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裕承科金(00279)
icon
搜索文档
裕承科金(00279) - 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份
2025-08-29 21:5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份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 公 告 僅 供 參 考,並 不 構 成 收 購、購 買 或 認 購 本 公 司 任 何 證 券 的 邀 請 或 要 約。 ARTA TECHFIN CORPORATION LIMITED 裕承科金有限公司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279) 根據一般授權配售新股份 配售代理 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 配售事項 董 事 會 宣 佈,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交 易 時 段 後),本 公 司 與 配 售 代 理 訂 立 配 售 協 議,據 此,本 公 司 同 意 透 過 配 售 代 理 按 盡 力 基 準 以 配 售 價 每 股 配 售 股 份 港 幣0.690元向不少於六名承配人(彼 等 及 其 最 終 實 益 擁 ...
002795,终止控制权变更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12:21
控股权转让终止 - 公司控股股东曹德莅与杭州润锋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对方未支付首期款2000 15万元而自动解除 [1][2] - 协议涉及转让3566 03万股(占8%) 每股价格8 9736元 总价款约3 2亿元 [2] - 同步解除的还包括表决权委托协议 原计划将曹德莅1 65%和夏祖望5%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润锋18个月 [2] - 截至8月12日 曹德莅及一致行动人仍持股10 49% 保持控股地位 [3] 历史控制权变更尝试 - 2019年11月首次易主 成都美华通过增资2亿元获得控股股东88 89%股权 曹德莅成为新实控人 [4] - 2022年11月拟转让19 58%股份(6047 32万股)给湖州禾澄 交易价不超6 5亿元 但一个月后终止 [5] - 2023年11月再次筹划转让8%股份给广东普乐(每股8 97元)及5 3%给夏祖望 后因交易条件变化于2024年5月终止 [6][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家用水暖阀门与肿瘤精准放射治疗 [4] - 2023年营收9 48亿元 归母净亏损1 56亿元 2024年一季度营收1 49亿元 亏损0 20亿元 [7]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3000-5600万元 主因阀门业务收入减少及毛利率下降 [7] - 2024年7月披露新增诉讼涉案金额6483 48万元 其中作为被告涉及5676 47万元 [7]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8月13日)股价下跌5 79%至5 21元/股 总市值23 22亿元 [1]
002795,易主又“告吹”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9:07
核心事件 - 永和智控实际控制人曹德莅与杭州润锋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杭州润锋未支付首期股份转让款2000.15万元而自始无效并自动解除 曹德莅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4][11] - 此次控制权变更计划从启动到终止仅历时一周 股份转让协议于2025年8月5日签署 并于2025年8月13日公告终止 [6][7] 交易细节 - 股份转让协议约定曹德莅以每股8.9736元的价格向杭州润锋转让公司8%股份 转让总价款约3.2亿元 [8] - 同时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 曹德莅和夏祖望分别将持有1.65%和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杭州润锋行使 [8] - 支付条款要求协议签署当日支付首期款2000.15万元至非共管账户 并在7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3亿元至共管账户 [10] 接盘方背景 - 杭州润锋成立于2025年7月22日 注册资本2000万元 成立时间不足一个月即成为接盘方 [9]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装备制造和机器人业务 但截至公告日未实际开展相关业务 并承诺后续不会开展且将变更经营范围 [9] 市场反应 - 公告前一日(8月5日)公司股价涨停 但公告后(8月6日)股价下跌5.8%至6.17元/股 随后持续下跌至8月12日的5.53元/股 [8] 历史控制权变更 - 此次是曹德莅自2019年入主以来的第三次控制权转让失败 [12] - 2022年首次筹划转让给欧文凯因交易终止未果 2023年再次筹划以5.32亿元转让13.3%股份给广东普乐(实控人欧文凯)也因交易条件重大变化于2024年5月终止 [15]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2019年从家用水暖阀门业务转型医疗行业 但转型效果不佳 [13] - 财务表现持续恶化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9.90亿元下滑至8.23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0.26亿元扩大至-2.97亿元 2025年上半年预亏3000万元至5600万元 [17]
刚刚!002795宣布控制权将变更,昨日股价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8-06 10:0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曹德莅以每股8.97元价格转让3566.03万股(占总股本8%)予杭州润锋 转让价款3.2亿元 [1] - 表决权委托生效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杭州润锋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荣祥 [3] - 本次股份转让不触及要约收购且不构成关联交易 需经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后方可办理过户手续 [3] 历史控制权变更尝试 - 2023年11月曾筹划以每股8.9736元转让5929.63万股(占总股本13.3%)予广东普乐 转让价款5.32亿元 [4] - 原计划表决权委托生效后控股股东变更为广东普乐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欧文凯 [4] - 因交易条件重大变化于2024年5月终止协议 欧文凯不再谋求公司控制权 [4] 收购方背景 - 杭州润锋成立于2025年7月22日 未实际开展机器人相关业务 [3] - 承诺不开展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及智能机器人研发业务 并将在10个工作日内变更经营范围 [3]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阀门管件、医疗(肿瘤精准放射治疗)及光伏三大产业 [5] - 2022年12月通过增资扩股控股普乐新能源科技(泰兴)有限公司进入光伏领域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3000万-5600万元 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缩减 [5] - 亏损主因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及毛利率下降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且承担高折旧与人工成本 [5]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因母公司无需承担光伏业务超额亏损 [5]
裕承科金(00279) - 致非登记股东之信函及回条 - 刊发2024/2025年报
2025-07-30 17:54
