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食品(01068)

搜索文档
雨润食品(0106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3 12:03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收益为73.9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9%;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17.3%[16] - 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为3.40亿港元,较去年减亏约14.8%;每股摊薄后亏损为0.246港元[1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73.92433亿港元,较2018年的61.15061亿港元有所增长[67]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5.16635亿港元,2018年为4.20555亿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业绩亏损1.22126亿港元,2018年亏损3.23313亿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为3.21429亿港元,2018年为2.12138亿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4.43555亿港元,2018年亏损5.35451亿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期内亏损4.46245亿港元,2018年亏损5.4138亿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46港元,2018年为0.297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5.31684亿港元,2018年亏损5.67581亿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亏损4.48104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亏损的5.41743亿港元有所减少[79]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5183万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 -7.6483亿港元有所改善[82]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434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4.6618亿港元有所减少[82]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3.1153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 -4.1547亿港元有所减少[82]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1885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1.47007亿港元有所增加[8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为4.4624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4138亿港元[86] - 2019年上半年冷鲜肉及冷冻肉对外收益63.05亿港元,深加工肉制品对外收益10.87亿港元,总计73.92亿港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49.27亿、11.88亿、61.15亿港元[114] - 2019年上半年呈报分部总亏损1.11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05亿港元[114] - 2019年上半年综合亏损4.4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41亿港元[116] - 2019年上半年政府补贴2.3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54亿港元[118] - 2019年上半年租金收入2.6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12亿港元[118] - 2019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3.21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3.1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99亿港元[119] - 2019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4863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回1158万港元,预付租赁款项摊销2.27亿港元,无形资产摊销1811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3.25亿港元[124] - 2019年上半年,即期税项开支1711万港元,递延税项开支979万港元,综合实际税率为 - 0.6%[126][12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4.48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亏损根据此计算,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18.23亿股[129][130]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68789万港元,出售其他资产账面价值122324万港元[131]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原材料给关联方公司137.9万港元,2018年为17.4万港元;销售成品给关联方公司277.2万港元,2018年为1330万港元;从关联方公司采购原材料3422.7万港元,2018年为2734.3万港元[150] - 2019年上半年已付或应付关联公司租金168.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75.9万港元[150] - 2019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酬金143.4万港元,2018年为554.5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5.8万港元,2018年为8.1万港元[156] 产品销售 - 公司冷鲜肉销售额为54.5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4%,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72%[14] - 公司低温肉制品的收益为9.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6%,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13%[14] - 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为10.89亿港元,同比减少8.8%,其中低温肉制品收益9.68亿港元,减少9.6%,高温肉制品收益1.21亿港元[19] 市场环境 - 公司生猪平均采购价比去年上升13.4%,全国猪肉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5%[10] - 生猪平均采购价格比2018年上半年上涨13.4%,屠宰量约378万头,同比增加约16.9%,上游业务销售收入增加27.2%至64.32亿港元[18] 研发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了由三百多名专业人士组成的研发团队,注重中高端新产品的研发[13] - 公司产品拥有四大品牌,提供二百多种冷鲜肉、冷冻肉产品及近千种深加工肉制品[13] 产能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上游屠宰及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的年产能分别约为5265万头及31.2万吨[15] 经营理念与策略 - 公司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将“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经营理念放在首位[11] - 公司努力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以应对市场不稳定因素[10] 毛利与毛利率 - 集团总体毛利增加22.8%至5.17亿港元,整体毛利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7.0%,上游整体毛利率上升1.4个百分点至4.9%,下游整体毛利率减少1.6个百分点至18.6%[20] 其他收支 - 集团其他净亏损为5400万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8870万港元减少[22] - 经营费用为5.