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国际控股(00759)
搜索文档
CEC INT'L HOLD(0075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8-21 16: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减少1.7%至14.44亿港元(上年:14.70亿港元)[18] - 综合收益为14.4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下跌1.7%[20] - 综合毛利为5.5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下跌3.6%[20]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383.1万港元,较上年度扩大47.0%[20] - 公司年度亏损4383.1万港元,较上年的2981.2万港元亏损扩大[18]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383.1万港元(上年:亏损2981.2万港元)[10] - 每股基本亏损6.58港仙(上年:4.47港仙)[18] - 零售业务分部经营溢利为458.5万港元,同比下跌71%[26] - 投资物业录得公平价值亏损133.6万港元[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38.7%(上年:39.4%)[18] - 零售业务分部毛利率为40.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4] - 实质银行借款利息为1,655,000港元,较去年773,000港元大幅上升114%[35] - 存货为159,213,000港元,较去年151,303,000港元增长5.2%[33] - 总预付款、按金及其他应收款为69,899,000港元,较去年73,397,000港元下降4.8%[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为13.94亿港元,同比下降2.0%[23]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分部收益为4937.7万港元,按年回升8.1%[27]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食品饮料零售、电子元件生产销售及投资物业持有[61] - 公司零售业务759阿信屋超过9成商品从原产地直接进口[64] - 759阿信屋采购网络覆盖60个国家及地区以分散进货成本风险[64][67] - 公司进口进货价格主要以日元、欧元及美元结算[6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1.67亿港元(上年:1.61亿港元)[18]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166,568,000港元,较去年160,930,000港元增长3.5%[36][37] -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6,833,000港元,较去年12,212,000港元减少44%[36][37]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174,292,000港元,较去年163,013,000港元增加[36][3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817.4万港元,同比下降15.8%[31]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值下降至8.14亿港元(上年:8.86亿港元)[10] - 负债总额减少至3.73亿港元(上年:3.95亿港元)[10] - 负债权益比率为0.07,较上年的0.05有所上升[31] - 净流动负债940,000港元,去年为净流动资产9,288,000港元,流动比率降至1.00倍[37] - 用作银行信贷抵押的资产账面价值约266,936,000港元,较去年271,565,000港元略有下降[38] - 银行信贷以集团楼宇、投资物业、存货和银行存款作为抵押,并符合财务限制条款[32] - 公司持有可供分派予权益持有人的实缴盈余约131,338,000港元及保留盈利约10,962,000港元[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市民外游热潮持续,周末及假期出境人数高企[19] - 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导致金融市场极端波动影响各地经济[65]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4月30日年度的中期及末期股息(2024年:无)[16]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的中期及末期股息[70]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整体财务状况、营运资金状况及未来扩展计划[139]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33]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构成 - 公司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半数[104] - 董事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邓凤群女士任职超过25年[110] - 林國仲33歲於2018年9月28日獲委任執行董事2021年8月1日起擔任副董事總經理[48] - 何萬理45歲持有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24年獲商業分析碩士學位[48] - 葛根祥78歲持有澳門東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30年金融銀行經驗[49] - 陳超英66歲持有英國伯拉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30年會計證券經驗[50] - 徐美玲61歲持有香港大學文學士學位具35年法律企業融資經驗[51] - 何詠儀51歲持有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7年核數經驗[53] - 麥少玲61歲持有英國威爾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40年行政經驗[54] - 王正文57歲持有北京財經學院學位具中國會計師資格[54] - 賴婉茹53歲持有香港理工大學企業主管管理學文憑具35年採購經驗[54] - 趙向群63歲持有中山大學物理學士及碩士學位具35年電子元件質量管理經驗[55] - 公司于2025年2月更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06] - 全体董事均完成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2)类课程[113] - 董事证券交易遵守标准守则的确认期间为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118] - 董事会性别构成中女性代表比例约为33%(2名女性董事/6名董事)[124] 委员会运作和会议出席 - 公司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会议共召开7次[108] - 所有执行董事(3名)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08] - 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 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08] - 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 相关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08]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 相关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08] - 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08]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含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含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 审计委员会年度会议后商谈环节次数为2次[129] - 薪酬委员会在年度内召开2次会议[117] - 提名委员会年度会议次数为1次[122] - 