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食品(01475)
搜索文档
日清食品(0147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6:38
公司业绩 - 2023年度连续第七年实现上市以来的盈利增长[10]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5.8%,但经营利润同比增加2.2%[12] - 公司预计2024年将在中国市场扩大即席面销售数量,拓展销售网络和发掘批发商[42] - 公司本年度的净利润为3.302亿港元,同比增长5.6%[62]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31.64港仙,同比增长5.6%[63] - 公司的现金净额约为1,310.4百万港元,可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820.0百万港元[113] 产品推广与创新 - 通过“日清食品體驗館”会员计划增加品牌忠诚度,注册会员人数每月增长[14] - 在香港和中国内地推出新产品,如日清雞湯拉麵和日本配方合味道,提供消费者全新美食体验[16] - 公司推出了新口味产品,包括不含过敏和肉类成分的米粉及植物肉产品[77] - 公司将重心扩展至优质冷冻食品产品,包括日清冷冻天妇罗乌冬、日清黑胡椒风味煎饺子和日清韩式三重芝士扁意粉[83] - 公司推出低脂日清乳酪系列产品,包括原味和草莓味,以杯装乳酪和乳酪饮品形式提供[90] - 公司推出了玉米片巧克力零食日清可可脆批,受到热烈回响[110] - 公司将由羽衣甘蓝制成的日本蔬菜饮料「Aojiru」加入产品组合[111] 生产与技术 -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成功实施智能工厂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9] - 香港工厂将即席面生产线集中到一个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37] 地区业务发展 - 公司在2023年12月成立了台湾的全资子公司,以扩大产品销售,并通过与批发商合作增加即食面销量[20] - 公司在2023年6月收购日清越南66%股权,扩大业务范围到越南市场[38] - 公司持续拓展KAGOME业务在不同地区的销售渠道,获得消费者正面回应[87] - 公司在新加坡推出新产品Granola Royal Milk Tea Flavour,销售额和销量均有所增长[88] - 公司通过收购和注资日清越南,扩大了集团业务的地理组合,加速了日清越南的业务增长[91] 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 安藤清隆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战略规划和管理整体业务和运营[145][1] - 藤利通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和管理整体研发职能[148][2] -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食足世平”、“食创为世”、“美健贤食”和“食为圣职”[193]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发展建立在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积极文化,为员工的行为和业务活动提供指导[193]
日清食品(0147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2:12
财务数据 - 2023年全年收入为3,833,194千港元,较2022年的4,067,732千港元略有下降[1] - 2023年全年毛利为1,303,061千港元,与2022年的1,302,795千港元基本持平[1] - 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333,149千港元,较2022年的342,896千港元略有下降[1] - 每股基本盈利为31.64港仙,较上年的29.96港仙有所增长[2] - 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179,577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了76,306千港元[3] - 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504,156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了7,622千港元[3] - 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为896,185千港元,较2022年减少了30,784千港元[3] - 公司的股本为2,941,441千港元,储备为690,000千港元,本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631,441千港元[4] 业务展望 - 公司持审慎乐观态度,继续控制成本和改善运营效率[102] - 公司将重心扩展至优质冷冻食品产品,推出新产品包括日清冷冻天妇罗乌冬、黑胡椒风味煎饺子和韩式三重芝士扁意粉[76] - 公司透过行使认购期权以代价约人民币0.5百万元收购香港东峰余下19%股权,使其成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110] - 公司将日本蔬菜飲料「Aojiru」加入產品組合,打造出前一丁盈優青汁複合果蔬汁品牌[94] - 公司推出玉米片巧克力零食日清可可脆,獲得熱烈正面回響[93]
日清食品(01475)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9 12:16
收入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为2,956.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0%[16] - 公司在香港及其他亚洲业务收入减少3.8%,主要由于去年疫情期间需求激增的影响[17] - 公司在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减少5.8%,主要由于人民币贬值的影响[17] - 公司在中华地区的收入为32,936百万日圆,较去年同期减少2.4%[26] 毛利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毛利为1,005.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34.0%,较2022年同期增加2.8%[17] 盈利情况 - 公司本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70,36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6.1%[16] - 公司不建议派发本期任何股息[16] 中华地区经营情况 - 公司在中华地区的核心经营溢利为3,527百万日圆,较去年同期增长6.1%[26] - 公司在中华地区的经营溢利为3,812百万日圆,较去年同期减少0.8%[26] - 公司在中华地区的核心经营溢利率为34.0%,较去年同期增长2.6个百分点[17] 日本日清季度披露 - 日本日清季度披露了有关中国分部的前瞻性财务预测和管理目标[27] - 季度披露内的前瞻性资料不应视为公司将达成相关计划和目标的声明[27] - 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不应过分依赖日本日清季度披露的内容,在买卖公司证券时应审慎行事[28]
日清食品(0147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6:46
