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际(01090)

搜索文档
大明国际20250331
2025-04-15 22:30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和分析师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大明国际2024全年业绩说明会接下来由我对公司业务的发展和全年业绩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做一个简要介绍之后将由管理层回答大家的提问大明国际是中国领先的全链路金属加工服务平台累计为超过7万家广泛分布在30亿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专业化 和定制化的金属材料加工以及零部件和高端装备的制造服务截止目前中国宝五集团持有上市公司16.28%的股份是公司的重要股份另外日本商社板核心也持有上市公司2.29%的股份自2022年开始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入围中国企业500项公司成立于1988年 今年是大明成立的第37个年头37年以来公司主要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在2022年是公司由专业的不锈钢贸易企业转型为专业的不锈钢加工服务企业那么集团的第一个加工中心江苏大明开始成立并开始在全国进行网络布局第二次转型是2010年上市之后公司进行了产业链延伸一则是由精品种由不锈钢拓展至碳钢 二则由基础加工将复杂加工以及零部件制作和成品制造转型那么期间公司也引入了战略投资人中国宝武集团的宝钢和太钢以及日本商社返核新业开启了从业务技术和资本的全方位合作那么当前公司正在经历第三次的转型即经营的国际化我们将携手产 ...
大明国际:2024年实现营收464.53亿元 行业变局中稳健前行
搜狐财经· 2025-03-31 15:45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4%,出口量创历史新高但价格同比下跌逾19%,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1] - 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端钢材、特种钢材需求占比逐步提升,为钢铁行业提供新增长点 [1] - 行业正经历“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阵痛期 [5]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64.53亿元,亏损3.85亿元,表现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 [1] - 2024年海外营收达14.8亿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出口业务收入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呈上升态势 [4] - 2024年加工业务收入约436.9亿元,制造业务收入约14.6亿元 [2] 公司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不锈钢加工服务商,覆盖全产业链环节,在国内设十个加工中心和一个制造基地,服务30多个行业超70000家客户 [2] - 公司依托国内服务网络优势积极布局海外业务,产品已销售至澳洲、美国等主要国家及地区 [4] 公司业务成果 - 2024年不锈钢销量达205.7万吨,碳钢销量达505.9万吨,逆势上涨 [2] - 2024年大明长江码头正式投产使用,下半年投运以来吞吐量已突破100万吨,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等意义重大 [3] - 海外重点项目收获颇丰,如冷凝器设备出口西班牙、承制天然气制甲醇项目等 [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在战略调整与管理优化上展现积极姿态 [1] - 不断加大在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上的投资,提升加工和制造服务能力 [5] - 在“AI + 制造业”方面积极布局探索,借助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 [5] 公司发展前景 - 随着国家对相关领域持续投入,高品质钢铁产品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公司主动求变与行业周期底部特征为其提供“触底反弹”契机 [5] - 公司凭借扎实产业根基与清晰战略规划,或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6]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6:3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46,453,309千元,较2023年的50,560,063千元下降8.1%[2][3] - 2024年毛利685,686千元,较2023年的921,534千元下降25.6%[2][3] - 2024年年度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85,139千元,较2023年的190,493千元增加102.2%[2][3] - 2024年末总资产12,970,475千元,较2023年末的13,188,882千元有所下降[4] - 2024年末总负债10,105,677千元,较2023年末的9,907,634千元有所上升[6] - 2024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439,462千元,较2023年的67,280千元大幅增加[8] - 公司亏损从2023年的1.9049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85139亿元[10] - 2024年末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2.70595亿元,2023年末为5.62329亿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2.65311亿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1.53891亿元[10] - 2024年总收益为464.53309亿元,2023年为505.60063亿元[17] - 2024年年度亏损为3.85139亿元,2023年为1.90493亿元[19] - 2024年计入销售货物成本、分销成本、行政开支内的开支为46,711,715千元,2023年为50,587,330千元[20]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7,313千元,2023年为69,224千元[20] - 2024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4,406千元,2023年为 - 12,394千元[21]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41,841千元,2023年为237,845千元[21]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 - 53,389千元,2023年为 - 17,789千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 0.33元,2023年为 - 0.17元[26]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3亿8,510万元,较2023年的约1亿9,050万元增加约102.2%[45] - 2024年公司收益约464.53亿元,较2023年的约505.60亿元减少约8.1%,主要因金属材料平均市价减少[47][50][54][55] - 