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雨润食品(01068)
icon
搜索文档
雨润食品(0106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9.92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900万港元,同比减亏1.09亿港元[12] - 2024年公司收益为9.92亿港元,2023年为14.11亿港元,同比减少29.7%[27] - 2024年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900万港元,2023年为1.48亿港元,亏损大幅收窄[27]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后亏损为0.021港元,2023年为0.081港元[27]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900万港元,2023年为1.48亿港元[40] - 2024年冷鲜肉收益4.79亿港元,2023年为8.35亿港元,减少42.6%,占总收益约48%(2023年:59%)[24][28] - 2024年低温肉制品收益2.94亿港元,2023年为2.71亿港元,增加8.5%,占总收益约30%(2023年:19%)[24][30]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3.6个百分点至11.6%,总体毛利为1.15亿港元,较上年提升2.1%[31] - 2024年上游业务整体毛利率为0.6%,比上年的1.2%下跌0.6个百分点[31] - 2024年下游整体毛利率为25.4%,较上年的24.9%上升0.5个百分点[31] - 2024年公司其他净收入约9600万港元,2023年为其他净亏损1.05亿港元[32] - 2024年计提约4200万港元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34] - 2024年经营费用为1.95亿港元,占收益19.7%,扣除减值后较上年减少23.0%,占收益9.4%[36] - 2024年经营业务利润为1600万港元,2023年亏损1.70亿港元[37] - 2024年财务开支净额为520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升36.6%[38]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5万港元,2023年为700万港元[39]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00万港元,较2023年末增加4.3%,定息债务比率为94%[41] - 2024年末未偿还银行借款为4.44亿港元,较2023年末减少2400万港元,3.44亿港元借款未满足借款契诺且已逾期[41][42] - 2024年末总资产为6.45亿港元,较2023年末减少3.67亿港元,总负债为13.53亿港元,较2023年末减少3.48亿港元[47]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净值为8.72亿港元,较2023年末改善1.07亿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约1700万港元应收贸易账款抵押2700万港元银行借款,2023年分别为1300万港元和3100万港元[51] - 回顾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6600万港元,占收益6.6%,2023年为9900万港元,占7.0%[56] - 2024年度审核费用为125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550万港元,总计1800万港元[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上游屠宰年产能减少约100万头至235万头,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年产能减少3.6万吨至2万吨[25] - 公司通过小试、中试及生产环节推出新产品,并根据销售情况淘汰旧产品、改良创新[95] - 上游屠宰业务根据生猪价格预期调整库存,下游深加工业务通过原料战略储备控制成本[96]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18] - 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18] - 202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18] - 2024年全国出栏生猪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猪肉产量5706万吨,同比下降1.5%[19] - 2024年末全国生猪存栏数42743万头,同比下降1.6%[19] - 2024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约为每公斤17.08元,同比上涨约11.3%[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长远会物色合适首席执行官[62] - 董事会目前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固定任期为3年[70] - 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公司下一个股东大会完结,且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69] - 公司为董事及行政人员购买责任保险,管理层每年检讨保障范围[71]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共召开4次定期会议,约每季度一次[71] - 公司每月为董事会成员提供公司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的最新资料[74] - 公司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订有符合规定的职权范围并定期审阅[75]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高辉,成员有陈建國、徐幸蓮[76]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高辉,成员有陈建國、祝媛[76]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陈建國,成员有高辉、祝媛[76] - 审核委员会负责财务汇报、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审计等职责[76] - 薪酬委员会负责拟定董事薪酬及福利政策和架构[76]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出建议[76]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准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81] - 执行董事薪酬由固定薪金和酌情奖励金两部分组成[82]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29日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84] - 公司在招聘中高层员工时致力实现性别多元化,以拥有女性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潜在继任人[86] - 公司拥有来自会计、法务和食品工程行业经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公司目标是参考股东期望及最佳实践维持性别多元化的适当平衡[86] - 