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豪物业(00219)

搜索文档
顺豪物业(0021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18:1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特定项目前净溢利9700万港元,较2022年的2.25亿港元减少1.28亿港元[2] - 2023年总收入6.06035亿港元,2022年为6.12687亿港元[2] - 2023年毛利额1.93789亿港元,2022年为2.79912亿港元[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1182.2万港元,2022年溢利6.92561亿港元[2] - 2023年本年度亏损8486.2万港元,2022年溢利6.51334亿港元[2] - 2023年每股亏损14.26港仙,2022年每股盈利94.24港仙[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95.29563亿港元,2022年为96.45603亿港元[5] - 2023年流动负债2.49206亿港元,2022年为1.94905亿港元[5] - 2023年净流动资产1.23293亿港元,2022年为1.32301亿港元[5] - 2023年总权益8.560036亿港元,2022年为8.604157亿港元[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60,043千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24,802千港元[1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2,968,000港元,2022年溢利482,146,000港元;年内已发行股份2023年和2022年均为511,613,000股[2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未计重估等的净溢利为97,000,000港元,2022年为225,000,000港元,减少128,000,000港元[4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36亿港元,2022年为10.6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2%,与2022年持平;负债比率为7%,与2022年持平[48] 各业务线收入及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经营酒店收入488,325千港元,2022年为462,692千港元;物业租金收入2023年为117,665千港元,2022年为149,953千港元;股息收入2023年为45千港元,2022年为42千港元[15] - 2023年酒店服务分类业绩为80,906千港元,2022年为132,420千港元;物业投资2023年分类业绩为19,138千港元,2022年为134,126千港元;证券投资2023年和2022年分类业绩均为45千港元和42千港元[19] - 2023年经营酒店净溢利为80,906千港元,2022年为132,420千港元,下降39%;物业投资净溢利2023年为19,138千港元,2022年为134,126千港元,下降86%[42] - 2023年证券投资收入为45千港元,2022年为42千港元,增长7%[42] - 2023年公司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488,000,000港元,2022年为463,000,000港元,增加5%[44] - 2023年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除税后未计重估等的净溢利为41,000,000港元,2022年为179,000,000港元,减少138,000,000港元[44] - 2023年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加3%,从439,000,000港元增至452,000,000港元[46] - 2023年末位于伦敦的Royal Scot Hotel估值为88,500,000英镑,与2022年相同,年内租金收入为3,546,000英镑,与2022年相同[46] - 2023年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1.18亿港元,2022年为1.5亿港元[47] - 2023年集团酒店收入较去年增长6%,全年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0%[51] 费用及成本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59,927千港元,欠一中介控股公司款项利息116千港元,总计60,043千港元;2022年银行贷款利息24,666千港元,欠一中介控股公司款项利息136千港元,总计24,802千港元[26] - 2023年所得税费用73,040千港元,2022年为41,227千港元[27] - 2023年核数师酬金2,618千港元,2022年为2,407千港元[23] - 2023年雇员薪金(包括董事酬金)178,916千港元,2022年为146,840千港元[23] - 2023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124,235千港元,2022年为104,012千港元[23] - 2023年使用权益资产折旧785千港元,2022年为800千港元[23] - 2023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8200万港元,2022年为5400万港元[47] 应收应付账款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客户合约)为17,781千港元,2022年为14,607千港元;租赁应收账款2023年为2,805千港元,2022年为1,057千港元;其他应收账款2023年为3,044千港元,2022年为7,700千港元[35]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及预提账款总计53,562千港元,2022年为60,951千港元[38] 股息及收购相关信息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原因包括办公室租金减少、酒店营运溢利下降、利息支出较高等[39] - 2024年3月15日,公司附属公司拟以2.07亿港元收购物业[56] - 物业收购单价为每平方呎21112港元,总内部实用面积9805平方呎[57] 证券交易及财务报表审核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财务业绩[66]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核对[67]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工作不构成保证聘约,未对初步业绩公告作意见及保证[67] - 董事会于2024年3月15日批准集团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7] 董事会人员构成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5名执行董事[68]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1名非执行董事[68]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8] 游客数据信息 - 2023年约有1700万访港过夜游客,其中约1200万来自中国,2019年同期为2300万人次[51] 员工数量信息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562名雇员,2022年为387名[49]
顺豪物业(0021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3 11:33
股息分配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原因包括较高利息支出、旅游业复苏慢致酒店营运溢利下降、检疫酒店维修保养费用等[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以及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无宣派及支付股息予股东[1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酒店溢利10,7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25,431千港元下降91%;物业投资溢利52,3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9,420千港元增长169%;除税后及除非控制性权益后之溢利9,16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1,092千港元下降85%[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重估及折旧的净溢利为49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7亿港元减少1.08亿港元[29][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折旧的净溢利为18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5亿港元减少1.27亿港元[34] - 期内,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减少35%,从2.79亿港元降至1.82亿港元[36] - 期内,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55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2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华丽海湾酒店开业、维修及保养费用2900万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4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68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12%,负债比率为7%[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512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7名增加[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换算海外经营业务产生的汇兑差异为53,257千港元(2022年同期: - 131,077千港元)[82] - 集团贸易应付账款按账单日期呈报的账龄分析显示,一年内金额为33,200,超过一年但少于五年金额为995,072(对比前期分别为33,200和1,001,084)[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190,509千港元,租赁收入60,479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分别为286,391千港元和77,161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251,0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3,59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3,5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0,356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79港仙,2022年同期为11.94港仙[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790,7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20,202千港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06,91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7,206千港元;流动负债为132,54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4,905千港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174,37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301千港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8,661,41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04,157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168,96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3,747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利息为27,0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74千港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增银行贷款为10,0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99,500千港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之还款为38,4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48,780千港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融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56,2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123千港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之减少净额为13,9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