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科国际(00657)

搜索文档
环科国际(0065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2 17:58
财务数据概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2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4,422千港元[3] - 期内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3,3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34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约24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8%,亏损净额约3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360万港元[2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00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185千港元[7]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46,24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6,610千港元[7]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42,94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8,653千港元[7]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08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6,273千港元[7]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10千港元[16] - 2024年9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425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公司认为有充裕营运资金[34] 税务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在澳洲须按25%的税率缴纳澳洲公司所得税[17]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经营专门提供潮州菜的中式酒楼[9] - 酒楼业务收入约为24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万港元,尖沙咀酒楼收入同比增长约13%,观塘酒楼收入按年下跌约16%[31][32] - 酒楼业务是核心业务,预计本财政年度下半年表现改善,但面临成本上涨和劳工短缺挑战,内地经济和美国减息等因素将带来支持[40] 财务报表编制 - 本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及联交所规定编制[10] 收入与成本分析 - 毛利由去年同期约1770万港元减少约30万港元至约1740万港元,毛利率降低0.7%[25] - 其他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万港元,主要因澳元存款重估汇兑差额和约50万港元利息收入增加,部分被约50万港元租金优惠减少抵销[26] - 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1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150万港元,因聘用更多兼职员工增加[27] - 短期租约租金开支约280万港元(2023年相同),财务成本约20万港元(2023年约30万港元),回顾期内无使用权资产折旧(2023年无)[28] - 其他营运费用由去年同期约270万港元减少约20万港元至约250万港元,因保险费用减少[30] 员工情况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拥有雇员约90人,总员工成本约1160万港元,会定期检讨薪酬组合[37]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4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除C.2.1和C.3.3条外遵守守则条文[43] - 2024年8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公司遵守守则条文C.2.1条[43] - 公司部分董事无正式委任书,但认为符合守则条文C.3.3条目标[45]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权范围与守则条文一致[46] - 公司成立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权范围与守则条文一致[47]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由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权范围与守则条文一致[48]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0] 信息披露情况 - 中期业绩公布将刊登于公司和联交所网站,中期报告按股东要求寄发[51]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2]
环科国际(0065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5 16:5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审核综合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20万港元,2023年约为216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0.32港仙,2023年为1.11港仙[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收入约49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40万港元或9.7%;本年度净亏损约620万港元,去年约2160万港元[7] - 该年度公司净亏损约6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40万港元,主要因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非现金减值亏损和折旧减少 [27] - 该年度毛利约35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420万港元,与营业额增加及毛利率改善一致 [27] - 该年度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约14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00万港元,主要因香港政府补贴减少、利息收入增加和汇兑损失减少 [27] - 回顾年度内,酒楼业务收入约49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40万港元 [30] - 2024年3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58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56] - 2024年利息收入(银行存款)59.9万港元,2023年为36万港元;2024年股息收入7.3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7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623.2万港元,2023年为2158.6万港元[78] - 报告期末集团有未动用税项亏损约2.52258亿港元(2023年约2.48599亿港元)[79] - 2024年经营现金流量为6040千港元,2023年为5443千港元;2024年融资现金流量为2843千港元,2023年为2443千港元[168]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6232千港元,2023年为21630千港元[17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23237千港元[196]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7] - 2024财年公司未支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零港元)[87] 业务经营 - 集团主要在香港经营中式酒楼,回顾年度上半年营业额约为24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8.4%或380万港元[7] - 集团回顾年度下半年收入约2520万港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约2460万港元,收入增长受经营环境、顾客消费、极端天气和本地消费下降等因素限制[10][19] - 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集团下半年收入约25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或60万港元[56] - 春节长假期收入仅达COVID - 19疫情前的65%[56] - 酒楼业务是集团核心业务,尖沙咀分店租赁装修工程有望增加收入,但业务仍面临挑战[63] - 近两年酒楼业务无客户贡献超集团总收入10%[200] 经营环境与挑战 - 新冠疫情对餐饮行业影响深远,香港报复性旅游和跨境旅行增加导致本地餐饮服务需求下降,集团餐厅未来经营环境仍严峻[21] - 香港经历报复式旅游骤升和跨境旅游激增,导致本地餐饮服务需求下降,公司酒楼经营环境未来一年仍严峻[43] - 公司预期尖沙咀分店装修带来更多收入,但出境到大湾区旅客增长、成本上涨和劳工短缺使前景充满挑战 [35] 业务策略 - 集团将在尖沙咀分店2024年4月初翻新工程完成及40周年促销活动后努力恢复业务[21] - 公司计划2024年4月初完成尖沙咀分店翻新工程,并通过酒楼四十周年纪念促销活动吸纳生意[43] - 公司将密切监控营运成本、审慎对待资本开支、定时检讨业务策略,并积极寻求投资机会实现业务多元化 [35] - 公司策略是专注经营中型酒楼,实现有效风险管理[46][48] - 公司对未来扩张计划和资本支出采取更谨慎态度[46][48] - 公司将继续在香港、内地和澳洲寻找投资机会,并向其他领域多元化发展[46][48] - 集团将密切监控运营成本、谨慎进行资本支出、定期审查业务策略,并寻求投资机会实现业务多元化[6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约有90名员工,该年度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2340万港元,2023年约为2250万港元 [36] - 回顾年度员工成本约2340万港元,较去年约2250万港元增加约90万港元[5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拥有雇员约90人,回顾年度内总员工成本约2340万港元(2023年约2250万港元)[58] - 员工薪酬方案通常每年审查,员工薪资和福利有竞争力,有奖金、医疗和公积金等福利[64] - 2024年董事薪金及其他福利为2620千港元,退休福利成本为54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700千港元和54千港元[174] - 集团在香港经营的附属公司,需在特定情况下向符合条件员工支付长期服务金,最短工作期限为5年[153] - 本年度当期服务成本和利息费用净额计入损益表的员工福利费用[155] 资产与负债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约120万港元,主要因尖沙咀分店租赁物业装修,折旧将于2024年4月上旬工程结束后开始 [30] - 2024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原值为19173千港元,账面价值为1777千港元[107] - 2024年应付账款2453千港元,2023年为2516千港元;应计费用2024年为2392千港元,2023年为2141千港元等[96] - 2024年租赁负债最低租赁付款为8480千港元,2023年为11790千港元[98] - 