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国际投资(01062)

搜索文档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20: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間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為11,681,951港元,較去年同期124,225,697港元大幅減少[3] - 每股基本虧損為0.40港仙,較去年同期4.28港仙改善[3] - 2025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1,681,951)港元,2024年为(124,225,697)港元[14] - 公司本期亏损约港币1,16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港币1.2423亿元有所收窄[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一般及行政支出為12,257,082港元,較去年同期4,062,310港元增加[3] - 2025年一般及行政支出总计12,257,082港元,较2024年4,062,310港元增长201.7%[13] - 2025年员工基本薪金及其他福利支出为3,359,306港元,较2024年2,834,493港元增长18.5%[13] - 2025年上半年集團員工成本為港幣353萬元(2024年同期:港幣313萬元),僱員人數增至9名(2024年同期:6名)[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總資產為999,828,909港元,較期初1,017,339,527港元減少[4]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12,985,845港元,較期初317,280,983港元略有減少[4]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為666,683,645港元,較期初674,968,841港元減少[4] - 總權益為982,444,081港元,較期初994,126,032港元減少[4] - 資產净值减少至约港币9.8244亿元,较上年末约港币9.9413亿元略有下降[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港币3.1299亿元,较上年末约港币3.1728亿元小幅减少[22] - 2025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34港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6] - 公司总资产净值为982,444,081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994,126,032港元下降1.2%[16] - 2025年6月30日集團流動比率達2,427%(2024年12月31日:2,285%),總負債對總資產比率降至1.74%(2024年12月31日:2.28%)[43] 投资组合表现 - 投资组合中Meicai占比最高,达总资产的26.8%,其市值为港币2.67496亿元[26] - G7 Connect Inc投资占比22.2%,市值为港币2.2217598亿元[26] - 碧华创投投资占比8.7%,累计未变现亏损达港币1.082814亿元[26] - 公司持有碧華11,904股普通股,佔其已發行股本比例約為23.81%[27] - 公司於百世集團私有化中獲得約47.8萬美元對價[27] - 公司出售百世集團股票錄得盈利129,363港元(相當於16,585美元)[27] - 公司持有Meicai的D輪優先股34,441,169股,佔其已發行股本比例約為1.06%[29] - 公司以2,570萬美元認購Meicai的D輪優先股34,441,169股[30] - 公司持有G7的C輪優先股39,720,160股,佔其已發行股本比例約為2.92%[29] - 公司直接持有極兔速遞13,319,355股B類普通股,佔其已發行股本比例約為0.15%[29] - 公司以2500万美元现金代价认购G7新发行的C轮优先股股份,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39,720,160股[32] - 公司以人民币1.3亿元现金代价认购壹米滴答新发行股份[34] - 公司通过Yimeter间接持有极兔速递1,735,266股C轮优先股股份[35] - 2023年内公司间接新增极兔速递928,605股优先股股份,合计持有2,663,871股[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直接持有极兔速递13,319,355股B类普通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0.15%[36] - 公司以3000万美元现金代价认购百世物流新优先股股份,占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0.96%[37] - 百世集团私有化对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88美元,公司于2025年3月11日获得约47.8万美元对价[38] - 公司认购碧华11,904股普通股,约占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23.81%[39] - 碧華2014年累計出資1.05億美元認購晶科能源電力優先股,後轉為持有晶科科技15.01%普通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直接持股比例降至1.00%[4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权益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投资,仅确认一个运营分部(投资控股)[9] - 公司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除外)及收益均来自香港[10] - 晶科科技2025年上半年業務收入表現與2024年同期持平,主要收入來源為電費收入及設計採購施工收入[41] - Meicai已實現盈虧平衡,財務表現持續改善[31] 融资与贷款 - 公司获得最高1亿美元的定期贷款,利率为LIBOR加1.65%[20] - 公司获得建行亚洲提供的最高1亿美元非承诺循环贷款融资担保,该协议已于2024年9月26日终止[21]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但公司未产生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拨备[11] - 出售中国境内投资收益需缴纳10%预扣税[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續在物流基礎設施、先進製造及新能源領域布局,預計物流行業將維持良好增長[45] - 集團計劃通過多元化投資(物流/信息技術/新能源等)增強投資組合盈利能力[46]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基本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有條文,但存在執行董事空缺的偏離情況(2022年6月30日起無執行董事)[50] - 董事會正積極物色執行董事人選,空缺期間維持現有投資政策並諮詢投資經理意見[51] - 公司確認所有董事在報告期內遵守《上市規則》附錄C3的證券交易標準守則[52] - 董事會成員現由2名非執行董事(盧硯坡、李屹軒)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冼銳民、方璇、張毅林)組成[54] - 審核委員會由4名非執行董事組成,定期審閱財務報告及內部監控系統[4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2,902,215,360股(2025年6月30日),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6] - 集團保留現金超半數以美元計值存放於香港主要銀行,期間未出現重大匯兌風險[44] - 公司未建議派發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無)[47] - 晶科科技2020年5月完成A股首次公開發售,發行價格每股4.37元人民幣,總發行規模約26.0億元人民幣[40] - 碧華通過出售晶科科技股票回收資金約2.08億港元[27]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资產净值
2025-08-11 17:07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港币0.3558元[3] - 每股资产净值根据公司已发行股份2,902,215,360股计算[4]
