栢能集团(01263)

搜索文档
栢能集团(01263) - 内幕消息建议将於新加坡交易所之第二上市地位改為主要上市地位
2025-08-08 21:51
上市地位变更 - 公司建议将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地位改为主要上市地位,2025年8月8日获原则上批准,8月20日生效,届时拥有港交所及新加坡交易所双重主要上市地位[5][8][11] - 建议从港交所除牌仍有待股东及港交所批准,预计在宽限期内完成[20] 自由流通量豁免 - 公司2025年5月16日申请豁免遵守新交所自由流通量规定,6月4日获9个月宽限期豁免[5][12] - 豁免申请日期公司有205,007,103股新交所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2.86%,其中公众新交所股份14,572,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76%[15] - 公布日期公众新交所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降至约3.22%[15] 股份相关 - 港交所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7.14%,由公众股东持有[15] - 公司需维持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25%的港交所公众持股量[15] - 建议从港交所除牌经确定进行后,未转移的港交所股份预计在取得股东批准约四个月后除牌并自动转移[17] - 建议转换完成后,预计需约六个月向相关股东寄发股票[19] 其他规定 - 公司须在初次出任董事完成强制培训时书面知会新交所[13] - 公司或其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申报会计师/核数师变动需事先征得新交所同意[13] - 公司需书面确认宽限期结束时已符合新交所自由流通量规定[14] 交易与架构 - 公布日期集团无价值超100,000新加坡元的利害关系人交易或重大交易,且无意在公布日至转换日期期间订立相关交易[23] - 公司无双重类别股权架构、无外资拥有权限制,集团无位于受制裁国家的主要运营等,也未受相关制裁[24][25][26] 审计与财务 - 公司委任BDO LLP为新增外聘核数师,负责审核2025财年综合财务报表,相关委任于2024年12月20日获股东批准[27] - 若从港交所除牌落实,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不会获续聘[28] - 建议从港交所除牌后,2025财年财务报表将根据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国际)编制,由BDO LLP按照新加坡审计准则审核[29] 企业管治 - 公司将参照2018年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在转换日期后首份年报中申述企业管治常规[30] - 公司将遵守守则原则,若常规偏离守则条文,将在年报中陈述偏离条文、解释原因及说明所采纳常规如何贯彻原则原意[30]
栢能集团(01263) - 董事会会议延期举行
2025-08-07 18:48
业绩与派息 - 公司拟召开董事会审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考虑派息[4] 会议安排 - 原定于2025年8月14日的董事会会议延至2025年8月19日,议程不变[4]
栢能集团(01263)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06 17:18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4日举行董事会会议[4] - 会议将审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及刊发[4]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人员信息 - 截至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王锡豪等5人[4] - 非执行董事为何黄美德[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艳等7人[4]
栢能集团(01263) - 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 章上市的香港预托证券发行人的证券变...
2025-08-01 16:40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情况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3.87883668亿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3.87883668亿股[2] 其他 - 股份期权(根据发行人的股份期权计划)不适用[3]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预托证券)的资料不适用[4]
英伟达RTX 50系列需求爆发 栢能集团(01263)或成核心受益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4:54
英伟达RTX 50系列显卡市场表现 - 新一代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市场需求远超供应 终端售价较官方指导价溢价高达50% [1] - RTX 5090渠道行情可达3000美元以上 仍维持高溢价 官方建议零售价为1999美元 实际市场成交价已突破2999美元 [1][2] - 2025年RTX 50系列显卡出货量预计达3500-4000万片 较上一代RTX 40系列2024年出货量2500-3000万片增长30%以上 [2] 栢能集团业务与财务表现 - 栢能集团为全球第二大GPU显卡生产厂 英伟达全球核心AIC合作伙伴 旗下索泰品牌为知名电脑品牌提供产品制造服务 [2] - 集团2024年全年收入100.82亿元 同比增加10% 全年纯利2.62亿元 同比增长331% 每股盈利68仙 [2] - 盈利增长主要由于新系列图像显示卡需求强劲 自有品牌业务促销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令毛利率改善 [2] 栢能集团增长潜力与估值 - 广发证券测算显示 若RTX 5090占RTX 50系列出货量5%(约175-200万片)且栢能市场份额达12.5% 单卡净利润约300元人民币 则该业务可贡献约5.12亿港元净利润 较2024年全年净利润增长近200% [3] - 公司与服务器大厂Supermicro达成合作 切入中国云服务商供应链 服务器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 公司股价对应2025年PE仅4倍 远低于同业华硕12倍和微星13倍 也低于自身历史平均PE7.5倍 估值修复空间巨大 [3] RTX 50系列技术特性 - RTX 5090采用最新Ada Lovelace架构 拥有更高图形处理能力和更快刷新率 支持超高分辨率 [1] - 显卡VRAM提升至24GB 配合先进光线追踪技术 使游戏画质与流畅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1] - GPU核心在游戏场景、图形渲染和人工智能推理等领域均具备强大应用潜力 [1]
