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豪物业(00219)

搜索文档
停牌前涨停!002199,拟易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5-27 23:14
控制权变更 - 公司公告控制权可能发生变更 拟入主方属于股权投资行业 计划自5月28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第一大股东蓝海投控(持股10.02%)及股东李庆跃(持股6.85%)正与第三方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交易完成后对手方预计持股25%-29.99% [4][6] - 目前交易各方尚未签署协议 需就具体方案进行磋商 公司当前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6][7] 股价异动 - 5月27日尾盘突然涨停 收盘价6.26元/股 总市值15.24亿元 当日成交量13.16万股 [2][4] - 停牌前最后5分钟出现密集成交 14:55-15:00累计成交210手(每手100股) 推动股价封涨停 [4]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营收2.17亿元(扣除后2.16亿元) 归母净利润-7345.34万元 扣非净利润-7909.78万元 因财务指标触及退市风险警示自3月26日起被*ST [11] - 2025年一季度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2,215户 蓝海投控所持股份中16,481,853股处于质押状态 [7] - 公司主营晶振产品研发生产 产品涵盖谐振器/振荡器/车载晶体等 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07年深交所上市 [9][10] 管理层动态 - 5月13日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曾否认存在重整或股权转让计划 但5月27日突然公告控制权变更 [8][9] - 董事长王皓表示2025年工作重点是发展晶振主业和"摘星摘帽" 计划加大销售/研发投入 寻求新利润增长点 [11]
603389,10连板;002190,9连板!多股高位狂飙
证券时报· 2025-05-19 19:30
市场表现 - 沪指平收报3367.58点,深证成指跌0.08%报10171.09点,创业板指跌0.33%报2032.76点,北证50指数涨超2%,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191亿元 [1] - 恒生指数跌0.05%,恒生科技指数跌0.5%,中国联通涨超4%,华虹半导体、中国宏桥涨超3%,小米集团涨逾2%,阅文集团跌超7%,阿里巴巴跌超3% [2] - 场内超3500股飘红,并购重组概念爆发,金利华电、天元宠物、光智科技等20%涨停,综艺股份、天汽模、本钢板材等均涨停 [3][4] 并购重组概念 - 并购重组概念盘中强势拉升,金利华电、天元宠物、光智科技20%涨停,综艺股份、天汽模、本钢板材等均涨停 [3][4] - 中国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符合条件的交易审核时间大幅缩短 [5] - 平安证券指出并购重组改革持续升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建议关注科技、高端制造及传统产业中的大型龙头企业 [5] ST板块表现 - ST板块走强,*ST天喻涨超11%,ST香雪涨近10%,ST泉为、*ST新元涨超8% [5] - *ST亚振斩获10连板,累计涨幅达62.75%,公司公告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但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9][11] 航运概念 - 航运概念延续强势,连云港、宁波海运、南京港涨停并斩获5连板,盐田港、宁波港、珠海港亦涨停,凤凰航运、日照港涨超8% [6][7] - 中美互降关税后7天平均订舱量较5月5日飙升277%,美线运力较去年同期下降6%,未来2—3个月运价或大幅上涨 [8] 强势股连板 - *ST亚振斩获10连板,累计涨幅达62.75%,公司公告称生产经营正常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9][11] - 成飞集成斩获9连板,收盘报39.48元/股,涨停板上封单超3.8万手,公司提示股票波动严重异常 [12][14] - 利君股份9日斩获8个涨停板,公司主营粉磨系统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提示股票可能存在非理性交易行为 [16]
002190,8连板!