增加67,524千港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90,5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6,391千港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酒店服务分类负债为32,930千港元,2022年为55,867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投资分类负债为41,908千港元,2022年为47,369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类负债总额为74,839千港元,2022年为103,237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综合负债为1,301,501千港元,2022年为1,368,652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经调整为9,0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2,140千港元[12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酒店收入为190,5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6,391千港元;物业租金收入为60,4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161千港元[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26,5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10千港元[14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5,4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784千港元[1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2023年上半年盈利9,16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1,092,000港元[15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帐面值为3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38,000港元[153] - 集团投资物业总帐面值2023年6月30日约为3,597,11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99,692,000港元[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帐款(客户合约)为4,05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607千港元[1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应收帐款为1,02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7千港元[1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帐款为3,5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00千港元[1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未到期为476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38千港元有所下降;贸易应付帐款为55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9千港元有所上升[182][1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入为2510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594千港元有所下降;分类业绩为857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8677千港元有所下降[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26451千港元,欠一中介控股公司款项利息为59千港元[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行税项香港为9871千港元,中国为13千港元,英国为2722千港元;所用年度税率为16.5%[170][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94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49320千港元,银行存款利息为 - 3152千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亏损为7千港元[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442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269000港元有所下降[177] - 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为5.18%,2022年12月31日为5.88%[185] - 2023年上半年提供行政设施收取企业管理费收益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支出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来自郑启文先生租金收入4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0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9,6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07千港元[187] - 2023年6月30日,若干附属公司已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约40.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97亿港元[190] - 已抵押银行贷款2023年为1,038,272千港元,2022年为1,056,284千港元[197] - 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需偿还已抵押银行贷款10,000千港元,2022年为22,000千港元[198] 股权结构 - 董事郑启文持有公司3.85395999亿股股份,约占持股量66.48%[46]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63.60585437亿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1.09%;持有顺豪控股2.26454825亿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4.40%[47] - Shobokshi Hussam Ali H.拥有公司6337.9591万股股份权益,约占10.93%[50] - 2023年6月30日,Mercury Fast持有股份68,139,510股,约占持股量11.75%;华大酒店持有股份68,139,510股,约占持股量11.75%;Omnico持有股份350,043,999股,约占持股量60.38%等[61] - 李佩玲拥有股份385,395,999股,约占持股量66.48%[63] - North Salomon Limited及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63,379,591股,约占10.93%[6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一附属公司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份68,140,000股,2022年12月31日为68,140,000股[200] 公司业务资产情况 - 公司拥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71.09%权益,旗下九间酒店约有3,042间客房[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伦敦之Royal Scot Hotel估值为8850万英镑,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期内租金收入为176.8万英镑,与去年同期持平;年租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该指数2023年6月达10.7%[14]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6000万港元,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700万港元有所下降[15] - 2022年集团收购华丽海湾酒店,有435间客房、餐厅、180个有盖停车位及216,314平方英尺总面积[19] - 新收购的华丽海湾酒店2023年8月1日开始营业,入住率较高,香港其他酒店也将实现高入住率[21] - 英皇道633号办公室楼宇及顺豪商业大厦多数租客为国际贸易公司,受中美贸易战及香港进出口量下滑影响,入住率受影响[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3,947,0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3,907,000,000港元),酒店物业账面价值1,570,0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1,596,000,000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酒店服务分类资产为4698805千港元,物业投资分类资产为4774766千港元,证券投资分类资产为68542千港元;分类资产总额为9542113千港元,综合资产为9962914千港元[165] 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公司或其相联法团拥有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之权益或淡仓[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审阅,独立审阅报告载于中期报告第13页至第14页[66]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包括2023年6月30日的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等,须遵照相关规定和准则编制[7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操守守则[75] - 经审阅,未察觉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规定编制[94] - 截至202
顺豪物业(0021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22: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重估及折旧前净溢利49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57亿港元减少1.08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2.5103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3.63594亿港元减少[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额896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2.03503亿港元减少[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903.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2214亿港元减少[1] - 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354.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9035.6万港元减少[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79港仙,较2022年同期11.94港仙减少[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5725.