栢能集团(0126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17:28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产品为图像显示卡、主机板及迷你个人电脑,也提供一站式电子制造服务[3] 公司财务整体表现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强劲反弹,资产负债表持续稳健,流动资金逐步改善[18] - 公司2024财年收入增加91470万港元,增幅为10.0%,从2023财年的916.72亿港元增至1008.19亿港元[29] - 公司2024财年收入为10081.9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9167.2百万港元增加914.7百万港元,增幅为10.0%[56] - 公司净利润率从2023财年的0.7%显著改善至2024财年的2.6%[30] - 原材料成本从2023财年的82.253亿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89.065亿港元,增幅8.3%,占销售百分比从89.7%降至88.3%[65] - 集团2024财年毛利为9.555亿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2.548亿港元,增幅36.4%,毛利率从7.6%升至9.5%[66]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财年的308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5100万港元,增幅65.6%[67]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3财年的1.382亿港元减至2024财年的1.296亿港元,减幅6.2%[69] - 行政费用从2023财年的4.428亿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5.32亿港元,增幅20.1%[70]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的5930万港元减至2024财年的3680万港元,减幅37.9%[72]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21亿港元,2023财年为6080万港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5港元,估计共5820万港元[74][75] - 2024财年经营业务产生的净现金为19.548亿港元,远少于2023财年的35.751亿港元[92] - 净现金权益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50.8%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49.0%[98] - 本年度资本开支为14950万港元,用于购买租赁物业装修等,资金来自内部[99] - 本年度退出投资共1690万港元,主要为报废厂房及机器项目[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立资本承担合约总值700万港元,将用内部资金拨付[101] - 集团在间隙期间进口图像显示卡被征收25%中国301条款关税,潜在估计金额约2500万美元(约1.96亿港元),公司正要求退款[103][104] - 2024年产品生产成本为7733.99百万港元,2023年为6886.23百万港元[196] 公司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完成业务运营分散至大中华以外的策略行动,总部迁往新加坡,在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在印度尼西亚巴淡设立新制造设施[18] - 公司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以新加坡交易所作第二上市,在印尼巴淡建立新制造设施[28] - 公司自2024年11月15日起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计划于2025财年撤销于联交所上市地位[107] 公司新产品动态 - 新一代Blackwell游戏GPU于2025年1月推出,配备该技术的新图像显示卡将提升游戏表现和玩家体验[20] - 公司于去年推出手提个人电脑、医疗级电脑和GPU伺服器新产品线,将继续钻研新产品开发机会[20]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变动 - 2024年11月5日多名新董事获委任加入董事会及董事委员会,同时部分董事辞任[7][8][16] - 投资委员会于2024年11月5日解散,执行委员会于2024年11月20日新成立[9][10] - 授权代表于2024年12月20日新委任[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达2536名,2023年为2490名[1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171名、2154名及211名雇员分别驻于香港、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160]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安排 - 2024年财务报表仅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及BDO LLP将共同负责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更改上市地位为主要上市财政年度的财务报表[16] 各业务线销售数据变化 - 自有品牌及ODM/OEM图像显示卡业务销售增长12.157亿港元,增幅为16.7%,从2023财年的726.61亿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848.18亿港元[29] - 品牌业务销售反弹6.267亿港元,增幅为10.8%,从2023财年的581.56亿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644.23亿港元[29] - 非品牌业务分部增长2.88亿港元,增幅为8.6%,从2023财年的335.16亿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363.96亿港元[29] - 图像显示卡分部2024财年为8481.8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7266.1百万港元增加1215.7百万港元,增幅为16.7%[56] - 自有品牌图像显示卡2024财年销售为6318.1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5661.2百万港元增加656.9百万港元,增幅为11.6%[56] - ODM/OEM图像显示卡2024财年销售为2163.7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604.9百万港元增加558.8百万港元,增幅为34.8%[57] - EMS业务2024财年为676.4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739.0百万港元减少62.6百万港元,减幅为8.5%[57] - 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销售2024财年为923.7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162.1百万港元减少238.4百万港元,减幅为20.5%[57] - 品牌业务收入2024财年为6442.3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5815.6百万港元增加626.7百万港元,增幅为10.8%[59] - 非品牌业务收入2024财年为3639.6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3351.6百万港元增加288.0百万港元,增幅为8.6%[59] 各地区收入数据变化 - 亚太区收入2024财年为4355.0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3274.2百万港元增加1080.8百万港元,增幅为33.0%[61] - 中国地区收入增加6.4%,北美洲及拉丁美洲地区收入下跌0.5%,欧洲、中东、非洲及印度地区收入下跌11.9%[60] - NALA地区2024财年收入为12.756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670万港元,减幅0.5%[62] - 中国地区2024财年收入为22.631亿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1.358亿港元,增幅6.4%[63] - EMEAI地区2024财年收入为21.882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2.952亿港元,减幅11.9%[64]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公司总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750万港元增加1088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77630万港元,增幅16.3%[7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55740万港元上升796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63700万港元,升幅14.3%[76] - 