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律齐文化(00550)
icon
搜索文档
律齐文化(00550) - (1)建议发行股份及购回股份之一般授权;(2)重选董事;及(3)股东週年...
2025-08-25 16:56
股东周年大会 - 公司拟于2025年9月16日上午11时在香港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50] - 会议将省览2023年和2024年经审核财务报表等[51] - 会议将重选姚思慧等多位董事并授权董事会厘定酬金[51] - 续聘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并授权董事厘定酬金[51] - 各项决议案将以投票方式表决[21] 股份发行与购回 - 2023年6月2日通过的股份发行、购回及扩大授权决议案将在本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失效[11] - 大会将提呈决议案批准股份发行授权,获批后可发行股份总面值不超已发行股本总面值的20%[12] - 最后可行日期公司有455,534,000股已发行缴足股份,若获批最多可发行91,106,800股新股份[12] - 大会将提呈决议案批准股份购回授权,获批后可购回股份总面值不超已发行股本总面值的10%[13] - 按最后可行日期情况,公司最多可购回45,553,400股股份,目前无意购回[13] - 建议授予董事一般扩大授权,允许在股份发行授权获批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中加入股份购回授权购回的股份数目[14] - 股份发行、购回及一般扩大授权有效期至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等最早发生的情形为止[16] 股权结构 - 最后可行日期立天环球有限公司持股123,037,657股,占比27.01%,若购回授权获悉数行使占比30.01%[34] 人员相关 - 邓宝琳等6位退任董事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7] - 姚思慧等多位董事酬金及服务协议情况[38][39][40][41][44][45][47] 其他 - 股东须在股东周年大会召开时间不少于48小时前交回代表委任表格[19]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6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61] - 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权利的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61] - 全部股份过户文件及有关股票须于2025年9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登记[61]
律齐文化(00550) - 於二零二五年九月十六日(星期二)举行的二零二五年股东週年大会适用的代表委...
2025-08-25 16:53
公司基本信息 - 律齐文化有限公司股份代号550[1]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0.20港元[2] 股东周年大会 - 2025年9月16日上午11时在香港中环举行[2] - 需省览2023 - 2024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等[4] - 多项董事重选,含姚思慧等6位董事[4] - 续聘天健国际为核数师[4] - 批准授予董事相关股份授权[4] 代表委任 - 表格须由股东等签署,公司股东需盖印[6] - 表格连同文件提前48小时送抵登记分处[6] - 交回表格后股东仍可亲自出席投票[7]
律齐文化(00550) - 二零二五年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8-25 16:51
股东周年大会 - 2025年9月16日上午11时在香港中环举行[3] - 股东可委任代表出席投票,两股以上可委任多位[10] - 代表委任表格48小时前交回[10] 财务与审核 - 省览2023和2024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等[4] - 续聘天健国际为核数师并授权董事厘定酬金[4] 人事与授权 - 重选姚思慧等6人为董事并授权厘定酬金[4] - 扩大董事配发及发行股份一般授权限额[8] 股份相关 - 董事配发股本不超已发行股本20%[5] - 购回股份不超已发行股本10%[7] - 2025年9月11 - 16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10] - 9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文件登记[10]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8-25 16: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整体收入下降13.3%至3150万港元,主要因非广告分部(特别是电子商务)收入终止[7][12]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约3630万港元下降13.3%至2024年约3150万港元[52][55] - 广告服务收入2024年为3150万港元,较2023年略微下降3.0%[53][56] - 核心广告服务收入同比轻微下降3.0%,仍是主要收入来源[7][12]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5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3620万港元改善65.5%[8][12] - 除所得税前亏损减少65.5%从3620万港元降至1250万港元[71][77]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约2030万港元下降10.5%至2024年约1820万港元[60][63] - 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2024年为57.8%(2023年:56.0%)[60][64]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190万港元下降15.2%至2024年约160万港元[66] - 出售附属公司亏损从380万港元大幅减少至18.6万港元[69][75] - 融资成本增加104.4%从6.7万港元增至13.7万港元[70][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3.2%从1060万港元降至1020万港元[67][73] - 行政开支减少32.5%从3480万港元降至2350万港元[68][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疗保健产品分部2024年收入为零(2023年:37.3万港元)[54][57] - 电子商务分部2024年收入为零(2023年:290万港元)[58][61] - IP开发设计服务2024年收入为零(2023年:57.6万港元)[59][62] - Recruit Magazine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6.5%至2390万港元(2023年:3250万港元)[24] - Recruit杂志广告收益同比下降26.5%至2390万港元(2023年:3250万港元)[27] - 深圳律齐通过抖音等平台贡献收入约510万港元[29][34] - 深圳律齐与深圳京基的合作协议产生收入约250万港元[30][34] - 公司专注于招聘广告服务,计划将推广活动扩展至中国内地[14][17] - 公司通过内部制作团队和数字平台(如抖音)扩大中国内地业务[14][15][17] - 公司拥有跨平面、网站、应用及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Instagram、小红书)的多元化渠道[15][17] - Like Magazine拥有约16万Facebook粉丝,在Instagram和小红书影响力持续增长[44][48] - 公司在中国设立自有工厂于2025年7月开始运营,负责活动道具和装饰生产[46][48] - 公司已停止医疗保健产品、电子商务及IP开发设计服务分部的新业务开发[32][3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实际GDP增长2.5%,低于2023年的3.2%[23] - 