2024年3月31日酒楼业务应收账款为510千港元,2023年为180千港元[110] - 2024年预付租金为512千港元,2023年为零[110] - 2024年其他预付款为370千港元,2023年为502千港元[110] - 2024年按金为894千港元,2023年为855千港元[110] - 2024年0至60日应收账款为239.9万港元,2023年为245.9万港元;60日以上应收账款2024年为5.4万港元,2023年为5.7万港元[113] - 负债适用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5.00%,与2023年持平[1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租赁负债为34477千港元,2023年4月1日为10820千港元[184] - 2024年利息开支为467千港元,2023年为597千港元[184] - 2024年已付租金为8883千港元,2023年为7886千港元[18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亦无[186][188] 租赁情况 - 回顾年度短期租约租金约560万港元,2023年约48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约50万港元,2023年约60万港元[53] - 酒楼租赁包含基于12%(2023年:12%)销售额的可变租赁付款及固定最低年度租赁付款[91] - 公司向鸿利发展有限公司租用物业,2024年租金为4320000港元,2023年为3600000港元;2024年应计租金为360000港元,2023年无[173] - 公司向豪城实业有限公司租用住宅物业,2024年和2023年租金均为900000港元,两年均无应付应计租金[173] - 公司向昇浩投资有限公司租用办公室,2024年和2023年租金均为1200000港元,两年均无应付应计租金[174] 关联交易 - 公司与鸿益五金有限公司交易,2024年销售额为492000港元,2023年为273000港元;2024年应收款项为40000港元,2023年为51000港元[174] - 2024年2月28日,公司与执行董事郑白丽女士签订26500000港元贷款协议[174] 其他事项 - 2024年香港政府计划举办超300场展会活动,推动餐饮和酒店等行业经济增长[46][48] - 公司为维持上市地位,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量须至少达25%,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2023年该比例均超25%[116][141] - 2010购股权计划于2020年5月8日届满,2020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30年8月3日,2024年无股份期权行使、授予,2023年有200万份股份期权失效[121][130] - 2024年公司未确认与股份期权相关费用,2023年为零[130] - 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多家附属公司100%股权,如CCC Holdings (BVI) Limited等[133][158] - 集团按风险比例设定资本金额,会根据经济状况和资产风险特征调整资本结构[140] - 汇兑储备包括换算海外业务综合财务报表产生的外汇差额,按相关会计政策处理[142][143] - 零售客户现金或信用卡交易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接近零,未确认损失准备[198] - 其他应收款和物业租赁按金未确认减值准备,银行结余信用风险有限[198] - 集团定期监控流动性要求,确保维持充足现金储备[198] - 本年度无金融工具在三个层级间转移,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平值相近[199] - 公司拥有潮州城酒楼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2000000港元、汉顺发展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20000000港元[178][179] - 公司持有GV Australia Pty Ltd 100%股份,从事物业发展[180] - 去年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确认约750万港元及460万港元非现金减值亏损,回顾年度无减值亏损[5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营运费用约1370万港元,较2023年约1280万港元增加约90万港元[53] - 2024年3月31日酒楼业务无逾期但未减值的应收账款(2023年:零港元)[93]
环科国际(0065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19 20:01
财务表现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49,549千港元,比2023年增长9.7%[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35,742千港元,比2023年增长13.5%[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亏损为5,731千港元,较2023年大幅改善[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2港仙,较2013年减少71.2%[2] - 毛利为约35,7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200,000港元,与營業額增加及毛利率改善一致[29] - 淨虧損为约6,2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400,000港元,主要由于非现金減值虧損减少[28]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777千港元,较2023年增长116.2%[3] - 流动资产中定期存款为25,500千港元,较2023年新增[3] - 流动负债中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为26,500千港元,较2023年新增[3] - 公司應收账款来自酒楼业务的510千港元,按发票日期除去呆账准备后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30日为510千港元[23]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在香港经营中式酒楼,几乎所有收入和经营亏损来自该业务分部[17] - 公司未在这两年内进行分部之间的销售,没有酒楼业务客户贡献超过总收入的10%[19] - 公司已追溯实施香港会计师公会关于长期服务金责任的指引,以提供更可靠和相关的信息[9] 税务及股息政策 - 公司未有应课税溢利,因此无需提取香港所得税准备金[20]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232千港元,按香港利得税率16.5%计算所得税为1,028千港元[21] - 董事决定不派发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45] 公司治理 - 公司年度亏损已扣除核数师酬金430千港元、管理费及差餉4,137千港元等费用[22] - 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这种安排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公司策略[49]
环科国际(0065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30 16:3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環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收入为24,4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5] - 環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7,6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3%[5] - 環科國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經營虧損为3,36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0%[5] - 環科國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股東應佔之期內虧損为3,6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3%[5] - 環科國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流動資產淨值为13,1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5%[7] - 環科國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非流動負債中租賃負債为6,46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0%[8] - 環科國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股本为194,631千港元,儲備为(185,847)千港元,權益總額为8,784千港元[8] - 環科國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本公司股東應佔之全面虧損總額为3,7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4,6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24千港元有所增加[10] - 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8,861千港元,较期初的24,523千港元有所减少[10] 公司业务 - 本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经营中式酒楼业务[12] - 本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Kong Fai International Limited,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13] 财务报表 - 本公司的簡明綜合中期财务报表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和证券上市规则的适用披露规定编制[14] - 本公司未提前采纳任何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会计准则、注释或修订[16] 销售与成本 - 本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香港经营中式酒楼业务,未有地理区域分析的综合收入和非流动资产[24] - 本集团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成本为6,74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624千港元有所增加[29] 股东情况 - 郑合辉实益拥有6,900,000股普通股,占股本的0.35%[74] - Golden Toy和Kong Fai分别持有本公司的172,869,780股股份(8.88%权益)和1,277,168,061股股份(65.62%权益)[74] - Alpadis Trust (HK) Limited持有1,450,037,841股股份(74.50%权益)[77] - Alpadis Group Holding AG持有1,450,037,841股股份(74.50%权益)[77] - Alain Esseiva持有1,450,037,841股股份(74.50%权益)[77] - Teo Wei Lee持有1,450,037,841股股份(74.50%权益)[77] - Alpadis Trust (HK) Limited被视为持有Golden Toy及Kong Fai的100%权益[78][79][80] - 2023年9月30日,除Alpadis Trust (HK) Limited外,无其他人持有公司股份[82] - 公司未在过去六个月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83]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兼任董事总经理,未分开角色[85] - 公司董事未全部持有正式委任书,但遵循董事责任指引和董事指南[86]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洪志远先生[87] - 公司成立了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分别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8][89] - 公司董事已确认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0]
