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律齐文化(00550)
icon
搜索文档
律齐文化(00550)发布2023年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593.4万港元,同比增加306.03%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2:5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度收益为3633.2万港元,同比减少32.91%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3593.4万港元,同比增加306.03% [1] - 每股基本亏损7.9港仙 [1] 收益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减少 [1] - 电子商务收益减少,主要为家用及个人护理产品销售下滑 [1]
律齐文化(00550)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747.1万港元 同比减少22.6%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2:56
公司业绩 - 公司取得收益1382.9万港元,同比减少31.6%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747.1万港元,同比减少22.6% [1] - 每股亏损1.64港仙 [1] 收益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广告业务收益减少 [1] - 广告业务以外的业务分部(尤其是电子商务业务)不再取得收益 [1]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06 22: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约为31,515,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13.3%[4] - 公司2024年收益为31.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6.3百万港元减少13.3%[41] - 公司2023年分部收益总计36,332千港元,其中广告服务占比89.4%(32,483千港元),医疗保健产品占比1.0%(373千港元),电子商务占比8.0%(2,900千港元),IP开发设计服务占比1.6%(576千港元)[16] - 公司2024年广告服务收益下降3.0%至31,515千港元(2023年:32,483千港元),其他业务线收益归零[20] - 广告服务收益2024年为31.5百万港元,较2023年略微减少3.0%[42] - 医疗及保健产品分部2024年收益为零(2023年为373,000港元)[43] - 电子商务分部2024年收益为零(2023年为2.9百万港元)[44] - IP开发设计服务收入2024年为零(2023年为576,000港元)[45] - 毛利约为18,202,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10.5%,毛利率为57.8%[4] - 公司2024年毛利为18.2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0.3百万港元减少10.5%,毛利率为57.8%(2023年为56.0%)[46][47] - 年度亏损约为12,494,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65.5%[4]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度亏损约为12,494,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65.2%[4]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494千港元,主要受未分配企业费用14,945千港元影响[15] - 公司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达36,238千港元,主要受未分配企业费用27,129千港元影响[16] - 公司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6.2百万港元减少65.5%[5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本年度亏损为12,494,000港元(2023年:35,934,000港元),同比改善65.2%[2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75港仙,2023年为7.90港仙[6]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454,899千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2024年与2023年每股摊薄亏损与基本亏损相同[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2024年为23.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4.8百万港元减少32.5%[50] - 公司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大幅下降46.7%至14,228千港元(2023年:26,721千港元)[25] - 折旧及摊销费用合计520千港元[15]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下降15.2%至1,640千港元(2023年:1,933千港元),主要因电子烟销售和豁免贷款收入归零[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广告服务分部收益为31,515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100%[15] - 电子商務分部亏损123千港元,IP开发设计服务分部亏损12千港元[15] - 分部资产合计16,007千港元,其中广告服务分部占比85%(13,606千港元)[15] - Recruit杂志广告收益按年下跌26.5%至23.9百万港元(2023年:32.5百万港元)[56] - 深圳律齐通过抖音等平台贡献收益约5.1百万港元[57] - 深圳律齐与深圳京基的合作协议带来约2.5百万港元收益[58] - Like Magazine拥有约160,000名Facebook粉丝并在Instagram及小红书增长影响力[6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下降34.2%至23,943千港元(2023年:36,332千港元),新增中国内地收益7,572千港元[17] - 香港2024年实际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5%(2023年为3.2%),货物出口同比增长4.7%[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在2025年7月在中国设立自有工厂以支持业务扩张[65] - 公司强调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89]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1]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度全年业绩,成员包括杨婉宁女士等三人[92] - 报告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决议不派发任何股息[94]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押后举行,具体日期待董事会决定[95]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042,000港元,较2023年增加23.1%[7] - 公司总资产为65,841千港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44.4%(29,270千港元)[15] - 公司2023年总资产124,298千港元,其中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占比48.0%(59,625千港元)[1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70万港元(2023年:3070万港元)[67] - 公司流动比率为4.5(2023年:4.5)[6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3700万港元(2023年:3000万港元)[67] - 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2023年:无)[6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5,534,000股,每股面值为0.2港元[68] - 贸易应收款项及贷款减值拨回1,726千港元[15]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贷款减值损失达6,162千港元,2024年转回1,743千港元[25]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3年1,878千港元增至2024年2,255千港元,增幅20.1%[3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3年4,629千港元降至2024年2,903千港元,拨回1,727千港元[30][31]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显示0-30天占比75.0%(2024年:1,692千港元),较2023年1,338千港元增长26.5%[31] - 应计开支从2023年5,741千港元增至2024年8,612千港元,增幅50.0%[33] -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价值3,267千港元[15] - 公司总负债13,573千港元,其中分部负债占比31.4%(4,261千港元)[15]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852,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73.1%[7] - 