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服务(00552)

搜索文档
中国通信服务(00552):2024年度业绩点评:传统业务高质量发展,战新业务和海外市场成为发展驱动力
光大证券· 2025-04-09 14: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受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ACO)和战略新兴业务驱动,收入、毛利润、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现金流表现良好,注重股东回报 [1] - 运营商市场稳中有升,集客市场略降,海外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向战略新兴领域多元化布局 [2] - 三大业务板块稳中提质,ACO业务为收入增长第一驱动力 [3] - 战略新兴业务持续做强做优,成为重要的未来发展驱动力 [4] - 考虑到三大运营商2025年资本开支投入有所放缓,集客市场投资趋于谨慎,下调25 - 26归母净利润预测7%/9%,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同比增长2.9%/2.0%/3.4% [4]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15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9%,毛利润175.96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为11.7%,同比增长0.1pct,归母净利润36.07亿元,同比增长0.6%,净利润率2.4%,同比持平 [1] - 自由现金流同比提升20.4%达52.14亿元,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90%,风险可控 [1]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187元,分红比例为42%,同比持平 [1] 市场表现 - 2024年运营商市场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2.3%,ACO增长达9.4%,战新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超29% [2] - 2024年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622亿元,同比下降2%,毛利率保持稳定 [2]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2.3%,亚太&中东占比70%,非洲占比20%,24年新进入拉美市场 [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电信基建服务(TIS)收入751亿元,同比下降1.3%,收入贡献占比50.1%,海外客户TIS收入同比增长17.5% [3] - 2024年业务流程外判服务(BPO)收入435亿元,同比下降0.2%,收入贡献占比29%,低毛利商品分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9% [3] - 2024年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ACO)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8.4%,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超14%,收入贡献占比突破20% [3] 战略新兴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3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达37%,同比增长约7pct [4] - 2024年数字基建合同收入超200亿,新签合同额增速超30%,承接亿元以上项目21个,预计2025年需求持续强劲 [4] - 2024年绿色低碳新签合同额增速超25%,应急安全新签合同额增速超30% [4] 盈利预测 - 下调25 - 26归母净利润预测7%/9%至37.12/37.88亿人民币,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9.16亿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9%/2.0%/3.4%,对应EPS 0.54/0.55/0.57元 [4] 财务报表预测 |指标|2023|2024E|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人民币)|148,615|150,000|153,187|156,008|159,110|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3,584|3,607|3,712|3,788|3,916| |每股收益(元)|0.52|0.52|0.54|0.55|0.57| |每股股息(元)|0.22|0.22|0.23|0.23|0.24|[9] |总资产(百万人民币)|121,790|136,618|132,433|134,211|137,586| |总负债(百万人民币)|78,122|90,004|83,471|82,867|83,758|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人民币)|43,668|46,613|48,962|51,344|53,829|[10]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5,356|6,221|2,919|4,568|5,75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2,116|-7,165|917|-1,193|-1,199|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2,402|-2,342|-669|-2,839|-2,322| |净现金流(百万人民币)|838|-3,286|3,166|536|2,234|[11]
中金:维持中国通信服务(00552)“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1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13:40