环科国际(006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1 18: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半年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4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623千港元增长18.4%[2] - 同期毛利为17,679千港元,较2022年的13,999千港元增长26.3%[2] - 经营亏损为3,366千港元,较2022年的5,172千港元收窄34.9%[2] - 除税前亏损为3,634千港元,较2022年的5,533千港元收窄34.3%[2]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3,634千港元,较2022年的5,533千港元收窄34.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收入约24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8.4%,亏损净额约3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550万港元[20] - 毛利由去年同期约1400万港元增加约370万港元至约1770万港元[21]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约40万港元,其他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100万港元[22] - 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1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0万港元[23] - 回顾期内短期租约租金开支约280万港元(2022年:220万港元),财务成本约30万港元(2022年:40万港元),回顾期内无使用权资产折旧(2022年:110万港元)[24]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与3月31日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12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190千港元减少3.2%[4] - 流动资产为23,86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9,313千港元减少18.6%[4] - 流动负债为10,73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961千港元减少2.0%[4] - 资产净值为8,78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2,565千港元减少29.7%[4] - 应收账款为54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80千港元增长204.4%[15] 公司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酒楼业务收入约为24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80万港元[27] - 2023年4 - 6月季度收入约12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4%或310万港元;2023年7 - 9月季度收入约12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或70万港元[28][30] 公司业务经营环境情况 - 2023年复活节假期香港餐饮业生意至少下跌15%,5月劳动节“黄金周”本季度收入仅为疫情前的70%[29] 公司资金及股息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89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31] - 公司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中期股息[36]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3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未遵守C.2.1条(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分开)和C.3.3条(董事委任书)[40]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4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是就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向董事会提建议[44]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主席郑合辉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职能是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意见[45] 公司董事合规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6] 公司业绩报告公布情况 - 中期业绩公布将登于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2023/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登[47]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拥有雇员约95人,回顾期内总员工成本约1150万港元[35]
环科国际(0065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06 18:0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1,600,000港元,每股亏损为1.11港仙[1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收入约为45,2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69,400,000港元或60.6%[13] - 公司2023年下半年营业额约为24,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800,000港元[23] - 公司录得净亏损约21,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3.2%,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非现金减值亏损增加[42][45] - 毛利减少约4,000,000港元至31,5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发展分部无毛利贡献,部分被酒楼业务毛利增加约3,700,000港元所抵消[43][4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及现金余额约为24,5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94][97] - 公司2023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22,500,000港元,较2022年的19,200,000港元有所增加[96][100] 业务运营 - 公司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为45,2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4,600,000港元或11.3%[14] - 公司于2021年12月7日在观塘裕民坊开设新酒楼“潮观城”,建筑面积约509平方米[14] - 公司尖沙咀分店收入自2023年1月份开始改善,受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及旅行团重开影响[26] - 公司为潮观城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非现金减值约7,500,000港元及4,600,000港元[27] - 公司于2021年10月完成澳洲物业发展项目,确认收入约12,900,000澳元(折合74,000,000港元),销售成本约11,500,000澳元(折合66,300,000港元),贡献毛利约1,400,000澳元(折合7,700,000港元)[30][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约45,2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60.6%,主要由于澳洲物业发展项目完成,该分部无收入贡献[42][44] - 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45,2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1.3%[42][44] - 公司于2021年12月开设新酒楼潮观城,楼面面积约509平方米,但整体经营面积减少约1174平方米[66][68] - 2022年1月至4月期间,由于COVID-19疫情,公司尖沙咀分店和观塘分店分别暂停营业约55天和64天[67][70] - 香港酒楼业务在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较疫情前减少40%[79][82] - 2022年10月起,每桌人数上限由8人增加至12人,宴会人数上限由120人增加至240人[80][83] - 2023年1月至3月,整体营业额较目标收入低25%[87][89] - 公司从2022保就业资助计划获得约190万港元,从第六轮餐饮业务资助计划获得约40万港元[87][90] - 公司收到约110万港元与COVID-19相关的租金优惠[87][90] - 澳洲物业发展项目在2021年10月竣工,确认收入约1290万澳元,利润约140万澳元[88][91] 成本与费用 - 员工成本增加约3,300,000港元至22,500,000港元,主要由于酒楼行业人手短缺,公司提高薪酬以雇用或挽留员工[50] - 短期租赁租金减少约140万港元,主要由于潮濠城酒楼于2021年10月结业[51][54] - 员工成本增加约330万港元,达到约2250万港元,主要由于餐饮业劳动力短缺导致薪酬上涨[53] - 使用权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非现金减值亏损分别为750万港元和460万港元[56][60] - 其他营运费用减少约140万港元,主要由于维修及保养费用减少70万港元,管理费及差饷减少60万港元[58][62] 政府补贴与优惠 - 公司收到香港政府补贴约2,300,000港元,以及COVID-19相关租金优惠约1,100,000港元[49]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约340万港元的其他收入,其中包括约230万港元的补贴[52] - 公司从2022保就业资助计划获得约190万港元,从第六轮餐饮业务资助计划获得约40万港元[87][90] - 公司收到约110万港元与COVID-19相关的租金优惠[87][90]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护和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确保财务和运营信息的可靠性、运营效率和资产保护[143][144] - 公司董事会通过执行管理团队、内部监控团队及审核委员会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查,认为现有系统充分且有效[150] - 公司已采纳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的《内幕消息披露指引》,确保内幕消息的保密性和及时披露[148][149]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之间除家族关系外无其他重大关联[116] - 