流动负债总额为12,286,000港元,较2023年增加41.3%[7] - 资产净值为52,268,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54.3%[7] - 储备为-38,839,000港元,2023年为23,198,000港元[7] - 公司两个年度均无应税利润,未计提香港利得税[26] 公司交易和股权变动 - 公司出售Beyond Noble获得收益19,000港元,出售Smart Path获得收益1,600港元[23][24] - 公司出售联营公司奥洛瑞的全部投资权益,代价为995万港元[72] - 公司出售Beyond Noble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9,000港元[78] - 公司出售Smart Path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港元[78] 审计和合规事项 - 独立核数师对2024年财报出具不发表意见,涉及联营公司奥洛瑞45%权益(16,040,000港元)分类问题[34][35] - 联营公司奥洛瑞应占亏损约2,100,000港元,但无法获取其经审核财报[35] - 出售附属公司Beyond Noble和Smart Path的亏损准确性无法核实[39] - 2023年财报数据因审计范围受限可能影响2024年年初结余及比较数字的可比性[38]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81] - 前任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6日辞任[82] - 公司收到联交所最新复牌指引,需完成独立法证调查、管理层诚信评估等六项要求[83][84] - 公司委任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新核数师,任期至下一届股东周年大会[86] - 独立调查委员会已完成对审计事宜的调查,主要结果已于2025年8月5日公布[87] - 公司已委聘中汇安达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独立内部监控审阅,目前进展显著[87]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暂停买卖并将持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9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姚思慧女士、非执行董事钟美瑶女士及孙婧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宝琳女士、陈钊洪先生、李朝波先生及杨婉宁女士组成[100]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等新会计准则,未对财务表现产生重大影响[11]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06 22:3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3.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3.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百万港元下降31.6%[31] - 广告服务收益2024年上半年为13.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4%[32] - 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收益2024年上半年为零(2023年同期:373,000港元)[33] - 电子商务业务收益2024年上半年为零(2023年同期:2.9百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同比下降31.6%至13,829千港元,全部来自香港市场广告服务[22][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收益为20,223千港元,其中广告服务贡献16,950千港元(占比83.8%),医疗保健产品373千港元(1.8%),电子商务2,900千港元(14.3%)[21] - 公司广告服务分部收益为13,829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100%[20] 毛利和毛利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0.9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3.3%,毛利率为78.7%[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3.3%,毛利率从70.2%提升至78.7%[36] 亏损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7.4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5.0%[4]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7.4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2.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为747.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6.2万港元亏损收窄22.7%[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5285.9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8659.7万港元,同比转亏[6]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4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2.13港仙改善23%[6]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0百万港元减少25.0%[41]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471千港元,其中未分配企业费用为9,442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0.0164港元(亏损总额7,471千港元),同比收窄22.7%[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亏损1,907千港元,主要受电子商务业务亏损1,581千港元拖累[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经营成本为2.94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28百万港元有所减少[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5.07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240百万港元有所减少[5] - 行政费用为13.95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38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5] - 销售及分销成本2024年上半年为5.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8%[38] - 行政开支2024年上半年为14.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8%[39]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大幅下降67.9%至4,088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增至57千港元,主要来自租赁负债利息[25] 其他收入及亏损 - 其他收入为6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34千港元略有增加[5] - 出售附属公司亏损为207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亏损[5] - 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亏损为45.38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96.259百万港元[5] - 公司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为14,237千港元[20]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减值拨回291千港元[20] - 公司折1日及摊销费用为92千港元[2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广告服务分部业绩为1,662千港元,电子商业务分部亏损114千港元,合计分部业绩1,548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医疗及保健产品业务无任何收益,因2023年已终止该业务[47] - 2024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业务无任何收益,业务仍在策略检讨中[48] - IP开发设计业务自2023年9月起停止发展新业务[49] - 2024年第一季度广告量录得显著按年下降,反映多个行业招聘活动减少[43] 地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扩展对集团表现带来正面贡献[45] - 深圳律齐与深圳京基签订业务推广合作协议,拓展中国内地数码广告业务[44][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重点投放抖音等数码平台,以多元化及加强广告收益来源[46][52] - Like Magazine拥有约160,000名Facebook粉丝,在Instagram及小红书影响力增长[53] - Recruit杂志通过多平台方针(印刷、网站、应用程序及社交媒体)接触广泛受众[52] - 公司对2024年下半年维持审慎乐观,将密切监察市场发展[50][51] - 公司正在中国设立自有工厂,预计2025年7月开始运营,以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54] 资产和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底的8492.7万港元降至2024年中的3746.6万港元,降幅55.9%[7] - 公司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从2023年底的5962.5万港元大幅降至2024年中的1423.7万港元,降幅76.