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凯控股(01166)

搜索文档
星凯控股(0116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3-19 16: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46,58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8,226千港元[7] - 2019年同期毛利为18,010千港元,2018年为19,363千港元[7] - 2019年利息收入为6,166千港元,2018年为1,016千港元[7] - 2019年税前亏损为53,105千港元,2018年为59,283千港元[7] - 2019年期内亏损为52,292千港元,2018年为59,321千港元[7] - 2019年其他全面收入为50,853千港元,2018年为7,597千港元[9] - 2019年全面收入总额为 - 1,439千港元,2018年为 - 51,724千港元[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92,911千港元,6月30日为1,039,759千港元[1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17,995千港元,6月30日为361,402千港元[1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总资产净值为1,113,911千港元,6月30日为1,114,021千港元[14] - 2019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499)千港元,2018年为(76,978)千港元[23] - 2019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240千港元,2018年为13,539千港元[23] - 2019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2,487)千港元,2018年为38,727千港元[23] - 2019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23,746)千港元,2018年为(24,712)千港元[23] - 2019年期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4,957千港元,2018年为58,425千港元[23] - 2018年7月1日,公司相关权益数据:部分项目金额为23,650千港元、612,360千港元、(4,273)千港元等,权益总额为1,400,028千港元[16]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权益数据:部分项目金额为23,745千港元、1,828,432千港元、612,360千港元等,权益总额为1,352,126千港元[16] - 2019年7月1日,公司相关权益数据:部分项目金额为23,745千港元、1,828,432千港元、612,360千港元等,权益总额为1,114,021千港元[20]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权益数据:部分项目金额为23,745千港元、1,828,432千港元、612,360千港元等,权益总额为1,113,911千港元[20] - 2019年和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前亏损分别为 - 53,105千港元和 - 59,283千港元[57]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分别为1,410,906千港元和1,401,161千港元[59]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分别为296,995千港元和287,140千港元[59] - 2019年和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地区销售额分别为100,040千港元和125,491千港元[62] - 2019年和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8,589千港元和5,256千港元[65] - 2019年和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项分别为 - 813千港元和38千港元[66]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51,492,000港元和59,507,000港元,用作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374,532,340股和2,369,600,646股[70]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924,000港元和2,668,000港元,出售分别为14,000港元和6,830,000港元,2019年确认减值亏损638,000港元[72]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分别为406,990,000港元和321,160,000港元,本期公平值亏损净额275,000港元[74]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因投资物业产生的直接经营开支分别为73,000港元和77,000港元[75]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分别为456,710,000港元和456,723,000港元[77]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项分别约为53,839,000港元和45,421,000港元[82]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应收金融机构款项分别约为2,343,000港元和2,023,000港元[83]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收益分别约为335,000港元和亏损908,000港元[87]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分别为3,252,000港元和20,924,000港元,出售事项亏损净额分别为4,547,000港元和3,725,000港元[8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付账项为2892.6万港元,较6月30日的2313.6万港元有所增加[9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筹集新造借贷1.04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124.1万港元增加;还款1.000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688.6万港元增加[9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亿千股,即5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374.532万股,即2374.5万港元[100] - 2019年12月31日,就收购楼宇已订约但未在报表拨备的资本开支为1.5646亿港元,较6月30日的2275.6万港元大幅增加[10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拥有2.1606亿份尚未行使购股,较6月30日的1.6226亿份增加;年内授出5380万份购股[104][10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投资物业及存款和银行结余总计2.42914亿港元,较6月30日的2.43034亿港元略有减少[10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营业额约1.465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14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5%[111] - 集团回顾期内营业额约为1.465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68226亿港元减少12.9%[112]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500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600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9800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1.42亿港元)[12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15(2019年6月30日:0.15),借贷总额约1.69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1.72亿港元)相对股东资金约11.22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11.22亿港元)[125] - 回顾期内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为33.5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中期:亏损净额90.8万港元)[130] 会计准则应用及影响 - 公司已采纳2019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26] - 过渡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2019年7月1日简明综合中期财务状况表影响:使用权资产增加108,395千港元,预付土地租金减少103,207千港元,租赁负债(非流动)增加2,585千港元,租赁负债(流动)增加2,792千港元,累计亏损增加189千港元[29] - 2019年6月30日经营租赁承担为5,657千港元,减去短期租赁75千港元和未来利息开支205千港元后,2019年7月1日租赁负债总额(未经审核)为5,377千港元[31] - 2019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内确认的租赁负债所应用的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为3.55%[3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等多项准则,承租人角度几乎所有租赁在简明综合中期财务状况表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出租人角度会计处理大致不变[28] - 