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122]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公司董事林国仲持有442,295,66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6.39%[80] - 主要股东罗静意女士持有472,250,84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0.89%[85] - Ka Yan China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持有442,295,66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6.39%[85] - HSBC International Trustee Limited作为信托受托人持有442,295,660股股份[85] - 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总数14,000,000股[82] - 林国仲先生持有6,000,000股无投票权递延股份占高雅线圈42.86%[8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每股面值0.10港元[80] 雇员和人力资源 - 员工人数约1,300名,较去年1,350名减少[42] - 集团零售业务雇员总数839人,同比增长2.2%(2024年:821人)[174] - 女性雇员591人,占总雇员70.4%(2024年:564人)[174] - 40岁以上雇员536人,占总雇员63.9%(2024年:500人)[174] - 全职雇员753人,占总雇员89.7%(2024年:729人)[174] - 雇员平均月流失率4.9%(2024年:4.5%)[177] - 40岁以下雇员月流失率7.0%(2024年:6.5%)[177] - 兼职雇员月流失率8.4%(2024年:11.1%)[177] - 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498日,同比下降40.6%(2024年:838日)[181] - 员工性别比例为女性70%对男性30%[125] - 高级管理职位中女性占比46%[125]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0至100万港元组别人数为11人[11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100万至150万港元组别人数为2人[117] - 公司采用包含固定与浮动酬金的组合薪酬政策[114] - 集团确认无雇员遭受强迫劳动或工作相关体罚[187] 培训和发展 - 零售业务受训雇员人数比率为87%较2024年90%下降3个百分点[184] - 每名雇员完成培训平均时数为1.0小时较2024年1.5小时下降33%[184] - 女性雇员受训比率88%高于男性雇员的83%[184] - 高级管理层受训比率63%较2024年79%下降16个百分点[184] - 高级管理层平均培训时数8.2小时较2024年14.4小时下降43%[184] - 基层员工受训比率88%保持较高水平较2024年90%微降2个百分点[184] - 公司秘书何詠儀女士在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34]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17%[92] - 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额占比37%[92] - 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不足5%[93] - 采购网络覆盖60个国家及地区以分散供应链风险[196] - 共有209家主要供应商,其中124家来自海外[196] - 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供应商共85家[19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和重要性评估识别重大ESG议题,主要关注环境、雇员、产品责任和社区参与四大优先范畴[153]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任何严重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例及法规的情况,包括香港法例第603章和第311W章[154] - 公司采取优化信息系统减少采购与需求差异、近保质期食品促销、破损货品捐赠等措施减少食物浪费[155] - 公司已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纳入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47] - 公司成立由执行董事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负责统筹集团可持续发展活动并向董事会汇报[146] - 公司主要持份者包括顾客、雇员、供应商、社区、政府及股东,通过零售店、培训会议、考察等渠道沟通[152] - 香港政府于2023年实施玻璃饮料容器生产者责任计划,2024年实施首阶段即弃胶餐具管制[147] - 公司关注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对员工安全、门店运营及供应链中断的风险[147] - 公司准备应对香港即将推行的塑胶饮料容器生产者责任计划和第二阶段即弃塑胶管制措施[148] - 公司通过工作指引和培训确保员工遵守环保法规,包括2050年碳中和目标相关措施[147] - 公司零售业务产生无害废弃物总量约74吨与2024年持平[159] - 包装用塑料材料消耗量约57吨较2024年60吨下降5%[162] - 自备购物袋顾客比例达94%较2024年93%提升1个百分点[162] - 电力消耗量21,056,000千瓦时较2024年21,969,000千瓦时下降4.2%[166] - 燃油消耗量117,480升较2024年120,284升下降2.3%[167]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9,10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年9,845公吨下降7.6%[169] - 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8,67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年9,419公吨下降7.9%[169] - 氮氧化物排放682,507克较2024年742,978克下降8.1%[167] - 零售分店数量168间较2024年165间增加1.8%[167] - 电力消耗密度476千瓦时/平方米较2024年485千瓦时/平方米下降1.9%[166] - 零售业务用水总量为7,034立方米,同比增长39.9%(2024年:5,028立方米)[173] - 用水密度为0.16立方米/平方米楼面面积(2024年:0.11立方米/平方米)[173] - 集团期内无产品因安全与健康理由需要回收[191] - 集团期内未发现任何有关产品及服务的重大投诉[188] - 集团严格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保障客户数据安全[192] - 向基层捐赠超过9000包食米以缓解社会需求[20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期间为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142]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于2025年7月30日获董事会批核[143] 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系统年度审查未发现重大缺陷[131] - 公司已建立资产监控政策防止未经授权使用或挪用[132] - 公司于2013年12月采纳内幕消息处理政策[135] - 公司未发生任何严重违反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6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最近5个财政年度财务摘要载于年报第4页[97] - 公司投资物业持有情况详见年报第132页[71] - 公司未赎回或购买任何上市股份[75] - 公司股东通讯政策要求于股东周年大会前最少20个营业日发出通知[136] - 持有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资本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7] - 公司章程文件在年度内无变动[138]
CEC INT'L HOLD(0075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