香港季节性调整失业率平均为3.1%,就业不足率稳定在1.1%[23] - 货物出口同比增长4.7%,支撑经济复苏[23] - 香港实际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5%(2023年为3.2%)[27] - 香港货物出口同比增长4.7%[27] - 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平均为3.1%[27] - 香港就业不足率稳定在约1.1%[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与京基集团签订三年推广协议,年度上限介乎1050万至1600万人民币[41][43] - 公司持续寻找优质投资机会并将适时发布公告[166] - 公司2024年不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168][17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127][130] - 前任核数师BDO Limited于2024年5月6日辞任[128][131] - 委任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核数师,自2024年6月6日起生效[136][140] - 公司于2024年6月20日收到联交所的复牌指引函件[129][132] - 公司于2024年10月30日收到联交所修改其中一项复牌指引的函件[129][132] - 独立调查委员会已委聘诚骏法证进行独立调查[137][141] - 公司已委聘中汇安达进行内部监控审阅,并取得相当进展[143][146] - 公司董事长陈家俊于2024年5月20日辞任[183][188] - 公司于2024年发生多名董事变动(4月、7月、8月及10月均有委任及辞任)[183][188] - 公司针对前律师服务发票提起税务诉讼,前律师已提供分项细目[1][104] - 深圳京基交易因百分比率低于最低限度获豁免披露及股东批准要求[30][34] - 公司出售Beyond Noble(京基天资51%股份实益拥有人)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19,000港元[107][111] - 公司出售Smart Path(豪拓全部已发行股份实益拥有人)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1港元[107][111] - 报告期后出售联营公司奥洛瑞获得995万港元[91][9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公开市场出售11,574,000股京基金融国际股份,总代价约950万港元,平均售价每股0.82港元[120] - 2024年9月,公司在公开市场出售1,158,333股中国宝力科技股份,总代价约47万港元[121] - 出售11,574,000股京基金融股份,总代价约9,500,000港元,平均售价每股0.82港元[124] - 出售1,158,333股中国宝力科技控股股份,总代价约470,000港元[124] - 京基金融国际持股数量为115,740,000股,持股比例1.72%,年初公允价值57,870,000港元,年内全部处置[117][120] - 中国宝力科技持股数量1,158,333股,持股比例1.60%,年初公允价值903,500港元,年内全部处置[117][121] - 澳大利亚Fruge Group持股数量20,000,000股,持股比例2.09%,年末公允价值128,089港元[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3项证券投资,总公允价值为128,089港元,占总资产及资产净值比例均为0.002%[116][1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23.3%从3000万港元增至3700万港元[79][85] - 公司无银行贷款且资本负债比率为0%[80][85] - 流动比率从4.5降至3.5[79][85] - 报告期末公司集团资产无抵押负担(2023年:无)[122] - 报告期末公司无抵押集团资产(2023年:无)[125] - 公司总发行股份数量维持4.555亿股[82][86] - 公司2024年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82][18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4年12月31日未持有公司或其关联法团任何股份权益或淡仓[192][195] - 公司股份期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2015年12月29日已发行股本的10%[198] - 公司股份期权计划下任何12个月内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的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1%[198] - 所有未行使期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199] - 公司于2007年7月13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旧计划)[200] - 旧计划于2015年12月29日终止[200] - 新购股权计划于2015年12月29日采纳并取代旧计划[200] - 新计划旨在激励或奖励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的贡献[200]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集团雇员、高级职员、代理、顾问或代表[200] - 新计划于2016年1月5日获联交所批准后成为无条件[200] - 新计划自采纳日起10年内有效[200] - 邓宝琳女士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参选连任[189][193] - 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可由任一方提前1-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90][194] - 公司招聘广告部总经理陈善美女士拥有超过25年广告行业经验[161][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钊洪先生拥有逾18年香港及新加坡上市公司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55][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婉宁女士在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拥有15年经验[160][162] - 执行董事姚思慧女士在财务汇报会计金融与库务管理领域拥有多年工作经验[152] - 非执行董事孙婧女士拥有企业投资融资及管理经验[151][1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宝琳女士在审计金融及银行业拥有逾10年经验[154][156] - 公司作为投资控股公司并提供企业管理服务[165] - 公司董事会呈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64] - 集团业务回顾包含财务关键绩效指标分析及主要风险描述[166]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5 16:43