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底的3008.1万港元增至2024年中的3178.7万港元,增幅5.7%[7]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3年底的1.143亿港元降至2024年中的6144.6万港元,降幅46.2%[8] - 公司储备从2023年底的2319.8万港元转为2024年中的-2966.1万港元,主要受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8]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3年底的869.4万港元增至2024年中的1047.3万港元,增幅20.5%[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底的1.156亿港元降至2024年中的6341.3万港元,降幅45.2%[7] - 公司总资产为73,886千港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540千港元,占比34.6%[20] - 公司分部资产为13,645千港元,其中广告服务分部资产为10,914千港元,占比80%[20] - 公司总负债为12,440千港元,其中分部负债为4,598千港元,占比37%[20] - 公司于联营公司投资为13,922千港元[20] - 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末5,80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733千港元,降幅35.7%[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24,298千港元,其中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占比最高(59,625千港元,47.9%)[2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562千港元,较2023年末下降16.8%,其中0-30天账期占比84.1%[2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8,26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760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5,90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700,000港元下降15.6%[56] - 公司流动比率为3.5,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下降22.2%[56] - 公司资产净值约为61,40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300,000港元下降46.3%[56]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31,80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000,000港元增长6%[56] 公司治理和股权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5,534,000股,每股面值为0.2港元[57]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姚思慧女士、非执行董事钟美瑶女士及孙婧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寳琳女士、陈钊洪先生、李朝波先生及杨婉宁女士组成[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宣派中期股息[30]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中期股息[81] 公司交易和诉讼 - 公司出售联营公司奥洛瑞的全部投资权益,代价为9,950,000港元[62]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Beyond Noble和Smart Path,代价分别为19,000港元和1港元[61] - 公司涉及多起诉讼,包括与前董事的纠纷及认购协议争议[64][65][66] - 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无资产抵押[56][60] 公司停牌和审计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69][84] - 前任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于2024年5月6日辞任[70] - 新核数师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自2024年6月6日起生效[74] - 公司收到联交所于2024年6月20日及10月30日发出的复牌指引[71][72] - 独立调查委员会已委聘诚骏法证进行独立调查[75] - 公司委聘中汇安达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内部监控检讨[75]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0] - 公司持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84] 税务 - 公司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因有充足税务亏损可抵消应课税溢利[27]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06 22: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3年收益约为36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32.9%[4] - 公司2023年度亏损约为362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317.9%[4]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度亏损约为359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306.0%[4]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90港仙,2022年为1.98港仙[6] - 公司收益由2022年的54.2百万港元减少32.9%至2023年的36.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和电子商务收益减少[67] - 除所得税前亏损从2022年的8,672千港元扩大至2023年的36,238千港元,同比增长318%[38]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2年的8,850千港元扩大至2023年的35,934千港元,增幅306%[39] - 除所得税前亏损约36.2百万港元,较上年增加317.9%[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3年毛利约为20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34.5%,毛利率为56.0%[4] - 公司毛利由2022年的31.1百万港元下降34.5%至2023年的20.3百万港元,但毛利率保持稳定(2023年56.0% vs 2022年57.4%)[73][74]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的30.2百万港元增加15.4%至2023年的34.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法律费用及员工成本上升[77]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从2022年的29,917千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26,721千港元,降幅为11%[3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2年的1,850千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519千港元,降幅为18%[36] - 存货成本确认从2022年的16,73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3,133千港元,降幅为81%[36] - 审计师审核业务酬金从2022年的550千港元增至2023年的1,390千港元,增长153%[36] - 财务费用为67千港元,同比下降87.6%(2022年:540千港元)[35] - 融资成本由540,000港元减少87.6%至67,000港元[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广告服务、医疗保健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及知识产权开发设计[10] - 公司2023年分部收益总计36,332千港元,其中广告服务占比89.4%(32,483千港元),医疗及保健产品占比1.0%(373千港元),电子商务占比8.0%(2,900千港元),IP开发设计服务占比1.6%(576千港元)[23] - 公司2023年分部业绩亏损10,077千港元,其中广告服务亏损595千港元,医疗及保健产品亏损619千港元,电子商务亏损2,004千港元,IP开发设计服务亏损6,859千港元[23] - 