公司业务可能受经济气候、市场表现、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90][91][94]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供应链稳定性和持续性,包括与至少三家供应商洽谈、确保安全库存等[92] - 回顾年度内,公司生猪平均采购价在约人民币14.66元至20.67元/公斤之间波动[94] - 公司需领取多项执照及许可证经营业务,若未通过检查或未续领可能影响业务,公司会完善制度并安排人员巡检和更新证照[9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处于净负债状态,但有足够非流动资产支持日常运营,董事认为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98] - 公司受市场、流动资金及信贷等财务风险影响,金融风险管理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98] - 公司受多项诉讼风险影响,详情见“管理层论述与分析”中“或有负债”一节[99] - 中国生猪屠宰及深加工肉制品行业受政府多方面规范,法规政策修改或未达标准可能影响公司业务[100] - 公司遵循政府方针,与主要部门密切沟通,参与政策法规制定防范政策突变影响[103] - 动物疾病或流行性疫病爆发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公司会监控疫情并减少从疫区购货[104] - 食品安全存在风险,公司推出21道检验检疫全流程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合格[105] - 生产加工环节引进先进设备,产品出厂前进行多项检验,配送车辆安装温控仪实现全程温度监控[106] - 董事会在审核委员会和内审部协助下检讨集团系统有效性,认为重要范畴合理有效运作[109]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统筹及监管ESG相关事宜[109] - 集团建立危机应变处理程序以应对突发事故[110] - 公司制订内幕消息披露政策[111] - 公司采纳检举政策,审核委员会监督并检讨成效[112] - 董事承担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责任,确保符合法规及准则并适时刊发[113] - 公司采纳股东通讯政策,目标是让股东方便平等及时获取资料[115] - 公司委任高级管理人员处理投资者关系,通过多渠道与股东和投资者沟通[115] - 持有公司附有股东大会投票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有权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8] - 持有公司股东大会投票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二十分之一(即5%)之登记股东,或不少于100名有关登记股东,可提交书面要求[119] - 股东提交的陈述书不超1000字[119] - 提交提名候选人通知期限为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至大会举行之日七天前[122] - 股息宣派、建议及支付由董事会酌情厘定,考虑公司财务表现、资金状况等因素[124][125] - 公司处于增长阶段、计划回购股份、利润不足或亏损时,股东可能不获派股息[125] - 公司与一家银行达成逾期借款本金分五年偿还,获豁免部分前期应付利息及罚息[127] - 集团仍有来自一家中国境内国有商业银行本金为港币3.44亿元的未偿还银行借款已逾期[130] - 若计划完成且无新情况,2025年核数师报告或移除“无法作出意见”[13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就“无法作出意见”立场一致,且信纳管理层行动计划可解决该问题[133] - 集团对经销商制定激励机制并签合同规范业务[150] - 集团对供应商管理及原材料订立制度规范[151] 其他重要内容 - 祝媛自2019年3月28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等职[60] - 高辉自2005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注册会计师和税务顾问[61] - 陈建自2010年1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执业律师[61] - 回顾年度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62] - 回顾年度内董事祝媛出席董事会定期会议4/4、薪酬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72] - 回顾年度内董事杨林伟出席董事会定期会议4/4、股东周年大会1/1[72] - 回顾年度内董事高辉出席董事会定期会议4/4、审核委员会会议4/4、薪酬委员会会议1/1、提名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国内外共聘用约1000名员工[146] - 集团业务回顾、业绩表现等分析分别在年报第3 - 5页主席报告书和第6 - 15页管理层论述及分析中[141] - 公司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披露在年报第24 - 29页[142] - 集团环境政策及表现详情在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披露[144] - 集团制定合规程序,审核委员会检讨及监察遵守企业管治和监管规定政策[145] - 回顾年度内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16] - 2024年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法作出意见[12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生肉及深加工肉制品业务,年内无重大改变[137]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不派末期股息[139] - 2025年资本开支初步预计为1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建工程、厂房维护及设备升级等[5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之储备约为港币137,795,000元[160] - 年内集团五大客户合占集团营业总额百分比及五大供货商合占集团总采购额百分比均低于30%[16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股东祝义材先生直接或间接拥有一家为集团五大客户之公司约33%的权益[16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822,755,650股[174] - 公司于2005年10月3日采纳旧购股权计划,2015年8月7日采纳新购股计划并提前终止旧计划[178] - 根据新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之最高股份数目为182,275,565股,占通过及批准采纳新购股计划相关决议案当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81] - 所有根据新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在行使时发行的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81] - 