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信科技(01675)
icon
搜索文档
亚信科技20240617
2024-06-18 11:2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2022年业绩情况,包括收入增长2%、净利润增长3.2%等 [1] - 公司三大新业务板块的发展情况: - 数字运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IPO市场下滑和组织调整影响 [1][2] - 垂直行业业务中,能源和交通行业收入大幅增长,政府行业收入有所下降 [3][4] - OSS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公司在5G智能网络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5][6] - 公司传统BSS业务收入略有下降,但仍保持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行业领导者 [6][9][10] - 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包括:保持通信行业稳定,拓展非通信行业,加强海外市场开拓等 [7][8][18][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 公司在构建AIGC类产品时主要遇到哪些技术突破,与同类产品有何差异 [7][8] **回答** 公司不做大模型,而是基于大模型做协作型产品,如自动驾驶网络产品,能够引导用户逐步解决问题,而非纯机械解决 [8][9] 问题2 **提问** 公司在非通信行业的竞争优势和风险是什么,未来发展目标如何 [9][10][11][12] **回答** 公司在5G专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有技术优势,正在积极拓展能源、交通等行业,未来目标是提高非通信行业收入占比 [12][13][14][15] 问题3 **提问** 公司对2023年通信行业订单和运营商招标的预期如何 [11][12] **回答** 由于目前数据尚未完全统计,公司需要等待6月数据后再做具体预测,但预计上下半年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12]
亚信科技(01675.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6-18 00:2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去年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人民币788.91亿元 [1] - 公司去年消除了贸易和无限资产,并发行了特殊估值,对估值税产生了影响,但剔除这些非固定值影响后,公司利润仍增长3.2% [1] - 公司的三大业务包括数字运营、传统BSS和OSS [1][2][3][4][5] - 数字运营业务去年略有下滑,主要受IPO数量下降和内部组织调整的影响 [2][3] - 传统BSS业务市场份额超过50%,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到运营商IT集中投资下降的影响 [5][6] - OSS业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超过10%,未来将助力运营商实现自动化网络 [5][6] - 公司正在加大在能源、交通等垂直行业的投入,利用5G等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3][4][12][13] - 公司未来目标是保持通信行业稳定,提升非通信行业的质量和效率,并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 [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 公司在构建自动驾驶相关产品时,有哪些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计划? [7] **回答** 公司不做大模型,而是基于大模型做协作驾驶。公司推出了自动网络自动驾驶产品,可以帮助运营商自动化解决网络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8][9] 问题2 **提问** 公司在非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 [9][10][11][12][13] **回答** - 在传统BSS业务,公司市场份额超过50%,是行业领导者,主要竞争对手为华为、中兴等 [9][10] - 在垂直行业如能源、交通,公司利用5G等技术提供解决方案,竞争对手包括硬件厂商和一些小型软件公司 [12][13] - 公司未来目标是提升非通信行业占比至50%左右,并在欧洲OSS业务实现15-20%的市场份额增长 [10][11] 问题3 **提问** 公司在5G和5.5G市场的机会如何,未来订单情况如何? [18][19] **回答** - 5G建设高峰期已过,未来更多关注云业务、计算网络等新需求,公司将依托自动网络、5G专网等产品为运营商提供解决方案 [18] - 对于5.5G市场空间,公司需要进一步咨询专家评估,目前订单情况暂难做出判断 [19]
亚信科技240617
德邦证券· 2024-06-17 13:0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有三大业务:数字运营业务、垂直行业业务和OSS业务 [1][2][3][4][5][6][7][8] - 数字运营业务包括数字营销、数字化咨询等,去年有小幅下降 [2][3] - 垂直行业业务包括能源、交通、政务等,去年有较大增长,其中能源行业增长137% [4][5][6] - OSS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超过10% [7][8][9] 传统业务情况 - 传统的BSS业务占公司收入超过50%,市场份额领先,但受运营商IT投入下滑等因素影响有小幅下降 [9][10]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收入14%-16%,在5G核心网、专网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通信行业平稳发展,同时加大非通信行业的高质量增长 [10][11] - 在数字运营、垂直行业等新业务上,公司将采取标准产品+解决方案的模式进行推进 [11][12] - 公司还将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尤其是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11] - 公司将持续加强软硬一体的产品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 [1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王总提问** 关于公司在AIGC方面的技术突破和行业应用情况 [12][13] **周总回答** 公司不直接做大模型研发,而是基于大模型做行业应用的"副驾驶"产品,帮助运营商和行业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13][14] 问题2 **王总提问** 公司在非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优势 [15][16][17][18][19][20] **周总回答** 公司在能源、交通等垂直行业有较强优势,通过5G专网、边缘计算等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目前覆盖率较高 [15][16][17][18][19][20] 问题3 **王总提问** 公司在不同业务模式(项目制、订阅制)的占比情况,以及AI对订阅制业务的影响 [27][28][29] **周总回答** 公司不同业务线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如BSS以项目制为主,数字运营业务则更多采取订阅制和按效果付费。AI有助于提升订阅制业务的占比 [27][28][29]
