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鸿检验(01586)
icon
搜索文档
力鸿检验(0158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7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自2016年7月12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收入达港币12.631亿百万元,2023年为港币11.185亿百万元,较去年增加12.9%[4] - 公司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达港币8270万元,2023年为港币8000万元,较去年增加3.4%[4]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29港仙,2023年为13.73港仙,较去年增加4.1%[4] - 公司2024年销售成本为港币7.4798亿百万元,2023年为港币6.38384亿百万元[5] - 公司2024年毛利为港币4.8013亿百万元,2023年为港币5.15149亿百万元[5]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港币624.8万元,2023年为港币421.3万元[5] - 公司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港币4032.5万元,2023年为港币5145.9万元[5]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为港币2.56649亿百万元,2023年为港币2.41166亿百万元[5] - 公司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额为港币375.3万元,2023年为港币654.4万元[5] - 公司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债券价值变动为港币 - 452.3万元,2023年为港币73万元[5]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1,810千港元,2023年为-12,566千港元[6] - 2024年换算功能货币为呈列货币的汇兑差额为424千港元,2023年为128千港元[6]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亏损为-11,386千港元,2023年为-12,438千港元[6]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4,654千港元,2023年为109,725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74,155千港元,2023年为73,705千港元[6]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40,499千港元,2023年为36,020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4.29港仙,2023年为13.73港仙[6]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摊薄盈利为14.20港仙,2023年为13.68港仙[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73,487千港元,2023年为370,433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为582,125千港元,2023年为524,102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39,851,000港元,2023年为276,962,000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42,274,000港元,2023年为247,140,000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715,761,000港元,2023年为617,573,000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1,659,000港元,2023年为48,295,000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654,102,000港元,2023年为569,278,000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54,102,000港元,2023年为569,278,000港元[8]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263129千港元,2023年为1118514千港元[2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747,980千港元,2023年为638,384千港元[32]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计589,669千港元,2023年为506,372千港元[32]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总计6,544千港元,2023年为3,753千港元[32]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港币82,725,000元,2023年为港币80,048,000元;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港币83,031,000元,2023年为港币80,048,000元[36]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79,029,022股,2023年为583,074,385股;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总计为584,755,306股,2023年为585,280,921股[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港币233,750,000元,减值港币12,355,000元,总计港币221,395,000元;2023年分别为港币218,424,000元、港币9,583,000元、港币208,841,000元[38] - 2024年无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2023年为港币20,210,000元[39] - 2024年按发票日期列示并扣除损失拨备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个月内为港币177,508,000元,3 - 6个月为港币25,113,000元,6个月 - 1年为港币13,578,000元,1 - 2年为港币3,641,000元,2年以上为港币1,555,000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港币171,431,000元、港币22,417,000元、港币8,345,000元、港币5,107,000元、港币1,541,000元[39] - 2024年报告日期已逾期的应收账款总账面价值为港币53,421,000元,2023年为港币46,474,000元[3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3个月内为港币41,433,000元,3 - 6个月为港币5,189,000元,6个月 - 1年为港币825,000元,1 - 2年为港币111,000元,总计港币47,558,000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港币42,022,000元、港币8,639,000元、港币993,000元、港币256,000元、港币51,910,000元[4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港币1263.1百万元,同比增长12.9%;公司利润达港币126.0百万元,同比增长3.2%;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达港币82.7百万元,同比增长3.4%[50] - 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港币227.3百万元及港币267.2百万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港币47,558千元,较2023年的港币51,910千元有所减少[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为港币79,992千元,较2023年的港币71,155千元有所增加[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贷款为港币47,882千元,较2023年的港币48,530千元有所减少[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为港币19,945千元,较2023年的港币48,612千元大幅减少[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港币468,503千元,较2023年的港币424,501千元有所增加[71]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港币1118.5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约港币1263.1百万元,增幅为12.9%[63][64] - 2024年海外收入达港币567.6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44.9%,较2023年攀升21.3%[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由2023年约港币80.0百万元增加3.4%至2024年约港币82.7百万元[63][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检测服务收入为795024千港元,2023年为716422千港元[22] - 