国开国际投资(01062.HK)预期中期亏损约1168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06 20:12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拥有人应占溢利亏损约1168万港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1.2423亿港元显著收窄 [1] - 亏损收窄主要归因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估值亏损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 [1]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盈利预告 - 亏损收窄
2025-08-06 20:03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盈利预告,预期亏损收窄[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约1168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约1.2423亿港元[4] - 亏损收窄因金融资产公平值估值亏损显著减少[4] 未来展望 - 公司未完成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8月刊发公告[5]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6 19:14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非执行董事卢砚坡、李屹轩[4]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冼锐民、方璇、张毅林[4]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43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2,000,000,000股,面值0.01 HKD,法定/注册股本为120,000,000 HKD,较上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902,215,36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902,215,360股,较上月无增减[2]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10 22:1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发布补充公告[2] 公司持股情况 - 公司持有碧华11,904股普通股[3][4] - 公司持有Meicai 34,441,169股D轮优先股[3][4] - 公司持有G7 39,720,160股C轮优先股[3][4] - 公司持有极兔速递13,319,355股B类普通股[3][4]
国开国际投资(01062.HK)7月10日收盘上涨20.41%,成交61.95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6:33
市场表现 - 7月10日恒生指数上涨0.57%至24028.37点 国开国际投资股价单日上涨20.41%至0.118港元/股 成交量590万股 成交额61.95万港元 振幅25.51% [1] - 最近一个月国开国际投资累计涨幅27.2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0.67%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9.1%的同期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1.61亿元 同比增长34.78%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31.98% 资产负债率2.28% [2] - 市盈率(TTM)-1.92倍 低于其他金融行业平均值4.16倍 行业中值为-0.2倍 行业排名第147位 [2] 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市盈率:招商局中国基金2.53倍 维信金科3.51倍 香港信贷3.64倍 国银金租4.37倍 中关村科技租赁4.69倍 [2]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 以有限制基金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实际控制人为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 [3] - 定位为国家开发银行海外投资平台 依托万亿级客户资源及外汇贷款银行优势 与国际机构合作提供股本及贷款资金支持 [3]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22: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821亿港元,2023年亏损约2.1790亿港元[15]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估值亏损净额约1.6058亿港元,2023年约2.8770亿港元[15] - 2024年一般及行政支出约1634万港元,2023年约1268万港元[15] - 2024年融资收入约570万港元,2023年约106万港元[15] - 2024年融资开支约21万港元,2023年无[15] - 2024年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9.9413亿港元,2023年约11.4233亿港元[15] - 2024年每股亏损约5.11港仙,2023年每股亏损约7.51港仙[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港币31,728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港币8,645万元[19] - 2024年底,公司有10名雇员(2023年:6名),总员工成本约932万港元(2023年:765万港元)[37] - 2024年底,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285%(2023年:约6501%),总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约为0%(2023年:约0%)[38] - 2024年,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821亿港元(2023年:约2.1790亿港元),资产净值减至约9.9413亿港元(2023年:约11.4233亿港元)[46] - 2024年,每股亏损约为5.11港仙(2023年:每股亏损约7.51港仙)[46] - 2024年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值估值虧損淨額為1.60581789億港幣,2023年為2.87699838億港幣[48] - 2023年出售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已變現收益為1549.8989萬港幣,2024年為0[48] - 2024年一般及行政支出為1633.7183萬港幣,2023年為1268.0283萬港幣[48] - 2024年融資成本淨額為23.1467萬港幣,2023年為0[48] - 2024年除所得稅前虧損為1.48097697億港幣,2023年為2.13899481億港幣[48] - 2024年每股虧損為0.051港幣,2023年為0.075港幣[48] - 2024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17280983億港幣,2023年為8645.1484萬港幣[48] - 2024年每股資產淨值為0.34港幣,2023年為0.39港幣[48] - 2024年流動比率為22.85,2023年為65.01[48]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儲備金額為9.34871451億港幣,2023年為11.01070886億港幣[70] 公司贷款与融资协议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国开国际控股与公司于2016年11月11日订立贷款协议,提供最高达1亿美元定期贷款,利率为美元三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65%[16] - 2020年1月6日公司与建行亚洲、国开国际控股订立融资协议,国开国际控股为公司最多1亿美元非承诺循环贷款融资提供担保,该协议于2024年9月26日终止[17][19] - 