证券时报· 2025-05-16 17:3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弱势震荡,沪指跌0.4%报3367.46点,深证成指微跌0.07%报10179.6点,创业板指跌0.19%报2039.45点,北证50指数逆市涨0.49% [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242亿元,较昨日减少660亿元,约3000股上涨 [2] - 金融、酿酒等权重板块回调,阿里巴巴、恒生银行、信义光能等港股跌超3% [2][3] 汽车产业链爆发 - 汽车产业链股强势拉升,豪恩汽电20%涨停,大地电气涨超18%,春兴精工、亚太股份等10余只个股涨停 [3][4] - 强制性国标《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适用范围扩大至N1类载货汽车,新增对行人、自行车等目标的识别要求 [5] - 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将成乘用车标配,感知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决策层(处理器)、执行层(制动系统)产业链标的受益 [5] 医药板块走强 - 医药板块创新药、减肥药概念表现亮眼,森萱医药涨约22%,拓新药业连续两日涨停,热景生物涨约12% [6][7] - 热景生物参股公司获siRNA技术专利,涉及MSTN基因相关肥胖治疗 [7] - 创新药商业化加速推动营收增长,中药长期具品牌潜力,医疗器械招投标回暖,CXO板块CDMO订单强劲 [8] 强势股异动 - 成飞集成8连板,公司提示航空零部件业务占比仅1.74%,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96.91%) [9] - 中毅达3月以来累计涨超260%,公司提示商誉账面价值(1.6亿元)高于净资产(8100万元),存在减值风险 [10]
ST证通(002197.SZ)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8:04
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在编制2023年业绩预告时未充分考虑香河县九圣寺项目中香河孝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回款的真实来源情况及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导致业绩预告财务数据不准确 [1] - 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公司向湖南博创高新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未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24年6月26日、7月16日才补充审议并披露 [1]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与深圳市永泰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生关联交易未及时审议并披露 [2] - 2020年7月至2024年7月公司向永泰晟支付的部分工程款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直至2024年6月19日才补充审议并披露 [2] 财务会计问题 - 公司个别工程业务收入确认早于合同签署及工程结算日,收入核算内部控制不完善 [2] - 公司在编制2022年半年报时对个别客户应收账款账龄计算错误 [2] - 公司未充分考虑客户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未承兑事项对其信用的影响情况 [2] 监管措施 - 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3]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3]
*ST东晶(002199.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472.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26 09: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075.90万元,同业排名第36 [1] - 归母净利润-1472.33万元,同业排名第35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39.81万元,同比减少644.82万元,降幅314.52%,同业排名第27 [1] 资产负债与盈利能力 - 资产负债率54.92%,较上季度增1.9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11.10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28 [3] - 毛利率1.98%,较上季度降3.6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2.07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35 [3] - ROE-6.84%,较去年同期降0.59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35 [3] 运营效率与股东结构 - 摊薄每股收益-0.06元,同业排名第34 [4] - 总资产周转率0.11次,存货周转率0.72次,同业均排名第33 [4] - 股东户数2.22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49.01%,其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蓝海投控持股10.02%为第一大股东 [4]
顺豪物业(0021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0:5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而未计及重估、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之净溢利为1.46亿港元,较2023年的9700万港元增加4900万港元(+51%)[6][10][1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2023年:无)[7] - 2024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6200万港元,2023年为8200万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16亿港元,2023年为10.36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2%[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643名雇员,2023年为562名[17]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556,086千港元,2023年为488,325千港元;租赁收入2024年为127,887千港元,2023年为117,665千港元;2024年总收入为683,973千港元,2023年为606,035千港元[136]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803千港元,2023年为1,658千港元;其他服务成本2024年为369,121千港元,2023年为289,759千港元;2024年毛利额为148,870千港元,2023年为193,789千港元[13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88,063千港元,2023年为11,822千港元;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20,394千港元,2023年为73,040千港元;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308,457千港元,2023年为84,862千港元[136]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56.67港仙,2023年为14.26港仙[136] - 2024年其他全面(支出)收益为28,791千港元,2023年为40,741千港元;2024年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337,248千港元,2023年为44,121千港元[13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258,032千港元,2023年为9,529,563千港元;2024年流动资产为266,347千港元,2023年为372,499千港元[13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84,744千港元,2023年为249,206千港元;2024年净流动(负债)资产为218,397千港元,2023年为123,293千港元[138] - 2024年总权益为8,222,788千港元,2023年为8,560,036千港元;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816,847千港元,2023年为1,092,820千港元[139] - 2024年股本为1,084,887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2024年储备为5,941,525千港元,2023年为6,251,911千港元[139] - 2024年公司亏损289,919千港元,2023年亏损72,968千港元[141] - 2024年因换算海外经营产生汇兑差异为 - 