2024年毛利约6.86亿元,较2023年的约9.22亿元减少,主要因收益减少[47][56] - 2024年其他收入约5730万元,较2023年的约6920万元减少,主要因政府补贴收入减少[57]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约440万元,2023年为其他亏损净额约1240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58] - 2024年分销成本约5.064亿元,较2023年的约4.933亿元上升,主要因运输成本增加[59]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377亿元,较2023年的约4.555亿元减少,主要因印花税等减少[60]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约2.418亿元,较2023年的约2.378亿元略增[61]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5340万元,较2023年的约1780万元增加约200.1%,主要因可确认递延税项资产的税项亏损增加[62] - 2024年公司亏损约3.851亿元,较2023年的约1.905亿元增加约102.2%[6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71.42%,2023年为68.37%[67] 业务线销售及加工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不锈钢销售量2,056,957吨,较2023年的2,043,000吨增长0.7%[2] - 2024年不锈钢加工量3,179,884吨,较2023年的3,241,597吨下降1.9%[2] - 2024年碳钢销售量5,059,186吨,较2023年的4,855,332吨增长4.2%[2] - 2024年碳钢加工量4,785,147吨,较2023年的4,863,370吨下降1.6%[2] - 公司不锈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从2023年约2,043,000吨增至2024年约2,057,000吨,增幅约0.7%;加工量从约3,242,000吨减至约3,180,000吨,减幅约1.9%[45] - 公司碳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从2023年约4,855,000吨增至2024年约5,059,000吨,增幅约4.2%;年加工量从约4,863,000吨减至约4,785,000吨,减幅约1.6%[45] 各地区及板块销售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内地销售收益为449.70767亿元,2023年为490.60233亿元[17] - 2024年香港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收益为14.82542亿元,2023年为14.9983亿元[17] - 2024年加工板块金属材料加工销售收益为436.86749亿元,2023年为472.65587亿元[18] - 2024年加工板块零部件制造销售收益为13.10956亿元,2023年为20.89834亿元[18] - 2024年制造板块高端设备制造销售收益为14.55604亿元,2023年为12.04642亿元[18] 应收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460,906千元,2023年为500,681千元[3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40,717千元,2023年为24,211千元[30] - 2024年末无银行承兑票据就应付票据予以抵押,2023年为5,000,000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707,299千元,应付票据为374,758千元,合计1,082,05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47,959千元、60,000千元、707,959千元[32] - 2024年12月31日,374,758,000元应付票据以约149,472,000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对应数据为60,000,000元、30,000,000元[32] - 基于发票日期的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6个月内为972,012千元,6个月至1年为106,862千元,1年至2年为2,883千元,2年以上为300千元,合计1,082,05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88,721千元、12,951千元、6,184千元、103千元、707,959千元[3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28][29] - 本年度公司董事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均无[69] 公司业务合作情况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与沙钢集团签署投资意向协议[41] - 2024年12月11日,公司与重庆钢铁、长寿区政府签订钢材深加工项目三方合资合作备忘录[42] - 2024年12月,大明重工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安诺米海洋科技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4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6738名雇员,较2023年的7231名下降约6.8%[68] - 2024年生产及技术人员4993名,占比74.1%;销售人员1114名,占比16.5%;管理及财务人员631名,占比9.4%[68] 公司会议及文件相关情况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2]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的股东资格,公司将在2025年6月5日至6月10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73]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须在2025年6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股东才符合出席股东周年大会资格[7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度经审核合并全年业绩,认为公司遵守所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74]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取得2024年度初步业绩公布财务数字,并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数字核对相符,但不对初步业绩公布发出核证[75] - 本公布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刊登,2024年年报将稍后寄发股东并可在上述网站阅览[76] 公司人员构成公布 - 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名单[76] 公司客户服务情况 - 公司通过国内十个加工中心和一个制造基地为超70,000家客户提供服务[34]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16:37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7.0%至228.01亿人民币[3] - 毛利同比增加10.8%至5.14亿人民币[3] - 