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支出4178.7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96.5599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96.45603亿港元增加[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32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1.94905亿港元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8.66141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8.604157亿港元增加[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51,0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594千港元下降30.96%[12] - 每股基本盈利方面,2023年为9,162,000港元,2022年为61,092,000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85.00%[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为864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364千港元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为4302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951千港元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未计重估及折旧之净溢利为4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8亿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4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68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12%,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3]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比率为7%,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整体债务10.49亿港元相对集团全面重估资产净值146.76亿港元计算得出[3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酒店服务分类收入从2022年的286,391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190,509千港元,降幅33.48%;分类业绩从125,953千港元降至26,785千港元,降幅78.73%[15] - 物业投资分类收入从2022年的77,161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60,479千港元,降幅21.62%;分类业绩从22,682千港元增至58,918千港元,增幅160%[15] - 证券投资收入从2022年的42千港元增至2023年的45千港元,增幅7.14%;分类业绩保持45千港元不变[15] - 酒店业务收入为1.9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6亿港元减少33%[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除税后未计折旧之净溢利为1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3亿港元[28] - 华大酒店集团期内总收入较去年减少35%,由2.79亿港元减至1.82亿港元[29] - 伦敦Royal Scot Hotel于2023年6月30日估值为8850万英镑,期内租金收入为176.8万英镑[30]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60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00万港元减少[31] 财务费用与税务指标变化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4,910千港元增至2023年的26,510千港元,增幅439.92%,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从4,825千港元增至26,451千港元[16] - 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的31,784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5,495千港元,降幅82.71%[16] 折旧指标变化 - 本期溢利方面,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2年的419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394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从2022年的53,275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49,320千港元[18]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同期均未宣派及支付股息,董事会也决定不宣派或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9][20]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主要因办公室租金减少、酒店营运溢利下降等原因[23] 每股盈利计算相关 - 计算每股盈利时,2023年和2022年所用已发行股份数均为511,613,000股[21] 人员数量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512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7名增加[36] 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上半年约1300万访港游客,其中约1000万来自中国,2019年同期为3500万人次[37] 酒店资产情况 - 公司拥有华大酒店71.09%权益,旗下九间酒店约有3042间客房[27] - 2022年集团收购的华丽海湾酒店有435间客房、180个有盖停车位及216,314平方英尺总面积[38] - 2020年1月29日集团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占地20,000平方呎,内部总面积117,472平方呎[41] 酒店租金前景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上涨前景好,年租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该指数2023年6月达10.7%[4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5]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两职[46] 财务业绩审阅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业绩[48]
顺豪物业(0021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54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482,000,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414,000,000港元[4] - 公司收购汀兰居酒店,预计需约50,000,000港元用于翻新,整体债务金额为1,068,000,000港元,需支付利息约50,000,000港元[5]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整体净利润增加,主要由于酒店收入增加和出售附属公司收益[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酒店业务收入增加至463,000,000港元,较2021年增长34%[7] - 公司拥有九间酒店,包括汀兰居酒店、上海华美国际酒店等,共计约3,042间客房,是香港最大酒店集团之一[8]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华大酒店的净利润为593,000,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527,000,000港元[9]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华大酒店集团的总收入增加42%,主要由于五间檢疫酒店成为社区隔离设施酒店[10] - Royal Scot Hotel年内租金收入为3,546,000英镑,未来租金每年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11][12]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各自公司的女士,股份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8] - 公司董事具有丰富的建筑、物业投资和酒店管理经验,持有相关学士和硕士学位[18] - 公司主要股东为Mercury Fast Limited和Omnico Company Inc[18] - 公司董事具备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格,担任审计、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8] - 公司執行董事兼财务总监持有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格,具有丰富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经验[1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专业资格,担任审计委员会成员[19] - 公司财务总监持有会计系学士学位,具有超过十年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经验[20] - 公司致力于维持良好的企业治理常规守则和程序,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标准守则[21]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业务管理,确保提升股东价值的目标[22] - 公司董事会将继续审视和加强企业治理惯例,确保遵守企业治理守则和配合最新发展[23]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 - 公司已对集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效用进行检讨,认为系统足以维护公司的资产和股东、客户及员工的利益,審核委員会负责檢討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系統[30] -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小组,分别负责业务、财务和物业资产管理风险的评估和管理[31][32] - 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上而下"和"下而上"策略观点管理重大风险,确保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31] - 内部审计小组定期审查支出和收购提议报告,提出建议并确保有效管理[32] - 董事会评估可能对股价或交易量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决定是否属于内幕消息并及时披露[33] 股东信息及股本结构 - Omnic持有公司股份350,043,999股,占比60.38%[1] - 順豪控股持有公司股份383,685,999股,占比66.18%[1] - 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公司股份383,685,999股,占比66.18%[1] - Saray Value Fund持有公司股份62,633,245股[1] - 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63,379,591股,占比10.93%[1]
顺豪物业(0021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7 17: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82146亿港元,2021年为6822.6万港元,增加4.1392亿港元[1] - 2022年总收入为6.12687亿港元,2021年为5.14409亿港元[1] - 2022年毛利额为2.79912亿港元,2021年为1.72418亿港元[1]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6.92561亿港元,2021年为1.11012亿港元[1] - 2022年本年度溢利为6.51334亿港元,2021年为8224.2万港元[1]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94.24港仙,2021年为13.34港仙[1]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16961亿港元,2021年为7193.5万港元[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96.45603亿港元,2021年为88.2306亿港元[3] - 2022年流动负债为1.94905亿港元,2021年为8.52594亿港元[3] - 2022年总权益为86.04157亿港元,2021年为80.87196亿港元[3] - 2022年公司收入为612,687千港元,2021年为514,409千港元,同比增长19.1%[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692,561千港元,2021年为111,012千港元,同比增长523.9%[10] - 2022年财务成本24,802千港元,2021年为8,336千港元,同比增长197.5%[12] - 2022年所得税费用41,227千港元,2021年为28,770千港元,同比增长43.3%[1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482,146,000港元及已发行股份511,613,000股计算,2021年盈利为68,226,000港元[15]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23,364千港元,2021年为11,705千港元,同比增长99.6%[16]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60,951千港元,2021年为40,454千港元,同比增长50.7%[16] - 公司2022年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4.82亿港元,较2021年的6800万港元增加4.14亿港元,增幅显著[2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68亿港元,较2021年的7.54亿港元增加,资产负债率为12%,2021年为9%[30] - 