使用权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9260万港元增加166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920万港元,增幅17.9%[76] - 公司总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62.79亿港元减少3890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423.89亿港元,减幅8.4%[79]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价值为8423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55亿港元减少29320万港元,减幅25.8%[79] - 流动资产业项下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9410万港元增加868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98090万港元,增幅9.7%[80] - 2025年2月14日,公司已收回66.87亿港元,占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额的60.8%[81] - 公司总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522亿港元减少3783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739亿港元,减幅15.4%[8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801亿港元减少2037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764亿港元,减幅15.9%[8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469亿港元减少2307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8.162亿港元,减幅22.0%[84] - 退款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4880万港元减少132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3560万港元,减幅27.0%[85]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6100万港元减少92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5180万港元,减幅15.1%[85] - 银行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9.824亿港元减少1.629亿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8.195亿港元,减幅16.6%[85] - 产品保修及退货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10万港元减少6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4050万港元,减幅1.5%[87] - 流动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3020万港元增加73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3750万港元,增幅24.2%[87] - 当期所得税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86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1260万港元,增幅46.5%[87] - 非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6900万港元增加103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7930万港元,增幅14.9%[8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价值为8.4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55亿港元减少2.932亿港元,减幅25.8%[91] 公司运营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动用1.233亿港元设立新加坡总部及为印尼巴淡新制造设施作资本开支[30] - 公司动用2140万港元于新加坡交易所进行上市活动[30] - 2024财年,集团为设立新加坡总部及印尼巴淡新制造设施收购物业、厂房或设备价值共1.233亿港元[111] 公司采购情况 - 多年来从NVIDIA采购占公司总采购约67.9%[33] - 产品所用主要原材料及零件占公司总材料成本超90%[42]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适应市场动态迟缓会落后于对手,可能流失市场份额和收入[39] - 公司表现依赖执行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服务,人员离职可能损害运营能力和业务策略执行[40] - 制造设施及生产过程受干扰会影响产能,导致成本上升、生产延误,可能损失收入[41] - 原材料及零件成本上升会影响公司制造成本和财务表现,若无法转嫁升幅会损害盈利能力[42] - 图像显示卡销售占大部分收入,业务集中有风险,需求减少会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44] - 贸易关税、进出口限制等贸易壁垒威胁持续或升级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45] - 《先进计算集成电路之贸易限制》可能使美国科技公司禁止向公司出口先进集成电路[46] - 电脑电子制造业技术变化快,公司需通过研发推出新产品,适应技术转变[47] - 开发新产品开支可能先于销售额增加,若运营效率低或未能适应技术转变,业务会受不利影响[48] 公司购股权利计划 - 2024年7月18日公司终止二零一六年购股权利计划,终止前可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最高数目为7961866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05%[110] 公司重大附属公司等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收购及出售[106] 报告期后重大事项情况 - 报告期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08] 公司ESG管治架构 - 公司设有两级制管治架构,包括董事会与ESG工作团队,ESG工作团队至少每年一次举行会议商议事宜[116] - 公司董事会负责集团ESG策略,确保集团有有效的ESG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16] - 公司ESG工作团队负责收集、分析并核实ESG数据,协助董事会处理ESG相关事宜[116] 公司ESG报告编制情况 - 报告参照2021年国际报告倡议组织(GRI)报告准则编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集团内部政策及文件和关键持份者提供的资料[117] - 报告编制应用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与上一汇报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相比,汇报方针及方法无重大