期间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19.0%至9.42亿人民币[3] - 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228亿100万元,较上年同期略减7.0%[20] - 公司毛利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64亿元增加至本期的人民币5.15亿元[28] - 公司其他收入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13亿元减少至本期的人民币2.79亿元[29] - 公司分销成本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2.54亿元增加至本期的人民币22.83亿元[30] - 公司行政开支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4.06亿元增加至本期的人民币17.64亿元[31] - 公司融资成本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93亿元增加至本期的人民币12.23亿元[32]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0.67亿元减少至本期的人民币0.47亿元[33] - 公司本期净利润为人民币0.94亿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16亿元[33] - 经营溢利为1.3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0.9%[13] - 期间溢利及综合收益总额为9.4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9%[1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4.4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9.4%[13]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0.35人民币分,同比下降38.6%[1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96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7.7%[4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3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6.8%[42]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1.45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3.0%[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3.6%[42] 业务表现 - 不锈钢销售量增加0.9%至965,145吨[6][7] - 碳钢销售量增加7.1%至2,382,729吨[6][8] - 集团不锈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增加0.9%[17] - 集团碳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增加7.1%[18] - 集团不锈钢加工业务加工量减少1.5%[17] - 集团碳钢加工业务加工量减少1.8%[18] - 集团不锈钢加工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220亿9,200万元,占总收益的96.7%[20] - 集团专用机械行业收益占比14.7%[23] - 集团家用五金及电器行业收益占比16.1%[23] - 集团贸易和石化行业收益合计占比44.2%[23] - 公司在华东地区的收入占比为68.7%,达到人民币156.65亿元[26] - 公司在华北地区的收入占比为14.6%,达到人民币33.23亿元[26] - 公司在华中地区的收入占比为8.8%,达到人民币19.99亿元[26] - 公司加工业务收入为224.49亿元人民币,制造业务收入为7.65亿元人民币[64][65] 重大项目 - 承制FLSmidth首套CE认证火法冶金冷却窑成功发运[12] - 承制OKI-2项目成功出口印尼,大罐预制出口服务能力日趋成熟[12] - 成功交付卡塔尔PVC出口项目,开拓中东市场[12] - 接到一批出口刚果(金)的重量级储罐预制订单[13] - 为国内客户加工出口美洲的不锈钢产品获得客户认可[1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合約資產為人民幣62,126,000元,應收賬款為人民幣476,307,000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物業、廠房及設備賬面淨值為人民幣5,261,622,000元,其中在建工程為人民幣1,049,284,000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存貨為人民幣4,552,575,000元,其中原材料為人民幣3,504,544,000元,成品及在製品為人民幣1,048,031,000元[55] - 本集团大部分销售以款到发货、一年内到期的银行或商业承兑票据、180日内的信贷期方式进行[57] - 应收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30日内、30日至3个月、3个月至6个月和6个月至1年[57] - 应收票据余额为4.76亿元人民币[57] - 采购原材料预付款项余额为10.65亿元人民币[58] - 可收回增值税余额为5,752.4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股本为12.75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59] - 公司非流动借款余额为20.72亿元人民币,流动借款余额为81.94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为7.85亿元人民币,应付票据余额为1亿元人民币[61][62] - 公司中国内地销售收入为222.30亿元人民币,香港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为5.71亿元人民币[63] 税务及其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就存货撇减撥備撥回至其可變現淨值錄得收益約人民幣70,223,000元[55] - 本集团正在评估新訂準則、新詮釋以及對準則及詮釋的修訂的全面影响[50]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部分附属公司可享受15%-20%的优惠税率[68,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436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为0.35元人民币[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03 16:40