文章核心观点 中金下调中国通信服务2025年净利润预测6.1%至36.83亿元,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预测37.62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5.10港元目标价 [1] 2024年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0.6%,表现低于预期,主要因集客市场收入下滑超预期 [2] - 2H24营业收入755.9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4.4% [2] 各市场收入情况 - 运营商、集客、海外市场收入分别同比+2.3%、-2.0%、+22.3%至836亿、622亿、42亿元 [3] - 运营商市场战略性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29%,来自中国电信收入同比+8.7%,占比39.4% [3] - 集客市场收入下滑但毛利率持平,新签合同同比增长超6%至约930亿元,战新业务新签合同同比增长超32% [3] 成本与盈利指标 - 2024年经营成本同比+0.8%,毛利率同比提升0.1ppt至11.7%,ROE同比-0.4ppt至8.2% [4] - 全年研发费用55.7亿元,同比+0.3%,聚焦战略性新兴领域 [4] 现金流与分红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6.1%至62.21亿元,自由现金流同比+20.1%至52.1亿元 [5] - 24年末应收账款同比+5.75%,2024年现金流表现良好 [5] - 2024年分红比例维持42%,同比持平 [5] 未来展望 - 公司聚焦重点行业,在AI发展趋势下,2025年收入增速有望同比改善 [3]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2: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经营收入达150,000百万元,增长0.9% [5][7] - 净利润为3,607百万元,增长0.6% [5][7] - 毛利率为11.7%,上升0.1个百分点 [5][7] - 自由现金流达5,214百万元,增长20.4% [5] - 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2187元,分红比例42% [5][7] - 2024年经营收入为150,000,103千元,较2023年的148,614,676千元增长约1%[33] - 2024年毛利为17,596,221千元,2023年为17,257,250千元,增长约2%[33]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4,110,833千元,2023年为4,109,482千元,基本持平[33] - 2024年本年利润为3,753,397千元,2023年为3,731,677千元,增长约0.6%[33] - 2024年每股基本/摊薄盈利为0.521元,2023年为0.518元,增长约0.6%[33] - 2024年综合收益合计为4,510,635千元,2023年为3,831,304千元,增长约17.7%[34] - 2024年资产合计为136,617,576千元,2023年为121,789,750千元,增长约12.2%[35] - 2024年负债合计为90,004,424千元,2023年为78,122,049千元,增长约15.2%[36]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为46,613,152千元,2023年为43,667,701千元,增长约6.7%[36]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达150000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0.9%[59][60]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607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0.6%[5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21元[59] - 2024年自由现金流为5214百万元,盈利现金比率为172.5%[59]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总计为1500.00亿元,较2023年的1486.15亿元增长0.9%[63] - 2024年经营成本为1324.04亿元,较2023年增长0.8%,占经营收入的88.3%[70] - 2024年直接员工成本为82.08亿元,较2023年下降5.0%,占经营收入的5.5%,较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71] - 2024年材料成本为255.79亿元,较2023年增长3.7%,占经营收入的17.0%,较2023年增加0.4个百分点[73] - 2024年商品分销直接成本为28.15亿元,同比下降20.0%,占经营收入的1.9%,较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74] - 2024年实现毛利润175.96亿元,较2023年增长2.0%,毛利率为11.7%,较2023年上升0.1个百分点[77] - 2024年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150.54亿元,较2023年增长0.9%,占经营收入的10.0%,与2023年基本持平[78]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3.57亿元,实际税率为8.7%,较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80]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6.07亿元,较2023年的35.84亿元增长0.6%,占经营收入比重为2.4%,每股基本盈利为0.521元[81]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10.82亿元,较2023年的12.45亿元下降13.1%,占经营收入比重为0.7%,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82][83] - 2024年集团净现金为流出32.86亿元,较2023年的净流入8.38亿元减少41.24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6.38亿元,人民币资金占96.3%[84]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21亿元,较2023年的53.56亿元增加8.65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1.65亿元,较2023年的21.16亿元增加50.49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42亿元,较2023年的24.02亿元减少0.6亿元[85][86] - 2024年底集团营运资金为167.18亿元,较2023年底的207.08亿元减少39.9亿元[87] - 截至2024年底,集团总资产为1366.18亿元,较2023年底的1217.9亿元增加148.28亿元;总负债为900.04亿元,较2023年底的781.22亿元增加118.8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9%,较2023年底上升1.8个百分点[88] - 2024年底集团总债务为7.06亿元,较2023年底的8.61亿元减少1.55亿元,债务资本比为1.5%,较2023年底下降0.5个百分点[89][9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5,172百万元,下降1.3%,海外收入增长17.5% [9]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3,459百万元,下降0.2%,低毛利商品分销业务收入降18.9% [9]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31,369百万元,增长8.4%,占比20.9% [9]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收入83,603百万元,增长2.3% [10] - 