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8-23 17: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5.9%,达到26.92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8.9%至2.55亿港元[27] - 公司2021年经营利润为3.05亿港元,同比增长53.1%[29]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8亿港元,同比增长18.1%[29] - 公司2021年资产总值为17.38亿港元,同比增长12.8%[29] - 公司2021年负债总值为8.44亿港元,同比增长9.5%[29] - 公司2021年净资产值为8.93亿港元,同比增长16.2%[29] - 公司2021年收入增长率为5.9%,较2020年的8.2%有所放缓[29] - 2021年公司收入达到26.92亿港元,同比增长5.9%[63] -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2.55亿港元,同比增长68.9%[6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8,459,000港元,较去年增长18.1%[64] - 公司流动比率为1.5,较去年提升0.1[64] - 公司经营开支占收入比例下降至38.9%,较去年减少0.6个百分点[67] - 公司零售业务收入增长6.1%,达到2,677,789,000港元,占总收入99.5%[74] - 公司香港市场收入增长6.6%至2,386,352,000港元,占总收入88.6%[76] - 公司香港市场利润增长80.3%至241,092,000港元,其中包括政府补贴约7,100万港元[76] - 公司澳门市场收入增长6.7%至47,320,000港元,并实现盈利[77] - 新加坡市场年收入为258,788,000港元,与上一财年基本持平(2019/20:258,879,000港元)[78]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香港、新加坡、澳门三大市场均持续盈利,并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0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4.2港仙[28] - 公司2021年派发中期股息每股9.0港仙,总支付股息64,533,000港元[85]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0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4.2港仙,总股息每股24.2港仙,总额约173,571,000港元[85] - 公司2021年1月25日派发中期股息,较2019/20年度的5.5港仙有所增加[85] - 公司计划在2021年10月5日派发末期及特别股息,需在2021年9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85] 市场表现与业务扩展 - 公司2021年香港同店销售增长率为4.4%[29] - 公司在新加坡市场因COVID-19导致门店关闭49天,影响了2020年业绩[29] - 公司香港业务同店销售增长4.4%,略低于去年的4.6%[67] - 公司全球店铺总数增加至389间,较去年净增11间[71] - 新加坡市场在2020年4月7日至6月18日期间因COVID-19关闭49个营业日,但公司仍维持盈利[78] - 公司计划在新加坡搬迁新仓库,作为商品中央配送基地,以提高配送准确性和效率[78] - 公司在新加坡市场通过香港、台湾、广州和义乌的采购部门增加产品种类和丰富产品组合[78] - 公司利用中国仓库设施提高成本效益,支持新加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78] - 公司对新加坡市场的盈利前景持乐观态度,并期望在该地区持续增长[78] 业务策略与创新 - 公司通过收购和整合「ELLA」品牌,进一步扩展产品线[47] - 公司推出新的ERP系统并升级日本城网购平台「JHCeshop」,以整合线上线下库存[55] - 公司与foodpanda mall及友和「YOHO」合作,扩大线上业务范围[55] - 公司计划增加快速消费品种类和OEM产品,以推动销售和提高毛利率[56] - 公司重新定位多来买「$MART」为日記士多「Day Day Store」,主打特色食品和快速消费品[56] - 公司在香港、新加坡及澳门共经营389间店铺,覆盖多个品牌和线上平台[6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刘柏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46,320,000股,占总股本的47.92%[119] - 魏丽霞女士持有公司股份358,226,000股,占总股本的49.57%[119] - 郑声旭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050,500股,占总股本的0.28%[119] - 孟永明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24,000股,占总股本的0.06%[119]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为好仓[121] - 刘柏辉先生通过Hiluleka Limited持有324,000,000股公司股份[122] - 魏丽霞女士通过Hiluleka Limited持有324,000,000股公司股份[124]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任何淡仓[125] - 主要股东Hiluleka Limited持有公司44.84%的股份,共计324,000,000股[126] - FMRLLC持有公司7.99%的股份,共计57,711,470股[126] - Webb David Michael持有公司7.00%的股份,共计50,603,000股[126] - 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LP持有公司5.00%的股份,共计36,098,170股[126] 购股权与股份奖励 - 公司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72,000,000股[132]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已授予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计3,725,000股[135] - 董事刘柏辉先生持有325,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86港元[135] - 董事魏丽霞女士持有325,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86港元[135] - 董事郑声旭先生持有627,500股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每股3.86港元、1.93港元和1.08港元[135] - 公司雇员持有2,097,500股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每股3.86港元、1.93港元和1.08港元[135]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计划中,总计授出2,660,000股购股权,其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139]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计划中,总计授出2,960,000股购股权,其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142] - 2021年内,公司董事郑声旭先生持有的购股权全部失效,总计432,000股[148] - 2021年内,公司雇员持有的购股权中,917,280股被行使,36,720股失效[148] - 紧接购股权行使日期之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2.44港元[150] - 公司于2015年7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授出股份面值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51] - 公司年内通过股份奖励计划以约400万港元购入1,850,000股本公司股份[15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8] - 公司董事会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召开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全勤出席[18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76] - 公司董事确认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内一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77] - 公司已为董事可能面对的任何诉讼产生的责任和费用购买保险[166] - 公司于年内无重大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及规例的情况[165] - 公司于年内无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65] - 公司于年内无签订或存有任何管理合约[170]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公司个别事务[189]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2次会议,审阅了集团中期及全年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90] - 薪酬委员会在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考虑并建议董事来年之薪酬[195]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魏丽霞女士兼任两职,符合集团最佳利益,有利于持续有效管理董事会及业务发展[186] - 公司所有董事在年内均获得专业培训,包括出席简报会、座谈会、会议或论坛及阅览相关议题之更新资料[185] - 公司已向所有董事发出正式委任书,并各自订明其委任之主要条款及条件[184] - 公司董事会负责集团未来发展路向、整体策略及政策,并评估集团及高级管理层的表现,以及批准重大或重要事项[183] - 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集团的日常营运[183] - 公司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已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一年,并可不时重续[188] - 公司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就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及架构向董事会提出提议[194] - 薪酬范围为1,500,000至2,000,000港元[199] - 公司已成立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提名政策、物色董事候选人、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等[199]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出变动建议[199] - 提名委员会负责董事委任或重新委任及董事继任计划[199] - 提名委员会每年在公司企业管治报告内汇报董事会在多元化层面的组成[199] - 公司深信董事会成员多元化裨益良多,所有董事任命均以用人唯才为原则[200] 持续关连交易 - 公司根据总协议向Radha Exports Pte. Ltd.