ARTA TECHFIN CORPORATION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279) N O T I F I C AT I O N L E T T E R Dear Non-Registered Shareholders (Note 1) , ARTA TECHFIN CORPORATION LIMITED (the "Company") – Notice of Publication of Annual Report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of the Company have been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and are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HKEX") a ...
裕承科金(00279) - 致登记股东之信函及回条 - 刊发2024/2025年报
2025-07-30 17:52
报告发布 - 公司年度报告有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2][10] 通讯方式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在公司网站和HKEXnews网站提供电子版[3][11][12] 股东通知 - 建议股东扫描二维码或签署回条提供邮箱地址收通讯[4][13] - 未提供邮箱或无法接收通知,需主动查网站,行动类通讯发印刷本[5][14] - 股东可要求收取印刷本,指示有效期一年[6][14] 咨询信息 - 对通知有疑问可工作日致电股份过户处查询[7][14] 通知日期 - 通知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2][14]
裕承科金(0027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0 17: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与流动性 - 总资产为1.02亿港元,较去年的1.31亿港元下降22.1%[14] - 流动资产净值为70万港元,较去年的8800万港元大幅下降99.2%[14] - 资产净值为2900万港元,较去年的7700万港元下降62.3%[1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500万港元,较去年的9000万港元下降38.9%[14] - 流动比率为1,较去年的7.46大幅下降[14] - 借贷比率为135.5%,较去年的49.3%大幅上升[14] - 股东资金降至2900万港元(2024年:7700万港元)[24][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与利润 - 综合营业额6384.6万港元,较去年2332.9万港元增长174%[19] - 综合收益增至约6400万港元,主要因保险经纪、投资及财富管理业务显著改善[20] - 股东应占综合净亏损为5200万港元(2024年:6400万港元)[23][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经营开支达1.06亿港元,同比增长35%(2024年:7800万港元)[22][25] - 雇员福利开支减少至3200万港元(2024年:3900万港元)[22][25] - 顾问、法律及专业费用增至1800万港元(2024年:800万港元)[22][25] - 融资成本总额同比下降24.7%,减少约200万港元[15] - 借贷成本为600万港元,其中可换股债券发行成本500万港元[15] - 本年度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港币32百万元,较2024年的港币39百万元下降17.9%[66][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保险经纪业务收入激增1612%至1877.7万港元(2024年:109.7万港元)[30] - 保险经纪业务收益飙升1612%,从约港币110万元增至约港币1880万元[41][44] - 全球市场业务收入下降67%至332.8万港元(2024年:996.7万港元)[30][31]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19%至993.8万港元(2024年:1226.5万港元)[30][34] - 资产管理业务收益下降19%,从约港币1230万元降至约港币990万元[38] - 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新贡献收入2796.9万港元[30] - 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收益为约港币2800万元[43][46] - 投资业务收益为约港币380万元,来自低风险高流动性投资组合的利息收入[42][45] 投资活动 - 非流动金融资产(FVOCI)为约港币30万元,占集团总资产比例低于5%[48][51] - 对GFO-X的少数股权投资约港币30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25%[49][52] - 按零公平值列账的非流动金融资产(FVTPL)为约港币200万元[50][53] - 集团无任何占其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55][6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活动[63] 融资与债务 - 可换股债券本金为4000万港元[14] - 无抵押可换股债券本金为港币4000万元,已于报告期后悉数结清[56][61] - 公司获得控股公司提供的无抵押定期贷款融资,总额高达港币4080万元,年利率6.5%[57] - 公司获得直接控股公司提供的无抵押定期贷款融资,本金总额最多为港币40.8百万元,年利率为6.5%[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深化建筑和新能源等传统行业的融资活动,并通过基金和直接贷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7][71] - 公司将加大在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等虚拟资产领域的投资探索,以增强竞争力[68][71] - 公司计划扩大资产管理产品供应,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实现管理规模和收益的持续增长[69][71] - 公司将继续研发另类投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现有客户群的需求[67][71] 公司管治与董事会组成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董事会成员中女性占比50%(3名女性董事)[11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比超过三分之一(3名,符合上市规则第3.10A条要求)[117]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担任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要职[93][97][101] - 董事会主席郑博士因业务承担未出席2024年9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违反守则条文第F.2.2条)[112] -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徐浩先生主持年度股东大会并与其他董事共同回答股东提问[108] - 公司董事会主席程博士因其他业务安排未能出席2024年9月23日的年度股东大会[108] - 公司在报告期内基本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文规定,仅违反条文F.2.2[107] - 公司强调透明度和问责制是企业管治的核心原则[106] 董事及高管变更与任职 - 谭丽芬博士自2024年9月23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职务[125] - 韩金良先生自2024年10月31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职务[125] - 彭教授自2024年9月23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5] - 张先生自2024年5月28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5] - 谭丽芬医生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职务[130] - 韩金梁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职务[130] - 