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经营费用占集团收益7.9%,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23][24] - 经营业务亏损为1.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亏62.2%,财务开支净额为3.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4] - 所得税开支为约26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93万港元[24] - 资本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54.5%至约3000万港元[26] 债务与诉讼 - 集团若干银行贷款共50.04亿港元未满足契诺,董事会相信导致即时还款机会不高,对业务运作不构成重大影响[27]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31.4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5.32亿港元;总负债为108.5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约200万港元[28] - 2019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4.19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3.7%;预付租赁款项为17.99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下跌2.9%[2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73.6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1.02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2.4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5.33亿港元[33] - 2019年6月30日总债务/总资本比率为75.8%,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3.7个百分点;净债务/总资本比率为73.2%,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3.8个百分点[34] - 2019年6月30日若干资产被用以抵押39.01亿港元银行贷款(2018年12月31日为39.49亿港元)[3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面临银行诉讼要求偿还21.33亿港元贷款(2018年12月31日为21.88亿港元),4.5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2018年12月31日为5.20亿港元)[36] - 承建商就约3.22亿港元建筑费及逾期罚款提出索偿,集团估计需支付1.88亿港元;地方政府就约9100万港元索偿,集团已全额预提拨备[39]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贷款共50.04099亿港元的贷款契约,2018年12月31日为50.01676亿港元[86] - 2019年6月30日,集团面临尚未完结的诉讼共21.3347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87878亿港元[86] - 2019年6月30日及报告日,中国法院已下令冻结集团银行存款3721.5万港元及账面价值4.5228亿港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2018年12月31日分别为2204.3万港元及5.20393亿港元[86]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贷款共50.04亿港元的契诺,无长期贷款分类为流动负债,报告期后贷款未续期及偿还[121] - 2019年6月30日,中国境内银行要求集团附属公司偿还21.33亿港元银行贷款或保证偿还同等价值资产,部分物业、厂房及设备和银行存款被冻结,报告期后无偿还诉讼贷款[12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尚余约188,420,000港元诉讼在进行中,其中54,101,000港元已预提[14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因诉讼需偿还现金约9148.8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30578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记录诉讼亏损拨备9148.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41131亿港元[148] 员工情况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聘用员工约9300名(2018年12月31日约1.0万名),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3.08亿港元,占集团收益4.2%(2018年上半年为3.22亿港元,占5.3%)[4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回顾期中期股息(2018年上半年:无)[45] - 公司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41] 股份情况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822,755,650股[46] - 董事杨林伟、姚国中分别持有相关股份权益2,000,000股、750,000股,占比0.11%、0.04%[46] - 主要股东Willie Holdings Limited、祝义材、吴学琴分别持有股份470,699,900股,占已发行股份25.82%[50]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05年10月3日采纳旧购股计划,2015年8月7日采纳新购股计划并提前终止旧计划,新计划采纳后未授出购股[52] - 2019年回顾期内,旧计划下董事俞章礼、李世保、孙铁新相关购股股权重新分类后为0股[55] - 2019年6月30日,杨林伟、姚国中旧计划下未行使购股股权分别为2,000,000股、750,000股[55] - 2019年回顾期内,旧计划下其他雇员未行使购股股权合计48,325,000股[55] - 2019年6月30日,旧计划下未行使购股股权总计51,075,000股[55] - 2013年3月25日及6月14日授出的购股股权,首两份因业绩未达指标失效,后两份董事会批准豁免归属条件[55] - 2019年3月,俞章禮、李世保及孫鐵新辭任董事,分別被授予500万股、375万股及250万股購股權[58] - 2013年3月25日及6月14日分别授出59,600,000份及105,500,000份购股权,2019年6月30日行使价分别为5.142港元及5.002港元[142] - 截至2019年及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股权获行使及失效[143]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目前由六名董事组成,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祝媛女士兼任,长远会物色新首席执行官[62][63] 会计准则应用 -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若干新订及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于集团会计期间开始生效[89] - 集团采用累积影响法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并确认初步应用该准则作为首次应用日保留盈利期初余额调整的累计影响[91] - 截至2019年1月1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使总资产和总负债均增加1087千港元[93] - 计量经营租赁负债时采用的加权平均利率为5%[93]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诺为4152千港元[95] - 使用2019年1月1日新增借款利率贴现金额为1029千港元[9