国开国际控股与公司订立贷款协议,提供最高1亿美元定期贷款,利率为美元三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65%,国开国际控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6.16% [97] - 国开国际控股为公司由建行亚洲提供的最多1亿美元非承诺循环贷款融资提供担保,融资协议于2024年9月26日终止 [106][107] 公司投资策略与业务拓展 - 公司将继续在物流行业挖掘优质投资机会,同时拓展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9] - 公司将继续寻求提高盈利能力的投资机会,管理层密切监控市况及加强运营[10] 公司股权与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碧华创投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港币194,987,520,市值/账面价值为港币87,359,226,占集团总资产8.6%[23] - 2024年12月31日百世集团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港币234,000,000,市值/账面价值为港币3,428,249,占集团总资产0.3%[23] - 2024年12月31日Meica i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港币200,460,000,市值/账面价值为港币279,428,760,占集团总资产27.5%[23] - 2024年12月31日G7 Connect Inc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港币195,000,000,市值/账面价值为港币223,104,960,占集团总资产21.9%[23] - 2024年12月31日极兔速递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港币153,260,180,市值/账面价值为港币81,647,646,占集团总资产8.0%[23] - 2024年6月19日,百世集团签署私有化并购协议,以美股A类普通股0.144美元(对应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88美元)价格私有化,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末前完成,私有化后获约47.8万美元对价[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百世集团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0.82%[26] - 2016年11月24日,公司以2570万美元现金代价认购Meicai新发行股权,2024年12月31日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1.06%[26][27] - 2016年12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500万美元现金代价认购G7新发行优先股,2024年12月31日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2.92%[26][28] - 2017年11月30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1.3亿元人民币现金代价认购壹米滴答新发行股份[30] - 2022年1月,公司完成极兔速递对壹米滴答并购重组交割程序,间接持有极兔速递1735266股优先股股份[30] - 2023年,公司间接新增极兔速递928605股优先股股份,合计间接持有2663871股,上市发行前拆分后间接持有13319355股B类普通股股份[30] - 2024年3月4日,Yimeter以实物股息方式派发极兔速递B类股份并回购公司持有的Yimeter全部股份,2024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持有极兔速递13319355股B类普通股股份,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0.15%[26][31] - 2016年1月18日,公司以3000万美元认购百世物流新优先股,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0.96%[32] - 2017年9月,百世集团按每股10美元完成首次公开发售4500万股美国预托股份,总发售规模4.5亿美元[32] - 2024年6月19日,百世集团签署私有化协议,以美股A类普通股0.144美元(对应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88美元)私有化,预计获约47.8万美元对价,2025年3月7日完成[33] - 2014年9月29日,公司与国开国际控股分别认购碧华11904股及38096股普通股,分别约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23.81%及76.19%[34] - 2014年,碧华累计出资1.05亿美元认购晶科能源电力优先股,后转持晶科科技15.01%普通股,2024年底直接持有约3.00%股权[36] - 2020年5月,晶科科技于上交所完成594592922股A股首次公开发售,发行价每股4.37元,发行规模约26.0亿元[36]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Meicai本年度实现盈亏平衡,公司相信其将持续拓展业务[27] - 新冠疫情后中国物流行业复苏慢,G7正整合团队、扩大产品组合以巩固优势[28]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冼銳民先生和盧硯坡先生将於股東週年大會輪值退任並符合資格膺選連任,冼先生已任職超過九年但仍被認為屬獨立人士[72] - 2024年3月20日,范仁達博士屆滿退任,方璇女士獲委任[75] - 擬參選連任董事無不可由公司一年內終止且毋須支付補償(法定補償除外)的服務合約[77] - 2024年12月31日,無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員及其聯繫人在公司或相聯法團股份等中有須記錄或知會的權益或淡倉[81] - 本年度盧硯坡先生在國開金融任運營總監,國開金融投資業務與公司相同,可能存在潛在利益衝突[90] - 無董事或相關實體在公司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約中有直接或間接重大權益[91]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或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 [112] - 卢砚坡52岁,2022年2月11日任非执行董事,6月30日起任董事会主席[120] - 冼锐民67岁,2014年9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三十年财务及企业银行经验[121] - 方璇53岁,2024年3月2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和库务行业经验丰富[122] - 方璇2024年3月14日获公司法律顾问法律意见,公司认为其具备独立性[123] - 范仁达64岁,自2012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范仁达现任东源资本有限公司主席及董事总经理,还在多家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2021年5月18日,范仁达在天福(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调任执行董事[126] - 2021年5月起,范仁达不再担任利民实业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 2023年,范仁达因违反上市规则受联交所公开谴责,须完成20小时培训[126] - 2024年3月20日,范仁达任期届满无意续任[127]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三年服务合约,盧硯坡任期至2027年2月10日,冼銳民至2026年8月31日,方璇至2026年3月19日,張毅林至2027年1月27日[146] - 公司执行董事白哲2022年6月30日辞任后,董事会无执行董事,公司正物色人选填补空缺[142] 公司股权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國家開發銀行、國開金融、國開國際控股分別持有公司19.2億股股份,佔比66.16%;劉桐先生、昱明投資分別持有1.6370256億股股份,佔比5.64%[83]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股份買賣,2023年11月16日或之前交易印花稅率0.26%,11月17日或以後0.2%,買賣雙方各付一半,股份轉讓文據固定稅港幣5元,股份買賣溢利可能需納香港利得稅[87] - 