栢能集团(0126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8 19: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100.82亿港元,较2023年的91.67亿港元增长10.0%[4] - 2024年公司毛利9.56亿港元,较2023年的7.01亿港元增长36.4%[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9.5%,较2023年的7.6%提升25.0%[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2.62亿港元,较2023年的6080万港元增长331.1%[4] - 2024年公司纯利率2.6%,较2023年的0.7%提升271.4%[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0.68港元,2023年为0.16港元[8] - 2024年总非流动资产77.63亿港元,2023年为66.75亿港元[10] - 2024年总流动资产423.89亿港元,2023年为462.79亿港元[10] - 2024年总流动负债207.39亿港元,2023年为245.21亿港元[10] - 2024年净资产286.20亿港元,2023年为277.42亿港元[11] - 2024年合约负债为51,775千港元,2023年为60,957千港元;2024年1月1日合约负债44,848,000港元、2023年1月1日合约负债50,876,000港元已确认为对应年度收入[31] - 2024年政府补助为5,190千港元,2023年为2,447千港元;利息收入2024年为63,791千港元,2023年为50,228千港元[3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6,765千港元,2023年为59,306千港元[34] - 2024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为9,145,797千港元,2023年为8,424,706千港元;销售成本2024年为9,126,471千港元,2023年为8,466,469千港元[35] - 2024年员工成本为470,032千港元,2023年为410,777千港元[35] - 2024年核数服务酬金为3,866千港元,2023年为1,578千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2024年为485千港元,2023年为344千港元[3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865千港元,2023年为74,568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34,988千港元,2023年为31,889千港元[35] - 2024年研究及开发开支为63,838千港元,2023年为74,971千港元[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50,866千港元,2023年为28,248千港元[36] - 2024年已派付股息155,153千港元,2023年为135,759千港元;报告期末后,公司董事建议2024年派付末期股息58,183,000港元,2023年为77,577,000港元[40]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所用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62,131千港元,2023年为60,843千港元[41] - 2024年按摊销成本之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712,133千港元,2023年为752,767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980,922千港元,2023年为894,097千港元[42] - 2024年按摊销成本之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账年末为295,457千港元,2023年为308,741千港元[43] - 2024年存货为941,579千港元,减陈旧存货拨备后为842,325千港元;2023年存货为1,285,432千港元,减陈旧存货拨备后为1,135,492千港元[4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82,182千港元,流动部分为1,076,314千港元;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280,048千港元[44]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816,145千港元,2023年为1,046,866千港元[44] - 2024年银行贷款(有抵押及有担保)为177,123千港元,2023年为184,880千港元;2024年进口贷款(有担保)为642,410千港元,2023年为797,546千港元[47] - 2024年借贷还款1年内为650,167千港元,2023年为805,303千港元;1年以上但2年内均为7,757千港元;2年以上但5年内2024年为161,609千港元,2023年为169,366千港元[48] - 法定股本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2024年和2023年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00,金额均为100,000千港元[49]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2024年初股份数目为387,883,668,金额为38,788千港元;2023年初股份数目为387,683,668,金额为38,768千港元;2023年已行使购股权股份数目为200,000,金额为20千港元;2024年末和2023年末股份数目均为387,883,668,金额均为38,788千港元[49] - 公司2024财年收入为10081.9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9167.2百万港元增加914.7百万港元,增幅为10.0%[61] - 公司净利润率由2023财年的0.7%显著改善至2024财年的2.6%[62] - 公司2024财年收入为10081.9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9167.2百万港元增加914.7百万港元,增幅为10.0%[93] - 原材料成本从2023财年的8225.3百万港元增加681.2百万港元至2024财年的8906.5百万港元,增幅8.3%;占销售百分比从2023财年的89.7%下跌1.4%至2024财年的88.3%[103] - 集团2024财年毛利为955.5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700.7百万港元增加254.8百万港元,增幅36.4%;2024财年毛利率为9.5%,2023财年为7.6%[104]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财年的30.8百万港元增加20.2百万港元至2024财年的51.0百万港元,增幅65.6%[106]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3财年的138.2百万港元减少8.6百万港元至2024财年的129.6百万港元,减幅6.2%[107] - 行政费用从2023财年的442.8百万港元增加89.2百万港元至2024财年的532.0百万港元,增幅20.1%[108]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的59.3百万港元减少22.5百万港元至2024财年的36.8百万港元,减幅37.9%[110] - 2024财年所得税开支为50.9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28.2百万港元增加22.7百万港元,增幅80.5%[112]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2.1百万港元,2023财年为60.8百万港元[113] - 集团总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7.5百万港元增加108.8百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776.3百万港元,增幅16.3%[115] - 非流动资产项下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570万港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1650万港元,增幅189.5%[118] - 