关联方交易 - 本公司确认二零二三年年报内披露的关联方交易构成关连交易,但根据上市规则获豁免相关规定[1] - 本公司确认二零二三年年报内披露的其他关联方交易构成持续关连交易,并已遵守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1] 年报披露 - 除本公告披露的内容外,二零二三年年报其余内容维持不变[1] 董事会成员 - 本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7:21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7.0%至228.01亿人民币[3][4] - 毛利同比增加10.8%至5.14亿人民币[3][4] - 期间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19.0%至942.4万人民币[3][4] - 不锈钢销售量同比增加0.9%至96.51万吨[4] - 碳钢销售量同比增加7.1%至238.27万吨[4]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96亿人民币[1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37亿人民币[14]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1.45亿人民币[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5亿人民币[14] - 总负债为1,303.91亿人民币[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销售成本、分销成本及行政开支合计为226.91亿人民币[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1.22亿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即期所得税开支为2,080万人民币,递延所得税开支为1,613万人民币[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436万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为0.35人民币[49] - 于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5.38亿人民币,其中应收账款为4.76亿人民币[52] - 于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8.85亿人民币,其中应付账款为7.85亿人民币[55] - 收益约为人民幣228億1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0%[68] - 不鏽鋼加工業務銷售量增加約0.9%,碳鋼加工業務銷售量增加約7.1%[68] - 不鏽鋼加工業務加工量減少約1.5%,碳鋼加工業務加工量減少約1.8%[68] - 毛利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億6,420萬元增加至人民幣5億1,450萬元[122] - 其他收入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130萬元減少至人民幣2,790萬元[123] - 分銷成本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億2,540萬元增加至人民幣2億2,830萬元[124] - 行政開支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億4,060萬元增加至人民幣1億7,640萬元[125] - 融資成本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億1,930萬元增加至人民幣1億2,230萬元[126] - 所得稅開支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70萬元減少至人民幣470萬元[127] - 本期間溢利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160萬元減少至人民幣940萬元[128]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借款约为102.66亿人民币[130]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结余约为39.9亿人民币,其中36.74亿人民币为受限制银行存款[130]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录得约4.99亿人民币的流动负债净额[130]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15%和68.37%[130] 业务概况 - 本公司是一間領先的金屬材料及零部件加工和高端裝備製造配套服務商[56] - 本公司擁有製造業完整的加工及製造配套服務手段,包括裁剪、表面研磨、切割下料、成型等全流程加工[56] - 本公司通過在重點區域投資擴大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競爭優勢[56] - 大明承製的FLSmidth首套CE認證火法治金冷卻窯順利發運[57] - 大明重工承製OKI-2項目順利發往印尼,標誌著大明大罐預製出口服務能力已日趨成熟[58] - 大明重工服務卡塔爾PVC出口項目成功交付[59] - 大明靖江加工中心接到一批出口剛果(金)的重量級訂單[60] - 按行業劃分的收益中,貿易業務佔比最高為29.9%,專用機械業務次之為14.7%[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 - 按地區劃分的收益中,華東地區佔比最高為68.7%,華北地區次之為14.6%[98][99][100][101][102][103][104][105][108][109][110][111][112][113] 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錄得約人民幣940萬元純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9.0%[62] - 本集團不鏽鋼加工業務的銷售量增加約0.9%,碳鋼加工業務的銷售量增加約7.1%[62][63][65] - 本集團加工量整體有所下降,降幅約1.5%[62][64][66] - 本公司一直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132]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133] - 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在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沒有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的上市股份[134] - 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135] - 2024年中期報告將稍後寄發給股東並可在聯交所及公司網站查閱[136] 持续经营 - 本集團以其銀行借貸和中國及香港的銀行信貸應付其日常營運資金所需[19] - 本公司董事相信,本集團具備充足資源於此等財務報表期末日起計不少於十二個月的可見未來持續經營[21]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沒有重大或有負債[131]
大明国际(0109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39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金属材料及零部件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服务商[7] - 公司在国内设立了10个加工中心和1个制造基地[7] - 为超过70,000家广泛分布在各行业的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金属材料加工和零部件及装备制造服务[7] - 高端装备制造产品主要包括大型结构件、大型容器和精密钣金件[7] 业务表现 - 不锈钢销售量为2,043,000吨,同比增长9.9%[4] - 不锈钢加工量为3,241,597吨,同比增长13.7%[4] - 碳钢销售量为4,855,332吨,同比增长21.6%[4] - 碳钢加工量为4,863,370吨,同比增长15.0%[4] - 本公司不锈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增加约9.9%,从约1,859,000吨增至约2,043,000吨[20] - 