2024年鉴定服务收入为358397千港元,2023年为303933千港元[22] - 2024年见证及辅助服务收入为109708千港元,2023年为98159千港元[22] - 2024年大中华区收入为695513千港元,2023年为650368千港元[22] - 2024年新加坡及其他国家/地区收入为567616千港元,2023年为468146千港元[22] - 2024年某一时点转移服务收入为1262063千港元,2023年为1118053千港元[22] - 2024年一段时间转移服务收入为1066千港元,2023年为461千港元[22] - 2024年外部客户收入为1263129千港元,2023年为1118514千港元[22] - 2024年报告期确认的收入中,期初已计入合约负债金额为8029千港元,2023年为3565千港元[22] - 2024年大中华区外部客户收入为650,368千港元,新加坡及其他国家/地区为567,616千港元,总收入为1,118,514千港元;2023年大中华区为695,513千港元,新加坡及其他国家/地区为468,146千港元,总收入为1,263,129千港元[2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5,893千港元,其中大中华区为279,670千港元,新加坡及其他地区为86,223千港元;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3,469千港元,其中大中华区为277,933千港元,新加坡及其他地区为85,536千港元[27]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0] - 首次应用修订后,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11] - 采纳相关修订对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损益、其他全面收益及综合现金流量表无影响[12] - 因集团无供应商融资安排,《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之修订对集团财务资料无影响[12] - 集团尚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拟于生效后应用[1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可提早应用,集团须追溯应用[1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报告期间生效[14][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相关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尚未厘定强制生效日期但可供采纳[14][16]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6]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不符合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的资格,若干附属公司正考虑应用[17]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阐明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或负债日期,引入会计政策选择,预期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解决投资者与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间资产出售或注资规定不一致问题,现可供采用[19]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规定实体评估货币可兑换性及估算即期汇率方法,预期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0]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3年1月1日,公司有账面价值50,861,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于2024年6月11日以现金全数赎回[11] - 截至2023年1月1日,流动负债(可换股债券)为50,861千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50,861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50,861千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0,861千港元,非流动负债(可换股债券)为 - 50,861千港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 - 50,861千港元[12] 客户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单一客户产生集团总收入10%或以上;2023年有一名客户[28] 税项情况 - 香港附属公司预估应课税利润按16.5%税率缴纳所得税,中国内地一间附属公司股息收入税项按5%税率计提,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法定
力鸿检验:关键业务进行AI赋能,提质增效高速高质发展-20250315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5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3.18港元,对应2024/2025/2026年PE分别为16.5倍/12.5倍/9.4倍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力鸿检验在AI应用布局可提升业务效率,叠加海外业务亮眼,未来发展前景好 [1][3] - 自主研发“力鸿AI系统”,实现AI大模型与能源检测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增强盈利能力 [2] - 海外业务表现优异,营收占比提升,未来预计继续释放业绩弹性,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务数据 |指标|FY2022A|FY2023A|FY2024E|FY2025E|FY2026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千HKD)|944,014|1,118,514|1,368,108|1,667,055|2,049,958| |增长率(%)|15.3%|18.5%|22.3%|21.9%|23.0%| |归母净利润(千HKD)|69,397|80,048|89,045|120,230|162,879| |增长率(%)|16.9%|16.5%|11.2%|35.0%|35.5%| |毛利率(%)|43.4%|42.9%|41.8%|42.2%|42.6%| |净利润率(%)|7.4%|7.2%|6.5%|7.2%|7.9%| |ROE,平均(%)|22.9%|23.1%|21.5%|23.6%|25.7%| |每股盈利(元)|0.131|0.151|0.164|0.222|0.301| |每股净资产(元)|0.825|1.051|1.247|1.511|1.870| |市盈率(x)|10.90|9.47|8.70|6.44|4.76| |市净率(x)|1.73|1.36|1.15|0.95|0.76| |股息收益率(%)|3.13|3.53|3.84|5.19|7.03| [4] 财务报表预测 - 综合损益表:营业额、毛利、经营溢利等指标呈现增长趋势,销售成本、费用等也相应增加 [10] - 综合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有不同变化 [10] - 综合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净资产增长,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有相应变动 [11] 盈利能力及收益质量 - 毛利率、经营溢利率、净利率等指标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保持较好水平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资本支出/折旧和摊销等指标反映公司经营和投资情况 [11] 营运能力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相对稳定 [11] - 总资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反映公司营运效率提高 [11]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下降,权益乘数、产权比率降低,资本结构更稳健 [11] - 带息债务/全部投入资本%、净负债比率%等指标显示公司债务压力减小 [1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上升,偿债能力增强 [11] - EBITDA/流动负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等指标反映公司偿债保障程度提高 [11] 杜邦分析 - ROE受经营溢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有效税率等因素影响 [11] 公司动态分析 AI应用成果 - 力鸿检验公布AI技术应用阶段性成果和技术性突破,将在报检、作业、检测业务场景落地AI应用 [1] - 自主研发“力鸿AI系统”,部署智能电子报检员系统、AI标准化作业指导系统、实验室智能审核体系 [2] - 首创“业务语言解码器”技术、构建行业首个多模态知识图谱、开发动态风险预警演算法 [2]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H1大中华地区业务营收3.4亿港元,同比增长5.8%;海外地区业务营收2.7亿港币,同比大幅增长47.2% [3] - 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提升至47%,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开拓顺利,产能爬坡迅速 [3]