彭教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30] - 张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调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30] - 公司主席郑博士辞任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兼非执行副主席职务[131] - 李楚楚女士于2021年10月加入公司,2023年4月任副首席财务总监,2023年9月任首席财务总监、授权代表、公司秘书及提名委员会成员[80] - 两名董事于2024年辞职:韩金樑先生(10月31日)和卢震宇先生(5月28日)[162] - 两名新董事于2024年获委任:张广先生(5月28日)和彭倩教授(9月23日)[162] - 一名董事于2024年退任:谭丽芬医生(9月23日)[162] 董事背景与经验 - 郑志刚博士为公司主席兼非执行董事,45岁,是公司主要股东的最终实益拥有人[83][89][92] - 郑志刚博士曾于新世界发展(股份代号:17)任非执行董事兼非执行副主席,2025年7月1日辞任[83] - 郑志刚博士曾于周大福珠宝(股份代号:1929)任执行董事,2024年9月26日辞任[83] - 郑志刚博士曾监督新世界发展大型住宅项目如傲瀧、柏傲莊及柏蔚森,以及综合发展项目如Victoria Dockside和11 SKIES[83] - 郑志刚博士于2008年创立K11品牌,涉足零售、酒店、办公室及非营利艺术教育领域[83] - 郑志刚博士自2006年9月加入新世界发展前曾任职于大型国际银行,具有丰富企业融资经验[88] - 凌洁心女士70岁,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是注册会计师[90] - 凌洁心女士是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Raymond Industrial(股份代号:229)等[90] - 凌洁心女士曾于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任Digital Hollywood Interactive(股份代号:2022)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广英先生拥有超过30年国际银行业经验,曾任南洋商业银行副首席执行官[97][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彭倩教授为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专注家族企业研究20年[101][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凌洁心女士为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司库,任期至2026年1月[95][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凌洁心女士同时担任五家香港上市公司董事职务[9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广英先生自2024年1月起兼任益美国际控股执行董事[97][9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凌女士获委任为建业建荣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彭教授担任金融学系商业实践副教授及家族办公室课程联席主任[131] - 凌女士于2024年12月2日获委任为 Chinney Kin Wing Holdings Limited(股票代码:1556)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董事会运作与委员会 - 董事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召开8次会议[155]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凌洁心女士(主席)、张广先生和彭倩教授[165] - 审计委员会于年度内举行3次会议[167]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广先生担任主席及彭倩教授)和一名执行董事(许昊先生)组成[168]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4次会议[174][178]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3次会议[184][186] - 管理层向董事提供主要业务分部表现及年初至今财务数据的定期更新[157] - 所有董事均参与法律及监管、企业管治/可持续性事务、本集团业务/董事职责等领域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62] - 执行董事许昊和李楚楚出席全部8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190] - 非执行董事郑志刚博士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凌洁心女士出席全部8次董事会会议及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90] 薪酬与福利 - 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月薪增加至港币280,000元[133][140] - 公司首席财务总监兼执行董事月薪增加至港币236,065元[133][140] - 薪酬方案与公司盈利挂钩,旨在具有竞争力以吸引和留住人才[170] - 执行董事薪酬包含基本工资、福利、养老金和酌情奖金[174][178]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详情披露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8和9[174][178]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并设有强制性公积金退休福利计划,本年度无购股权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6][70] 多元化与提名政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女性员工占比50%[181][18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女性成员占比50%[181][185] - 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多维度因素[177][179] - 董事会已采纳载明董事提名程序和标准的提名政策[182][186]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时考量技能、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知识等指标[183][186] - 重新委任董事需评估其贡献及是否符合提名政策标准[183][186] - 董事会每年检讨董事在其他公众公司或机构担任职务所涉及的时间披露情况[129] 审计与核数师 - 核数师总酬金为151.4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为151.4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为50.4万港元[194][198] - 非审计服务费占应付核数师总服务费的比例为34%[194][198] - 公司核数师国富浩华收取审计服务费149万港元,其他核数师收取2.4万港元[194][198] - 非审计服务包括中期财务审阅、IT审计及持续关连交易审阅,费用为50.4万港元[194][198] - 核数师独立性经审查确认符合香港会计师公会道德守则要求[192][197] - 董事会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未发现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195][199] - 核数师提供审计、审计相关及许可非审计服务,均未影响独立性[193][197] 员工与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2人,较2024年的25人增加28%[66][70] 其他重要事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64] - 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均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6][120]