集团购买商品的金额在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合共约为57,239,000港元[162] - 公司修订了2020年、2021年及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的商品采购上限,分别为100,000,000港元、200,000,000港元及250,000,000港元[16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符合公司股东整体利益,并认为相关年度上限公平合理[162] - 公司核数师就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函件,确认其符合上市规则[162] 租赁与租金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根据首批租赁框架协议收取或可收取的租金总额约为37,409,000港元[158] - 公司预计2020年、2021年及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的租金上限分别为38,000,000港元、40,000,000港元及42,000,000港元[158]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公司营业额及采购额不足30%[172] 管理层与董事背景 - 魏女士于2017年荣获《香港商报》的「卓越商界女领袖大奖」及于2019年荣获由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与新城财经台联合举办之「大湾区杰出女企业家奖」[99] - 刘柏辉先生于1991年开设第一间日本城店铺,为日本城在香港家品零售市场上建立强劲地位[100][101] - 郑声旭先生自1998年11月起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会员,且1999年3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成员[103] - 孟永明先生曾在信誉良好的零售企业担任首席行政人员逾15年,包括曾担任Wal-Mart Korea Company Limited韩国区总裁及Trust-Mart China Company Limited中国区首席营运官[105] - 余玟忆先生在审计及鉴证及财务报告业务超过15年的经验,彼亦在过去参与咨询服务取得了宝贵的经验[107] - 杨耀强先生于1986年加入香港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其事业[110] - 杨先生于2006年至2007年为中国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07年至2009年为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营运官及执行董事[110] 会员与客户增长 - 2021年公司会员人数突破1,000,000[45] 政府补贴 - 公司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就業」计划工资补贴约7,100万港元[63]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1-14 16:53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收入达1,321,494,000港元,同比增长13.8%[8] - 期内利润为171,567,000港元,同比增长250.6%[9] - 公司毛利上升10.2%至597,985,000港元[10] - 公司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3.21亿港元,同比增长13.7%[42] - 公司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5.98亿港元,同比增长10.2%[42] - 公司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利润为1.99亿港元,同比增长198%[42] - 公司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利润为1.72亿港元,同比增长250%[42] - 公司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23.70港仙,同比增长251%[42] - 公司期内利润为169,385千港元,同比增长252.1%[50]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321,494千港元,同比增长13.8%[70] - 期内利润为171,567千港元,同比增长250.5%[70]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為169,385千港元,同比增長252%[84] - 每股基本盈利為23.70港仙,同比增長252%[84] - 每股攤薄盈利為23.56港仙,同比增長252%[8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8,105,000港元,较2020年4月30日增加45.6%[18]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4月30日的1,540,344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10月31日的1,666,119千港元,增长8.2%[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4月30日的362,737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10月31日的528,105千港元,增长45.6%[4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06,511千港元,同比增长41.5%[52]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908千港元,同比增长10.1%[52]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3,215千港元,同比下降17.6%[52] - 公司股本及股份溢价从2020年5月1日的585,750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10月31日的586,634千港元,增长0.2%[50] - 公司储备从2020年5月1日的179,606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10月31日的275,379千港元,增长53.3%[50]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0年5月1日的3,688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10月31日的5,956千港元,增长61.5%[5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8,105千港元,较2020年4月30日增长45.6%[76] - 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賬面淨值從137,632千港元增至145,552千港元,主要由於添置21,892千港元[89] - 使用權資產增加135,591,000港元,主要由於租賃活動增加[89]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租賃的現金流出總額為186,124,000港元,同比減少8%[9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9,246千港元,较2020年4月30日的14,894千港元减少37.9%[98] - 公司预付款项从2020年4月30日的11,961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0月31日的27,161千港元,增长127.1%[9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4月30日的152,674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0月31日的166,318千港元,增长8.9%[102] - 公司未提取的银行融资贷款额从2020年4月30日的178,528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10月31日的169,917千港元,下降4.8%[106] - 公司客户忠诚度计划相关的递延收入从2020年4月30日的2,866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0月31日的3,436千港元,增长19.9%[102] 业务扩展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全球共有385间店铺[11] - 公司全球店铺总数从378家增至385家,净增7家[22] - 公司计划继续在香港、新加坡及澳门扩展业务,并在潜力较大的地区开设新店铺[22] - 公司零售业务收入增长14.0%,达到1,316,544,000港元,占总收入99.6%[25] - 香港市场收入增长16.9%至1,189,855,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14.6%[27] - 新加坡市场收入下跌13.0%至107,688,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5.6%[28] - 澳门市场收入增长21.8%至23,951,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8.9%[33] - 公司计划在香港新发展的住宅地区及新建的公营房屋开设新店,以扩大零售市场份额[35] - 公司将继续在香港、新加坡及澳门具潜力的地区开设新店,并推出新零售品牌「$MART」[36] - 公司预计日本城「JHC」将继续保持其在香港的领先地位,123 by ELLA和多来买品牌及电子销售平台将为收入提供进一步驱动[36] - 零售业务在香港及澳门的分部收入为1,208,856千港元,占总收入的91.5%[70] - 新加坡的分部收入为107,688千港元,同比下降13.0%[70] - 香港市场收入为1,189,855千港元,同比增长16.8%[78] - 澳门市场收入为23,951千港元,同比增长21.8%[78] 成本与开支 - 公司经营开支占收入比例下降至37.6%,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20] - 公司毛利率微降至45.3%,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17]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5.25%,较去年同期的46.73%有所下降[70]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为184,889千港元,同比增长4.3%[80] - 公司借款利息开支从2019年10月31日的397,000港元减少至2020年10月31日的226,000港元,下降43.1%[105] - 公司向关联公司购买货品的金额从2019年10月31日的3,575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0月31日的28,280千港元,增长691.0%[111]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公司向關聯公司支付的零售店短期經營租賃開支總計3,022千港元,較2019年同期的17,746千港元大幅下降[113]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0港仙,同比增长63.6%[12]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9.0港仙,總計股息約64,500,000港元,同比增長64%[87]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9.0港仙,总股息约为64,500,000港元,较2019/20年度的每股5.5港仙和总股息39,310,000港元有所增加[152]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从2,240名增至2,382名,总员工成本为184,889,000港元[24] - 2020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公司主要管理層的總酬金為8,152千港元,較2019年同期的8,053千港元略有增加[11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董事劉栢輝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46,32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7.93%[116]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董事魏麗霞女士持有公司股份358,226,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58%[116]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主要股東Hiluleka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324,00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4.84%[123]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主要股東FMR