20,696千港元,2023年为45,472千港元[141] - 2024年股权投资公平值盈利229千港元,2023年公平值亏损16,508千港元[14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88,063千港元,2023年为11,822千港元[145] - 2024年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213,995千港元,2023年为166,817千港元[145] - 2024年用于投资业务的现金净额为 - 235,194千港元,2023年为 - 24,658千港元[145] - 2024年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 - 76,447千港元,2023年为 - 103,785千港元[14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97,646千港元,2023年增加净额为38,374千港元[1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包括保留溢利12.46109亿港元(2023年:11.67353亿港元)[86] - 集团所有投资物业于2024年12月31日重估,重估减值约3.13亿港元已计入综合损益表[88] - 年内公司股本无变动[85]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683,973千港元,2023年为606,035千港元,同比增长12.86%[191] - 2024年总分类资产为9,157,360千港元,2023年为9,431,926千港元,同比下降2.91%[200] - 2024年综合资产为9,524,379千港元,2023年为9,902,062千港元,同比下降3.81%[200] 华大酒店相关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公司除税後而未计及重估及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之净溢利为1.04亿港元,较2023年的4100万港元增加6300万港元(+151%)[12] - 2024年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约5.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1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经营酒店净溢利为2381.1万港元,较2023年的8090.6万港元减少71%[11] - 2024年物业投资净亏损1.87573亿港元,2023年为净溢利1913.8万港元[11] - 2024年证券投资收入为0,较2023年的4.5万港元减少100%[11] - 2024年公司经营酒店收入为5.56亿港元,较2023年的4.88亿港元增加14%[12] - 2024年伦敦之Royal Scot Hotel租金收入为417.2万英镑,较2023年的354.6万英镑增加34%[14]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1.28亿港元,2023年为1.18亿港元[15] - 集团平均酒店入住率超90%,酒店收入增加14%至5.56亿港元,总收入增加13%至6.84亿港元[18] - 伦敦Royal Scot Hotel年租由354.6万英镑增加34%至473.7万英镑[18] - 2024年酒店服务分类中,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收入为539,682千港元,2023年为480,875千港元,同比增长12.23%[191] - 2024年酒店服务分类中,食物及饮料收入为16,404千港元,2023年为7,450千港元,同比增长119.92%[191] - 2024年酒店服务分类业绩为23,811千港元,2023年为80,906千港元,同比下降70.57%[198] - 2024年物业投资分类业绩为 - 187,573千港元,2023年为19,138千港元,同比下降1085.71%[198] - 2024年证券投资分类收入为0千港元,2023年为45千港元,同比下降100%[198]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外,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33]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8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相关专长[35] - 2024年董事会共召开4次会议,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伍月莹、陈俭辉、林桂璋、廖毓初出席率100%,郑慧君出席率0%[38][39][41]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2024年郑启文、许永浩等多数董事参加监管发展研讨会并阅读监管更新资料[43] - 2024年5月24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伍月莹、陈俭辉、林桂璋、廖毓初出席[44][45][4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规定[3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均由郑启文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可提供稳健领导、节省成本[33]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轮流告退,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36]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策略方向、监督管理层表现等职责,已采纳有效机制确保获独立观点[37] - 公司管理层每月向董事提呈集团表现及状况更新资料[43] - 审核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4] - 2024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55][56] - 公司于2019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50] - 公司于2019年成立内部审核小组,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50]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向董事会汇报[49]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风险性质及程度,维持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48] - 集团风险管理综合“自上而下”策略观点及“自下而上”营运程序[52] - 内部审核小组对集团主要营运的内部审核及监察系统进行独立评审并汇报[51] - 公司于2019年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57]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2024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58][59]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2024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61][62][63] - 女性占董事会及全体员工比例分别约为37.5%及44%[64] - 公司秘书顾菁芬女士2024年专业培训进修不少于15小时[70] - 公司已采纳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体系[57] - 薪酬委员会职责为制定董事薪酬政策及厘定薪酬[58] - 提名委员会职责为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61] - 公司采纳反贪污及举报政策[69] - 公司年内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71] - 公司收到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决的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5%的股东要求,董事须召开股东大会,且须在受规定所限日期后21日内召开,股东大会须在通知发出日期后28日内举行[73] - 公司收到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决的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表决的股东要求发出某决议通知,须发出该通知,要求须在大会举行前6个星期之前或大会通知发出之时送抵公司[74][75] - 提名人士参选董事,公司需获有意提名及被推选举的书面通知,发出通知最少限期为7天,呈交通知限期不早于寄发大会通告后,不迟于大会日期前7日[76] - 董事会2022年采纳股东通讯政策,认为该政策持续有效加强公司与股东通讯[77] - 董事会采纳派付股息政策,公司决定是否派息及金额时,会考虑集团经营、财务等多方面因素,且董事会保留更新等权利[78][79] 公司股权结构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3.85395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6.48%,其中Omnico、Mercury Fast及Trillion Resources (HK)分别实益拥有公司股份2.81904489亿股(48.62%)、6813.951万股(11.75%)及3364.2万股(5.80%),郑启文个人拥有股份171万股(0.29%)[95] - 2024年12月31日,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股份63.60585437亿股,约占持股量71.09%;持有顺豪控股股份2.26454825亿股,约占持股量74.40%;持有Magnificent Assets Holdings (BVI)股份2股,约占持股量100.00%[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Mercury Fast持有68,139,510股,约占11.75%;华大酒店持有68,139,510股,约占11.75%;Omnico持有350,043,999股,约占60.38%;顺豪控股持有383,685,999股,约占66.18%;Magnificent Assets Holdings (BVI)持有383,685,999股,约占66.18%;Trillion Resources (HK)持有33,642,000股,约占5.80%;李佩玲持有385,395,999股,约占66.48%;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63,379,591股,约占10.93%;Hashim Majed Hashim A.