本公司碳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增加约21.6%,从约3,993,000吨增至约4,855,000吨[21] 未来发展 - 本公司将继续投入先进自动化设备提升加工服务能力[22] - 本公司将加大与上游钢厂和下游行业龙头客户的战略合作[22] - 本公司将启动海外服务网络布局以支持海外业务拓展[22] - 本公司不锈钢加工服务将继续带来稳定收入,碳钢加工业务也将展现出色发展潜力[22] - 本公司零部件及高端制造业务将随着不锈钢和碳钢深加工业务拓展而继续保持增长[22] 重大项目 - 本公司承制的SpaceX项目配套ASU空分产品圆满发运[13] - 本公司承制的HOTBOX成功出口意大利[14][15] - 本公司承制的萬華化學乙烯精餾塔和福建气化塔器同时提前交付[16] 财务表现 - 收益约为人民币505亿6,000万元,其中金属材料加工约占472亿6,500万元,高端设备制造约占12亿500万元,零部件制造约占20亿9,000万元[27] - 毛利由2022年约9亿860万元增加至2023年约9亿2,150万元,主要由于收益增加[28] - 其他收入由2022年约4,780万元增加至2023年约6,920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收入增加[29] - 录得其他虽损净额约1,240万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增加[30] - 分销成本由2022年约4亿8,490万元增加至2023年约4亿9,330万元,主要由于运输成本及应酬开支增加[31]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4亿4,320万元增加至2023年约4亿5,550万元,主要由于印花税、房产税及其他附加税增加[32] - 融资成本净额由2022年约2亿3,330万元略增至2023年约2亿3,780万元[33] - 所得税抵免由2022年约3,560万元减少至2023年约1,780万元,主要由于可确认为递延税项资产的税项亏损减少[35] - 2023年录得亏损约1亿9,050万元,较2022年的1亿5,880万元增加约19.9%[36] 公司战略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金属材料加工服务企业,以提升所有利益相关人士的长远回报总额为目标[47] - 公司专注于收益增长、利润及成本的严谨管理、资本及投资回报比率目标以及在公司有管理经验和资源的行业或地区进行业务拓展的内部增长[47] - 技术与数字化转型是公司在所有业务中获取新成本及收益机会的主要举措[47] - 公司致力于保持强大的资金流动性及灵活性,维持长远及平衡的债务偿还状况,并积极管理现金流及营运资金[4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6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及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8] - 公司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4次会议,约每季一次[49] - 公司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发展和增进知识和技能[53] - 公司已于2023年12月21日举办上市公司合规事宜最新信息的培训研讨会,全体董事均出席[54]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呈交管理报告,包括财务、营运数据及集团最新发展[55]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行动安排适当的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56] - 董事会负责本集团的策略领导和监督,日常管理由高级管理层负责[57] - 董事会负责履行公司的企业管治职能,包括检讨政策、监察培训、检讨遵规情况等[60] - 公司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以确保独立性[61][63][64][65][66] - 董事会负责编制真实公平的财务报表[67] - 公司设有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核委员会等董事委员会[68][69] - 薪酬委员会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向董事会提出建议[69][71] - 薪酬委员会在2023财年内举行了1次会议[72] - 公司已成立提名委員會,負責就委任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向董事會作出推薦意見[75] - 提名委員會已檢討董事會的架構、人數、組成及多元化,以及董事的技能、知識、資歷及付出的時間[78] - 公司已採納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從多個方面考慮董事會成員的多元化[84] - 董事會包括男性及女性董事,其中有1名女性董事,佔董事會成員的8%[85] - 公司致力打造性別多元化及包容性的工作環境,僱員中81%為男性,19%為女性[85] - 審核委員會已審
大明国际(0109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7:11
财务表现 - 收益为人民币50,560,063千元,同比增长0.9%[1] - 毛利为人民币921,534千元,同比增长1.4%[1] - 年度虧損及綜合虧損總額為人民幣190,493千元,同比增加19.9%[1] - 本公司股東應佔年度虧損為人民幣219,068千元,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17元[2] -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13,188,882千元[3,4]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錄得虧損人民幣190,493,000元,流動負債超出流動資產約人民幣562,329,000元[8] - 本集團預期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經營業務將產生現金流入淨額[8] - 2023年度的折舊及攤銷費用為4.38億元人民幣[20] - 2023年度的消耗原材料成本為483.11億元人民幣[21] - 2023年度的政府補貼收入為3.26億元人民幣[21] - 2023年度的融資成本淨額為2.38億元人民幣[22] - 2023年度的所得稅抵免為1.78億元人民幣[23][24][25][26][27][28] - 2023年度的每股基本虧損為0.17元人民幣[29] - 2023年度未派發股息[30][31] 業務表現 - 不鏽鋼銷售量為2,043,000噸,同比增長9.9%[1] - 碳鋼銷售量為4,855,332噸,同比增長21.6%[1] - 不鏽鋼加工量為3,241,597噸,同比增長13.7%[1] - 碳鋼加工量為4,863,370噸,同比增長15.0%[1] - 不鏽鋼加工比率為1.59,碳鋼加工比率為1.00[1] - 本集團金屬材料加工業務的銷售收益為人民幣47,265,587,000元,佔總收益的93.5%[19] - 本集團零部件製造業務的銷售收益為人民幣2,089,834,000元,佔總收益的4.