LLC持有公司股份64,669,47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95%[123]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主要股東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公司股份43,091,17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96%[123]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主要股東FI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43,091,17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96%[123]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主要股東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LP持有公司股份42,503,17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88%[123] 购股权与股份奖励 - 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予了总计3,845,000股股份的购股权,其中董事获得1,627,500股,雇员获得2,217,500股[134] - 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授予的购股权所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29] - 购股权的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以较高者为准[130] - 公司主要股东刘栢辉先生和魏丽霞女士分别获得325,000股和325,000股的购股权[134] - 购股权的行使期最长为10年,具体行使期由董事会决定[130] - 公司授予的购股权中,部分购股权的行使价分别为每股3.86港元、1.93港元和1.08港元[134] - 公司授予的购股权中,部分购股权的行使期分别为2014年10月31日至2022年2月27日、2015年10月31日至2022年11月11日和2016年10月31日至2024年1月20日[134] - 公司授予的购股权中,部分购股权的行使比例分别为33%、66%和100%[135] - 公司授予的购股权中,部分购股权的行使比例分别为117,000股、234,000股和350,000股[137] - 公司于2016年10月31日至2024年1月20日期间授予的购股权总计2,960,000份,其中1,020,000份授予董事[139] - 公司股份在购股权授予日期的收市价为每股1.03港元[140]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通过股份奖励计划以约4,008,000港元购入1,850,000股股份[146] - 公司董事郑声旭先生在202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持有的购股权全部失效,总计432,000股[143] - 公司雇员在202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行使了917,280股购股权,失效36,720股[143]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总计未归属股份在2020年10月31日为5,886,000股[146] - 公司董事魏丽霞女士在2020年10月31日持有800,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146] - 公司董事郑声旭先生在2020年10月31日持有404,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146] - 公司雇员在2020年10月31日持有4,654,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146]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以总额约4百万港元在联交所购入共1,850,000股公司股份[151] 其他 - 公司获得政府和业主的补贴和租金减免共计9,200万港元[34] - 日本城网购「JHC eshop」销售贡献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34] - 公司于2020年7月开始生产自家品牌「SMILE 365」口罩,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出售[35] - 公司采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涉及COVID-19相关租金减免,确认租金减免约21,228,000港元[59][61] - 公司未提前采纳2022年1月1日及以后生效的新订及修订准则,预计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62]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专注于减少金融市场不可预见性对财政表现的潜在不利影响[65] - 公司认定有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零售(香港及澳门、新加坡)、批发、发放特许经营权及其他[67]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73,64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16千港元大幅增加[78] - 公司因COVID-19從房東獲得了某些相關租賃物業的租金寬減,已作為相反可變租賃付款入賬並確認為其他收入[91] - 2020年12月17日,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日本城(澳門)一人有限公司以41,500,000港元購入位於澳門的物業[114] - 公司董事会认为魏丽霞女士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47] - 公司将于2021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股东符合收取中期股息的资格[153]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8-24 17:3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2%,达到2,542,384,000港元(2018/19:2,350,351,000港元)[2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增加26.8%至150,927,000港元(2018/19:119,052,000港元)[28] - 公司毛利上升9.6%至1,184,161,000港元(2018/19:1,080,654,000港元),毛利率为46.6%(2018/19:46.0%)[29] - 公司年收入达到2,542,384,000港元,同比增长8.2%[100] - 公司毛利上升9.6%至1,184,161,000港元,毛利率为46.6%[10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增加26.8%至150,927,000港元[100] - 公司香港业务同店销售增长录得4.6%[104] - 公司经营开支占收入比例下降至39.5%[104] - 公司零售销售收入达到2,524,699,000港元,占总收入99.3%[112] - 公司批发业务及发放特许经营权等收入增长44.8%至17,685,000港元[113] - 香港市场收入增长8.1%至2,239,162,000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8.1%[114] - 澳门市场收入增长7.6%至44,343,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4.3%[114] - 新加坡市场收入增长8.9%至258,879,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9.8%[115] - 2020年集团销售额及利润均创历史新高[88]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港仙,全年股息合共每股16.5港仙(2018/19:每股14.3港仙)[29]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5港仙,末期股息每股11港仙,年內股息每股合共16.5港仙[120] 现金与资产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737,000港元(2019:369,703,000港元)[30] - 公司资产总值增加至1,540,344,000港元(2019:1,031,900,000港元)[30] - 公司负债总值为771,300,000港元(2019:281,927,000港元)[30] - 公司净资产值为769,044,000港元(2019:749,973,000港元)[3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737,000港元,流动比率为1.4[101] 市场表现与销售 - 公司香港同店销售增长4.6%(2019:4.8%)[30] - 公司收入增长率为8.2%(2019:5.4%)[30] - 公司2019年销售额超过10亿港元[85] - 2020年公司通过引入快速消费品(如食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成功提高整体销售额[95] - 公司通过产品多样化和增强自家品牌推动香港市场收入增长[114] - 公司在新加坡通过引入全球品牌供应商和培育当地人才推动业务增长[115] - 公司在新加坡专注于具成本效益潜力的地区开设新店铺[115] 业务扩展与战略 - 2020年公司推出自家品牌口罩Smile 365,并在香港设立口罩工厂[94] - 公司通过J-Fun会员计划、日本城网购及易购点电子平台转型为新零售业务模式[95] - 公司在新加坡、香港、台湾、广州和义乌的采购部门增加了产品组合[96] - 公司通过在中国仓库设施提高成本效益[96] - 公司通过全球零食和快速消费品品牌供应商使产品多样化[96] - 公司计划通过在中国仓库设施提高成本效益[115] - 公司在新加坡利用香港、台湾、广州和义乌的采购部门增加产品组合[115] 公司治理与高管 - 刘柏辉先生自1991年起担任集团董事总经理,并于2010年成为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企业策略、管理及业务发展[133] - 刘柏辉先生率先将“均一价”零售店概念引入香港,为日本城在香港家品零售市场建立强劲地位[134] - 郑声旭先生自2013年起担任集团首席财务总监,负责集团的会计及财务事宜,拥有25年的会计及财务经验[136] - 孟永明先生在批发及零售业务方面拥有超过35年经验,曾担任沃尔玛韩国公司总裁及Trust-Mart中国公司首席运营官[138] - 余玟忆先生在审计及鉴证业务方面拥有超过15年经验,曾参与首次公开募股、财务尽职调查及企业税务咨询[140] - 杨耀强先生在消费及零售业有超过20年经验,曾担任印尼必胜客特许权持有人财务总监及香港肯德基特许权持有人董事总经理[143] - 刘震华先生自2018年5月1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18年12月21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45] - 刘震华先生自2019年4月16日起担任Eagle Hospitality Trust管理人独立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46] - 刘震华先生自2015年6月起担任Manulife U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管理人独立董事及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主席[146] - 刘震华先生自2016年6月15日起担任利骏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主席,直至2017年7月12日辞任[146] - 刘震华先生现任DGL Group Inc主席,管理其私人直接投资[147] - 刘震华先生于1994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任职于Egon Zehnder International Pte. Ltd.,担任全球合伙人及新加坡办事处执行事务合伙人[147] - 刘震华先生于1981年至1987年期间在Computervision Asia, Ltd.