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服务(00552)

搜索文档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2:01
公司业绩 - 公司經營收入持續穩步增長,達到人民幣148,615百萬元,增長5.6%[1] - 公司淨利潤達到人民幣3,584百萬元,增長6.7%[1] - 公司毛利率為11.6%,提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上升[1] - 公司自由現金流達到人民幣4,333百萬元,持續保持在健康水平[1] 市场表现 - 公司國內電信運營商市場收入增長4.7%[2] - 公司國內非運營商集客市場收入增長6.3%[2] - 公司來自應用、內容及其他業務的收入增長16.8%[3] 财务状况 - 公司建議提高股息分紅,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2174元,增長12.1%[5]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518元,同比增長6.7%[7] 业务拓展 - 公司新簽合同額增長超過30%[4] - 公司在海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幣3,456百万元,同比增长15.3%[14] 技术创新 - 公司加强科技创新,提前布局6G、数据中心、算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22] - 公司成功承接國內「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及海外多個數據中心項目[17]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16:28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73,170百万元,同比增长5.7%[4] - 公司实现經營收入人民幣73,170百萬元,同比增长5.7%,其中服務收入为人民幣70,713百萬元,同比增长6.3%[9]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润人民币7,834百万元,同比增长7.4%[43]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6,353百万元,同比增长7.3%[4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034百万元,同比增长7.3%[45]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净现金流出人民币2,32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改善[46]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19,040百万元,总负债为人民币76,330百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4.1%[47]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的经营收入为73,169,553千元,净利润为2,112,274千元[52]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的本期綜合收益合计为2,495,205千元[53]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非流動資產总额为26,718,340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底增长[54]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動資產总额为92,321,679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底增长[54]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權益合计为42,710,487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底增长[55]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非流動負債合计为2,123,582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底增长[55]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2,03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80]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取得较快发展,收入增长7.5%;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的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收入增长3.6%[6] - 公司聚焦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签合同额增长超过3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超过27%[7] - 公司在战略新兴业务领域签订的新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30%,成为合同增量的主要贡献[19] - 公司在数字基建领域抓住机遇,成立数字基建产业研究院,成功承接多个亿元级总承包项目[20] - 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构建专业团队,助力城市管理智慧化进程[21] - 公司在绿色低碳产业领域致力于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展开前瞻性产学研合作[21] - 公司面向监管部门和关键行业客户需求,加大研发力度,重点打造核心产品,入选多个行业权威榜单[2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研发团队与市场团队高效协同,提升研发效能[24] - 公司作为"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融合4T能力,持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全链条、综合性交付能力[25] 财务状况 - 公司中期财务数据经审阅,未发现未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准备的情况[50] - 公司未授予董事、監事或其家属任何购买公司股份或債權證的权利[121] - 公司股份中无其他人持有权益或持有淡倉[123]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过去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贖回任何上市证券[124] 资产负债 - 长期应收款项为人民币947,344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83]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人民币26,013,722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9%[84] - 合同资产净额为人民币29,456,43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8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9,766,956千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5%[85] - 短期贷款利率范围为1.50%-8.86%,较去年同期有所波动[86] - 本集团长期贷款包括美元贷款和银行贷款,截至2023年6月30日,抵押贷款为161,282千元,年利率为3.50%[87]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包括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额为52,914,842千元,其中一年以内的账龄为50,368,332千元[88] - 电信基建服务和其他服务的合同负债分别为5,870,883千元和2,321,773千元[89] - 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包括应付工资福利、待转销项税额等,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额为11,472,088千元[90] - 其他非流动负债主要指政府补助金产生的遞延收益以及辞退福利[91] - 股本包括内资股和H股,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额为6,926,018千元[92] - 本集团对购入及建设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207,932千元,没有重大或有负债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2:01
经营业绩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收入达731.7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达20.34亿元,同比增长7.3%[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收入731.69553亿元,较2022年的692.53532亿元增长5.65%;本期利润21.12274亿元,较2022年的19.56964亿元增长7.93%[3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合计24.95205亿元,较2022年的20.96335亿元增长19.03%[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收入731.70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92.54亿元有所增长[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的收入分别为258.23亿元和83.01亿元,分别占总经营收入35.3%和11.3%[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获取的经营收入为15.70亿元,略高于2022年同期的15.51亿元[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收入前三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04.17亿元、90.86亿元和86.96亿元,较2022年同期均有增长[54] - 2023年上半年,非电信运营商施工业务实现经营收入155.82亿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147.63亿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成本653.3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19.60亿元有所增长[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包成本403.03亿元,材料成本118.86亿元,均高于2022年同期[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9.36亿元,2022年同期为9.40亿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5539.4万元,2022年同期为4240.1万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利润为23.39亿元,2022年同期为22.34亿元[57][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总额为2263.37万元,2022年同期为2770.51万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294元,2022年同期为0.274元[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综合收益为3.83亿元,2022年同期为1.39亿元[63] - 属于上一财政年度并于本期核准的末期股息,2023年为13.43亿元,2022年为11.99亿元[6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收入731.7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92.54亿元增长5.7%[70] - 2023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76.88亿元,同比增长7.5%;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217.29亿元,同比增长0.9%;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137.53亿元,同比增长8.6%[71]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399.77亿元,同比增长7.5%;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316.23亿元,同比增长3.6%;海外市场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2%[7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成本653.36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直接员工成本38.71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降低3.9%;分包成本403.03亿元,较2022上半年上升5.9%;材料成本118.8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9.1%[75][7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润78.34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2.94亿元增长7.4%,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0.7%,较2022年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7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63.53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9.2亿元增长7.3%,占经营收入比为8.7%,较去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0.34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8.95亿元增长7.3%[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现金流出23.23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出31.7亿元,经营现金净流量有所改善[80] 财务指标 - 毛利率为10.