经济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在COVID-19疫情缓和和疫情管制放宽后,同比增长显著[12] - 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去年的3.5%放缓至2023年和2024年的3%[13] - 2023年上半年,香港经济持续复苏,实际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9%和1.5%[27] - 中国内地经济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5%,第二季度增长6.3%[50] 业务表现 - 入境旅客达到1,290万人次,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增长20.7%[28] - 超市零售额连续六个月同比下降7.8%,受到消费者偏好外出用餐和“报复性旅行”的影响[30] - 香港及其他亚洲业务收入下降3.9%,为7.51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39.0%[32] - 香港及其他亚洲业务分部业绩增长26.8%,达到5.6亿港元[33] - 即食面业务受疫情影响表现一般,推出新口味以刺激消费[35] - 非面类业务多元化发展,利用即食面业务分销网络创造协同效应[37] - 冷冻食品业务表现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38] - 香港分销业务在疫情缓解和经济复苏下业务大幅反弹[39] - KAGOME蔬果汁、日清穀物麥片和即食鲜切蔬菜受到消费者青睐[41] - 日清穀物麥片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取得成功,扩展至东南亚市场[43] - 收购日清越南使公司扩大地理业务范围,提高灵活性应对市场需求[47] 财务状况 - 期内,公司总资产为4,412.6百万港元,总权益为3,482.0百万港元[66] - 公司现金净额约为1,138.0百万港元,可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820.0百万港元[67] - 中期报告显示,中國內地消費增長勢頭放緩,公司收入由於外匯匯率負面影響減少7.5%[53] - 本集团在回顾期间的资本开支约为230.0百万港元,主要是由于收购日清越南和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生产工厂的资本投资[6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为79.5百万港元,主要用于收购物业、工厂和设备[69] - 本集团未进行对冲或投机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但面临着外币风险,主要来自日元兑港元和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波动风险[70] 公司治理 - 公司致力于维持良好的企业治理实践[91] - 審核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具有直接接觸公司外部核數師和獨立專業顧問的權限[92] - 公司已採納證券交易董事標準守則,所有董事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遵守了標準守則[93] - 審核委員會審閱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94] - 本中期報告也經審核委員會審閱[95]
日清食品(0147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6:30
2023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92.934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5.5241万港元有所下降[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7.264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441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1687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6.45港仙较2022年的15.46港仙有所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14.1592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7.0959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5.2673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43.6389万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348.2031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及其他亚洲销售商品收入为749782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176253千港元总计1926035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除税前溢利为229892[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7005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5177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亏损净额为12722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为9329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为40131千港元中国内地预扣税为1072千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25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84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12710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9506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736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813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袍金为500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2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盈利为1716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387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42854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0898千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6679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5144千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4412.6百万港元权益总额为3482.0百万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 担为79.5百万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3608名2022年12月31日为3511名期内员工成本约360.4百万港元[65] 