公司采用累计影响方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比较资料未重列,继续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及相关诠释呈报[2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将租赁界定为赋予一段时间使用资产权利以换取代价的合约或部分合约[32] - 公司选择不区分非租赁部分,将各租赁部分及相关非租赁部分入账为单一租赁部分[3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下承租人按租赁资产风险回报分类租赁,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下所有租赁资本化,公司选择不就低价值资产及租赁期少于12个月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34]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确认,包括租赁负债初步计量金额等多项内容,公司按成本模型计量,符合特定定义的按公平值列账[37] - 持作出租或资本增值的租赁土地及楼宇按公平值列账,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其无重大影响,其他租赁物业使用权资产按折旧成本列账[38] - 公司采用累计影响方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于2019年7月1日确认首次应用的累计影响,作为对期初累计亏损结余的调整,2018年比较资料未重列[43] - 公司已出租投资物业,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1] - 公司应用多项实际权宜方法,如对合理相似特征租赁组合应用单一贴现率等[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有四个可申报分类,包括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买卖、冶金级铝土矿买卖和投资物业,采矿业务自收购后未开展,不构成业务分类[4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收益总计146,580千港元,其中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为88,875千港元,铜杆买卖为51,819千港元,投资物业为4,886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申报分类收益总计160,837千港元,可申报分类[无损]/溢利总计为 - 31,874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股份贷款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总计为 - 7,154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 - 275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厂房及机器减值亏损总计为 - 538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分配总部及企业开支总计为 - 5,325千港元,未分配使用权资产折旧为 - 1,385千港元,已分配使用权资产折旧为 - 2,414千港元[49] - 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申报分类收益为183,044千港元,可申报分类(亏损)/盈利为 - 38,148千港元[53] - 2019年12月31日可申报分类资产为871,021千港元,可申报分类负债为212,116千港元[56]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为898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396.5万港元减少4.4%,占集团总营业额61.3%[112]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为518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761.1万港元减少23.4%,占集团总营业额35.4%[112]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为48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04.6万港元减少3.2%,占集团总营业额3.3%[112] - 美洲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735.4万港元上升33.7%,至约983.1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6.7%[114]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1.35978亿港元下降19.1%,至约1.09995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75.0%[114] - 欧洲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1713.3万港元上升11.6%,至约1912.7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13.1%[114] 公司重大事项 - 2019年4月30日,公司发行本金1500万港元承兑票据,用于收购骄洋创投有限公司17%股权,年利率6%,2021年4
星凯控股(01166)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10-24 16:3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总营业额约3.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95亿港元减少19.8%[13] - 回顾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02亿港元,去年同期约为8564万港元[13] - 回顾年内每股亏损约为0.13港元,2017/18年度每股亏损为0.04港元[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000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870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1.42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2.47亿港元)[8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15(2018年6月30日:0.09),银行借贷总额约1.72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1.26亿港元),股东资金约11.22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14.09亿港元)[8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账面净值合共约2.41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1.68亿港元)之投资物业及抵押银行存款约200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1200万港元)[83]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就附属公司获授之一项约5000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1000万港元)之总贷款作出担保[86] - 回顾年内衍生金融工具亏损净额约为113.2万港元(2017/18年度:收益净额73.8万港元)[87]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7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6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无(2018年6月30日:无)[80] 各业务线营业额关键指标变化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1.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96亿港元减少10.0%,占集团总营业额55.6%[14]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1.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79亿港元减少29.0%,占集团总营业额40.2%[14]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91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55万港元减少20.5%,占集团总营业额2.9%[14] - 美洲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1716.4万港元下降19.3%,至约1385.7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4.4%[15]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3.31亿港元下降21.8%,至约2.59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81.5%[15] - 欧洲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3423.7万港元下降4.8%,至约3259.8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10.3%[15] - 证券业务营业额约195.