力鸿检验(01586):关键业务进行AI赋能,提质增效高速高质发展
国证国际· 2025-03-14 22: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3.18港元,对应2024/2025/2026年PE分别为16.5倍/12.5倍/9.4倍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报检、作业、检测三大业务场景进行AI应用落地,依靠“力鸿AI系统”赋能业务全链条,提升业务效率,叠加海外业务亮眼,上调目标价并维持“买入”评级 [1] - 部署“力鸿AI系统”,实现AI大模型与能源检测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多样客制化服务,增强盈利能力 [2] - 2024年H1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47.2%,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47%,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开拓顺利,看好未来海外发展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务数据 - 销售收入:2022 - 2026年分别为944,014千港元、1,118,514千港元、1,368,108千港元、1,667,055千港元、2,049,958千港元,增长率分别为15.3%、18.5%、22.3%、21.9%、23.0% [4] - 归母净利润:2022 - 2026年分别为69,397千港元、80,048千港元、89,045千港元、120,230千港元、162,879千港元,增长率分别为16.9%、16.5%、11.2%、35.0%、35.5% [4] - 毛利率:2022 - 2026年分别为43.4%、42.9%、41.8%、42.2%、42.6% [4] - 净利润率:2022 - 2026年分别为7.4%、7.2%、6.5%、7.2%、7.9% [4] - ROE(平均):2022 - 2026年分别为22.9%、23.1%、21.5%、23.6%、25.7% [4] - 每股盈利:2022 - 2026年分别为0.131港元、0.151港元、0.164港元、0.222港元、0.301港元 [4] - 每股净资产:2022 - 2026年分别为0.825港元、1.051港元、1.247港元、1.511港元、1.870港元 [4] - 市盈率:2022 - 2026年分别为10.90倍、9.47倍、8.70倍、6.44倍、4.76倍 [4] - 市净率:2022 - 2026年分别为1.73倍、1.36倍、1.15倍、0.95倍、0.76倍 [4] - 股息收益率:2022 - 2026年分别为3.13%、3.53%、3.84%、5.19%、7.03% [4] 财务报表预测 - 综合损益表:涵盖营业额、销售成本、毛利等多项指标及同比增长率 [10] - 综合现金流量表:包括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 [10] - 综合资产负债表:展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情况 [11] 盈利能力及收益质量 - 毛利率、经营溢利率等多项指标呈现一定变化趋势 [11] 营运能力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有相应表现 [11]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指标反映公司资本结构情况 [1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体现公司偿债能力 [11] 杜邦分析 - ROE受经营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影响 [11] 股价表现 - 相对收益:一个月、三个月、十二个月分别为-12.24%、3.87%、29.73% [6] - 绝对收益:一个月、三个月、十二个月分别为-2.59%、19.58%、67.80% [6]
力鸿检验:关键业务进行AI赋能,提质增效高速高质发展-20250314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4 2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3.18 港元,对应 2024/2025/2026 年 PE 分别为 16.5 倍/12.5 倍/9.4 倍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报检、作业、检测三大业务场景进行 AI 应用落地,依靠“力鸿 AI 系统”赋能业务全链条,提升业务效率,叠加海外业务亮眼,上调目标价并维持“买入”评级 [1] - 部署“力鸿 AI 系统”,实现 AI 大模型与能源检测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多样客制化服务,增强盈利能力 [2] - 2024 年 H1 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47.2%,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47%,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进展顺利,看好未来海外发展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务数据 - 销售收入:2022 - 2026 年分别为 944,014 千港元、1,118,514 千港元、1,368,108 千港元、1,667,055 千港元、2,049,958 千港元,增长率分别为 15.3%、18.5%、22.3%、21.9%、23.0% [4] - 归母净利润:2022 - 2026 年分别为 69,397 千港元、80,048 千港元、89,045 千港元、120,230 千港元、162,879 千港元,增长率分别为 16.9%、16.5%、11.2%、35.0%、35.5% [4] - 毛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3.4%、42.9%、41.8%、42.2%、42.6% [4] 估值数据 - 市盈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0.90、9.47、8.70、6.44、4.76 [4] - 市净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73、1.36、1.15、0.95、0.76 [4] - 股息收益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3.13%、3.53%、3.84%、5.19%、7.03% [4] 公司动态分析 AI 应用成果 - 公司公布 AI 技术应用阶段性成果和突破,将在报检、作业、检测业务场景落地 AI 应用,用“力鸿 AI 系统”赋能业务 [1] - 部署智能电子报检员系统、AI 标准化作业指导系统、实验室智能审核体系,首创“业务语言解码器”技术等 [2]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 年 H1 大中华地区业务营收 3.4 亿港元,同比增长 5.8%;海外地区业务营收 2.7 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 47.2%,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47% [3] - 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开拓顺利,产能爬坡迅速,为海外战略布局提供基础,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 [3] 附表:财务报表预测 综合损益表 - 营业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944,014 千港元、1,118,514 千港元、1,368,108 千港元、1,667,055 千港元、2,049,958 千港元 [10] - 销售成本:2022 - 2026 年分别为 -534,648 千港元、-638,384 千港元、-796,852 千港元、-963,643 千港元、-1,177,491 千港元 [10] - 毛利: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09,366 千港元、480,130 千港元、571,255 千港元、703,412 千港元、872,467 千港元 [10] 综合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76,365 千港元、175,109 千港元、266,644 千港元、282,620 千港元、378,829 千港元 [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7,045 千港元、-120,055 千港元、-58,359 千港元、-67,927 千港元、-71,856 千港元 [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36,972 千港元、-40,069 千港元、-95,814 千港元、-99,273 千港元、-116,465 千港元 [10] 综合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2022 - 2026 年分别为 760,088 千港元、894,535 千港元、994,065.30 千港元、1,173,824.58 千港元、1,426,465.32 千港元 [11] - 总负债: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73,063 千港元、325,257 千港元、300,382.57 千港元、315,281.01 千港元、348,351.98 千港元 [11] - 净资产: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87,025 千港元、569,278 千港元、693,682.73 千港元、858,543.57 千港元、1,078,113.34 千港元 [11] 盈利能力及收益质量 - 毛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3.4%、42.9%、41.8%、42.2%、42.6% [11] - 经营溢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4.8%、15.6%、13.2%、14.5%、15.8% [11] - EBITDA 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0.9%、21.3%、18.0%、18.5%、19.3% [11] 营运能力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22 - 2026 年分别为 59.4、62.2、60.3、60.2、60.2 [11] - 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8.4、27.3、28.0、28.0、26.3 [11] - 总资产周转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3、1.4、1.4、1.5、1.6 [11]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35.9%、36.4%、30.2%、26.9%、24.4% [11] - 权益乘数: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56、1.57、1.47、1.43、1.41 [11] - 产权比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0.56、0.57、0.44、0.39、0.34 [1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37、1.89、2.53、3.11、3.65 [11] - 速动比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35、1.88、2.52、3.10、3.64 [11] - EBITDA/流动负债: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09、0.86、0.98、1.16、1.32 [11] 杜邦分析 - ROE(平均,年化):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2.9%、23.1%、21.5%、23.6%、25.7% [11] - 经营溢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4.8%、15.6%、13.2%、14.5%、15.8% [11] - 总资产周转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32.4%、135.2%、144.9%、153.8%、157.7% [11]
力鸿检验(0158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6:40
财务表现 - 收入为6.12亿港元,同比增长21.1%[8] - 毛利为2.59亿港元,同比增长12.2%[8] - 期间利润为7,992萬港元,同比增长16.7%[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5,083萬港元,同比增長5.3%[8] - 非控股權益應佔利潤為2,909萬港元,同比增長43.9%[8] - 公司上半年利润为50,828千港元,同比增长5.3%[20] 营运数据 - 銷售及分銷開支為2,320萬港元,同比增長52.5%[8] - 行政開支為1.24億港元,同比增長9.3%[8] - 融資成本為4,038萬港元,同比增長112.5%[8] - 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2,480千港元[21] - 公司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37,925千港元[21] - 公司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59,904千港元[21]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0,880千港元[21] 资产负债情况 - 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3,479千港元[13] - 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516,660千港元[13] - 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03,330千港元[13] - 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9,081千港元[14] - 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637,728千港元[1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66,834千港元[14] - 非控股权益为170,894千港元[14] 收入构成 - 大中华区收入为3.37亿港元,海外收入为2.75亿港元[35] - 检测服务收入为3.42亿港元,鉴定服务收入为1.74亿港元,见证及辅助服务收入为9,534万港元[35] 资本运营 - 公司新增借款82,523千港元,偿还借款75,608千港元[80] - 公司于2024年6月11日以现金方式赎回了可换股债券[84] - 公司于2024年7月2日完成红股发行,共发行54,198,730股红股[121] - 公司于2024年7月2日调整购股权计划,47,499,364份尚未行使购股权调整为52,249,300份[122] - 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的所得款项淨額約為4,960萬港元[197] - 公司已於2024年6月11日全額贖回未償還可換股債券的本金[197][198]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深化品牌公信力建设,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及核心竞争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126] - 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方面,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和服务[89] -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通过并购等方式加快市场扩张步伐[89] - 公司实施新的业务策略,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89] 人力资源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持续推进,为员工提供长期激励[90,91]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2024年上半年的薪酬总额为港币4,616,000元[116] 会计政策变更 - 本集團已採用多項新訂及經修訂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8] - 該等新訂及經修訂準則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或表現並無任何影響[31] - 本集團已重新評估其於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之負債條款及條件[31] 其他 -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為2.4萬港元[8] - 其他開支為1,285萬港元,同比減少23.1%[8] - 公司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4,173千港元[20] - 公司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6,655千港元[20] - 公司上半年为股份奖励计划购买股份1,401千港元[20] - 公司上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薪酬费用为659千港元[20]
力鸿检验:海外业务大增47%,ESG打造第二曲綫
国证国际证券· 2024-09-13 18: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出"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同比增长21.1% [2] - 公司海外业务表现亮眼,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47% [2]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看好未来海外发展 [2] - 公司传统业务为基本盘,助力ESG、碳资产等新兴业务发展 [2] 分类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6.1亿港元,同比增21.1% [2] - 净利润8千万港元,同比增16.7% [2] - 归母净利润5.1千万港元,同比增5.3% [2] 业务结构 - 大中华地区业务营收3.4亿港元,同比增5.8% [2] - 海外地区业务营收2.7亿港元,同比大增47.2% [2] -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47% [2] 战略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快出海步伐 [2] - 传统业务为基本盘,助力ESG、碳资产等新兴业务发展 [2] - 通过"联邦制"吸纳ESG行业人才,为后续ESG业务发展做人才储备 [2] 财务数据 - 2024-2026年营收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22.7% [5] - 2024-2026年净利润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33.2% [5]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维持在41.8%-42.6%之间 [5] - 2024-2026年净利率预计提升至7.6%-9.0% [5]