年报日,新购股计划可予发行之股份总数为182,275,565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82] - 合资格参与者行使购股权致十二个月内发行股份总数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1%时,董事会授出购股权限需获股东批准[183] - 购股期限自要约日期起计不得超十年,接纳购股时承授人须付1港元,要约三十个营业日内供接纳[184][185] - 行使价由董事会定,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最高者[186] - 新购股计划自2015年8月7日起十年内有效,年初及年末可授购股数均为182,275,565,年内无购股授出等情况[187] - 2024年12月31日,Willie Holdings Limited、祝义材、吴学琴持股470,699,900,占已发行股份25.82%[193] - 包装材料采购框架协议2024 - 2026年交易上限分别为1260万元、1270万元、1280万元,年内采购约318万元[195][196] - 祝先生间接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约25.82%权益,持有江苏雨润精选食品约33%股权[196] - 包装材料采购框架协议交易须遵守申报、年度审阅及公告规定,豁免独立股东批准[196] - 包装制品及材料供应框架协议2024 - 2026年交易上限分别为260万元、290万元、320万元[197] - 包装材料采购及供应框架协议均为期三年,自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195][197] - 年内包装制品及材料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310,000元(约港币340,000元)[198] - 祝先生间接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约25.82%的权益[198] - 祝先生持有江苏雨润精选食品约33%股权[198] - 祝先生直接或间接拥有南京中商集团约57%的权益[198] - 包装制品及材料供应框架协议年度上限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198]
雨润食品2024年营收延续下滑趋势 流动性压力凸显
犀牛财经· 2025-04-01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 雨润食品2024年业绩有营收下滑但亏损收窄情况,转型策略使毛利率提升但仍面临多重挑战,投资者对其长期前景看法分化,能否走出低谷有待观察战略执行与外部环境协同效应 [2][3]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益9.92亿港元,较2023年的14.11亿港元下降29.67%,延续营收下滑趋势 [2]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857.3万港元,同比收窄73.87% [2] 业务结构与转型 - 2024年将资源集中于毛利率较高的“哈肉联”品牌及低温肉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推动集团整体毛利率提升3.6个百分点至11.6%,总体毛利微增2.1%至1.15亿港元 [3] 面临挑战 - 截至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达8.72亿港元,银行借款中2.51亿港元已逾期 [3] - 一家附属公司因未及时偿还银行贷款面临诉讼,被法院判决偿还银行借款及利息共计4.17亿港元 [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4098万港元 [3] 投资者看法 - 部分机构认为公司通过品牌聚焦与产品升级已展现出韧性,若后续借助行业回暖优化资产结构,或有望重获市场信心 [3] - 也有声音指出其债务重压与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不容忽视 [3]
雨润食品(0106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21:4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9.92369亿港元,较2023年的14.10943亿港元下降29.7%[3] - 2024年毛利为1.15342亿港元,较2023年的1.1299亿港元增长2.1%[3] - 2024年经营业务业绩为1587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的1.69586亿港元实现扭亏[3] - 2024年年内亏损为3640.4万港元,较2023年的2.01293亿港元有所收窄[3]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021港元,较2023年的0.081港元有所减少[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3872亿港元,较2023年的3.73825亿港元下降36.1%[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4.06233亿港元,较2023年的6.38126亿港元下降36.3%[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2.78594亿港元,较2023年的16.17367亿港元下降20.9%[5]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8.72361亿港元,较2023年的9.79241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和2023年对外收益分别为992,369千港元和1,410,943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呈報分部收益總額分别为992,369千港元和1,424,788千港元[16][17] - 2024年和2023年呈報分部稅前總利潤╱(虧損)分别为27,757千港元和 - 161,174千港元[16][17] - 2024年和2023年年度綜合虧損分别为 - 36,404千港元和 - 201,293千港元[17]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淨收入╱(虧損)分别为95,759千港元和 - 105,354千港元[20] - 2024年和2023年除所得稅前虧損中存貨成本分别为877,027千港元和1,297,953千港元[21] - 2024年和2023年應收貿易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的減值虧損淨額分别为55,879千港元和1,608千港元[21] - 2024年和2023年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減值虧損分别为42,119千港元和56,495千港元[21] - 2024年和2023年銀行借款利息支出分别为50,351千港元和35,918千港元[21] - 2024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所得税抵免为-4.5万港元,2023年为-658万港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3857.3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8.22756亿股计算[25]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2.86749亿港元,2023年为4.52756亿港元[28]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9.08023亿港元,2023年为11.70268亿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借款共3.43553亿港元(2023年:4.37069亿港元)的借款契诺,此等借款及2.50721亿港元(2023年:2.63326亿港元)应付利息已逾期[31] - 