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裕承科金(00279)
icon
搜索文档
裕承科金(0027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15 16:56
公司重组与更名 - 2021年公司成功重组,11月1日更名为裕承科金有限公司,股份在港交所恢复交易[6] - 2021年9月29日公司英文名由“Freeman FinTech Corporation Limited”变更为“Arta TechFin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名由“富勤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阿尔塔科技金融有限公司”[56] - 2021年11月1日上午9点起,公司股票英文简称由“FREEMAN FINTECH”变更为“ARTA TECHFIN”,中文简称由“富勤金融”变更为“阿尔塔科技”,股票代码不变[56] - 2021年10月公司采用新标志,将印在相关公司文件上[56] - 2021年11月1日公司网站由“http://www.freeman279.com”变更为“http://www.artatechfin.com”[56] - 2021年11月1日,公司成功完成重组,清盘呈请被驳回,临时清盘人获解除职务,公司股份同日恢复交易[20] - 重组中,旧债权人约44亿港元的所有债权被全额清偿,部分子公司被转出集团[20] - 重组中,相当于集团约10%的新股被发行给旧债权人,郑志刚博士向集团额外注资约1.2亿港元[20] - 2021年9月27日,临时清盘人向高等法院申请驳回呈请及解除职务,10月4日高等法院下令驳回呈请,11月1日解除临时清盘人职务[59] 公司愿景与业务规划 - 公司名称体现将传统业务转变为该地区最佳科技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愿景[7] - 公司将在相关规则制度下拓宽产品,满足客户投资需求和目标[7] - 公司正大力投资IT基础设施,以增强网络安全、升级设施和开发创新客户界面[8] - 预计未来几个月推出“最先进”服务平台[8] - 公司全球市场业务经纪产品目前限于中国香港和美国股票及期货,正与全球产品伙伴讨论拓展产品范围,还与金融机构讨论合作分销跨境财富管理产品,并计划申请QFII、QFLP和MRF资格[62] - 公司与百度联合创始人郭丹达成谅解备忘录,将建立为经纪业务提供SaaS解决方案的技术平台,成熟后将向第三方推出[62]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准备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两只新基金,一只投资区块链和元宇宙基础设施私营公司,另一只为多策略基金中的基金,子公司Arta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将担任两只基金的联合普通合伙人[62] - 公司保险经纪业务与Digital Technology of Insurance Co., Ltd.建立合作,提供专有销售SaaS系统等服务,并计划在2022年第三季度在大湾区建立保险技术创新中心[62]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将优先获取包括家族办公室、持牌基金、企业和高净值个人在内的专业投资者客户,2023年上半年将拓展目标至大众富裕零售投资者[62] - 公司正与监管机构协商提升某些牌照条件,以开展虚拟资产交易[62] - 公司组建团队开发和构建基于区块链的银行和保险系统,全资子公司将成为持牌受托人服务提供商[65] - 公司目前通过中央结算系统账户为港股提供托管服务,近期开始提供债券和票据托管服务,并计划扩展至其他市场股票和虚拟资产[65] - 公司正在开发新交易界面,以应对产品和客户群体的扩展,包括虚拟资产[65] - 公司为新业务发展组建经验丰富的团队,在香港、上海、北京等多地约有100名内部员工、承包商和合作伙伴[65] 管理层变动 - 刘富荣(Eddie)于2021年6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2021年6月1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4] - 李楚楚(Tracy)、杨雪芬(Pamela)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 - 郑志刚(Adrian JP)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主席[14] - 韩锦梁(Michael)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4] - 凌洁心(Imma)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 - 罗俊宇(Toby)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4] - 谭丽芬(Gloria)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 - 蔡伟康(Clifford)、丘柏宇于2021年10月29日辞任执行董事[14] - 洪美莉(Mary)、钟伟文于2021年10月2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4] - 安栋、冯子华、吴克利于2021年9月28日退休[14] - 刘富荣(Eddie Lau Fu Wing)于2021年6月被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和授权代表,有近20年全球资产管理和经纪经验[68] - 李楚楚(Tracy Li Chuchu)为公司执行董事,在私募股权投资、投后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68] - 杨雪芬女士48岁,2021年7月加入集团担任全球市场主管,有超20年顶级投资银行经验[71] - 郑志刚博士42岁,是公司董事长及非执行董事,自2006年加入新世界发展担任多个高级职位[74] - 郑志刚博士是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负责监督集团战略和运营,业务涵盖多个领域[74] - 截至2020年12月,新世界发展持有资产774亿美元[74] - 郑志刚博士29岁创立K11品牌,是全球首个“博物馆零售”概念[74] - K11品牌计划到2025年运营40个地点,包括艺术商场、办公楼等[74] - 郑博士带领开发了价值26亿美元、面积300万平方英尺的维港文化汇项目[77] - 郑博士在大湾区牵头多个重大开发项目,包括深圳太子湾项目和11 Skies项目等[77] - 2017年郑博士创立C Ventures,管理颠覆性生活方式、科技和媒体品牌投资组合[77] - 韩锦梁先生51岁,是公司非执行董事和审核委员会成员[77] - 韩锦梁先生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保险行业有超27年经验[77] - 韩锦梁先生在公司附属公司及Concord保险有不同任职经历[77] - 凌洁心女士67岁,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是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0] - 罗俊宇先生59岁,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991年毕业于伦敦大学[80] - 谭丽芬博士64岁,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83] - 谭丽芬博士1982年于香港大学完成本科医学训练,1985年加入香港政府医疗及卫生服务[83] - 谭丽芬博士1992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完成公共卫生医学硕士学位[83] - 