2022年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及其他亚洲销售商品收入为780073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271924千港元总计2051997千港元[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除税前溢利为239108[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8000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960千港元[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亏损净额为2745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为10798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为43233千港元中国内地预扣税为3709千港元[27]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16034千港元共同控制实体业务合并影响为35730千港元[15]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存货为442340千港元共同控制实体业务合并影响为10730千港元[15]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账款为185144千港元共同控制实体业务合并影响为5202千港元[15] - 2022年1月1日本公司股本为2941441千港元[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未经审核及先前汇报为15.80港仙共同控制下业务合并不经审核及经重列为15.46港仙[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增加9575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增加886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0461千港元[17] - 2022年1月公司回购普通股4099000股[33] - 2022年1月公司回购普通股每股最高代价6.50港元最低6.17港元已付总代价25988千港元[37] 收购相关事项 - 公司以950万美元(7443.5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66.01%注册资本[11] - 公司将向目标公司额外注资200万美元(1567.1万港元)以获取0.99%权益[11] - 注资完成后公司在目标公司的股权将调整为67%[11] - 收购事项前公司收入为203313.4万港元[13] - 收购事项使公司收入增加2210.7万港元至205524.1万港元[13] - 收购事项前公司毛利为63890.6万港元[13] - 收购事项使公司毛利增加682.9万港元[13] - 收购事项前公司期内盈利为18269.7万港元[13] - 收购事项使公司期内盈利减少525.6万港元至17744.1万港元[13] - 2023年6月29日公司订立资本转让协议收购日清越南66.01%指定投入资本并注资2百万美元[43] - 公司以11.5百万美元收购日清越南并注资[52] - 公司以约0.5百万元人民币代价收购香港东峰余下19%股权香港东峰及上海东峰于2023年7月3日成为全资附属公司[64] - 2023年6月29日公司与日清亚洲订立资本转让协议收购事项及向日清越南注资总代价约11.5百万美元收购事项于2023年7月10日完成[64] 股份相关事项 - 2023年6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持有股份数目为25640股价值152千港元[38] - 2023年上半年奖励股份99880股授予并归属选定雇员公平值总额684000港元2022年奖励股份301310股公平值总额448000港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集团就股份奖励确认开支总额684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48000港元[39] - 2022年1月公司回购普通股4099000股[33] - 2022年1月公司回购普通股每股最高代价6.50港元最低6.17港元已付总代价25988千港元[37] 地区经济形势 - 2023年上半年香港第一二季度实际本地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2.9%及1.5%[45] - 2023年上半年入境旅客达1290万人次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跃升20.7%[45] - 超市零售额同比连续六个月下降7.8%[45] - 2023年上半年入境旅客人数约占2019年的40%[4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经济同比增长5.5%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3%[53] - 2023年4 - 6月本地生产总值较第一季度仅增长0.8%远低于1 - 3月2.2%环比增长[53] - 期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但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4%[53]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日清谷物麦片在香港及内地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东南亚新市场[51] - 公司旗下多个品牌推出新口味产品[47] - 香港商业活动恢复正常公司将多元化业务组合至非面类业务[62] - 中国内地消费者消费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下半年好转公司将开展更多促销活动[62] - 越南优质即食面产品市场有拓展机会[62] - 公司在工厂实行自动化等技术以提高营运效率等[63] - 公司将追求香港及中国内地收入及收益持续增长[63] - 公司对各地区长期业务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将探索减轻成本压力[62]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6]
日清食品(01475)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0 12:1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1,024,39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毛利为362,1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每股盈利为10.59港仙,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4] - 公司本期每股盈利为1.06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2%[17] - 公司本期收入为10.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17] - 公司本期毛利为3.62亿港元,毛利率为35.3%,较去年同期增长4.0个百分点[18] - 公司本期净利润为1.1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4%[19] 公司资产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088,5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559,12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为864,37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股本为2,941,441千港元,保持稳定[6]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麵條、蒸煮食品、冷凍食品、飲料產品、零食和蔬菜產品,營運地點位於香港和中國内地[9] - 在中国市场,公司积极扩展销售地域,强化合味道品牌,实施价格调整导致收入增加[26] - 在中国市场,公司报告的收入为66,128百万日元,核心经营利润为7,836百万日元[27] 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日本日清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约72.05%[21] 税务情况 - 公司的香港利得稅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中國企业所得税按中國附属公司应课税收入的25%计算[15][16] 日本日清财务情况 - 日本日清已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23] - 日本日清财务业绩显示在中国市场,销售净额为68,905百万日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3%[25] - 日本日清年度披露包含中国分部的前瞻性财务预测和管理目标[28]