2024年12月31日,境内一家银行要求附属公司偿还3.43553亿港元(2023年:4.37069亿港元)银行借款或保证偿还同等价值资产,诉讼未完结[31] - 2024年12月31日,附属公司须偿还未偿还银行借款连应付利息共4.16664亿港元(2023年:5.06208亿港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亏损3640.4万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8.72361亿港元,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借款分别为3.69922亿港元及7368.9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98.3万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若干以往财务期间产生的3.43553亿港元流动银行借款连2.50721亿港元应付利息已逾期[34] - 2024年公司收益为9.92亿港元,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900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后亏损为0.021港元[46]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上升3.6个百分点至11.6%,总体毛利为1.15亿港元,较上年提升2.1%[49] - 集团其他净收入为9600万港元,2023年为净亏损1.05亿港元[51] - 集团计提4200万港元的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52] - 集团经营费用为1.95亿港元,占收益19.7%;扣除减值亏损后经营费用为930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23.0%[53] - 集团经营业务利润为1600万港元,2023年亏损1.70亿港元[54] - 集团财务开支净额为520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升36.6%[55] - 集团所得税抵免为5万港元,2023年为700万港元[56]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900万港元,2023年为1.48亿港元[57]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0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4.3%;未偿还银行借款为4.4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2400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6.4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2亿港元减少3.67亿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为13.5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1亿港元减少3.48亿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9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6亿港元减少1.27亿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8.7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79亿港元改善1.07亿港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银行借款为3.70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6亿港元减少[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1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00万港元增加[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亏损约7.05亿港元[66]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660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6.6%,2023年为9900万港元,占收益7.0%[71] 债务重组与逾期情况 - 2024年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就8310.9万港元本金及5536.3万港元应付利息的银行借款达成债务重组协议[8] - 公司有本金为港币343,553,000元的尚未偿还的违约银行借款[9] - 2024年12月,集团与一家银行就8310.9万港元本金及其5536.3万港元应付利息的未偿还债务调解,确认债务清偿收益5615.2万港元[31] - 集团在2024年与一家银行达成逾期借款本金分五年偿还,豁免部分前期应付利息及罚息的共识[74] - 集团仍有来自一家中国境内国有商业银行本金为3.44亿港元的未偿还银行借款已逾期,正与银行沟通解决方案[76] 税务相关情况 - 集团旗下中国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业务企业及屠宰业务利润获豁免[23] - 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外资企业赚取利润收取股息须支付10%预扣税,香港投资控股公司按5%计算[2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股息,2023年亦无派息[2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37] 公司运营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6月13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6]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0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38] - 2025年资本开支初步预计为1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建工程、厂房维护及设备升级等[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冷鲜肉收益为4.79亿港元,较上年减少42.6%,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48%,占上游屠宰业务收益约87%[44] - 2024年公司低温肉制品收益为2.94亿港元,较上年增加8.5%,占抵销内部销售前公司收益约30%,占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收益约67%[44] - 2024年末公司上游屠宰年产能比2023年末减少约100万头至235万头,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年产能减少3.6万吨至2万吨[45] - 