2022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54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400万港元增加[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酒店服务收入462,692千港元,2021年为346,416千港元,同比增长33.6%;物业投资收入149,953千港元,2021年为167,993千港元,同比下降10.7%;证券投资收入42千港元,2021年为0[10]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2022年为4.63亿港元,较2021年的3.46亿港元增加34%[23]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2022年较去年增加42%,从2.84亿港元增至4.03亿港元[26] - 华大酒店2022年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93亿港元,较2021年的6600万港元增加5.27亿港元[25]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2022年为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68亿港元有所下降[28] 酒店收购与翻新相关 - 公司用出售酒店附属公司的收益加上现金及贷款收购汀兰居酒店,售价为1,420,695,000港元[17] - 预计需约50,000,000港元翻新汀兰居酒店,整体债务金额为1,068,000,000港元,来年需支付利息约50,000,000港元[18] - 集团以每平方英尺约6570港元价格收购汀兰居酒店,总面积216314平方英尺[34] - 汀蘭居酒店预计2023年夏季营业,有435间客房及餐饮设施[39] - 2022年9月27日公司附属公司Babenna出售华财投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9亿053.2万港元,收益5亿2185.7万港元[41] - 2022年12月9日公司附属公司顺豪建筑收购汀兰居酒店,代价14亿2069.5万港元(可调整)[42] 人员与市场相关 - 2022年集团雇员共387名,较2021年的486名有所减少[32] - 2022年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仅60.5万人,下降超90%,对酒店业务影响重大[33] 公司治理与审核相关 - 2022年1月1日起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若干修订生效,公司董事会将加强企业管治[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兼任两职[4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年内遵守规定[4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业绩[47] - 初步业绩公告中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经德勤核对[48]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8] 证券交易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43]
顺豪物业(0021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6 16: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00万港元增加4700万港元[5][7] - 除税后溢利从1438.4万港元增至9035.6万港元,增幅528%;非控制性权益从1万港元增至2926.4万港元,增幅292540% [8] - 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00万港元增加9700万港元 [10]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加93%,从1.45亿港元升至2.79亿港元 [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63,5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2,345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90,35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384千港元[45][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1.94港仙,2021年同期为2.81港仙[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946,09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52,594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为185,66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2,592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8,045,40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087,196千港元[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70,67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3,272千港元[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为4,699,52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87,605千港元[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为3,477,64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44,647千港元[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益资产为25,92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657千港元[57] - 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1,084,887澳元,2021年1月1日和6月30日以及2022年某时间点均为此数值[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22,14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9,210千港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平值净减值为53,7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4,470千港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53,2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2,840千港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经营业务现金净额为212,26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6,473千港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投资业务现金净额为 - 184,86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441千港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利息为 - 4,6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3,990千港元[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增银行贷款为999,5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用于)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40,12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31,042千港元[68] - 2022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1,2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60,125千港元[6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85669亿港元[73] - 期内集团经营现金流入为2.1226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6752.4万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为21.223亿港元[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22,14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9,210千港元增长约318.14%[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4,91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92千港元增长约14.40%[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31,78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826千港元增长约114.40%[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综合资产为9,162,17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123,062千港元增长约0.43%;综合负债为1,116,76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35,866千港元增长约7.81%[90][93] - 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盈利61,092,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4,374,000港元)及期内已发行股份511,613,000股计算[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6,269,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7,400,000港元),出售账面价值为638,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341,000港元)[105] - 集团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约4,168,26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347,647,000港元),2022年上半年公平值变动净亏损53,700,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4,470,000港元)[106]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3,875,000,000港元,上年末为4,004,000,000港元;酒店物业账面价值2,526,000,000港元,上年末为3,214,000,000港元;已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约3,929,000,000港元,上年末为3,992,000,000港元[144] - 2022年6月30日,于损益表呈列公平值之金融投资公平值为0千港元,上年末为12,450千港元;于其他全面收益内呈列公平值之股权投资公平值为56,585千港元,上年末为57,651千港元[1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酒店溢利从2021年同期的15.3万港元增至1.25431亿港元,增幅81881%;物业投资溢利从4913.9万港元降至1942万港元,降幅60% [8] - 证券投资收入从无增至42000港元;其他收入及费用及盈利亏损从188.2万港元增至456.8万港元,增幅143% [8]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2.