2025-08-01 14:31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10亿股,面值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1亿港元,较上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6.66190798亿股,库存股0,总数较上月无增减[3]
CEC INT'L HOLD(00759.HK)年度综合收益14.4亿港元 同比轻微下跌1.7%
格隆汇· 2025-07-30 21:12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财政年度综合收益录得14.4亿港元 较上一财政年度轻微下跌1.7% [1] - 年度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录得4383.1万港元 较上年度扩大47.0% [1] - 按每6个月综合业绩计算 收益跌幅及亏损规模正逐步改善 反映开源节流措施取得成效 [1] 行业经营环境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连续14个月录得按年下跌 [1] - 回顾年度内每个月均呈下跌态势 反映本地零售市场经营环境持续恶化 [1] 公司应对措施 - 通过优化货源、改善店铺陈列及提升员工服务质素来控制收益下降幅度 [1]
CEC INT‘L HOLD(00759)公布年度业绩 净亏损4383.1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47%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1:07
财务表现 - 年度收益14.44亿港元 同比减少1.72% [1] - 净亏损4383.1万港元 同比扩大约47% [1] - 每股亏损6.58港仙 [1] 经营周期 - 报告期覆盖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完整财政年度 [1]
每周股票复盘:洲际油气(600759)股东减持计划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3-30 01:43
文章核心观点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洲际油气股价下跌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其股份 [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 洲际油气报收于2.31元 较上周的2.54元下跌9.06% [1] - 3月25日盘中最高价报2.66元 3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2.31元 [1] 市值排名 - 洲际油气当前最新总市值95.84亿元 在油气开采板块市值排名3/4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645/5139 [1] 减持计划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持有公司股份291,488,519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7.03% 股份来源于公司执行的司法重整 [1] - 安东石油指定北京厚晟、厦门久承、北京钰晟达、海口东铎四家主体直接持有266,666,667股 安东软件持有24,821,852股 [1] - 北京厚晟、厦门久承、海口东铎拟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 在任意连续90日内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1,500,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3,000,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 [2] - 具体减持数量分别为北京厚晟不超过13,761,400股 厦门久承不超过5,976,000股 海口东铎不超过104,762,600股 [2] - 安东石油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自受让转增股票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基于本次重整投资所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此次减持计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不存在不得减持股份的情形 [2] - 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3月29日发布公告 [2]
CEC INT'L HOLD(0075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1-16 16:29
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702,392千港元,较2023年的750,947千港元有所下降[7] - 该时期内,公司经营亏损25,384千港元,而2023年经营溢利为7,783千港元[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8,648千港元,2023年为溢利330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6个月公司亏损2864.8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33万港元[15]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全面亏损总额2934.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65.6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02,392千港元,较2023年的750,947千港元下降约6.46%[29]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期内亏损28,648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为330千港元[29] - 中国(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收益为694,315千港元,较2023年的743,845千港元下降约6.66%[30] - 2024年确认开支之存货成本为399,606千港元,较2023年的420,332千港元下降约4.93%[32]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6,598千港元,较2023年的6,236千港元增加约5.81%[29][3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综合收益7.0239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5%,综合毛利降至2.75609亿港元,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864.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33万港元[46] - 2024年所得税抵免333.4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121.7万港元[3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043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0.0005港元[36] - 零售业务分部毛利降至2.72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9%,毛利率为40.4%,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50] - 零售业务销售及分销费用和分部行政开支分别增加1.2%及3.3%,录得亏损约1071.9万港元[53]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分部收益回升13.7%,毛利轻微回升,但分部经营亏损扩大至623.4万港元[54] - 本年度租金收入为42.3万港元,未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5] - 