2024年公司屠宰量比上年减少约50.8%至约25万头,上游业务整体销售收入比上年减少43.6%至5.52亿港元[47] - 2024年公司冷鲜肉收益占总收益及上游总收益比例分别约为48%及87%,达4.79亿港元,冷冻肉收益占上游业务总收益约13%,销售额为7300万港元[47] - 2024年公司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比上年轻微减少约1.1%至4.40亿港元[48] - 2024年公司低温肉制品收益占深加工业务总收益约67%,高温肉制品收益占总收益及深加工业务总收益分别约15%及约33%[48] - 上游整体毛利率为0.6%,比上年下跌0.6个百分点;下游整体毛利率为25.4%,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50] 核数师与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核数师因集团持续经营的多项不明朗因素不对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作出意见,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恰当,但核数师未能确认管理层假设的合理性[73] - 假设所有计划按计划完成,核数师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评估完成满意审阅,2025年财务报表核数师报告中“无法作出意见”或可被移除[77] - 审核委员会和董事立场一致,信纳管理层解决“无法作出意见”的行动计划[78][79]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并就董事会及独立核数师不同意见表达看法[84]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董事会主席祝媛兼任首席执行官职务,长远公司会物色及委任合适的首席执行官[80] - 公司董事在2024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8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2024年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2] 重大事件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剩余租赁负债6065.1万港元以及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2231.6万港元已全部撇减[22]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无其他重大事件发生[83] 应收账款抵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账面价值约1700万港元的应收贸易账款被用以抵押约2700万港元银行借款[67] 客户信贷期情况 - 集团一般向客户提供30日至90日信贷期,延长需高级管理层特别批准[29]
雨润食品(01068)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3-10 17:16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3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2024年度全年业绩公告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末期股息建议(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公司执行董事为祝媛及杨林伟[5] - 公告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高辉、陈建國及徐幸蓮[5]
雨润食品(01068) - 自愿公告 – 银行借款调解情况更新
2024-12-24 18:52
业绩相关 - 若干以往年度已计提利息及罚息可冲回,相关调整约人民币5200万元(约港币5600万元)[3] 债务处理 - 公司一直与境内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就逾期未偿还银行借款沟通[3] - 2024年12月23日与一家银行达成共识并签署调解协议[3]
雨润食品(01068) - 持续关连交易-生猪採购框架协议及生猪肉供应框架协议之补充资料
2024-12-20 18:40
采购协议额度 - 生猪采购2022 - 2024年度上限分别为1100万、1400万、1800万人民币[4] - 生猪肉供应2022 - 2024年度上限均为4100万人民币[7] 采购实际交易额 - 生猪采购2022 - 2023实际交易额分别为293万、33万人民币[4] - 生猪肉供应2022 - 2023实际交易额分别为3026万、189万人民币[8] 经营规模与收益 - 2022年1月28日后112家附属公司转新平台子公司,经营规模比重整前减少约9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未经审核综合收益约4.9亿元人民币[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采购约1000头生猪,建议年度上限200万元占2024年前十月采购额0.5%[6] - 认为2026 - 2027年生猪采购建议额度上限400万、600万元公平合理[6] - 2025 - 2027年生猪肉供应框架协议建议年度上限依采购计划等确定[9]
雨润食品(01068) - 於百慕达之主要股份登记及过户总处之变更
2024-12-13 17:05
股份登记变更 - 2025年1月1日起百慕达主要股份登记及过户总处变更为Appleby Global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2] - 香港股份登记及过户分处仍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2]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告日执行董事为祝媛及杨林伟[2] - 公告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高辉、陈建国及徐幸莲[2]
雨润食品(01068) - 持续关连交易 - 生猪採购框架协议及生猪肉供应框架协议
2024-12-12 19:08
生豬肉供應框架協議 由於現行的生豬肉供應框架協議將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到期屆滿,本公司 遂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與該等生豬肉買方實體訂立了生豬肉供應框架協議, 在現行的生豬肉供應框架協議屆滿後,繼續向該等生豬肉買方實體及/或其各自的附 屬公司及/或聯繫人供應生豬肉。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YURUN FOOD GROUP LIMITED 中 國 雨 潤 食 品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068) 持續關連交易 生豬採購框架協議及生豬肉供應框架協議 生豬採購框架協議 由於現行的採購框架協議將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到期屆滿,本公司遂於二 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與該銷售實體訂立了生豬採購框架協議,在現行的採購框架 協議屆滿後,繼續向該銷售實體及/或其附屬公司及/或聯繫人採購生豬。 《上市規則》的涵義 於本公告日,祝先生是本公司的主要股東,間接擁有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約 ...