集团总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62790万港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423890万港元,减幅8.4%[119]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价值为8423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29320万港元,减幅25.8%[119] - 流动资产项下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9410万港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98090万港元,增幅9.7%[121] - 2025年2月14日,集团已收回66870万港元,占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额的60.8%[122] - 流动资产项下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7950万港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660万港元,增幅122.1%[123] - 集团总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5220万港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7390万港元,减幅15.4%[12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8010万港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7640万港元,减幅15.9%[125] - 退款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4880万港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3560万港元,减幅27.0%[126] - 集团银行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98240万港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81950万港元,减幅16.6%[126] - 流动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3020万港元增加73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3750万港元,增幅24.2%[129] - 当期所得税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86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1260万港元,增幅46.5%[129] - 非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6900万港元增加103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7930万港元,增幅14.9%[130]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28.62亿港元,包括已发行股本3880万港元、非控股权益10万港元及储备28.233亿港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774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1.65亿港元,未动用信贷额度为18.742亿港元[132] - 存货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355亿港元减少2.932亿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8.423亿港元,减幅25.8%,存货周转天数从64天减至40天[134]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146亿港元减少103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8.043亿港元,减幅1.3%,周转天数从40天减至29天[13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469亿港元减少2.307亿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8.162亿港元,减幅22.0%,周转天数从43天减至37天[134] - 2024财年经营业务产生净现金为19.548亿港元,远少于2023财年的35.751亿港元[135] - 本年度资本开支为1.495亿港元,用于新加坡新总部办公室物业装修及印尼巴淡新制造设施生产线装设和装修等[1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536名雇员,2023年为2490名[15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子及个人电脑零件及配件设计、制造及贸易收入为10,081,957千港元,2023年为9,167,215千港元[21] - 2024年亚太区外部客户收入为4,355,025千港元,2023年为3,274,159千港元;特定非流动资产2024年为568,629千港元,2023年为433,836千港元[27] - 自有品牌及ODM/OEM图像显示卡业务2024财年销售为8481.8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7266.1百万港元增加1215.7百万港元,增幅为16.7%[61] - 品牌业务2024财年销售为6442.3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5815.6百万港元反弹626.7百万港元,增幅为10.8%[61] - 非品牌业务分部2024财年增长至3639.6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3351.6百万港元增加288.0百万港元,增幅为8.6%[61] - 图像显示卡
栢能集团(0126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6:31
收入增长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4,94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4%[9] - 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为494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4%[15] - 图像显示卡业务收入为4,088.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6%[9] - 图像显示卡分部收入为4088.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6%,主要受NVIDIA“SUPER”系列GPU推动[15] - ODM/OEM图像显示卡销售收入为1,055.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7.4%[9] - ODM/OEM图像显示卡销售为1055.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7.4%,主要由于“SUPER”系列和“RTX4090 D”型号的需求增加[15] - 自有品牌图像显示卡销售收入为3,033.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5%[9] - EMS业务收入为346.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6%[9] - 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业务收入为509.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6%[10] - 品牌业务收入为3,094.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9%[10] - 非品牌业务收入为1,849.