裕承科金(0027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收益为63,846千港元,较2024年的23,329千港元增长173.67%[3] - 2025年经营亏损为41,521千港元,较2024年的55,025千港元减少24.54%[4]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47,485千港元,较2024年的62,941千港元减少24.56%[4] - 2025年本年度亏损为47,485千港元,较2024年的62,921千港元减少24.53%[4] - 2025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7,485千港元,较2024年的66,588千港元减少28.71%[7] - 2025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4,816千港元,较2024年的29,071千港元增长19.76%[8] - 2025年流动负债总值为66,199千港元,较2024年的13,641千港元增长385.29%[8] - 2025年资产净值为29,444千港元,较2024年的76,829千港元减少61.68%[9] - 2025年已发行股本为216,219千港元,较2024年的191,432千港元增长12.95%[9] - 2025年股东应占权益为 - 49,357千港元,较2024年的 - 29,914千港元亏损扩大65.00%[9] - 2025年和2024年收益总额分别为63846千港元、23329千港元[23] - 2025年和2024年总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分别为6262千港元、4513千港元[23] - 2025年和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扣除项有多项,如2025年雇员福利开支26498千港元,2024年为30052千港元[24] - 2025年和2024年融资成本分别为5964千港元、7916千港元[24] - 2025年和2024年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对应年度亏损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5年亏损51826000港元,加权平均数19842667311股;2024年亏损63838000港元,加权平均数19143179880股[26] - 2025年股东应占亏损5182.6万港元,2024年为6383.8万港元;2025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98.43亿股,2024年为191.43亿股[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02亿港元,较2024年的1.31亿港元减少;流动比率为1,2024年为7.46;借贷比率为135.5%,2024年为49.3%[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借贷成本约为600万港元,融资成本总额较2024年同期约200万港元下降24.7%[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营业额为6384.6万港元,较2024年的2332.9万港元增加174%;经营开支约为1.06亿港元,较2024年上升35%;综合亏损净额为4748.5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25%[46]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3200万港元,较2024年的3900万港元减少;顾问、法律及专业费用约为1800万港元,较2024年的800万港元增加[4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净额减少约5200万港元,主要因收益等增加及部分开支减少,部分被其他开支增加抵销,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3仙[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球市场业务收入为332.8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67%;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为1877.7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1612%等,总收入为6384.6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174%[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球市场业务收益由2024年约1000万港元下降约67%至约330万港元[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资产管理业务收益由2024年约1230万港元下降19%至约990万港元[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保险经纪业务收益由2024年约110万港元飙升约1612%至约1880万港元[5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雇员32名(2024年:25名),本年度员工成本3200万港元(2024年:3900万港元)[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开展投资业务以及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视为新经营分部[12] - 集团有全球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保险经纪业务、投资业务、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等可报告经营分部[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球市场业务外部客户收益3328千港元,资产管理业务9938千港元,保险经纪业务18777千港元,投资业务3834千港元,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27969千港元,收益总额63846千港元[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球市场业务分部业绩亏损8639千港元,资产管理业务盈利5204千港元,保险经纪业务盈利661千港元,投资业务盈利4430千港元,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亏损1619千港元,总额盈利37千港元[16] - 2024年全球市场、资产管理、保险经纪业务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9967千港元、12265千港元、1097千港元,总额23329千港元[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投资业务收益约为380万港元,来自低风险及高流动性投资组合的利息收入[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收益约为2800万港元[57]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63846千港元、23329千港元[19] - 2025年和2024年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位于香港的金额分别约为32660000港元、26888000港元[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及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以港币呈列,数值调整至最接近千位数[10] - 集团于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报告期强制生效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1] - 2025年5月29日,公司与直接控股股东订立永久股东贷款协议,获最多4080万港元无抵押定期贷款融资,年利率6.5%[59]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为自身企业管治常规守则,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除守则条文第F.2.2条外均已遵守[68] - 