广告服务收入为32,483千港元,同比下降2.0%(2022年:33,143千港元)[29] - 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至373千港元,同比下降97.2%(2022年:13,475千港元)[29] - 电子商务业务收入为2,900千港元,同比下降61.5%(2022年:7,536千港元)[29] - IP开发设计服务收入在2023年首次录得576,000港元,2022年为零[72] - 医疗及保健产品分部收益由2022年的13.5百万港元大幅下降97.2%至2023年的373,000港元,主要因新冠疫情结束导致测试剂盒需求下降[69] - 电子商务分部收益由2022年的7.5百万港元减少61.5%至2023年的2.9百万港元,因管理层放缓新业务发展并专注收回投资[71] - 广告服务收益在2023年为32.5百万港元,较2022年微降2.0%[68] - 医疗及保健产品分部因COVID-19检测包需求下降而停止发展[86] - 电子商务分部因前任董事未移交文件而受阻[87] - IP开发及设计服务分部仅产生微薄收益并停止发展[8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36,332千港元,占100%,中国内地收益为零,而2022年中国内地收益为7,536千港元[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派发2023年度任何股息[3] - 公司积极拓展中国内地广告业务,重点关注抖音等数字平台[91] - 公司通过多平台方针(印刷、网站、应用程序及社交媒体)覆盖广泛受众[91] - 公司核心广告业务进入转型及增长阶段,计划通过数字及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业务[94] - 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自有工厂(预计2025年7月运营),以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93] - 公司旗下Like Magazine拥有约160,000名Facebook粉丝,并在Instagram及小红书平台影响力持续增长[92]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008.1万港元,较2022年6991.7万港元减少57.0%[7]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8492.7万港元,较2022年1.245亿港元减少31.8%[7]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为869.4万港元,较2022年1286.7万港元减少32.4%[7] - 公司2023年资产净值为1.143亿港元,较2022年1.961亿港元减少41.7%[8] - 公司2023年总资产124,298千港元,较2022年的209,528千港元下降40.7%,主要由于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减少44.6%(从107,616千港元降至59,625千港元)[23][24]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48千港元,较2022年的63,709千港元大幅下降94.3%[23][24]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5,806千港元,较2022年的3,154千港元增长84.1%[2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70万港元(2022年:721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4.5(2022年:6.6)[9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3000万港元(2022年:6990万港元)[95] 法律和公司治理事项 - 公司已委聘法律顾问对前董事提起诉讼,涉及违反受信责任等多项指控[13] - 公司委聘独立法证调查员编制调查报告,以评估相关事件影响[13] - 公司针对前董事提起法律诉讼寻求损害赔偿[47] - 公司委聘独立法证调查员編製調查報告[47]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暂停买卖[116] - 前任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于2024年5月6日辞任[116] - 公司委任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核数师,自2024年6月6日起生效[119] - 独立调查委员会已委聘诚骏法证及企业重整有限公司进行独立调查[120] - 公司已委聘中汇安达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内部监控审阅[12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12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行为守则[12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127]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继续暂停买卖[134] 投资和交易事项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Beyond Noble和Smart Path,代价分别为19,000港元和1港元[103] - 公司出售联营公司奥洛瑞的全部投资权益,代价为9.95百万港元[104] - 公司于2023年4月以16.044百万港元认购奥洛瑞45%股份[112] - 公司于2025年5月以9.95百万港元出售奥洛瑞全部股权[112] - 公司以约16,040,000港元收購奧洛瑞45%權益[53] - 公司確認來自奧洛瑞的應佔虧損約2,100,000港元[53] 会计政策和审计事项 - 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呈列,并于2025年8月6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10] - 公司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修订版,涉及保险合约[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影响公司会计政策披露,但未对财务数据计量造成影响[19] - 独立核数师对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声明[45] - 公司無法取得京基天資的賬簿及記錄導致審計證據不足[46][50] - 取消京基天資綜合入賬可能對負債淨額及現金流量產生重大影響[50][52] - 公司無法評估或然負債是否符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52] 其他重要事项 - 取消综合入账导致亏损净额约3,777,000港元及应收京基天资款项减值亏损约3,585,000港元[16] - 公司自2023年7月1日起取消将京基天资综合入账,因失去对其控制权[15] - 公司无法从京基天资取得账簿及记录,导致财务资料编制受阻[12] - 公司认为应收京基天资款项的可收回性极低,预计无法收回未偿还结余[15] - 取消综合入账一间附属公司亏损约3.8百万港元[7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重估未变现亏损约527,000港元[80]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约2.1百万港元[82]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3.2%[84] - 失业率由3.1%改善至2.9%,就业不足率由1.2%降至1.0%[8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5,534,000股(2022年:446,614,000股),每股面值为0.2港元[96] - 公司2021年1月22日授予22,3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8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未行使购股权[97]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3亿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200万港元[98] - 公司已按拟定用途悉数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其中日常运营资金初始分配10百万港元,已动用10百万港元[99] - 潜在投资机遇初始分配93百万港元,已动用11百万港元,剩余82百万港元在2023年12月31日前已悉数动用[99]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2023年度股息[129] - 股东周年大会将延期举行具体日期待定[130]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时间表将另行公布[131] - 全年业绩公布发布于港交所及公司官网[132]
律齐文化(00550)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8:0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律齊文化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50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2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2 |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 ...
律齐文化(00550) - 於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举行之股东特别大会投票结果及继续停止买卖
2025-07-31 19:31
