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江船务(00560)
icon
搜索文档
珠江船务(0056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21 16:5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本公告全部 或任 何 部份 內 容而 產生 或 因依 賴 該等 內容 而 引致 之 任何 損失 承 擔任 何 責任 。 茲 提 述 珠 江 船 務 企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本公司 」 )截 至 二 零 二 四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之 年 報 (「 二零二四年 年 報 」 )。 除 另 有 界 定 外 , 本 公 告 所 採 用 詞 彙 與 二零 二 四年 年 報所 界定 者 具有 相 同涵 義。 本公 司 僅此 補 充二 零二 四 年年 報 中 第 44 頁有 關 股票 期 權 計劃 下 可予 發 行之 股份 之資 料 如下 (有關 修 訂已 予 劃線 , 以方 便閱 覽 ): ( 於 香 港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 股 份 代 號 : 00560) 有關本公司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年報之 補充公告 香港 , 二零 二 五年 七月 二 十一 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劉廣輝先生、周軍先生及劉武偉先生 ...
珠江船务(005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27.165亿港元,较2023年的25.538亿港元上升6.4%[6] - 2024年经营业务溢利为1.135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1亿港元下降12.8%[6]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7亿港元,较2023年的1.141亿港元上升2.6%[6] - 2024年营运毛利率为4.2%,较2023年的5.1%下降17.6%[6] - 2024年总资产为55.052亿港元,较2023年的45.463亿港元上升21.1%[6] - 2024年总负债为19.055亿港元,较2023年的10.483亿港元上升81.8%[6] - 2024年总权益为35.997亿港元,较2023年的34.98亿港元上升2.9%[6] - 2024年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55亿港元,较2023年的10.388亿港元下降18.6%[6]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5,较2023年的1.9下降21.1%[6] - 2024年负债比率为34.6%,较2023年的23.1%上升49.8%[6] - 2024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27.1647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4%[30] - 2024年年内溢利1.25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5%[30]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1702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业务应收款净额为3.5657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2.2%,68.4%的业务应收款账龄在三个月内[66] - 本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702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95.8万港元或2.6%[68] - 集团本年度应占合营及联营公司溢利减亏损为3731.5万港元,比去年增加544.6万港元或上升17.1%[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5(2023年:1.9)[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银行存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5459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4%(2023年:22.8%)[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8.1%(2023年:8.8%);负债比率为34.6%(2023年:23.1%)[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港元占比35.0%(2023年:25.9%)、人民币占比56.5%(2023年:59.6%)、美元占比7.5%(2023年:14.2%)、澳门币占比0.8%(2023年:0.2%)、欧元占比0.2%(2023年:0.1%)[74] - 2024年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总计2242.3万港元(2023年:零港元),已支付;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港仙,总计约4484.7万港元(2023年:5605.8万港元)[81] - 2024年已宣派股息每股6港仙,股息支付率为57.48%,较去年增加[83] - 202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4.9821亿港元、4.4074亿港元、9.349亿港元、11.4069亿港元、11.7027亿港元[83] - 2020 - 2024年股息支付率分别为45.01%、50.88%、71.95%、49.14%、57.48%[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14.89亿港元,2023年为14.51亿港元[103] - 约4484.7万港元拟用作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5605.8万港元[103] 运输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装箱运输量实现132.4万TEU,同比上升0.2%[30] - 2024年散货运输量实现86万吨,同比下跌24.8%[30] - 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实现103.6万TEU,同比下跌5.4%[30] - 2024年散货装卸量实现993.5万吨,同比上升10.8%[30] - 2024年集装箱拖运量17.4万TEU,同比下跌5.4%[30] - 2024年集装箱运输量为132.4万TEU,同比上升0.2%;散货运输量为86万吨,同比下跌24.8%;集装箱陆路拖运量为17.4万TEU,同比下跌5.4%[32][33] - 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103.6万TEU,同比下跌5.4%;散货装卸量为993.5万吨,同比上升10.8%[34][35] - 肇庆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19.9万TEU,同比下跌1.0%;散货装卸量789.6万吨,同比上升25.7%[37][39] - 佛山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23.5万TEU,同比下跌14.5%;散货装卸量4.4万吨,同比上升15.8%[37][39] - 清远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11.1万TEU,同比下跌9.8%;散货装卸量40.5万吨,同比下跌14.4%[37][40] - 珠海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18.4万TEU,同比下跌6.1%;散货装卸量10.1万吨,同比下跌32.2%[37][40] - 中山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6.3万TEU,同比上升65.8%;散货装卸量90.7万吨,同比下跌29.8%[37][41] - 香港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24.3万TEU,同比下跌7.3%;散货装卸量58.2万吨,同比下跌20.5%[37] - 香港片区码头全年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43,000TEU,同比下跌7.3%;完成散货装卸量582,000吨,同比下跌20.5%[43] 客运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运代理总量为169.7万人次,同比上升15.0%[31] - 2024年本地渡轮客运量为1137.2万人次,同比下跌7.3%[31] - 2024年代理客量1,697,000人次,同比上升15.0%;码头服务客量1,162,000人次,同比上升21.9%;本地渡轮客运量11,372,000人次,同比下跌7.3%[46][47][48] - 市区航线2024年完成客运量1,021,000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机场航线完成客运量676,000人次,同比上升47.5%[47] - 东方之珠游船2024年累计客流量116,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112.8%[48] - 香港国际机场码头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之海天码头2024年码头服务客量为676,000人次,同比上升47.5%[49] - 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市区航线2024年客运量为567,000人次,同比下跌5.4%;机场航线客运量为93,000人次,同比上升59.0%[49] - 佛山市顺德区顺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市区航线2024年客运量为147,000人次,同比上升33.3%[49] -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2024年客运量19,576,000人次,同比上升13.9%[49] 