董事会主席郑博士因业务承担未出席2024年9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许昊等成员称职回答提问[6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标准[69] - 公司将适时刊发召开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并寄发予股东[70] - 全年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上述网站刊载[7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229千港元[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397千港元[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折旧及摊销经营分部为5738千港元,未分配为280千港元,总计6018千港元[16] - 2025年客户A、B、C收益分别为15038千港元、8338千港元、8044千港元;2024年客户D、E收益分别为10140千港元、3450千港元[21] - 2024年客户D收益中46%源自全球市场业务,54%源自资产管理业务[2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5年度派付股息,2024年亦无派息[29] - 2024年应收贷款5000万港元,年利率9%,已于2025年结清[30] - 2024年无法收回的应收贷款约1813万港元已撇销[31] - 2025年日常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为5651万港元,2024年为3303万港元[32] - 2025年孖展客户应收款按年利率10.64% - 11.35%计息,2024年为7.83% - 12.50%[33] - 2025年90日内应收账款4033万港元,2024年为3094万港元[34] - 2025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557万港元,2024年为328万港元[36] - 2025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12189万港元,2024年为11541万港元[38] - 2025年流动借贷(可换股债券)39908万港元,实际年利率13.29%;2024年非流动借贷(可换股债券)37864万港元,实际年利率13.29%[39] - 可换股债券于2025年5月30日到期,发行日借贷公平值为4000万港元,负债和权益部分分别约为3605.8万港元和394.2万港元[41] - 2025年3月31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账面价值约为3990.8万港元,较2024年的3786.4万港元增加[41] - 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均无行使可换股债券附带转换权,2025年3月31日未偿还本金为4000万港元,报告期后已结清[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占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资本性承担[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63]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告财务报表数字与核数师核对数额一致[6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7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郑志刚博士、执行董事许昊及李楚楚、独立非执行董事凌洁心等[73]
裕承科金(0027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30 17:0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6,221,000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0,377,000港元,增幅为227.6%[123]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214,000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767,000港元,增幅为2,307.5%[123] - 公司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240,000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583,000港元,增幅为976.3%[123] - 公司全球市场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5,152,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592,000港元,降幅为55.1%[12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综合亏损净额为19,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000,000港元大幅减少[122]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从2023年的0.25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0.11港元[122] - 公司EBITDA从2023年的(39,951,000)港元改善至2024年的(13,789,000)港元[116] - 公司经营亏损从2023年的(42,103,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6,528,000)港元[116]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4,931,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869,000)港元[11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合并收入增加至约2000万港元,主要得益于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及咨询服务和保险经纪业务的显著改善[14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总收益为20,377,000港元,其中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收益为6,485,000港元[183] - 保险经纪业务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200,000港元激增1,200%至2,600,000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股东资金为58,0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7,000,000港元有所下降[167] - 资产管理及咨询费收入为5,152,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无数据[166] - 全球市场业务分部收益为2,592,000港元,包括证券及期货经纪、配售及包销收入[183]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9,397,000港元,主要受融资成本和其他未分配开支影响[183]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21,762,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47,034,000元)[197] - 