广告业务表现 - 核心广告业务收益为1380万港元,同比下降18.4%[4] - 中国内地数字广告业务通过深圳律齐与深圳京基合作开展[7][9] - 实体Recruit杂志分布于港铁站、商业区及劳工处就业中心等高频区域[6][8] - 电子版Recruit杂志提供免费在线访问以扩大覆盖范围[6][8] - 集团重点探索抖音等中国内地数字平台发展机会[13][17] - 公司积极拓展中国内地广告市场,重点关注抖音等数字平台[29][33]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8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5.0万港元下降18.4%[120] - 公司广告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695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382.9万港元,降幅为18.4%[135][138]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166.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3万港元大幅增长467.2%[120]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9.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0.6万港元下降84.8%[120]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0.5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4万港元增长25.0%[120] 非广告业务表现 - 医疗及保健产品业务自2023年起终止,2024年上半年零收益[14][18] - 电子商务业务2024年上半年零收益,处于战略评估阶段[15][19] - IP开发设计业务因文件问题自2023年9月起暂停新业务开发[20] - 医疗保健产品销售分部自2023年7月起录得零收益(2023年上半年:37.3万港元)[39][43] - 电子商务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录得零收益(2023年上半年:290万港元)[45] - IP开发设计服务自2023年9月起停止发展新业务[25] - 医疗保健产品子公司KK Wecheck自2023年7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39][43] - 电子商务分部收入从1H2023的290万港元降至1H2024的零收入[49] - 公司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分部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37.3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收入[120] - 公司电子商務分部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290.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收入[120] - 公司确认其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广告、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以及电子商務[117] 收入与利润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2020万港元下降31.6%至2024年上半年的1380万港元[37][41] - 广告服务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为1380万港元,同比下降18.4%[38][42] - 集团毛利从1H2023的1420万港元下降23.3%至1H2024的1090万港元[47][51] - 除所得税前亏损从1H2023的1000万港元改善25.0%至1H2024的750万港元[57][64] - 公司上半年营业额1382.9万港元,同比下降31.6%[86] - 公司上半年毛利润1088.1万港元,毛利率78.7%[86] - 公司上半年净亏损747.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96.6万港元亏损收窄25.0%[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38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2.3万港元下降31.6%[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整体分部溢利为154.8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分部亏损190.7万港元[120]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2022.3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382.9万港元,降幅为31.6%[135][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154.8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亏损190.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47.1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亏损996.6万港元收窄25%[124]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7,47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62,000港元减少22.7%[148] 成本与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1H2023的620万港元下降18.8%至1H2024的510万港元[54][61] - 行政开支从1H2023的1640万港元下降14.8%至1H2024的1400万港元[55][62] - 融资成本从1H2023的3.4万港元增至1H2024的5.7万港元[56][63] - 公司未分配企业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834.3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944.2万港元,增幅为13.2%[124] - 财务费用中租赁负债利息为57,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000港元增长67.6%[140] - 雇员福利开支大幅下降至4,08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40,000港元减少67.9%[14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49,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3,000港元增长141.7%[14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5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40,000港元下降34.2%[142] - 存货成本确认为2,94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28,000港元下降5.8%[142]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从2023年上半年的85.5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92.2万港元,增长7.8%[182]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180万港元(2023年末:3000万港元)[58][65] - 流动比率从2023年末的4.5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5[58][65] - 净资产从2023年末的1.143亿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6140万港元[58][65]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末的115.60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63.413百万港元,降幅达45.2%[90] - 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末的114.305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中的61.446百万港元,降幅为46.2%[90] - 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从2023年末的59.625百万港元锐减至2024年中的14.237百万港元,降幅达76.1%[89] - 