雨润食品(0106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2
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港币5.39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港币7.70亿元;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港币10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港币2000万元;每股基本及摊薄后亏损为港币0.006元,2023年上半年为港币0.011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冷鲜肉销售额为港币2.70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港币4.4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0%,占抵销内部销售前公司总收益约50%,2023年上半年为57%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低温肉制品的销售额为港币1.54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港币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5%,占抵销内部销售前公司总收益约28%,2023年上半年为18% [8] - 屠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0.1%至约14.9万头,上游业务整体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43.1%至3.12亿港元[12] - 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为2.27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2%[13] - 低温肉制品收益为1.54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9.5%;高温肉制品收益为7300万港元[14] - 集团整体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9.0%上升5.0个百分点至14.0%,总体毛利为7600万港元,比上年同期上升约9.4%[15] - 经营业务利润为约1200万港元,上年同期经营业务亏损约2800万港元[19]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约1000万港元,上年同期约2000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38,97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69,700,000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5,50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9,021,000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业绩为11,606,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7,942,000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19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9,149,000港元[55][5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006港元,2023年同期为0.011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48,120,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6,341,000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为1319.1万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538,975千港元,2023年为769,700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综合亏损为13,191千港元,2023年为39,149千港元[71][72] - 2024年上半年冷鲜肉及冷冻肉对外收益为312,426千港元,2023年为537,989千港元;深加工肉制品对外收益2024年为226,549千港元,2023年为231,711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冷鲜肉及冷冻肉呈报分部业绩亏损22,510千港元,2023年亏损57,959千港元;深加工肉制品呈报分部业绩2024年盈利40,189千港元,2023年盈利33,767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为1,809千港元,2023年为1,842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事开支为34,69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50,616,000港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463,47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00,679,000港元[7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总额分别为45,000港元和6,719,000港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0,06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0,197,000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品予关联方公司为11462.4万港元,2023年为11671.7万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或应付予关联公司的租金为15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6.1万港元[92] 产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上游屠宰及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的年产能分别约为335万头及5.6万吨,与2023年12月31日的年产能一致[9]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通过「哈肉联」系列品牌开展业务,加强新品研发和丰富产品形态,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6] - 公司将产品质量与安全放首位,建立各环节内控制度,还在加工技术和包装材料等方面加强研发[8] - 未来公司将在质量体系建设上继续努力,加大投入产品的研发和质量管控能力,提升产品品质[8] - 公司将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徑[41] 费用情况 - 经营费用为6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5%,经营费用占集团收益12.2%[18] - 财务开支净额为约25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8.6%[20] - 2024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为24,842千港元,2023年为17,926千港元[72][75]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为23,836千港元,2023年为17,17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1,038千港元,2023年为1,069千港元[7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2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700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款为4.6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300万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4.34亿港元银行借款的若干借款契诺,此等借款连同预提利息2.85亿港元已逾期[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5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400万港元;总负债为16.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600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100万港元;预付租赁款项为44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00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10.19亿港元,负债净值为7.37亿港元,银行借款为4.6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200万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若干账面价值约1300万港元的应收贸易账款被用以抵押约3100万港元的银行借款[33] - 2024年6月30日中国境内若干银行向公司旗下附属公司提出诉讼,要求偿还约4.34亿港元银行借款[34]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16,78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006,000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6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298,000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1,018,66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979,241,000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值为 - 