雨润食品(0106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8-27 2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73.9243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61.15061亿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5.1663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20555亿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业绩亏损1.22126亿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3.23313亿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期内亏损4.46245亿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5.4138亿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246港元,2018年同期均为0.297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5.31684亿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5.67581亿港元[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3.2758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08.86706亿港元[1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73.6599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 -72.64335亿港元[18]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5183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 -7.6483亿港元[20]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1.490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 -7.1412亿港元[20] - 2019年上半年集团净亏损4.4624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4138亿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73.6599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2.64335亿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及其他贷款分别为63.68337亿港元和5.7275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分别为63.55546亿港元和7.03678亿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188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8687亿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贷款共50.04099亿港元的贷款契约,2018年12月31日为50.01676亿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面临尚未完结的诉讼共21.3347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87878亿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中国法院已下令冻结集团银行存款3721.5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04.3万港元[23] - 2019年6月30日中国法院已下令冻结集团账面价值4.5228亿港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2018年12月31日为5.20393亿港元[23] - 2019年上半年对外收益73.92433亿港元,2018年为61.15061亿港元;呈報分部收益總額75.21608亿港元,2018年为62.50632亿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呈報分部虧損1.11223亿港元,2018年为3.05157亿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综合亏损44624.5万港元,2018年为54138万港元[58]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未能满足若干银行贷款共50.04099亿港元的契诺,2018年12月31日为50.01676亿港元[61] - 2019年6月30日,中国境内若干银行要求公司附属公司偿还21.33475亿港元银行贷款,2018年12月31日为21.87878亿港元[62] - 2019年6月30日,有关诉讼使公司账面价值4.5228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被冻结,2018年12月31日为5.20393亿港元[62]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3.14998亿港元,2018年为1.99093亿港元[63] - 2019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3.21429亿港元,2018年为2.12138亿港元[58][63]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2690万港元,2018年为5929万港元[55][58][66]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实际税率为 -0.6%,2018年同期为 -1.1%[6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4.4810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41743亿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8.22756亿股,与2018年同期持平[6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7.8761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7.53123亿港元[7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38.09869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6.93322亿港元[73] - 董事不建议宣派2019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亦无[74][79] - 2019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要求公司偿还约9148.8万港元现金,公司已记录亏损[77] - 集团在回顾期录得收益73.9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9%[88] - 集团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17.3%[88] - 集团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为3.40亿港元,较去年减亏约14.8%[88] - 集团总体毛利从2018年上半年的4.21亿港元增加22.8%至5.17亿港元,整体毛利率从6.9%上升0.1个百分点至7.0%[92] - 集团其他净亏损为5400万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8870万港元[93] - 集团经营费用为5.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55亿港元减少10.7%,占集团收益7.9%,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95] - 集团经营业务亏损为1.22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3.