海外市场收入4,228百万元,增长22.3% [12] - 电信基建服务2024年收入75,172,237千元,2023年为76,136,756千元,略有下降[42] - 2024年公司给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591.34亿元和130.41亿元,占总经营收入39.4%和8.7%,2023年分别为543.99亿元和158.04亿元,占比36.6%和10.6%[43] - 2024年公司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获取经营收入为42.28亿元,2023年为34.56亿元[43]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前三业务施工、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收入分别为606.73亿元、195.95亿元和187.55亿元,2023年分别为611.88亿元、175.28亿元和185.68亿元[44] - 2024年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751.72亿元,较2023年的761.37亿元下降1.3%,占经营收入的50.1%,较2023年下降1.1个百分点[63][64] - 2024年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为434.59亿元,较2023年的435.51亿元基本持平,占经营收入的29.0%,较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63][66] - 2024年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为313.69亿元,较2023年的289.27亿元增长8.4%[63] - 2024年设计服务收入为99.17亿元,较2023年的105.50亿元下降6.0%;施工服务收入为606.73亿元,较2023年的611.88亿元下降0.8%;项目监理服务收入为45.81亿元,较2023年的43.98亿元增长4.2%[63] - 2024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网络维护)收入为187.55亿元,较2023年的185.68亿元增长1.0%;通用设施管理(物业管理)收入为81.23亿元,较2023年的78.85亿元增长3.0%;供应链收入为135.60亿元,较2023年的133.72亿元增长1.4%;商品分销收入为30.22亿元,较2023年的37.26亿元下降18.9%[63][67] - 2024年系统集成收入为195.95亿元,较2023年的175.28亿元增长11.8%;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撑收入为62.41亿元,较2023年的59.79亿元增长4.4%;增值服务收入为27.50亿元,较2023年的26.38亿元增长4.2%;其他收入为27.83亿元,较2023年的27.83亿元增长0.02%[63] - 2024年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的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410.87亿元,占整体电信基建服务收入的54.7%,较2023年上升1.0个百分点;来自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和海外客户的电信基建服务合计收入为340.85亿元,占整体电信基建服务收入的45.3%,较2023年下降1.0个百分点[64] - 2024年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的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为287.89亿元,较2023年上升1.7%,占整体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的66.2%,较2023年上升1.2个百分点;来自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和海外客户的业务流程外判服务的合计收入为146.70亿元,较2023年下降3.8%,占整体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的33.8%,较2023年下降1.2个百分点[66] - 2024年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为313.69亿元,较2023年增长8.4%,占经营收入的20.9%,较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68] - 2024年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为195.95亿元,较2023年增长11.8%[68] - 2024年来自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户的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为137.27亿元,占比43.8%,较2023年提升0.4个百分点[68] - 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经营收入为836.03亿元,同比增长2.3%;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经营收入为621.69亿元,同比下降2.0%;海外市场经营收入为42.28亿元,同比增长22.3%[62] 战略新兴业务合同额情况 - 2024年集团聚焦重点行业客户,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3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达37%,较上年增长约7个百分点[14] - 数字基建领域全年承接亿元级大项目约20个,新签合同额增速超30%[15] - 绿色低碳领域全年新签合同额增速超25%[16] - 智慧城市领域全年新签合同额增速超40%[17] - 应急安全领域全年新签合同额增速超30%,打造40余款自主可控网信安全产品[18] 公司产品与技术成果 - 集团打造近百款行业重点产品,培育形成千万元级以上产品40余个[20] - 12项综合解决方案落地全国50%以上省份[20] - 集团累计授权专利超3900件,软件著作权超10500件[20] 公司荣誉情况 - 集团连续四年稳居「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第四位[20] - 集团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荣获省部级及国家级协会科学技术奖,入围多个行业目录[20] - 公司连续三年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24] - 公司在「2024《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429位[28] - 公司在《机构投资者》举办的「2024年度亚洲区最佳管理团队」评选中,荣获「最受尊崇企业」「最佳首席执行官」「最佳首席财务官」「最佳ESG」等荣誉[28] - 