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上升3.7%,实质银行利息开支为67.8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现金流出净额为1677.8万港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下降2.4%[6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7.6434亿港元,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390.5万港元,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8930.7万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1677.8万港元[6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78,448千港元,较4月30日的589,876千港元有所减少[1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流动资产为302,146千港元,较4月30日的296,429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负债总值为418,947千港元,较4月30日的395,314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股本为66,619千港元,与4月30日持平[13] - 2024年10月31日,储备为395,028千港元,较4月30日的424,372千港元有所减少[13]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826.5万港元[2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880,594千港元,负债总值为418,947千港元[30] - 2024年10月31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2.92422亿港元,较2024年5月1日的3.01686亿港元减少[37] - 2024年10月31日应收账款为1.4273亿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1.1176亿港元增加[38] - 2024年10月31日应付账款为9841.9万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7793.6万港元增加[42] - 2024年10月31日零售业务分部存货总值为1.52334亿港元,较去年年结日增加14.4%[50] - 2024年10月31日存货量较去年度年结日上升11.8%[59] - 2024年10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826.5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97倍,较2024年4月30日下降[64] - 2024年10月31日,集团约2.74854亿港元资产用作银行信贷抵押,较2024年4月30日增加[6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7643.4万港元,2023年为7832.3万港元[18] - 2024年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390.5万港元,2023年为646.6万港元[18] - 2024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8930.7万港元,2023年为8144.8万港元[18]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1677.8万港元,2023年为959.1万港元[18] - 2024年10月31日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5454.3万港元,2023年为7556.4万港元[18] 业务构成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电子元件制造及持有投资物业[20] - 公司有零售、电子元件制造和持有投资物业三个报告分部[28]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零售业务分部收益6.750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1%,占总收益约96% [49] 准则生效情况 - 公司自2024年5月1日开始财政年度采纳多项修订准则及诠释,对财务资料编制无重大影响[23]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5年5月1日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24][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6年5月1日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24][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第19号等多项准则及诠释于2027年5月1日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24][26] 股息与开支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36] - 2024年向关联公司支付租赁开支33.1万港元,向董事支付租赁开支14.7万港元,主要管理人员酬金622.3万港元[44] 税务情况 - 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成立并获豁免百慕达税项至2035年,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5] 分店情况 - 期内关闭5间分店,新开9间分店,2024年10月31日经营169间分店,分店总数增加4间[52] 管理层策略 - 管理层预期当前市场状况将维持较长时间,将采取稳健务实策略,实施开源节流措施[70] - 759阿信屋采购团队将扩大货源,引进新商品,同时严格审视存货流转效率[70] - 管理层将与业主磋商续租安排,调整租金水平,关闭绩效欠佳分店,扩充分店网络[70] 股权持有情况 - 2024年10月31日,邓凤群女士持有公司股份419.461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63%[71] - 2024年10月31日,何万里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045%[71] - 2024年10月31日,林国仲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4229566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6.39%[71]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罗静意女士持有472,250,848股,占已发行股本70.89%[7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Ka Yan China Develop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持有442,295,660股,占已发行股本66.39%[7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Ka Yan China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442,295,660股,占已发行股本66.39%[7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HSBC International Trustee Limited持有442,295,660股,占已发行股本66.39%[74]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上市股份情况[77]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邓凤群女士一人兼任[7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财年至少开会两次,已审阅公司中期报告[79] - 薪酬委员会有4名成员,职责是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80] - 提名委员会有4名成员,职责是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向董事会提建议[81]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全体董事遵守准则[8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汇兑差额亏损699千港元,2023年亏损7,949千港元[10] - 按公平价值列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投资之公平价值转变,2024年为3千港元,2023年为 - 37千港元[10] - 2024年10月31日银行结馀及现金为7598.3万港元,已动用银行信贷额较去年度年结日增加约765万港元[58] - 2024年10月31日,集团雇员约1380名,较2024年4月30日增加30名[67]
