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际(01090)
搜索文档
大明国际(0109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8:05
收入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7.0%至211.98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28.01亿元人民币[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总额为人民币211.984亿元,同比下降7.0%[22]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211.98亿元,同比下降7.0%,其中加工业务收益204.73亿元,制造业务收益7.25亿元[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约人民币211.98亿元,毛利约人民币5.54亿元,资产总值约人民币171.16亿元[51] 利润表现 - 期间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大幅增长141.6%至2276.7万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942.4万元人民币[2][3] - 期间溢利为人民币2.277亿元,同比增长141.7%[23] - 除所得稅前溢利為人民币3.357亿元,同比增长138.3%[2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757.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443.6万元大幅增长70.8%[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纯利约人民币228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940万元大幅增长141.6%[48] - 净利润同比增长142.6%至人民币2,280万元,去年同期为940万元[63] 毛利表现 - 毛利同比增长7.6%至5.54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5.14亿元人民币[2][3] - 毛利同比增长7.6%至人民币5.537亿元,主要因运营效率改善[57] 销售量与加工量 - 不锈钢销售量同比增长3.1%至995,500吨,碳钢销售量同比增长0.4%至2,390,742吨[2] - 公司不锈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3.1%至约996,000吨,碳钢加工量同比增长6.6%至约2,444,000吨[48] - 不锈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3.1%至995,500吨,碳钢加工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0.4%至2,390,742吨[52] - 碳钢加工量同比增长6.6%至2,444,372吨,不锈钢加工量同比下降0.2%至1,521,769吨[52] 地区销售额 - 中国内地销售额为人民币206.306亿元,同比下降7.2%[22] - 香港及海外市场销售额为人民币5.678亿元,同比下降0.6%[22] - 华东地区收益占比68.4%(人民币145.04亿元),仍为核心收入区域[55][56] 业务分部收益 - 加工业务分部收益为人民币208.456亿元,制造业务为人民币8.074亿元[23] - 贸易行业收益占比下降至27.8%(人民币58.82亿元),同比减少2.1个百分点[53][54] 成本与费用 - 公司总开支从人民币226.91亿元下降至210.63亿元,同比减少7.2%[24] - 原材料消耗成本从人民币215.15亿元降至199.02亿元,同比减少7.5%[24]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薪酬)为人民币5.10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12亿元基本持平[24] - 折舊及攤銷費用為人民币2.332亿元,同比增长4.5%[23]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人民币2.23亿元增至2.33亿元,同比增长4.5%[24] - 融資成本淨額為人民币1.105亿元,同比下降9.7%[23] - 融资成本净额为人民币1.1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2亿元下降9.7%[24]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9.7%至人民币1.105亿元,因银行借贷利息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61] - 所得稅開支為人民币1.08亿元,同比增长131.4%[23] 现金流与现金状况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5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经营所用现金净额1.80亿元人民币[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4亿元人民币增长151.5%[4][7] - 受限制银行存款大幅增加至56.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92亿元人民币增长276.2%[4][7]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增长至171.1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9.70亿元人民币增长31.9%[4][5] - 借款总额大幅增加至116.53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借款101.25亿元人民币[4][5]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12.801亿元[1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从人民币46.09亿元增至57.82亿元,增长25.4%[32]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人民币108.21亿元降至97.70亿元,减少9.7%[33] - 