公司在亚洲企业管治杂志《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举办的「第十四届亚洲卓越企业大奖」评选中,荣获「亚洲最佳CEO」「亚洲最佳CFO」「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等荣誉,并首次获得「亚洲可持续发展奖」[28] - 公司在财经杂志《The Asset》(《财资》)主办的「2024年度财资ESG企业奖」评选中,荣获「金奖」[28] - 公司在《大公文汇》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中,荣获「卓越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奖项[28] 公司社会责任情况 - 2024年公司投身抢险救灾保通信工作,全年共投入人力约15万人次[25]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公司建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187元(税前)[99] - 若股息获股东通过议案宣派,将支付予2025年7月7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公司将于2025年7月2日至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9] - 公司H股境外居民个人股东,若为香港或澳门居民或其他签订10%股息税率协议国家居民,派发股息时按1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低于10%税率协议国家居民,按10%税率代扣代缴,可申请退还多扣税款;为高于10%但低于20%税率协议国家居民,按协议实际税率扣税;为与中国无税收协议国家居民等情况,按20%税率扣税[101] - 公司境外非居民企业股东,股息派发时代扣代缴10%的企业所得税[102] - 港股通内地个人投资者及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公司H股取得的股息,公司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港股通内地企业投资者不代扣,应纳税款自行申报缴纳[102][103] - 股息以人民币计值及宣派,内资股股东及港股通股东以人民币支付,港股通以外的H股股东以港币支付,折算汇率按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宣派股息之日前一周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换港币平均中间价计算[100] - 建议股息经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预期于2025年8月15日前后支付[100] - 2024年核准及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4:31
财务表现 - 经营收入为人民幣74,412百萬元,增長1.7%,其中服務收入增長3.0%[5] - 淨利潤為人民幣2,125百萬元,增長4.4%,比經營收入增速高出2.7個百分點[5] - 毛利率為10.9%,提升0.2個百分點,延續近年回升向好態勢[5] - 所有者權益回報率(ROE)為9.9%[8] - 公司上半年經營收入為744.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29] - 公司上半年毛利為81.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29] - 公司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利潤為21.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29]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稀釋盈利為0.307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29] - 公司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24.05億元人民幣[48]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2.125元[50] 業務發展 - 國內非運營商集客市場引領本集團收入增長,且業務價值有顯著提升[9] - 國內電信運營商市場保持穩定[10] - 海外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收入達到人民幣1,979百萬元,同比增長26.0%[10] - 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見成效,來自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的收入為增長的第一驅動力[9] - 持續深耕數字基建、智慧城市、綠色低碳、應急安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4] - 新簽合同額增長超過40%[4] - 在數字基建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35%,成功承建多個"東數西算"枢紐節點和智算、超算中心、AI算力項目[12] - 在智慧城市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40%,在數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領域中標多個EPC總承包大項目[13] - 在綠色低碳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60%,在能源電力、信息通信等行業提供智能化電力基建及配套、新能源建設等升級服務[14] - 在應急安全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40%,為客戶提供安全生產與防災減災產品及信息安全產品[15] - 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研發經費同比增長11.1%,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超3,600件、軟件著作權超9,700件[16] - 軟件開發及系統支撐收入同比增長11.4%,對收入的增量貢獻率為24%[16] 資本市場表現 - 獲得多項資本市場嘉獎,包括"最受尊崇企業"、"最佳CEO"、"最佳CFO"、"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等[17] - 在"2024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排名第1,429位[17] - 公司上半年其他綜合收益為4.88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公允價值變動[30] - 公司上半年派發股息15.06億元人民幣[34] - 公司上半年研發費用獲得100%額外扣除[49] - 公司上半年子公司享受稅收優惠政策[49] 