CEC INT'L HOLD(0075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2-16 21:1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702,392千港元,同比下降6.5%[2] - 公司期内亏损为28,64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30千港元[2] - 公司每股亏损为4.30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05港仙[2] - 公司2024年同期总经营亏损为17,247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15,763千港元[15] - 公司2024年同期总资产为880,59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0.64%[17] - 公司2024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3,334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1,217千港元[24] - 公司2024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043港元,而2023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0005港元[25]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综合收益为702,392,000港元,同比下降6.5%[33] - 公司零售业务分部录得亏损10,71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20,456,000港元[39]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分部收益为26,956,000港元,同比回升13.7%,但分部经营亏损扩大至6,234,000港元[40][41] - 公司财务费用为7,60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336,000港元上升3.7%[48] - 公司经营业务之现金流入净额为76,43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8,323,000港元下降2.4%[49] 负债与资产 - 公司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8,265,000港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的确认[9] - 公司流动负债为130,997,000港元,非流动负债为90,418,000港元[9] - 公司使用权资产为228,877,000港元,确认为非流动资产[9] - 公司应收货款总额为16,946,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增加24.3%[28][29] - 公司应付货款总额为98,419,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增加26.3%[30] - 公司零售业务分部存货总值为152,334,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增加14.4%[36]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5,983,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92,862,000港元下降18.2%[43] - 公司存货为169,185,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151,303,000港元上升11.8%[44]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8,265,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净流动资产9,288,000港元下降11.0%[53] - 公司总账面值约274,854,000港元的资产已用作银行信贷之抵押[54] 业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截至10月31日止6个月的零售业务对外销售额为675,013千港元,同比下降7.12%[15]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2024年同期对外销售额为26,956千港元,同比增长13.72%[15]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为675,013,000港元,同比下降7.1%,占总收益约96%[35] - 零售业务分部毛利为272,424,000港元,同比下降8.9%,毛利率为40.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36] - 公司经营分店总数增加4间至169间,总建筑面积为324,000平方呎[38] 现金流与融资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将有足够现金流和银行融资以应对财务责任[9]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26] 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 - 公司采纳了多项香港会计准则修订本,但对中期财务数据无重大影响[10] - 公司正在评估尚未生效的新订准则和修订本的影响,尚未确定其影响[12]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1月31日或之前寄发给股东,并在香港交易所及公司网站刊载[67] 市场与地区表现 - 中国(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2024年同期收益为694,315千港元,同比下降6.66%[1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由邓凤群女士一人兼任,自2018年8月19日起生效[63]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定期举行会议,每年至少两次[6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6个月内遵守该守则[66] - 公司董事会共有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8] 员工与运营 - 公司共雇用员工约1,380名,较2024年4月30日的1,350名增加2.2%[56] - 公司计划扩大货源搜罗范围,定期引进更多新商品,以改善零售业务的分部收益[59] - 公司将审视租约即将到期的分店,与业主磋商续约安排,目标能跟随市场实况调整续约后的新租金水平[59] - 公司将关闭若干绩效欠佳的分店,以改善零售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59]
CEC INT'L HOLD(007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8-16 16:20
财务整体表现 - 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收益为1469606千港元,2023年为1692403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29812千港元,2023年溢利49565千港元[6] - 2024年资产总值为886305千港元,2023年为917091千港元[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90991千港元,2023年为533543千港元[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4.47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7.44港仙[6] - 2024年毛利率为39.4%,2023年为38.0%[6] - 2024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盈利率为0.3%,2023年为5.7%[6]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03,2023年为1.13[6] - 2024年利息补偿比率为7,2023年为136[6] - 2024年负债权益比率为0.05,2023年为0.01[6] - 2023/2024年度收益减少13.2%至14.69606亿港元,公司年度亏损2981.2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4.47港仙,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6093亿港元,毛利率增加1.4个百分点至39.4%[9] - 