1997 - 2003年,谭丽芬博士担任卫生署助理署长,负责食品安全和食用动物人畜共患病[83] - 2007年谭丽芬博士获委任为卫生署副署长,监督超5000名员工[83] - 2012年6月中旬,谭丽芬博士晋升为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总监[83] - 谭丽芬博士2017年6月从香港公务员体系退休[83] - 谭丽芬博士曾担任兆科眼科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4月11日辞任[83] - 2021年9月28日,安栋、冯子华和吴克礼退休,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2021年6月30日,刘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101] - 2021年10月29日,丘柏宇和蔡伟鸿辞任执行董事,洪美莉和钟伟文辞任非执行董事;李楚楚和杨雪芬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郑博士和韩锦良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凌洁心、卢俊宇和谭丽芬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自2021年5月13日起,郑博士重新指定为非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25)主席;自2022年6月1日起,辞任新世纪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518)非执行董事[101] - 自2021年6月2日起,凌洁心退休,不再担任数字好莱坞互动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022)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自2022年4月1日起,执行董事杨雪芬的月薪及其他福利增至309,375港元[101] - 2021年10月29日,郑博士获委任为公司主席[104] - 自2021年6月1日起,刘先生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104] - 公司前主席和前行政总裁分别于2020年7月1日和2020年3月16日辞任后,直至郑博士和刘先生获委任前,临时清盘人履行职责[10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33亿港元(2021年:14.18亿港元),净流动资产3600万港元(2021年:净流动负债37.14亿港元),净资产6500万港元(2021年:净负债29.7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6800万港元(2021年:3.99亿港元)[25] - 2022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1.57(2021年:0.15),集团无有抵押借款(2021年:26.83亿港元),无抵押借款4000万港元(2021年:3.58亿港元)[25]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按借款除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计算的资产负债比率为61.8%(2021年:因集团权益有赤字而无数据)[25]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营业额为4400万港元(2021年:2600万港元),增长66.8%[25]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为8900万港元(2021年:6600万港元),增加35%[25]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净利润为2769716万港元(2021年:亏损701692万港元)[25]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35%主要由于重组及恢复交易产生的非经常性开支,包括法律费用、支付给财务顾问的费用等[25] - 集团面临外汇风险,主要涉及港元及美元,但因港元与美元挂钩,外汇风险敞口有限[25] - 集团无用于对冲目的的金融工具[25] - 去年独立核数师报告对集团持续经营有保留意见,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报告已移除该意见[2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年,公司合并净利润显著增长至27.7亿港元,2021年为净亏损7.02亿港元[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港元,2021年为亏损0.38港元;摊薄每股收益为0.26港元,2021年为亏损0.38港元[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年,公司未审计合并经营亏损约为2700万港元[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年,公司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65.8万港元,2021年为计提65万港元[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年,财务成本为3.81亿港元,2021年为6.36亿港元[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大幅降至600万港元,2021年为1300万港元[28]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费用为700万港元,2021年为税收抵免9.5万港元[31] - 2022年1月,公司子公司AGML与税务局就税务纠纷达成和解,支付应纳税额708.7608万港元[3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末期股息,2021年亦无[31] - 2022年公司三个业务板块收入均增长,全球市场业务收入3536.8万港元,同比增长48.9%;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95.7万港元,同比增长15119.2%;保险经纪业务收入432.4万港元,同比增长80.9% [35] - 2022年公司总营收4364.9万港元,较2021年的2617.3万港元增长66.8% [36] - 全球市场业务新增企业和并购咨询等投资银行业务,2022年收入从2021年的2400万港元增至3500万港元,增长49% [36] - 资产管理业务2022年收入400万港元,2021年为2.6万港元,因期间完成多项新投资咨询任务 [37] - 资产管理业务表现未达预期,原计划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聚焦中国科技和房地产行业的基金,因监管审查和行业问题未能实现 [37]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200万港元增至400万港元,主要因保险产品销量增加[41] - 自新冠疫情开始,保险经纪业务受旅行限制严重影响,业绩低于预期,原因是旅行限制未放宽及新负责人牌照审批时间长[4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联营公司投资;2021年3月31日,集团持有联营公司投资,包括Imagination Holding Limited 31.74%有效股权、Jocasta Ventures Ltd 28.13%股权、FreeOpt Holdings Limited 17.61%股权[41] - 2021年11月1日重组完成后,上述联营公司投资作为被排除子公司资产的一部分,转移至ListCo