公司储备从2023年末的23.198百万港元转为2024年中的负29.661百万港元,变动幅度巨大[90]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从期初的30.081百万港元增加至期末的31.787百万港元,增长1.706百万港元[9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末的84.92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37.466百万港元,降幅55.9%[89] - 流动资产净额从2023年末的30.67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中的25.947百万港元,降幅15.4%[89] - 公司分部资产从2023年末的5068.8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1364.5万港元,降幅为73.1%[122] - 公司集团总资产从2023年末的12429.8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7388.6万港元,降幅为40.6%[12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364.8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中的2554万港元,增幅达600%[128] - 公司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从2023年末的5962.5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1423.7万港元,降幅为76.1%[1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3年6月的3,292,000港元降至2024年6月的332,000港元,下降89.9%[153]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3年末的1,878,000港元降至1,562,000港元,下降16.8%[159]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5,087,000港元大幅下降至607,000港元,降幅达88.1%[15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704.8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826.6万港元,增长17.3%[161] - 应计开支从2023年12月31日的602.8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691.8万港元,增长14.8%[161]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2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34.8万港元,增长32.2%[161]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2万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6.8万港元,下降63.9%[176] 投资活动与公允价值变动 - 公司持有京基金融国际1.72%股权,公允价值从5787万港元降至1273.14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513.86万港元[70] - 公司持有中国宝力科技1.60%股权,公允价值从90.35万港元增至115.83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收益25.48万港元[70] - 公司持有Frugl Group 2.09%股权,公允价值从85.12万港元降至34.74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0.38万港元[70] - 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从5962.47万港元降至1423.71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总亏损4538.76万港元[70] - 证券投资组合占集团总资产19.3%,占集团净资产23.2%[70] - 其他全面收益项下股本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538.8万港元[86] - 公司本期全面开支总额为52.859百万港元,其中其他全面开支达45.388百万港元[95] - 对联营公司投资成本为16,044,000港元,应占收购后亏损2,122,000港元[156] - 公司出售11,574,000股京基金融股份,总代价约950万港元[188][192] - 京基金融股份平均售价为每股0.82港元[188][192] - 公司出售联营公司奥洛瑞全部权益,代价995万港元[191] 现金流变化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0.65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负22.794百万港元显著改善[92] - 投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603百万港元,主要得益于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1.5百万港元[92] 资本与股本结构 - 公司总发行股份4.555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半年内无变动[74] - 公司股本从89,323千港元增至91,107千港元,增幅为2.0%[96] - 股份溢价从162,310千港元增至165,102千港元,增幅为1.7%[96] - 投资重估储备从80,302千港元增至176,561千港元,增幅高达119.8%[96] - 累计亏损从190,732千港元扩大至198,609千港元,增加7,877千港元[96] - 归属于权益股东的总额从195,683千港元增至285,666千港元,增长46.0%[96] - 非控股权益从445千港元减少至141千港元,下降68.3%[96] - 权益合计总额从196,128千港元增至285,807千港元,增长45.7%[96] - 已行使购股权产生股本增加1,784千港元及股份溢价增加2,796千港元[96] - 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公平价值变动为96,259千港元[96] - 本期间亏损为9,662千港元[96]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量为455,534千股,股本总额为9110.7万港元[163] 运营与战略举措 - 公司正在中国设立工厂,预计2025年7月开始运营[32][34] -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预计将显著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32][34] - 2024年上半年未宣派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情况相同[165][168] - 资本承担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3.2万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0港元[166][169] - 2024年上半年从关联公司获得租金收入16.2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0[172][178] - 报告期后公司以19,001港元对价处置多家子公司,包括Beyond Noble和Smart Path[185] - 公司出售Beyond Noble全部股份,代价19,000港元[193] - 公司出售Smart Path全部股份,代价1港元[193] - 公司因认购协议争议对另一公司提起诉讼(高院案件2024年第241号)[196] - 公司及子公司起诉前董事违反信义义务(高院案件2024年第281号)[195][199] - 公司已完成争议股份处置并获法院批准终止相关诉讼[197][200] 市场环境与风险因素 - 全球通胀压力、利率高企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广告需求[4][5] - 