30日内应收账款从人民币24.40亿元增至34.45亿元,增长41.2%[33]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79.58%(2025年6月),较2024年末的71.42%上升8.16个百分点[67] - 期末借款总额约人民币116.53亿元,受限银行存款达56.13亿元[66] 每股指标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9分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35分人民币增长68.6%[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9分,较去年同期的0.35分增长68.6%[28] 加工中心具体表现 - 武汉加工中心不锈钢销售量同比显著增长17.6%至58,664吨,山东加工中心不锈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5.7%至92,297吨[49] - 武汉加工中心碳钢加工量同比大幅增长31.3%至389,393吨,太原加工中心碳钢加工量同比增长20.9%至224,173吨[50] - 杭州加工中心碳钢销售量同比下降33.4%至25,705吨,碳钢加工量同比下降28.3%至26,709吨[50] 项目与运营亮点 - 公司为湖北年产60万吨醋酸项目提供超过1,600吨不锈钢产品,支持其成功投产[41] - 大明靖江基地立体停车库以2,000平方米占地容纳980辆车,土地利用率达传统停车场3倍以上[47] - 立体停车库实现90秒内存取车辆,故障率降至行业平均水平1/5,维保成本减少60%[47] - 大明长江码头成功完成800余吨超大型设备吊装作业,刷新自身吊装纪录[4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赎回[7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73] - 审核委员会确认公司遵守所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73] - 2025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发布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74]
大明国际(01090.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16:47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大明国际(01090)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2 16:31
未来展望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董事会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计中期业绩及发布[3]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钢铁股拉升 马鞍山钢铁大涨近13% 鞍钢国际涨超4%
格隆汇· 2025-08-05 11:35
港股钢铁股表现 - 马鞍山钢铁股份大涨12.79%至2.470港元领涨板块 [1][2] - 大明国际涨8.86%至0.860港元 鞍钢股份涨4.09%至2.290港元 中国东方集团涨4.49%至1.860港元 [1][2] - 铁货涨2.74%至0.750港元 重庆钢铁股份涨2.08%至1.470港元 [1][2] 行业供需格局 - 钢铁行业面临供需矛盾突出与利润整体下行压力 [1] - 供给端在平控政策预期下呈现总量趋紧态势 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 - 需求端在房地产筑底企稳 基建投资稳中有增 制造业持续发展及出口高位支撑下保持平稳或边际略增 [1] 投资机遇分析 - 优特钢企业因较高毛利率水平具备结构性投资机会 [1] - 成本管控力强且具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1] - 行业整体被维持"看好"评级 部分公司已处于价值低估区域 [1]
港股异动丨钢铁股拉升 马鞍山钢铁大涨近13% 鞍钢国际涨超4%
格隆汇· 2025-08-05 11:06
港股钢铁股表现 - 马鞍山钢铁股份大涨12.79%至2.470港元领涨板块 大明国际涨8.86%至0.860港元 鞍钢股份和中国东方集团分别涨4.09%和4.49% [1] - 铁货涨2.74%至0.750港元 重庆钢铁股份涨2.08%至1.470港元 中国罕王和沪港联合涨幅均超1% [1] 行业供需前景 - 钢铁行业当前面临供需矛盾突出和利润整体下行压力 但"稳增长"政策推进将支撑需求总量保持平稳或边际略增 [1] - 需求端受房地产筑底企稳 基建投资稳中有增 制造业持续发展及钢铁出口高位四大因素支撑 [1] - 供给端因平控政策预期趋紧 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 [1] 投资机遇与标的 - 优特钢企业因较高毛利率水平具备投资价值 成本管控强且具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1] - 部分公司已处于价值低估区域 行业维持"看好"评级 [1]
大明国际(0109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50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15亿股,面值0.1港元,总额1.5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12.74528亿股,库存股份0[2]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已发行、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1][2] 上市相关 - 本月证券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批准[5] - 已收取证券发行等应得款项[5] - 上市先决条件、买卖函件条件均已履行[5] - 每类证券各方面均相同[5]
国内金属加工龙头开设莫斯科代表处,开业仪式上来了一大批中企
华夏时报· 2025-07-24 12:12