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5亿港元增加97% [10]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7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700万港元有所下降 [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酒店收入2.86391亿港元,物业租金收入7716.1万港元,股息收入4.2万港元;2021年同期经营酒店收入1.45436亿港元,物业租金收入8690.9万港元,无股息收入[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收入2.64179亿港元,食物及饮料收入2212.2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44204亿港元和123.2万港元[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市场酒店收入2.76521亿港元,中国内地市场987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37859亿港元和757.7万港元[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服务收入286,39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5,436千港元增长约96.92%;业绩为125,95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74千港元大幅增长[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收入77,16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6,909千港元下降约11.22%;业绩为22,68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2,010千港元下降约56.39%[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住宅物业收入18,91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983千港元下降约17.71%;业绩为18,91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7,313千港元下降约30.76%[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资产为3,948,06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48,043千港元增长约2.60%;负债为95,70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0,671千港元增长约57.75%[90][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资产为4,704,14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98,055千港元下降约1.96%;负债为46,78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8,682千港元下降约3.90%[90][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证券投资资产为56,62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137千港元下降约20.40%;负债为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千港元增长约300%[90][93]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郑启文持有公司385,395,999股股份,约占持股量66.48%[24] - Omnico、Mercury Fast及Trillion Resources (HK)分别实益拥有公司股份281,904,489股(48.63%)、68,139,510股(11.75%)及33,642,000股(5.80%)[24] - 2022年6月30日,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6,360,585,437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1.09%[26] - 2022年6月30日,郑启文持有顺豪控股226,454,825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4.40%[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Mercury Fast持有股份68,139,510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1.75%[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大酒店持有股份68,139,510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1.75%[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Omnico持有股份350,043,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0.38%[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顺豪控股持有股份383,685,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6.18%[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股份383,685,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6.18%[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Trillion Resources (HK)持有股份33,642,000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5.80%[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佩玲持有股份385,395,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6.48%[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Hashim Ahmed Hashim A.等相关方持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30][33]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事件 - 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仅76,000人,下降99%,对酒店业务影响重大[17]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每年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该指数2022年7月达12.3%,为40年以来最高点[17]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市中心木街警察局总部,占地20,000平方呎,内部总面积117,472平方呎[17] - 2022年5月11日,公司附属公司拟9亿港元出售华丽都会酒店,交易待完成[20] - 2022年5月11日,公司附属公司拟14.20695亿港元收购汀兰居酒店,收购待股东批准[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22] - 本中期集团6间酒店参与指定检疫酒店计划,3间酒店参与社区隔离设施酒店计划[75] - 集团经营及可呈报分类包括10个酒店服务、3个物业投资和1个证券投资分类[83] - 本中期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和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78]
顺豪物业(0021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17: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800万港元,较2020年亏损1.72亿港元增加2.4亿港元[6] - 2021年其他收入及费用及盈利及亏损为760千港元,较2020年的12617千港元下降94%[6] - 2021年行政费用为48630千港元,较2020年的49998千港元下降3%[6] - 2021年所得税费用为28770千港元,较2020年的15403千港元增加87%[6] - 2021年集团总收入32.929亿港元,较2020年的23.5072亿港元增加40%[9] - 2021年股息收入为0,较2020年的5.3万港元减少100%[9] - 2021年其他收入289.2万港元,较2020年的1166.2万港元减少75%[9] - 2021年底集团整体债务为7.54亿港元,较2020年的8.5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9%,较2020年的11%下降[1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包括保留溢利10.61997亿港元,2020年为10.17317亿港元[4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重估减值约500万港元已计入综合损益表[42] - 2021年客户合约收入为346,416千港元,2020年为217,608千港元;租赁收入2021年为167,993千港元,2020年为170,250千港元[74] - 2021年总收入为514,409千港元,销售成本为45,209千港元;2020年总收入为387,911千港元,销售成本为868千港元[74] - 2021年毛利额为172,418千港元,2020年为120,183千港元[74]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111,012千港元,所得税费用为28,770千港元;2020年除税前亏损为220,053千港元,所得税费用为15,403千港元[74] - 2021年本年度溢利为82,242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235,456千港元[74]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3.34港仙,2020年为亏损33.55港仙[74] - 2021年其他全面支出为10,307千港元,2020年为782千港元[76] - 2021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1,935千港元,2020年为支出236,238千港元[76]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8,823,060千港元,2020年为8,924,948千港元[78] - 2021年流动负债为852,594千港元,2020年为289,763千港元[78] - 2021年公司总权益为8087196千港元,较2020年的8007299千港元增长0.99%[80] - 2021年非流动负债为183272千港元,较2020年的832955千港元下降78.00%[80] - 2021年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11012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220053千港元[88] - 2021年由经营所产生的现金为250450千港元,较2020年的192009千港元增长30.44%[88] - 2021年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217627千港元,较2020年的142490千港元增长52.73%[88] - 2021年用于投资业务的现金净额为 - 31203千港元,2020年为 - 33408千港元[88] - 2021年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 - 95724千港元,较2020年的 - 89139千港元下降7.39%[88]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净额为90700千港元,较2020年的19943千港元增长354.80%[88] - 2021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2350千港元,较2020年的173672千港元增长51.06%[88]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994182千港元,较2020年的6933283千港元增长0.88%[8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52592亿港元,2020年为8469.4万港元[109] - 2021年集团经营现金流入为2.17627亿港元,2020年为1.4249亿港元[10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070万港元,2020年为1994.3万港元[10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为9.105亿港元,2020年为9.185亿港元[109] - 2021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47.87605亿港元,2020年为52.2431亿港元[199] - 2021年12月31日,酒店物业账面价值约为33.35亿港元,2020年为34.27亿港元[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经营酒店溢利为2872千港元,2020年亏损55549千港元[6] - 2021年物业投资溢利为156010千港元,2020年亏损127176千港元[6] - 2021年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3.46亿港元,较2020年的2.18亿港元增加59%[6] - 2021年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600万港元,较2020年亏损2.02亿港元增加2.68亿港元[8] - 2021年华大酒店证券投资收入为0,较2020年的53千港元下降100%[8] - 2021年经营酒店收入2.84082亿港元,较2020年的1.83859亿港元增加55%[9] - 2021年投资物业收入4231.6万港元,较2020年的3949.8万港元增加7%[9] - 2021年伦敦Royal Scot Hotel估值为8850万英镑,较2020年的8300万英镑增加550万英镑[10] - 2021年商业物业租金收入1.68亿港元,较2020年的1.7亿港元略有下降[11] 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权益 - 集团拥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71.09%权益,华大酒店集团拥有九间酒店,约2821间客房[6] - 2021年12月31日,郑启文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84959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6.40%[44] - Omnico及Trillion Resources Limited分别实益拥有公司股份6813.951万股(11.75%)及3320.6万股(5.73%),郑启文先生于该等公司中均拥有控股权益[44] - 郑启文先生个人拥有公司股份171万股(0.29%),上述于股份的所有权益均为好仓[44]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6360585437股,持股量百分比为71.09%[47] - 