2024年收益为14.69606亿港元,较2023年的16.92403亿港元有所下降[130] - 2024年毛利为5.79388亿港元,较2023年的6.43697亿港元减少[130] - 2024年经营亏损1981.7万港元,而2023年经营溢利6827.4万港元[130]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981.2万港元,2023年则为溢利4956.5万港元[130] - 2024年每股亏损4.47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7.44港仙[13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89876亿港元,较2023年的6.11744亿港元降低[133]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96429亿港元,较2023年的3.05347亿港元减少[13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08173亿港元,较2023年的1.12769亿港元下降[134]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2.87141亿港元,较2023年的2.70779亿港元增加[134] - 2024年负债总值为3.95314亿港元,较2023年的3.83548亿港元上升[134] - 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年度溢利4956.5万港元,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年度亏损2981.2万港元[136] - 2024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6093亿港元,2023年为2.11497亿港元[137] - 2024年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221.2万港元,2023年为1652.7万港元[137] - 2024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63013亿港元,2023年为1.87175亿港元[137] - 2024年年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7142.2万港元,2023年为8602.2万港元[137]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30252千港元,2023年溢利57913千港元;年度亏损29812千港元,2023年溢利49565千港元[166] - 2024年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193690千港元,2023年为188600千港元;存货拨备413千港元,2023年为1241千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拨备2509千港元[166] - 2024年分销成本及行政费用总额581646千港元,2023年为578564千港元;资本性开支12212千港元,2023年为16577千港元[16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886305千港元,2023年为917091千港元;负债总值395314千港元,2023年为383548千港元[167] - 2024年中国(含香港)和其他国家/地区收益分别为1452766千港元和1684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669335千港元和23068千港元[16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89876千港元,2023年为611744千港元[168] - 2024年无政府补助,2023年为19331千港元,其中“保就业”计划资助18832000港元[172]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2315千港元,2023年为790千港元[173] - 2024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费用和一般及行政费用总额为1487108千港元,2023年为1642670千港元[174]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57347千港元,2023年为268224千港元[175] - 2024年集团向退休计划供款总额约18853000港元,2023年为19550000港元[177] - 2024年5名最高薪非董事人士酬金为5139千港元,2023年为3888千港元[178]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0435千港元,2023年为10361千港元[179] - 2024年所得税抵免440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8348千港元[180]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0252千港元,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57913千港元[18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0.0447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0744港元[187] - 2024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6662千港元[188] 股息分配 - 公司概无宣派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的中期及末期股息,2023年为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10] - 公司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無宣派中期及末期股息,2023年末期股息為1.00港仙[42] 零售业务情况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为14.22887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下降约12.6%,分部毛利为5.73835亿港元,下跌10.3%,占总收益约97%[13] - 759阿信屋超9成商品产地直送,货源来自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商品组合发展平均,常规产品约6000款,零售业务分部毛利率为40.3%,较上一财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13] - 2024年4月30日,759阿信屋总分店数目为165间,分店总数净减少1间,经营分店总建筑面积为33.4万平方呎,平均每店面积为2024平方呎[14] - 零售业务前人员薪资占收益比重上升至10.6%,平均每店前人员数目约4.1人,薪金与分店收益表现挂钩[14] - 零售业务分部销售及分销成本录得约3.1%增幅,为4.65834亿港元,一般行政开支为9224.2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省13.1%[14] - 零售业务分部经营溢利为1598.1万港元,较去年度下跌84%[14] - 759阿信屋超9成商品从原产地直接进口,采购网络遍及60个国家及地区[37] - 759阿信屋分店分佈於香港各住宅區,供應商來自全球60個國家及地區[41] - 759阿信屋定位为生活必需品零售商,主力发展粮食及杂货必需品应对经济周期变动[38] - 759阿信屋坚持自行进口模式,引入新商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39] - 759阿信屋坚持“薄利多销”及“产地直送”模式,以服务本地街坊为目标[59] - 2024年零售业务收益1422887千港元,2023年为1628415千港元;电子元件制造2024年收益45685千港元,2023年为62926千港元;持有投资物业2024年收益2619千港元,2023年为2647千港元[166] - 2024年零售业务资产747774千港元,2023年为772273千港元;电子元件制造2024年资产115220千港元,2023年为120593千港元;持有投资物业2024年资产18748千港元,2023年为20918千港元[167] - 公司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确认零售业务营运的收益为14.23亿港元[124]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情况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本年度分部收益4568.5万港元,按年下跌27.4%,经营亏损扩大至1746.1万港元,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13.1%[15] - 