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8%,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年化ROE为10.0%,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67.1834亿元,较2022年末的260.65369亿元增长2.50%;流动资产合计923.21679亿元,较2022年末的842.03229亿元增长9.64%[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742.0595亿元,较2022年末的665.96457亿元增长11.43%;流动资产净额181.15729亿元,较2022年末的176.06772亿元增长2.89%[4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1.24亿元,负债合计763.30亿元,股东权益合计427.10亿元,较2022年末均有增长[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26.0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31亿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即期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62亿元,一年以内为20.96亿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额294.56433亿元,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529.14842亿元,合同负债81.92656亿元[67][68][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19,04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8,771百万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76,33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7,685百万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64.1%,较2022年12月31日略有上升[81] 市场收入结构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增长7.5%,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增长3.6%[3]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76.88亿元,同比增长7.5%,占经营收入比重为51.5%[9]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217.29亿元,同比增长0.9%,占经营收入比重为29.7%[11]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137.53亿元,同比增长8.6%,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8.8%[11]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316.23亿元,同比增长3.6%[12]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399.77亿元,同比增长7.5%,占经营收入比重为54.7%[16] - 海外市场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2%[17] 战略性新兴产业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签合同额增长超3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超27%[4] -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3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超27%[18] - 数字中国建设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引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产业革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33] - 公司将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领能力,培育新增长曲线,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战略新兴业务布局[34] 业务领域发展 - 数字基建领域抓住“东数西算”等机遇,成立产业研究院,承接多个亿元级总承包项目[19] - 智慧城市领域发挥一体化服务优势,入围《2023数字政府产业图谱》[20] - 绿色低碳产业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和25家科研单位及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0] - 应急安全领域打造核心产品,入选《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等榜单[21] - 设计服务收入实现52亿元,同比增长15.3%;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撑服务收入实现26.13亿元,同比增长31.5%[72] 公司战略举措 -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多领域研发[23] - 建强综合一体化能力,以客户为中心优化营销及运营服务体系[24] -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内部生产运营数字化,推广成熟数字化工具[26] -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下属公司股份制改造和整合[27] - 联合高校成立实验室,参与国家级课题,为客户提供清洁低碳高效服务[29] - 公司将建强基建总包能力,拓展行业高价值总包大项目,提升总包项目管理能力[34] - 公司将强化品牌带动能力,构建数字基建建设主力军品牌,力争成为行业首选[35] - 公司将以资本运营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发挥资本纽带作用,促进新业务拓展与发展质量提升[35] 公司排名荣誉 - 公司在“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排名第98位,在“2023《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499位[32] 股权交易 - 2023年2月28日,公司子公司以1845万元现金收购目标公司100%股权[45]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在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中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4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及国际核数师共同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并讨论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82] - 公司遵循《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3] - 公司采纳《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各董事及监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该守则[84] - 除已公告披露外,公司确认上市规则附录十六所列事宜现有资料与2022年年报披露资料无重大变动[85]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6] 报告披露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稍后发送给股东并在相关网站登载[87] 前瞻性陈述提醒 - 公司提醒部分陈述为前瞻性陈述,实际业绩可能与陈述存在重大差异[88]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58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收入增长5.0%,净利润增长6.4%,自由现金流增长7.2%,每股派息增长12.0%[6] - 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毛利率达到11.4%,ROE稳步回升至8.5%[6] - 公司在2022年的H股总数为2,391,420,240股[19] - 公司在2022年经营收入达到140,74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0%[17]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485元,同比增长6.4%[17] - 公司自由现金流为4,35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2%[17] - 公司全年经营收入人民币140,746百万元,同比增长5.0%。经营毛利人民币15,981百万元,同比增长8.1%,毛利率为11.4%[27]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85元,同比增长6.4%[27] - 董事会建议将分红比例由38%提高至40%,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939元,同比增长12.0%[28] - 全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实现人民币72,907百万元,同比增长1.4%[29] - 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收入实现人民币43,072百万元,同比增长6.0%[29]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实现人民币24,767百万元,同比增长15.3%[29] - 全年来自国内非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收入实现人民币60,583百万元,同比增长5.5%[35] - 全年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实现人民币77,165百万元,同比增长4.6%[36] - 海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2,998百万元,同比增长9.3%[37] - 公司全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人民币4,952亿元,同比增长17.0%[41] - 公司在2022年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140,746百万元,同比增长5.0%[56] - 公司来自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的收入为人民币60,583百万元,同比增长5.5%;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市场的收入为人民币77,165百万元,同比增长4.6%;来自海外客户的收入实现人民币2,998百万元,同比增长9.3%[56] - 公司积极参与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数字化转型业务,收入实现人民币60,583百万元,同比增长5.5%[59] - 公司在2022年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140,746百万元,同比增长5.0%[doc id='91'] - 2022年,公司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140,745,755千元,同比增长5.0%[doc id='91'] - 2022年,公司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收入为43,072百万元,同比增长6.0%[doc id='94'] - 2022年,公司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4,767百万元,同比增长15.3%[doc id='9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持续发展,重点拓展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 - 公司在传统业务领域稳步增长,通过内部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效益[4] - 公司秉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市场拓展和改革创新,实现经营业绩和发展质量双提升[25] - 公司聚焦数据中心、5G、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打造绿色低碳数字基建专业化服务[43] - 公司以建设可持续运营模式,打造智慧城市服务排头兵[44] - 公司加强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和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45] - 公司持续升级智慧供应链、智慧维护、智慧物业等服务能力,提升综合智慧服务能力[46] - 公司被纳入到“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体现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现[47] - 公司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管理组织,研究落实绿色发展工作[48] - 公司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通信支撑保障,圆满完成多项国家战略项目建设[49] - 公司积极参与防灾救灾和疫情防控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确保通信畅通[50]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在2021年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完成第六届董事会及監事會換屆選举[13] - 公司在2022年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完成董事会及監事會換屆選举,刘桂清先生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长[14] - 公司在2023年黄曉慶先生辞去总裁、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閆棟先生被委任为总裁[16] - 公司在2022年获得多个奖项,包括最受尊崇公司、最佳首席执行官等[20] - 公司在2022年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20] - 公司在2022年被评选为最佳TMT公司[20] - 公司在2022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评选中蝉联第四[21] - 公司全年,公司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140,746百万元,同比增长5.0%。经营毛利人民币15,981百万元,同比增长8.1%,毛利率为11.4%[27]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35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6.4%[87] - 公司營運資金在二零二二年底为17,606百万元,较二零二一年底减少3,356百万元[117] - 截至二零二二年底,公司总资产为110,264百万元,较二零二一年底增加10,236百万元[118] -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2:01