737,49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689,379,000港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88.2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6.9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38.4万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6.6万港元,较年初的3929.8万港元减少[6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及负债净值分别为10.18661亿港元及7.37499亿港元[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4648.91万港元[65] - 2024年6月30日,若干银行借款4339.56万港元连同预提利息2845.99万港元已逾期,银行已展开诉讼[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借款共433,956,000港元的借款契诺,此等借款及284,599,000港元的预提利息已逾期[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境内银行要求附属公司即时偿还433,956,000港元银行借款或保证偿还同等价值资产[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附属公司须偿还已判决的未偿还银行借款连同应付利息共523,021,000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16,78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006,000港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值为48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存货撇减冲回为1,350,000港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59,48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683,000港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445,30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2,756,000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05.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712.4万港元[8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9719.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61.7万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资本承担为46880.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086.8万港元[90] - 2024年6月30日关联方物业及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39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27.7万港元[9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关联公司款项为6945.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14.7万港元[9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关联公司款项为35042.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256.4万港元[95] - 2024年8月5日,附属公司出售土地及物业,总代价约为5559万港元[100]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员工约800名,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200名;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3500万港元,占收益6.4%[3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回顾期之中期股息[42] - 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9] 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Willie Holdings Limited、祝義材、吳學琴分别持有公司470,699,9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5.82%[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登记册记录,无其他人士拥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44] - 回顾期初及期末,可根据新购股计划授权分别授出的购股数目为182,275,565,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4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目前由五名董事组成,将部分功能授予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48] - 公司已订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其有效性[48] - 目前董事会主席祝媛兼任首席执行官,长远公司会物色并委任合适的首席执行官[48]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回顾期内董事均遵守规定[50] - 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1]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讨论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财务报告事宜[52] 资产转让 - 2024年,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新绛县齐兴与运城圆汇订立资产转让协议,总代价为人民币5100万元[53] 季节性影响 - 集团经营受季节性波动影响,深加工肉制品需求一般在农历新年前达到高峰[73] 税务情况 - 中国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业务的企业及屠宰业务所得利润获豁免[80] 流动性应对措施 - 公司正与银行沟通,商讨延期、重续及/或修订未偿还银行借款条款,认为前景相对正面[29][31] - 管理层采取与银行磋商更新融资条款、争取银行借款合并重整清偿、商讨获取额外融资等措施减轻流动性压力[67] - 董事认为公司具备足够财务资源支持未来十二个月运营及偿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67] - 持续经营基准有效性取决于与银行磋商、借款重整
雨润食品(0106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20:0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38,9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9,700千港元[2] - 期内亏损为13,19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149千港元[2]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006港元,2023年同期为0.011港元[2]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分别为538,975千港元和769,700千港元,期内综合亏损分别为13,191千港元和39,149千港元[12][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386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3.242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97亿港元;定额供款退休金计划供款为227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319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4.6347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00679亿港元;存货撇减/(拨回)为4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947万港元[1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总额分别为 - 45万港元和 - 6719万港元;中国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业务企业豁免[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006.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19.7万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8.22756亿股,与2023年同期相同[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物业、厂房及设备及租赁预付款项减值亏损,2023年同期减值亏损分别为3.2422亿港元和3160万港元[24] - 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港币5.39亿元(2023年上半年:港币7.70亿元),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港币1000万元(2023年上半年:港币2000万元)[37] - 集团整体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9.0%上升5.0个百分点至14.0%,总体毛利为7600万港元,同比上升约9.4%[41] - 集团经营费用为6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5%,经营费用占集团收益12.2%[43] - 集团经营业务利润为1200万港元,上年同期经营业务亏损为2800万港元[44] - 集团财务开支净额为25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800万港元上升38.6%[45] - 集团所得税抵免约5万港元,上年同期抵免约700万港元[46]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00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200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2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700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款为4.6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300万港元[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9.5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2亿港元减少540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16.