持有63,379,591股,约占10.93%;North Salomon Limited持有63,379,591股,约占10.93%[106]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不少于上市规则规定的25%[110] - Omnico实益拥有股份281,904,489股,还拥有Mercury Fast持有的68,139,510股权益,公司直接及间接由Omnico拥有60.38%权益[112] - Trillion Resources (HK)实益拥有股份33,642,000股,占比5.80%,顺豪控股及Magnificent Assets Holdings (BVI)因权益关系
顺豪物业(0021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4 16:5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重估及折旧净溢利1.46亿港元,较2023年的9700万港元增加4900万港元(+51%)[3] - 2024年总收入6.83973亿港元,较2023年的6.06035亿港元有所增长[6] - 2024年销售成本380.3万港元,2023年为165.8万港元[6]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56.67港仙,2023年为14.26港仙[6] - 2024年全面支出总额3.37248亿港元,2023年为4412.1万港元[8]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92.58032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95.29563亿港元有所减少[10] - 2024年末流动资产2.66347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3.72499亿港元减少[10] - 2024年末流动负债4.84744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49206亿港元增加[10] - 2024年末净流动负债2.18397亿港元,2023年末为净流动资产1.23293亿港元[1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683,973千港元,2023年为606,035千港元,同比增长12.86%[1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88,063千港元,2023年为11,822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18] - 2024年财务成本61,478千港元,2023年为60,043千港元,同比增长2.39%[21] - 2024年所得税费用20,394千港元,2023年为73,040千港元,同比下降72.08%[2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9,919,000港元及已发行股份511,613,000股计算,2023年应占亏损为72,968,000港元[24]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15,197千港元,2023年为23,630千港元,同比下降35.69%[2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60,187千港元,2023年为53,562千港元,同比增长12.37%[2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未计重估及折旧净溢利1.46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4900万港元(+51%)[32] - 2024年集团整体债务10.16亿港元,资产负债率12%,与2023年持平;集团共有643名雇员,2023年为562名[40] - 2024年酒店营运成本增长29%;集团平均酒店入住率超90%,酒店收入增加14%至5.56亿港元,总收入增加13%至6.84亿港元[4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派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发[23][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酒店服务收入556,086千港元,2023年488,325千港元,同比增长13.88%;物业投资收入127,887千港元,2023年117,665千港元,同比增长8.69%;证券投资收入2024年为0,2023年为45千港元[18] - 2024年经营酒店净溢利2381.1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71%;物业投资净亏损1.87573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1913.8万港元[33] - 2024年集团经营酒店收入5.56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4%;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除税后未计重估及折旧净溢利1.0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300万港元(+151%)[35] - 2024年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约5.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伦敦Royal Scot Hotel估值8850万英镑,租金收入417.2万英镑,年租从354.6万英镑增加34%至473.7万英镑[37] - 2024年商业物业租金收入1.28亿港元,较2023年的1.18亿港元增加[38] - 2024年香港顺豪商业大厦出租率89%,英皇道633号出租率77%;行政费用6200万港元,较2023年的8200万港元减少[39] 经营地区收入情况 - 公司经营地区位于香港、中国及英国,2024年香港收入618,426千港元,中国24,036千港元,英国41,511千港元[19][20] 旅游市场情况 - 2024年访港过夜旅客约2190万人次,68%为中国旅客,人均消费降至5100港元;旅游复苏受港元兑人民币汇率及人均消费下降影响[42] 公司资产收购情况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市中心木街警察局总部,占地20000平方呎,内部总面积117472平方呎,获批翻新为含约216间客房等设施的豪华酒店[43] - 2024年4月15日,公司以2.07亿港元向Samsbury Investments Limited收购香港薄扶林道128号Jessville之Jessville Manor,建筑面积12288平方呎,按9805平方呎总内部实用面积计算每平方呎21112港元[43][47] 公司资产持有情况 - 公司持有九间带来收入的酒店(七间位于香港,一间位于上海,一间位于伦敦)及伦敦Wood Street Hotel翻新工程项目[44]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4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主席与行政总裁未分别委任外,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郑启文先生兼任两职位[49] - 公司已采纳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董事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遵守遵守准则准则[50] 公司业绩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业绩业绩[52] - 初步公告公告中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经核数师德勤‧关陈方会计师行同意并核对[53] 公司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独立独立非执行董事[55]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0 - 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5月1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30]