招聘广告需求疲软导致广告量显著同比下降[5][8] 地区表现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香港市场,2024年上半年为1382.9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022.3万港元下降31.6%[131][138] 盈利能力指标 - 集团毛利率从1H2023的70.2%提升至1H2024的78.7%[47][52]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8-25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整体收益下降32.9%至3630万港元,主要因医疗健康产品和电商销售大幅减少[5][10] - 公司2023年总收益约为3630万港元,较2022年约5420万港元下降32.9%[54][57] - 广告服务收益2023年约为3250万港元,较2022年略微下降2.0%[55][58] - 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额从2022年约1350万港元大幅下降97.2%至2023年约37.3万港元[56][59] - 电子商务收入下降61.5%,从2022年约75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290万港元[61][66] - 集团毛利下降34.5%,从2022年约311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2030万港元[63][68] - 其他收入下降11.9%,从2022年约22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190万港元[65][70] - 公司录得除所得税前亏损3620万港元,较2022年870万港元亏损扩大超过300%[6][10] - 除所得税前亏损大幅增加317.9%,从2022年约87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620万港元[84][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增长15.4%,从2022年约302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480万港元[72][77] - 应收账款减值大幅增加,从2022年约3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620万港元[73][78] 各条业务线表现:广告服务 - 核心广告服务收益轻微下降2.0%,主要通过Recruit Magazine提供[5][10] - 公司通过地铁站、商业区、劳工处就业中心等高人流量地点策略性分发Recruit Magazine实体刊[22] - 核心广告业务未受前任董事文件移交事件影响 继续保持运营基石地位[30][33] - 公司通过抖音等数字平台及授权代理合作扩展中国内地广告业务[13][15] - 2024年底通过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在中国内地扩展广告服务[42] - 公司通过深圳律齐拓展中国广告服务,利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为客户提供服务[44] - Like Magazine拥有约16万Facebook粉丝,在Instagram和小红书平台影响力持续增长[47][51]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疗及保健产品 - 医疗健康产品及电子商贸分部销售出现重大减少[5][10] - 医疗及保健产品分部因COVID-19检测包需求显著下降而停止发展[23][26] -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5月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检测试剂盒需求大幅下降[56][59] 各条业务线表现: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业务扩张放缓 专注收回存货及演唱会项目投资款项[28][32] - 电子商务业务收益下降,主要由于家用及个人护理产品销售减少[54][57] 各条业务线表现:IP开发及设计服务 - IP开发及设计服务2023年仅产生微薄收益 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9][33] 各地区表现:香港 - 香港2023年GDP增长3.2%,失业率从Q1的3.1%改善至Q4的2.9%[7][20][21] - 香港失业率从第一季度3.1%改善至第四季度2.9%[25] - 就业不足率同期从1.2%降至1.0%[25]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3.2%[24] - 香港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安排,解除防疫措施[7][10][20] 各地区表现:中国内地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制作团队和垂直整合提升中国内地活动制作的成本效益[12][15] - 公司在中国设立自有工厂生产活动道具,实现垂直整合以降低成本并提升质量控制[49][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新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以增强大型项目执行能力[12][15] - 公司持续寻求优质投资机会并将适时发布公告[198] - 高级管理层陈善美女士拥有逾25年广告业经验[193][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釗洪先生拥有逾18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88][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婉宁女士拥有15年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92][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朝波先生具有香港上市公司管理经验[191][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寳琳女士拥有逾10年审计及金融业经验[189] 关联交易及合作协议 - 深圳Allegro与深圳京基签订广告推广协议 年交易额低于300万港元且占比小于5%[41] - 与京基集团签订三年推广合作协议,年度交易上限为人民币1050万元至1600万元[43][45] 投资及资产处置 - 失去对关键附属公司京基天资的控制权 财务业绩自2023年7月起不再并入集团[27][31] - 公司失去对持有51%股权的附属公司KK Wecheck的控制权,财务业绩自2023年7月起终止合并[56][59] - 集团子公司KK Wecheck自2023年7月1日起终止合并报表[137] - 报告期后以19,000港元出售Beyond Noble全部股份,以1港元出售Smart Path全部股份[114][118] - 报告期后以9.95百万港元出售联营公司Aurora全部权益[116][120] - 公司以19,000港元出售Beyond Noble全部股权[142][146] - 公司以1港元出售Smart Path全部股权[142][146] - 公司出售京基金融国际11,57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950万港元,平均售价每股0.82港元[133][138] - 公司认购Aurora新股2,637,115股(占发行后总股份约45%),代价16,044,444港元[135] - 公司处置Aurora全部股权,代价9,950,000港元[136] - 2024年9月以总价9.5百万港元出售11.57百万股京基金融股份,平均售价每股0.82港元[154] - 2024年9月以总价0.47百万港元出售1.16百万股中国宝力科技股份[155] - 京基金融国际持股公允价值年內减少48.6百万港元至57.9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46.6%及净资产50.6%[151] - 中国宝力科技持股公允价值年內减少0.23百万港元至0.9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7%及净资产0.8%[151] - 澳大利亚Fruge