日清食品(0147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30
公司业绩 - 202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约4.2%至316.5百万港元[14][3] - 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加约4.1%至4,025.0百万港元[15][1] - 公司销售额为40億2,498万香港ドル,同比增长约4.1%[42] 业务拓展 - 公司在香港和中国内地推出了会员计划“日清食品体验馆”,以增强品牌忠诚度[20] - 公司在中国内地推出了会员计划“Nissin Foodium”,通过扫描产品QR码获取积分,促进数字营销[45] - 公司计划在中囯内地扩大合味道及其他即食面产品的销量,尤其是扩大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分销网络[32] 环保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通过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扩大了浙江工厂的发电能力,并计划在珠海永南工厂安装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25] - 公司加强环境管理,推广太阳能发电系统,减少PET使用量[48][49] - 公司将继续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通过生产和分销美味、安全且实惠的食品来丰富人们的生活[39] 员工福利与培训 - 公司每年为新入职员工举办十次培训课程,涵盖公司愿景、文化、即食面知识、市场推广和销售等方面,同时提供医疗保险和健康检查等福利[27] - 公司将继续推行奖学金计划以鼓励优秀学生[29] - 公司持续投资人才培养,定期举办员工培训和健康检查项目[50] 市场拓展与营销 - 香港业务即食面需求旺盛,销售量增加,年收入增加[15] - 香港业务推出100%北海道小麦粉出前一丁,拓展口味[19]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将合味道、出前一丁等高端产品进一步渗透到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恢复销量的高增长轨迹[37] 财务状况 - 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316.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2%[3] - 公司毛利为1,294.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5%,毛利率达到32.2%[2] - 公司本年度净利润增长4.2%,达到3.165亿港元,净利润率为7.9%[78]
日清食品(0147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12:0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4024980千港元,2021年为3866335千港元,同比增长4.1%[3]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294607千港元,2021年为1227319千港元,同比增长5.5%[3]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68905千港元,2021年为441576千港元,同比增长6.2%[3]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348916千港元,2021年为339235千港元,同比增长2.9%[3] - 2022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127915千港元,2021年为406260千港元,同比下降68.5%[4]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30.32港仙,2021年为28.74港仙,同比增长5.5%[4]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为2067541千港元,2021年为2150670千港元,同比下降3.8%[5]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为2467569千港元,2021年为3108899千港元,同比下降20.6%[5]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917233千港元,2021年为1060434千港元,同比下降13.5%[5] - 2022年公司权益总额为3544703千港元,2021年为4116261千港元,同比下降13.9%[6] - 2022年综合除税前溢利468,905千港元,2021年为441,576千港元[22][24] - 2022年其他收入总计63,266千港元,2021年为33,711千港元[30] - 2022年汇兑(亏损)收益净额为-13152千港元,2021年为3453千港元[31]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119989千港元,2021年为102341千港元[32]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468905千港元[34] - 2022年无形资产摊销为6424千港元,2021年为6775千港元[35] - 2022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2728973千港元,2021年为2640295千港元[35]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52241千港元,2021年为160093千港元[35] - 2022年总员工成本为729386千港元,2021年为715974千港元[35] - 2022年已确认分派之股息为182333千港元,2021年为150142千港元[37]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16519千港元,2021年为303821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79,942千港元,2021年为270,227千港元[40]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43,691,480股,2021年为1,047,790,480股,股本均为2,941,441千港元[40] - 2022年公司回购4,099,000股普通股,2021年为26,529,000股[42] - 2022年公司就股份奖励确认开支总额为1,697,000港元,2021年为1,431,000港元[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开支为93,033千港元,2021年为68,238千港元[46] - 集团整体收入增加4.1%至4025.0百万港元(2021年:3866.3百万港元),主要因高档即食面销量自然增长[50] - 集团毛利稳定增加5.5%至1294.6百万港元(2021年:1227.3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31.7%提升0.5个百分点至2022年的32.2%[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4.2%至316.5百万港元(2021年:303.8百万港元),年内纯利率7.9%(2021年:7.9%)[50] - 