公司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郑合辉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举行了7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大会和1次特别股东大会[1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道明、洪志远和袁绍章在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和特别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124] - 公司自2012年12月1日起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确保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 董事会成员在会计及财务、业务管理、行业知识和营销策略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126] - 董事会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讨论任何问题和关注事项[133] - 公司已收到核数师关于其报告责任的声明,董事会未发现任何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质疑的事件或情况[142] - 公司环境及社会管治(ESG)管理团队由主要附属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组成,负责年度ESG表现和报告的审查[143][144]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不会导致权力过度集中,且有助于高效制定和实施集团策略[153][154] - 所有董事均需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确保其对董事会的贡献保持知情和相关性[15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就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条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57]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并建议董事薪酬条件[157][1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会由4名男性董事和3名女性董事组成,性别多元化已实现[1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性别多元化已实现[1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审计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审查了中期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及会计原则[17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审计费用为462,000港元,非审计费用为0港元[177]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一次会议,审查董事会组合及多元化[163] - 提名委员会成员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出席率为100%[164] - 审计委员会成员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出席率为100%[175] - 公司董事会已审查并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企业管治政策和合规情况[181] - 公司秘书郑白明女士自2006年2月17日起担任公司秘书,并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遵守了上市规则的资格和培训要求[183][186]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包括发布年报、中期报告、公告及通函,以及通过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提供企业通讯[184][187] - 股东可通过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或电子邮件与公司直接沟通,公司秘书会将问题转交给董事会[185][188] - 公司定期审查股东大会议程,确保股东需求得到最佳满足,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及外聘审计师将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答股东问题[192][194][195]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请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会议将在收到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97] - 公司宪章文件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无重大变动,最新版本可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查阅[198][199] - 公司董事会提议修订现有公司细则,以反映上市规则的最新修订,并为股东大会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包括允许混合会议或电子会议[198][200]
环科国际(006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19 19: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45,18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4,637千港元下降60.6%[1][8]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0,9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2,370千港元增加69.4%[1] - 2023年公司年度亏损为21,63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080千港元增加53.6%[1]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11港仙,较2022年的0.72港仙增加54.2%[2]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90千港元,较2022年的17,041千港元下降87.1%[3]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9,313千港元,较2022年的36,429千港元下降19.6%[3]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10,961千港元,较2022年的8,273千港元增加32.5%[3]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2,565千港元,较2022年的34,377千港元下降63.4%[3] - 2023年其他收入389.9万港元,2022年为270.6万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2023年为335.4万港元,2022年为203.3万港元[11] - 2023年综合亏损2163万港元,2022年为1408万港元[15] - 2023年综合总资产3150.3万港元,2022年为5347万港元;2023年综合总负债1893.8万港元,2022年为1909.3万港元[15] - 2023年财务费用63.1万港元,2022年为140.6万港元[16] - 2023年所得税费用4.4万港元,2022年为30.4万港元;报告期末未动用税项亏损2023年约2.486亿港元,2022年约2.419亿港元[17]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对应亏损为2163万港元,2022年为1408万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19.463亿股[18] - 2023年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计166.9万港元,2022年为131.9万港元[19] - 2023年综合收入约4520万港元,较去年约1.146亿港元减少约60.6%;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4520万港元,较去年约4060万港元增加约11.3%[23] - 2023年净亏损约21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410万港元,净亏损大幅增加主要因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非现金减值亏损分别增加约440万港元及270万港元[24] - 2023年毛利约3150万港元,较2022年约3550万港元减少约400万港元,主要因物业发展分部无毛利,酒楼业务分部毛利增加约370万港元部分抵消此影响[2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约340万港元,含香港政府补贴约230万港元,收到与COVID - 19相关租金优惠约110万港元[26] - 2023年员工成本约2250万港元,较去年约1920万港元增加约330万港元[27] - 2023年短期租约租金约48万港元,较2022年约62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约220万港元,2022年约24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约60万港元,2022年约40万港元[28] - 2023年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非现金减值亏损分别约750万港元及460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310万港元及190万港元[29] - 2023年其他营运费用约1280万港元,较2022年约142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31] - 2023年无最终母公司提供贷款之利息开支,2022年提取贷款约4300万港元,应计利息约110万港元[3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45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4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雇员约95人,回顾年度内总员工成本约2250万港元(2022年约1920万港元)[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酒楼业务收入45,181千港元,物业发展业务无收入,2022年物业发展业务收入74,060千港元[8] - 2023年酒楼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4518.1万港元,2022年为4057.7万港元;物业发展2022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7406万港元[14] - 2023年酒楼业务分部亏损2234.4万港元,2022年为2137.1万港元;2022年物业发展分部收益744.7万港元[14] - 2023年酒楼业务收入约452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60万港元,楼面经营面积减少约1174平方米[33] 财务准则影响 - 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6] 税率情况 - 澳洲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所得税,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16][17] 营业额相关情况 - 回顾年度内,上半年营业额较疫情前减少40%[39] - 整体营业额在回顾年度内较目标收入低25%[43] 