燃料销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港石油2024年完成柴油销售量93,000吨,同比上升16.0%[50] 公司投资与收购情况 - 2024年10月,珠江内河以1.146008亿元认购开平市工投51%股权[43] - 2024年12月,珠江内河拟以141.710418万元收购北村码头50%股权[44] - 2024年5月24日公司分别以95万元(总额190万元)收购数字港航各15%股权(共30%),7月完成后数字港航成全资附属公司[51] - 2024年10月,珠江内河以1.146008亿元认购开平市工投51%股权,完成后其财务数据从10月起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76]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与目标 - 公司目标成为大湾区一流水上公共交通和全程物流服务商,2025年以“稳中求进、壮大规模、创新驱动、海外延伸”为目标[53] 公司ESG相关情况 - 公司每年发布ESG报告,2024年获香港国际ESG榜单年度评选“最佳ESG实践奖”[54][56] - 公司在建设智慧化码头、推进老旧设备节能改造、深耕绿色船舶建造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57] - 公司就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多方面建立管理机制,设立减少温室气体及硫氧化物排放量化目标[58] - 公司识别三项高重要性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并制定应对策略,优化治理架构纳入气候变化因素[59] 公司运营管理情况 - 公司根据相关规定规范运作,健全完善管治架构确保日常运营职责明确、决策透明[60] - 主营物业设施维修保养的珠澳工程年内做好项目运营及安全管理,持续保持盈利[51] - 公司其他附属、合营及联营公司年内业务发展良好[52] - 2024年集团码头航运物流业务及燃料供应业务的客户满意度达98%[63] 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与风险 -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慢,航运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运价波动加剧、盈利空间压缩,集团受业务需求下降等不利影响[87] - 客运方面,跨境水上客运业务量未恢复至疫情前,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加[87] - 货运方面,地缘政治冲突等负面因素叠加削弱货运市场需求,集团面临业务需求下降等挑战[87] - 全球经济低增长对公司客运业务增长和财务表现有负面影响[91] - 公司营业收支集中在粤港澳三地,涉及多种货币,资金管理复杂[92] - 公司投资集中在粤港澳,向东南亚扩展,投资风险上升[93] - 公司运营面临自然灾害、员工违规等多种安全风险[95] - 2024年利率和汇率波动频繁,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97] 公司证券与集资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上市证券,无赎回股份[99] - 本年度公司无集资活动,股本无变动[100][101] 公司供应商与客户情况 - 2024年公司与5名最大供应商合约总值占所采购的供应品总值少于30%,5名最大客户合共占年度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少于30%[104] 公司股票期权计划情况 - 股票期权计划旨在提升股东价值、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等[117] - 股票期权授予对象原则上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向特定人员授出需获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118] - 根据股票期权计划可能授出股票期权获行权而可能发行的公司新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于股东批准该计划日期有关类别股份的10%[120] - 已授出但尚未行权之股票期权限于发行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0%[122] - 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有已授出但尚未行使之股票期权限于发行的股份数目累计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122] - 股票期权计划下首次授出的股票期权限于总股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123] - 任何12个月期间,行使股票期权计划及公司其他股票期权计划授予及将授予任一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而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123] - 若向激励对象进一步授予股票期权致12个月期间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合共占全部已发行股份1%以上,须经股东于股东大会批准,该激励对象及其紧密联系人须放弃投票[123] - 激励对象需在要约日期起21日内接纳要约,并支付1.0港元作为接受股票期权授予的对价[124] - 股票期权自授予日起两年内不得行权,24个月后三分之一生效,36个月后另三分之一生效,48个月后剩余三分之一生效[125][126] - 股票期权的行权有效期为自生效日起的5年[127] - 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期为自采纳日期起10年,将于2025年12月7日终止[129] - 可根据股票期权计划发行的股份总数目为1.08亿股,占公司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数目9.6%,尚余9860.8万股,占比约8.8%[130][131]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珠江船务企业集团和广东省港航集团分别持有公司7.9603552亿股,持股百分比均为71.0%[134]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之公众持股量不少于25%[137]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总客运营运船舶代理服务协议为期三年(2022年1月1日 - 2024年12月31日),2022 - 2024年年度上限分别为900万、1200万、1500万港元,2024年交易总额为1028.5万港元[139] - 总船舶机务技术支援代理服务协议有效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022 - 2024年年度上限分别为1900万港元、2100万港元、2300万港元,2024年交易总额为2188.9万港元[141] - 总码头行李设施及处理服务协议有效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022 - 2024年年度上限分别为440万港元、580万港元、660万港元,2024年交易总额
珠江船务(005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8:46
综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综合营业额为27.16471亿港元,较2023年的25.53835亿港元上升6.4%[3] - 公司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17027亿港元,较2023年的1.14069亿港元上升2.6%[3] - 2024年营业额为27.16471亿港元,2023年为25.53835亿港元,同比增长6.37%[18] - 2024年毛利为2.15253亿港元,2023年为2.85468亿港元,同比下降24.6%[18] - 2024年经营业务溢利为1.13498亿港元,2023年为1.30112亿港元,同比下降12.77%[18]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2568亿港元,2023年为1.22631亿港元,同比增长2.48%[18]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0.44港仙,2023年为10.17港仙,同比增长2.66%[18]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889.1万港元,2023年为8444.2万港元,同比下降18.42%[2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0.3917亿港元,2023年为30.29184亿港元,同比增长33.34%[2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4.65987亿港元,2023年为15.17162亿港元,同比下降3.37%[22] - 2024年总权益为35.99691亿港元,2023年为34.98042亿港元,同比增长2.91%[22] - 2024年总负债为1905466千港元,2023年为1048304千港元[24] - 2024年总权益及负债为5505157千港元,2023年为4546346千港元[2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98814千港元,2023年为738939千港元[24] - 2024年总营业额为2716471千港元,2023年为2553835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总额为31.66274亿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27.16471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总额为30.10744亿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25.53835亿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为55.05157亿港元,分部负债总额为 - 19.05466亿港元[4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039170千港元,2023年为3029184千港元[45] - 2024年业务应收款为367092千港元,2023年为300275千港元,扣除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356576千港元,2023年为291841千港元[47] - 2024年业务应付款为240946千港元,2023年为290961千港元[4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扣除各项费用,如土地使用权摊销10660千港元、物业等折旧152791千港元等[50] - 2024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3062千港元,2023年为1699千港元[51] - 香港所得税税率为16.5%,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澳门所得税税率为12%,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1128千港元,2023年为31825千港元[53][54] - 2024年已宣派中期股息22423千港元,拟派末期股息44847千港元;2023年已付/应付末期股息44847千港元,应付特别股息22423千港元,年内公司已付股息总额2024年为78481000港元,2023年为67270000港元[5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44港仙,2023年为10.17港仙[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营业额为27.16471亿港元,同比上升6.4%;年内溢利1.2568亿港元,同比上升2.5%;股东应占溢利为1.17027亿港元,同比上升2.6%[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获得友好银行提供总额为11.85亿港元及1.0957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18327亿港元)的信贷额度,流动比率为1.5[10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5459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4%,2023年分别为10.38838亿港元和22.8%[10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8.1%,负债比率为34.6%,2023年分别为8.8%和23.1%[103]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银行贷款为2亿港元,国内银行贷款为1.09571亿人民币(相当于约1.35527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2亿港元和1.22815亿人民币(相当于约1.18327亿港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履行的资本承担为5.01178亿港元,2023年为0.15227亿港元[108] - 2024年,董事会已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港仙,总计2242.3万港元,2023年无;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港仙,总计约4484.7万港元,2023年为5605.8万港元[11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货物运输营业额为1606094千港元,2023年为1424817千港元[35] - 2024年货物处理及仓储营业额为357810千港元,2023年为411306千港元[35] - 2024年客运营业额为347976千港元,2023年为341668千港元[35] - 2024年燃料供应营业额为382747千港元,2023年为351464千港元[35] - 2024年企业及其他业务营业额为21844千港元,2023年为24580千港元[35] - 2024年货物运输业务营业总额为1.696152亿港元,来自外部客户营业额为1.606094亿港元[38] - 2024年货物处理及仓储业务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为6586.4万港元,所得税后为4722.6万港元[38] - 2023年客运营业总额为3416.68万港元,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为5106万港元[39] - 2024年货物运输业务分部资产总额为7.05575亿港元,添置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为555.5万港元[40] - 2024年燃料供应业务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为947.6万港元,所得税后为851.6万港元[38] - 2023年货物处理及仓储业务营业总额为5982.22万港元,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为7331.6万港元[39] - 2024年集装箱运输量为132.4万TEU,同比上升0.21%;散货运输量为86万吨,同比下跌24.8%[63] - 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103.6万TEU,同比下跌5.4%;散货装卸量为993.5万吨,同比上升10.8%[63] - 2024年集装箱拖运量为17.4万TEU,同比下跌5.4%[63] - 2024年客运代理总量为169.7万人次,同比上升15.0%;码头服务客量为116.2万人次,同比上升21.9%;本地渡轮客运量为1137.2万人次,同比下跌7.3%[64] - 肇庆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19.9万TEU,同比下跌1.0%;散货装卸量为789.6万吨,同比上升25.7%[73] - 佛山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23.5万TEU,同比下跌14.5%;散货装卸量为4.4万吨,同比上升15.8%[73] - 清远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11.1万TEU,同比下跌9.8%;散货装卸量为40.5万吨,同比下跌14.4%[73] - 珠海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18.4万TEU,同比下跌6.1%;散货装卸量为10.1万吨,同比下跌32.2%[73] - 中山片区2024年集装箱装卸量为6.3万TEU,同比上升65.8%;散货装卸量为90.7万吨,同比下跌29.8%[73] - 佛山高明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35,000TEU,同比下跌14.5%;完成散货装卸量44,000吨,同比上升15.8%[76] - 清远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11,000TEU,同比下跌9.8%;完成散货装卸量405,000吨,同比下跌14.4%[77] - 珠海片区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84,000TEU,同比下跌6.1%;完成散货装卸量101,000吨,同比下跌32.2%[79] - 中山黄圃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63,000TEU,同比上升65.8%;完成散货装卸量907,000吨,同比下跌29.8%[80] - 香港片区码头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43,000TEU,同比下跌7.3%;完成散货装卸量582,000吨,同比下跌20.5%[81] - 代理客量为1,697千人次,同比上升15.0%[88] - 码头服务客量为1,162千人次,同比上升21.9%[88] - 本地渡轮客运量为11,372千人次,同比下跌7.3%[88] - 珠江客运客运代理总量为169.7万人次,同比上升15.0%,码头服务客量为116.2万人次,同比上升21.9%[89] - 市区航线完成客运量102.1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机场航线完成客运量67.6万人次,同比上升47.5%[90] - 本地渡轮客运量为1137.2万人次,同比下跌7.3%[93] - 东方之珠游船累计客流量11.6万人次,同比大幅上升112.8%[94] - 海天码头的码头服务客量为67.6万人次,同比上升47.5%[95] - 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市区航线客运量为56.7万人次,同比下跌5.4%;机场航线客运量为9.3万人次,同比上升59.0%[95] - 佛山市顺德区顺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市区航线客运量为14.7万人次,同比上升33.3%[95] -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业务全年实现客运量1957.6万人次,同比上升13.9%[95] - 新港石油完成柴油销售量9.3万吨,同比上升16.0%[97]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公司引进10艘液化天然气多用途船舶[4] - 2024年公司紧抓香港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承接香港机场大型工程物料供应物流运输项目及本地钢材物流项目[6] - 2024年公司通过创新营销机制及建立高素质空运专业人力团队,空运物流业务毛利显著提高[6] - 2024年公司发挥香港屯门仓码资源优势,开展新能源汽车装卸联合运营,拓展承接多种名牌新能源汽车配件出口全程运输项目[6] - 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中老铁路运输项目,高质量完成跨境铁路运输保障任务[6] - 2024年公司全年投入6艘新船运营水上客运业务[7] - 2024年公司水上供油领域转型高附加值润滑油业务,成为香港市场最大的船用润滑油供应链业务服务商[8] - 公司着力构建专业化物流平台、拓展“一带一路”版图、统筹港口资源和做优跨境客运一体化运营[12][13][15] - 