集团每股基本盈利增至30.32港仙(2021年:28.74港仙),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5.16港仙(2021年:14.56港仙),派息率50.0%(2021年:50.7%)[50] - 集团经调整EBITDA轻微上涨0.4%至606.9百万港元(2021年:604.1百万港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15.1%(2021年:15.6%)[5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4535.1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259.6百万港元[6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为3544.7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16.3百万港元[6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为1550.3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48.5百万港元[6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约为1267.2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08.6百万港元[64] - 2022年集团资本开支约为632.6百万港元,2021年为315.9百万港元[6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93.0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8.2百万港元[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联交所以每股6.17 - 6.50港元的价格回購409.9万股股份,总代价约为2600万港元,2021年为1.564亿港元[78]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销售商品收入总计4018789千港元,其中香港1571682千港元,中国内地2447107千港元;2021年总计3859139千港元,其中香港1462614千港元,中国内地2396525千港元[17] - 2022年其他收入总计6191千港元,其中香港3481千港元,中国内地2710千港元;2021年总计7196千港元,其中香港3541千港元,中国内地3655千港元[17]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总计4024980千港元,其中香港1575163千港元,中国内地2449817千港元;2021年总计3866335千港元,其中香港1466155千港元,中国内地2400180千港元[17] - 2022年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总计4021956千港元,其中香港1572139千港元,中国内地2449817千港元;2021年总计3862794千港元,其中香港1462614千港元,中国内地2400180千港元[17] - 2022年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总计3024千港元,均来自香港;2021年总计3541千港元,均来自香港[17] - 2022年香港分部收入1,783,813千港元,业绩119,998千港元;中国内地分部收入2,670,500千港元,业绩313,475千港元[22] - 2021年香港分部收入1,663,066千港元,业绩123,493千港元;中国内地分部收入2,591,326千港元,业绩299,058千港元[24] - 2022年外部收入香港为1,309,448千港元,中国内地为2,457,628千港元,其他地区为257,904千港元[28] - 2021年外部收入香港为1,357,985千港元,中国内地为2,400,180千港元,其他地区为108,170千港元[28] - 2022年非流动资产香港为740,377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155,325千港元[2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香港为654,100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308,361千港元[28] - 香港业务收入增加7.4%至1575.2百万港元(2021年:1466.2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39.1%(2021年:37.9%)[52] - 香港业务分部业绩略微减少2.8%至120.0百万港元(2021年:123.5百万港元),因物流和仓储成本持续上升[53] - 2022年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加2.1%(按当地汇率:6.2%)至2449.8百万港元(2021年:2400.2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60.9%(2021年:62.1%)[60] - 2022年中国内地业务分部业绩增加4.8%至313.5百万港元(2021年:299.1百万港元)[60]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 - 公司将按规定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提交公司注册处处长[8]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财务报表报告无保留意见[8]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8] - 除部分金融工具外,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8]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修订准则[10] - 集团对2022年1月1日或之后的业务合并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应用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11] - 集团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追溯应用于2021年1月1日期初或之后可用的物业等,应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12] - 集团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应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13]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第16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41号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将分别于2023年1月1日、厘定日期、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董事预期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6] 业务经营相关 - 销售货品于货品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益,一般信贷期为发票发出后30至60日[18] - 公司根据过往经验估计销售回赠,仅于很可能不会出现重大拨回时确认收益[18] - 提供研究及宣传服务收益于一段时间内确认,为期一年或以内未履行合约交易价无需披露[19] - 公司主要原材料全年平均价格同比明显上涨,下半年棕榈油价格有所回落[48] - 2022年中国内地经济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59] - 2022年3月1日公司对中国内地的面类产品进行中个位数的价格调整[59] - 2022年1月6日公司完成从三菱商事收购香港捷菱的额外30%股权,12月31日拥有香港捷菱81%股权[57] - 日清谷物麦片在台湾及新加坡销量大幅增长[58] - 2022年鲜切蔬菜业务需求呈上升趋势,分销渠道从超市拓展到餐厅、食堂及咖啡店[58] - 公司推出日清意粉红酒烩牛肉风味阔条面等多种冷冻新品[56] - 公司推出日清Irvins咸蛋味即食捞面等多种即食面新品[54] - 2022年7月公司在香港推出全新会员计划[54] - 2022年11月公司收购珠海市金海岸永南食品有限公司剩余29.55%股权[61] - 香港特区政府“你好,香港!”