關聯交易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電信基建設計、施工及監理服務[i]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電信網絡支撑服務、軟件硬件開發及其他科技相關服務[ii]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配套電信服務如網絡設備維護、經營分銷管道、固網及無線增值服務、互聯網內容及信息服務等[iii]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設施管理服務、廣告服務、會議服務、特約維修及設備租賃等服務[iv]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物資採購服務、倉儲、運輸及安裝服務[v]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物業租賃服務[vi]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總部管理職能服務[vii] - 本集團從中國電信財務公司取得存款服務並獲得利息收入[xiii][xiv] - 本集團為中國電信集團提供資金拆借並獲得利息收入[xv] - 本集團與中國電信集團的聯營、合營公司發生電信基建服務、IT應用服務、末梢電信服務、後勤服務等交易[i][ii][iii][iv] 其他 - 公司提醒前瞻性陳述可能與實際業績存在重大差異[97]
中国通信服务:业绩稳健向好,新签合同提升明显
中泰证券· 2024-09-06 11: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维持此前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稳健向好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整体业绩稳健向好 [2] - 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2024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0.91%/2.95%,同比提升0.20/0.06个pct [2] - 公司通过控制员工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直接员工成本占收比持续下降;同时,通过集中采购、完善集采管理等措施,材料成本增长亦更趋合理 [2] 新签合同提升明显 - 三大市场稳步推进,新签合同金额增长明显 [2] - 运营商市场新签合同超580亿元,同比增长6%;集客市场新签合同超4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2] - 新签千万元以上大项目数量超过700个,同比增长16% [2] 战略新兴业务布局成效显著 - 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新签合同超380亿,同比增长超40%,成为新签合同增长的主要来源 [2] - 公司在数字基建、绿色低碳、智慧城市、应急安全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2]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8.09亿/40.60亿/43.35亿元,EPS分别为0.55元/0.59元/0.63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568亿元,同比增长5.14%;净利润预计为38.09亿元,同比增长6.26% [1] -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分别维持在11.7%/2.4%左右 [4] - 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2%左右,流动比率在1.3左右,财务状况良好 [4]
中国通信服务:2024年度中期业绩点评:业绩稳中有升,盈利持续向好,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提升明显
光大证券· 2024-09-04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1H24实现收入74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系集客市场和ACO业务驱动 [3] 2) 1H24毛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3.6%,毛利率为10.9%,同比增长0.2pct,延续近年向好态势,系公司强化成本管控叠加高毛利率业务收入贡献提升 [3] 3) 1H24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4.4%,对应净利润率2.9%,同比提升0.1pct [3] 4) 运营商市场积极响应新需求,非运营商集客市场毛利率明显改善 [3] 5) 电信基建服务(TIS)收入377亿元,同比略降0.1%,收入贡献占比50.6% [3] 6)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BPO)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2%,收入贡献占比29.8% [3] 7)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ACO)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6.0%,成为收入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3] 8) 战略新兴业务布局成效显著,1H24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4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超35% [3]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53,915/159,460/165,40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0%/5.6%/3.6% [4] 2) 2024-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769/3,978/4,18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2%/5.5%/5.1% [4] 3) 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0.54/0.57/0.60元 [4] 4) 2024-2026年市盈率预计分别为7/6/6倍 [4] 5) 2024-2026年市净率预计分别为0.6/0.5/0.5倍 [4]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2:01