Group新增投资0.84百万港元,年末公允价值0.85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7%及净资产0.7%[151] - 证券投资组合总公允价值年內减少48.8百万港元至59.6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48.0%及净资产52.2%[151] 法律诉讼及争议 - 公司对前董事提起诉讼,指控违反受信责任[122] - 公司就认购协议争议提起诉讼,要求宣告协议无效并退还认购代价[124][129] - 前董事对公司提起诽谤诉讼[126][131] - 公司向前律师事务所提起税务诉讼,涉及服务发票争议[127][132] 公司治理及复牌进展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158] - 前任核数师BDO Limited于2024年5月6日辞任[159] - 联交所于2024年6月20日发出复牌指引,并于10月30日修订指引[165] - 公司委任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核数师自2024年6月6日起生效[171][177] - 独立调查委员会委聘诚骏法证及企业重整有限公司进行独立调查关键结果参见2025年8月5日公告[172][178] - 公司委聘中汇安达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独立内部监控审阅已取得相当进展[173][178] - 公司需公布所有尚未公布的财务业绩并处理审计修订[168][180] - 公司需证明管理层诚信及能力无监管忧虑以维护市场信心[168][180] - 公司需证明已建立足够内部监控程序符合上市规则[168][180] - 公司需证明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168][180] - 复牌进展季度更新参见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6月27日期间公告[170][176] - 自报告期末至本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事件影响公司运营[174][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关联交易[175][180] 融资及资本管理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为455,534,000股,每股面值0.2港元,较2022年446,614,000股增加8,920,000股[95][100] - 2018年配售74,000,000股股份获得总收益103.6百万港元及净收益103.0百万港元[97][102] - 截至2022年1月7日未动用净收益为82百万港元,后经董事会决议更改用途[98][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原计划用于投资机遇的93百万港元中仅动用11百万港元,剩余82百万港元[105] - 自2022年1月7日至2023年底,公司将82百万港元未动用净收益重新分配:33百万用于营运资金,49百万用于投资机遇[1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净收益已按用途悉数动用[105][110] - 2021年授予22,3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38港元,年内8,920,000份被行使,13,380,000份失效[96][10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下降57.1%,从2022年约699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3000万港元[86][92] - 流动资产净值下降57.4%,从2022年约721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3070万港元[86][92] - 流动比率从2022年6.6降至2023年4.5[86][92] - 集团报告期末无资产抵押(2022年:无)[156] 股息及财务报表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无或有负债、未宣派末期股息[107][108][109][111][112][11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建议派发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无)[20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合并全面收益表第83至84页[199] - 董事提交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及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196] 业务定位及策略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提供企业管理服务[197] - 公司持续寻求优质投资机会并将适时发布公告[198]
律齐文化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约为1080万港元 同比增长45.19%
智通财经· 2025-08-20 21:59
收益表现 - 收益2180万港元 同比增加57.6% [1] - 收益增长主要受中国内地广告业务扩展带动 [1] 盈利能力 - 毛利630万港元 同比减少41.7% [1] - 净亏损1080万港元 同比增长45.19% [1] 每股指标 - 每股亏损2.38港仙 [1]
律齐文化(00550)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约为1080万港元 同比增长45.1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1:55
业绩表现 - 收益2180万港元 同比增加57.6% [1] - 毛利630万港元 同比减少41.7% [1] - 净亏损1080万港元 同比增长45.19% [1] - 每股亏损2.38港仙 [1] 业务发展 - 收益增长主要受中国内地广告业务扩展带动 [1] - 广告业务收益显著上升 [1]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21: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21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7.6%[4]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7.6%,从1382.9万港元增至2179.7万港元[26][23]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百万港元增长57.6%至2025年上半年的21.8百万港元[36] - 同期亏损约为10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45.2%[4] - 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45.2%,从747.1万港元增至1084.7万港元[21][2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0.84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471百万港元扩大[31] - 税前亏损扩大45%,从750万港元增至1080万港元[46]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0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79.6%[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38港仙[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同期毛利约为6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1.7%[4]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41.7%,从1088.1万港元降至634.6万港元[41] - 同期毛利率约为29.1%[4] - 