力鸿检验(0158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0:54
财务表现 - 本集团的本期间收入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港幣505.4百万元增至约港幣611.9百万元,增幅为21.1%[1] - 本集团的本期间利润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港幣68.5百万元增至约港幣79.9百万元,增幅为16.7%[1] - 本集团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間利潤從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約港幣48.3百萬元增至約港幣50.8百萬元,增幅為5.3%[1] - 本期間其他全面虧損為港幣7,143千元[4] - 本期間全面收益總額為港幣72,772千元[4] - 本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為9.62港仙[4] - 本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攤薄盈利為9.59港仙[4] - 集团上半年收入为6.12亿港元,同比增长21.1%[12] - 集团上半年税前利润为5,083万港元,同比增长5.3%[14] - 集团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为1,574万港元,其中中国内地为670万港元,其他司法管辖区为904万港元[15] - 集团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174港元[16] - 集团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096港元和0.096港元[17][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11.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1%[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润约79.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6.7%[22] 业务发展 - 检测服务收入为3.42亿港元,鉴定服务收入为1.74亿港元,见证及辅助服务收入为9,534万港元[12] - 大中华区收入为3.37亿港元,海外收入为2.75亿港元[12] - 公司持续深化品牌公信力建设,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及核心竞争优势[22] - 公司通过多个优质并购项目实现快速扩张,成功拓展服务种类和网点覆盖范围[23]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网点数量、专业服务团队人数及国际头部客户数量均位居国内同业首位[23] - 公司长期专业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工程,在东南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24] - 公司依托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点和实验室,进一步提升服务国际龙头客户的能力[24]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保供取得好成效[22]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9.9%[22] - 能源行业积极统筹推进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突破性发展[22] - 公司在貿易保障、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四個主要領域為全球行業龍頭提供檢驗、檢測及技術與諮詢一站式技術服務[25] - 公司已成為多家交易所指定的檢驗機構,進一步夯實於大宗商品檢驗的豐富經驗與品牌公信力[26] -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參與制定、修訂標準引領行業的發展,並受大商所委託繼續執行2024年度再生鋼鐵原料檢驗任務[27] - 公司積極引入先進技術,推動技術創新,多元聚焦於環境保護,協助客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28] - 公司提供包括環境保護監測、生態監測、LDAR洩漏檢測與修復等在內的生態環境諮詢和檢測服務[29] - 公司在低碳與可持續發展領域提供碳資產開發與交易、低碳技術諮詢、ESG技術諮詢等專業化服務[29] - 公司成功協助行業龍頭客戶實現企業碳中和目標承諾,積極協助客戶完成國際碳減排機制項目備案[29] - 公司海外收入持續攀升,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为27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7.2%[34] - 公司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充分發揮協同效應,為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35] - 公司持續提升服務國際龍頭客戶的能力,優質客戶增多,實驗室業務交付能力持續增強[36] 资产负债情况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非流動資產總額為港幣363,479千元[5]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流動資產總額為港幣516,660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03,33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6,962千港元下降26.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637,72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9,278千港元增加12.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本公司拥有人应佔权益为466,8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4,501千港元增加10.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控股权益为170,89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4,777千港元增加18.0%[6] - 本集团的槓桿比率為零,因現金及等價物金額高於總債務[40]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採納香港聯交所《企業管治守則》,但主席兼任行政總裁一職偏離了相關規定[45] - 本公司將持續審查和監督公司的企業管治實踐,以維持高標準[45] -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作為董事及本公司僱員買賣本公司證券的行為守則[46] - 全體董事已於整個本期間內遵守《標準守則》所載有關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規定標準[46] - 本期間內,本公司及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47]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於本期間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48] - 本公司董事會包括八名董事,包括四名執行董事、一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50] 其他 - 公司採用了新修訂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包括《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的修訂、《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的修訂等,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表現無重大影響[7,8,9,10] - 本集团资本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持续经营能力和维持稳健的资本比率[39] - 本集团采取审慎的理财方针,流动资金状况一直保持稳健[39]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并无重大或有负债,也未向第三方作出担保[38] - 本集团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客户或交易方未能履约,通过信贷审核程序和持续监管应收款项来管理[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共有3,184名员工,薪酬政策根据绩效、资格和职位确定[4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4] - 本公司在本期间内未发生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42] - 本公告於2024年8月29日在中國北京發佈[49] - 楊榮兵先生為本公司執行董事[49] - 中國力鴻檢驗控股有限公司為本公司名稱[49] - 廖開強先生、王梓臣先生及趙虹先生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48]