亚信科技(0167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02
公司概况 - 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1] - 公司提供软件和硬件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数字化价值创造[3] - 公司在通信和非通信领域都有业务[4] - 亚信科技是一家领先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22]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是中国第一代通信软件供应商,长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合作[21] - 公司秉承“产品和服务双领先”理念,为通信、政务、金融、能源、交通、邮政等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全链路数字化转型服务[22] 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一巩固、三发展”战略,即高质量巩固BSS市场的领导地位,高速度发展OSS、数字运营、垂直行业数字化三新业务[23] - 公司将紧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可持续发展[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度收入达到人民币78.91亿元,同比增长2.0%[29] - 三新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8.99亿元,同比增长12.7%[29]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5.12亿元,同比下降37.9%[29] - 公司2023年度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8.5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0.8%[34] - 公司2023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长2.0%,三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34] - 公司2023年度毛利率为37.7%,同比保持稳定[34] - 公司2023年度经营性现金流为人民币5.82亿元,同比增长5.9%[34] - 公司2023年度派息率相当于剔除非经营性项目影响后的年度利润40.0%[35] 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3年交通行业实现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458.5%[40] - 公司在2023年能源行业收入达2.69亿元,同比增长136.5%[40] - 公司在2023年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收入为9.65亿元,同比增长27.5%[43] - 公司在2023年OSS业务收入达8.32亿元,同比增长24.9%[44] - 公司在2023年BSS业务收入同比下跌0.9%,为48.81亿元[45] 技术创新 - 公司持续推出边缘智能产品,获得French Design Award设计奖[48] - 公司IT产品鞏固国内第一阵营,PaaS平台产品向云原生全面演进[49] - 公司持续深度参与国际/国家技术标准组织工作,形成300余项国际/国内标准[50] 可持续发展 - 公司获得多项ESG奖项认可,包括“2023年度ESG企业—最佳科技创新奖”[51] - 公司积极探索绿色化运营模式,致力于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的研发[52]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财务状况健康,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112.85亿元,同比增长8.2%[111] - 公司2023年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1.73亿元,同比增长12.3%[116]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为人民币15.13亿元,同比增长33.0%[117] - 公司2023年合同资产约为人民币31.06亿元,同比增长19.6%[118] - 公司2023年合同负债约为人民币2.13亿元,同比下降22.1%[118]
三新業務引領增長,四個轉變推動盈利
华盛证券· 2024-04-25 12:0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为78.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至37.7%,整体毛利为29.75亿,同比增长1.2%[2] - 公司淨利潤率为6.5%,淨利润为5.12亿,同比下降37.9%[3] - 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股息每股0.412港元,相当于剔除非经营性项目影响后的年度利润的40.0%[3]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两年BSS业务收入将继续承压,但预期BSS业务收入保持稳定[4] - OSS业务保持较好的收入增速,预期OSS业务明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5] - 数智运营业务预计在2024年将恢复正增长,受到政策推进和组织深度变革的影响[9] - 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特别在光伏综合能源业务方面取得多个标杆案例[10] 新技术和发展战略 - 公司在交通领域创新发展,重庆东站智慧枢纽合同金额超过6亿人民币[11] - 公司将通过算力网络和数据要素等新技术挖掘垂直行业的新机遇,实现从单纯通信服务商转变为通信+非通信、标准化产品、软硬一体产品和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12]
三新業務引領增長,四個轉變推動盈利