旅游活动为全球游客提供50万张机票、现金券及其他奖赏[71] - 公司对各地长期业务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计划在消费者流动性恢复后加强与消费者联系,扩展业务版图和销售渠道[71] - 公司积极在工厂实行自动化、机器人及智能技术以实现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等[71] 股份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所持股份数目为15,520股,股份价值93千港元[43] - 2021年共有244,820股奖励股份授予并归属雇员,2022年为301,310股[44][45] - 公司于2016年3月7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为期十年[44] - 公司股份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涉及发行268,580,000股普通股,约950.8百万港元[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其中扩建及升级生产厂房及设施占45%(409.8百万港元)、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占10%(91.1百万港元)、提升研发能力占5%(45.5百万港元)、建立伙伴关系及或进行收购事项占30%(273.2百万港元)、为营运资金拨款占10%(91.1百万港元)[70] 公司治理及公告相关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由安藤清隆先生担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但董事会认为现有安排不影响权力平衡[7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外聘核数师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75] - 集团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董事会2023年3月27日批准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但未发表核证[7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董事在截至2022年12月3
日清食品(0147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0 12:1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日本日清截至2022年9月30日实益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2.05%[2] - 截至公告日期,日本日清实益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2.05%[16]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九个月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3,081,86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58,556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30.81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8.586亿港元增加7.8%[12] 公司整体毛利情况(九个月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973,4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99,392千港元[4] - 本期综合毛利为9.73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994亿港元增加8.2%[15] 公司整体盈利情况(九个月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54,26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9,494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264,5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7,861千港元[4]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7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314亿港元[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应占期内溢利为237,2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1,373千港元[10]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023,55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50,670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819,99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08,899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932,48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60,434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值为1,887,51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48,465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835,66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16,261千港元[6] 公司每股盈利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就每股基本盈利而言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43,822,188,2021年同期为1,071,710,799[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就每股摊薄盈利而言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43,919,351,2021年同期为1,071,752,909[10] 各地区业务收入情况 - 香港业务收入稳健增长11.6%,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加5.7%(按当地货币计:7.5%)[12] 公司毛利率情况 - 本期毛利率为31.6%,较2021年同期的31.5%轻微增长0.1个百分点[15] 公司税务情况 - 两个期间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中国企业所得税按中国附属公司应课税收入的25%计算[9] 日本日清财务业绩(六个月数据) - 日本日清于2022年11月10日公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业绩[17] - 2022年4 - 9月销售给第三方净额为33330百万日圆,2021年同期为25880百万日圆[19] - 2022年4 - 9月分部间销售净额为1152百万日圆,2021年同期为883百万日圆[19] - 2022年4 - 9月销售总额为34482百万日圆,2021年同期为26763百万日圆[19] - 2022年4 - 9月营业收入为3897百万日圆,2021年同期为2346百万日圆[19] 中国可报告分部数据 - 中国可报告分部收入为33330百万日圆,同比增长28.8%[20] - 中国可报告分部核心经营溢利为3382百万日圆,同比增长39.7%[20] - 中国可报告分部经营溢利为3897百万日圆,同比增长66.1%[20] - 撇除汇率因素后,中国可报告分部收入为28153百万日圆,同比增长8.8%[20] - 撇除汇率因素后,中国可报告分部核心经营溢利为2864百万日圆,同比增长18.4%[20]