担任销售及市场营销职务[148] - 刘震华先生于1988年2月至1990年5月期间担任花旗银行东京分行资讯业务分部副总裁[148] - 刘震华先生于1991年8月至1994年2月期间担任GTECH Far East Pte. Ltd.远东销售及营运总经理兼董事[148] - 刘震华先生于2006年与他人共同创立Mustard Seed Business Angel Fund LLP[15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刘柏辉先生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7.96%[160] - 公司董事魏丽霞女士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9.61%[160] - 公司主要股东Hiluleka Limited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4.90%[168] - 公司主要股东FMR LLC持有70,212,47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9.72%[168] - 公司主要股东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50,203,17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6.95%[168] - 公司主要股东FIL Limited持有50,203,17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6.95%[168] - 公司主要股东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LP持有49,841,17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6.90%[168] - 公司主要股东Webb David Michael持有43,415,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6.01%[168] - FMR LLC 间接持有公司 70,212,470 股股份,分别通过 Fidelity (Canada) Asset Management ULC 持有 33,379,170 股、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Hong Kong) Limited 持有 19,363,700 股、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 LLC 持有 17,461,600 股及 FIAM LLC 持有 8,000 股[171] 购股权与股份奖励 - 公司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10%,即 72,000,000 股,截至年报日期可发行股份总数为 69,210,000 股,占已发行股本的 9.6%[175] - 2020 年 4 月 30 日,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予了 4,365,000 股未行使的购股权,其中董事获得 1,727,500 股,雇员获得 2,637,500 股[178] - 公司股份在购股权授予日前的收市价为每股1.03港元[185] - 年内根据购股权计划并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86] - 自2015年10月31日起,公司通过购股权计划最多授出117,000股购股权,2016年10月31日起最多授出234,000股,2017年10月31日起最多授出350,000股[187] - 自2016年10月31日起,公司通过购股权计划最多授出117,000股购股权,2017年10月31日起最多授出234,000股,2018年10月31日起最多授出350,000股[187] - 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向一名董事及若干雇员授予可供认购合共1,386,000股公司股份的购股权尚未行使[189] - 董事郑声旭先生在2020年4月30日持有142,56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86港元[190] - 雇员在2020年4月30日持有954,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86港元[190] - 紧接购股权行使日期之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1.996港元[191] - 公司于2015年7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自采纳日期起计为10年[192] - 公司年内以约340万港元在联交所购入1,744,000股本公司股份[194] - 魏丽霞女士持有800,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194] - 郑声旭先生持有656,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194] - 公司雇员合计持有7,445,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194] 租赁与租金 - 公司年内根据首批租赁框架协议收取/可获收取租金总额为35,707,000港元[198] - 公司设定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租金上限分别为38,000,000港元、40,000,000港元及42,000,000港元[198] - 公司估算租金上限时参考了历史数据、租金潜在增幅及未来新租赁的估计租金[199] 收购与投资 - Gangaram家族通过Radha Japan Pte. Ltd.收购Japan Home (Retail) Pte. Limited 25%权益[200]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1-20 17:41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收入达1,161,704,000港元,同比增长7.2%[18] - 期内利润为48,932,000港元,增长4.9%[19] - 公司毛利上升7.3%至542,820,000港元,毛利率为46.7%[27]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161,704千港元,同比增长7.2%[5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542,820千港元,同比增长7.3%[5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利润为67,088千港元,同比增长15.7%[5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48,932千港元,同比增长4.9%[5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6.74港仙,同比下降0.9%[52] - 公司截至2019年10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1,499,950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1,031,900千港元增长45.3%[57]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18年的281,685千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777,730千港元,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的增加[57]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18年的276,404千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632,738千港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的增加[57]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87,257千港元,较2018年的90,851千港元增长216.2%[63] - 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17,174千港元,较2018年的6,111千港元增加181.0%[63] - 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270,890千港元,较2018年的54,604千港元增加396.1%[63] - 公司期内利润为48,135千港元,较2018年的48,831千港元略有下降[60] - 公司支付股息64,256千港元,较2018年的50,252千港元增加27.9%[6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68,667千港元,较2018年的415,101千港元减少11.2%[63] - 公司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入為1,161,704千港元,較2018年同期的1,083,650千港元增長7.2%[94] - 香港及澳門零售業務收入為1,030,978千港元,佔總收入的88.7%,毛利率為47.50%[94] - 新加坡零售業務收入為123,842千港元,毛利率為41.94%[94] - 批發業務收入為6,824千港元,毛利率為16.50%[94] - 公司期內利潤為48,932千港元,較2018年同期的46,636千港元增長4.9%[94]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1,499,950千港元,較2019年4月30日的1,031,900千港元增長45.4%[100] - 香港地區收入為1,018,203千港元,佔總收入的87.6%,較2018年同期的952,019千港元增長6.9%[102] - 新加坡地區收入為123,842千港元,較2018年同期的113,758千港元增長8.9%[102] - 澳門地區收入為19,659千港元,較2018年同期的17,873千港元增長10.0%[102] - 公司香港利得稅開支為9,458千港元,較2018年同期的10,324千港元減少8.4%[106] - 公司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利润为48,1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831千港元略有下降[107]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6.74港仙,较去年同期的6.80港仙略有下降[107] - 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6.69港仙,较去年同期的6.79港仙略有下降[109]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5港仙,总计约39,31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每股5.3港仙有所增加[111] 业务扩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新加坡、香港及澳门扩展业务,计划在潜力较大的地区开设新店铺[31] - 公司零售业务收入增长7.3%,达到1,154,82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99.4%[34] - 香港市场收入增长7.0%,达到1,018,203,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3.3%[37] - 新加坡市场收入增长8.9%,达到123,842,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15.3%[38] - 澳门市场收入增长10.0%,达到19,659,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12.1%[39] - 公司计划通过产品多样化和加强自家品牌产品来实现收入增长[41] - 公司将继续在新加坡和澳门市场推动财务贡献,并利用品牌效应提升收入[41] - 公司通过引入新类别产品组合,转型为综合百货连锁店(GMS)[43] - 公司通过“123 by ELLA”品牌提供全球美容产品,吸引年轻客户[44] - 公司计划在新加坡推出“易购点”网上购物屏幕,加强与实体店合作,提供更便捷的购物渠道[45] - 公司将继续在新加坡高潜力地区开设新店,并通过香港、台湾、广州和义乌的采购部门增加产品比例,利用中国仓库设施提高成本效益[45] - 公司预计“JHC”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在香港的领先地位,而“123 by