力鸿检验(0158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23
公司概况 - 公司專注於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綜合解決方案[5] - 公司提供全球行業龍頭24x7小時一站式檢驗、檢測及技術與諮詢服務[5] - 公司在貿易保障、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等四個主要領域提供服務[5] - 公司服務網路覆蓋亞太地區主要貿易港口及樞紐城市,並輻射至南美和非洲新興市場[5] - 公司擁有72個分支機構及專業實驗室,是首家成功佈局海外的中國TIC上市企業[5] 主要業務 - 公司貿易保障服務涵蓋50多種大宗商品及自然資源類別[5,6] - 公司提供品質測試、重量鑒定、見證監督和聯合檢驗等一系列貿易保障服務[6] - 公司在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提供監造、檢測、運維等全生命週期服務[7,8] - 公司主要提供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综合性解决方案[9][10][11][12] - 环境保护服務包括環境保護諮詢、環境監測等[9] - 氣候變化服務包括碳達峰碳中和諮詢、碳資產開發交易、ESG諮詢等[11][12] - 公司為國內外涉及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提供服務[1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由8名董事組成,包括4名執行董事、1名非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5][16] - 董事長李向利先生在能源檢測檢驗領域有34年經驗[16][17][18] - 公司董事李先生、張女士和劉先生為一致行動人士,共同控制本公司[22,27,35] - 張女士擁有逾21年能源行業經驗,曾任職於煤炭檢測公司和教師[24,25] - 劉先生擁有約35年能源檢測和檢驗領域經驗,曾任職於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教師[29,30,31,32] - 公司董事會成員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24,29] 公司发展战略 - 集團充分把握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及能源行業帶來的業務發展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61] - 集團積極迎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持續優化經營管理,鞏固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地位[63] - 集團加快發展ESG方向衍生業務,全面提高ESG管理水準,增強公司長遠發展能力[63] - 集團第三次發展戰略積極順應國家能源發展策略,加快三大支柱業務建設的同時,加大清潔能源、雙碳和其他ESG方向衍生業務的投入[68][69] - 公司自上市以來一直以長期發展戰略為導向,前兩個三年戰略取得良好成效,實現了規模和業務的快速擴張[79,80] - 公司以ESG發展戰略為核心,通過ESG-Friendly、ESG+和ESG-Focused三大維度推進ESG實踐,為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91] 业务发展 - 集團進一步增強大宗商品檢測能力,成功獲得四大期貨交易所10個礦產金屬類期貨品種的指定質檢機構資質[65] - 集團實現規模化碳交易,完成三個國企客戶的溫室氣體減排課題研究服務,並承接多個油氣行業客戶的碳減排項目[65] - 集團內部專家被聯合國新的高完整性碳信用機制(PACM)監督機構(SB)選為方法專家[65] - 本集團成功獲得四大期貨交易所的10個期貨品種的指定質檢機構資質[93] - 本集團全面進入大宗期貨檢驗領域,與眾多大宗頭部客戶建立業務合作[99] - 本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參與制定和修訂行業標準,在煤炭檢測自動化、標準化和智能化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01,102] - 本公司通過ESG+業務積極配合客戶能源轉型需求,推動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104,105,106,107] - 本公司為新能源客戶提供檢測服務,助力國內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107] - 持續推進檢驗檢測技術革新,深化於光熱發電檢測等領域的探索[108] - 提供包括環境保護監測、生態監測、土壤污染調查等在內的生態環境諮詢和檢測服務[111] - 通過洩漏檢測與修復服務(LDAR業務)強化環境保護服務能力[111,112] - 提供包括碳資產開發、低碳技術諮詢、ESG技術諮詢等在內的氣候變化專業服務[116] - 實現首次規模化碳交易,成為北京碳市場重要碳資產交易商[118] - 承接油氣行業龍頭企業碳減排項目,簽署林業及出行行業合作[118,119] - 完成我國首個油田餘熱利用及耕地土壤碳匯項目註冊[120] - 集團內部專家獲聯合國A6.4機制專家庫成員資格[122] 财务表现 - 2023年集團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8.5%,利潤同比增長16.6%,擁有人應佔利潤同比增長15.3%[77][78] - 本集團收入從2022年約944.0百萬港元增至2023年約1,118.5百萬港元,增幅為18.5%[136] - 本集團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由2022年約69.4百萬港元增加15.3%至2023年約80.0百萬港元[141] - 本集團的貿易保障業務(包括自然資源及大宗商品)持續穩定增長,全面進入大宗期貨檢驗市場[138] - 本集團的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不斷擴大客戶群,進展超預期[139] - 本集團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帶動整體收入增長[140] - 於2022年及2023年一直維持良好的現金狀況,分別為港幣222.3百萬元及港幣227.3百萬元[147]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入淨額約為港幣175.1百萬元,主要歸因於所產生的收入增加[148][149] - 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流出淨額約為港幣40.1百萬元,主要用於償還借款、支付股息及購買股份[150] - 本集團財務狀況穩健,擁有充足資源以支持其運營及應付可預見的資本開支[152] 企业管治 - 公司深知良好的企業管治的重要性,以提升本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及維護其股東及其他持份者的利益[167] - 董事會將不時審閱及加強其企業管治常規,以確保本公司繼續符合《企業管治守則》的規定[172] - 董事會確保委任至少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員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76] - 提名委員會每年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進行評估,以確保其能夠持續作出獨立判斷[177] - 公司將不會向獨立非執行董事授予與績效掛鈎的以股權為基礎的薪酬,以免可能導致其決策出現偏頗並損害其客觀性及獨立性[178] - 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有權就董事會會議將討論的事項向管理層尋求更多資料,並在必要時尋求外部專業顧問的獨立意見,費用由本公司承擔[179] - 在合約、交易或安排中擁有重大利益的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不得就批准該等事項的任何董事會決議案投票或計入法定人數[180] - 董事會會議討論的質量及效率由董事會主席評估[181] - 公司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職務由同一人兼任,董事會認為這可以提高公司決策及執行效率,並將不時檢討該安排的成效[182,183] - 董事會主席在沒有其他董事出席的情況下與獨立非執行董事舉行了一次會議[184] - 所有董事的委任均有指定任期,每名董事的任期為三年,並須至少每三年輪值退任一次[185,186,187,188,189] - 公司為新任董事提供正式入職指導,以確保其適當了解公司業務及完全知悉其責任和義務[190,191] - 現任董事須不斷獲得有關法律及監管發展以及業務及市場變化的最新資料,並參與必要的培訓及專業發展[192,193] - 公司已採納《標準守則》作為董事及公司僱員買賣公司證券的行為守則[195] - 全體董事已確認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整個年度遵守《標準守則》所載有關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規定標準[195] - 審核委員會負責履行《企業管治守則》所載的企業管治職能[196] - 董事會保留處理若干重大事宜的權力,包括批准及監察本集團整體策略、政策及業務計劃,以及監管及評估本集團表現[197] - 董事會亦負責指導及監督本集團的事務,以推進本集團及其業務的成功運作[197] - 公司設有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等三個董事委員會[200] - 所有董事委員會均有明確的書面職權範圍,並應向董事會匯報其決定或建議[200]