Schemes SchemeCo[4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其他金融资产[4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有非流动其他金融资产7.45亿港元[44] - 对申港证券未上市股权投资7.22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4.18亿港元的50.9%,股权比例为12.17%[44] - 对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230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6%,占其总发行股份的1.2%[44] - 2021年11月重组完成后,上述两项投资转移,集团不再持有其他金融资产权益[44] - 申港证券2021年前9个月收入9.1亿元人民币(约10.93亿港元),2020年全年为14.22亿元人民币(约15.99亿港元)[44] - 申港证券2021年前9个月净利润1.73亿元人民币(约2.08亿港元),2020年全年为3.31亿元人民币(约3.72亿港元)[44] - 截至20
裕承科金(0027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31 06: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79,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买卖[6][7] - 公司核数师为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6][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6][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刘富荣先生于2021年6月30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郑志刚博士于2021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5] - 蔡伟康先生、邱伯瑜先生、洪美莉女士、钟卫民先生于2021年10月29日辞任[5] - 安东先生、冯子华先生、巫克力先生于2021年9月28日退任[5] 财务信息审阅与结论 - 需对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等进行中期财务信息审阅[8] - 公司董事负责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HKAS 34编制和呈列中期财务信息[8] - 因报告中免责声明基础部分所述事项,无法对中期财务信息形成结论[9] - 无法确定是否需对2021年4月1日累计亏损及2021年9月30日止期间经营业绩作出调整[15][16] - 无法就集团2021年9月30日止期间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作出结论[15][16] - 无法就集团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15][16] 附属公司综合入账情况 - 取消综合入账附属公司自2019年4月1日起取消综合计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14][16] - 公司若干附属公司自2019年4月1日起取消综合计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包括Wins Finance Holdings Inc.等[77] - 重组于2021年11月1日完成后,取消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已转让给上市公司计划之计划公司,集团不再拥有其权益[77] - 集团透过Wins Finance附属公司持有辉月融资15%股权,自2019年4月1日起取消综合入账[188] - 公司对中国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产品投资自2019年4月1日起取消综合入账[199] - 重组于2021年11月1日完成后,取消综合入账的财富管理产品转让,报告日期公司不再拥有权益[199] 累计亏损情况 - 集团截至2021年4月1日的累计亏损,源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损益表中取消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亏损约20.922亿港元[14][16]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就其于联营公司之投资悉数计提减值港币341,674,000元[1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FreeOpt Holdings Limited之股权已摊薄至17.61%[19] - 于2021年9月30日,公司就于实体A之15.20%股本权益持有分类为透过其他全面收入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24][25] - 就于实体A透过其他全面收入以公平值列账已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之综合全面收入表内确认公平值亏损港币841,762,000元[24][25] - 管理层评估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期间于实体A透过其他全面收入以公平值列账之公平值并无变动[24][25] - 2021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间接持有FreeOpt Holdings Limited实际所有权占比17.61%[185] - 2021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间接持有Imagination Holding Limited实际所有权占比31.74%[18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于Jocasta及FreeOpt之股权分别摊薄至28.13%及17.61%[188] - 2021年9月30日中国非上市股权投资为734,127千港元,3月31日为721,795千港元[191] - 2021年9月30日菲律宾上市股权投资为34,311千港元,3月31日为22,856千港元[191] - 中国非上市股权投资结余代表证券公司12.17%(2021年3月31日:12.17%)股本权益[192][195] - 2020年11月10日,AGML有条件同意出售证券公司12.17%股权,代价为人民币600,000,000元[193][195] - 2021年2月9日,AGML等订立股份转让协议,出售代价为人民币600,000,000元(约港币711,128,000元)[194][196] - 出售代价较独立估值师厘定之估值人民币609,000,000元(港币734,127,000元)折让约1.48%[194][196] - 出售交易预期于2021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194][196] - 公司持有实体A 15.20%股权(2021年3月31日:15.20%),该股权于2018年4月收购[199] - 因实体A管理层不合作,公司董事无法获取其2021年9月30日及2021年3月31日相关财务资料[19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实体A确认公平值亏损8.41762亿港元[199] - 2021年9月30日及2021年3月31日,实体A无账面价值[199] - 重组于2021年11月1日完成后,实体A股权转让,报告日期公司不再拥有权益[199] - 