顺豪物业(0021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7 11: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而未计及重估及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之净溢利为6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00万港元(+25%)[2][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3] - 期内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28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28% [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溢利增加,主要因酒店收入增加36%及无华丽海湾酒店开业等成本 [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3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2%,负债比率为7%[1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622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2名有所增加[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259,7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0,509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收入为59,8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479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19,5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1,033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亏损104,053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3,544千港元[30][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698,0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76,307千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11,55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2,499千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63,8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9,206千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52,3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净流动资产123,293千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8,442,6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60,036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72,8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2,820千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9636.8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903.9万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由经营所产生的现金为11.035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0508亿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用于投资业务的现金净额为-22.601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0万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954.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623.2万港元[39]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804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94.7万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463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81237亿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233.5万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2.51033亿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319,5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1,033千港元,除税前从溢利9,039千港元变为亏损96,368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31,7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510千港元[54] - 中国附属公司未分派保留溢利中递延税务负债的暂时差异为14万港元,于2024年上半年损益表中扣除[56]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38.1万港元、物业等折旧8245.8万港元、银行存款利息-298.1万港元、出售物业等亏损249.7万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283.7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按此及5.11613亿股计算[59] - 2024年上半年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1298.5万港元,出售账面价值349.7万港元,所得款项100万港元,亏损249.7万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9223.2万港元,购入投资物业代价2.07亿港元,总账面价值约39.59334亿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626.8万港元、租赁应收账182.1万港元、其他应收账237.9万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451.4万港元、应付利息197.9万港元、其他应付账369.5万港元等[64]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贷款10.24589亿港元,实际年利率5.80%[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宣派及支付股息,董事会不宣派中期股息[58] - 因综合年收入预计少于7.5亿欧元,集团认为无须就第二支柱规则缴纳补充税[5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为579,753千股,面值为1,084,887千港元[6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一附属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68,140,000股,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提供行政设施收取企业管理费收入75千港元,利息支出75千港元,来自郑启文先生租金收入420千港元,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10,649千港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提供行政设施收取企业管理费收入75千港元,利息支出59千港元,来自郑启文先生租金收入420千港元,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9,666千港元[6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欠一中介控股公司款项7,063千港元,欠郑启文先生款项5,088千港元[6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欠一中介控股公司款项7,830千港元,欠郑启文先生款项5,088千港元[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3,799,000,000港元,酒店物业账面价值约1,519,000,000港元[7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3,880,000,000港元,酒店物业账面价值约1,545,000,000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若干附属公司已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约3,984,000,000港元[7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若干附属公司已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约4,031,000,000港元[70] 