整体经营业绩 - 2022年经营收入达1407.46亿元,同比增长5.0%[1][9] - 2022年经营收入为1407.46亿元,较2021年的1339.91亿元增长5.04%[42]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为140,745,755千元,较2021年的133,991,317千元增长[50]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达1407.46亿元,较2021年增长5.0%[65][66]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为1407.46亿元,较2021年增长5.0%[70]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为1407.46亿元,较2021年增长5.0%[70] 利润情况 - 净利润达33.5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快于经营收入[2][9] - 2022年毛利为159.81亿元,较2021年的147.84亿元增长8.1%[42]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38.35亿元,较2021年的35.78亿元增长7.18%[42] - 2022年本年利润为34.79亿元,较2021年的31.86亿元增长9.29%[42] - 2022年每股基本/摊薄盈利为0.485元,较2021年的0.456元增长6.36%[42]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3.58亿元,较2021年增长6.4%[65] - 2022年实现毛利润159.81亿元,较2021年增长8.1%,毛利率为11.4%,较2021年上升0.4个百分点[84]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3.58亿元,较2021年增长6.4%,占经营收入比重为2.4%,与2021年相比稳中有升[89] 毛利率与现金流 - 毛利率为11.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实现企稳回升[3][9] - 自由现金流达43.53亿元,同比增长7.2%,为近五年新高[4][9] - 2022年自由现金流为43.53亿元,盈利现金比率为146.2%[65] 股息分红 - 董事会建议提高股息分红,末期股息每股0.1939元,较去年合计每股股息提升12.0%,分红比例从38%提高至40%[5][10] - 2022年提议分派末期股息每股0.1939元,金额为1,342,955千元;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1641元,特别股息每股0.0091元,金额为1,199,587千元[60] - 董事会建议2022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0.1939元人民币(税前),方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04] - 若股息获通过,将支付给2023年7月10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预计2023年8月18日前后支付[104][105] 业务收入结构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29.07亿元,同比增长1.4%,占经营收入比重51.8%[11]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30.72亿元,同比增长6.0%,占经营收入比重30.6%[11]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47.67亿元,同比增长15.3%,占经营收入比重17.6%[11] - 2022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2,906,517千元,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3,072,446千元,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4,766,792千元[50] - 2022年公司给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50,268百万元和17,415百万元,分别占总经营收入35.7%和12.4%[50] - 2022年公司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获取经营收入为2,998百万元[50]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前三大业务施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和系统集成分别实现收入59,231百万元、18,158百万元和15,211百万元[51] - 2022年非电信运营商施工业务实现经营收入29,993百万元[51] - 2022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29.07亿元,同比增长1.4%;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30.72亿元,同比增长6.0%;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47.67亿元,同比增长15.3%[66] - 2022年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经营收入605.83亿元,同比增长5.5%;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经营收入771.65亿元,同比增长4.6%;海外市场经营收入29.98亿元,同比增长9.3%[67]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729.07亿元,占经营收入的51.8%,较2021年下降1.9个百分点,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和海外客户收入增长4.8%[70][71]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为430.72亿元,占经营收入的30.6%,较2021年上升0.3个百分点,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收入增长7.3%[72]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47.67亿元,较2021年增长15.3%,是拉动整体收入增长的最主要业务板块,系统集成业务增长14.6%,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撑业务增长31.6%[70][75] 新签合同额 - 数字基建领域全年合计数据中心新签合同额超百亿元[13] - 智慧城市领域全年合计新签合同额超百亿元[14] 市场收入情况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605.83亿元,同比增长5.5%[17]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771.65亿元,同比增长4.6%[18] - 海外市场收入29.98亿元,同比增长9.3%[22] 研发情况 - 全年研发成本49.52亿元,同比增长17.0%[23] - 科创成果获省部及以上奖项28项[23] - 发布聚物云、维护云等核心产品[23] 劳动生产率 -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约10%[24] 核心产品与业务拓展 - 应急安全领域打造核心产品,安徽应急能力提升项目成标杆[16] - 网络安全领域核心产品入选《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16] - 成立中通服智慧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进物业专业整合[25] 企业排名 - 2022年在《财富》中文版“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中排名第102位[37] - 2022年在《福布斯》“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649位[37] 战略规划 - 公司将聚焦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38]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编制2023 - 2025年“双碳”滚动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32] - 公司年内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3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末公司资产合计110,264,105千元,较2021年末的100,027,969千元增长[44] - 2022年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66,595,068千元,较2021年末的58,313,523千元增长[44] - 2022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046,387千元,较2021年末的2,104,326千元略有下降[45] - 2022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203.10亿元,2021年为182.54亿元[61] - 2022年合同资产净额252.69亿元,2021年为215.35亿元[61] - 2022年预付款及其他流动资产127.18亿元,2021年为111.02亿元[62] - 2022年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446.11亿元,2021年为363.20亿元[63] - 2022年合同负债108.68亿元,2021年为114.49亿元[64] - 2022年底营运资金为176.06亿元,较2021年底减少33.56亿元[95] - 截至2022年底,集团总资产为1102.64亿元,较2021年底增加102.36亿元,总负债为686.41亿元,较2021年底增加82.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3%,较2021年底上升1.9个百分点[96] - 2022年底集团总债务为8.81亿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加6800万人民币,债务资本比为2.1%与2021年底基本持平[97] - 2022年底人民币借款占总债务的10.6%,美元借款占79.6%;固定利率借款占39.0%,浮动利率借款占61.0%[9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合约承诺总额为12.35997亿人民币,其中2023年需承担10.23431亿人民币[98] - 2022年底集团外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占全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2.9%,美元和港币分别占1.3%和0.2%[98] 财务准则与费用 - 2022年公司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7] - 2022年经营成本为124,765,212千元,2021年为119,206,899千元[52]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954,228千元,2021年为1,946,396千元[52] - 2022年其他费用为140,956千元,2021年为213,956千元[53] - 2022年财务费用为90,986千元,2021年为78,624千元[53]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3,835,377千元,2021年为3,578,434千元[56] - 2022年所得税总额为356,096千元,2021年为392,673千元[55]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以3,358,149千元利润除以6,926,018千股计算,2021年以3,157,434千元利润除以6,926,018千股计算[59] - 2022年其他综合开支为216,342千元,2021年为543,014千元[60] -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研究及开发成本和其他开支分别为2,654百万元、5,623百万元、4,952百万元及731百万元;2021年分别为2,778百万元、5,486百万元、4,233百万元及455百万元[54] - 2022年公司经营成本为1247.65亿元,较2021年增长4.7%,占经营收入的88.6%[77] - 直接员工成本为85.58亿元,较2021年下降2.8%,占经营收入的6.1%,较2021年下降0.5个百分点[78] - 折旧及摊销为9.61亿元,较2021年增加5.8%,占经营收入的0.7%[79] - 材料成本为216.57亿元,较2021年增长13.0%[78] - 商品分销直接成本为40.65亿元,较2021年下降11.9%[78] - 分包成本为765.46亿元,较2021年增长7.4%[78] - 2022年材料成本为216.57亿元,较2021年增长13.0%,占经营收入的15.4%,较2021年增加1.1个百分点[80] - 2022年商品分销直接成本为40.65亿元,同比下降11.9%,占经营收入的2.9%,较2021年下降0.5个百分点[81] - 2022年分包成本为765.46亿元,较2021年增长7.4%,占经营收入的54.4%,较2021年上升1.2个百分点[82] - 2022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139.60亿元,较2021年增长7.8%,占经营收入的9.9%,较2021年提升0.2个百分点[86] - 2022年资本开支为9.21亿元,较2021年下降14.2%,占经营收入比重为0.7%,较2021年下降0.1个百分点[90] - 2022年净现金为流入8.75亿元,较2021年增加6.67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08.50亿元,其中人民币资金占97.1%[91] 股份与股息相关安排 - 公司将在2023年6月13 - 16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名单[103] - 公司将在2023年7月5 - 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股东名单[104] - 公司将为境外非居民企业股东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为境外居民个人股东按不同情况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6][107][108] - 公司对内地个人投资者和内地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公司H股取得的股息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109] - 公司对港股通内地企业投资者不代扣股息所得税款,由企业自行申报缴纳[109] 报告与陈述说明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将稍后发送给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登载[111] - 前瞻性陈述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实际业绩可能与表述有重大差异[112] 公司管理层 - 公告刊发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刘桂清、闫栋及张煦;非执行董事为高同庆及黄震;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萧伟强、吕廷杰、王琪及王春阁[113]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0 16:15