重组于2021年11月1日完成后,集团不再于联营公司拥有任何权益[188] - 公司曾持有菲律宾上市股权,重组于2021年11月1日完成后转让,报告日期不再拥有权益[199] 债务与清盘相关情况 - 2019年3月12日和4月10日,公司收到贷方要求函,需立即偿还未偿还本金约7.83747亿港元和4.29197亿港元[31][33] - 2019年4月26日,公司收到违约通知,贷方保留要求偿还约7.76514亿港元未偿还本金借贷的权利[31][33] - 2019年5月10日,公司收到清盘呈请通知,理由是公司无偿还债务能力[31][33] - 2019年6月10日,公司收到违约及还款通知,需偿还未偿还本金连利息约7.18436亿港元[31][33] - 2021年10月4日,高等法院下令驳回清盘呈请,11月1日解除临时清盘人职务,呈请人或临时清盘人可申请押后呈请[31][33] - 2019年5月10日,公司收到贷方要求高等法院将其清盘的呈请通知[80][83] - 2020年2月28日,高等法院委任德勤之黎嘉恩先生及何国梁先生为公司临时清盘人[80][83] - 2020年11月4日,开曼群岛大法院认可临时清盘人委任并允许其提交债权人安排计划呈请[80][83] - 2021年10月4日,高等法院下令驳回呈请[81][84] - 2021年11月1日,高等法院解除临时清盘人职务,公司达成复牌条件,股份于当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81][84]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和负债净值分别约40.88793亿港元和33.16482亿港元[32][3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65565亿港元[32][3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9,72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331千港元[47] - 同期,公司毛利为20,68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894千港元[4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58,47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1,534千港元[47] - 同期,公司本期亏损为365,56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2,094千港元[4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96,320千港元,3月31日为774,407千港元[5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499,275千港元,3月31日为643,896千港元[5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4,588,068千港元,3月31日为4,357,845千港元[5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 - 4,088,793千港元,3月31日为 - 3,713,949千港元[5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 - 3,292,473千港元,3月31日为 - 2,939,542千港元[54] - 2021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20港元,2020年为0.19港元[47] - 2021年9月30日借贷为20,000千港元,3月31日为30,000千港元[56] - 2021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1,448千港元,3月31日为2,720千港元[56] - 2021年9月30日递延税项负债为2,561千港元,3月31日为2,561千港元[56]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4,009千港元,3月31日为35,281千港元[56] - 2021年9月30日负债净值为(3,316,482)千港元,3月31日为(2,974,823)千港元[56]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为365,565千港元[59]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汇兑差额为119千港元[59]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341,659)千港元[59] - 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为352,094千港元[62] - 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汇兑差额为(377)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运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38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动用298,144千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动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13千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21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产生305,391千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8,13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934千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收利息为142,28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299,037千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付利息为1,31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29千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40.89亿港元,负债净值约为33.16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7.14亿港元和29.75亿港元有所增加[8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66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52亿港元有所增加[86] - 2021年上半年配售、包銷及金融諮詢費收入为1149.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40.6万港元[146] - 2021年上半年證券及期貨買賣佣金及經紀收入为984.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425.8万港元[146] - 2021年上半年借貸之利息为32815.