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8.8%[10] - 亚太区收入为2167.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0.6%,主要由于图像显示卡的ODM/OEM订单增加[18] - 中国地区收入为1104.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6%,主要由于品牌图像显示卡销售上升[22] - NALA地区收入为580.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0%,主要由于缺乏顶级RTX4090图像显示卡的销售[19] - EMEAI地区收入为1091.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主要由于高利率打击了高端产品的支出[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944,243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175,441千港元增长了18.4%[117][118][1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品牌业务收入为3,094,288千港元,非品牌业务收入为1,849,955千港元[1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图像显示卡收入为4,088,713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333,862千港元增长了22.6%[1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亚太区收入为2,167,457千港元,中国区收入为1,104,617千港元,EMEAI区收入为1,091,744千港元[117] 成本与毛利率 - 原材料成本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3,731.6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4,282.1百万港元,增幅为14.8%[25] - 毛利率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7.8%上升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11.3%,增幅为3.5个百分点[26] - 毛利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323.7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558.4百万港元,增幅为72.5%[26]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12.8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21.2百万港元,增幅为65.6%[28] - 利息收入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21.4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38.9百万港元,增幅为80.8%[28]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60.3百万港元减少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54.2百万港元,减幅为10.1%[29] - 行政费用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210.3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285.4百万港元,增幅为35.7%[30]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35.2百万港元减少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17.8百万港元,减幅为49.4%[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10.5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36.2百万港元,增幅为244.8%[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从2023财年上半年的20.1百万港元增加到2024财年上半年的194.1百万港元,增幅为865.7%[3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3,851,689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5,891千港元[128]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94,008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265,215千港元[128] - 研究及开发开支从2023年的39,340千港元减少到2024年的37,416千港元[128]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0,540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36,194千港元[131] 资产与负债 - 使用权资产由92.6百万港元减少至82.2百万港元,减幅为11.2%[39] - 无形资产中的品牌名称估值高于账面值,未录得减值亏损[39] - 其他金融资产账面值保持1.2百万港元不变,未确认任何减值亏损[39] - 递延税项资产由5.8百万港元减少至5.1百万港元,减幅为12.1%[39] - 总流动资产由4,627.9百万港元增加至4,765.7百万港元,增幅为3.0%[40] - 存货由1,135.5百万港元增加至1,391.3百万港元,增幅为22.5%[4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894.1百万港元增加至1,024.7百万港元,增幅为14.6%[42] - 现金及银行结余由2,491.2百万港元减少至2,248.7百万港元,减幅为9.7%[43] - 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项由79.5百万港元增加至166.4百万港元,增幅为109.3%[42] - 可收回当期所得税由68.5百万港元减少至65.2百万港元,减幅为4.8%[43] - 公司总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52.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467.6百万港元,增幅为0.6%[4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80.1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300.4百万港元,增幅为1.6%[45]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46.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68.4百万港元,减幅为7.5%[45]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33.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332.0百万港元,增幅为42.4%[45] - 退款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48.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4.0百万港元,减幅为9.8%[45]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61.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77.6百万港元,增幅为27.2%[45] - 银行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982.