ELLA”和“多来买”品牌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增长动力[46] - 公司预计港元强势和人民币贬值将改善进货成本,从而受益[46] 财务结构与负债 - 公司流动比率为1.1,杠杆比率为4.0%[28]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后,确认租赁负债为355,654千港元(非流动)和199,079千港元(流动)[81] - 使用权资产在首次采纳日确认金额为531,553千港元[8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非流动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减少3,470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512千港元[8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储备减少25,50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1,061千港元[81] - 公司在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租赁负债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分别为3.65%、3.65%和5.75%[76]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借款减少419千港元(非流动)和182千港元(流动)[8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使用权资产按追溯基础计算,无需在首次执行日进行调整[80]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租赁负债按剩余租赁付款的现值计量,使用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进行贴现[76]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租赁合同均为非亏损性合同,无需调整使用权资产[80]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首次采纳日确认的租赁负债包括流动和非流动部分[79] - 香港及澳门零售分部的使用权资产为475,871千港元,租赁负债为497,211千港元[83] - 新加坡零售分部的使用权资产为55,682千港元,租赁负债为57,522千港元[83]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租赁负债现计入分部负债[83] - 公司选择不重新评估合约在首次应用日期是否为或包含租赁[84] - 公司租赁物业包括店铺、办公室及仓库,租赁条款单独磋商达成[86] - 公司租赁付款采用租赁所隐含的利率予以贴现,若无法确定则使用增量借款利率[86] - 公司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计量,包括租赁负债的初步计量金额、租赁付款、初始直接成本及修复成本[8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刘柏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46,320,000股,占总股本的47.96%[128] - 公司董事魏丽霞女士持有公司股份358,226,000股,占总股本的49.61%[128] - Hiluleka Limited持有公司324,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4.87%[135] - FMR LLC持有公司100,511,29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3.92%[135] - 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公司64,946,67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99%[135] - 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Management LLC持有公司48,072,67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66%[135] - Fidelity Investment Trust持有公司36,643,1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7%[135] - Webb David Michael持有公司36,131,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0%[135]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总员工成本为177,31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6%[32] - 公司主要管理层酬金总额为8,053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188千港元略有下降[126] 股息与股份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5港仙[23]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5港仙,总计约39,310,000港元,较2018/19年度的37,928,000港元有所增加[163]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授出股份面值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单个雇员最高可获授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55] - 公司将于2020年1月14日至2020年1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64]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需在2020年1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64] 董事会与管理层 - 公司董事会感谢集团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及贡献[165] - 公司董事会感谢顾客、业务伙伴及股东的鼎力支持与信任[165] - 公司董事会期待来年继续获得信任与支持[165] - 国际家居零售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魏丽霞签署2019/20中期报告[166] 购股权与股份奖励 - 公司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72,000,000股[142] - 任何12个月内,单个参与人士通过购股权计划发行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42] - 购股权的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期公司股份的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43] - 公司于2019年10月31日向董事及雇员授予了总计4,365,000股股份的购股权,其中董事获得1,727,500股,雇员获得2,637,500股[144] - 2014年2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86港元,行使期为2014年10月31日至2022年2月27日[147]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93港元,行使期为2015年10月31日至2022年11月11日[148]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08港元,行使期为2016年10月31日至2024年1月20日[150] - 公司于2013年9月4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截至2019年10月31日,已向一名董事及若干雇员授予1,386,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53] - 公司董事及雇员持有的购股权在2019年10月31日总计1,386,000股,其中董事持有432,000股,雇员持有954,000股[154]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在2019年10月31日总计持有8,798,000股,其中董事持有1,353,000股,雇员持有7,445,000股[157]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在2019年10月31日以约270万港元购入1,344,000股公司股份[157][162] 其他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从2019年5月1日的143,004千港元增加至2019年10月31日的145,984千港元[11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19年4月30日的11,176千港元减少至2019年10月31日的8,181千港元[113] - 公司发行普通股股份451,000股,较去年同期的630,000股有所减少[115] - 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参与者的股份合共985,000股,较去年同期的917,000股有所增加[116]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158,622千港元,较2019年4月30日的155,937千港元略有增加[118] - 公司借款总额为27,272千港元,均为有抵押并载有按要求偿还条款的信托收据贷款[118]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公司银行融资贷款未提取额度为184,617千港元,较2019年4月30日的160,887千港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向关联公司支付零售店经营租赁租金总额为17,746千港元,其中花木兰(香港)有限公司占比最高,为3,411千港元[125]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8-26 20:30
财务表现 - 年度利润增加17.1%至118,271,000港元[27] - 公司收入较去年上升5.4%,增至2,350,351,000港元[29] - 公司收入增长率为5.4%[33] - 公司年收入达到2,350,351,000港元,同比增长5.4%[65] - 年度利润增加17.1%至118,271,000港元[6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9,703千港元[33] - 公司资产总值为1,031,900千港元[33] - 公司负债总值为281,927千港元[33] - 公司净资产值为749,973千港元[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9,703,000港元,流动比率为2.7[66] - 公司经营开支占收入比例下降至40.8%[69]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3港仙,总支付股息约37,928,000港元,末期股息每股9.0港仙,总股息每股14.3港仙,总额约102,251,000港元[85]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0港仙,全年股息合共每股14.3港仙[30] 业务表现 - 香港业务同店销售增长录得4.8%,新加坡同店销售增长录得6.1%[30] - 新加坡业务由上半年财政年度的亏损转为下半年财政年度的盈利[28] - 公司2019年销售额超过10亿港元[47] - J Fun会员人数突破500,000[47] - 公司推出全新零售品牌「多來買」,专注于快速消费品、零食及个人护理产品[57] - 公司在新加坡推出「店中店」和「必买」区域,推动销售[61] - 公司计划通过推广高溢利率的自家品牌提升整体利润率[62] - 公司已完成「Easy Buy」在所有日本城店的安装项目,优化O2O集成[55] - 公司推出「ELLA 3.0」计划,优化商店布局并升级货架展示新潮个人配饰和美容产品[58] - 公司在中国前海、义乌和广州建立物流及配货中心,提升供应链效率[59] - 公司计划在澳门寻找适合地点开设新店,继续实施快速消费品战略[62] - 公司通过引入快速消费品和优化店铺布局,推动同店销售增长[57] - 香港业务同店销售增长4.8%[69] - 公司全球店铺总数达到365间,净增12间[73] - 零售业务收入增长5.6%至2,338,140,000港元,占总收入99.5%[75] - 