华盛证券· 2024-04-11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亚信科技"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BSS业务 - BSS业务收入受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和自主研发力度加大的影响而承压 [4] - 但BSS业务也有机会通过系统重构和智能化升级、应用场景创新来获得新的客户需求 [4] - 公司将加大在5G+、AI+等领域的投入,与运营商在多个领域进行联合研发,深度参与到客户的顶层咨询规划项目中 [4] OSS业务 - OSS业务保持较好的收入增速,把握算力网络、自智网络、ToB5G网络等领域的市场机会,并持续将5G专网推向各个行业 [5] - 公司利用大模型、RPA等新技术在网络方面进行创新,推出了xGPT产品体系,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行业专属模型 [5] - 预期OSS业务明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 [6] 数智运营业务 - 数智运营业务受外部因素如艾瑞咨询业务IPO企业数量下降以及互联网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影响而负增长 [7] - 内部因素是公司对艾瑞数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适应期对业务造成一定冲击,但新的组织架构可以加强区域市场的覆盖 [8] - 随着"数据要素X"等相关政策推进,来自数智政企/数智车联网/数智消费及金融的市场需求依然巨大,预期数智运营业务在2024年将恢复正增长 [9] 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 - 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形成多个标杆案例 [10][11] - 公司"标准产品+解决方案"的模式助力项目落地,能有效提高公司未来的毛利率 [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通过算力网络和数据要素等新技术挖掘垂直行业的新机遇,迎来"从单纯通信服务商转到通信+非通信、标准化产品、软硬一体产品及开拓国际市场"的四个转变 [12] - 三新业务重点关注能源、交通、政务等垂直行业,未来五年会进一步加大非通信行业数智化转型的转化力度 [12] 财务预测 - 预期公司2024/2025年的收入为83.2/90.09亿,毛利率为38%/38%,对应经调整归母净利润9.59/10.42亿 [12] - 预期2024/2025年三新业务占收入比将提升至41%/46%,整体收入规模接近100亿是大概率事件 [12] - 预期未来两年净利润率将维持在双位数 [12] 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13.85港元 [12] - 亚信科技具有估值及分红双优势,2024年PE为6.87倍 [12]
三新業務引領增長,四個轉變推動盈利
华盛证券· 2024-04-06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亚信科技全年营收为78.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至37.7%,整体毛利为29.75亿,同比增长1.2%[2] - 公司淨利润率为6.5%,淨利润为5.12亿,同比下降37.9%,主要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3]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两年BSS业务收入将继续承压,但公司将加大在5G+、AI+等领域的投入,预期BSS业务收入保持稳定[4] - 预计公司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83.2/90.09亿,毛利率为38%,对应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9/10.42亿,2024年PE为6.87倍,预期2024年經調整EPS港元1.06[12] - 预期2024/2025年三新业务占收入比将提升至41%/46%,公司2025年整体收入规模接近百亿是大概率事件,维持目标价13.85港元[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将通过算力网络和数据要素等新技术挖掘垂直行业的新机遇,实现从单纯通信服务商转变为通信+非通信、标准化产品、软硬一体产品及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12]
盈利稳定,高派息,行业大模型应用落地,出海
海通国际· 2024-03-20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 - 公司决定于股东大会建议派发2023年股息每股0.412港元,派息率相当于剔除非经营性项目影响后的年度利润的40.0%[3] - 公司预测2024年至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8.327亿、9.032亿和10.071亿,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895亿、0.978亿和1.096亿,复合年增长率为35.5%[19] 业务表现 - 公司在垂直数字化方面继续保持高质量增长,特别是能源和交通领域,收入增速分别为136.5%和458.5%[6] - 公司数智运营业务受TMT行业景气度下降和内部重组影响出现短期承压,但预计在2024年有望实现恢复增长[5] - 公司BSS业务基本盘下滑较快,影响全年收入和盈利水平[20] 市场展望 - 亚信科技(1675 HK)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增长11.5%[22] - 2026年预计净利润率为10.9%[22] - 2026年预计ROE为12.6%[22] 评级系统 - 公司的四个业务线分别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总市值为人民币13.654亿,目标股价为人民币14.6元,对应港币15.86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19] - 海通国际使用相对评级系统,为投资者推荐优于大市、中性或弱于大市的评级[28] - Outperform评级表示股票未来12-18个月的总回报预计将超过相关广泛市场基准[33]
亚信科技(0167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21: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78.91亿元,同比增长2.0%[2][4][14][63][76][78] - 毛利约为人民币29.75亿元,同比增长1.2%,毛利率达37.7%,比上年微降0.3个百分点[2][14][63][76] - 净利润约为人民币5.12亿元,剔除若干非经营性项目影响,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8.5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10.8%[2][4][14][63][76] - 2023年公司净利润约5.12亿元,比上年降低37.9%,净利润率6.5%,比上年降低4.2个百分点[14] - 2023年公司传统业务收入49.91亿元,2022年为51.65亿元[14]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1.25亿元,2022年为1.56亿元[16]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0.95亿元,2022年为11.08亿元[16]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533,008千元,2022年为831,845千元[17]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58元,2022年为0.92元;2023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57元,2022年为0.90元[17]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计2,885,902千元,2022年为3,329,628千元[18] - 