公司未建议支付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198]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约30万港元的非流动金融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0.21%[4]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40,406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7,453千港元[52]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76,82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57,532千港元[52]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01,80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81,858千港元[63]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3,641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54,062千港元[63]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29,071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7,189千港元[63]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3月31日的348,924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70,686千港元[56] - 公司应贷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5,00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0千港元[63]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2,97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6,404千港元[6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67,504,000元[8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947万港元,其中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为254万港元,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的投资为1693万港元[144] - 公司无资本承诺,且拥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以满足持续运营需求[167] 股东与股权 - 郑志刚博士持有公司73.19%的股份,其中通过Radiant Alliance持有46.19%,通过Perfect Path持有27.00%[9] - Radiant Alliance于2024年10月29日与独立第三方签订协议,出售3亿股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1.6%[11] - 公司未获任何人士通知其于2024年9月30日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或淡仓[43] - 2022年和2023年配售事项共发行461,418,000股已缴足股份,总代价为49,851,265港元[43] - 2023年5月30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发行本金额为4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供转换为296,846,011股公司股份[43]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惟条文第F.2.2条除外[34] 业务发展 - 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与数字资产挂钩、以现金结算的新型金融产品,包括期货、期权及结构性产品[149] - 公司是Enhanced Digital Group UK Limited所供应的数字资产结构性产品的香港独家分销商[14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经营分部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资业务,其中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传统资产管理产品及服务,投资业务从事低风险及高流动性投资组合以及自营交易[154][15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超过90%位于香港,因此未提供地理分部信息[15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全部收益来自香港,因此未提供与收益所在地有关的地理分部信息[161] - 公司100%的收入来自香港,未提供地理分部信息[179] - 分部间收益抵销为35,000港元,主要涉及保险经纪交易[185] 融资与投资 - 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完成可转换债券发行,净收益约为3800万港元[14] - 2022年配售、2023年配售及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净收益总额为8796万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全部使用[25] - 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为港币38,000,000元,本金额为港币40,000,000元[68] - 公司投资活动所动用的现金净额为港币4,425,000元[80] - 公司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港币38,544,000元[80]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港币525,000元[80] - 公司存置定期存款支出为港币1,500,000元[80] - 公司支取定期存款收入为港币1,500,000元[80] - 公司出售上市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零(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33,000元)[190] 人事变动 - 郑志刚博士自2024年9月26日起辞去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并重新指定为非执行董事和非执行副主席[31] 其他 - 公司未在本期间内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及出售子公司和联营公司[33] - 公司于2022年8月8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终止了2012年股份计划[26] - 公司确认一项可换股工具权益部分为港币3,786,000元[76] - 公司重新分类直接控股公司之贷款为港币35,826,000元[76] - 借贷利息为港币2,595,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4,803,000元)[191] - 租赁负债利息为港币274,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128,000元)[191] - 雇员福利开支为港币12,186,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16,641,000元)[19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港币1,123,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1,077,000元)[193]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港币1,391,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1,075,000元)[193] - 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为港币319,000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拨备港币15,000元)[193]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为零(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港币1,300,000元)[193]