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34.1万港元大幅减少约76.6%[25] 公司股权及合作相关情况 - 公司拥有艺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9%[26] - 2019年3月14日,东莞桥梓周氏电业有限公司与供销外贸市场经营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并对东莞市韵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后分别持有51%及49%,该公司更名为东莞优品商贸发展有限公司,4月1日起生效[27] - 2019年3月14日东莞桥梓与供销外贸订立合作协议,东莞韵鑫注册资本将由300万元人民币增至约6667万元人民币[53] - 东莞桥梓和供销外贸分别对东莞韵鑫出资约3100万元人民币和3267万元人民币,增资金额约6367万元人民币[53] - 增资完成后,东莞桥梓于东莞韵鑫的股权将由100%摊薄至51%[53] - 东莞韵鑫拟将增资金额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3] - 自2019年4月1日起,东莞韵鑫公司名称更改为东莞优品商贸发展有限公司[57] - 截至报告日期,东莞韵鑫建议增资尚未落实[58] - 2019年3月8日公司宣布收购骄洋创投有限公司8,5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7%,代价1500万港元[49] - 2019年4月30日通过发行24个月、年利率6%的承兑票据支付收购骄洋创投的代价[49] - 2019年4月30日收购骄洋创投事项完成,公司间接持有目标公司17%已发行股本[50]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周礼谦68岁,自1996年1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33] - 周志豪37岁,自2015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2019年6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33] - 刘东扬45岁,自2010年1月起任执行董事[33] - 钟锦光62岁,自2003年3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罗伟明67岁,自2000年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骆朝明54岁,自2006年1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陈锦仪59岁,自2007年11月起任公司公司秘书[37] - 2019年6月13日,执行董事兼副主席周锦华辞世[157] - 2019年6月21日,周志豪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8]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动态 - 周氏石材预期2019年下半年完成施工一切条件并取得所需许可证[30] - 2019年3月12日起比富達暫停證券經紀、諮詢及資產管理業務,6月3日起終止營運[61] 购股期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950万份购股权获行使,950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新普通股按每股0.355港元发行,所得款337.25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78] - 购股期权计划可供发行证券总数为19,163,234股股份,最高数目受现有计划授权限额规限为235,223,234股[98] - 各参与者因行使购股期权导致已发行及将予发行股份总数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1%时,不得再获授购股期权[100] - 各承受人应于要约日期起28天内支付1.00港元作为获授购股期权代价[104] - 2016年10月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周礼谦未行使18,580,000股于年内全部失效[108] - 2016年10月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周锦华未行使17,000,000股于年内全部失效[108] - 2016年10月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刘东扬未行使17,000,000股于年内全部失效[108] - 财政年度950万份购股期权获行使,发行950万股新普通股,行使价为每股0.355港元[109] - 现有计划授权限额涉及最高股份数为2.35223234亿股,占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9.91%[109] - 2019年3月20日公司议决授出1.6226亿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每股0.108港元[112] - 已授出的1.6226亿份购股期权中,8846万份授予董事[112] - 2019年6月30日,共有1.6226亿份未行使购股期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6.83%[11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期权计划可授出最多7296.3234万股股份的购股期权,占已发行股份约3.07%[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无2019年3月20日授出的购股期权行使、失效或注销[117] - 2019年7月25日,公司议决向若干人士授出可认购5380万股股份的购股期权[118] - 2019年6月30日,周礼谦等董事及其关联人士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119] - 周礼谦等董事因2019年3月20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拥有相关股份好仓[119] - 公司若干高级管理人员获授1080万份购股,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未行使[192]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合共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8.3%,最大客户占集团总营业额约17.9%;五大供应商合共占集团采购总值约78.2%,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采购总值约28.2%[128] 公司雇员情况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中国及海外共聘用约500名雇员,与2018年6月30日持平[132]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安排 - 公司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19年12月6日举行[138]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资格,公司于2019年12月3日至12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投资者须于2019年12月2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140]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其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公司将提呈决议案续聘[14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190万港元,非审核相关服务酬金为25万港元[18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除守则条文第A.2.1条、A.4.1条及A.4.3条外,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所载原则[14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周礼谦先生出任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147] - 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未按指定年期委任,但已根据公司细则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14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除披露者外,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拥有须记录或已知会的权益或短仓[12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除董事或公司行政总裁外,无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22] - 钟锦光自2003年3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6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将轮席退任及膺选连任[151] - 罗伟明自2000年1月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将轮席退任及膺选连任[152] - 骆朝明自2006年11月1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15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各董事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154] - 董事会负责集团策略方针、政策制定及运作监管,部分职责包括监察审批重大交易等[15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最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席位[162] - 集团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投保适当责任保险[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无按指定年期委任,有关偏离说明载于报告“遵守守则条文”一节[16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14次会议[1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未举行股东特别大会[16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7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80] - 