2023年流动资产总计8,398,630千元,2022年为7,103,835千元[18] - 2023年流动负债总计4,289,824千元,2022年为3,282,709千元[19] - 2023年流动净资产值为4,108,806千元,2022年为3,821,126千元[19]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计394,309千元,2022年为345,115千元[19] - 2023年资产净值为6,600,399千元,2022年为6,805,639千元[19]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6,615,739千元,2022年为6,795,583千元[19] - 2023年权益总额为6,600,399千元,2022年为6,805,639千元[19] - 2022年综合权益总额为61.51569亿元,2022年末为68.05639亿元[21] - 2022年年内利润为8.31845亿元,综合收益总额为8.14901亿元[21]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6.38763亿元,2022年为9.4347亿元[23]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81502亿元,2022年为5.49173亿元[23]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0972亿元,2022年所用现金净额为5.90239亿元[24]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3668亿元,2022年为3.70351亿元[2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6.78806亿元,2022年减少净额为4.11417亿元[2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12771亿元,2022年为19.3325亿元[2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890620千元和7737787千元,其中时点确认收入分别为549430千元和537090千元,时间段确认收入分别为7341190千元和7200697千元[29] - 2023年和2022年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7433350千元和7372549千元,销售货品收入分别为457270千元和365238千元[29]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未偿付不可退还垫款分配至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分别为212913000元和273249000元[29] - 2023年和2022年客户A收入分别为4918874千元和4821107千元,客户B收入分别为1079086千元和1081923千元,客户C收入分别为831913千元和751197千元[33]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24980千元和156071千元,其中政府补助分别为38318千元和60694千元[34] - 2023年和2022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3359000元和53482000元,与人力资源有关的补助分别为4959000元和7212000元[35]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银行结余、受限制银行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分别为42282千元和35473千元[34] - 2023年和2022年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净收益分别为12002千元和13720千元[34] - 2023年和2022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5740千元和338千元[34] - 2023年和2022年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扣的收益分别为14011千元和29275千元,2023年加计抵减比例为5%,2022年为10%[34][35]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126,451千元,2022年为119,058千元,其中即期税项2023年为89,994千元,2022年为77,243千元,递延税项2023年为36,457千元,2022年为41,815千元[36]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638,763千元,2022年为943,470千元[38]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295,810千元,2022年为4,258,861千元,其中董事酬金2023年为17,622千元,2022年为31,521千元[40]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为348,617千元,2022年为332,737千元;2023年特别股息为510,014千元,2022年无[41] - 2023年支付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338,938千元,2022年为329,638千元[42]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为533,008千元,2022年为831,845千元[43]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19,888,770股,2022年为907,927,488股[43]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30,678,644股,2022年为921,829,096股[43]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0.58元,同比下降37.0%;剔除非经营性项目影响,每股基本盈利约0.95元[76] - 2023年公司确认商誉减值亏损1.90381亿元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0.97153亿元[85] - 2023年所得税费用约1.26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约5.12亿元,同比下降37.9%,净利率为6.5%,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86]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约为8.51亿元,由本年度利润5.12亿元加上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2.88亿元和特别股息分配产生的所得税0.51亿元调整而来[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约112.85亿元,同比增长8.2%,负债总额约46.85亿元,同比增长29.1%,净资产约66.00亿元,同比下降3.0%[89] - 