整体经营业绩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收入达692.53亿元,同比增长8.0%[4][5][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69,253,054千元,2021年同期为64,099,151千元[4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692.53亿元,2021年同期为640.99亿元[58]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7,293,531千元,2021年同期为6,832,939千元[4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2,234,135千元,2021年同期为2,114,242千元[43] - 2022年上半年本期利润为1,957,084千元,2021年同期为1,822,447千元[43][4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摊薄盈利为0.274元,2021年同期为0.262元[4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39,371千元,2021年同期为 - 166,283千元[45] - 本期利润(含非控制性股东)为19.57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率基本稳定[4][8]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18.96亿元,同比增长4.6%[4][5][8]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74元,同比增长4.6%[5][8] - 经营成本619.60亿元,同比增长8.2%;经营毛利72.93亿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为10.5%,降幅趋缓[8] -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59.20亿元,占经营收入比重为8.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8] - 上半年经营成本619.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直接员工成本40.3亿元,降低2.3%;分包成本380.63亿元,上升9.5%;材料成本108.96亿元,增长23.4%[31] - 上半年实现毛利润72.93亿元,较去年增长6.7%,毛利率为10.5%,较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32] - 上半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59.2亿元,较去年增长7.7%,占经营收入比为8.5%,较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33] - 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96亿元,较去年增长4.6%[34] - 上半年净现金流出31.7亿元,去年同期净现金流出31.54亿元[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1070.05亿元,较去年12月31日增加69.77亿元;总负债664.97亿元,较去年12月31日增加60.7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1%,较去年12月31日略有上升[3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32亿元,2021年同期为7.70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31亿元,2021年同期为31.40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7亿元,2021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7.55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1.70亿元,2021年同期为31.54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0.39亿元,2021年同期为178.42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收入前三业务为电信基建服务施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及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分别为286.08亿元、89.10亿元和83.60亿元;2021年同期为电信基建服务施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及供应链服务,收入分别为274.80亿元、79.14亿元和64.33亿元[59] - 2022年上半年非电信运营商施工业务经营收入为153.00亿元,2021年同期为150.17亿元[5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成本为619.59523亿元,2021年同期为572.66212亿元[6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9.4029亿元,2021年同期为8.42304亿元[62]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4240.1万元,2021年同期为3376.1万元[6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22.34135亿元,2021年同期为21.14242亿元[69]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研究及开发成本和其他开支分别为11.19亿元、25.76亿元、19.24亿元及3.01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1.32亿元、25.19亿元、16.23亿元及2.23亿元[66]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为2.77051亿元,2021年同期为2.91795亿元[67] - 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39371亿元,2021年同期为 - 1.66283亿元[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18.96亿元,2021年同期为18.11亿元[7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以18.96亿元除以6926018千股计算,2021年同期以18.11亿元除以6926018千股计算[75] 业务板块收入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速约30%,首次成驱动整体收入增长最重要业务[4]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增长9.2%,占经营收入比重为52.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4][9]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增长6.5%,占经营收入比重为45.0%[9] - 海外市场上半年收入15.51亿元,同比增长12.7%,占经营收入比重2.2%[12] - 电信基建服务上半年收入350.49亿元,同比增长1.5%,占经营收入比重50.6%[13]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上半年收入215.37亿元,同比增长8.8%,占经营收入比重31.1%[13]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上半年收入126.67亿元,同比增长29.7%,占经营收入比重18.3%,较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13] - 上半年数据中心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30%,来自电力行业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约30%[14] - 自主产品销售带动应急信息化及其他业务合同收入超10亿元[16] - 上半年智慧城市等智慧产品相关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20%[16] - 上半年供应链服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20%[16] - 系统集成收入同比增长34.5%,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撑收入同比增长26.6%[13] - 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50.49亿元,同比增长1.5%;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215.37亿元,同比增长8.8%;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126.67亿元,同比增长29.7%[29] - 上半年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365.29亿元,同比增长9.2%;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311.73亿元,同比增长6.5%;海外市场收入15.51亿元,同比增长12.7%[30] - 系统集成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34.5%,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撑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26.6%,且连续三年增速超20%[29] - 2022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50.50亿元,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215.37亿元,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126.67亿元[58] - 2022年上半年为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227.25亿元和89.78亿元,占总收入32.8%和13.0%[58] - 2021年上半年为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191.21亿元和94.81亿元,占总收入29.8%和14.8%[58] - 2022年上半年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获取经营收入15.51亿元,2021年同期为13.77亿元[58] - 2022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888403千元(2021年同期6895821千元),IT应用服务收入2554057千元(2021年同期1514408千元),末梢电信服务收入8950481千元(2021年同期7996006千元)[121] - 2022年上半年,后勤服务收入1839050千元(2021年同期1489044千元),物资采购服务收入1416392千元(2021年同期1173060千元),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6494千元(2021年同期52369千元)[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17.5174亿元,2021年为22.03037亿元[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IT应用服务收入为1.37441亿元,2021年为1.31733亿元[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末梢电信服务收入为9.20797亿元,2021年为7.92803亿元[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勤服务收入为0.59029亿元,2021年为0.68884亿元[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为0.81884亿元,2021年为1.30413亿元[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赁服务收入为0.0193亿元,2021年为0.01375亿元[130]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将秉承「一商四者」战略定位,抓住国家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双碳等战略机遇[4] - 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下属公司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人力资源制度改革[21] - 强化企业内、行业内、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共生,与多家网安生态伙伴达成战略合作[21] - 