执行董事周礼谦、周锦华、周志豪、刘东扬,独立非执行董事钟锦光、罗伟明、骆朝明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70] - 薪酬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钟锦光[170]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周礼谦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周礼谦[173] - 2018年12月5日,董事会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73] - 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180] - 董事会建议于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膺选连任之董事[180] - 2019年1月1日起生效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81] - 审核委员会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钟锦光先生,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184] - 2018年12月5日董事会采纳经修订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2019年1月1日生效,核数师前成员任审核委员会成员冷静期延至两年[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85] - 2018年12月5日董事会采纳股息政策,2019年1月1日起生效,无预先厘定派息比率[18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履行及执行企业管治职能并检讨公司遵守守则情况[191] - 公司秘书陈锦仪女士向董事会负责,确保董事会程序合规及活动有效进行[19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陈女士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96] - 公司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表现及活动公平披露和透明报告[197] - 公司股东大会是股东与董事会沟通首要平台[197]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98] - 特别股东大会须在提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98] - 若21日内董事会未落实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198] 公司地址变更情况 - 2018年11月19日起,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地址更改
星凯控股(01166)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3-20 16:17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68,226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200,230千港元[6] - 期内亏损为59,321千港元,2017年同期溢利为3,079千港元[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51港仙,2017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0.14港仙、摊薄盈利0.13港仙[8] - 2018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16,764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1,203,593千港元[10] - 2018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00,782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450,494千港元[10] - 2018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17,032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203,814千港元[12] - 2018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为183,750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246,680千港元[12] - 2018年12月31日总资产净值为1,352,126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1,400,028千港元[12] - 2018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361,386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1,408,706千港元[12] - 2018年12月31日非控股股东权益为 - 9,260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 - 8,678千港元[1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6978千港元,2017年为44722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539千港元,2017年所用现金净额为36224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727千港元,2017年为164128千港元[19] - 2018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24712千港元,2017年增加净额为83182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87065千港元,汇率变动影响为3928千港元,2017年分别为72134千港元和3065千港元;期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58425千港元,2017年为158381千港元[19] - 2018年7月1日重列累计亏损(未经审核)为1132052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的累计亏损为1131502千港元,确认预期信贷亏损为550千港元[24] - 2018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617546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1654087000港元有所下降[64] - 2018年12月31日综合负债总额为265420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254059000港元有所上升[6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地区销售额为125491000港元,较2017年的150685000港元下降16.72%[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675000港元,较2017年的8484000港元下降9.53%[6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借贷利息为5256000港元,较2017年的3131000港元上升67.87%[7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9507000港元,而2017年为溢利3239000港元[7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668000港元,较2017年的3543000港元下降24.69%[8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6830000港元,2017年为零[83] - 2018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306345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03146000港元上升1.06%[8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因投资物业产生的直接经营开支为77000港元,较2017年的99000港元下降22.22%[85] - 2018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项约为55,072,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55,743,000港元有所减少[92] - 2018年12月31日应收财务机构款项约2,325,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010,000港元减少[95] - 2018年12月31日期铜合约衍生金融负债公平值约30,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约67,000港元减少;期内公平值变动亏损约908,000港元[98] - 2018年12月31日持作买卖及于香港上市之股本证券为36,422千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59,522千港元减少;期内公平值变动亏损20,924,000港元,出售事项亏损净额3,725,000港元[99] - 2018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项为35,251,000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4,573,000港元增加[10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筹集新造借贷91,241,000港元,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25,289,000港元增加;作出还款56,886,000港元,此前六个月为零港元[103] - 