毛利率从78.7%大幅下降至29.1%,主要因内地市场低价竞争策略[41]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增长59.2%,从408.8万港元增至650.9万港元[28] - 使用权资产折旧大幅增加52.8%,从55.3万港元增至84.6万港元[28]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下降12.7%,从510万港元降至440万港元[43] - 行政开支减少31.1%,由1400万港元降至960万港元,因专业费用及员工成本削减[44] - 融资成本增长7%,从5.7万港元增至6.1万港元,因租赁负债增加[45] - 其他收入增长38.2%,由64.5万港元增至89.1万港元,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42] - 利息收入增长85.8%,从32.4万港元增至60.2万港元[2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四大主营业务:广告服务、医疗保健产品销售、电子商务、IP开发设计服务[10][18] - 广告服务分部收益为2179.7万港元,是唯一产生收入的分部[26][21] - 广告服务收益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21.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6%[37] - 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业务自2023年7月起终止综合入账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零[38] - 电子商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零公司专注于收回投资款项[39] - IP开发设计业务于2024年12月完成出售豪拓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零[40] - 非核心业务(医疗保健/电商/IP开发)零收益贡献,资源聚焦广告主业[50] - 公司核心广告业务正在录得显著增长[56]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为1259.5万港元,占总额的57.8%[23]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达1260万港元,占新市场拓展主要贡献[48] - 香港市场收益下降33.3%,从1380万港元降至920万港元[49] 财务健康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01.8万港元[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显著增加14.3%,从2927.0万港元增至3345.5万港元[21][22]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为41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7百万港元)[57] - 贸易应收款项为231.6万港元[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316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255百万港元略有增加[33] - 0至3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最高达2.118百万港元[33] - 流动资产净值为3425.9万港元[7]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4.3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0.7百万港元)[57]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8(2024年12月31日:3.5)[57]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233.3万港元[7] - 总资产减少17.3%,从6584.1万港元降至5444.7万港元[21][22] - 公司资产净值约为41.5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52.3百万港元)[57] - 公司资产净值41,493千港元,较前期52,268千港元下降20.6%[9] - 权益总额41,493千港元,较前期52,268千港元减少20.6%[9] - 储备项为负值(49,614)千港元,较前期(38,839)千港元恶化27.8%[9] - 股本总额保持稳定为91,107千港元[9]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非即期部分为840千港元,较前期1,287千港元下降34.7%[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9.90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9.748百万港元小幅上升[34] - 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57] - 公司无资本承担及重大或然负债[59] - 公司无资产抵押[61]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455.534百万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3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5,534,000股(2024年12月31日:455,534,000股)[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分部业绩评估采用经调整除税前亏损指标[18] - 分部资产不包括集团层面管理的无形资产、投资及现金等资产[19] - 财务数据计量单位统一为千港元[11] - 中期财务资料涵盖期间为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1] - 前三大客户(甲、乙、丙)贡献广告收益共计1232.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56.6%[25] - 公司计划于2025年7月推出中国工作坊以提升成本效益及品质控制[54]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中期股息[81]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69]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84] - 前任核数师立信德豪于2024年5月6日辞任[70] - 新核数师天健国际于2024年6月6日获委任[74] - 公司需完成独立法证调查并公布结果以符合复牌指引[73][75] - 公司需证明管理层诚信无监管忧虑以符合复牌指引[73] - 公司需建立足够内部监控程序以符合上市规则[73][75] - 公司需公布所有未发布财务业绩并处理审计修订[73] - 公司需证明符合上市规则第13.24条规定[73] - 公司正就前律师服务发票纠纷进行税务诉讼[67] - 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公司证券时需审慎行事[85]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姚思慧女士、非执行董事钟美瑶女士及孙婧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宝琳女士、陈钊洪先生、李朝波先生及杨婉宁女士组成[86]
律齐文化(00550) - 董事会召开日期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8-08 17:53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讨论派发中期股息(如有)建议[3] 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4] 人员组成 - 公布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姚思慧女士等组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