资助及优惠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到2022保就业资助计划约190万港元、第六轮餐饮业务资助计划约40万港元及租金优惠约110万港元[44] 过往物业发展业务情况 - 2021年10月,公司确认物业发展收入约1290万澳元(折合约7410万港元)、销售成本约1150万澳元(折合约6640万港元),利润约140万澳元(折合约770万港元)[45] 股息情况 - 董事决定不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为零港元)[52] 股东登记手续情况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3日至8月8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53] 股份交易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54]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分开和董事委任书相关条文外[55] - 公司有若干董事未有正式委任书,但董事认为参考相关指引履行职责符合守则条文C.3.3条目标[57] 账目审阅情况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核数师一同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账目[58] 董事证券交易规范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全体董事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规定准则[59] 业绩及报刊公布情况 - 终期业绩公布将刊登于公司网站(www.g - vision.com.hk)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www.hkex.com.hk) [60] - 公司2022/2023年报刊将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登[60]
环科国际(006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08 16: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0,62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9,814千港元[9] - 2022年同期毛利为13,999千港元,2021年为20,583千港元[9] - 2022年经营亏损为5,172千港元,2021年为11,100千港元[9]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5,533千港元,2021年为12,015千港元[9] - 2022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5,533千港元,2021年为12,260千港元[9] - 2022年用于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2,324)千港元,较2021年的(32,323)千港元有所改善[1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295)千港元,2021年为(9,821)千港元[17] - 2022年期内综合亏损为(5,53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260)千港元有所收窄[25] - 2022年利息收入为15千港元,较2021年的132千港元减少约88.64%[25] - 2022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5,53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260千港元有所收窄[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约2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980万港元减少30.8%,亏损净额约为55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为1230万港元[58] - 回顾期内,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约140万港元,包括香港政府资助170万港元(2021年:110万港元)、澳元存款汇兑亏损120万港元(2021年:360万港元)、新冠疫情租金减免70万港元(2021年:无)[59] - 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约1060万港元,按年节省180万港元,因减少员工及酒楼暂停营业增加无薪假期[60] - 回顾期内,租金开支约220万港元(2021年:41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约110万港元(2021年:200万港元),财务成本约40万港元(2021年:90万港元)[61] - 亏损净额减少因维修及保养费用减少约70万港元、管理费及差饷减少约70万港元、公用事业及清洁费用减少约40万港元[62]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282千港元,3月31日为17,041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3,414千港元,3月31日为36,429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权益总值为28,545千港元,3月31日为34,377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9,441千港元,3月31日为10,820千港元[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10,710千港元,3月31日为8,273千港元[1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总额为28,545千港元,较2021年9月30日的36,186千港元减少约21.11%[15] - 2022年9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总额48,696千港元,负债总额20,15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综合资产总额53,470千港元,负债总额19,093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0 - 60日为65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0[44] - 2022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香港上市股票证券为872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131千港元下降约23%[45]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0 - 60日为2,548千港元,60日以上为42千港元,总计2,59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167千港元、846千港元,总计1,013千港元[4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馀约283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73] - 2022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7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酒楼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0,623千港元,较2021年的29,814千港元减少约30.83%[23] - 2022年酒楼业务分部亏损为(1,814)千港元,较2021年的(7,618)千港元有所收窄[23] - 2022年物业发展分部亏损为(14)千港元,2021年为(3,881)千港元[23] - 2022年报告分部损益总额为(1,828)千港元,较2021年的(11,499)千港元大幅减少[25] - 2022年酒楼业务收入20,623千港元,较2021年的29,814千港元下降约31%;物业发展业务2022年和2021年均无收入[32] - 回顾期内酒楼业务收入约2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20万港元[64] - 集团楼经营面积减少约1174平方米,收入增长受限但节省开支[64] - 今年上半年度酒楼营业额相对疫情前少30%[6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澳洲物业项目资本化合同成本约1150万澳元(6640万港元),签入伙证后收回约1290万澳元(7410万港元)开发管理费[72] 公司税务及股息相关情况 - 公司澳洲附属公司须按25%的税率缴纳澳洲公司所得税[37] - 董事不建议派發中期股息,与2021年情况相同[40]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7]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本中期内,公司向鸿利支付租金156万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44万港元),向豪城支付租金45万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45万港元),向昇浩支付租金60万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60万港元)[52] - 本中期内,公司与鸿益销售总额为15.5万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24.7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为1.9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53] 公司员工薪酬福利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9月30日,公司薪酬及其他福利均为135万港元,退休金福利均为2.7万港元[54] 公司信贷及资金情况 - 2021年2月1日,公司获Kong Fai提供4000万港元信贷额,9月1日增至5000万港元,年利率5%,本中期无利息应付(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77.7万港元),贷款及利息2021年10月已还清[57] 公司业务资助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就保就业计划收到约130万港元,从第六轮餐饮业务资助计划获约40万港元[69] 公司购股计划及期权情况 - 2010年购股计划于2020年5月8日到期,2020年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30年8月3日[80]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尚有2800万份购股期权未行使,占已发行股份约1.4%[84] - 2017年10月23日授出购股期权当日总估计公平值为290.6万港元,30%于授出日归属,30%于2018年10月23日归属,40%于2019年10月23日归属[50] - 2017年10月23日授出购股期权当日总估计公平值为290.6万港元,30%于授出日归属,30%于2018年10月23日归属,40%于2019年10月23日归属[84]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郑合辉实益拥有690万股,占股本0.35%;信托受益拥有14.50037841亿股,占股本74.50%[87] - 2022年9月30日,郑白明、郑白敏、郑白丽信托受益拥有14.50037841亿股,占股本74.50%[87] - 2022年9月30日,罗道明受控制企业权益拥有200万股,占股本0.10%[87] - 2022年9月30日,Golden Toy实益拥有1.7286978亿股,占股本8.88%;Kong Fai实益拥有12.77168061亿股,占股本65.62%[89] - 2022年9月30日,Alpadis Trust (HK) Limited等多方拥有14.50037841亿股,占股本74.50%[89] - Alpadis Trust (HK) Limited等被视为在1,450,037,841股股份中拥有权益[93]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1]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C.2.1条和C.3.3条外[92] - 公司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为郑合辉先生,未分开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94] - 公司有若干董事未有正式委任书,但参考相关指引履行职责[94]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相关财务报表[9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薪酬政策[96] - 提名委员会包括郑合辉等,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97]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8] 公司人员委任情况 - 2022年7月15日起,郑白敏和郑白丽获委任为多家子公司董事[86] 公司后续事项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报告期后无影响公司或子公司的重大事项[79] 公司股本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法定股本均为5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194,631千港元[46] 公司存货情况 - 2022年已用存货成本6,624千港元,较2021年的9,231千港元下降约28%[38] 公司人员数量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拥有雇员约90人[76] 公司业务策略情况 - 集团酒楼业务策略是集中经营中型食肆,谨慎进行未来扩展和资本开支[78] 公司证券登记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除已披露者外无其他人士需记入公司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存置的登记册内[90]
环科国际(0065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15 17: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审核综合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41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0.72港仙[11][1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1年:无)[12][1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约1.14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7740万港元或208.1%[13][1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到政府资助205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570万港元[28][31] - 回顾年度内,公司亏损净额约141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880万港元[46][48] - 毛利增加约1000万港元,来自物业发展分部约770万港元及酒楼业务分部约230万港元[46][49] - 自2020年4月起,公司从香港政府收到补贴约725万港元[46][50]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酒楼业务确认补贴约210万港元,2021年约520万港元[46][50] - 回顾年度确认汇兑亏损约70万港元,去年同期汇兑收益约370万港元[52][54] - 回顾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9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0万港元[53][55] - 回顾年度使用权折旧及租赁负债的融资成本分别约为240万港元及40万港元[53][56] - 回顾年度为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分别约310万港元和190万港元[53][57] - 2021年4 - 6月集团收入约为1360万港元,较上季度增加49%及按年增加16% [6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约1.14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08.1%[45][4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317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90][92] - 2021年2月1日获最终母公司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额,年利率5%,9月1日额度增至500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提取贷款约430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2000万港元),应计利息约10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10万港元),贷款及应计利息4410万港元于2021年10月还清[90][9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拥有雇员约90人,回顾年度内总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192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1870万港元)[97][9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政年度,核数费用为504千港元,非核数费用为123千港元,总计627千港元[157][158] 香港酒楼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回顾期内,公司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为4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40万港元或9.1%[20][22] - 香港政府推出360亿港元消费券计划,对公司酒楼整体表现带来正面影响[20][23] - 2021年9月30日公司终止长沙湾广场的酒楼业务,会重新考虑在类似地点开设新餐厅[21][24] - 2021年7月28日公司计划于观塘裕民坊开设新分店,租赁开始时确认的使用权资产约为1360万港元[21][25] - 2021年12月7日观塘裕民坊分店开业,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公司收入得到进一步提升[21][25] - 2022年1月7日起香港政府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公司酒楼收入急剧下降[27] - 2022年2月中旬起公司暂停酒楼业务近两个月,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约为260万港元[27]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餐厅业务收入约260万港元,创历史新低[30] - 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40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1%[45][47] - 2021年4 - 6月公司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1360万港元,环比增长49%,同比增长16%,较疫情前仍低30%[66] - 2021年7 - 9月香港政府实施360亿港元消费券计划,公司酒楼业务收入约1630万港元,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140%[69][71] - 2021年10 - 12月公司酒楼业务收入约820万港元,环比下降50%,同比下降17%,原因是长沙湾广场分店关闭[70][73] - 2022年1 - 3月公司酒楼业务收入仅260万港元,环比大幅下跌68%,同比下跌35%,尖沙咀和观塘分店暂停营业[82][85] - 香港政府启动第五、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公司酒楼获135万港元资助[83][86] 澳洲物业发展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澳洲物业发展项目确认收入约7400万港元,销售成本约6630万港元,贡献毛利约770万港元[34][3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澳洲物业项目已完成25套公寓的交收[34][36] - 澳洲物业发展项目2020年3月动工,2021年10月竣工,确认收入约1290万澳元(折合7400万港元),销售成本约1150万澳元(折合6630万港元),利润约140万澳元(折合770万港元)[84] - 2022年3月31日,澳洲26套公寓已全数出售,25套已完成交割[84] - 澳大利亚物业开发项目于2020年3月开始,2021年10月完成,确认收入约1290万澳元(相当于7400万港元),销售成本约1150万澳元(相当于6630万港元),利润率约140万澳元(相当于770万港元)[87] - 澳大利亚物业开发项目26套公寓截至2022年3月31日全部售出,其中25套已完成结算[87] 香港政府政策对业务影响 - 香港政府推出360亿港元消费券计划,对公司酒楼整体表现带来正面影响[20][23] - 2021年7 - 9月香港政府收紧B类经营模式餐饮员工检测要求,从每14天一次到每7天一次[65] - A类经营模式堂食顾客数不超通常座位数50%,每桌不超2人,每次宴会上限20人[61] - D类经营模式特定范围D区堂食顾客数不超通常座位数75%,每桌不超8人,每次宴会上限100人[63] - 2021年7 - 9月香港政府实施360亿港元消费券计划,公司酒楼业务收入约1630万港元,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140%[69][71] - 2022年1月7日起香港政府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公司酒楼收入急剧下降[27] - 香港政府启动第五、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公司酒楼获135万港元资助[83][86] 公司业务策略 - 酒楼业务经营环境具挑战性,策略是专注经营中型食肆并有效风险管理,未来扩张和资本开支更谨慎[104][105] - 集团将继续在香港及澳洲物色物业发展项目投资机会以多元化增加收入[104][10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未遵守部分条文,如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分开、非执行董事服务期限、董事委任书等相关条文[108]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除三项守则条文外均已遵守[110]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已遵守规定准则[116] - 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体超2021年6月23日辞任,袁绍章同日获委任[117]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六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郑合辉等董事董事会出席率为3/6,罗道明等为6/6[120][121] - 公司自2012年12月1日起符合《上市规则》第3.10A条规定,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128] - 董事负责编制真实公平反映集团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未发现重大不确定事件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29]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为多方面提供合理保证[130] - 