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56.2百万港元,减幅为2.7%[45] - 产品保修及退货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35.3百万港元,减幅为14.1%[45] - 存货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35.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391.3百万港元,增幅为22.5%[5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14.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858.3百万港元,增幅为5.4%[5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目标低于100%,按净债务与权益之比例确定[58] - 公司净现金权益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50.8%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41.8%[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3.8百万港元[5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签订的资本承担合约总值为101.2百万港元[62] - 公司因美国301条款关税可能产生的或然负债为25百万美元[6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2,343名员工,较2023年减少147名[69] - 公司已终止2016年购股权计划,该计划原定于2026年6月16日到期[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收购或出售物业、厂房或设备[7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为5,409,496千港元,净资产为2,884,332千港元[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48,68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1,217千港元有所减少[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存货为1,391,33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5,492千港元有所增加[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24,69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4,097千港元有所增加[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300,42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80,048千港元有所增加[9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借贷款项为956,18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2,426千港元有所减少[9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流动资产为4,765,681千港元,净流动资产为2,298,084千港元[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流动负债为2,467,59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52,102千港元有所增加[9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788,353,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2,767,000港元有所增加[14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48,688,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1,217,000港元有所减少[15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为968,394,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46,866,000港元有所减少[15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84,511,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00,381,000港元有所减少[15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达13,82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192,000港元有所减少[14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使用权资产添置达3,25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2,000港元大幅增加[14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1,024,699,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4,097,000港元有所增加[14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以公允值计入损益的贸易应收款项为69,937,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859,000港元有所增加[14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中,1个月内的金额为714,376千港元,1个月以上但3个月内的金额为291,472千港元,3个月以上但1年内的金额为36,587千港元,1年以上的金额为4,431千港元[15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贷款和进口贷款总额为956,183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982,426千港元有所减少[15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借贷还款时间表中,1年内的还款金额为782,939千港元,1年以上但2年内的还款金额为7,757千港元,2年以上但5年内的还款金额为165,487千港元[16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租赁土地及楼宇的账面总值为357,302,000港元,已质押给银行作为按揭贷款的担保[16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中,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8,788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的38,788千港元持平[16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中,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金额为101,158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5,883千港元有所增加[16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短期雇员福利为35,161千港元,相比2023年6月30日的6,161千港元大幅增加[166] - 公司截至20
栢能集团(0126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9:36
