行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5000亿元消费养老再贷款,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 [9] - 消费与地产链:降准降息和公积金利率下调优化信贷环境,关注家电、家居、汽车、消费电子及食品饮料、医药板块 [10] - 红利资产与防御配置:高股息公用事业、煤炭、银行等抗周期性强,适合应对市场波动 [11] 后续关注 - 外部政策扰动:美国对华科技限制及关税加征可能反复 [12] - 国内政策传导效果:需观察增量政策落地节奏及对出口经济的影响 [13]
AI投资机会怎么看?外资机构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3-13 13:07
AI推动新一轮资本开支增长 - 全球主要科技企业正在推动新一轮资本支出扩张,美国四大云服务和AI企业的资本开支总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000亿美元,实现翻倍 [3] - 半导体企业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受益方,英伟达数据中心相关收入预计从2023年的5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1800亿美元,增长超过三倍 [3] - AI模型从预训练发展到训练后优化(如RLHF)将推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维持高位 [4] 低成本革命开启中国资产重估 - DeepSeek发布的大型语言模型引发市场对中国科技企业估值逻辑的重塑,低推理成本与强大制造业供应链让中国在AI应用和物联网领域的推进速度有望超过美国 [6] - 中国在数据、研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推动DeepSeek成功,训练成本降低将加速AI技术落地并推动设备更新换代 [6] - 中国科技"七巨头"概念兴起,AI行情带动科技股新一轮价值重估,中国可能首次在全球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 [7] AI+产业链重塑未来投资方向 - 半导体、机器人、算力基础设施等方向将在AI革命与全球制造升级背景下迎来持续发展机遇 [9] - 半导体行业在医疗、航空航天、能源基础设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9]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在机器人领域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全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 [9] - AI技术将深入实体经济,带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物联网等多场景落地,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高地位 [10] - 重点关注AI在具身智能、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半导体硬件、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和国产高端装备、芯片制造等自主可控领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