202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约0.71亿元,同比下降49.9%,商誉约19.32亿元,同比下降9.0%[90][91] - 2023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存款约1.73亿元,同比增长12.6%[92]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15.13亿元,同比增长33.0%,周转天数约64.5天[93] - 2023年12月31日,合同资产约31.06亿元,同比增长19.6%,合同负债约2.13亿元,同比下降22.1%[9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约5.82亿元,同比增长5.9%,投资活动现金净额约4.51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约 - 3.54亿元,同比下降4.5%[98] 三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三新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8.99亿元,同比增长12.7%,占总收入比重达约36.7%[2][4][14][63][76][78] - 2023年公司新签单中三新业务增幅超10%,占总订单比约四成[76] 传统BSS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传统BSS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9%[4] - 2023年BSS业务收入48.81亿元,同比下跌0.9%[7] - 2023年BSS业务收入约48.81亿元,同比微降0.9%,占收比61.9%[7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BSS业务收入48.81亿元,同比下降0.9%[69] 数智运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数智运营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1.02亿元,同比下降4.2%,占总收入比重为14.0%[5] - 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模式的收入占数智运营业务收入24.0%[5] - 智慧运营业务(DSaaS)中互联网专区运营等省分客户2023年新增7省,累计达23省[5] - 2023年数智运营业务收入为11.02亿元,同比下降4.2%,占收比为14.0%,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模式收入占比达24.0% [65] - 2023年DSaaS通信行业省分客户新增7省,累计达23省,客户版图拓展至专业公司[65] - 公司在数智政企方面赢得数字重庆信用基建库项目,与重庆相关方打造的项目获行业奖项[65] - 公司在数智车联网方面赢得多个客户项目,在增量市场实现破冰[65] - 2023年数智运营业务收入约11.02亿元,同比下降4.2%,占收比14.0%[79] 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收入9.65亿元,同比上升27.5%,占总收入比重12.2%[6] - 2023年交通行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上升458.5%;能源行业收入2.69亿元,同比上升136.5%[6] - 核电站5G专网项目累计签约核电机组23个,覆盖国内在建及在运核电机组近30%[6] - 报告期内公司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9.65亿元,同比上升27.5%,其中能源、交通行业收入分别同比上升136.5%、458.5%[66] - 公司5G专网产品覆盖23台在运和在建机组,机组覆盖率接近30%[66] - 公司风电场站累计超百个,光伏场站累计接入超400个[66] - 重庆东站智慧枢纽项目合同金额超6亿元,预计2025年年中完成建设[66][67] - 2023年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收入约9.65亿元,同比增长27.5%,占收比12.2%,首超10%[79] OSS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OSS业务收入8.32亿元,同比上升24.9%,占总收入比重10.5%[7] - 报告期内公司OSS业务收入实现8.32亿元,同比增长24.9%,占收比达10.5%,提升1.9个百分点[68] - 2023年OSS业务收入约8.32亿元,同比增长24.9%[80] 公司技术与创新成果 - 5G核心网与网络切片(编排)能力被ABI Research评为全球前7名[9] - 5G网络智能化产品连续3年入选Gartner「主流供应商矩阵」[9] - 公司创新推出xGPT产品体系,已实现部分项目商用落地和近60个商机[9] - 2023年新增国际/国内标准85项[9] - 2023年相关产品及技术获新增117项受理/授权国际/国内专利及167项软件著作权[9] - 公司算力内生网络技术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2023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广东联通联合创新的5G垂直行业使能平台荣获第十一屆全球电信大奖“BSS/OSS现代化卓越奖”[68] - 公司与浙江移动联合打造的“元宇宙营业厅”获TMF 2023亚洲催化剂大奖[69] - 公司云网产品保持国际引领、数智产品实现国内领先,IT产品处于国内第一阵营[70] - 公司5G核心網與網絡切片(編排)能力被評為全球前7名,5G專網產品進入2024全球5G專網主流供應商矩陣[71] - 公司5G專網系列產品以最大份額中標中國廣電5G ToB專網設備集采項目,5G網絡智能化產品連續3年入選Gartner「主流供應商矩陣」[71] - 公司在生成式AI&大模型方向已實現部分項目的商用落地和近60條商機[71] - 公司數據庫產品生態合作夥伴已超270家,在墨天輪排名從2023年1月的14名提升至第11名[72] - 公司持續深度
宏观环境冲击行业,三新业务砥砺前行
华盛证券· 2024-02-27 00:00
业绩总结 - 亚信科技预计2023年收入增速低于上半年,约为78.52亿港元[3] - 2024年2月8日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将增长约0.5%至2.5%,利润将减少约37%至43%[2] - DSaaS业务受影响,收入下降主要因为艾瑞数智IPO项目减少和业务重组导致的效率下降[4] 未来展望 - 预期2023/2024/2025年三新业务占收入比将提升至36%/41%/46%,公司具有估值优势,给予14倍市盈率,下调目标价至13.85港元[9] 其他新策略 - 华盛证券提供的研究报告内容受到版权和商标权全面保护[15] - 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不构成证券出售要约或投资建议,华盛证券不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担保[15] - 华盛证券的研究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和数据,过去表现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自行判断并咨询专业意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