裕承科金(0027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9: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24,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221,000港元大幅下降[2] - 2024年同期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未披露,2023年为1,025,000港元[2] - 2024年经营开支为34,390,000港元,较2023年的47,197,000港元有所减少[4] - 2024年EBITDA亏损13,789,000港元[4] - 2024年经营亏损为16,528,000港元,2023年为42,103,000港元[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9,397,000港元,2023年为47,034,000港元[4] - 2024年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0.11仙,2023年为0.25仙[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7,18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29,071,000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1,858,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01,805,000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57,532,000港元,较3月31日的76,829,000港元有所减少[1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收益分别为16,811千港元和6,213千港元[32]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分别为224千港元和1,025千港元,总额分别为20,601千港元和7,246千港元[3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分别为2,869千港元和4,931千港元[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分别为11,946千港元和16,296千港元[4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 - 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1,123千港元和1,077千港元[4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 - 使用权资产分别为1,391千港元和1,075千港元[4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应收账款之减值亏损(拨备拨回)/拨备净额分别为11千港元和 - 319千港元[40]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应收贷款之减值亏损拨备为1,300千港元[40] - 报告期内出售计入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投资上市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零,2023年同期为33,000港元[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基于亏损2176.2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91.4317988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4703.4万港元[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每股摊薄亏损基于亏损2176.2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91.4317988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4703.4万港元[47]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总值6413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9万港元,净额6404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总值3303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328万港元,净额2975万港元[54][55][56] - 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及2024年9月30日,应收客户合约账款分别约为121.5万港元、295.5万港元及639.2万港元[59] - 2024年9月30日孖展客户应收账款按每年7.50%至13.89%计息,2024年3月31日为每年7.83%至12.50%[60]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为9000港元,3月31日为328000港元[62] - 2024年9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0260000港元,3月31日为11541000港元[63] - 2024年9月30日借贷 - 可换股债券(无抵押)为38859000港元,3月31日为37864000港元[6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估算利息开支约2595000港元,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账面价值约38859000港元[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付款1600000港元,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40000000港元[67][68] - 2023年3月31日可换股贷款负债部分账面价值约为3405.7万港元,2023年9月30日公平值约3582.6万港元自确认契约日期起重新分类至权益[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永久贷款本金7000万港元,分派319.2万港元,总计7319.2万港元[75]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1.19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2800万港元,资产净值约580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900万港元,流动比率1.51[7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发行可换股债券借贷成本约300万港元,本年度融资成本总额较2023年同期减少40%[7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营业额2037.7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27.6%[81] - 本期经营开支约34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7.6%,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1400万港元,顾问、法律及专业费用约900万港元[82] - 本期集团录得综合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8.8%,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0.11仙[83]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资本承担,股东资金约为港币5800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7700万元有所减少[8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港币2037.7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港币622.1万元,增幅为227.6%[8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拥有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非流动金融资产约港币30万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96] - 