香港市场收入增长6.7%至2,071,443,000港元,占公司总收入88.2%[78] - 澳门市场收入增加3.0%至41,193,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17.7%[79] - 新加坡市场收入按港元计算减少4.5%至237,715,000港元,零售店数量从48间减少至44间,同店销售增长为6.1%[80] - 新加坡市场员工成本及其他经营开支按年减少,员工数目减少,下半年财政年度实现盈利[8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酬金由董事會按薪酬委員會建議釐定,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35(a)[93] - 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魏麗霞女士自1991年以來一直在公司發揮關鍵作用,負責制定與執行公司策略性計劃[95] - 刘栢辉先生自1991年起担任集团董事总经理,并于2010年成为集团首席执行官,2016年辞任[97] - 刘栢辉先生是集团共同创始人,负责整体企业策略、管理及业务发展[97] - 郑声旭先生自2013年起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总监,负责会计及财务事宜[100] - 孟永明先生自2014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5年批发及零售业务经验[101][102] - 孟永明先生曾在沃尔玛韩国公司及中国区担任高管职务[102] - 余玟忆先生自2015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15年审计及财务报告经验[104] - 杨耀强先生自2018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消费及零售业经验[106][107] - 杨耀强先生曾担任肯德基特许权持有人及小肥羊集团高管职务[107] - 刘震华先生自2018年5月1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18年12月21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09] - 刘震华先生自2019年4月16日起担任Eagle Hospitality Trust管理人独立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刘震华先生自2015年6月起担任Manulife U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管理人独立董事兼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10] - 刘震华先生自2016年6月15日起担任利骏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主席,直至2017年7月12日辞任[110] - 刘震华先生现任DGL Group Inc主席,管理其私人直接投资[111] - 刘震华先生于1994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任职于Egon Zehnder International Pte. Ltd.,担任全球合伙人及新加坡办事处执行事务合伙人[111] - 何家欣女士拥有超过25年零售管理经验,曾在屈臣氏、百佳、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时间廊担任管理职位[115] - 梁世麟先生负责公司企业资本合作发展项目、投资者关系、特许经营项目及自家品牌开发[116] - 阮家豪先生负责公司在香港的销售、市场推广、商品、采购、店铺营运、店铺设计装修及物流[119] - 公司董事刘柏辉先生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7.99%[125] - 公司董事魏丽霞女士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7.97%[125] - 公司董事郑声旭先生持有2,708,5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0.38%[125] - 公司董事刘震华先生持有56,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0.01%[125] - 公司董事孟永明先生持有368,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0.05%[12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21,640,820股[124] - 刘柏辉先生和魏丽霞女士分别持有Hiluleka Limited的50%控制性权益[126][12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为好仓[125] - Hiluleka Limited 持有公司股份324,000,000股,占股权的44.90%[134] - FMR LLC 持有公司股份100,511,298股,占股权的13.93%[134] - Pandanus Associates Inc. 持有公司股份79,329,670股,占股权的10.99%[134] - 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Management LLC 和 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LP 各持有公司股份50,402,670股,各占股权的6.98%[134] - Fidelity Canada Investors LLC 持有公司股份50,402,670股,占股权的6.98%[134] - Fidelity Investment Trust 持有公司股份36,643,100股,占股权的5.08%[134] - Fidelity Capital Structure Corp. 持有公司股份36,185,400股,占股权的5.01%[134] - Webb David Michael 持有公司股份36,131,000股,占股权的5.01%[134]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69,2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9.59%[140] - 购股权授予时,每份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行使期最迟不超过10年[141] - 公司于2019年4月30日授予董事及雇员共计4,365,000股购股权,其中董事获得2,777,500股,雇员获得1,727,500股[143] - 2014年2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86港元,行使期为2014年10月31日至2022年2月27日[145]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93港元,行使期为2015年10月31日至2022年11月11日[147]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08港元,行使期为2016年10月31日至2024年1月20日[150] - 2019年4月30日,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予董事及雇员共计2,268,900股购股权[156] - 2014年2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中,837,500股授予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批准该授权[145]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批准该授权[147]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批准该授权[150] - 2019年内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予任何购股权[153] - 公司董事及雇员年内行使购股权总计897,120股,未行使购股权为2,268,900股[157]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年内以总额约10.9百万港元购入5,977,000股股份[160] - 公司董事及雇员年内奖励股份变动总计未归属9,075,000股[161] - 公司年内根据首批租赁框架协议收取或可获收取合共约30,646,000港元[165] - 公司为2019年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的首批租赁框架协议设定了租金上限,分别为35,000,000港元、38,000,000港元、40,000,000港元及42,000,000港元[166] - 根据第二批租赁框架协议,截至2019年4月30日止年度已收取/可获收取的租金总额为798,000港元[169] - 公司为2019年4月30日止年度的第二批租赁框架协议设定了租金上限,总额为2,000,000港元[17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60百万港元,用于公司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172] - 公司于2015年7月24日通过股份奖励计划购入了5,977,000股本公司股份,总金额约为1,090万港元[173] - 公司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营业额及采购额不足30%[1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83]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19年4月30日止年度内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4]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独立性和客观性[185] - 董事会成员包括魏丽霞女士(主席兼行政总裁)、刘栢辉先生(荣誉主席)、郑声旭先生(首席财务总监)等[186]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策略目标、价值及标准,并监控业务,日常业务运作由高级管理层负责[187]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涵盖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教育背景及专业经验[189] - 截至2019年4月30日,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4次会议,除杨耀强先生和梁世麟先生外[190][191]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企业管治政策、检阅及监察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195] - 执行董事根据其专长负责不同的业务及职能部门,重大事项或交易均交由董事会审批[196] - 董事会负责集团未来发展方向、整体策略及政策,并评估集团及高级管理层的表现[198] - 所有董事在年内均获得专业培训,包括出席简报会、座谈会、会议或论坛及阅览相关议题的更新资料[2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刘柏辉先生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7.99%[125] - 公司董事魏丽霞女士持有324,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47.97%[125] - 公司董事郑声旭先生持有2,708,5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0.38%[125] - 公司董事刘震华先生持有56,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0.01%[125] - 公司董事孟永明先生持有368,000股股份,占总股权的0.05%[12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21,640,820股[124] - 刘柏辉先生和魏丽霞女士分别持有Hiluleka Limited的50%控制性权益[126][12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为好仓[125] - Hiluleka Limited 持有公司股份324,000,000股,占股权的44.90%[134] - FMR LLC 持有公司股份100,511,298股,占股权的13.93%[134] - Pandanus Associates Inc. 