2018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平均实际年利率介乎5.44厘至7.83厘,其他贷款平均实际年利率介乎10厘至16.8厘[103] - 2018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3,745千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23,650千港元增加[106] - 2018年12月31日就收购楼宇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开支为22,774千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450千港元增加[10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950万份购股权获行使,7508万份购股权失效,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权(2018年6月30日:8458万份)[10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投资物业及银行存款共2.24753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1.80101亿港元)[11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营业额约1.682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0023亿港元减少16.0% [113] - 回顾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950.7万港元,去年同期应占溢利约为323.9万港元 [113] - 回顾期每股亏损约为2.51港仙(2017/18年中期每股盈利:0.14港仙) [11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800万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8700万港元减少;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84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2.47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比率为0.12,较2018年6月30日的0.09增加;借贷总额约1.58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1.26亿港元增加;股东资金约13.61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14.09亿港元减少[13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质押账面价值合共约2.2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500万港元的已质押银行存款,较2018年6月30日的1.68亿港元和1200万港元有变化[132]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出约5000万港元的担保,以取得授予附属公司的贷款总款约5000万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1000万港元增加[133] - 回顾期内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亏损净额约为90.8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中期亏损净额为84.5万港元[135] 金融准则应用相关 - 2018年7月1日,应收账款、其他贷款及应收款项和按金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的原账面价值为229,804千港元,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新账面价值为229,254千港元[33] - 2018年7月1日,应收票据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账面价值均为14,310千港元[33] - 2018年7月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账面价值均为11,851千港元[33] - 2018年7月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账面价值均为92,212千港元[33] - 2018年7月1日,股本投资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账面价值均为59,522千港元[33]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公司减值模型由“已产生亏损模型”改为“预期信贷亏损模型”[33] - 亏损拨备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和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其中一项基准计量[34] - 公司选择用简化方式计量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按全期预期信贷亏损计算预期信贷亏损[36] - 其他债务金融资产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计算预期信贷亏损,信贷风险显著增加时,拨备以全期预期信贷亏损为基准[36] - 金融资产逾期超30天,公司假设其信贷风险显著上升;逾期超90天或借款人不大可能全额履行信贷义务,公司认为其已违约[37] - 2018年6月30日,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应收账项、其他贷款及应收款项期末结余为229,804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131,502千港元[40] - 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重新计量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应收账项、其他贷款及应收款项减少550千港元,累计亏损增加550千港元[40] - 2018年7月1日,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应收账项、其他贷款及应收款项期末结余(未经审核)为229,254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132,052千港元[40] - 集团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过渡性条文,不重列比较资料,相关差异于2018年7月1日储备确认[42] - 集团采用累计影响法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将累计影响确认为2018年7月1日对保留盈利期初结余的调整,不重新呈列2017年财务资料[44] - 制造及买卖电缆及电线、铜杆、冶金级铝土矿,发票通常在30至60日内应付[47] - 按香港会计准则第18号,符合条件时确认相关合约收入,无法合理估计则递延至退货期失效或可合理估计时[47]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退货权产生可变代价,估计并约束至解决不确定因素,确认退款负债及可收回退货资产权[47] - 董事认为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对制造及买卖电缆等合约确认收益的时间及金额无重大影响[49] - 租赁投资物业收入按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入账,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对其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有四个可申报分类,包括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制造及买卖、冶金级铝土矿之买卖、投资物业[5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收益总计168,226千港元,可申报分类收益总计183,044千港元,可申报分类(亏损)/溢利为 - 38,351千港元[54]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收益总计200,230千港元,可申报分类收益总计214,601千港元,可申报分类溢利为8,076千港元[57] - 2018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可申报分类资产总计1,017,906千港元,添置非流动资2,668千港元,可申报分类负债总计205,273千港元[61] - 2018年6月30日(经审核),可申报分类资产总计1,046,516千港元,添置非流动资65,884千港元,可申报分类负债总计191,121千港元[62]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为939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695万港元减少3.1%,占集团总营业额55.8% [114]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为6761.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178.7万港元减少26.3%,占集团总营业额40.2% [114]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为50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25.8万港元减少19.4%,占集团总营业额3.0% [114] - 证券业务营业额约为16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23.5万港元大幅减少约69.4% [123] 公司业务发展相关 - 集团完成收购周氏石材80%股本权益,正筹备廉江土地发展前期工作 [126] - 公司会密切留意中美贸易战发展对业务的影响,并对业务发展作出相应调整[127] 公司人员及股权相关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