持续抓好各类风险防范,完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和机制,提升经营风险防控能力[21] -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规划及行动方案[25] - 未来将持续优化市场布局,聚焦高价值客户和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向科技型企业转型[26] - 公司坚持「CAPEX+OPEX+智慧应用」发展策略,抓住运营商拓展政企业务和产业数字化业务机遇,增强市场竞争力[30] 社会责任与荣誉 - 为中国电信北京永丰数据中心提供节能改造服务,预计节省能耗20%以上[25] - 在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02位,在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649位[25] - 在《机构投资者》2022年度亚洲区最佳管理团队评选中,获选总体(中小市值公司)组别电信行业“最受尊崇公司”,并在“最佳首席执行官”“最佳首席财务官”等多项评选中排名第一[25] - 为多地疫情突发地区提供应急服务,开发信息化抗疫产品服务[25] 财务资产状况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3,649,896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752,225千元[4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83,354,79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275,744千元[47]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为66,497,48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417,849千元[49]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为40,507,20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610,120千元[49] - 2022年6月30日存放于金融机构一年以上定期存款为49.854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63841亿元[7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44.8929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5.42192亿元[77] - 2022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额为24.60894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534745亿元[81]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03942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171025亿元[83] - 2022年6月30日短期贷款为7.6103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23024亿元[84] - 2022年银行无抵押人民币短期贷款年利率为1.50% - 3.50%,2021年为1.50%[85] - 2022年银行无抵押美元短期贷款年利率为2.50% - 2.56%,2021年为2.50%[85]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1年以内应收款项为761,037千元,超过1年但少于2年为19,329千元,超过2年但少于5年为69,601千元,总计849,967千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723,024千元、18,362千元、71,446千元,总计812,832千元[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9,475,734千元,应付票据为3,373,286千元,总计42,849,020千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32,759,611千元、3,560,369千元,总计36,3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7:0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电信基建服务提供商,有60多年服务经验[3] - 公司服务覆盖全国,并已将业务扩展到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1] - 公司业务遍及中国各地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客户集中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27] - 公司作为中国信息化领域具领导地位的服务供应商,提供电信基建、业务流程外判、应用等服务,客户包括运营商、政府、行业等[10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一商四者”定位,推进科技创新,聚焦关键技术和应用[3] - 公司深耕高价值行业、拓展高价值业务、布局高价值区域[5] - 公司以价值创造为主线,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5] - 集团以“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为定位,践行相关使命,提供一体化智慧解决方案[189] - 集团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推动自身发展同时实现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190] 公司改革与战略投资 - 2021年公司落实多项改革举措,引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战略性股东[4] - 2021年公司在子公司层面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4] - 引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为战略股东,其持股1.66亿股,占总股本2.40%,来自国家电网合同额同比增约20% [20] - 供应链公司引入四家战投注资9亿元,战投合计持股26.015% [20] 公司激励计划 - 公司推行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4]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股东批准采纳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增值权总数约2.0727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993%[12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1年经营收入为1339.91亿元,较2020年的1226.49亿元增长9.2%[9]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1.57亿元,较2020年的30.81亿元增长2.5%[9] - 2021年自由现金流为40.6亿元,较2020年的26.3亿元增长54.4%[9]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56元,较2020年的0.445元增长2.5%[9] - 2021年每股合计股息为0.1732元,较2020年的0.1602元增长8.1%[9] - 2021年每股末期股息为0.1641元,每股特别股息为0.0091元[9] - 2021年公司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33,991百万元,同比增长9.2%[15]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157百万元,同比增长2.5%,剔除相关折旧影响后为人民币3,247百万元,同比增长5.4%[15]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1.0%,降幅逐渐放缓、趋于稳定[15] - 2021年公司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4,060百万元,同比增长54.4%[15] - 国内非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是公司业绩增长第一驱动力[15] - 2021年合计股息为每股0.1732元,同比增长8.1%,分红比例为38%,末期股息分红比例由30%提至36% [16]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574.4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经营收入比重42.9%,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17]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738.03亿元,同比增长5.5%,占经营收入比重55.1%,同比降低2.0个百分点 [18] - 海外市场收入27.42亿元,同比降低11.4%,占经营收入比重2.0% [18]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18.89亿元,同比增长7.0%,占经营收入比重53.7% [19]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06.24亿元,同比增长9.0%,占经营收入比重30.3% [19]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14.78亿元,同比增长18.0%,占经营收入比重16.0%,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19] - 2021年公司经营收入1339.91亿元,同比增长9.2%[28][30]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574.46亿元,同比增长15.9%[28][30][31] - 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市场收入738.0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来自中国电信收入460.47亿元,同比增长10.2%[28][30][34] - 海外客户收入27.42亿元,同比下降11.4%[28][30][35] - 2021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18.89亿元,同比增长7.0%[37] - 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的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94.54亿元,同比增长1.5%[37] - 2021年国内非运营商集客的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02.58亿元,同比增长17.5%[38] - 2021年网络维护业务收入166.78亿元,同比增长5.6%[39] - 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1.27亿元,同比增长12.1%[39] - 2021年供应链服务收入119.64亿元,同比增长10.1%[39] - 2021年商品分销业务收入48.55亿元,同比增长14.1%[40] - 2021年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14.78亿元,同比提升18.0%[41] - 2021年全年经营收入达1339.91亿元,较2020年增长9.2%[57]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1.57亿元,较2020年增长2.5%[57]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56元[57] - 2021年自由现金流为40.6亿元,盈利现金比率为142.7%[57] - 2021年公司经营收入为1339.91亿元,较2020年增长9.2%[58][59]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18.89亿元,同比增长7.0%,占经营收入的53.7%,较2020年下降1.1个百分点[58][59][60]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06.24亿元,同比增加9.0%,占经营收入的30.3%,较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58][59][61]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14.78亿元,同比增长18.0%,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58][59]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574.46亿元,同比增长15.9%,是拉动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58]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经营收入738.03亿元,同比上升5.5%[58] - 海外市场经营收入27.42亿元,同比下降11.4%[58] - 电信基建服务中施工服务收入573.10亿元,较2020年增长8.2%,为整体经营收入增量中的第一大贡献业务[60]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中,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的收入260.11亿元,较2020年上升7.3%[61]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中,来自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和海外客户的合计收入146.13亿元,较2020年增长12.1%[61] - 2021年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2147.8亿元,同比增长18.0%,占经营收入16.0%,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62] - 2021年经营成本11920.7亿元,同比增长9.5%,占经营收入89.0%[63] - 2021年直接员工成本880.5亿元,同比增长6.1%,占经营收入6.6%,较20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64] - 2021年材料成本1916.6亿元,同比增长27.3%,占经营收入14.3%,较2020年增加2.0个百分点[65] - 2021年分包成本7124.0亿元,同比增长6.1%,占经营收入53.2%,较2020年下降1.6个百分点[67] - 