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分部業績,加工業務收入為499.61億元人民幣,製造業務收入為13.36億元人民幣[20] - 2022年度的分部業績,加工業務收入為491.71億元人民幣,製造業務收入為18.47億元人民幣[20] - 本集團不鏽鋼加工業務的年銷售量由約1,859,000噸增至約2,043,000噸,增幅約為9.9%[47] - 本集團不鏽鋼加工業務的加工量由約2,850,000噸增至約3,242,000噸,增幅約為13.7%[47] - 碳鋼加工業務年銷售量由約3,993,000噸增至約4,855,000噸,增幅約為21.6%[48] - 年加工量由約4,230,000噸增至約4,863,000噸,增幅約為15.0%[48] - 將繼續投入先進自動化裝備提升加工服務能力,並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49] - 將繼續加大與上游鋼廠和下游行業龍頭客戶的戰略合作,拓展海外服務網絡[50] 收入構成 - 本集團來自中國內地的銷售收益為人民幣49,060,233,000元,佔總收益的97.0%[18] - 收益約為人民幣505.6億元,其中金屬材料加工約佔人民幣472.65億元[54] 其他收支 - 其他收入由約人民幣478萬元增加至約人民幣692萬元,主要由於政府補貼收入增加[56] - 錄得其他虧損淨額約人民幣1,240萬元,主要由於匯兌損失增加[57] - 分銷成本由約人民幣4.849億元增加至約人民幣4.933億元,主要由於運輸成本及應酬開支增加[58] - 行政開支由約人民幣4.432億元增加至約人民幣4.555億元,主要由於稅費增加[59] 資金狀況 - 本集團繼續管理長期及短期銀行借款的融資,大部分短期銀行借款到期時可參考歷史重續率進行再融資及╱或續期[9]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足夠的可用銀行融資[10] - 本集團大部分物業、廠房及設備均無抵押或限制,可於有需要時就進一步融資作抵押[10] - 本集團銷售及原材料採購的信貸期較短,大部分在30日以內[8] - 本集團管理層一直努力與供應商溝通,以進一步縮短原材料供應的時間差,從而降低庫存水平,增加經營業務的現金流入[8] -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幣5,000,000元的銀行承兌票據就應付票據予以抵押[33] -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幣60,000,000元的應付票據乃以約人民幣30,000,000元的受限制銀行存款作抵押[35] - 貿易應收款項的賬齡分析顯示,30日內的應收款項為人民幣243,898,000元,30日至3個月的應收款項為人民幣74,754,000元[34]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借款約為人民幣73.59億元,銀行結餘約為人民幣15.66億元[65]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錄得流動負債淨額約人民幣5.62億元[65] - 本集團按資產負債比率對資本進行監控,於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分別為68.37%及65.05%[66] 人力資源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共聘用7,231名員工,較2022年增長約2.4%[67] - 本集團為員工提
大明国际(0109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6:40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收益为245.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 - 公司上半年毛利为4.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8%[5] - 公司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7%[9] - 集团收入略有下降1.2%,达到245.05亿元人民币[52] - 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245.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98] - 毛利约为人民币4.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8%[99] - 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4,1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3.8%[71] - 分销成本约为人民币2.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72] - 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1.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8%[73] - 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2%[74] - 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6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9.0%[75] - 期间溢利约为人民币1,1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7%[76] 业务表现 - 公司不锈钢销售量为95.66万吨,同比增长10.5%[12] - 公司不锈钢加工量为154.77万吨,同比增长12.2%[12] - 公司碳钢销售量为222.55万吨,同比增长26.8%[18] - 公司碳钢加工量为233.37万吨,同比增长21.3%[19] - 集团不锈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增加10.5%,达到956,613吨[37][42] - 集团碳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增加26.8%,达到2,225,500吨[38][48] - 集团不锈钢加工业务加工量增加12.2%,达到1,547,745吨[37][44] - 集团碳钢加工业务加工量增加21.3%,达到2,333,674吨[38][50] 业务拓展 - 公司大明重工批量化生产交付新能源回转窑项目[27] - 公司江苏大明联合太钢为中电三公司鹽城SKO锂电池洁净车间提供地板服务[28] - 公司大明能源装备承制的美卓奥图泰碳钢浮选机成功发运服务大型铜选矿项目[30] - 德国通快(中国)与大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予大明"最佳合作伙伴"[3] - 赛鼎工程与大明重工深化供应链合作[4] 业务结构 - 机械行业收入占比26.1%,分销商及贸易商行业收入占比28.4%[58][60]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67.5%,华北地区收入占比14.8%[66] - 公司来自中国内地的销售额为237.78亿人民币[195][196] - 来自香港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额为72.64亿人民币[196] - 金属材料加工服务收入为229.18亿人民币[199] - 高端设备制造服务收入为60.82亿人民币[199] - 零部件制造服务收入为97.91亿人民币[199] 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为70.54%[80]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3.18亿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期间溢利为人民币11,628千元[113][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317,918,000元[126] - 本集团可动用信贷包括续期的中国内地银行借款,以及其他来自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可用融资[127][128] - 