酒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酒店收入为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 [7] - 公司拥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71.09%权益,旗下九间酒店约有3042间客房 [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公司除税後而未计及重估及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之净溢利为4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00万港元(+132%) [8]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前期增加36%,由约1.82亿港元增至约2.46亿港元 [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平均酒店入住率超90%,酒店收入增加36%至2.6亿港元,总收入增加27%至3.2亿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酒店服务收入2.49234亿港元,中国内地为1052.3万港元,2023年同期内地无收入[44] - 2024年上半年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收入2.5227亿港元,食物及饮料收入748.7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88518亿港元和199.1万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酒店服务收入259,7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0,509千港元,业绩从30,674千港元降至 - 1,066千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资产4,611,73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97,737千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负债33,4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386千港元[52] 物业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伦敦Royal Scot Hotel估值为8850万英镑,期内租金收入为176.8万英镑,年租增加34%至473.7万英镑 [9]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600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10] - 管理层将伦敦Royal Scot Hotel年租由354.6万英镑增加34%至473.7万英镑,新租金收入将在2024年下半年反映[12] - 2024年4月15日,集团以2.07亿港元收购香港薄扶林道128号Jessville之Jessville Manor[12][1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入59,8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479千港元,业绩从58,918千港元降至 - 34,276千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资产4,805,87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89,324千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负债44,46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438千港元[52] 证券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证券投资收入为0,2023年同期为45千港元,业绩均为45千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证券投资资产45,32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865千港元[50] 股权持有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董事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3.85395999亿股,约占持股量66.48%[16] - 2024年6月30日,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股份63.60585437亿股,约占持股量71.09%[17] - 2024年6月30日,郑启文持有顺豪控股有限公司股份2.26454825亿股,约占持股量74.40%[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Omnico持有股份350,043,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0.3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顺豪控股持有股份383,685,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6.1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股份383,685,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6.1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佩玲持有股份385,395,999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66.4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股份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Hashim Majed Hashim A.持有股份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North Salomon Limited持有股份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aray Capital Limited持有股份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aray Value Fund SPC持有股份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Hashim Ahmed Hashim A.持有股份63,379,591股,约占持股量百分比10.93%[19] 访港旅客数据 - 2024年6月30日约有1100万访港过夜旅客,其中约700万来自中国,较2019年同期的1500万人次有所减少[12]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15]
顺豪物业(0021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6:55
收入和利润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19,57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7.3%[7][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104,05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544千港元[1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额为56,89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89,637千港元[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8.15港仙,去年同期为1.79港仙[1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全面支出收益总额为-117,37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57,256千港元[19][2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溢利为61,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8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溢利为42,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90] - 