開曼群島轉讓或處置股份豁免繳納印花稅[88] 关联交易情况 - 公司檢討關聯方交易,認為構成關連或持續關連交易的均按上市規則適當披露[93] - 公司与华安续签投资管理协议,期限三年,每年管理费30万港元,2023年10月26日最高适用百分比率按年度基准超0.1%但低于5% [94] 购股权计划与证券交易 - 公司于2005年2月7日采纳的购股权计划已届满,2024年12月31日概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 [99]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 [104] 审核与核数师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全年业绩并建议董事会批准 [111] - 公司委任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自2021年6月28日起生效,该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膺选连任 [117] - 2021年6月28日起,罗兵咸永道辞任集团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2024年审核服务委聘获审核委员会审核及批准[156] - 公司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提供审核及非审核服务已付酬金:年度审核服务774,000港元,其他非审核服务180,000港元[158]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本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原则及守则条文[129]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指定标准[131]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4名董事组成,含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公司于2013年8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34] - 本年度报告日期,董事会4名董事中含1名女性和3名男性[134]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职责[135] - 董事会负责制订整体策略、审阅及监察集团业务表现等[137] - 公司本年度为董事安排专业培训,4名董事参与中伦律师事务所培训[137] - 公司本年度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37] - 董事会定期开会,定期会议至少提前14日通知董事,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日寄发[139] - 本年度公司举行了4次董事会会议[140]
国开国际投资(0106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0: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估值虧損淨額為1.60581789億港幣,2023年為2.87699838億港幣[2] - 2024年出售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已變現收益為0,2023年為1549.8989萬港幣[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支出为1633.7183萬港幣,2023年為1268.0283萬港幣[2] - 2024年除所得稅前虧損為1.48097697億港幣,2023年為2.13899481億港幣[2] - 2024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虧損及全面收益總額為1.48208089億港幣,2023年為2.17901093億港幣[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均為5.11港仙,2023年為7.51港仙[2] - 2024年總資產為10.17339527億港幣,2023年為11.47126882億港幣[3] - 2024年總權益為9.94126032億港幣,2023年為11.42334121億港幣[3] - 2024年總負債為2321.3495萬港幣,2023年為479.2761萬港幣[3] - 2024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17280983億港幣,2023年為8645.1484萬港幣[3] - 2024年一般及行政支出总计16337183港元,2023年为12680283港元[1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8208089港元,2023年为217901093港元[14]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902215360股[1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未因潜在摊薄已发行普通股作出调整,2023年同理[15]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0.34港元,综合资产净值994126032港元;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0.39港元,综合资产净值1142334121港元[1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821亿港元,2023年亏损约为2.1790亿港元[19] - 本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估值亏损净额约为1.6058亿港元,2023年约为2.8770亿港元[19] - 本年度一般及行政支出约为1634万港元,2023年约为1268万港元[19] - 本年度融资收入约为570万港元,2023年约为106万港元[19] - 本年度融资开支约为21万港元,2023年无[19] - 集团资产净值减少至约9.9413亿港元,2023年约为11.4233亿港元[19] - 本年度每股亏损约为5.11仙,2023年每股亏损约为7.51仙[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借款,债务对权益比率为0%,2023年12月31日同样无借款,比率为0%[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172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8645万港元[2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0名雇员(2023年:6名),本年度集团总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袍金)约为932万港元(2023年:765万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2023年:无借款),流动比率约为2,285%(2023年:约6,501%),总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约为0%(2023年:约0%)[47]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24年和2023年均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11] - 外国实体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需缴纳10%的预扣税,2024年和2023年税率相同[11] 股息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已派发或拟派发股息[12] - 董事不建议就本年度派发任何股息(2023年:无)[54] 业务线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权益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投资,仅确认一个运营分部 - 投资控股,所有收益来自香港运营[9] - 公司在物流基础设施及供应链服务、先进制造及新能源等领域建立投资布局[31] 各投资项目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碧华创投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1.9498752亿港元,市值/账面价值为8735.9226万港元,未变现收益/(亏损)为 - 4613.6145万港元,累计未变现收益/(亏损)为 - 1.07628294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百分比为8.6%,集团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23.8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百世集团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2.34亿港元,市值/账面价值为342.8249万港元,未变现收益/(亏损)为12.6905万港元,累计未变现收益/(亏损)为 - 2.30571751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百分比为0.3%,集团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0.82%,预计私有化后获得约47.8万美元对价[28][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Meicai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2.0046亿港元,市值/账面价值为2.7942876亿港元,未变现收益/(亏损)为 - 5691.8484万港元,累计未变现收益/(亏损)为7896.876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百分比为27.5%,集团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1.06%[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G7 Connect Inc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1.95亿港元,市值/账面价值为2.2310496亿港元,未变现收益/(亏损)为1329.6789万港元,累计未变现收益/(亏损)为2810.496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百分比为21.9%,集团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2.92%[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兔速递成本/账面价值成本为1.5326018亿港元,市值/账面价值为8164.7646万港元,未变现收益/(亏损)为 - 7095.0854万港元,累计未变现收益/(亏损)为 - 7161.253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百分比为8.0%,集团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比例约为0.15%[28] 各投资项目交易及事件 - 2024年,碧华通过出售晶科科技股票录得出售收益约0.75亿港元,集团从碧华收取股息约0.37亿港元[28] - 2016年11月24日,公司以2570万美元现金代价认购Meicai新发行的股权[32] - 2024年6月19日,百世集团签署私有化相关并购协议,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末前完成私有化[30] - 2024年3月4日,Yimeter以实物股息方式向集团派发红其持有的极兔速递B类股份,并回购集团持有的Yimeter全部B类普通股股份[3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于2016年12月29日以2500万美元认购G7新发行优先股[35]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于2017年11月30日以1.3亿元人民币认购壹米滴答新发行股份[37] - 2023年公司间接新增极兔速递928,605股优先股股份,合计间接持有2,663,871股,上市后间接持有13,319,355股B类股份[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持有极兔速递13,319,355股B类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比例约0.15%[40] - 公司于2016年1月18日以3000万美元认购百世集团一定数量新优先股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0.96%[41] - 2017年9月百世集团按每股美国预托股份10美元完成首次公开发售4500万股美国预托股份,总发售规模4.5亿美元[41] - 2024年6月19日百世集团签署私有化并购协议,以美股A类普通股0.144美元(对应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88美元)价格私有化[43] - 公司预计在百世集团私有化后获得约47.8万美元对价[43] - 2014年9月29日,公司与国开国际控股分别认购碧华11,904股及38,096股普通股,分别约占碧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23.81%及76.19%[44] - 2014年碧华累计出资1.05亿美元认购晶科能源电力优先股,后转为持有晶科科技15.01%普通股,2024年12月31日,碧华直接持有晶科科技约3.00%股权[44] - 2020年5月,晶科科技于上交所完成594,592,922股A股首次公开发售,发行价格为每股4.37元,发行规模约为26.0亿元[44] 业务运营影响因素 - Meicai本年度实现盈亏平衡[33] - 中国物流行业新冠疫情后整体缓慢复苏,影响G7收入增长[36] 公司贷款情况 - 国开国际控股向公司提供最高达1亿美元定期贷款,利率为美元三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65%[20]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等多项准则修订将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董事正评估潜在影响[8]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3日召开应届股东周年大会[55] - 为确定有权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所有转让文件连同相关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6月17日下午四时三十分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56] - 公司将由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6月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6] - 2025年6月23日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将有权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56]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本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自2022年6月30日执行董事白哲先生辞任后,董事会无执行董事,偏离相关规定[5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规定[60] 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1] 审核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均为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2024全年业绩并建议董事会批准[62]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经香港立信德豪同意,但该工作不构成核证委聘工作,未作出保证[63] 公告相关 - 本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本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两网站刊登[64]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卢硯坡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冼锐民先生、张毅林先生和方璇女士[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