对五大客户的销售占电子元件制造业务分部销售额约35%(2023年:39%)[145] 投资物业情况 - 投资物业本年度租金收入103.4万港元,公平值亏损约253.8万港元[16] 资金与负债情况 - 2024年4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9286.2万港元,借款总额2621.3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269.6万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0.05[17] - 2024年4月30日,集团存货为15130.3万港元,较去年上升4.9%;总预付款、按金及其他应收款为7339.7万港元,较去年下跌1.6%[18] - 本年度财务费用为1498.8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12.2%;实质银行借款利息为77.3万港元,较上一财年上升9%[19] - 本年度现金流出净额为1429.5万港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6093万港元,较上年度下降23.9%[21] - 2024年4月30日,集团录得净流动资产928.8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03倍[22] - 2024年4月30日,集团约27156.5万港元资产已用作银行信贷抵押[23] - 截至2024年4月30日,应收货款亏损拨备总计245.7万港元[148]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应收货款亏损拨备总计541.7万港元[149] - 2024年4月30日,1 - 30天逾期应收货款预期亏损率为1.4%[148] - 2024年4月30日,91天 - 1年逾期应收货款预期亏损率为54.8%[148] - 2024年和2023年4月30日,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其他财务资产预期信贷亏损评估为较小[150] - 2024年4月30日,集团财务负债合计355,790千港元,2023年4月30日为329,632千港元[152] - 若考虑银行行使即时催收贷款权利,2024年4月30日集团财务负债合计354,652千港元,2023年4月30日为329,632千港元[154] - 2024年4月30日,市场利率增加/减少50基点,年度除税后亏损应减少/增加250,000港元,2023年除税后溢利增加/减少392,000港元[155] - 2024年4月30日总借款26,213千港元,权益总值490,991千港元,负债权益比率0.05;2023年总借款3,517千港元,权益总值533,543千港元,负债权益比率0.01[156] - 2024年4月30日按公平价值列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股本证券)为62千港元,2023年为106千港元[157][158]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无法预测零售市场见底回升时间,预计现状将维持较长时间[26] - 公司将冻结大型投资计划和非必要开支以节流[26] - 公司正审视759阿信屋各分店经营数据,以决定续约安排并探讨租金调整[26] - 公司正物色符合759阿信屋需求的新店选址[26] - 公司采购团队为759阿信屋搜罗新商品,拓展世界各地新货源[26] - 公司目标接洽各国生产商和出口商,以大批量直接订货降低进口成本[2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邓凤群女士于1999年9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18年8月19日起任主席及董事总经理[27] - 林国仲先生于2018年9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8月1日起任副董事总经理[27] - 何万理先生于2011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资讯科技等多方面工作[27] - 何咏仪女士为公司会计主管和公司秘书,2003年加入集团[30] - 2024年4月30日,邓鳳群女士持有公司4194611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0.63%[47] - 2024年4月30日,林國仲先生持有公司442295660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66.39%[47] - 2024年4月30日
CEC INT'L HOLD(007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24 21:11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4.69606亿港元,较2023年的16.92403亿港元有所下降[5] - 该年度毛利为5.79388亿港元,低于2023年的6.43697亿港元[6] - 公司该年度经营亏损1981.7万港元,而2023年经营溢利6827.4万港元[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981.2万港元,2023年则为溢利4956.5万港元[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47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7.44港仙[10] - 2024年4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8.86305亿港元,较2023年的9.17091亿港元减少[14] - 负债总值为3.95314亿港元,较2023年的3.83548亿港元有所增加[16] - 2024年总收益为1469606千港元,2023年为169240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3.16%[28][33] - 2024年中国(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收益为1452766千港元,2023年为1669335千港元;其他国家/地区2024年收益为16840千港元,2023年为23068千港元[33] - 2024年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29812000港元,2023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49565000港元[5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45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74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666190798股[52] - 2023/24财年公司综合收益14.69606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下跌13.2%,综合毛利5.79388亿港元,跌幅约10%,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2981.2万港元[67]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3年5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预计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21] - 有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修订本,公司预计应用这些修订本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22][25] 业务分部情况 - 年内公司有零售业务、电子元件制造、持有投资物业三个报告分部[27]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14.22887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下降约12.6%,分部毛利5.73835亿港元,下跌10.3%,占总收益约97% [68] - 759阿信屋超9成商品产地直送,商品来自60个国家及地区,常规产品约6000款,2024年4月30日存货总值1.331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5% [69] - 2024年4月30日,759阿信屋分店总数165间,净减少1间,经营分店总建筑面积33.4万平方呎,平均每店面积2024平方呎 [70] - 零售业务前人员薪资占收益比重升至10.6%,平均每店前人员约4.1人 [70] - 