力鸿检验(0158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20:4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年收入达到港币1,118.5百万元,较去年增加18.5%[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5.10港仙,较去年增加15.1%[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122,163港币千元,较去年增长16.7%[4] - 公司2023年的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109,725港币千元,较去年增长62.1%[5] - 公司2023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524,102港币千元,较去年增长21.6%[6] - 公司2023年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76,962港币千元,较去年增长52.4%[7] - 公司2023年的资产净值为569,278港币千元,较去年增长16.6%[7] - 公司2023年的股本为210港币千元,较去年增长11.1%[7] 会计准则修订 - 公司已首次採納了新訂及經修訂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具体修订内容包括《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第8號、第12號等[10] - 公司已在财务报表披露重大会计政策资料,修订不会对财务报表任何项目的计量、确认或呈列造成任何影响[10] - 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澄清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区分,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11][12][13] - 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引入了对遞延稅款的强制性例外,对本公司无影响[14][15] - 本公司尚未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划在生效后应用[16] - 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和第28号澄清了投资者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投入规定,已提前应用[17][18] - 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明确了售后回租交易产生的租赁负债的计量规定,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9] - 2020年修订澄清了负债分类规定,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0] - 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澄清了供应商融资安排的特征,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1] - 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明确了货币可兑换性的评估方法,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能源合作,已在多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共達72個[54] - 公司连续三年上榜《福布斯》颁发的「亞洲200強優秀上市中小企業」,獲得市场高度認可[55] - 公司在貿易保障、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等主要領域提供全球行业龍頭的檢驗、檢測及技術服務[56] - 公司成功併購世標檢測,增強大宗檢測能力,並獲得期貨交易所的指定質檢機構資質[57] - 公司被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為銅、鋁、鋅金屬期貨指定檢驗機構,積極服務能源與大宗商品檢驗市場[59] - 公司全面進入大宗期貨檢驗,與眾多大宗頭部客戶建立業務合作,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60] -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力鴻能源檢測技術研究院專注於檢驗檢測技術創新,提升服務效率與品質[62] - 公司成功實現煤炭採樣、製樣和化驗全過程的自動化、標準化、智能化,獲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高度認可[63] - 公司專注服務於能源行業頭部企業,提供煤炭品質數據,並結合先進技術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監測機制[64] - 公司通过ESG+业务板块,充分发挥行业经验和优势,积极配合国家新能源和双碳战略,推动技术创新,多元聚焦环境保护[66] - 公司提供清洁能源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国内火电、燃气及石化行业龙头,积极开拓优质客群[67] - 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推进检验检测技术革新,深化合作并捕捉新能源储能领域发展机遇[68] - 公司提供环境保护监测、生态监测等生态环境咨询和检测服务,持续加强研发力度,优化服务能力[70] - 公司在气候变化领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成功协助客户实现企业碳中和目标承诺,成为行业领域低碳及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72] 公司股东及治理 - 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的时间包括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的截止过户日期和末期股息及红股的截止过户日期[108] - 公司已维持《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所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09]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
力鸿检验(0158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38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05亿港元,同比增长17.0%[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31亿港元,同比增长26.8%[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的利润为4,828.8万港元,同比增长34.8%[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为2,020.9万港元,同比增长107.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01港仙,每股攤薄盈利为9.98港仙[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8,204.9万港元,同比增长50.5%[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355.2万港元,同比增长50.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520.5万港元,同比增长6.8%[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1,381.4万港元,同比增长0.7%[5] - 收入总额为5.054亿港元,同比增长17.1%[25] - 大中华区收入占比63.1%,海外收入占比36.9%[25] - 研发投入1.531亿港元,同比增加34.5%[27] - 期内利润为4.829亿港元,同比增加34.8%[30]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1001港元和0.0998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收港幣505.4百萬元,同比增長17.0%[100] - 2023年上半年集團利潤達港幣68.5百萬元,同比增長50.2%[100] - 2023年上半年集團擁有人應佔利潤達港幣48.3百萬元,同比增長34.9%[101] - 公司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約4.32億港元增長17%至約5.05億港元,主要得益於支柱業務的穩定增長及新興業務的快速發展[136][137] - 公司本期利潤從2022年同期的約3.58億港元增長34.9%至約4.83億港元,主要得益於優質客戶的增加、各事業部的訂單承接和實驗室交付能力提升,以及ESG業務的快速發展[139][140][141]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资产总值为5,822,32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0.66%[7,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381,68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48%[7,8]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441,52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4.5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38,46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3.78%[7] - 