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1426.3万港元[151] - 2021年上半年租賃負債之利息为2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4万港元[151] - 2021年上半年僱員薪金及津貼为193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540.7万港元[160] - 2021年上半年退休福利計劃供款为50.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7.6万港元[160] - 2021年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为74.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6万港元[160] - 2021年上半年使用權資產折舊为133.2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272.4万港元[160] - 2021年上半年重組成本为1293.2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0[160] - 2021年本期間稅項開支7088千港元,2020年为560千港元[167] - 2021年每股基本虧損按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365565000港元及加權平均普通股數1868176188股計算,2020年虧損为352094000港元[167] - 2021年每股攤薄虧損按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365565000港元及加權平均普通股數186817
裕承科金(0027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30 19: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88年成立,香港股份代号为279[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11 Grand Cayman的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P.O. Box 2681[8] - 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Winston & Strawn LLP,开曼群岛法律顾问为Conyers Dill & Pearman[8]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8] - 公司核数师为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蔡伟康先生于2020年11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 - 刘富荣先生于2021年6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21年6月1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5] - 邱伯瑜先生于2020年7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 - 洪美莉女士和钟卫民先生于2020年12月1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5] - 安东先生、冯子华先生和巫克力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安东先生和冯子华先生为相关委员会主席[5] - 2020年7月1日叶烨先生和杨浩英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同日邱伯瑜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月19日蔡伟康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7][90] - 2020年12月17日洪美莉女士和钟卫民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7][90] - 2021年6月1日刘富荣先生获委任为CEO,6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7][90] - 叶先生于2020年7月1日辞任公司主席,此后未选举董事会主席[116][119] - 王翔弘先生于2020年3月16日辞任公司行政总裁,截至2021年3月31日未委任,刘富荣先生自2021年6月1日起生效[117][119] 管理层个人履历 - 蔡伟康63岁,2020年11月任公司执行董事,有丰富财务及企业管理经验,在多家公司任职[67] - 刘富荣40岁,2021年6月任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有约20年中美资产管理及经纪经验[67] - 蔡伟康自2021年4月和6月起分别任新明中国控股和丝路物流控股非执行董事[67] - 蔡伟康自2021年5月起任南岸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蔡伟康2021年1月13日至3月10日任航标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3月10日摘牌[67] - 刘富荣2002年取得芝加哥大学荣誉经济学文学学士学位[67] - 邱伯瑜52岁,2020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23年并购交易支援及财务尽职审查经验[70] - 洪美莉57岁,2020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公司秘书及企业融资方面经验丰富[70] - 钟卫民62岁,2020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逾24年财务及业务咨询经验[72][73] - 邱伯瑜曾于2015年5月 - 2017年1月担任广州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知识官[70] - 洪美莉曾于2008年8月 - 2008年10月担任海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70] - 钟卫民于1976 - 1996年在广东省银行工作,离职前为大埔分行经理[72][73] - 钟卫民于1996年成立卫民顾问公司,2004年成立卓联融资(亚洲)有限公司,卫民顾问公司于2006年9月结业[72][73] - 富贵鸟股份(股份代号:1819)于2019年8月26日除牌,钟先生曾于2017年9月 - 2018年5月担任其独立非执行董事[72][73] - 中国泰丰床品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73)于2019年2月21日除牌,钟先生曾于2018年11月 - 2019年2月担任其独立非执行董事[72][73] - 星辰通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55)于2020年12月1日除牌,钟先生曾于2018年4月 - 2020年2月担任其独立非执行董事[72][73] - 安東先生50歲,2017年8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任盛源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2020年3月獲委任為弘達金融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76][79] - 