经营业绩 - 经营收入为人民幣74,412百萬元,增長1.7%,其中服務收入增長3.0%[3] - 淨利潤為人民幣2,125百萬元,增長4.4%,比經營收入增速高出2.7個百分點[9] - 毛利率為10.9%,提升0.2個百分點[3]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經營收入實現人民幣74,412百萬元,同比增長1.7%[123] - 服務收入實現人民幣72,855百萬元,同比增長3.0%[123] - 實現毛利潤人民幣8,116百萬元,同比增長3.6%,毛利率為10.9%[129] - 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為人民幣2,125百萬元,同比增長4.4%[131] 市场表现 - 來自國內非電信運營商集團客戶市場收入為人民幣32,409百萬元,同比增長2.5%[12] - 來自國內電信運營商市場收入為人民幣40,024百萬元,同比增長0.1%[14] - 海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1,979百萬元,同比增長26.0%[15] - 來自電信基建服務的收入為人民幣37,666百萬元,同比基本持平[124] - 來自業務流程外判服務的收入為人民幣22,163百萬元,同比增長2.0%[124] - 來自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的收入為人民幣14,583百萬元,同比增長6.0%[124] - 來自國內非運營商集客市場的收入為人民幣32,409百萬元,同比增長2.5%[126] - 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為人民幣1,979百萬元,同比增長26.0%[126] 新业务发展 - 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40%,佔新簽合同總額比重超35%[16] - 數字基建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35%[18] - 智慧城市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40%[19] - 綠色低碳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60%[20] - 應急安全領域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40%[21] 技术创新 - 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優化變革,組建集團級技術專家團隊300餘人[22] - 上半年研發投入人民幣2,314百萬元,同比增長11.1%[23] - 軟件開發及系統支撑收入同比增長11.4%,對收入的增量貢獻率為24%[24] 可持续发展 - 被納入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25] - 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做出貢獻,為客戶提供綠色低碳高效服務[26] - 在救災工作中投入人力46,600餘人次、車輛16,700餘台次[2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目前為單一性別,正在積極考慮物色合適的女性董事人選以滿足董事會成員性別多元化要求[136] - 公司董事及監事已確認遵守上市公司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37] - 除已作公告披露外,公司確認上市規則附錄D2第三十二段所列事宜的現有公司資料與二零二三年年報所披露的資料並無重大變動[13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公司及各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公司任何上市證券[139] 财务数据 - 集團總資產為1,282.0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加5.3%[51] - 集團總負債為833.5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加6.7%[56] - 集團股東權益為448.4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加2.7%[58] -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淨額為274.87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年以內的占比81.3%[104,105,108] - 合同資產淨額為334.74億元人民幣[112] -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合計590.6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年以內的占比94.5%[115,117]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2.125元[95]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末期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2174元[101]
中国通信服务:算网基建龙头,重视回报提升派息率
中泰证券· 2024-07-12 0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通信服务是国内算网新基建龙头,业务涵盖 TIS、BPO 及 ACO,随着 AIGC 发展,传统通信网络向算网建设转型,公司有望受益 [3] - 短中期内,公司在从传统通信网络向算力新基建转型中优势明显,有望受益于算网新基建浪潮;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下,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大,公司 ACO 业务有望快速发展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未来公司三大主业基本盘稳固,客户群体黏性足,有望在 AI 算力网络/数字化浪潮中持续受益,业绩稳定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国内通信建设运维龙头,目标新一代智慧服务商 - 公司有超 70 年通信信息领域经验,2006 年上市,发展历经三阶段,正迈向综合智慧服务商新征程 [10] - 业务包括 TIS、BPO、ACO 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为电信基建服务、业务流程外判服务、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 [11] - 客户结构主要面向运营商、非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海外市场客户三大主体 [12] - 实控人为国资委,三大运营商合计持股占比 61.18%,成立多个面向专业领域子公司及省市子公司 [14] - 高管团队深耕通信运营行业 20 余年,经验丰富 [15] - 2021 年 12 月推出 10 年期股票增值激励计划,分 3 批次生效,制定了首次授予生效条件的业绩指标 [17] 营收净利润均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 营收增速逐步恢复,归母净利润逐年稳步提升,2021 - 2023 年营收同比增速 9.06%/5.00%/5.62%,净利润同比增速 2.47%/6.36%/6.74% [19] - TIS 业务占比过半,是主要收入来源;ACO 业务占比逐步提升,得益于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业务发展 [20] - 运营商及集客市场为基本盘,海外收入有望贡献新增量,未来将通过“一带一路”推动海外市场发展 [22] -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21 - 2023 年毛利率 11.03%/11.35%/11.61%,净利率 2.38%/2.47%/2.51%,研发费用同比增速 11.92%/16.99%/12.12% [23] 效益质量双双提升向好,股息分红有望持续递增 - 公司加快建设“一流智慧服务创新型企业”,构建“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战略体系,有望实现效益质量双提升 [25] - 强管控成本结构,扣除研发费用的 SG&A 占收比稳步下降 [26] - 积极回馈股东,股息逐年递增,2014/2023 年分红比例分别为 30%/42%,每股股息从 0.09 元/股提升至 0.22 元/股 [27] TIS:算力新基建带来新弹性 通信网建设不悲观,小站/5G - A 新变量 - 无线通信进入后 5G 时代,5G 宏站建设节奏放缓,未来 5G 网络建设有望向深覆盖及企业侧网络蔓延 [29] - 5G 基站建设有望从广覆盖走向深覆盖及厚覆盖,2022 - 2025 年 5G 小基站建设规模将达 600 万个,市场空间将从 20 亿美元增长到 58.4 亿美元 [30] - 企业侧 5G 基站建设需求日益增加,有望成为基站建设新增长极,2025 年之后非运营商各行业 5G 投资将超越电信运营商 [32] - 5G - A 产业进展迅速,我国 5G - A 商用元年正式开启,中国移动计划年内扩展 5G - A 商用至全国超 300 个城市 [33] 传统网络转算力网,发力算力基础设施 - AIGC 将拉动算力高增长,大中型数据中心建设有望规模增长,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未来有望稳定增长 [35] - AI 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发展,智算中心建设有望充分受益,到 2025/2030 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4000/100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5/10 万亿元 [36] - 我国智能算力有望迎来蓬勃发展,2021 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已达 155.2EFLOPS,预计将以 GAGR 为 52.3%的增速增至 2026 年的 1271.4EFLOPS [36] - 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侧倾斜,数据中心互联网络建设需求凸显,公司处于算力网产业链中游,提供算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服务能力等服务 [38][39] 领先的算网服务商,数字基建快速增长 - 公司在国内通信网络建设服务领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是中国最大的电信基建服务集团,拥有最高等级资质及超 100 家专业子公司 [40] - 公司支撑国内 5G 基站建设,是全球最大的 5G 商用网络设施的建设者,建设 5G 基站 30 万 +,全国占比 40% [42] - 公司逐步从网络建设转向算力建设,提供一揽子总包解决方案,在全国拥有 3000 + 客户,累计建设 100 万 + 机架数 [44] - 公司积极把握大模型及云计算需求,数字基建业务获得快速增长,2023 年云业务及数据中心分别取得同比 40% +/35% + 业绩,新签合同增长约 30% [45] BPO:智能化运维优势明显 运营商 OPEX 提升,智能化运维优势明显 - 全球运营商 OPEX 总量趋势相对平稳,与网络相关 OPEX 占比提升,预计网络及 IT 相关 OPEX 总数有所提升 [46] - 国内三大运营商网络相关的 OPEX 支出相对平稳,随着运营商 5G 宏站建设放缓,OPEX 将保持相对平稳 [47] - 我国智算中心规模增速迅速,其占总算力比有望持续提升,从而带来智能运维需求提升 [48] - 数据中心未来向智能化运维演进,公司具备丰富的运维数据资料及经验,有望充分发挥优势 [49] 通信行业物流回暖,供应链改革持续推进 - 公司是我国通信领域最大的 BPO 综合提供商,网络及数据中心等领域运维业务优势明显,提供网络维护、供应链、物业管理、商品分销等服务 [50] ACO:增长最主要驱动力 数字中国未来已来,数字经济规模广阔 - 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55 万亿元,市场空间大,公司发力数字政府/双碳/网络安全等领域,未来有望带来新的增长重点 [2] 发力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占比较高 - 数字政府方面,公司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有望充分受益;双碳方面,公司致力于聚焦“4 + 1”领域、打造“双碳 5 大能力”;网络安全方面,公司建立“通服网安”子品牌,可提供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安全服务 [2] 创新引领产数发展,ACO 贡献占比提升 - 2023 年公司 ACO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6.8%,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撑同比增长 25.1%,过去 10 年 ACO 占收比从 10.8%提升至 19.5%,成为业务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 [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4 - 2026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1568.00 亿/1652.18 亿/1744.07 亿元,同比增长 5.14%/5.37%/5.56%,归母净利润 38.09 亿/40.60 亿/43.35 亿元,同比增长 6.26%/6.59%/6.79%,对应 EPS 分别为 0.55 元/0.59 元/0.63 元,当前股价对应 24 - 26 年 PE 分别为 7.4/6.9/6.5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中国通信服务(0055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19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增速为11.6%[11] - 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增幅为6.7%,毛利率连续两年上升[11] - 公司全年營收为148,615百萬元,同比增长5.6%[3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518元,同比增长6.7%[28] - 公司自由现金流为4,333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0.5%[28] - 公司全年经营收入达到人民币148,615百万元,同比增长5.6%[107]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584百万元,同比增长6.7%[107] - 公司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业务的发展[108] - 