零售业务分部销售及分销成本增幅约3.1%,为4.65834亿港元,一般行政开支9224.2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省13.1% [71] - 零售业务分部经营溢利1598.1万港元,较去年度下跌84% [71]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分部收益4568.5万港元,按年下降 [72] - 制造业业务经营亏损扩大至174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1%,需支付一次性重组费用287.5万港元[73]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03.4万港元,公平值亏损约253.8万港元[74] 各项费用及收支对比 - 2024年公司未收到保就业计划资助,2023年收到相关资助18832000港元[35][36] - 2024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费用和一般及行政费用总额为1487108千港元,2023年为1642670千港元[43]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0435千港元,2023年为10361千港元[46] - 2024年所得税抵免440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8348千港元[50] - 2024年建议不派付股息,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为6662千港元[54] - 2024年应收货款净额为11176千港元,2023年为14447千港元[56][59] - 公司本年度不再获得香港政府新冠“保就业计划”补助金(2023年为1883.2万港元) [67] - 公司关闭新加坡子公司产生一次性非经常性重组费用约287.5万港元,为投资物业作出资产减值拨备约253.8万港元 [67] - 财务费用较上一财年增加12.2%至1498.8万港元,实质银行借款利息上升9%至77.3万港元[79] - 本年度现金流出净额为1429.5万港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较上年度下降23.9%至16093万港元[80] 资产负债及流动性情况 - 2024年4月30日银行结馀及现金为9286.2万港元,借款总额为2621.3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269.6万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0.05 [75][76] - 存货较去年上升4.9%至15130.3万港元,总预付款、按金及其他应收款较去年下跌1.6%至7339.7万港元[78] - 2024年4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928.8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03倍[83] - 2024年4月30日约27156.5万港元资产用作银行信贷抵押[84] 人员情况 - 2024年4月30日公司雇员约1350名[8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冻结大型投资计划和非必要开支,审视分店经营数据,物色新店选址,开拓新货源[87][88] 公司治理及合规 - 自2018年8月19日起邓凤群女士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偏离守则规定但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及股东最佳利益[92][93] - 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会计原则、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审阅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全年业绩[94]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期间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5] 信息披露及会议安排 - 公司2023/2024年度年报表将在2024年8月底前寄发股东[96] - 罗兵咸永道确认初步业绩公布数字与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97]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9月26日举行[98] - 业绩公布和2023/24年度年报将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登载[99] 董事会构成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CEC INT'L HOLD(0075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1-26 16:07
财务状况 - 2023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收入为750,9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88,738千港元有所下降[1] - 2023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毛利为302,35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5,294千港元有所下降[1] - 2023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经营溢利为7,7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700千港元大幅下降[1] - 2023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融资成本净额为(6,23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973)千港元有所下降[1] - 期内溢利为3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3,794千港元大幅下降[2] - 2023年10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12,961千港元,较2023年4月30日的611,744千港元略有增加[3] - 2023年10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值为310,386千港元,较2023年4月30日的305,347千港元略有增加[3] - 2023年10月31日的股本为66,619千港元,较2023年4月30日的66,619千港元持平[3] - 2023年10月31日的储备为452,606千港元,较2023年4月30日的466,924千港元略有下降[3] - 2023年10月31日的负债总值为404,122千港元,较2023年4月30日的383,548千港元略有增加[3] 业务表现 - 截至10月31日止6个月,零售业务对外销售收入为726,750千港元,同比下降14.1%[12]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截至10月31日止6个月的经营溢利为20,456千港元,同比下降60.5%[12] - 持有投资物业截至2023年10月31日的资产总值为923,347千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0.7%[13] 财务策略 - 公司已开始评估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尚未能判定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10] - 公司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6个月获得政府防疫抗疫基金项下的18,842,000港元的補助[14] - 公司已於百慕達成立并獲豁免百慕達稅項至2035年[16] 经营管理 - 759阿信屋之分店網絡主要分佈於民生地段,包括公共及私人住宅的商場及商舖[31] - 公司的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定期举行会议,审阅公司采纳的会计原则、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以及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52][5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董事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全体董事已遵守了相关规定[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