珠江内河以1.146008亿元认购开平市工投51%股权[83] - 珠江内河拟以141.710418万元收购北村码头50%股权[84] - 报告期结束后,公司于2025年3月3日与合营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出资约179914000港元,占股49%,合营伙伴出资约187257000港元,占股51%[6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于集团当前会计期间首次生效,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1] - 公司营业额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因业务性质无法将营业利润分配至特定地区分部,未呈示地区分部资料[4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帐目[121] - 公司董事已采纳多项政策,确保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2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棋昌先生和邱丽文女士任期已超过九年[123] - 邱女士于2022年5月31日到期轮值退任,后获续任;陈先生于2023年6月21日到期轮值退任,后获续任[124] - 邱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到期轮值退任,将以独立决议案形式由股东审议通过获续任[124]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刘光辉先生、周军先生及刘武伟先生,非执行董事为钟燕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棋昌先生、邱丽文女士、陈仲尼先生及邓以海先生[12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128] 公司重大事项与安排 - 公司拟于20
珠江船务(005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1 16:37
业务发展 - 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港口航運物流業務加速佈局,散貨運輸量實現大幅提升[4] - 跨境客運業務隨著訪港客量回升,加上航線航班優化調整,客流量保持增長態勢[4] - 通過優化物流網絡佈局,推動內河港口資源整合,不斷提升港口物流業務的經營效益[5] - 通過優化客運航線,進一步提升客運港口集約化水平[5] - 珠江中轉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深化與大型工程項目公司合作,有序推進香港國際機場工程物料供應項目[6] - 珠江中轉積極響應環保號召,全面投入10艘液化天然氣多用途船舶,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6] - 東方之珠大力拓展包船及高端旅遊業務,努力提升客戶體驗,成功迎來利潤拐點[7] - 新港石油持續做好香港特區政府的船舶水上供油業務,業務水平得到香港特區政府高度肯定[7] - 加強對香港特區政府最新政策和規劃的研究,密切關注重大項目建設和規劃進展,探索通過併購等方式完善工程物流業務網絡佈局[8] - 提升現有海外網點的平台作用,積極尋找海外客貨運投資機遇,加快對海外物流網絡的佈局[8] 业务运营 - 集装箱运输量实现667,000TEU,同比上升3.3%[13] - 散货运输量实现614,000吨,同比上升204.0%[13] - 集装箱装卸量实现494,000TEU,同比下跌6.3%[16] - 散货装卸量实现4,191,000吨,同比上升30.1%[16] - 集装箱陆路拖运量92,000TEU,同比上升2.2%[13] - 肇慆片区集装箱装卸量下跌6.5%,散货装卸量上升46.1%[18] - 高明港调整货源结构,成功引入机械、家电等发展前景良好客户的出口业务[19] - 清远港集装箱装卸量下跌17.5%,散货装卸量上升17.9%[20] - 鬥門港和西域港集装箱装卸量分别下跌3.1%和5.7%[21] - 中山黃圃港集裝箱裝卸量21,000TEU,同比上升5.0%[22] - 中山黃圃港散貨裝卸量431,000噸,同比上升47.6%[22] - 香港片區集裝箱裝卸量125,000TEU,同比下跌2.3%[23] - 香港片區散貨裝卸量274,000噸,同比下跌36.0%[23] - 珠江客運代理客運量877,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35.5%[26] - 珠江客運碼頭服務客量586,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38.5%[26] - 本地渡輪客運量5,751,000人次,同比下跌9.2%[28] - 東方之珠客流量31,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47.6%[28] - 新港石油柴油銷售量47,000噸,同比上升38.2%[30] - 新港石油機油銷售量102,000噸,同比下跌75.2%[30] 合营及联营公司业绩 - 珠澳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期內營業收入和溢利均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得益於取得金沙集團供水管道工程項目的新一期合同[31] - 應占合營公司溢利為799.6萬港元,同比增長59.6%[59] - 應占聯營公司溢利为1,332.8萬港元,同比增长36.8%[59] 财务状况 - 本集團獲得友好銀行提供總額為1,185,000,000港元及人民幣119,940,000元(相當於約131,412,000港元)的信貸額度[32] - 本集團流動比率為2.1,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63,975,000港元,佔總資產比例為21.4%[32] - 本集團資本負債比率為8.7%,負債比率為22.5%[32] - 本集團有充足的財政資源應付未來業務運作及擴充的資金需要[32]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尚未履行的資本承擔為9,188,000港元[36]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僱用2,156名員工,僱員成本為282,487,000港元[39] - 本集團目前的日常經營及投資業務均集中在粵港澳,營業收支以港元為主,也有人民幣及美元收支[40]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已採納一套標準及規定不低於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之標準守則》作為董事在證券交易方面的操守準則[42] - 根據股票期權計劃,董事會可按其內訂明之條款及條件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44][45] - 根據股票期權計劃,可發行的股份總數目為 108,000,000 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目 9.6%[46] - 公司於期內並無根據股票期權計劃授出任何股票期權,可發行的股份總數目尚餘 98,608,000 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目約 8.8%[46] - 珠江船務企業集團持有公司 71.0% 股份,為公司主要股東[47][48] - 公司將於 2024 年 9 月 17 日至 9 月 20 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50] - 公司董事會宣佈派發 2024 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 2 港仙,總計約 22,423,000 港元[49] - 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陳棋昌先生及邱麗文女士任期已超過 9 年,但經評估確認其獨立性[52] - 鄒秉星先生因退休
珠江船务(0056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7:17
业务运营现状 - [2024年上半年散货运输量大幅提升,跨境客运业务客流量保持增长,香港本地渡轮业务客运量因港人北上消费下跌,粤港水路客运业务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 - [珠江中转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香港国际机场工程物料供应项目,拓展东南亚市场新业务,已全面投入10艘LNG多用途船舶][3] - [集团盘活港口码头资源,打造多个专业化特色码头,推动集团新发展][3] - [跨境航线客运量持续回暖,珠江客运抓住假日客流高峰创收,东方之珠拓展包船及高端旅游业务迎来利润拐点][3] - [集团燃料供应业务取得良好成效,新港石油的船舶水上供油业务获香港特区政府高度肯定][3] - [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量为66.7万TEU,同比上升3.3%;散货运输量为61.4万吨,同比上升204.0%;集装箱陆路拖运量为9.2万TEU,同比上升2.2%][29][30][32] - [码头装卸业务方面,集装箱装卸量为49.4万TEU,同比下跌6.3%;散货装卸量为419.1万吨,同比上升30.1%][29] - [客运方面,客运代理总量为87.7万人次,同比上升35.5%;码头服务客量为58.6万人次,同比上升38.5%;本地渡轮客运量为575.1万人次,同比下跌9.2%][29] - [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集装箱装卸量为494,000TEU,同比下降6.3%;散货装卸量为4,191,000计费吨,同比上升30.1%][33] - [肇庆片区完成集装箱装卸量86,000TEU,同比下跌6.5%;散货装卸量3,175,000吨,同比上升46.1%][34] - [佛山高明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18,000TEU,较去年同期下跌7.1%][34] - [清远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47,000TEU,同比下跌17.5%;散货装卸量237,000吨,同比上升17.9%][35] - [珠海片区完成集装箱装卸量97,000TEU,同比下跌4.9%,其中斗门港完成31,000TEU,同比下跌3.1%,西