公司在2023年软件开发及系统支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85] 新签合同额增长 - 公司在数字基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新签合同额增长约30%[4] - 公司在绿色低碳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新签合同额增长超过50%[6] - 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新签合同额增长超过20%[8] - 公司在应急安全领域取得进展,新签合同额增长约8%[10] - 公司全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30%[46] - 公司在数字基建领域的新签合同额增速约30%[47] - 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新签合同额增速超过20%[48] - 公司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新签合同额增速达到50%以上[49] - 公司在应急安全领域的新签合同额实现稳健增长[5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2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开始交易[12] - 公司在2007年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共筹资约33亿港元[13] - 公司在2008年收购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业务,成为专门电信支撑服务的提供者[14]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定位为“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34] - 公司在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应急安全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持续深耕[46] - 公司依托新兴技术如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90] - 公司积极参与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一体化数字政府体系[91] - 公司打造网络安全能力矩阵,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安全解决方案[92] - 公司提供泛应急产业解决方案,包括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消防等领域[93]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连续两年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55] - 公司憑藉「藍天衛士項目」獲得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冠军獎8[56] - 公司在2023《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排名第98位[59] - 公司在2023《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499位[59] - 公司建议每股派发末期股息为0.2174元人民币[163] -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制定股息政策考虑多方因素[162] 公司股本及股东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内资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5.47%[178] - 公司董事和监事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概无擁有任何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52條規定須在存置之權益登記冊中記錄、或根據《上市公司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的規定需要通知公司和聯交所之權益或淡倉[180] 公司治理团队 - 欒曉維先生为本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具有28年电信行业经验[140] - 閆 棟先生为本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具有丰富公司运营和财务管理经验[142] - 高同慶先生为本公司非执行董事,具有丰富的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143]
通信服务20240417
中国银行· 2024-04-18 18:35
业务收入 - 电信基建服务在2023年占据公司收入的51%,增长了4.4%[3] - BTO业务在2023年占据公司收入的30%,增长了1.1%[4] - ACO业务在2023年占据公司收入的20%,增长了16.8%[5] - 运营商市场在2023年占据公司收入的55%[7] - 集客市场在2023年占据公司收入的43%[7] - 海外市场在2023年占据公司收入的2%[7] - ACO业务收入在过去几年增长了近四倍,占比增长到近20%[13] - 战略性新兴业务在2023年签订的合同增长超过8%[14] 财务表现 - 公司每股盈利增长了66.7%,每股股息增长了12.1%[19] - 公司股东回报率从去年的40%提升至今年的42%[32] - 公司每股股息呈双位数增长,高于每股盈利增长幅度[32] - 公司持续提高美股分红比例,股东每年能够拿到股息分红逐年增加[33] 市场拓展 - 公司在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5%[41] - 公司海外市场发展相对复杂多变,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41] - 公司认为海外市场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发力点之一[40] - 公司在中东、亚太、香港、非洲等地区积极探索发展机会[42] - 海外市场机会较多,公司要谨慎拓展并重视安全风险[46] 公司运营 - 公司现金流稳定,账上现金超过300亿[48] - 公司在运营商投资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非运营商集团客户[58] - 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光伏等新能源业务,有较大项目承接[45] - 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效益提升,质量提高[53] -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有业务机会,要抓住市场机会[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