馮子華先生64歲,2017年1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00年獲香港理工大學專業會計學碩士學位,2020年5月至12月任弘達金融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2018年5月任盛源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2004年4月至2020年9月任中國光大科技獨立非執行董事,2012年10月起任帝國集團環球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77][80] - 巫克力先生53歲,2016年10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持有中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碩士及學士學位[78][80] 公司清盘与复牌相关 - 2019年5月10日,呈请人向香港高等法院针对公司提出清盘呈请[10] - 2020年2月28日,高等法院委任黎嘉恩及何国梁为公司临时清盘人[10] - 公司股份自2020年2月28日下午1时12分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16][18] - 港交所为公司设定恢复买卖指引,包括符合上市规则、撤回清盘呈请等[20] - 2020年6月30日,港交所为公司增加恢复买卖指引,需公布所有未公布财务业绩[21] - 按上市规则,连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可取消上市,公司的18个月期限至2021年8月27日[22] - 公司将采取措施恢复股份买卖,并适时公布进展[23] - 2020年3月19日,公司收到联交所信函,提出3项复牌指引,包括证明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规定、撤回或撤销清盘呈请及解除临时清盘人委任、通知市场重要资讯[24]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收到联交所信函,附加一项复牌指引,即发布所有未完成财务结果并处理审计调整[24] - 公司证券暂停买卖持续十八个月可能被取消上市,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27日[24] - 2021年4月1日,临时清盘人及呈请人申请将呈请聆讯延期至不早于2021年8月的待定日期,4月7日获高等法院批准[62] 公司重组相关 - 2020年8月13日,公司、临时清盘人及投资者订立条款书,载列公司建议重组主要商业条款[28] - 2020年9月2日,临时清盘人获高等法院批准订立条款书及实施重组所需协议[28] - 2020年9月10日,公司、临时清盘人及投资者订立重组契据,协定重组主要条款[28] - 根据第一份贷款协议,投资者已向指定账户支付161,174,982港元用于还款[28] - 2020年10月21日,香港证监会批准投资者成为持牌公司主要股东[28] - 2021年1月22日,批准计划之决议案于计划会议上通过[30] - 2021年3月10日,公司向联交所提交复牌建议,5月4日及6月17日提交经修订复牌建议[30] - 2021年6月17日,重组契据项下所有决议案获股东或独立股东于公司股东特别大会上正式通过[33] - 2021年6月17日,第一笔贷款还款先決条件均获达成[33] - 2021年6月24日,第一笔贷款所得款项(扣除保证金)支付予持牌公司有抵押贷款人[33] - 复牌后,投资者完成相关操作后将持有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75%[33] - 2021年5月26日,载有重组契据等详情的通函已寄发予股东[56] - 2021年6月17日公司举行股东特别大会,重组契据项下拟进行的所有决议案获股东或独立股东正式通过[60] - 2021年6月17日,将第一笔贷款所得款项由指定账户转拨至上市公司账户以还款的先决条件均获达成[60] - 2021年6月24日,第一笔贷款所得款项(扣除保证金)支付给持牌公司有抵押贷款人[60] - 公司已与投资者订立重组契据,主要条款包括投资者提供第一笔及第二笔贷款、认购事项等[62] - 建议重组完成后,公司在除外附属公司的权利等将转让,除外附属公司不再是子公司,债权人索偿将解除和解,保留集团财务及流动资金状况将改善[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亏损净额为7.02亿港元,2020年为38.39亿港元[10] - 集团综合负债净额从2020年3月31日的23.31亿港元增加至2021年3月31日的29.75亿港元[10] - 综合亏损净额主要因融资成本6.36亿港元[10] - 2021年3月31日,集团于联营公司投资无价值,含Imagination 31.74%、Jocasta 28.13%、FreeOpt 17.61%股权[3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录得非流动其他金融资产7.45亿港元,2020年为6.86亿港元[3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于申港证券12.17%股本权益非上市股权投资为7.22亿港元,2020年为6.6亿港元[35] - 2021年3月31日,申港证券投资占集团总资产50.9%,2020年为58.9%[3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PSE上市证券账面价值2300万港元,2020年为2600万港元[35] - 2021年3月31日,PSE上市证券占集团总资产1.6%,2020年为2.3%[3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营业额为2600万港元(2020年:6900万港元),综合亏损净额为7.02亿港元(2020年:38.39亿港元),主要因融资成本6.36亿港元[43] - 证券及期货经纪等服务收入为1300万港元,较2020年的4900万港元大幅减少73.5%[43] - 保险经纪收入较2020年的700万港元大幅减少71.4%至200万港元[43] - 本期集团无提供融资之利息收入,2020年为1300万港元[43] - 本期集团因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65万港元,未计提应收贷款及应收保理款项之减值亏损拨备(2020年:分别为2.66亿港元及2.98亿港元)[45][50]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累计拨备17.92亿港元,应收保理款项减值亏损累计拨备3.13亿港元[46][47][50] - 本期融资成本6.36亿港元(2020年:6.96亿港元),主要因拖欠及交叉拖欠若干贷款产生利息[47][50] - 本期其他收入及收益大幅增加至1300万港元(2020年:300万港元),获香港政府补助200万港元及中国财务支援200万港元(2020年:无)[48][51] - 本期集团录得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投资的未变现收益净额9900万港元(2020年:亏损净额2000万港元)[49][51] - 本期一般及行政开支为6600万港元,较2020年的1.18亿港元减少44.1%[55] - 本期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不含董事酬金)为3100万港元,2020年为4300万港元;法律及专业费用为300万港元,2020年为1800万港元[55] - 本期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7.02亿港元,2020年为38.39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8港元,2020年为2.18港元[5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4.18亿港元,2020年为11.2亿港元;总负债为43.93亿港元,2020年为34.51亿港元;负债净值为29.75亿港元,2020年为23.31亿港元[5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37.14亿港元,2020年为30.1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99亿港元,2020年为1.