股东大会 - 2025年7月31日股东特别大会举行,建议决议案获通过[4] - 推广合作框架协议普通决议案赞成股份140,044,628股,占比100%[4] 股权信息 - 大会日期时已发行股份总数455,534,000股[6] - 立天环球持股123,037,657股,占比约27.55%[6] - 赋予独立股东投票权股份总数322,496,343股[7] 股份交易 - 公司股份2024年4月2日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继续暂停至另行通知[8]
律齐文化(0055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9 12:1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收益约2020万港元,较2022年的2900万港元减少约880万港元或30%[1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2.022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01亿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99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9万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862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274.3万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本期亏损9662千港元,2022年为266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304千港元,2022年盈利1492千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369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528千港元;流动负债为85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867千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4938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133千港元;总净资产为28580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6128千港元[5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2794千港元,2022年为420千港元;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4075千港元,2022年为4822千港元[5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759千港元,2022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057千港元[56]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4110千港元,2022年为6299千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917千港元,期末为25807千港元;2022年期初为89194千港元,期末为82895千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0港仙,2022年为0.60港仙[53]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9110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323千港元;储备为1945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6360千港元[55] - 2023年1月1日权益合计为196,128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85,807千港元[58] - 2023年上半年已行使购股权使权益增加3,390千港元,股份发行开支使权益减少4千港元,已失效购股权对权益无影响[58] - 2023年上半年亏损9,966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86,293千港元[58] - 2022年1月1日权益合计为177,048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64,305千港元[59] - 2022年上半年亏损1,169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 - 12,743千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重估储备从80,302千港元增加至176,561千港元,增加了96,259千港元[5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重估储备从52,550千港元减少至40,976千港元,减少了11,574千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累计亏损从190,732千港元增加至198,609千港元,增加了7,877千港元[58] - 2022年上半年累计亏损从181,882千港元增加至184,543千港元,增加了2,661千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9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10万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6.8,2022年12月31日为6.6[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2.85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691亿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为258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90万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可呈報分部虧損1,907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2,926千港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除所得稅前虧損9,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虧損1,169千港元[8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集團資產為294,908千港元,2022年底為209,528千港元;集團負債為9,101千港元,2022年底為13,400千港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來自外界客戶之收益為20,22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29,010千港元;非流動資產為5,795千港元,2022年底為3,154千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財務費用34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421千港元[81][8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借貸之利息支出為0,2022年同期為347千港元;租賃負債利息為34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74千港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13,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4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24,000港元;雇员福利开支为12,74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43,000港元[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9,66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661,000港元;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为454,047,000股,2022年同期为446,614,000股[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67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27,000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为14,69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4,000港元;按金为7,64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451,000港元;预付款为6,55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29,000港元[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2万港元大幅减少[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计开支为480.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7.4万港元有所减少[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60.8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4.4万港元大幅减少[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45553.4万股,较期初增加892万股[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短期雇员福利为85.