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亏62.2%[96] - 集团财务开支净额为3.2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12亿港元[97] - 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26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93万港元[98]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48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5.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17.3%[9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现金结余加上受限制银行存款共2.4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64亿港元减少1700万港元[10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之银行及其他贷款为69.4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70.59亿港元减少1.18亿港元[10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31.4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5.32亿港元;总负债为108.5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约200万港元[104] - 回顾期内集团净亏损4.48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5.42亿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500万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7600万港元[107]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73.6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2.64亿港元[107]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2.4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5.33亿港元[107]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债务/总资本比率为75.8%,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3.7个百分点;扣除银行现金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后的净债务/总资本比率为73.2%,2018年12月31日为69.4%[10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若干面值约28.17亿港元的物业等资产被用以抵押39.01亿港元银行贷款,2018年12月31日分别为26.15亿港元和39.49亿港元[1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境内银行要求集团附属公司偿还21.33亿港元银行贷款或同等价值资产,2018年12月31日为21.88亿港元;集团账面价值4.52亿港元资产被中国法院冻结,2018年12月31日为5.20亿港元[112] - 若干承建商就约3.22亿港元建筑费及逾期罚款向集团附属公司索偿,2018年12月31日为3.27亿港元;董事估计集团可能需支付1.88亿港元建筑费,2018年12月31日为1.91亿港元[112] - 若干地方政府向集团附属公司及关联公司索偿约910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31亿港元[11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聘用员工约9300名,2018年12月31日约1.0万名;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3.08亿港元,占集团收益4.2%,2018年上半年为3.22亿港元,占5.3%[11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应用情况 - 集团采用累积影响法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2019年1月1日总资和总负债均增加108.7万港元[31][33][35] - 集团计量经营租赁负债时采用的加权平均利率为5%[37] - 集团选择不将非租赁组成部分与所有租赁组成部分及相关非租赁组成部分分开,作为单一租赁组成部分[40] - 集团选择不确认低价值资产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以及租赁期少于十二个月的租赁[42] - 集团于租赁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43]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确认,集团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符合特定定义的按公允价值列账[44] - 租赁负债按租赁开始之日未支付的租赁付款的现值确认,后续按规定方式计量[46][48] - 集团将投资物业出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相关报表无重大影响[49] - 集团采用累积影响法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2018年比较信息未重述[50] - 集团于2019年1月1日确认以前分类为经营租赁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并评估减值[50] - 集团采用多种实际合宜方法处理租赁相关事项[51] 业务线出售情况 - 2018年1月出售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全资附属公司全部权益,亏损422.4万港元[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冷鲜肉销售额为54.5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4%,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72%,占上游屠宰业务收益约85%[85] - 集团低温肉制品收益为9.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6%,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13%,占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收益约89%[85] - 集团在2019年上半年生猪平均采购价比去年上升13.4%,屠宰量约37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6.9%[89] - 集团上游业务整体销售收入(抵销内部销售前)比去年增加27.2%至64.32亿港元[89] - 集团冷冻肉销售额为9.8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84.9%,占上游业务总收益约15%[89] - 集团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抵销内部销售前)为10.89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8%[91] - 集团高温肉制品收益为1.21亿港元,占深加工业务总收益约11%[91] 公司治理与运营情况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将若干功能授予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119] - 公司自2019年3月28日起委任祝媛女士兼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120] - 董事会成员有一半人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规定的标准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各董事在回顾期内遵守规定[122] - 回顾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3]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讨论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财务报告事宜,包括审阅集团回顾期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24] - 自2019年6月30日至公告日,集团无其他重大事项[125]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发布[126] - 公告日,执行董事为祝媛、杨林伟及姚国中,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高辉、陈建國及缪冶炼[127] 诉讼与索偿情况 - 承建商就约3.22126亿港元建筑费及逾期罚款向公司附属公司索偿,公司估计可能承担约1.87805亿港元,已预提[7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根据法院判决须偿还约9439.4万港元应付建筑费及约3931万港元逾期罚款,未结算[76] - 截至报告日,尚有共约1.8842亿港元诉讼在进行中,其中5410.1万港元已包括在预提金额[76] 企业所得税情况 - 中国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农产品初加工业务及屠宰业务利润获豁免[67]