2024年9月30日,集团于一间联营公司之投资约港币270万元,2024年3月31日为零[9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的流动金融资产约1,500,000港元,涉及收购可换股贷款250,000美元(约2,000,000港元),截至该日年度已撇销,录得公平值亏损约1,500,000港元[9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占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100]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抵押可换股债券本金金额为40,000,000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40,000,000港元;2023年9月30日银行借贷30,000,000港元已到期偿还[10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雇员30名,2023年9月30日为36名[111] - 本期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港币1400万元,2023年同期为港币2200万元[111] 财务报表编制与审阅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联交所规定编制,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报表政策一致[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由国富浩华(香港)审阅[19] - 公司本期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外部核数师进行审阅[113]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起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无重大影响[20] 经营分部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有五个可报告经营分部,2023年同期为三个[22] - 2024年开展投资业务以及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视为新经营分部[22] - 截至2024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向管理层提供经营分部资产及负债分析[24] - 截至2024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部收益来自香港,未列地区分部资料[24] - 2024年9月30日及3月31日超90%资产位于香港,未列地区分部资料[25] 税务情况 - 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香港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缴税[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因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4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一间附属公司因有充足税项亏损可抵销外,集团未计提香港利得税[44]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48]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77] 应收贷款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贷款5000万港元,年利率9%,已于2024年9月30日前结清[49] 客户信贷期 - 全球市场、保险经纪、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客户信贷期一般为30日,部分可延至90日;资产管理业务客户信贷期一般30日,部分可延至60日[60]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3年5月16日公司发行本金额40000000港元附有转换权的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每股0.13475港元[64] - 可换股债券按年利率8%计息,按季度支付,估算利息按实际年利率13.52%计算[66] - 可换股债券发行时借贷公平值40000000港元,负债及权益部分公平值分别约为36058000港元及3942000港元[67] 免息可换股贷款情况 - 2020 - 2021年公司取得免息可换股贷款40000000港元,可转换为2478766139股,换股价约每股0.01614港元[70] - 该笔贷款重新分类至非流动负债,借贷公平值40000000港元,负债及权益部分公平值分别约为32383000港元及7617000港元[70] 永久股东贷款情况 - 2023年11月24日和2024年3月28日,公司分别与直接控股公司订立永久股东贷款协议,本金总额最多分别为4000万港元和3000万港元,年利率6.5%[74] 股份转换与转让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收到Radiant Alliance转换通知,将配发及发行2,478,766,139股第二笔贷款换股股份[102] - 换股股份发行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将增至21,621,946,019股,2,478,766,139股占紧接转换前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3.0%,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1.5%[104] - Radiant Alliance与买方订立买卖协议,出售300,000,000股股份,占紧接转换前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6%,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4%[104] - 股份转让于2024年11月完成,完成后郑博士仍为公司最终控股权方,公告日期配发及发行换股股份事项尚未完成[105] 重大事项 - 集团于期间并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10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并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12] 企业管治 - 本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除第F.2.2条外[115] - 董事会主席郑博士因业务未出席2024年9月23日股东大会,行政总裁许昊担任大会主席[11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期遵守规定标准[116] 信息披露 - 中期业绩公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2024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载[117]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郑志刚博士、执行董事许昊及李楚楚、独立非执行董事凌洁心等[1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市场业务2024年收益约为港币2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港币580万元减少约55.2%[88] - 资产管理业务2024年收益约为港币5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港币20万元飙升2500.0%[90] - 保险经纪业务2024年收益约为港币2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港币20万元激增1200.0%[92] - 2024年集团设立投资业务,收益约为港币360万元,其中利息收入约港币300万元,公平值收益约港币60万元[94] - 2024年集团设立财富管理及顾问服务业务,收益约为港币650万元[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