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1亿港元减少60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6亿港元减少110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预付租赁款项为44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00万港元减少20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0.19亿港元,负债净值为7.37亿港元,银行借款为4.6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200万港元[50] - 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3500万港元,占收益6.4%,2023年上半年为5100万港元,占收益6.6%[54]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64,08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3,825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93,82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8,126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612,4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7,367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1,018,6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79,241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值为737,4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9,379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5948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683亿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9719.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617亿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约1300万港元的应收贸易账款被用以抵押约3100万港元的银行借款,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冷鲜肉及冷冻肉对外收益分别为312,426千港元和537,989千港元,深加工肉制品对外收益分别为226,549千港元和231,711千港元[12]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冷鲜肉及冷冻肉呈报表分部业绩分别为 - 22,510千港元和 - 57,959千港元,深加工肉制品呈报表分部业绩分别为40,189千港元和33,767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3.1%,为36395万头;6月30日生猪存栏量41533万头,同比下降4.6% [3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同比上升3.6%,全国猪肉平均零售价同比下跌1.7% [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冷鲜肉销售额为港币2.70亿元(2023年上半年:港币4.4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0% [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低温肉制品销售额为港币1.54亿元(2023年上半年:港币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5% [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屠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0.1%至约14.9万头,上游业务整体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43.1%至港币3.12亿元 [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为港币2.27亿元(2023年上半年:港币2.3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2% [3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上游屠宰及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的年产能分别约为335万头及5.6万吨,与2023年12月31日一致 [36] - 上游业务中冷鲜肉和冷冻肉毛利率分别为2.2%和 - 3.6%,整体毛利率为1.4%,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41] - 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中低温肉制品毛利率从32.0%大幅上升5.2个百分点至37.2%,高温肉制品毛利率从16.3%上升2.8个百分点至19.1%,下游整体毛利率为31.4%,较上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41] 银行借款及诉讼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若干银行借款433,956千港元连同预提利息284,599千港元已逾期[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借款共433,95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437,069,000港元)的借款契诺,此等借款及284,59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263,326,000港元)预提利息已逾期[15] - 2024年6月30日,若干银行借款以13,37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12,723,000港元)的应收贸易账款抵押及重整公司内若干公司作担保[15] - 2024年6月30日,中国境内银行向集团旗下一家附属公司展开的诉讼尚未完结,要求即时偿还433,95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437,096,000港元)的银行借款或保证偿还同等价值资产[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附属公司须偿还已判决未偿还银行借款连利息共5.2302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5.06208亿港元),本金为3.27697亿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能满足4.34亿港元银行借款的若干借款契约,此等借款连同预提利息2.85亿港元已逾期[49] - 2024年6月30日中国境内银行要求附属公司偿还约4.34亿港元银行借款,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7亿港元减少300万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诉讼亏损拨备约为229,000港元,是商业竞争者针对境内发明专利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向集团一家附属公司提起的诉讼[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若干非重大诉讼被告人,目前无法确定结果,但管理层相信不会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有重大影响[28] 公司经营可持续性 - 集团持续经营基准有效性取决于与银行磋商更新融资条款、银行借款合并重整清偿结果及获取额外融资等措施的成功结果,若未达预期效果可能无法持续经营[9] 公司治理及证券交易情况 - 董事会目前由五名董事组成,并将部分功能授予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56] - 董事会主席祝媛兼任首席执行官,长远会物色并委任合适的首席执行官[5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的标准作为董事买卖证券的行为守则,各董事回顾期内遵守规定[58] - 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9]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讨论内部监控等事宜,包括回顾期未经审核中期业绩[60] 资产出售情况 - 2024年8月5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出售土地及物业,总代价为人民币5.1亿元(约港币5559万元)[29]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新绛县齐兴出售土地及物业,总代价为人民币5100万元[61] - 出售事项转让价格根据评估约为人民币5100万元,于2024年8月5日完成[61] 中期报告相关 - 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发布[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