域港完成66,000TEU,同比下跌5.7%][35] - [中山黄圃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1,000TEU,同比上升5.0%;散货装卸量431,000吨,同比上升47.6%][36] - [香港片区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25,000TEU,同比下跌2.3%;散货装卸量274,000吨,同比下跌36.0%][36] - [2024年第二季度,三埠港集装箱装卸量下跌,散货装卸量大幅增长;鹤山港散货装卸量再度大幅增长;北村码头集装箱装卸量显著下跌][37] - [肇庆新港因海关查验和国际海运因素,部分业务量下跌;四会港成功申请散货临时装卸通道资质,散货装卸量大幅增长][34] - [香港珠江中转优化业务结构,开拓钢材、新能源汽车装卸及空运业务,推动无人机空运项目业务量大幅增长][36] - [客运业务中,代理客运总量达87.7万人次,同比上升35.5%;码头服务客运量为58.6万人次,同比上升38.5%;本地渡轮客运量达575.1万人次,同比下跌9.2%][38][39][40] - [市区航线完成客运量55.9万人次,机场航线完成客运量31.8万人次][39] - [水上文旅业务中,东方之珠累计客流量3.1万人次,同比大幅上升47.6%][40] - [合营及联营公司中,海天码头码头服务客量为31.8万人次,同比上升52.2%;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业务客运量达969.7万人次,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41] - [燃料供应业务中,新港石油柴油销售量4.7万吨,同比上升38.2%;机油销售量10.2万升,同比下跌75.2%][42] - [企业及其他业务中,珠澳工程因取得新合同,营业收入和溢利较去年同期增加][43] 业务发展规划 - [下半年集团将紧扣年度工作方针,优化主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整体转型升级][4] - [下半年集团将持续发力工程物流市场,关注香港重大项目进展,探索并购完善业务网络布局,向全程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4] - [下半年集团将积极寻找海外投资机会,加强“走出去”战略布局,研究在印尼、泰国等地增设网点][4] - [下半年集团将把握制造业转移商机,探索切入新能源汽车物流运输等行业市场,提升全链条物流服务能力][4] - [下半年集团将发挥网点在东南亚市场的“窗口”作用,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4] - [公司将提高跨境客运服务质量,做优跨境客运一体化运营,提升客运板块集约化水平][5] - [公司将提升文旅品牌价值,增强香港本地市场竞争力,推动跨境客运与香港文旅行业有效联动][5]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7,115千港元,上年同期为58,387千港元;期内溢利为71,506千港元,上年同期为62,295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1港仙,上年同期为5.21港仙][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388,711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233,130千港元;毛利为108,15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22,507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4,510,6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46,346千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495,3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98,042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015,31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8,304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 - 18,115千港元,上年同期为 - 68,338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3,391千港元,上年同期为 - 6,043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资产为793,98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8,939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总额为16.20583亿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13.88711亿港元,除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为8510.7万港元,除所得税后分部溢利为7150.6万港元][17] - [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额从14.99087亿港元增至16.20583亿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从12.3313亿港元增至13.88711亿港元,除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从7675万港元增至8510.7万港元,除所得税后分部溢利从6229.5万港元增至7150.6万港元][17][19]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货物运输、货物处理及仓储、客运、燃料供应、企业及其他业务五类,其中货物运输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营业额为8.30052亿港元,除所得税后分部溢利为1097.7万港元][1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业务应收款为3.72794亿港元,亏损拨备876.4万港元,净额为3.640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0275亿港元有所增加][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业务应付款为2.9978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0961亿港元略有增加][21] - [2024年上半年各项摊销及折旧费用中,土地使用权摊销为676.9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为84.1万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5220.4万港元等][2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430.4万港元,2023年为 - 89.1万港元][23] - [2024年当期所得税中,香港所得税为374.4万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853.8万港元,澳门所得税为75.7万港元;递延所得税开支为56.2万港元][25] - [董事会公布2024年度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2港仙,2023年中期股息为零港仙][2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99港仙,2023年为5.21港仙][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营业额为13.89亿港元,同比上升12.6%;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711.5万港元,同比上升14.9%][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获得友好银行提供总额为11.85亿港元及人民币1.1994亿元(约1.31412亿港元)的信贷额度][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1,2023年12月31日为1.9][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3975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1.4%,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38838亿港元和22.8%][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率为8.7%,负债比率为22.5%;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8.8%和23.1%][44] - [2024年6月30日香港银行港元贷款为2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国内银行人民币贷款为1.1994亿元(约1.3141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815亿元(约1.35527亿港元)有所下降][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履行的资本承担为918.