郑启文持有顺豪控股223626825股,持股量百分比为73.47%[47] - 郑启文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BVI) 2股,持股量百分比为100%[47] - 2021年12月31日,Mercury Fast持有相关股份6813.951万股,约占持股量11.75%[51] - 2021年12月31日,Omnico拥有相关股份权益3.50043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0.38%[51] - 2021年12月31日,顺豪控股拥有相关股份权益3.83249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6.11%[51] - 2021年12月31日,李佩玲被视为拥有股份3.84959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6.40%[51] - 2021年12月31日,Saray Value SPV、Saray Value Fund等持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6337.9591万股,约占持股量10.93%[51]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公众持股不少于上市规则规定的25%[53]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信息 - 郑启文先生60岁,1990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有超30年建筑、物业投资及发展经验和超20年酒店管理经验[13] - 许永浩先生59岁,1989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有超30年建筑、物业投资及发展经验和超20年酒店管理经验[13] - 刘金眉女士54岁,2017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有超10年酒店管理经验[13] - 伍月莹女士39岁,2020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有超10年会计、财务管理及酒店运营管理经验[13] - 郑慧君女士57岁,2020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13] - 吕冯美仪女士70岁,1999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13] - 陈俭辉先生63岁,2004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21年1月1日至4月1日任中国幸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 - 林桂璋先生61岁,2017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13] - 廖毓初先生61岁,2021年7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13] - 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5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6] - 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6] - 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是执行董事郑慧君女士兄长[18]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轮流告退,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18]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企业管治职责[20]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21] - 执行董事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出席率为100%,伍月莹、郑慧君出席率为57%[21] - 非执行董事吕冯美仪出席率为57%[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志燊(任期内)、廖毓初(任期内)出席率为100%,陈俭辉、林桂璋出席率为86%[21] - 酬金1 - 5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有4人,1000.0001 - 1500万港元的有1人[24] - 三名董事郑启文先生、刘金眉女士及陈俭辉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并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44] - 董事廖毓初先生任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结束,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44] - 公司与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之间存有为期一年之服务合约,受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轮流退任及重选之规限[4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部分偏离行为外,公司已遵守当时有效的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14] - 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两职[14] - 除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外,公司所有董事并无指定任期,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14]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自2021年3月19日起修订以符合守则条文第A.5.2条规定[14]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自2021年3月19日起修订以符合守则条文第B.1.2条规定[14] - 2019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26] - 2019年成立内部审核小组,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26] - 行政成员每月向内部审核小组提交全部支出及提议收购详细报告[26] - 董事会认为回顾年度及截至刊发年报和财务报表日期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25]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25] - 2021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陈俭辉、林桂璋出席率100%(2/2),廖毓初、郭志燊出席率100%(1/1)[28] - 2021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陈俭辉、郑启文、林桂璋出席率100%(2/2),郭志燊出席率为0(0/0)[30] - 2021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相关成员出席率情况未完整列出[30] - 2021年薪酬委员会审议及建议董事会批准2021及2022年董事薪酬,且知悉董事现薪酬低于市场可比薪酬[30] - 2021年提名委员会审议及建议董事会任命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阅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30]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31] - 2021年公司秘书顾菁芬确认已参加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32] - 公司收到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最少5%的股东要求,董事须召开股东大会[35] - 董事须在受到召开股东大会规定所规限的日期后21日内召开股东大会,且该股东大会须在通知发出日期后28日内举行[35] - 公司收到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最少2.5%的股东要求,须发出决议通知[35] - 公司收到最少50名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決的股东要求,须发出决议通知[35] - 股东要求发出决议通知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举行前6个星期之前或大会通知发出之时送抵公司[35] - 除非公司获得提名及被提名人书面通知,否则非退任
顺豪物业(0021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6 17:1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1.42亿港元增加1.56亿港元[5][7]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1.4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500万港元增加71% [10] - 公司拥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71.09%权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1.54亿港元增加1.63亿港元 [10] - 华大酒店经营酒店收入从7146.3万港元变为1.19493亿港元,变动为+67%,投资物业收入从1878.2万港元变为2298.3万港元,变动为+22%,股息收入从53万港元变为0,变动为-100%,其他收入从948.9万港元变为222.9万港元,变动为-77%,总额从9978.7万港元变为1.44705亿港元,变动为+45% [13] - 2021年6月30日,伦敦Royal Scot Hotel独立第三方估值为8300万英镑,期内租金收入为176.8万英镑,相当于1884.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8%(以港元计算) [14]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合共87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500万港元有所增加 [1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32,34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0,677千港元增长约36.1%[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14,384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亏损189,160千港元[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81港仙,2020年同期每股亏损27.82港仙[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26,843千港元,2020年同期全面支出总额为306,430千港元[58]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29,210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85,759千港元[69] - 2021年上半年由经营所产生的现金为127,04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8,223千港元[69] - 2021年上半年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116,47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195千港元[69] - 2021年上半年酒店服务收入14.5436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8.5355亿港元[92][96] - 2021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入8.6909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8.5269亿港元[96] - 2021年上半年证券投资收入为0,2020年上半年为5.3万港元[9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2921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亏损1.85759亿港元[96]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429.2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1007.7万港元[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14,82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401千港元[10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4,374,000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42,331,000港元;期内已发行股份均为511,613,000股[11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行政设施收取的企业管理费用收益为75千港元,与2020年同期相同,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为8419千港元,高于2020年的7682千港元[1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费用从2.5328亿港元变为2.1964亿港元,变动为-13%,所得税费用从340.1万港元变为1482.6万港元,变动为+336% [8] - 