公司报告期内除税前亏损为96,368千港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9,039千港元[55] - 公司报告期内未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67] - 每股基本亏损为0.18港元,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2港元[69]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为9,567,87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9,529,563千港元[23][2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权益为8,442,66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8,560,036千港元[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负债为1,072,87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092,820千港元[3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为263,89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49,206千港元[27][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流动负债为-52,33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23,293千港元[28] - 公司整体债务为1,037,000,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2%,负债比率为7%[103][104] 业务收入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酒店收入为259,75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3%[51] - 物業租金收入为59,81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减少1.1%[51] - 公司报告期内证券投资收入为45千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53] - 酒店服务收入中,华大盛品酒店收入增长显著,从35,300千港元增至40,851千港元,增幅为15.7%[51] - 物業投資中,英皇道633號的收入从34,198千港元降至32,215千港元,减少5.7%[52] - 酒店业务收入为260,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88]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的租金收入为1,768,000英鎊,年租增加34%至4,737,000英鎊[100] - 商业物業租金收入为60,000,000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01] 成本和费用 - 财务成本从26,510千港元增加至31,732千港元,增长19.7%,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利息增加[58] - 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从23,630千港元减少至10,468千港元,减少55.7%[73] - 公司行政费用为28,5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7%[102] 投资和收购 - 公司于2022年12月收购华华丽海湾酒店,该酒店共有435间客房,总面积为216,314平方英尺[108] - 公司于2020年1月29日以40,000,000英鎊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内部总面积为117,472平方呎,计划翻新为豪华酒店[111] - 公司于2024年4月15日以207,000,000港元收购香港薄扶林道128号Jessville Manor,建築面積为12,288平方呎[112] - 公司于2024年3月22日通过附属公司Miluda Limited以207,000,000港元收购香港薄扶林道128号Jessville Manor,收购事项已获股东批准并已完成[116] 运营和市场 - 公司员工总数为622名,较去年同期增加[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约1,100万访港过夜旅客,其中约700万来自中国,与疫情前相比下降了26.7%[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平均酒店入住率持续超过90%,酒店收入增加36%至260,000,000港元,总收入增加27%至320,000,000港元[109] - 公司成功将伦敦Royal Scot Hotel年租增加34%至4,737,000英鎊,新租金收入将于2024年下半年反映[110] - 公司持有九间带来收入的酒店,包括七间位于香港,一间位于上海,一间位于伦敦,以及伦敦Wood Street Hotel的翻新工程项目[113] 公司治理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117] - 公司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顺豪物业(0021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7:15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97,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减少128,000,000港元[4] - 酒店业务收入为488,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增长5%[6] - 二零二三年度,华大酒店經營酒店淨溢利為74,691千港元,同比下降45%[8] - 二零二三年度,华大酒店物業投資淨溢利為32,346千港元,同比增加3%[8] - 二零二三年度,华大酒店證券投資收入为45千港元,同比增加7%[8] - 公司预期酒店业务能受益于收购事项,带来稳定增长的收入[19] - 预计香港旅游业在2024年将有望继续增长并超越去年[19] - 酒店业务和租金收入的未来前景仍然面临挑战,管理层将继续努力增加收入和控制成本[2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九位董事组成,包括五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6] - 董事会定期开会,于2023年共召开四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为100%[30] - 公司管理层每月向董事提呈集团表现及状况的最新资料,以供董事会整体及各董事履行职责[31]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风险性质和程度,整体负责维持集团健全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32] - 公司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小组,分别负责业务风险、财务风险和物业资产管理风险[35] - 内部审计小组每日、每周和每月进行审查,确保有效管理风险和提供处理方案[36] 股东及股本 - 公司主要股东包括Saray Capital Limited、Saray Value Fund SPC、Mercury Fast、华大酒店等[94] - Omnico持有公司60.38%股份,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公司66.18%股份[95] - 順豪控股持有公司66.18%股份,Trillion Resources (HK)持有公司5.80%股份[96] - 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公司10.93%股份[97] - 公司主要股东之间存在一致行动关系[101] 财务状况 - 本公司股本为1,084,887千港元,儲備为6,251,911千港元,总权益为8,560,036千港元[136] - 本公司在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总权益为8,560,036千港元,其中非控制性权益为1,223,238千港元[136] - 本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除税前(虧損)溢利为11,822千港元,經營現金流量为204,262千港元[138] - 本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8,374千港元,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4,479千港元[139] 会计政策 - 投资物业是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每个报告期以公平值列报于财务状况表[108] - 金融资产按攤銷成本计量,符合持有金融资产以收取合约现金流量的业务模式持有[188] - 股权工具为企业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剩余权益合同[195] - 外币交易按交易日期的现行汇率确认,期末以当日现行汇率重新换算[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