雨润食品(0106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7 17: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集团就非流动资产大幅计提约39.14亿港元的减值亏损,2015 - 2018年合共计提约71.23亿港元减值亏损[12] - 2018年集团实现收入126.51亿港元[16] - 2018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7.59亿港元,较2017年的19.15亿港元增加28.44亿港元[16] - 撇除减值亏损等非经营项目,2018年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为6.48亿港元,较2017年的8.81亿港元大幅减亏约26.5%[16] - 2018年公司录得收益126.5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9%[31] - 2018年公司计提约39.14亿港元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31] - 2018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47.59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8.44亿港元[31] - 2018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后亏损为2.611港元[31] - 2018年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为6.48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减亏约26.5%[31] - 公司将折现率从2017年的17%增加至2018年的19%,2018年计提约39.14亿港元减值亏损(2017年:6.74亿港元),2015 - 2018年累计计提约71.23亿港元减值亏损[35] - 公司总体毛利从2017年的7.23亿港元大幅增加33.5%至2018年的9.66亿港元,整体毛利率从6.0%上升1.6个百分点至7.6%[40] - 2018年其他净亏损为6430万港元(2017年:3.71亿港元),比去年减少82.7%[42] - 2018年经营费用为52.4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2.47亿港元,扣除减值亏损后经营费用为13.27亿港元(2017年:13.19亿港元),占收益10.5%(2017年:10.9%)[43] - 2018年财务开支净额为4.28亿港元(2017年:2.64亿港元),比去年增加62.1%[47] - 回顾年度所得税抵免约为1032万港元,去年开支约为997万港元[48] - 回顾年度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7.59亿港元,2017年为19.15亿港元[4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定息债务比率为81.0%,2017年12月31日为69.9%[49] - 回顾年度资本开支为8275万港元,2017年为6200万港元[49] - 回顾年度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为6.48亿港元,2017年为8.81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减亏约26.5%[5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未能满足约50.02亿港元银行贷款的契约,2017年12月31日为59.16亿港元[5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总债务/总资本比率为72.1%,较2017年12月31日的49.0%增加23.1个百分点[5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扣除银行现金等后的净债务/总资本比率为69.4%,2017年12月31日为47.3%[5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为108.51亿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减少4.10亿港元[53]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7.01亿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减少46.94亿港元[53] - 2018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银行要求公司附属公司偿还约21.88亿港元银行贷款或同等价值资产,2017年为14.81亿港元;2018年约5.20亿港元资产被法院冻结,2017年为1.73亿港元[61] - 承建商就约3.27亿港元建筑费及逾期罚款提出索偿,2017年为2.49亿港元;公司估计承担费用约1.91亿港元,2017年为1.68亿港元;2018年需立即偿还9500万港元应付建筑费和4100万港元逾期罚款,2017年分别为6200万港元和2700万港元;截至报告日,约1.91亿港元诉讼仍在进行,2017年为1.59亿港元[62] - 地方政府向公司附属公司及关联公司索偿约1.31亿港元,2017年为1.74亿港元,公司已全额预提拨备[64] - 2018年员工成本总额为6.26亿港元,占收益5.0%,2017年为5.94亿港元,占收益4.9%[64] - 2018年度主营业务亏损6.48亿港元,较2017年度大幅减亏26.5%[75] - 2018年年度审核费用为520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879万港元,总计6079万港元[138][139][1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生猪平均采购价比去年下降18.0%[26] - 2018年公司冷鲜肉销售额为96.6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2%[29] - 2018年公司低温肉制品收益为19.22亿港元,与去年相若[2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上游屠宰年产能同比净减少250万头至5265万头[3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年产能维持在约31.2万吨[30] - 2018年生猪平均采购价格比2017年下跌18.0%,屠宰量约661万头,比去年增加约21.0%[37] - 2018年上游业务整体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5.2%至106.94亿港元(2017年:101.62亿港元)[38] - 2018年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比去年增加2.0%至21.76亿港元(2017年:21.34亿港元)[39] - 2018年上游业务冷鲜肉和冷冻肉毛利率分别为5.2%和1.0%(2017年:3.4%及 - 3.3%),整体毛利率为4.8%,比去年上升1.9个百分点[41] - 2018年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低温肉制品毛利率为19.4%,较去年减少0.5个百分点;高温肉制品毛利率从23.4%大幅上升6.6个百分点至30.0%,整体毛利率与去年的20.3%相若[4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祝媛于2019年3月28日被委任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6] - 俞章礼、李世保呈辞于2019年3月28日生效,孙铁新呈辞于2019年3月7日生效[6] - 俞章礼、李世保于2019年3月28日分别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孙铁新于2019年3月7日辞任执行董事[83] - 