日清食品(01475)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75[1][9]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安藤清隆先生,自2009年起负责集团整体管理[50][52] - 截至2022年8月30日,公司执行董事有安藤清隆、藤縄利通等5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松本純夫、高橋勝等4人[7] - 2022年3月21日,奚晓彤获委任为公司高级管理层[8]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于2022年推出首个会员计划“日清食品体验馆”微信小程序,在内地还是电商平台[3][4] - 公司在香港市场推出使用100%北海道小麦粉制成的更高品质面品系列[15][16] - 公司旗下拉王、日清UFO及福品牌推出不同新口味即食麵[28] - 公司再度与新加坡Irvins合作,推出日清Irvins咸蛋味即食捞麵等产品[28] - 2022年7月和8月,公司分别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推出新会员计划“Nissin Foodium”[44] - 2022年7月及8月分别在香港和中国内地推出全新会员计划[47] 宏观环境与原材料情况 - 2022年初全球至少接种一剂新冠疫苗的接种率约达世界人口的68%,接近世卫组织70%的覆盖目标[11] - 2022年6月底中国将入境旅客隔离期减半,香港实施社交距离措施第二阶段放宽[12] - 2022年上半年全球供应链系统受干扰,关键原材料小麦粉和棕榈油供需失衡,价格在一季度飙升,棕榈油价格达历史高位[13] - 2022年二季度印尼和印度等国的出口禁令加剧关键原材料供需失衡,加速价格上涨[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10][13] - 公司收入增加9.7%至2033.1百万港元(2021年:1853.8百万港元)[17][19] - 公司毛利上升7.9%至638.9百万港元(2021年:592.3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1.4%(2021年:31.9%)[17][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轻微减少3.5%至164.9百万港元(2021年:170.9百万港元),期内纯利率8.1%(2021年:9.2%)[18][19] - 公司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下降至15.80港仙(2021年:15.94港仙)[18][19] - 公司经调整EBITDA上升8.4%至305.1百万港元(2021年:281.3百万港元),期内经调整EBITDA利润率15.0%(2021年:15.2%)[20][2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50.01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52.596亿港元),权益总额为39.46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41.163亿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营运资金为19.52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20.48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3.0(2021年12月31日:2.9)[3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约为16.87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18.942亿港元),可用银行融资额度1.80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1.808亿港元),无外部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38] - 回顾期内,集团资本开支为8150万港元(2021年:1.38亿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已签约但未支付的资本承担为972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6820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之资本承担为97.2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8.2百万港元[4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涉及发行268,580,000股普通股,约为950.8百万港元[40] - 招股章程披露的所得款项净计划用途中,扩建及升级生产厂房及设施占比45%,金额为409.8百万港元;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占比10%,金额为91.1百万港元;提升研发能力占比5%,金额为45.5百万港元;建立伙伴关系及/或进行收购事项占比30%,金额为273.2百万港元;为营运资金拨款占比10%,金额为91.1百万港元[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建立伙伴关系及/或进行收购事项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67.7百万港元,未使用105.5百万港元[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805.2百万港元,未使用105.5百万港元[42] - 回顾期间,集团收购香港捷菱额外30%股权,无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事项,未持有重大投资[42]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1年也无[49][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于联交所回购合共409.9万股股份,总代价约为2600万港元,2021年为6520万港元,回购价格介乎每股6.17港元至6.50港元[55] - 除回购股份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11932亿港元,2021年为2.35048亿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已收利息552.7万港元,2021年为1452.1万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8151.9万港元,2021年为1.37995亿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53025亿港元,2021年为2.43556亿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1.24347亿港元,2021年增加1.09808亿港元[85] - 2022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减少8877.3万港元,2021年增加1276万港元[85] - 