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2.7万港元减少][47] - [董事会公布2024年度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2港仙,总计约2242.3万港元,2023年中期股息为零][55] 财务报告相关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于当前会计期间首次生效,但未对公司本期或前期业绩及财务状况的编制或列报方式产生重大影响][15] - [公司向客户就记账交易授出的一般信贷期由发票日期起计7日至3个月不等][20] - [公司执行董事根据各分部所得税前溢利评估营运分部表现,各分部门销售按与第三方适用的相若条款进行][16] - [除所得税前分部溢利包含财务收入、财务成本、折旧及摊销、应占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溢利减亏损等项目][17][18] - [中期财务报告于2024年8月26日经授权刊发,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券上市规则适用披露条文编制][14] - [公司已采纳标准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董事在2024年中期报告会计期间均遵守该准则][5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及独立核数师已审阅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的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中期财务报告未审核但已由毕马威审阅][57] 股息相关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17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东需在9月16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过户以享有中期股息,股息单预计约于10月18日以平邮方式寄发][56] 重大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无附属、合营及联营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50]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公司无赎回股份][52] 人员变动 - [邹秉星先生因退休于2024年4月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59] 公司架构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刘广辉、周军、刘武伟先生][59] - [截至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钟燕女士][59] - [截至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棋昌、邱丽文、陈仲尼先生][59]
珠江船务(0056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加快轉型升級[2] - 公司持續深化與航空公司和旅遊公司的業界合作,強化新媒體平台的營銷功能[11] - 公司創新推動大灣區「水上經濟」,有效促進了大灣區的互聯互通[9] - 公司積極發展港口物流、倉儲物流、綜合物流等現代物流產業[10] - 公司創新開通內外貿集裝箱同船運輸模式,助推內外貿業務一體化高質量發展[10] - 公司持續圍繞香港國際機場加大項目佈局和業務延伸,不斷增強競爭優勢[1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港口航运物流、水路客运和燃料供应业务[2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综合营业额为2,553,835,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下跌11.9%;毛利为285,468,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0%;股东应占利润为114,069,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2.0%[26] - 公司港口航运物流业务发展良好,集装箱运输量实现1,321,000TEU,同比上升2.8%;散货运输量实现1,143,000吨,同比上升68.6%[28] - 公司加强客运港口管控能力,深化跨境客运一体化运营,提高客运产品综合影响力和流量转化率[100] - 公司提升现代物流实力,以工程物流、大件物流为切入点,拓宽业务渠道,增强客户粘性[103]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度公司營業額為2,553.8百萬港元,較去年下降11.9%[4] - 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114.1百萬港元,較去年增長22.0%[4] - 公司總資產為4,546.3百萬港元,總負債為1,048.3百萬港元[4] - 公司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38.8百萬港元,流動比率為1.9[4] - 公司本年度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4,069,000港元,较去年增加20,579,000港元或22.0%[73] - 公司本年度应占合营及联营公司溢利减亏损为31,869,000港元,较去年增加50,994,000港元或上升266.6%[74] - 公司密切监控流动资金和财政资源,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流动比率为1.9[77] - 公司拥有1,038,838,000港元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占总资产比例为22.8%[79] - 本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8.8%,较去年下降至10.0%[80] - 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量确认不少于25%[151] - 公司在2023年年底宣布每股普通股5港仙的年度末期股息,总计约56,058,000港元[91] 董事会及管理层 - 劉廣輝先生于2021年8月27日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和董事局主席,负责公司的策划和决策工作[195] - 周軍先生自2022年2月7日起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和总经理,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工作[196] - 劉武偉先生自2018年7月18日起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和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物流板块专业化经营的管理工作[197] - 鍾燕女士自2020年4月1日起被任命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参与公司的策划和决策工作[199] - 陳棋昌先生曾任东亚银行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现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珠江船务(005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17:46
公司业绩 - 公司二零二三年全年營業額为2,553,835,000港元,较去年下跌11.9%[1] - 公司股东应佔溢利为114,069,000港元,较去年上升22.0%[1]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營業額为2,553,83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345,710千港元[13]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毛利为285,46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增加了30,578千港元[13]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122,63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增加了14,606千港元[13]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每股盈利为10.17港仙,较二零二二年度增加了1.83港仙[13]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84,44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增加了117,906千港元[14]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持续聚焦主责、深耕主业,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股东价值[2] - 公司成功入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2023)”榜单[6] - 公司将抓住国家政策带来的战略机遇,构建发展平台拓展业务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动能培育项目发展新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股本为1,415,118千港元,储备为1,771,788千港元,总权益为3,186,906千港元[15]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总负债为1,048,304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略有下降[16]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长提交了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年度财务报表[17]
珠江船务(005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17:24