中资企业在俄罗斯的体系化布局 - 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展业呈现"体系化""矩阵化"特征,大明国际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出海 [2] - 大明国际莫斯科代表处开业吸引中石化、长城汽车、三一重工等30余家中资企业参与,显示集群效应形成 [2][3] - 代表处定位服务窗口,既维护现有中资客户(如柳工俄罗斯业务),又开拓俄罗斯本土客户(如卢克石油、俄罗斯原子能集团) [4] 大明国际的业务逻辑与优势 - 公司2024年营收64.56亿美元(约464.53亿元人民币),提供不锈钢/碳钢裁剪至机加工的"一站式"服务 [3] - 差异化竞争力在于全流程服务能力、规模优势及设备技术,对比俄罗斯本土企业更具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4] - 业务覆盖石油石化、新能源、工程机械、半导体等领域,客户包括中石化、三一重工等制造业巨头 [3][4] 中资企业在俄投资热点领域 - 2024年俄罗斯中国公民注册企业达1.13万家,年增41%,电商企业数量增长1.8倍至1162家 [5] - 批发贸易占比18%,汽车配件销售占比提升至6%(+1pct),工程机械(三一、柳工)、能源基建成大型企业重点 [5] - 金属加工、家电、机械臂需求激增,卢布-人民币结算比例有望突破50%,物流时效缩短至12天 [6] 俄罗斯市场结构性机会 - 欧洲部分聚焦工业与消费市场,远东适合资源粗加工(依托东北区位),乌拉尔地区适合轻工业/加工制造 [6] - 市场存在"真空填补"窗口期,政策对非制裁类中资友好,但需注意区域发展不均衡(西伯利亚开发度低) [6]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26 16:49
股份奖励计划资料提供 - 公司提供股份奖励计划进一步资料[3] - 额外资料不影响年报所载其他资料,年报内其他资料维持不变[4] 奖励股份归属情况 - 参考日期第三周年当日,授予经挑选雇员的奖励股份中最多30%将归属[3] - 参考日期第四周年当日,授予经挑选雇员的奖励股份中最多60%将归属[3] - 参考日期第五周年当日,授予经挑选雇员的奖励股份将悉数归属(向下调整至最接近的整手2,000股)[4]
大明国际:2024年亏损4.1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4 18:5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65.11亿元同比下降8.13%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4.15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19亿元扩大89.5% [3][15]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98%较上年下降7.86个百分点 [3][2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9亿元同比增长553.18% [3][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9亿元同比减少5.63亿元 [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32亿元上年同期为-6.54亿元 [31] 业务结构 - 加工业务收入449.977亿元占总营收96.7% [19] - 制造业务收入14.556亿元占总营收3.13% [19] - 加工业务收入较2023年493.554亿元下降8.8% [19][22] 资产变动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5.05%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81个百分点 [41]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49.62%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67个百分点 [41] - 存货减少3.3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51个百分点 [41] 负债变动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加52.84%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97个百分点 [44] - 短期借款增加4.87%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71个百分点 [44] - 长期借款减少15.71%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13个百分点 [44]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2024年为3.44次低于2023年3.88次 [35] - 固定资产周转率2024年7.93次低于2023年9.82次 [37] - 应收账款周转率2024年78.73次低于2023年86.49次 [37] 估值指标 - 市净率TTM约0.28倍 [3] - 市销率TTM约0.02倍 [3] - 流动比率0.85速动比率0.38 [47]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46,453,30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0,560,063千元人民币下降8.1%[8] - 2024年毛利为685,6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21,534千元人民币下降25.6%[8] - 2024年年度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85,13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0,493千元人民币增加102.