2021年实现毛利润1478.4亿元,同比增长7.6%,毛利率11.0%,较20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69] - 2021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1295.2亿元,同比增长9.5%,占经营收入9.7%,较2020年提升0.1个百分点[70] - 2021年研究及开发成本423.3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经营收入比重3.2%,较2020年提升0.1个百分点[70] - 2021年财务费用79亿元,同比增长23.9%[71] - 2021年所得税费用393亿元,实际税率11.0%,较2020年下降0.4个百分点[7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1.57亿元,较2020年增长2.5%,每股基本盈利为0.456元[72] - 2021年集团资本开支为10.74亿元,较2020年大幅下降72.9%,占经营收入比重为0.8% [73] - 2021年集团净现金流入2.08亿元,较2020年减少16.48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1.71亿元,人民币资金占96.8% [74] - 2021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06亿元,较2020年减少9.47亿元[76] - 2021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6.7亿元,较2020年增加14.27亿元[76] - 2021年集团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28亿元,较2020年减少7.26亿元[76] - 2021年底集团营运资金为209.62亿元,较2020年底减少0.72亿元[77] - 截至2021年底,集团总资产为1000.28亿元,较2020年底增加55.39亿元,总负债为604.1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4% [78] - 2021年底集团总债务为8.13亿元,较2020年底增加1.09亿元,债务资本比为2.1% [79] - 2021年底集团外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占全部余额的3.2%,美元和港币分别占1.0%和0.4% [81] - 2021年公司经营收入达1339.91亿元,净利润为31.57亿元[151] 公司荣誉与排名 - 2021年公司在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评选中获称号,在电子信息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评选中位列第四[7] - 2021年公司在《财富》中国500强中排名第87位,在《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337位[11] - 2021年公司在“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评选中排名位列第四[11] - 2021年公司获得多个资本市场奖项,如“亚洲ESG典范”“亚洲最佳CEO”等[11] - 公司在多项评选中获奖,包括第十六届亚洲ESG大奖、2021年度财资ESG企业奖等[23] - 2021年公司在《财富》中国500强中排名第87位,在《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337位[23] - 2021年公司在《The Asset》和《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等国际机构获公司管理与环境、社会和管治等嘉奖[154]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益 - 公司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管理组织,在广东试点太阳能与市电混合为数据机房供电,在上海建成内环内首个碳中和园区[22] - 2021年河南受灾时公司8小时内将抢险救灾应急装备运抵现场,近期承接香港“方舱医院”5G网络建设及通信服务保障工作[22] - 北京冬奥会公司承接涉奥重点通信保障项目135个[22] - 2021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共280万元[121] - 公司开展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用电工作[198] - 公司积极投入抗击新冠疫情、抗灾和保障通信工作[198] - 公司开展扶贫、助残济困活动[198] 公司业务市场策略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公司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和政府、交通等重点行业发力重点业务[24] - 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市场,公司坚持“CAPEX+OPEX+智慧应用”策略开拓传统优势业务[24] - 海外市场公司本着安全、有效益原则拓展业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4] 公司研发与创新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推动降本增效[26] - 目前研发行业应用产品超30款,具备多个核心平台[32] - 全国建立属地化营销体系,配置营销人员14000余人,新签约千万元级以上项目1200余个[33] - 拥有1万多名咨询专家及软件相关人才[33] - 在10余个行业年合同规模均超10亿元[3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集约 + 分布式”研发体系[42] - 打造具有通服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台,提升研发管理及科创能力[43] - 通服物联打造一站式全栈物联网专业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44] - 通服应急打造核心产品体系,提供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47] - 打造具有通服特色的区块链新产品平台“中国通服链”,提供区块链底层服务中台及多领域场景应用[49] - 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体育科技创新赋能中台,覆盖综合和单项赛事智慧赛事产品[51] - 智慧城市业务依托新兴技术,深耕三大应用场景,提供总体解决方案[51] - 数字政府业务实现政务服务等“三网”协同,提供信息化核心平台和解决方案[51] - 搭建乡镇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打造小镇综合智慧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振兴[52] - 围绕产城空间数字化运营平台,提供园区智慧化解决方案及综合应用和总包服务[53] 公司管理层与人员 - 高同庆58岁,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分管法律与监管事务、技术研发等业务,有丰富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85] - 买彦州53岁,任公司非执行董事,长期在电信行业工作,有丰富管理经验[85] - 黄震52岁,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多个电力公司重要职务[86] - 萧伟强68岁,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30年专业会计经验[87] - 吕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4 16:38
经营收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收入达640.99亿元,同比增长19.1%[5][6][10]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收入640.99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9.1%[28]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人民币640.99151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538.34218亿元[41]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收入640.99亿元,2020年同期为538.34亿元[57] 利润情况 - 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18.11亿元,同比增长14.1%[5][6][1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11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4.1%[35]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1.14242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18.27851亿元[41] - 2021年上半年本期利润为人民币18.22447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15.88616亿元[4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本期利润为18.11462亿元,2020年同期为15.88031亿元[49] 各市场收入情况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增长34.0%[5] - 国内运营商市场收入增长9.5%[5] - 2021年上半年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292.7亿元,同比增长34.0%,占经营收入比重45.7%,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接近20%[12] - 2021年上半年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市场收入334.52亿元,同比增长9.5%,占经营收入比重52.2%,其中来自中国电信收入191.21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比29.8%;来自其他运营商收入143.31亿元,同比增长7.1%,占比22.4%[12] - 2021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13.77亿元,同比下降4.2%,占经营收入比重2.1%[12] - 国内非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收入292.70亿元,同比增长34.0%;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334.52亿元,同比增长9.5%;海外市场收入13.77亿元,同比降低4.2%[30] - 2021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的收入分别为191.21亿元和94.81亿元,占比29.8%和14.8%;2020年同期分别为171.62亿元和92.86亿元,占比31.9%和17.2%[57] - 2021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经营收入为13.77亿元,2020年同期为14.37亿元[57] 各业务收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45.47亿元,同比增长19.0%,占经营收入比重53.9%,其中来自国内非运营商集客收入同比高速增长41.7%[14] - 2021年上半年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197.87亿元,同比增长16.7%,占经营收入比重30.9%,供应链业务收入同比快速增长29.1%,对整体收入增量贡献达51.3%[14] - 2021年上半年商品分销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重为3.3%,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14] - 2021年上半年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97.65亿元,同比快速增长24.6%,占经营收入比重15.2%,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0.6个百分点[14]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45.47亿元,同比增长19.0%;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197.87亿元,同比增长16.7%;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97.65亿元,同比增长24.6%[29] - 2021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6,895,821千元,2020年同期为6,793,836千元[111] - 2021年上半年IT应用服务收入为1,514,408千元,2020年同期为1,221,895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末梢电信服务收入为7,996,006千元,2020年同期为6,610,949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后勤服务收入为1,489,044千元,2020年同期为1,391,280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为1,173,060千元,2020年同期为1,098,771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2203037千元,2020年同期为1706325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IT应用服务收入为131733千元,2020年同期为43956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末梢电信服务收入为792803千元,2020年同期为827980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后勤服务收入为68884千元,2020年同期为30583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为130413千元,2020年同期为126334千元[124] 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成本572.66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材料成本增长43.5%[32]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成本为人民币572.66212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479.31179亿元[41] - 2021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54.97亿元,占经营收入比重为8.