公司貿易應收款項為1,820,670,000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5.67%[7] - 公司貿易應付款項為361,960,000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減少16.98%[7] - 公司計息銀行貸款為290,460,000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9.84%[7] - 公司可換股債券為490,490,000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減少3.58%[7,8] - 公司權益總額為5,516,980,000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3.25%[7,8] - 公司非控股權益為1,268,420,000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6.65%[8] - 於2023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港幣213.8百萬元[144] - 本集團基於槓桿比率監控資本,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金額高於債務總額時,槓桿比率為零[148]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7,760千港元[12]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57,980千港元[12]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0,473千港元[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3,846千港元[12] 会计政策变更 - 采用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包括会计政策披露、会计估计定义等[19][20][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3] 资本性支出 - 本集團於本中期期間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約港幣42,033,000元[37] - 本集團若干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投資物業已被抵押,以自銀行獲得港幣29,046,000元的銀行融資[38] - 公司於2023年6月30日有25,042,000港元的資本承諾用於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91] 收购事项 - 收購世標檢測(天津)有限公司,目標是加速實現公司的2+X戰略目標[84] - 收購世標檢測的總代價為2,602,000港元,收購產生商譽3,140,000港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世標檢測貢獻收入2,021,000港元,利潤1,078,000港元[87,88] - 假設於2023年1月1日完成收購,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收入和利潤分別為3,525,000港元和1,245,000港元[89,90] 股权激励 - 公司於2017年7月4日首次向集團員工授予8,000,000股股票期權,占當時已發行股本2%[64] - 公司於2018年7月23日向董事楊榮兵授予3,000,000股股票期權,占當時已發行股本0.75%[66] - 公司於2021年7月15日向4名董事及集團員工授予36,100,000股股票期權,占當時已發行股本8.14%[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授出的股票期權總數為44,874,000股[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予行使的股票期權數量為18,078,000股[62] - 股票期權的加權平均行使價為1.82港元每股[62] - 公司設有三個解禁日,分別為授予日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個周年日,視具體歸屬條件而定[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確認以權益結算的購股權開支為2,008,000港元[70] - 截至批准該等簡明中期財務報表之日,公司根據購股權計劃擁有48,026,275份未行使購股權,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約8.9%[71] - 公司採納了股份獎勵計劃,旨在認可合資格人士的貢獻,並向他們提供激勵以留任並推動公司發展[73][74][75] - 公司設立信託購買公司股份作為獎勵股份,並委任受託人管理該計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受託人以約2,818,000港元從市場購買1,760,000股公司股份[82] - 公司於2022年5月10日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向15名合資格參與者(包括2名執行董事及員工)授予合共3,029,491股股份[82] - 公司於2022年上半年就股份獎勵計劃確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獎勵開支為4,211,000港元[82] 可換股債券 - 2021年6月11日完成5年期2%票息非上市可換股債券港幣50,000,000元的發行[161] - 可換股債券初步轉換價每股港幣1.63元較股份收市價溢價約5.16%[161] - 2021年7月因2021年紅股發行調整轉換價至每股港幣1.48元[165] - 2022年7月因2022年紅股發行再次調整轉換價至每股港幣1.35元[167] - 2023年6月26日未償還本金額為港幣50,000,000元[168] - 為降低匯率風險將可換股債券計值貨幣由港幣改為美元[169,170,173] - 將可換股債券項下所有未來付款責任由港幣改為美元結算[173] - 修訂條款經公平磋商後達成,符合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171,172] - 根據可換股債券的條款,轉換價已調整為每股0.1573美元[181] - 可換股債券所附帶換股權獲悉數行使時將配發及發行40,751,789股轉換股份[181] - 發行可換股債券的所得款項淨額約為港幣49.6百萬元[190] - 發行可換股債券旨在優化本集團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加強財務狀況、擴闊資本基礎並為未來發展提供資金[186][187][188] - 董事認為可換股債券的條款屬公平合理,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189] - 可換股債券的認購人為一家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獨立第三方投資公司[181][182] - 轉換價較最近收市價折讓約0.7%,較最近5個交易日平均價折讓約14.7%[177] - 本公司擬動用所得款項淨額,透過(a)擴大業務;(b)投資以增加於主要市場的市場份額;及(c)一般營運資金用途,加快推行本集團2+X可持續發展戰略[1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發行可換股債券所得款項淨額全數已動用[192] 紅股發行及股息 - 於2023年7月4日為記錄日期[194] - 於2023年7月4日,已發行合共488,714,980股股份,根據2023年紅股發行而發行的紅股數目為48,871,498股[194] - 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之購股權行使價及悉數行使所附之認購權後將予配發及發行之股份數目因2023年紅股發行而調整[195] - 可換股債券之轉換價及悉數轉換可換股債券後將予配發及發行之轉換股份數目因2023年紅股發行而調整[196] - 根據2023年紅股發行而調整購股權及可換股債券的進一步詳情於2023年7月7日的公告披露[197] - 董事會已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幣0.0269元[198] - 為釐定股東獲派中期股息的資格,本公司將於2023年10月10日至2023年10月13日期間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200] - 所有股份過戶文件連同有關股票須不遲於2023年10月9日下午四時三十分遞交至本公司的股份過戶登記處進行登記[200] 業務發展 - 集團持續深化專業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平台能力建設,完善實驗室佈局[102] - 集團積極把握全球新興市場發展機遇,不斷擴充國際性網點佈局,服務網絡覆蓋亞太、南美和非洲等地區[104] - 集團與多個行業巨頭建立長久穩定的業務合作,客戶包括國家能源集團、中石油、中石化等[105] - 集團成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及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指定檢驗機構[105] - 集團貿易保障業務為公司支柱業務,奠定了公司於細分領域的龍頭市場地位[108] - 集團深刻踐行「長期主義」可持續發展觀,持續深化貿易保障服務的專業服務能力建設[108] - 集團通過ESG+、ESG-Focused及ESG-Friendly三個主要執行維度實現ESG發展策略[108] - 力鴻檢驗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服務於能源行業頭部企業[110] - 通過檢測業務提供客觀、準確、全面的煤炭品質數據,為合理、高效、清潔利用煤炭提供依據[110] - 結合公司在煤炭清潔利用和第三方碳元素檢測等領域的先進技術,為客戶提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效益的整體解決方案和監測機制[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