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亏损约3亿8,510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02.2%[42] - 回顾年度内,公司收益约464亿5,300万元、毛利约6亿8,600万元,股东应占亏损约4亿1,500万元[45] - 2024年公司收益约464.53亿元,较2023年的505.6亿元减少约8.1%,主要因金属材料平均市价减少[52] - 2024年毛利约6.86亿元,较2023年的9.22亿元减少,主要因收益减少[53] - 2024年其他收入约5730万元,较2023年的6920万元减少,主要因政府补贴收入减少[54] - 2024年分销成本约5.064亿元,较2023年的4.933亿元上升,主要因运输成本增加[56]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377亿元,较2023年的4.555亿元减少,主要因印花税等减少[57]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约2.418亿元,较2023年的2.378亿元略增[58]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5340万元,较2023年的1780万元增加约200.1%,主要因可确认递延税项资产的税项亏损增加[60] - 2024年公司亏损约3.851亿元,较2023年的1.905亿元增加约102.2%[61] - 2024年资本开支约3.49亿元,较2023年的6.02亿元减少[6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71.42%,2023年为68.37%[65] - 2024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支付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人民币261万元,税务相关服务酬金为21.7万港元,审核委员会认为非审核服务无损其独立性[117] - 2024年无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158][1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19.051亿元(2023年:人民币18.89亿元)[1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6,738名雇员,2023年为7,231名,人力资源下降约6.8%[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不锈钢销售量为2,056,957吨,较2023年的2,043,000吨增长0.7%[11] - 2024年不锈钢加工量为3,179,884吨,较2023年的3,241,597吨下降1.9%[11] - 2024年碳钢销售量为5,059,186吨,较2023年的4,855,332吨增长4.2%[11] - 2024年碳钢加工量为4,785,147吨,较2023年的4,863,370吨下降1.6%[11] - 2024年无锡不锈钢销售量为726,232吨,较2023年的754,747吨下降3.8%[16] - 2024年武汉碳钢销售量为650,783吨,较2023年的658,265吨下降1.1%[16] - 2024年杭州碳钢加工量为70,956吨,较2023年的25,640吨增长176.7%[16] - 公司不锈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由2023年约2,043,000吨增至2024年约2,057,000吨,增幅约0.7%[42] - 公司不锈钢加工业务加工量由2023年约3,242,000吨减至2024年约3,180,000吨,减幅约1.9%[42] - 公司碳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由2023年约4,855,000吨增至2024年约5,059,000吨,增幅约4.2%[42] - 公司碳钢加工业务年加工量由2023年约4,863,000吨减至2024年约4,785,000吨,减幅约1.6%[42] 公司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与沙钢集团签署投资意向协议[33] - 2024年12月11日,公司与重庆钢铁、长寿区政府签订钢材深加工项目三方合资合作备忘录[35] - 2024年12月,大明重工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安诺米海洋科技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37]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情况 - 董事会由6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及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举行了5次会议[73] - 周克明先生、徐霞女士、张锋先生、倪晨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为4/5即80%[73] - 邹晓平先生、钱立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为5/5即100%[73] - 梁宗仁先生、陈宁先生、汪六七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为2/2即100%[73] - 卢健先生、朱保民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为4/5即80%[73] - 卓华鹏先生、华民教授、胡学发先生、陈欣教授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为5/5即100%[73] - 全体董事均向公司呈交2024年的培训记录[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87] - 公司于2010年11月9日遵照企业管治守则成立薪酬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92] - 卓华鹏先生、华民教授、胡学发先生、邹晓平先生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陈欣教授为1/2,汪六七先生为1/1[93] - 华民教授自2024年12月20日起辞任公司董事[93] - 汪六七先生自2024年6月12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董事[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卓华鹏、华民教授、胡学发、邹晓平出席率100%,陈欣出席率66.7%,汪六七出席率100%(其自2024年6月12日起获委任),徐霞自2025年3月28日起获委任不适用[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卓华鹏、华民教授、陈欣出席率100%,胡学发出席率66.7%,汪六七出席率0%(其自2024年6月12日起获委任)[99] - 董事会成员中女性占比8%,公司拟至少维持现有董事性别多元化水平[105][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员工及高级管理人员中男性占比81%(5193人),女性占比19%(1207人),公司旨在保持类似水平[109][110] - 20 - 30岁员工中,21 - 