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基于内部监控手册,受相关原则规管[132] - 公司采用证监会《内幕消息披露指引》处理和传播内幕消息,严禁使用未经授权机密消息[132]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审查,认为现有系统充分有效[132] - 公司采用证监会《内幕信息披露指引》处理和传播内幕信息,严禁未经授权使用机密信息[133]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查,认为系统充分有效[134] - 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由不同人担任,但公司郑合辉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及董事总经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不会导致权力过度集中[137][139] - 守则规定非执行董事应有指定任期并接受重选,公司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但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符合守则目标[138][140] - 公司收到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每位董事的培训记录,培训类型包括出席课程等和阅读刊物资讯[142][143] - 公司自2005年7月14日成立薪酬委员会,2012年3月23日采纳的职权范围与守则条文一致[1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期间举行一次会议商讨董事薪酬条件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46] - 薪酬委员会成员罗道明、洪志远、袁绍章出席率均为1/1,梁体超于2021年6月23日辞任,出席率N/A[147] - 公司于2012年3月23日成立提名委员会,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49][150][154] - 公司自1999年以来一直设有审核委员会,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洪志远、罗道明、袁绍章出席率均为100%(2/2)[154][155][156][157]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采纳2021/22年中期报告及年报[15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检讨了集团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以及遵守法律、监管规定及企业管治守则情况[161] - 提名委员会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认为董事会多元化符合守则标准及集团要求[149][150]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23日采纳,与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一致[155]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由洪志远(2021年6月23日获委任)、罗道明、袁绍章(2021年6月23日获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5] - 梁体超于2021年6月2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再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55][157] - 公司董事会已审查集团企业管治政策、实践及合规情况,包括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对守则的遵守情况[163] 公司股东及沟通相关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之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于递送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若21天内董事会未召开,股东可自行召开[176] - 郑合辉先生持有Golden Toy及Kong Fai股份,分别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约8.88%及65.62%[177][179] - 公司鼓励股东与公司保持直接沟通,有疑问可致函公司秘书或发邮件至info@g - vision.com.hk [166][168] - 有关股东持股问题可直接联络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分处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69] - 公司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无法出席可委任受委代表,大会过程会定期监察及检讨[167][170] - 董事会成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外聘核数师将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答股东提问[167][171] 公司人员信息 - 郑合辉先生现年78岁,于1992年6月12日获委任为董事,从事酒楼业逾30年[177][179] - 郑白明女士现年51岁,于1992年9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6年2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78][180] - 郑白敏女士50岁,2004年9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加入集团前在港从事投行业务及会计工作超5年[183][184] - 郑白丽女士49岁,2011年4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6年加入集团[183][185] - 梁体超先生76岁,2011年8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6月23日辞任,会计及审计经验超30年[187][189] - 罗道明先生80岁,1994年1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业务管理经验超40年[188][190] - 洪志远先生53岁,2019年6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6月23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93][195] - 袁绍章先生49岁,2021年6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财务管理等方面经验超25年[194][196] 公司其他信息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公司细则无显著改动[174][175] - 公司呈交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及经审核财务报表[19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在港经营中式酒楼、在澳开发房地产[199]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详情在第64至65页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200]
环科国际(0065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09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亏损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29,81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434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1,10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749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2,01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653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2,26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653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63港仙,2020年同期为0.39港仙[15] - 2021年9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 12,26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 - 7,653千港元亏损扩大[19] - 2021年9月30日期内权益变动为 - 12,28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5,690千港元[1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亏损12,26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653千港元增加59.94%[2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收入约2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840万港元增加61.7%,亏损净额约为123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770万港元[61] - 撇除汇兑波动和香港政府资助补贴影响,集团净亏损状况较去年同期改善约180万港元,收入增加约1140万港元,毛利增加约790万港元,部分被员工成本增加约320万港元、固定资产损失约200万港元以及来自最终母公司的贷款利息约80万港元所抵销[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609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341千港元[16]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9,362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77,254千港元[16] - 2021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103,971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81,595千港元[16] - 2021年9月30日权益总值为36,186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8,466千港元[16]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1,52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0千港元增加[18]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56,264千港元,3月31日为33,129千港元,增长约70%[18] - 2021年9月30日,集团综合资产总额103,971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1,595千港元增长27.42%;综合负债总额67,785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3,129千港元增长104.61%[29] - 2021年9月30日上市股票证券第一级别公平值计量为1,071千港元,3月31日为1,256千港元[26] - 