俞章禮和祝媛分别于2019年3月28日辞任和获委任[98]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1] - 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主席为俞章礼,首席执行官为李世保,二者职务由不同人士担任[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固定任期均为三年,所有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87][88] - 公司为董事及行政人员购买适当保险,管理层每年检讨保障范围[89]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共召开四次定期会议,约每季度一次,还召开数次紧急特别会议[92] - 俞章礼、李世保、孙铁新等执行董事故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定期会议出席率均为4/4[92] - 高辉、陈建國、缪冶炼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定期会议出席率均为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5/5[92] - 公司每月为董事会成员提供公司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最新资料[94] - 董事会自公司股份上市起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订有明确职权范围并适时审阅[95] - 董事会将企业管治、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职责授权给审核委员会[95]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5年12月17日修订生效[95] - 审核委员会回顾年度工作包括审阅集团年度及中期财务报表等多项内容[104] - 薪酬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薪酬政策及酬金等工作[105]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及建议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工作[105] - 公司董事在回顾年度内均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31] - 执行董事薪酬由固定薪金及酌情奖励金两部分组成[132] - 提名委员会按多种标准挑选及提名新董事候选人[133]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29日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现有六名董事,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34] - 董事会确认回顾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运作[140] - 董事会负责确保内部监控系统合适有效,授权审核委员会监察及检讨系统有效性[164] - 内审部根据审核委员会审批的计划进行内审工作,识别主要风险范畴并建立监控措施[164] - 公司已授权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并定期检讨检举政策和制度的成效[169] - 董事确认须就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承担有关责任[170]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目标是确保股东可方便、平等和及时地获得公司公正及易于理解的资料[171] - 公司利用多个沟通渠道使股东及有意投资者能紧跟集团的最新业务情况及发展[174] - 在回顾年度内,公司之组织章程文件并无任何重大变动[175] - 持有公司附有股东大会投票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请求书递呈后两个月内举行[176] - 持有公司股东大会投票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二十分之一(5%)之登记股东,或不少于100名有关登记股东,可向公司提交书面要求[177] - 提交提名候选董事通知书的期限由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计,至最迟到股东大会举行之日七天前为止[181] - 股息的宣派、支付及数额将由董事会酌情厘定,宣派等须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及章程细则[185] - 公司股东在公司处于增长阶段等三种情况下可能不获派任何股息[186] 公司业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 集团业务受经济气候、市场表现、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市场增长预期、消费者喜好变化、证照管理、财务风险等因素影响[142][145][147][151][152][155] - 集团采取与至少三家或以上供应商洽谈、确保合理安全库存等措施保障供应链稳定性和持续性[146] - 集团针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上游屠宰业务根据生猪价格预期调整库存量,下游深加工业务通过原料战略储备控制成本[149][150] - 集团在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上采取审慎策略,通过小试、中试及生产环节逐步推向市场,并淘汰无潜力产品[151] - 集团需领取多项执照及许可证方可经营业务,会完善制度、安排巡检及更新证照[152] - 集团业务受经济条件对消费者信心和购买习惯的影响,会定期分析各区销售情况[142] - 集团业务可能因生猪、生肉等主要原材料供应中断或质量倒退受重大不利影响[145] - 集团业务易受原材料价格及其他经营成本上升影响,未必能将成本上涨全转嫁消费者[147] - 若中国冷鲜肉及冷冻肉市场未达预期增长或集团未掌握消费者喜好变化,产品需求可能下跌[151] - 公司所处的中国生猪屠宰及深加工肉类行业受多部门严格管制,法规政策修改或未达标准可能影响业务[156] - 动物疾病或流行性疫病爆发可能干扰客户或供应商业务,使零售行业低迷,影响公司业务及收益[157] - 公司将加强疾病监控,对疫情地区加大检验检疫、减少或停止采购,发挥全国产品调配能力降低疫病影响[158] - 公司推出拥有21道检验检疫的全流程控制体系保障食品安全[160] - 公司从欧洲引进先进设备,实现封闭、自动作业,避免人为污染[161] - 公司理化和微生物检验能力通过认证,建立高于行业和国家的标准,实行出厂“三关”管理[161] - 公司采用全程冷链运输模式,控制运输温度在0.4摄氏度,实时监控确保全程冷链[161] - 公司建立危机应变处理程序,制订内幕消息披露政策[166][167] 公司可持续经营相关 - 核数师对公司2018年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使用的可持续经营假设无法发表意见[67] - 董事认为公司有能力支持运营及履行到期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恰当,但核数师认为计划及措施结果受多重不确定性影响[68] - 董事认为祝义材事件对公司运营和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不利影响,祝义材已于2019年1月回家[68] - 公司面临业务亏损、银行贷款违约、诉讼增加等挑战,但积极与银行商讨续贷和新融资,有成功续贷案例[69] - 2018年公司积极提升盈利能力、控制成本,2019年将继续执行该政策以增加经营现金流[69] - 2019年公司将采取措施加快应收款项收回速度[72] - 公司董事认为具备足够财务资源支持运营及履行2018年12月31日起12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72] - 审核委员会和董事在持续经营基准的立场及观点一致[73] - 2019年公司继续采取措施改善现金流和业务,争取解决与核数师在持续经营基准的意见分歧[74] - 公司已采取措施解决核数师无法对综合财务报表作出意见的问题[187] 公司其他信息 - 集团生猪平均采购价在约人民币10.31元至15.37元(每公斤)之间波动[14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生肉及深加工肉制品业务,品牌有“雨润”等,业务性质无重大改变[190] - 董事会建议本年度不派发末期股息[192] - 近三年集团所在地环保局实时在线监测未出现污水、烟尘排放超标等重大违规现象[197] - 集团制定合规程序确保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审核委员会检讨及监察相关政策[19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在国内和香港共聘用员工约1.0万名[199] - 集团内部开设管理培训班,开发特定业务管理培训课程,涵盖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