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8.4%,达到49.44亿港元[4] - 毛利同比增长72.5%,达到5.58亿港元,毛利率提升至11.3%[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大幅增长865.7%,达到1.94亿港元[4] - 收入由上年同期的41.75亿港元增加18.4%至49.44亿港元[76] - 图像显示卡业务销售额增加22.6%至40.89亿港元[77] - ODM/OEM图像显示卡销售额增加87.4%至10.55亿港元[79] - 品牌业务图像显示卡销售额增加9.5%至30.33亿港元[78] - EMS业务销售额下降3.6%至3.46亿港元[80] - 其他個人電腦相關產品及零件銷售增加5.6%[81] - 品牌業務收入增加8.9%,非品牌業務收入增加38.8%[82] - 亞太區及中國地區收入分別增加50.6%及17.6%[83][84][87] - NALA地區及EMEAI地區收入分別下跌9.0%及5.8%[85][89] - 原材料成本佔銷售比例下降2.7%至86.6%[91] - 毛利增加72.5%,毛利率由7.8%上升至11.3%[92] - 銷售及分銷費用減少10.1%[94] - 行政費用增加35.7%,主要由於員工花紅及董事溢利分成增加[95] - 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轉為撥回6.3百萬港元[96] - 融資成本減少49.4%[97]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增加至194.1百萬港元,而上年同期為20.1百萬港元[99]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為0.500港元及0.500港元,較上年同期的0.052港元大幅增加[100] 资产负债情况 - 存貨增加22.5%至13.91亿港元[11]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14.6%至10.25亿港元[11] - 現金及銀行結餘減少9.7%至22.49亿港元[11] -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增加1.6%至13.00亿港元[11] - 借貸減少2.7%至9.56亿港元[11] - 總非流動資產由去年底減少23.7百萬港元至643.8百萬港元,主要由於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減少[102][103][104] - 總流動資產增加137.8百萬港元至4,765.7百萬港元,主要由於存貨及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108][109][110] - 存貨價值增加255.8百萬港元至1,391.3百萬港元,以滿足銷售需求及採購訂單[109]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130.6百萬港元至1,024.7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銷售額上升[110] - 於二零二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已收回貿易應收款項474.6百萬港元,佔期末賬面總額的41.1%[112] - 其他應收款項、按金及預付款項增加86.9百萬港元至166.4百萬港元,主要與修正關稅有關[113] - 本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由2,491.2百万港元减少242.5百万港元至2,248.7百万港元,减幅为9.7%[116] - 总流动负债由2,452.2百万港元增加15.4百万港元至2,467.6百万港元,增幅为0.6%[117] - 贸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由1,280.1百萬港元增加20.3百萬港元至1,300.4百萬港元,增幅为1.6%[118] - 退款负债由48.8百萬港元減少4.8百萬港元至44.0百萬港元,減幅为9.8%[119] - 合約負債由61.0百萬港元增加16.6百萬港元至77.6百萬港元,增幅为27.2%[120] - 银行借贷由982.4百萬港元減少26.2百萬港元至956.2百萬港元,減幅为2.7%[121] - 产品保修撥備由41.1百萬港元減少5.8百萬港元至35.3百萬港元,減幅为14.1%[122] - 應繳所得税由8.6百萬港元增加14.8百萬港元至23.4百萬港元,增幅为172.1%[124] - 存貨價值由1,135.5百萬港元增加255.8百萬港元至1,391.3百萬港元,增幅为22.5%[127] - 貿易應收款項由814.6百萬港元增加43.7百萬港元至858.3百萬港元,增幅为5.4%[128] 业务结构 - 本集團主要從事電子及個人電腦零件及配件的設計、製造及貿易[18] - 收入按主要地區市場、主要產品及服務、品牌及非品牌業務以及收入確認時間進行分拆[19] - 圖像顯示卡收入為40.89億港元,電子製造服務收入為3.46億港元,其他個人電腦相關產品及零件收入為5.10億港元[20] - 亞太區收入為21.67億港元,北美洲及拉丁美洲收入為5.80億港元,中國收入為11.05億港元,歐洲、中東、非洲及印度收入為10.92億港元[21] - 品牌業務收入為30.94億港元,非品牌業務收入為18.50億港元[23] 税务及政府补助 - 政府補助為416.9萬港元,利息收入為3,890.1萬港元,淨匯兌虧損為2,376.0萬港元[29] - 銀行墊款及其他借貸之利息為1,586.3萬港元,租賃負債之利息為197.9萬港元[31] - 所得稅開支為3,619.4萬港元[34] - 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计算,应课
栢能集团(0126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7 17:03
公司概况 - 栢能集团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1] - 栢能集团是一家电脑电子产品领先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图像显示卡、主板和迷你个人电脑[3] - 栢能集团致力于保持行业领先优势,满足客户需求,确保业绩和竞争力[4] - 栢能集团是一家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公司[5] 业绩总结 - 栢能集团2023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及利润率均有一定程度改善[9] - 栢能集团预计新一代GPU游戏卡推出将带来可观销售表现及更高溢利率[12] - 栢能集团展望2023年业务向好,推出多款新系列GPU游戏卡[12] - 栢能集团将推出适用于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的GPU服务器新产品线[13] 财务数据 - 2023年EMS业务收入为739.0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89.9百万港元,减幅为10.8%[23] - 图像显示卡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8,994.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7,266.1百万港元,减幅为19.2%[21] - 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业务销售额由2022年的951.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1,162.1百万港元,增幅为22.1%[24] 地区业务 - 亚太区收入由3,734.0百万港元减少至3,274.2百万港元,减幅为12.3%[28] - NALA地区收入为1,282.3百万港元,较上年减少38.3%[29] - 中国地区收入为2,127.3百万港元,增幅为6.4%[30] - EMEAI地区收入为2,483.4百万港元,减幅为16.2%[31] 环境、社会及管治 - 栢能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83] - 董事会认为健全的企业管治是保障持份者利益的基石,致力于维持严格的企业管治框架[85] - 公司将继续改进数据收集和报告系统,逐步扩大披露范围,提升ESG报告质量和全面性[90] - 公司提供公平竞争机会给供应商,维持公开透明招标程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