2021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香港上市股票证券为1,071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256千港元下降14.73%[47] - 2021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0 - 60日)为102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7千港元增长17.24%[45] - 贸易应付款项0 - 60日账龄,2021年9月30日为3,274千港元,3月31日为2,286千港元;60日以上账龄,9月30日为68千港元,3月31日为105千港元[49] - 2021年9月30日已订约但未作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为4,895千港元,3月31日为0[58] - 2021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2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从最终母公司获得的贷款额度于2021年9月1日增加至5000万港元,提取款项为4300万港元,应计利息约90万港元,贷款须于2021年12月31日前偿还[68] - 2021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 - 32,32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11,973千港元[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6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35千港元[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2,43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3,515千港元[20] - 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 - 9,82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15,153千港元[20] - 2021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1,81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3,900千港元[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 - 2021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税后净额为 - 2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962千港元[1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用存货成本9,23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693千港元增长62.15%[39] - 集团在澳洲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须按25%的税率缴纳澳洲公司所得税(2020年同期为26%)[38] - 董事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亦无)[40] - 法定股本为5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之普通股,金额为500,000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与3月31日数据相同;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9.46314108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之普通股,金额为194,631千港元,两时间点数据也相同[4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有2,000,000股购股期权失效,2020年同期无失效情况;2017年10月23日授出购股期权当日总估计公平值为2,906,000港元,授出日即时归属30%,2018年10月23日归属30%,2019年10月23日归属40%[51][52] - 集团向鸿利发展有限公司支付租金,2021年中期为1,44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620,000港元;2021年9月30日已付租赁按金为1,080,000港元,与3月31日相同,9月30日无应计租金[53] - 集团向豪城实业有限公司支付租金,2021年中期为450,000港元,与2020年同期相同;2021年9月30日已付租赁按金为150,000港元,与3月31日相同,9月30日无应计租金[53] - 集团向昇浩投资有限公司支付租金,2021年中期为600,000港元,与2020年同期相同;2021年9月30日已付租赁按金为240,000港元,与3月31日相同,9月30日无应计租金[53] - 集团与鸿益五金有限公司交易,2021年中期销售总额为247,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89,000港元;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为5,000港元,3月31日无应收账[56] - 2021年2月1日集团与Kong Fai International Limited订立贷款协议,信贷额从40,000,000港元增至50,000,000港元,按年利率5%计息;2021年9月30日未动用信贷额为7,000,000港元,3月31日为20,000,000港元;中期内已计利息约777,000港元,2020年同期无;9月30日及3月31日应付金额分别约43,889,000港元及20,112,000港元[56]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产生使用权资产折旧约200万港元(2020年:470万港元),财务成本约10万港元(2020年:190万港元),新租赁相关租金开支约410万港元(2020年:150万港元)[63]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尚有2800万份(2020年:3000万份)购股权未被行使,占该日公司已发行股份约1.5%[77] - 2017年10月23日授出购股权当日之总估计公平值为290.6万港元,授出日期即时归属的购股数为总数的30%,2018年10月23日归属30%,2019年10月23日归属40%[7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酒楼业务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酒楼业务收入29,814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434千港元增长61.74%,物业发展业务无收入[28][3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为酒楼业务处置净账面价值约2,005,000港元的装修、家具及设备,2020年同期无此处置[4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订立新租赁协议,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12,570,000港元[44] - 酒楼业务收入约为2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40万港元,2021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收入增长约20%[64] - 2021年9月30日租期届满后,集团暂停长沙湾广场的酒楼业务,正与业主磋商新租约;计划于观塘裕民坊开设新分店,预计2021年12月开业,确认的使用权资产约为1260万港元[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发展业务 - 2021年10月12日澳洲物业发展项目入伙证发出,GV Australia Pty Ltd要求收回12,880,000澳元开发管理费,10月已收回7,350,000澳元,11月底前将收回5,530,000澳元;10月29日归还尚欠Kong Fai International Limited贷款及利息约44,100,000港元[58] - 澳洲物业发展项目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资本化合同成本约为1150万澳元,2021年10月签发入伙证后,集团会收回约1290万澳元开发管理费[67] - 集团面对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物业发展业务以澳元列值的公司间贷款以及以澳元、美元及人民币列值的若干银行存款[69]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1年6月23日,梁体超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洪志远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袁绍章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审核委员会成员[78][81] - 2021年8月18日,郑白敏获委任为子公司汉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81] - 梁体超先生于2021年6月23日辞任非执行董事,不再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和薪酬委员会成员[90][91] 股权结构 - 2021年9月30日,郑合辉实益拥有690万股,占股本约0.35%;作为信托受益人拥有14.50037841亿股,占股本约74.50%[80] - 2021年9月30日,郑白明、郑白敏、郑白丽作为信托受益人各拥有14.50037841亿股,占股本约74.50%[80] - 2021年9月30日,罗道明因受控制企业权益拥有200万股,占股本约0.10%[80] - Golden Toy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1.7286978亿股股份(或8.88%权益),Kong Fai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2.77168061亿股股份(或65.62%权益)[8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Golden Toy持有172,869,78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8.88%[8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Kong Fai持有1,277,168,061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5.62%[8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Alpadis Trust (HK) Limited、Alpadis Group Holding AG、Alain Esseiva均被视为持有1,450,037,841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50%[84][88] 公司运营与合规 - 公司2010年购股计划于2020年5月8日到期,2020年8月3日通过新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30年8月3日[75] - 酒楼业务是集团核心业务,集团将集中经营中型食肆,谨慎进行扩展计划和资本开支,分散至澳洲的物业发展业务或增加收入[7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8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A.2.1、A.4.1、D.1.4条外[87]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洪志远先生,罗道明先生及袁绍章先生为成员[90]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罗道明先生,洪志远先生及袁绍章先生为成员[91] - 提名委员会包括郑合辉先生为主席以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道明先生及洪志远先生为成员[92]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