本公司董事相信本集团具备充足资源于12个月内持续经营[129]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27.45亿港元[181]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借款总额为82.10亿人民币[18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融资租赁安排项下的借款为17.28亿人民币[18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其他贷款为18亿人民币[18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为61.00亿人民币[192] 会计政策变更 - 本集团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确认递延税项[136][137][1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确认该等调整的累计影响并不重大,未对期初保留盈利或权益的其他组成部分进行调整[139] - 本集团尚未提早采纳若干新准则、新诠释以及准则及诠释修订本[141][142] 资产减值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就存货减值损失计提约人民币9,163,000元[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合约资产和应收账款总额为536,978,000元人民币,其中12,559,000元人民币计提了减值准备[168,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应收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30天以内,占比64.8%[1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预付原材料采购款为1,044,700,000元人民币[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可收回增值税为43,585,000元人民币[177]
大明国际(0109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6:48
销售业绩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4,504,930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1] - 不锈钢销售量为956,613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5%[1] - 碳钢销售量为2,225,5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8%[1] - 本集团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销售总额为24,504,930人民币千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21][22] - 分部收益中,外部客户销售额占据绝大部分,分别为23,896,688人民币千元和23,813,890人民币千元[23] - 无锡销售量增长11.6%,达到387,966吨[47] - 天津销售量增长49.5%,达到282,714吨[47] - 武汉销售量增长19.5%,达到313,732吨[47] 财务表现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464,229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8%[2]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间綜合收益总额为11,628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2.7%[2]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合并业绩显示经营溢利为137,645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3%[2]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合并业绩显示融资成本净额为(119,311)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6.9%[2]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负392,60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负197,148千元有所增加[6]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负341,18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负291,273千元有所增加[6]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68,64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816,284千元有所减少[6]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约为1,16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92.7%[43] 经营情况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加工比率为1.62[1] - 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加工量为1,547,745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2%[1] - 公司持续经营,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317,918,000元,公司有信心通过银行借款和信贷来满足日常经营资金需求[9] - 不锈钢加工业务的销售量和加工量均呈现增长趋势,销售量增幅约为10.5%,加工量增幅约为12.2%[44] - 碳钢加工业务的销售量和加工量也呈现增长趋势,销售量增幅约为26.8%,加工量增幅约为21.3%[45]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4,446,128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1%[3]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借款约为人民币87亿1,000万元,应付票据约为人民币3,000万元,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26亿7,600万元[63] - 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70.54%和65.05%[64]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65] 其他信息 - 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在二零二三年达到114,562人民币千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4] - 中期股息方面,本公司不建议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中,應收账款中30日内的占比最高,达到307,485人民币千元[30][31] - 其他收入增加至4,130万元,主要是政府补助增加所致[56] - 所得税开支由6,090万元减少至670万元,主要由于溢利减少所致[60] - 本公司致力保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提升股东价值及保障相关人士的利益[66] - 本公司已採纳企业治理守则,作为其本身的企业治理守则[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