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10] - 2021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54.97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4.9%,占经营收入比为8.6%,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34]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成本572.66亿元,2020年同期为479.31亿元[60]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8.42亿元,2020年同期为7.42亿元[61] - 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3376.1万元,2020年同期为3152.4万元[62] - 2021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和其他开支分别为11.32亿元、41.42亿元及2.23亿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9.15亿元、36.52亿元及2.18亿元[64] - 2021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16.23亿元,2020年同期为13.87亿元[63]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2.92亿元,2020年同期为2.39亿元[65] 盈利指标情况 - 2021年上半年毛利68.33亿元,同比增长15.8%[6][10] - 毛利率为10.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10] - 净利润率为2.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62元,同比增长14.1%[6][10] - 2021年上半年实现毛利润68.33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5.8%,毛利率为10.7%,较2020年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33]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68.32939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59.03039亿元[41]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262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0.229元[41] - 2021年上半年本期综合收益合计为人民币16.56164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12.50414亿元[43] - 2021年上半年本期综合收益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为人民币16.45209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12.49872亿元[43] - 2021年上半年本期综合收益归属于非控制性股东为人民币0.10955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0.00542亿元[43]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以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11亿元除以69.26018亿股计算,2020年同期以15.88亿元除以69.26018亿股计算[74] 现金流情况 - 自由现金流为 - 15.15亿元,同比有所改善[6][10] - 2021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出31.54亿元,剔除2020年购置物业尾款后同比有所好转[36]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69541亿元,2020年同期为16.03107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39728亿元,2020年同期为20.92971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55134亿元,2020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0.77302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1.54135亿元,2020年同期为37.7338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42241亿元,2020年同期为154.3528亿元[51] 研发与创新情况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集约+分布”式研发体系推进核心平台与产品打造和落地[16] - 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核心平台已在多类客户项目中应用,相关产品和服务入围“安全牛”领导者矩阵[16] - 自主打造的创新中台和物联网平台已正式在下属各级公司使用,物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16] 股权变动情况 - 2021年6月,中国电信集团将1.66亿股内资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本2.40%)无偿划转至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后者将成为公司战略性股东[17] - 2021年6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通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合计注资9亿元,注资完成后战略投资者合计持有扩大股本后约26.015%股权[19] - 2021年6月18日,非控制性股东向子公司注资900,000千元,增资后占扩大股本后约26.015%股权,溢价部分185,191千元记于资本公积,714,809千元为归属非控制性股东权益[93] 公司排名与获奖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财富》中国500强中排名第87位,在《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337位[20] - 2021年,公司在《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举办的“第十六届亚洲ESG大奖”中获“亚洲ESG典范”“ESG影响者”及“亚洲区最佳公司董事”奖项[20] - 2021年,公司在《机构投资者》举办的“2021年度亚洲区公司最佳管理团队”评选中获“受尊崇企业”荣誉[20] 未来发展策略 - 2021年,公司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加大数字经济等相关领域研发投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4]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公司将深耕重点行业和区域,开拓新基建业务,提升收入规模和发展质量[24]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公司将坚持“CAPEX与OPEX + 智慧应用”发展策略,开拓传统优势类业务[24] - 公司将上线数字化智慧化云采购平台,优化交付模式,提升客户满意度[26] - 公司将引入战略性股东,寻找具有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26]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994.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49.41亿元;总负债为人民币607.97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34.9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1%,较2020年12月31日略有上升[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8305088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81124865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99429953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8303524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493103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60796627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37438536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控制性股东权益1194790千元,较2020年大幅增加[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38633326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99429953千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47]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22.575838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208251亿元[75] - 2021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额为20.48031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786576亿元[79]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42241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1.00849亿元[80] - 2021年6月30日计息贷款为7.64901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7.04401亿元[81]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中应收中国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6:40
二零二零年年報 新一代 綜合智慧服務商 數字生產服務者 數字基建建設者 智慧運營保障者 智慧產品和平台提供者 社會數字化、網絡化、 智能化發展進程加速 運營技術 通信技術 信息技術 數據技術 數字基建建設者 智慧運營保障者 數字生產服務者 智慧產品和平台提供者 封面故事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社會數 字化轉型加速帶來重要發展機遇。公司堅持「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戰略定 位,發揮「四者」作用,向客戶提供綜合一體化智慧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 、行業、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作為中國最大電信基建服務商,本集團擁有60多年的服務經 驗及全面的服務能力,致力於建設世界級網絡,為社會、政 府、行業等提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高質量服務,滿足客戶 在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科技新時代下的更高要求。 作為中國最大電信基建服務商,本集團擁有60多年的服務經 驗及全面的服務能力,致力於建設世界級網絡,為社會、政 府、行業等提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高質量服務,滿足客戶 在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科技新時代下的更高要求。 數字基建建設者 通信技術 數字基建建設者 通信技術 雲 雲 物聯網 物聯網 領導地位 ...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0 16:14
整体经营业绩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收入53,834百万元,同比下降4.0%[5][6][1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收入为538.34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560.49亿元下降4.0%[25]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538.34亿元,2019年为560.49亿元[39]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收入538.34亿元,2019年同期为560.49亿元[66] -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停止部分业务活动,经营收入下降[57] 业务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96.6%,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10]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经营收入占比首次突破40%[7] - 应用、内容及其他业务经营收入占比接近15%[7]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收入达218.51亿元,同比增长3.7%,占经营收入比重40.6%[12] - 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收入305.46亿元,同比下降9.2%,占经营收入比重56.7%[13] - 海外市场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7.3%,占经营收入比重2.7%[13]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290.37亿元,同比下降5.7%,占经营收入比重53.9%[14]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169.59亿元,同比下降6.4%,占经营收入比重31.5%[14] - 商品分销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重为3.4%,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14]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78.38亿元,同比增长10.1%,占经营收入比重14.6%[15] - 