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9.5万港元[10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Recruit杂志业务收益约1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20万港元或23%[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及保健服务业务收益大幅减至约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50万港元减少9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商务业务收益约2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万港元或7%[7] - 公司有三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分别为广告、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和电子商务[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广告收入为16,9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94千港元;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收入为37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506千港元;电子商务收入为2,9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10千港元;总收入为20,2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010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广告可呈报分部溢利为2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2千港元;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可呈报分部亏损为619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3,045千港元;电子商务可呈报分部亏损为1,5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541千港元;总亏损为1,907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2,926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分部损益计量的折旧为6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5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分部损益计量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应收贷款之减值拨备(扣除拨回)为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分部损益计量的利息收入为 - 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千港元[79] - 两个期间内,各分部均无赚取分部间收益[79] - 2023年上半年,廣告收入16,950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13,794千港元;銷售醫療及保健產品收入37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12,506千港元;銷售家用及個人護理產品收入2,900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2,710千港元[84] - 按地區市場劃分,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場收益20,22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26,300千港元;中國市場收益為0,2022年同期為2,710千港元[85] - 按收益確認時間劃分,2023年上半年於某一時間點確認的收益為3,27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15,216千港元;在一段時間轉讓確認的收益為16,950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13,794千港元[85] 投资相关情况 - 公司投资三场歌手演唱会,两场已在上半年举办且录得双位数年化回报,剩余一场定于四季度举行,无投资超适用比率5%[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医疗业务投资录得亏损,公司分占亏损约210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投资三项证券,2022年12月31日为两项[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证券投资成本总额约为2499.6万港元,京基金融国际股价上涨令公平价值增加约9610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承诺对演唱会投资约2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零[44] - 2023年4月3日,公司向奥洛瑞(香港)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投资约1600万港元,换取其扩大后45%股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上述投资外,集团无其他重大附属公司收购或出售事项[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资产重大投资计划[50] - 2023年4月3日,公司以16,044,000港元认购奥洛瑞(香港)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5%发行股份,截至6月30日应占收购后亏损2,122,000港元,投资成本为13,922,000港元[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演唱会项目有243.2万港元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无此情况[102] 所得款项净额相关情况 - 2018年7月31日,公司配售74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036亿港元及1.03亿港元[35] - 诚如2022年1月2日公告披露,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200万港元[38] - 董事会决定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38]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03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93%已动用,余额约700万港元拟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40]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潜在投资机会的原定分配约8200万港元,修订后约4900万港元;新增用作日常运作一般营运资金约3300万港元[39]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情况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若干财务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62]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多项于本集团本期首次生效的新订或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这些准则未导致公司会计政策等出现重大变动[76] - 公司未提早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或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正评估影响但未确定是否有重大财务影响[77]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时,管理层应用会计政策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2年综合全年财务报表相同[78] 税务相关情况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的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的集团实体溢利按16.5%征税[88] - 截至