期内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20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100万港元有所减少 [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42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91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52,84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5,392千港元[1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7,40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29,438,000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价值为1,341,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39,000港元[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经营酒店(亏损)溢利从2020年的-6469.2万港元变为2021年的15.3万港元,物业投资(亏损)溢利从-1.0592亿港元变为4913.9万港元,证券投资收入从53万港元变为0,变动为-100%,其他收入及费用及盈利及亏损从1012.8万港元变为188.2万港元,变动为-81% [8] - 2021年上半年经营酒店收益为1.45436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8535.5万港元[90] - 2021年上半年物业租金收益为8690.9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8526.9万港元[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资产为39.0322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5.10504亿港元[10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资产为47.8251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2.31583亿港元[10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证券投资资产为5661.6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419.1万港元[10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负债为4912.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257万港元[10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负债为5166.1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141.3万港元[104] - 2021年6月30日酒店物业账面价值约为3,380,912,000港元,未确认减值亏损[11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约4,496,051,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021,780,000港元;公平值变动所得亏损34,47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84,229,000港元[120] - 2021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为3964000000港元,酒店物业约为3257000000港元,若干附属公司已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约为3909000000港元[144] 各地区表现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收入较去年增加8%[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无) [6]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或建议派发2021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11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市中心木街警察局总部[20] - 董事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375,423,999股,约占持股量64.76%[25]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股份6,360,585,437股,约占持股量71.09%[27] - 郑启文持有顺豪控股有限公司股份223,626,825股,约占持股量73.47%[27] - 主要股东Mercury Fast持有公司股份68,139,510股,约占持股量11.75%[32] - 主要股东Omnico持有公司股份350,043,999股,约占持股量60.38%[32] - Omnico实益拥有股份281,904,489股,还拥有Mercury Fast持有的68,139,510股权益,公司直接及间接由Omnico拥有60.38%权益[34] - 顺豪控股及Trillion Resources因其权益被视为拥有股份373,713,999股,占64.46%权益[34] - 李佩玲女士被视为拥有股份375,423,999股权益[34] - Saray Value SPV、Saray Value Fund等持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63,379,591股,Saray Capital Limited由Shobokshi Hussam Ali H.持有35%及由Hashim Majed Hashim A.持有45%[35] - North Salomon Limited及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63,379,591股,Saray Value SPV由North Salomon Limited持有88.49%,Saray Value Fund由North Salomon Limited持有75.04%[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中期业绩及报告已由集团审核委员会审阅[3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企业管治方面存在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郑启文先生兼任,部分董事无指定任期等[39][40] - 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自2021年3月19日起修订以符合规定[42] - 郭志燊先生于2021年7月8日辞任相关职务,致公司不符合部分上市规则规定[45] - 廖毓初先生于2021年7月20日获委任相关职务,公司重新遵守相关上市规则规定[49] - 2021年1月1日起,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82] - 2021年1月1日,集团有与受利率基准改革影响的基准利率挂钩的金融负债[85] - 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挂钩的银行贷款账面值为5.18923亿港元,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挂钩的为2.68934亿港元[87] - 中期期间集团有6间酒店参与指定检疫酒店计划[78] - 不利情况下假设房价比下降10%,评估酒店业务可承受的额外收入下降百分比[7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5574亿港元[76] - 期内集团经营现金流入为1.1647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499万港元[7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为9.105亿港元[76] - 2021年5月27日,附属公司以1305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Postal Power Company Limited 25%股权及508.8万港元出售债务[67] - 2021年上半年权益投资公平值变动率为-2.3% [6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5574亿港元[76] - 2021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0,12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99,136千港元[71] - 2021年上半年(用于)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31,0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64,485千港元[71]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4,99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47,790千港元[71] - 2021年上半年用于投资业务的现金净额为-44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8,890千港元[6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为8.2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5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10%,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下降[1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雇员共491名,较2020年12月31日的566名减少[18] - 香港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大多酒店和零售商营业额下降超90%[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859,02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924,948千港元略有下降[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542,70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89,763千港元有所增加[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8,042,10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007,299千港元略有增长[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为3,998,24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608,818千港元有所增加[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为4,776,650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224,310千港元有所减少[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60,125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3,672千港元有所增加[60] - 2021年6月30日股本为1,084,887,较2020年1月1日无变化[6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为13,56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080千港元[1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及
顺豪物业(0021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9 16:36
(D) Shun Ho Property Investments Limited 順 豪 物 業 投 資 有 限 公 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219) ANNUAL REPORT 2020 二 零 二 零 年 年 報 日 錄 | --- | --- | |-------------------------------------------------------------------|---------| | | 頁數 | | 公司资料 | 2 | | 主席報告 | 3-5 | | 董事简介 | 6 | | 企業管治報告 . | 7-15 | | 董事會報告 | 16-23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24-28 | | 綜合損益表 . | 29 | | 綜合總全面收益表 | 30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31-32 | | 综合權益變動報表 . | 33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 34 | | 综合財務報表附註. ... ... ... ... ... ... ... ... ... ... ... ... | 35-101 | | 財務概要 . | 102 | | 主要物業 ...