国内非运营商集客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占该客户群整体收入比重93.4%[12] - 2020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290.37亿元,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169.60亿元,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78.38亿元[66] - 2020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收入分别为171.62亿元和92.86亿元,占比31.9%和17.2% [66] - 2020年上半年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获取经营收入14.37亿元,2019年同期为13.39亿元[66]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收入前三业务施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和供应链服务收入分别为226.10亿元、73.20亿元和49.84亿元[67] - 2020年上半年租赁收入2.91亿元,2019年同期为3.42亿元[67] - 2020年上半年其他经营收入7.42亿元,2019年同期为6.85亿元[69] - 2020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6,793,836千元,较2019年的7,242,485千元有所下降[116] - 2020年IT应用服务收入1,221,895千元,较2019年的1,088,000千元有所上升[116] - 2020年末梢电信服务收入6,610,949千元,较2019年的7,203,768千元有所下降[116] - 2020年存放于中国电信财务公司存款的利息收入2,905千元,较2019年的162千元大幅上升[116] - 2020年上半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17.063亿元,2019年为15.336亿元[125] - 2020年上半年,IT应用服务收入为4395.6万元,2019年为4712.8万元[125] - 2020年上半年,末梢电信服务收入为8.279亿元,2019年为7.394亿元[125] 成本与费用 - 经营成本47,931百万元,同比下降3.7%[10]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成本为479.31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直接员工成本36.7亿元,下降9.1%,分包成本301.26亿元,下降3.4%[29] -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4,785百万元,同比下降4.0%,占经营收入比重为8.9%,与去年同期持平[10] - 2020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47.85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49.85亿元下降4.0%[31]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成本479.31亿元,2019年同期为497.49亿元[68] - 2020年上半年财务费用3152.4万元,2019年同期为3273.1万元[70] - 2020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和其他开支分别为9.15亿、36.52亿和2.18亿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9.03亿、37.31亿和3.51亿元[72] - 2020年上半年后勤服务开支为7.820亿元,2019年为5.562亿元[125] 利润与盈利指标 - 经营毛利5,903百万元,同比下降6.3%,毛利率11.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6][10]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588百万元,同比下降7.2%,净利润率2.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6][11] - 每股基本盈利0.229元,同比下降7.2%[6][7][11] - 2020年上半年实现毛利润59.03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63亿元下降6.3%,毛利率为11.0%,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3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15.88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17.12亿元下降7.2%[32]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59.03亿元,2019年为63亿元[39]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29元,2019年为0.247元[39] - 2020年上半年综合收益合计为12.5亿元,2019年为20.62亿元[40] - 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5.88亿元,2019年同期为17.12亿元[81]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18.27851亿元,2019年同期为19.7223亿元[75] - 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为2.39235亿元,2019年同期为2.71085亿元[73] 现金流情况 - 自由现金流为 - 1,596百万元[7][11] - 2020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出37.73亿元,2019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出24.89亿元[3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6.03107亿元,2019年同期为-2.93543亿元[54]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20.92971亿元,2019年同期为-20.49225亿元[54]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0.77302亿元,2019年同期为-1.46367亿元[54]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7.7338亿元,2019年同期为-24.89135亿元[54]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435280千元,较2019年的19220764千元减少[87]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8822.4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68.3亿元[3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5303.3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53亿元[34] - 2020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60.1%,与2019年12月31日基本持平[3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88,223,996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87,541,058千元增长0.78%[42][44]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4,000,449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4,288,683千元下降2.02%[42]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74,223,547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73,252,375千元增长1.33%[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53,033,440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2,503,286千元增长1.01%[44]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731,313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819,443千元下降4.84%[44]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51,302,127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0,683,843千元增长1.22%[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35,190,556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5,037,772千元增长0.43%[44] - 2020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34,716,008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4,563,910千元增长0.44%[44][47]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210.1061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190.92825亿元[83]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中应收中国电信集团等款项为94.33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92.86亿元[83] - 2020年6月30日即期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22.76543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8.44908亿元[85] - 2020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额为18296428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153529千元有所增加[86] - 2020年计息贷款为623332千元,较2019年的511234千元增加[88] - 2020年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32155815千元,较2019年的30674619千元增加[92] - 2020年合同负债为7421857千元,较2019年的10087102千元减少[94] - 2020年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10436372千元,较2019年的8730235千元增加[95]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均为6926018千元[9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对购入及建设物业等的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执行的为84824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43676千元减少[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或重大财务担保[100] - 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合计3,658,235千元,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合计6,060,953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权益工具为818,268千元[103] - 2020年6月30日,流动性折扣率为9.55%,较2019年12月31日的11.50%有所下降;折扣率增加5%会导致权益工具账面价值下降19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为26百万元[106] - 2020年,理财及结构性存款购入7,300,000千元,处置5,800,000千元,损益损失6,871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其他综合收益损失426,248千元[110] - 2019年,理财及结构性存款购入9,950,000千元,处置10,450,000千元,损益利得20,926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其他综合收益利得345,996千元[11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无重大差异[113] - 2020年6月30日,应收中国电信集团款项总额为1.889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2.053亿元[120] - 2020年6月30日,应付中国电信集团款项总额为2628.596万元,2019年12月31日为2020.038万元[12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为应收中国电信集团款项计提的信用损失为3.66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3.49亿元[12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确认与中国电信集团租赁合同相关的使用权资产为3.92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3.94亿元[1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偿还中国电信集团租赁负债6400万元,2019年同期为3900万元[12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对中国电信集团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其他资产的已订约但未执行的资本承担为947.9万元,2019年12月31日为4.594亿元[1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浮额为631,478千元,较2019年12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