律齐文化(0055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21: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0,2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010千港元[7] - 本期亏损为9,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9千港元[9]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86,2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743千港元[11] - 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2.13港仙,2022年同期为0.60港仙[16] - 于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36,9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528千港元[19][20] - 于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7,95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000千港元[21][22] - 于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5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867千港元[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2,7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0千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4,0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22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7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57千港元[34] - 2023年1月1日股本结余为89,323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91,107千港元[39] - 2023年已行使购股权使股本增加1,784千港元,股份发行开支使股份溢价减少4千港元[39] - 2023年期间亏损9,66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304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86,293千港元[39] - 2022年1月1日股本结余为89,323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仍为89,323千港元[40] - 2022年期间亏损2,66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1,492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 - 12,743千港元[40] - 2023年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之公平价值变动为96,259千港元[39] - 2022年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之公平价值变动为 - 11,574千港元[40] - 2023年未分配企业收入为318千港元,2022年为462千港元;2023年未分配企业费用为 - 8,343千港元,2022年为 - 4,136千港元[61] - 2023年财务费用为 - 34千港元,2022年为 - 421千港元[61]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9,966千港元,2022年为 - 1,169千港元[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为294,9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9,528千港元[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为9,1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400千港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为20,2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010千港元[74] - 2023年广告收入16,950千港元,2022年为13,794千港元;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2023年为373千港元,2022年为12,506千港元;销售家用及个人护理产品2023年为2,900千港元,2022年为2,710千港元[73] - 2023年财务费用为34千港元,2022年为421千港元[76]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40千港元,雇员福利开支12,740千港元等[7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计提香港利得税[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9,66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661,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454,047,000股,2022年为446,614,000股[83]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1月1日账面价值净值395千港元,添置3,000千港元,折旧103千港元,6月30日账面价值净值3,292千港元[89][9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023年6月30日为7,670千港元,2022年为5,627千港元[9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36,556千港元,2022年为23,091千港元[98][10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5,681千港元,2022年为9,980千港元[105] - 已发行及缴足股份,2023年末为455,534千股,金额91,107千港元;2022年末为446,614千股,金额89,323千港元[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920,000份购股权已获行使,13,380,000份已失效[11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投资演唱会项目拥有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2,432,000港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专业费用550千港元、营销费用250千港元予关联公司[116] - 主要管理人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短期雇员福利为855千港元,2022年为795千港元[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2020万港元,较2022年的2900万港元减少约880万港元或30%[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Recruit杂志业务收益约为1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20万港元或23%[1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及保健业务收益大幅减少至约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50万港元减少97%[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商务业务收益约为2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万港元或7%[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分占中国医疗业务投资亏损约210万港元[13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由约420万港元增加至约620万港元[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1640万港元,较2022年的1230万港元增加410万港元或33%[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97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270万港元[1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9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10万港元[1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00,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重大投资的上市股本证券投资成本总额约为2499.6万港元,京基金融国际公允价值增加约9610万港元[14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5534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6614亿股[148]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总计约1.03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93%已动用,余额约700万港元拟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对演唱会投资承诺约2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此项承诺,且无重大或然负债[1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32名全职雇员,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有三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2023年上半年广告、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电子商务收入分别为16,950千港元、373千港元、2,90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3,794千港元、12,506千港元、2,710千港元[54][55] - 