持有公司股份79,329,670股,占股权的10.99%[134] - 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Management LLC 和 483A Bay Street Holdings LP 各持有公司股份50,402,670股,各占股权的6.98%[134] - Fidelity Canada Investors LLC 持有公司股份50,402,670股,占股权的6.98%[134] - Fidelity Investment Trust 持有公司股份36,643,100股,占股权的5.08%[134] - Fidelity Capital Structure Corp. 持有公司股份36,185,400股,占股权的5.01%[134] - Webb David Michael 持有公司股份36,131,000股,占股权的5.01%[134]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69,2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9.59%[140] - 购股权授予时,每份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行使期最迟不超过10年[141] - 公司于2019年4月30日授予董事及雇员共计4,365,000股购股权,其中董事获得2,777,500股,雇员获得1,727,500股[143] - 2014年2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86港元,行使期为2014年10月31日至2022年2月27日[145]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93港元,行使期为2015年10月31日至2022年11月11日[147]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08港元,行使期为2016年10月31日至2024年1月20日[150] - 2019年4月30日,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予董事及雇员共计2,268,900股购股权[156] - 2014年2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中,837,500股授予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批准该授权[145]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批准该授权[147]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批准该授权[150] - 2019年内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予任何购股权[153] - 公司董事及雇员年内行使购股权总计897,120股,未行使购股权为2,268,900股[157]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年内以总额约10.9百万港元购入5,977,000股股份[160] - 公司董事及雇员年内奖励股份变动总计未归属9,075,000股[161] - 公司年内根据首批租赁框架协议收取或可获收取合共约30,646,000港元[165] - 公司为2019年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的首批租赁框架协议设定了租金上限,分别为35,000,000港元、38,000,000港元、40,000,000港元及42,000,000港元[166] - 根据第二批租赁框架协议,截至2019年4月30日止年度已收取/可获收取的租金总额为798,000港元[169] - 公司为2019年4月30日止年度的第二批租赁框架协议设定了租金上限,总额为2,000,000港元[17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60百万港元,用于公司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172] - 公司于2015年7月24日通过股份奖励计划购入了5,977,000股本公司股份,总金额约为1,090万港元[173] - 公司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营业额及采购额不足30%[1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83]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19年4月30日止年度内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4]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独立性和客观性[185] - 董事会成员包括魏丽霞女士(主席兼行政总裁)、刘栢辉先生(荣誉主席)、郑声旭先生(首席财务总监)等[186]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策略目标、价值及标准,并监控业务,日常业务运作由高级管理层负责[187]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涵盖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教育背景及专业经验[189] - 截至2019年4月30日,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4次会议,除杨耀强先生和梁世麟先生外[190][191]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1-20 18:16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收入达1,083,650,000港元,同比增长2.2%[1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48,831,000港元,增长24%[19] - 公司毛利上升3.2%至506,078,000港元,毛利率上升至46.7%[26] - 公司经营开支占收入下降至42.2%[26] - 公司流动比率为2.7,杠杆比率为3.9%[27] - 公司收入为1,083,650千港元,同比增长2.23%[51] - 毛利为506,078千港元,同比增长3.22%[51] - 经营利润为58,007千港元,同比增长31.34%[51] -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60,635千港元,同比增长34.56%[51] - 期内利润为46,636千港元,同比增长30.78%[51] - 每股基本盈利为6.80港仙,同比增长23.64%[51]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10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47,806千港元增长19.4%[60]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总资产为994,849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1,015,907千港元下降2.1%[54]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流动负债为266,560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280,958千港元下降5.1%[54]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权益总额为721,404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728,125千港元下降0.9%[54]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存货为230,829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275,747千港元下降16.3%[54]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经营现金流为90,85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9,783千港元增长128.3%[60]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1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66,251千港元下降90.8%[60]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604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9,930千港元增长82.4%[60]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期内利润为48,83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9,378千港元增长24%[57] - 公司2018年10月31日的股息支付为50,252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40,077千港元增长25.4%[57]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利润为58,007千港元,除所得税前利润为60,635千港元,期内利润为46,636千港元[91] - 公司截至2017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利润为44,158千港元,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5,056千港元,期内利润为35,660千港元[96]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6.80港仙,较2017年同期的5.50港仙增长23.6%[110]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每股摊薄盈利为6.79港仙,较2017年同期的5.49港仙增长23.7%[112]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3港仙,总计约38,045,000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每股5.2港仙有所增加[113] 业务扩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全球共有355间店铺[21] - 公司全球零售网络共有355间店铺,其中香港295间、新加坡46间、澳门7间,马来西亚东部、柬埔寨、澳洲及越南共7间特许店[31] - 公司零售业务收入增长2.7%,达到1,076,210,000港元,占总收入99.3%[35] - 香港市场收入增长3.1%至952,019,000港元,净利润增长16.0%至51,142,000港元,净利润率为5.4%[37] - 新加坡市场收入减少4.8%至113,758,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6.0%,员工成本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38] - 澳门市场收入增长2.8%至17,873,000港元,同店销售增长5.7%[39] - 公司计划继续在香港、新加坡及澳门扩展业务,同时调整新加坡店铺组合,关闭表现不理想的店铺[31] - 公司计划通过特许经营业务拓展市场覆盖率并创造稳定收入[44] - 公司在新加坡推出“J Fun”会员计划和线上购物平台,以增强客户购物体验[45] - 公司计划在高潜力地区开设新店,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支持新加坡业务[45]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香港地区收入为952,019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923,151千港元增长3.1%[103]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新加坡地区收入为113,758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19,470千港元下降4.8%[103]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澳门地区收入为17,873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7,386千港元增长2.8%[103] 