2022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90954亿港元,期末为15.77834亿港元[85] 香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业务收入增加11.4%至759.9百万港元(2021年:682.2百万港元),占集团收入37.4%(2021年:36.8%)[23] - 香港自年初以来零售销售总值同比下降2.6%,超市零售销售同期增长3.3%[21] - 2022年4月1日,公司对面条类产品实施中至高个位数价格调整[22] - 公司香港业务收入稳健增加11.4%至759.9百万港元,占集团收入37.4%(2021年为36.8%)[25] - 公司香港业务分部业绩减少5.0%至50.0百万港元(2021年为52.6百万港元)[26][28] - 2022年4月1日,公司对麵类产品进行中高个位数价格调整[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为759,940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273,194千港元,可报告分部合计为2,033,134千港元[97][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分部业绩为50,003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65,892千港元,可报告分部合计为215,895千港元[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内部分部收入为94,978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11,87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合计为206,849千港元[102] - 来自外部顾客的分部收入香港为682,178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171,624千港元,合计1,853,802千港元;内部分部收入香港为105,502千港元,中国内地为89,261千港元,合计194,763千港元[108] - 香港分部收入为787,680千港元,中国内地分部收入为1,260,885千港元,可报告分部合计2,048,565千港元,消除对销后为1,853,802千港元[108] - 香港分部业绩为52,614千港元,中国内地分部业绩为145,405千港元,可报告分部合计198,019千港元[108] 中国内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招牌产品在内地销量同比持续正增长,但被上海封城导致的分销业务减少所抵销[17][19] - 公司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加8.7%(按当地汇率8.4%)至12.732亿港元(2021年:11.716亿港元),占集团收入62.6%(2021年:63.2%)[34] - 中国内地业务分部业绩增加14.1%至1.659亿港元(2021年:1.454亿港元)[34] - 2022年3月1日,公司对中国内地的面类产品进行中个位数的价格调整[34] - 公司自2021年5月起于中国内地进行产品升级,销量持续上升[34] - 公司在中国西部及北部地区开拓新市场,上海封城期间推广冷冻意粉及拉面,销量大幅提升[35][37] 其他业务数据变化 - 上半年新加坡及泰国的谷物麦片销量大幅增长[33] - 2020年12月开始运营的鲜切蔬菜业务需求呈上升趋势,分销渠道从超市拓展到餐厅及食堂[3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董事均遵守规定准则[51][53] - 公司根据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54][56] 董事及股东权益 - 安藤清隆持有公司普通股18,859,480股,权益百分比为1.81%;配偶权益股份1,101,000股,权益百分比为0.10%;持有相联法团日清日本普通股10,030股,权益百分比为0.01%[58] - 藤縄利通持有公司普通股63,940股,权益百分比为0.01%;持有相联法团日清日本普通股1,297股,权益百分比为0.00%[58] - 辰谷真次持有公司普通股63,910股,权益百分比为0.01%;持有相联法团日清日本普通股1,851股,权益百分比为0.00%[58] - 川坂和生持有公司普通股46,990股,权益百分比为0.00%;持有相联法团日清日本普通股4,200股,权益百分比为0.00%[58] - 山田恭裕持有公司普通股4,540股,权益百分比为0.00%;持有相联法团日清日本普通股777股,权益百分比为0.00%[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东日清日本持有公司普通股752,024,000股,权益百分比为72.05%[62] - 除上述披露外,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获知悉其他相关权益或股份淡仓或相当于公司股份5%或以上的其他权益[62] 财务报表编制与审阅 - 公司董事负责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和列报简明综合财务报表[64] - 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审阅范围小于按照香港审计准则进行的审计,不会发表审计意见[65] 详细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0.3313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8.53802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6.3890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5.92274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4436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16474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8269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87509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5.80港仙,2021年同期为15.94港仙[7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0.7638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5067亿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为29.2550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08899亿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5.7450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25369亿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4.4325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64999亿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为4.9420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5382亿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87,17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70,227千港元有所下降[74] - 2022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703,00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2,383千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