2023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为 - 1,9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6千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资产为50,68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70千港元[59][65] - 2023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负债为8,2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12千港元[59][67]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特定规定和准则编制[41]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采用历史成本惯例,若干财务工具按公平价值计量[42] 会计政策及准则应用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多项新订立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这些准则未导致公司会计政策等出现重大变动,公司未提早采纳未生效准则,影响待评估[49][50][51][52] 联营公司投资相关 - 对联营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入账,会进行减值测试[45][47] - 2023年4月3日,公司以16,044,000港元认购奥洛瑞(香港)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5%股份[91] - 对一间联营公司投资成本16,044千港元,应占收购后亏损2,122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13,922千港元[93] - 2023年4月3日,公司将向奥洛瑞(香港)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投资约1600万港元,换取其扩大后45%股权[163] - 认购事项适用百分比比率高于5%但低于25%,投资构成公司须予披露交易[164] 贸易信贷及款项相关 - 集团给予贸易客户3天至120天信贷期[94] 股本及股份相关 - 法定股本每股面值0.20港元之普通股,2023年和2022年均为5,000,000千股,对应金额1,000,000千港元[107] - 2018年7月31日,公司配售74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036亿港元及1.03亿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未来业务与投资机遇[149] - 截至2022年1月2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200万港元,董事会更改其用途,用于潜在投资机遇的金额从约8200万港元修订为约49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3300万港元[150][152][153] 重大投资及持股情况 - 京基金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数目为1.1574亿股,股权占比1.61%,6月30日资产总值占比68.7%,资产净值占比70.9%[143] - 中国宝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数目为115.8333万股,股权占比1.60%,6月30日资产总值占比0.3%,资产净值占比0.4%[143] - Frugl Group Limited股份数目为2000万股,股权占比2.09%,6月30日资产总值占比0.4%,资产净值占比0.4%[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姚宇翔持有公司779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71%;曾庆贇持有496万股,占1.09%[169] - 立天环球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23,037,657股,占已发行股本27.55%[182] - 冠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份74,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6.57%[183] - Polar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股份30,248,828股,占已发行股本6.77%[184] 购股权及股份奖励计划 - 2021年1月22日,公司授予共223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38港元,可认购最多2230万股普通股[172] - 期间内,892万份购股权已行使,1338万份已失效,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购股权尚未行使[173]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批准采纳十年股份奖励计划,董事会不会使授出股份总数超出公司自采纳日期起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174][176] - 期间内,董事会未授出任何奖励,自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起未授出奖励股份[178]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主要证券投资及从相关证券收取股息,无进行其他集资活动[147][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资产重大投资计划[1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1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在相关权益中有特定权益或淡仓[1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订立须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律齐文化(0055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6:45
业务收入 - 2022年度Recruit Magazine业务收入增长12.1%至约33.1百万港元[6] - 2022年度医疗及健康服务业务收入激增至约13.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153.5%[8] - 2022年度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收入约为7.5百万港元[10] 业务展望 - 预计随着疫情的减退,医疗及健康服务业务将失去青睞,公司已开始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并计划推广[1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營业额约542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55.2%[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721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6.6,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990万港元[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0,没有银行贷款或其他借款[30] 风险管理 - 公司采取保守的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监控方法,使用远期合同对冲外汇风险[31] 股权及投资 - 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向特定合格人士授予了22,300,000股股票期权,行使价格为0.38港元/股[34] - 公司决定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淨额的用途,拟用于潜在投资机会约4.9亿港元,一般营运资金约3.3亿港元,截至2023年底前大部分将被使用[37] - 公司将现金资源用于对电子商务上游和/或下游行业参与者进行战略投资,专注于品牌快速消费品[40] 股权交易 - 公司与中國寶力科技達成協議,出售全資附屬公司Fullmoon Global Limited股權,總代價為34,750,000港元[68] 董事及管理层 - 曾慶贇先生于2015年9月8日被任命为公司的执行董事[90] - 姚宇翔先生于2015年9月8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93] - 蕭恕明先生于2023年1月6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94] 股票期权计划 - 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终止了旧的股票期权计划,并于同日采纳了新的股票期权计划[131] - 股票期权计划的目的是激励合资格参与者为公司做出贡献,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员工、高管、代理人等[13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符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和企业管治报告的实践[193]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的模型守则,并未发现董事在2022年有任何不符合守则的情况[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