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15,2020年为0.12[55] - 集团有抵押借贷为26.83亿港元,2020年为26.83亿港元;无抵押借贷为3.58亿港元,2020年为7300万港元[5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资产亏绌净值为29.75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23.31亿港元[5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9000万美元(相当于7.02亿港元)、7600万美元(相当于5.93亿港元)、9900万美元(相当于7.72亿港元)及4.29亿港元的借贷分别以公司相关资产及权益作抵押[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证券公司2020年营收为14.22亿元人民币(约15.99亿港元),2019年为7.85亿元人民币(约8.9亿港元);净利润为3.31亿元人民币(约3.72亿港元),2019年为0.75亿元人民币(约0.82亿港元);总资产为95.35亿元人民币(约107.19亿港元),2019年为94.75亿元人民币(约105.87亿港元);净资产为44.07亿元人民币(约49.54亿港元),2019年为40.76亿元人民币(约45.55亿港元)[38] -
裕承科金(00279)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30 09:18
公司综合财务状况 - 公司2018/2019年综合净亏损为21.53亿港元,2018年为盈利3.03亿港元[11] - 集团综合净资产从2018年3月31日的50.11亿港元降至2019年3月31日的31.26亿港元[11] - 公司及附属公司年内综合亏损净额为港币21.53亿元,2018年为溢利港币3.03亿元[15] - 公司综合资产净值由2018年3月31日的港币50.11亿元减少至2019年3月31日的港币31.26亿元[1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450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8.65亿港元[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3.02亿港元[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1.02,2018年同期为7.1[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有抵押借贷为13.2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9.08亿港元[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无抵押借贷为730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73亿港元[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可换股工具为13.4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25亿港元[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借贷比率为111.8%,2018年同期为72.2%[115][11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有资本承担1.52亿港元,2018年为零[116][11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为24.5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3.04亿港元[116][11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银行借贷2400万港元以230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独立第三方公司担保抵押,2018年分别为1.46亿港元和3500万港元[120] - 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21.6亿港元,2018年为溢利净额2.7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38港元,2018年为每股盈利0.18港元(经重列);每股摊薄亏损为1.38港元,2018年为每股盈利0.17港元(经重列)[108][111] 综合净亏损原因 - 综合净亏损主要归因于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的已实现净亏损2.83亿港元和未实现净亏损6000万港元[11] - 因市场条件严峻,应收贷款减值净拨备为13.69亿港元[11] - 应收账款减值净拨备为2000万港元[11] - 融资租赁应收款减值拨备为8900万港元[11] - 财务成本为3.74亿港元[11] - 一次性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期权费用为7400万港元[11] 公司估值与投资意向 - 2018年2月公司与Meson签订意向书,Meson考虑对开曼公司进行可能投资[12] - Meson估计开曼公司估值为30亿港元,最终投资代价将参考独立估值报告协商确定[13] - 民盛估计开曼公司估值为港币30亿元,最终交易价格待协商确定[17] 股权结构 - 张永东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4.36%,持有民盛已发行股本约20.50%[20][24] 可换股债券相关情况 - 2017年6月首次认购所得款项总额为港币7.8亿元,发行本金1亿美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4%,以Wins Finance 30%股本权益作抵押[23][25] - 2017年8月第二次认购所得款项总额为港币4.37亿元,发行本金港币4.37亿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4%,以证券公司15%(已摊薄至12.17%)股本权益作抵押[27][30] - 2018年3月,100万美元第一批可换股债券转换权获行使,发行1835.2941万股[28] - 2018年5月,780万港币第二批可换股债券转换权获行使,发行1836万股[29] - 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总发行股份为156.81761881亿股,股份合并后调整为15.68176188亿股[29] - 第一批和第二批可换股债券转换价调整为每股港币4.25元,对应转换股份分别调整为1.81694117亿股和1.00987529亿股[29] - 2018年3月,首批可换股债券附带的100万美元转换权获行使,已发行18,352,941股股份[31] - 2018年5月,第二批可换股债券附带的780万港元转换权获行使,已发行18,360,000股股份[31] - 2018年5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5,681,761,881股股份;11月12日股份合并生效后,全部已发行股份调整为1,568,176,188股股份[31] - 首批及第二批可换股债券转换价调整为每股股份4.25港元,未偿还对应转换股份分别调整为181,694,117股及100,987,529股股份[31] - 2018年9月,第二批可换股债券转换价调整为每股0.065港元(股份合并后为0.65港元),利率调整为每年7% [34][38] - 