运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分销及广告开支减少9.0%至22,423,000港元[30] - 公司员工总数减少至2,130名,总员工成本为156,069,000港元[32] - 公司批发业务及发放特许经营权收入减少39%至7,440,000港元[36]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和提升运营效率,强化员工、货品及店铺三大元素,以应对市场挑战[42] - 公司正在开发和改进供应链运营能力,以支持可持续发展[44]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分部资产总额为522,164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572,133千港元有所下降[103]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分部负债总额为229,554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257,897千港元有所减少[103]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101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386,013千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存货为230,829千港元,较2018年4月30日的275,747千港元下降16.3%[54]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经营现金流为90,85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9,783千港元增长128.3%[60]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1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66,251千港元下降90.8%[60]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604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9,930千港元增长82.4%[60] 财务政策与会计准则 - 公司采纳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和第15号,对金融工具和客户合约收入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调整,但对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75][77] - 公司采用新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对贸易应收款项和其他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评估,减值方法的变动对累计收益及权益无重大影响[78][79][8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将于2019年1月1日生效,公司将采用简化过渡方法,首次采用不会重述前一年的比较金额[72][73] - 公司正在评估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第16号和第17号等[71] - 公司应用简化方法对贸易应收款项和来自客户的应收款采用全期预期亏损拨备,无重大影响[79]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后,将预收款项及客户忠诚度计划拨备款项约8,360,000港元重新分类至“合约负债”[8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FMR LLC间接持有公司86,780,695股股份,分别通过Fidelity (Canada) Asset Management ULC持有34,537,170股、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Hong Kong) Limited持有33,941,000股、FMR CO., INC持有18,299,100股[145] - 公司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72,000,000股,截至报告日期,可发行股份总数为70,93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9.84%[148] - 公司向董事及雇员授予了6,093,000股购股权,其中董事获得2,777,500股,雇员获得3,315,500股[153] - 购股权的行使价由公司董事决定,最低为授予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较高者[149]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授予的购股权所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48] - 公司主要股东刘栢辉先生和魏丽霞女士分别持有1,025,000股购股权[153] - 公司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自2013年9月4日起生效[148]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若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购股权,且总价值超过5,000,000港元,需获得股东大会批准[149] - 公司购股权计划授予的购股权行使期最长为10年,自授予日期起计算[149] - 公司购股权计划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最低为授予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较高者[149] - 2014年11月12日授予的购股权计划中,总计授予2,660,000股购股权,其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156] - 2016年1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计划中,总计授予2,960,000股购股权,其中1,020,000股授予董事[158] - 2018年10月31日,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向一名董事及若干雇员授予2,534,220股购股权尚未行使[162] - 截至2018年10月31日,董事郑声旭先生持有的购股权总数为864,000股,期内行使270,000股[163] - 截至2018年10月31日,雇员持有的购股权总数为1,670,220股,期内行使361,800股[163] - 公司于2015年7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授出股份面值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64]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总额约580万港元购入3,930,000股公司股份[16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变动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变动,梁世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震华接任[167] - 公司行政总裁变动,庄少匡辞任,魏丽霞接任[168]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并讨论未审核中期业绩,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事务所进行审阅[171] - 公司董事会确认所有董事在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72]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证券[173] - 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便股东符合收取中期股息资格[175] - 公司董事会感谢管理层、员工、顾客、业务伙伴及股东的支持[176] - 公司董事会认为魏丽霞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69]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物业管理费收入:JHC (Investment) Limited 2018年为10千港元,2017年为20千港元[129]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物业管理费收入:花木兰(香港)有限公司 2018年为20千港元,2017年为20千港元[129]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物业管理费收入:康昇置业有限公司 2018年为10千港元,2017年为10千港元[129]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物业管理费收入:Peter's Kitchen Limited 2018年为0千港元,2017年为15千港元[129]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经营租赁开支:花木兰(香港)有限公司 2018年为3,149千港元,2017年为3,106千港元[130]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经营租赁开支:JHC (Investment) Limited 2018年为544千港元,2017年为544千港元[130] - 公司关联方交易中,经营租赁开支:康昇置业有限公司 2018年为7,772千港元,2017年为7,139千港元[130] - 公司主要管理层酬金:2018年短期雇员福利为8,140千港元,2017年为6,571千港元[132] - 公司主要管理层酬金:2018年离职后福利为95千港元,2017年为98千港元[132] - 公司主要管理层酬金:2018年其他长期福利为-47千港元,2017年为1,292千港元[132] 其他 - 公司推出“易购点”网上购物屏幕,促进线上线下存货共享[28] - 公司通过支付宝及微信支付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并计划打造全渠道业务模式运营平台[43] - 公司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3港仙[22]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6.80港仙,较2017年同期的5.50港仙增长23.6%[110] - 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每股摊薄盈利为6.79港仙,较2017年同期的5.49港仙增长23.7%[112]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3港仙,总计约38,045,000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每股5.2港仙有所增加[113] - 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130,337千港元,较2018年5月1日的134,097千港元有所下降[115] - 公司投资物业的账面净值从2018年5月1日的10,534千港元降至2018年10月31日的9,554千港元[11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18年4月30日的9,096千港元减少至2018年10月31日的7,567千港元[116]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18年4月30日的166,434千港元减少至2018年10月31日的143,612千港元[120] - 公司借款总额从2018年4月30日的33,009千港元减少至2018年10月31日的28,185千港元[124] - 公司银行融资贷款未提取额度从2018年4月30日的175,046千港元增加至2018年10月31日的179,468千港元[125] - 公司或然负债从2018年4月30日的16,062千港元增加至2018年10月31日的16,986千港元[126]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在2018年10月31日授予了917,000股股份,较2017年的488,000股有所增加[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