30岁占比22.7%(1453人),20岁及以下占比0.05%(3人)[110] - 31 - 50岁员工中,31 - 40岁占比56.5%(3616人),41 - 50岁占比4.19%(268人)[110] - 51岁及以上员工中,51 - 60岁占比16.54%(1059人),61岁及以上占比0.02%(1人)[110] - 周克明55岁,2007年2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业务策略[139] - 徐霞50岁,2016年3月24日再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营运和行政[140] - 邹晓平60岁,2007年3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行政及营运[141] - 张锋48岁,2014年10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多间附属公司总经理等职[141] - 梁宗仁56岁,2024年6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公司总裁等职[142] - 陈宁50岁,2024年6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大明重工总裁等职[143] - 陈先生在碳钢业务经验丰富,曾在多家公司任职,时间跨度从1996年至2022年[144] - 卢先生50岁,2020年3月27日任非执行董事,在不锈钢销售及营销经验丰富,履历从1996年至2022年[145] - 路先生47岁,2024年12月20日任非执行董事,在财务方面经验丰富,履历从2000年至2024年[146][147] - 卓先生60岁,自2007年3月2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多个委员会主席[148] - 胡先生62岁,2018年5月3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钢材行业经验丰富,履历从1999年至2017年[148][149] - 陈教授49岁,自2021年12月16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教学经验丰富,履历从2006年至2025年[149] - 陈教授自2021年7月起任厦门银行独立董事[150] - 陈教授自2022年10月起任广东群兴玩具独立董事[150] - 陈教授自2024年10月起任上海临港控股独立董事[150] - 陈教授自2023年9月起任恒投证券独立非执行董事[150] - 汪六七自2024年6月12日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梁文辉于2007年加入集团出任首席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153] - 2024年6月12日梁宗仁、陳寧、汪六七獲委任董事,12月20日路剛獲委任董事,任期至下屆股東週年大會[181][182] - 2024年12月20日錢立、倪晨、朱保民、華民辭任董事[181] - 2025年股東週年大會徐霞、張鋒、盧健輪值退任,均符合資格參與候選連任[181] 公司治理相关制度与政策 - 公司于2010年11月9日成立提名委员会和审核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97][99] - 公司于2013年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可计量目标达成程度及成效[102] - 公司采取密切留意董事任期、按标准评估候选人等措施发掘董事会潜在继任人选[107] - 公司于2019年采用股息政策,2025年3月28日修订,无预先厘定派息比例或派息率,由董事会酌情决定并定期检讨[115] - 持有公司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缴足股本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1]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会于大会前最少21日发出,其他股东大会通告会于大会前最少14日发出[123] - 公司将在公布中期或年度业绩后举行互动直播平台加强与投资者沟通[126] - 公司的公布、通函及其他资料可于公司网站www.dmssc.net阅览[127] - 董事会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负责并检讨其有效性,认为该制度充足有效[128] - 审核委员会至少每年一次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性,涵盖所有重大监控[132] - 集团内部审核职能由内部审核部门进行,定期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33] - 集团采取程序和措施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134] - 集团采纳举报政策及反舞弊政策,鼓励举报违规和可疑行为[136]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详情载于年报第17页至第37页[200] 公司股东与股权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周克明、徐霞所持股份738,551,000股,佔已發行股本57.95%;鄒曉平所持股份5,060,000股,佔比0.40%;張鋒所持股份2,144,000股,佔比0.17%[186] - 2024年12月31日,聯好集團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57.95%,周克明、徐霞分別持有聯好集團772股、228股,佔比100%[190] - 2024年12月31日,聯好集團所持普通股738,435,000股,佔已發行股本57.94%;中國寶武207,500,000股,佔比16.28%;寶鋼103,750,000股,佔比8.14%;太鋼(香港)公司103,750,000股,佔比8.14%[192] - 2020年12月23日至2024年11月28日,公司公众持股量低于25%[197] - 2024年4月,联好集团出售50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92%,完成后公众持股量增至约21.100%[197] - 2024年9月11日,联好集团出售4500万股股份,完成后公众持股量增至约24.631%[198] - 2024年11月29日,联好集团出售50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