2018年10月,首批可换股债券转换价调整为每股0.065港元(股份合并后为0.65港元)[35][38] - 2018年12月13日,首批及第二批可换股债券转换价调整为每股0.65港元,2019年3月31日未偿还对应转换股份分别调整为1,188,000,000股及660,303,076股股份[37][39] - 2019年4月10日,公司接获第二名认购人要求函,第二批可换股债券因交叉违约事件即时到期须偿还[41] - 2019年4月26日,公司收到首名认购人违约事件通知,首批可换股债券构成违约事件[41] - 年报日期,首批及第二批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分别为9900万美元(相当于7.765164亿港元)及4.29197亿港元[41] 其他可换股票据及购股权情况 - 2018年9月公司发行建银国际可换股票据,本金1.85847419亿港元,年利率7%,原转换价0.088港元/股,可转换21.11902494亿股,后转换价调整为0.88港元/股,2019年3月31日对应转换股份调整为2.11190249亿股[47][50] - 发行建银国际可换股票据所得款项净额1.84847419亿港元,用于偿还2020年承兑票据2382.6592万美元[48][50] - 2018年7月公司授出购股权,以0.101港元/股认购12.66815134亿股,后注销;8月授出新购股权,以0.102港元/股认购12.66815134亿股,后行使价调整为1.02港元/股,对应普通股调整为1.26681513亿股,年报日期无购股权行使[49] 违约与清盘相关事件 - 2019年3月12日公司收到投资者要求函,涉及2019年承兑票据(本金3000万美元)、2020年承兑票据及建银国际可换股票据,因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少于35亿港元触发违约事件[52][56] - 2019年3月20日投资者向公司发出法定要求偿债书[52][56] - 2019年5月10日公司收到投资者清盘呈请,称公司无力偿还1.11629994亿美元债务,清盘呈请7月10日聆讯[53][56] - 2019年5月15日公司收到委任临时清盘人传票,聆讯延期至6月18日,投资者于该日撤回传票[54][57] - 2019年6月6日香港法院就股份转让向公司授出认可令,5月10日或之后股份转让或股东地位变更不受影响[55][57] - 截至年报日期,2019年承兑票据、2020年承兑票据及建银国际可换股票据未偿还本金分别为3000万美元(相当于港币2.35476亿)、4617.3408万美元(相当于港币3.62424314亿)及港币1.85847419亿[59] - 2019年4月23日,公司收到贷方首份违约事件通知,涉及9000万美元(约7.05978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贷方指称张先生不再实益持有公司至少20%已发行表决权股本、交叉违约事件及综合总债务净值超合并有形资产净值60%构成违约[123] - 2019年6月10日,公司收到贷方第二份违约事件通知,融资下所有贷款连应计利息等立即到期须支付,未付金额为9164万美元(约7.18842亿港元),含本金9000万美元(约7.05978亿港元)及应计利息164万美元(约1286.4万港元)[123] 股份合并情况 - 2018年10月公司提议实施股份合并,将每十股每股面值港币0.001元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港币0.01元的合并股份,经股东批准于2018年11月12日生效[59] - 股份合并生效后,股份买卖每手单位由20000股改为6000股合并股份[59] 联营公司与合营公司投资情况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持有联营公司投资港币3.65亿(2018年3月31日:无)[59] - 2018年4月,集团以港币1.45亿收购Imagination 36.17%股权,该投资于2019年3月31日作为联营公司投资列账[60][64] - 2018年7月,Imagination将其于Jocasta的36.17%股权分派给集团,该投资于2019年3月31日作为联营公司投资列账[61][64] - 2018年10月,Wins Finance同意向辉月注资人民币1.5亿(相当于港币1.75亿),辉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62][65] - 2019年3月31日,Wins Finance向辉月注资港币2300万,产生资本承担港币1.52亿[62][65] - 2018年3月31日,集团有合营公司投资港币1.43亿,为FreeOpt 31.38%股权[63][66] - 2018年10月,该合营公司投资重新分类为联营公司投资[63][66] 各业务线营收与盈利情况 - 申港证券2018年营收为1.97亿元人民币(2.3亿港元),2017年为3.27亿元人民币(4.09亿港元);2018年亏损3.75亿元人民币(4.39亿港元),2017年盈利1300万元人民币(1700万港元)[70][72] - 实体A 2019年收益为4.77亿港元,溢利为4.7亿港元,资产净值为44.16亿港元[74][76] - PSE 2018年收益为15.96亿菲律宾比索(2.38亿港元),2017年为12.26亿菲律宾比索(1.84亿港元);2018年溢利为7.27亿菲律宾比索(1.08亿港元),2017年为8.28亿菲律宾比索(1.25亿港元)[75][77] 金融资产情况 - 2019年3月31日,集团非流动其他金融资产为16.03亿港元,2018年3月31日为6.67亿港元[69][71]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流动其他金融资产为11.48亿港元,2018年3月31日为18.33亿港元[80]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理财产品初始投资成本为8.7亿元人民币(10.17亿港元),2018年3月31日为13.7亿元人民币(18.33亿港元)[80]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利率为5% - 9%,2019年投资收益为9590万港元,2018年为7950万港元[81]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对申港证券的股权投资为7.32亿港元,权益占比12.17%,占集团总资产12.0%;2018年3月31日分别为6.31亿港元、15%、7.3%[69][71]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对实体A的股权投资为8.42亿港元,权益占比19.06%,占集团总资产13.9%;2018年3月31日无此项投资[69][71]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PSE上市证券账面价值为290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5%,占PSE已发行股份总数1.2%;2018年3月31日分别为3600万港元、0.4%、1.2%[69][71]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其他金融资产为11.48亿港元,占总资产18.9%,2018年3月31日为18.33亿港元,占比21.3%[83]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财富管理产品初始投资成本为8.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0.17亿港元),2018年3月31日为13.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8.33亿港元)[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该投资的投资收入为9590万港元,2018年为7950万港元[84] -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