顺豪物业(0021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7 14:5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100万港元溢利减少2.33亿港元[6][8] - 物业投资溢利(亏损)从2019年的8.3354亿港元变为2020年亏损10.592亿港元,变动 - 67%[9] - 公司经营酒店收入为85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9亿港元减少71%[11] - 公司拥有华大酒店71.09%权益,华大酒店2020年上半年亏损1.5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溢利5800万港元减少2.12亿港元[11]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64%,从2.77亿港元降至1亿港元[14]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85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00万港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85,35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89,009千港元[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170,67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70,197千港元[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亏损)溢利为189,16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07,863千港元[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亏损)盈利基本为27.82港仙,2019年同期为17.88港仙[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酒店收入为8.535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9009亿港元下降约70.47%;物业租金收入为8.526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025亿港元增长约5.24%;股息收入为5.3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3万港元下降约67.48%[8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收入为8.3991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7.8795亿港元下降约69.86%;食物及饮料收入为136.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21.4万港元下降约86.65%[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市场酒店服务收入为8.368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0859亿港元下降约70.21%;中国内地市场酒店服务收入为166.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5万港元下降约79.56%[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服务分类收入为8.535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9009亿港元下降约70.47%,分类亏损为6065.7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分类溢利为6847.2万港元[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分类收入为8.526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025亿港元增长约5.24%,分类亏损为9987.8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分类溢利为9070.8万港元[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证券投资分类收入为5.3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3万港元下降约67.48%,分类溢利为5.3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17.067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7.0197亿港元下降约53.89%,除税前亏损为1.85759亿港元,而2019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32578亿港元[8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42331000港元,2019年同期溢利91466000港元[10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顺豪控股有限公司提供行政设施收取企业管理费收入75万港元,已付/应付股息为0(2019年同期:1491.5万港元),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为768.2万港元(2019年同期:842.2万港元)[1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期内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21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990万港元增加,因收购伦敦Wood Street Hotel产生专业费用[17] - 华大酒店集团酒店营运开支减少7200万港元[14] - 公司酒店管理维持80%以上入住率,减少7200万港元(44%)运营成本[2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990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171千港元[9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3401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4715千港元[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经营酒店业务,2020年经营酒店收入为85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9亿港元减少71%;公司拥有华大酒店71.09%权益,华大酒店2020年上半年亏损1.5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溢利5800万港元减少2.12亿港元[11]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64%,从2.77亿港元降至1亿港元,酒店营运开支减少7200万港元[14]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85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00万港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酒店收入为8.535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9009亿港元下降约70.47%;物业租金收入为8.526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025亿港元增长约5.24%;股息收入为5.3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3万港元下降约67.48%[8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收入为8.3991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7.8795亿港元下降约69.86%;食物及饮料收入为136.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21.4万港元下降约86.65%[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服务分类收入为8.535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9009亿港元下降约70.47%,分类亏损为6065.7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分类溢利为6847.2万港元[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分类收入为8.526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025亿港元增长约5.24%,分类亏损为9987.8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分类溢利为9070.8万港元[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证券投资分类收入为5.3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3万港元下降约67.48%,分类溢利为5.3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8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旅游市场受影响,海外及中国游客降至每天不足100人,多数酒店和零售商营业额下降超90%[20] - 伦敦Royal Scot Hotel于2020年6月30日估值为8850万英镑,较2019年的9500万英镑降低,租金收入为1747.4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12%[1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市场酒店服务收入为8.368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0859亿港元下降约70.21%;中国内地市场酒店服务收入为166.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15万港元下降约79.56%[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3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37] - 除三名非执行董事外,公司所有董事并无指定任期,须最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38] - 公司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未包含挑选提名人士出任董事责任[40] - 公司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未包含批准管理层薪酬等相关赔偿安排责任[4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华丽酒店将于2020年8月重新命名为华美达华丽酒店[15]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市中心木街警察局总部[20] - 董事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3.69489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3.73%[25] - Omnico Company Inc.、Mercury Fast Limited及Trillion Resources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81904489亿股(48.63%)、6813.951万股(11.75%)及1773.6万股(3.06%)[25]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股份63.60585437亿股,约占持股量71.09%;持有顺豪控股有限公司股份2.17452825亿股,约占持股量71.44%;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Limited股份2股,占比100%[2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Omnico Company Inc.实益拥有股份281,904,489股,连同Mercury持有的68,139,510股权益,共占公司股份60.38%[29][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顺豪控股及Trillion Resources因在Omnico及附属公司权益,被视为拥有股份367,779,999股,占63.44%[29][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李佩玲女士因配偶权益,被视为拥有股份367,779,999股,占63.44%[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Saray相关公司及人士持有权益股份总数为63,379,591股,占10.93%[29][3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North Salomon Limited及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权益股份总数为63,379,591股,占10.93%[29][34] - 集团确认与2019新冠病毒相关补贴之政府补助金额为859.7万港元,其中484.7万港元与香港特区政府保就业计划有关[78] - 集团于2020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第8号(修订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等[80]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第8号(修订本)对本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相关列报及披露变动将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中反映[82] - 以公平值变化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份权益工具公平值计量为第一级别,估值技巧为活跃市场买入报价[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