公司业务发展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粤港澳有序恢复正常通关,多条跨境水上客运航线陆续迎来复航,新航线开通,客运板块业务逐步复苏[4] - 公司在拓展港口物流业务增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工程物流项目,成功中标香港国际机场二跑翻新工程部分供砂项目,开拓跨境铁路包列运输业务,成功实现东南亚航线业务增长[8] - 公司持续深化与航空公司、旅游公司等业界合作,加强业务营销推广,实现跨境客运业务有序恢复,部分航线载客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9] - 公司在持续做大本地渡轮业务的同时,加强与辅助板块的业务融合,新渡轮服务有限公司客运量呈现增长态势,协同效应充分显现[10] - 公司推动主业一体化,提升运营管理力,构建港口运营、综合物流、仓储物流、工程物流以及新业态拓展等五大平台,强化物流专业化运营平台[14] - 公司打造物流战略优势,提升市场影响力,大力发展空运物流、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和免税仓储等现代物流业务,推动倉儲物流业务向高端产业链延伸发展[15]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的綜合營業額为1,233,13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下跌23.0%[19]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为58,387,000港元,較上年同期上升6.3%[19] - 本集团期内集裝箱運輸量实现646,000TEU,同比上升0.2%;散貨運輸量实现202,000噸,同比下跌41.0%[23] - 本地渡輪客運量為6,333,000人次,同比上升23.4%[22] - 本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3,079,000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0%[55] - 本集团擁有充足的資金應付未來之業務運作及業務擴充和一般發展之資金需要[57] 董事会及治理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超过九年,包括陈棋昌先生、邱丽文女士和邹秉星先生[84] - 陈先生、邱女士和邹先生在业务、运营、未来发展和战略方向方面提供独立观点和意见[84] - 公司已经通过股东独立决议案形式续任陈先生、邱女士和邹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公司已委任陈仲尼先生为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刘广辉先生、周军先生和刘武伟先生,非执行董事钟燕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棋昌先生、邱丽文女士、邹秉星先生和陈仲尼先生[89] 资金运作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之员工成本为289,18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6] - 本公司主要经营和投资业务以港元为主,也涉及人民币和美元收支,短期内不会承担较大的外汇风险[67] - 本公司在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68] - 本公司决定不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以保留资金用于应对潜在的并购机会[80]
珠江船务(0056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3 18:10
港口装卸业务 - 肇庆片区完成集装箱装卸量92,000TEU,同比上升10.6%,散货装卸量2,173,000吨,同比下跌14.5%[2] - 清远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57,000TEU,同比上升6.5%,散货装卸量201,000吨,同比上升160.4%[4] - 2023年上半年集装箱装卸量52.7万TEU,同比下降7.8%,散货装卸量322.2万吨,同比下降20.2%[28] - 佛山高明港2023年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2.7万TEU,同比上升3.2%,外贸集装箱装卸量11.6万TEU,同比上升10.0%[29] - 中山黄圃港2023年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万TEU,同比上升49.6%,散货装卸量29.2万吨,同比上升62.3%[32] - 香港片区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28,000TEU,同比下跌32.4%;完成散货装卸量428,000吨,同比下跌24.1%[33] - 江门片区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59,000TEU,同比上升6.2%;完成散货装卸量696,000吨,同比大幅上升543.2%[35] - 佛山片区的佛山北村珠江货运码头累计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8,000TEU,同比上升8.0%[36] - 2023年上半年集装箱装卸量为52.7万TEU,同比下跌7.8%;散货装卸量为322.2万吨,同比下跌20.2%[159] 运输业务 - 珠江中转集装箱运输量为646,000TEU,较去年同期上升0.2%,散货运输量为202,000吨,同比下跌41.0%,集装箱陆路拖运量为90,000TEU,同比下跌8.4%[7] - 2023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量为64.6万TEU,同比上升0.2%;散货运输量为20.2万吨,同比下跌41.0%;集装箱陆路拖运量为9万TEU,同比下跌8.4%[144] 客运业务 - 2023年上半年代理客量总计647,000人次,同比增长1,825.3%;码头服务客量总计423,000人次,同比增长1,158.3%;本地渡轮客运量6,333,000人次,同比上升23.4%[6] - 市区航线完成客运量438,000人次,机场航线完成客运量209,000人次[12] - 本地渡轮客运量达6,333,000人次,同比上升23.4%,水上文旅业务累计客流量21,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261.4%[14] - 海天码头的码头服务客量为209,000人次,同比上升522.9%[15] - 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市区航线客运量为265,000人次,佛山市顺德区顺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市区航线客运量为32,000人次[15] -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业务客运量7,610,000人次,与疫情前水平较为接近[15] - 珠江客運的客运代理总量为647,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1,825.3%,码头服务客量为423,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1,158.3%[39] - 2023年上半年客运代理总量为64.7万人次,码头服务客量为42.3万人次;本地渡轮客运量为633.3万人次,同比上升23.4%[143] - 集团跨境水路客运航线有序恢复运营,投入运营的跨境水路客运航线已达十条,包括三条新航线[49] - 集团持续深化与业界合作,加强业务营销推广,实现跨境客运业务有序恢复,部分航线载客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9] - 珠江客运围绕机场战略加大机场项目布局和业务延伸,增强竞争优势[49] - 集团保持香港国际机场行李处理和停机坪车辆共享项目平稳运营,继续积极竞投其他相关战略性优质项目[49] - 新渡轮客运量增长,东方之珠号游船客流量大增且实现中环码头定期靠泊经营,新港石油中标香港特区政府船舶水上加油项目并达成润滑油供应链代理项目合作[63] - 推进水上客运转型,重点培育核心航线,打造干线网络,争取代理更多优质航线[79] - 深度融入香港国际机场业务圈,优化机场客运航线,竞投更多优质服务项目[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传统跨境水路客运航线有序复航,还新开通3条航线[143] 燃料供应业务 - 燃料供应业务柴油销量34,000吨,同比上升125.3%,机油销量412,000升,同比上升81.2%[17] 企业及其他业务 - 企业及其他业务中珠澳工程营收和溢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8] 财务指标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9.7%(2022年12月31日:10.0%),负债比率为25.5%(2022年12月31日:23.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获银行信贷额度为11.8665亿港元及1.3571亿人民币(约1.47191亿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7,2022年12月31日为1.8[2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履行的资本承担为360.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90.1万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3,079,000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0%[40] - 集团拥有充足资金应付未来业务运作、扩充和一般发展的资金需要[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12.3313亿港元,毛利为1225.07万港元,经营业务溢利为654.31万港元,期内溢利为622.95万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2,2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690千港元[82] - 2023年6月30日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15.21港仙,2022年为4.90港仙[69]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为4,574,5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69,780千港元[72]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3,407,55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95,307千港元[84]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及负债为4,574,5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69,780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总额为1499087千港元,除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为76750千港元[101][102] - 2023年6月30日,三个月内应收款项为24551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9417千港元有所增加[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16700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4473千港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为8630千港元,财务成本为12065千港元[103] - 2023年上半年土地使用权摊销6853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910千港元[10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12.3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跌23.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838.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3%[15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5.21港仙,2022年同期为4.90港仙[139] - 2023年上半年匯兌虧損淨額為3,297千港元,出售一間合營公司權益收益為2,227千港元,業務應收款減值(撥備)為91千港元[135] - 2023年上半年當期所得稅中,香港所得稅為5,092千港元,中國企業所得稅為8,407千港元,澳門所得稅為380千港元,遞延所得稅開支為576千港元,總計14,455千港元[137] 业务发展战略 - 货运方面,发展工程物流、免税仓储等重点业务,培育跨境包列运输等新兴业务;客运方面,恢复跨境客运渗透率,增强本港渡轮竞争力,提升水上文旅知名度[61] - 珠江中转中标香港国际机场二跑翻新工程部分供砂项目,高明港开展跨境陆运电商业务,珠江中转揽获无人机空运项目和电器制造企业空运业务,开拓跨境铁路包列运输业务[62] - 推动主业一体化,做精粤港澳跨境水上客运板块,做实本港渡轮及文旅板块,构筑港口运营等五大物流平台[52] - 打造物流战略优势,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项目建设,拓展工程物流和建材供应业务[66] - 统筹布局综合性仓储基地,发展空运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务,推动仓储物流业务向高端产业链延伸[66] - 加快在东盟区域增设物流业务网点,抢占新兴市场份额,创造“一带一路”新利润增长点[66] - 强化本港业务拓展,把握中标香港特区政府水上船舶加油项目契机扩大市场份额[67] - 着力发展「东方之珠」维港游项目,拓展广告冠名、二次消费、增值服务等业务渠道[67] - 深化与跨境客运、燃料供应等集团业务合作,降本增效提升协同效益[67] 公司管理与运营 - 公司规范风险管理,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整合内部资源,加大数字化信息建设投入,落实降本增效[64] - 下半年通关后跨境人员和货物流转趋于正常,香港特区政府刺激本地经济,大湾区融合发展成效显现,公司将把握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65] 会计政策与税务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小初始确认豁免范围,适用于相关交易[91] - 取消强积金 - 长服金对冲机制后,雇主在过渡日期后的相关规定[94]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2022年:25%)的中国公司所得税率计算[110]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于集团当前会计期间首次生效[118] - 香港《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將於2025年5月1日起生效,取消僱主使用強積金供款對沖長服金及遣散費的權利,政府預期推出補助計劃協助僱主[122] - 公司決定變更會計政策以符合香港會計師公會新指引,但未完成評估,無法估計變動影響[125] - 香港所得稅按16.5%稅率計算撥備[136] - 澳门所得税按12%(2022年:12%)的澳门公司所得税率计算[154] 公司运营分部 - 公司營運分部包括貨物運輸、貨物處理及倉儲、客運、燃料供應、企業及其他業務[127] - 截至2023年,各營運分部營業額(來自外部客戶)分別為724,139千港元、173,025千港元、167,381千港元、163,285千港元、5,300千港元,總計1,233,130千港元;除所得稅後分部溢利分別為6,453千港元、25,996千港元、16,948千港元、2,468千港元、10,430千港元,總計62,295千港元[129][130] 股息政策 - 因疫情后香港经济及访港旅客未达预期水平,为保留资金应对潜在并购机会,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留待末期股息再行综合考虑[148][155]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执行董事为刘广辉、周军及刘武伟,非执行董事为钟燕,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棋昌、邱丽文、邹秉星及陈仲尼[169]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上市证券,无赎回股份[171] - 公司将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17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7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及独立核数师已审阅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资料[175] - 公司遵照守则条文,考虑任期超九年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77] - 公司提名委员会确信任期超九年的陈棋昌、邱丽文及邹秉星独立性可得到保证[177] - 守则规定任期超九年独立非执行董事续任需股东以独立决议案审议通过[177] - 陈仲尼于2023年6月21日股东周年大会获委任为新独立非执行董事[179] - 据上市规则,公司不知悉董事资料自2022年12月31日以来有变动[180]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附属、合营及联营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45] - 集团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但已根据相关准则编制并经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阅[165] - 公司向客戶授出的記賬交易信貸期為發票日期起7日至3個月不等[133]
珠江船务(0056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39
营业额及利润 - 本集团全年综合营业额为2,899,545,000港元,同比增长27.8%[29]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3,490,000港元,同比增长112.1%[29] 港口航运业务 - 本集团港口航运物流业务发展良好,散货运输量和装卸量均录得上升[30] - 集装箱运输量为1,285,000TEU,同比下跌9.2%[34] - 散货运输量为678,000吨,同比上升3.5%[34] 不同港口业务表现 - 肇慶片区集装箱装卸量为186,000TEU,同比增长9.4%[39] - 佛山片区高明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67,000TEU,同比下跌20.5%;完成散货装卸量166,000吨,同比增长403.0%[42] - 清远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17,000TEU,同比上升14.7%;完成散货装卸量238,000吨,同比增长8.2%[43] 客运业务 - 本集团客运业务年内完成客量127,000人次,同比上升22.1%,其中代理客量和码头服务客量均为127,000人次,同比上升22.1%[51] - 本地渡轮客运量全年录得11,339,000人次,同比下降11.4%[5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比率为1.8[9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0.0%,负债比率为23.5%[93] - 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63,573,000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3%[92] 公司治理及交易 - 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量不少于25%[161]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将于2023年4月1日被委任[125] - 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目的包括提升股东价值、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帮助管理层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