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信科技(01675)
icon
搜索文档
亚信科技取得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专利
金融界· 2025-08-22 13:04
公司专利动态 - 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申请"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专利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公告号CN119440779B [1] - 公司专利信息总数达94条 反映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1] 公司经营概况 - 企业成立于2004年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专注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对外投资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4028次 显示业务拓展活跃度 [1] - 拥有商标信息4条 行政许可7个 体现多元化知识产权布局 [1]
艾瑞咨询上半年10大“最受欢迎”研究报告,限时免费下载
艾瑞咨询· 2025-08-22 08:05
公司业务动态 - 亚信科技旗下艾瑞咨询发布10大"最受欢迎"研究报告 [2] - 研究报告限时免费下载 [2] - 报告发布时间为上半年期间 [2]
亚信科技(0167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19 17:0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5.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15]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50]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3.2%至259.79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3.2%,从2024年上半年的2,994,262千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2,597,875千元[152] - 毛利为7.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5][16] - 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7.83亿元,同比增长6.1%[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人民币7.83亿元,同比上升6.1%,毛利率30.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5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同比增长6.1%至人民币7.83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至30.1%[56] - 毛利率为30.1%,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15] - 毛利率为30.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22] - 毛利率提升至30.1%,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130] - 净亏损为2.0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8.5%[15] - 报告期间净亏损为人民币2.02亿元,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后净亏损为人民币0.48亿元[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人民币2.0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约人民币0.48亿元[50] - 期内亏损扩大至2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8.5%[130]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02亿元,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金后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0.48亿元[61]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98,261千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9,490千元,亏损额同比扩大233.3%[139] - 公司期内亏损扩大233.3%,从2024年上半年的59,490千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98,261千元[161]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2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66.7%[130]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2元,基于898,222,535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8.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6%[1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9%至人民币4.15亿元[59] - 研发费用为41.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30] - 行政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2.4%至人民币2.97亿元,主要因一次性离职补偿金增加[58] - 行政费用大幅增加至29.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2.4%[130] - 员工成本总额下降1.7%,从1,820,803千元降至1,789,583千元[159] - 设备及物资减值损失人民币1484.3万元,同比下降54.9%[170] - 信贷减值损失人民币1.05亿元,同比上升227.6%[171] - 股权激励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2.2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62.2万元,下降35.8%[185]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551.1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80.9万元,下降22.3%[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ICT支撑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21] - 数智运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8.8%[21] - 5G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为人民币0.47亿元,同比下降26.3%[21] -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为人民币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21][27] - ICT支撑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38] - 数智运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8.8%[34] - ICT支撑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占总收入81.5%[52] - 数智运营业务收入约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8.8%,占总收入15.7%[54] - 5G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约人民币0.47亿元,同比下降26.3%,占总收入1.8%[54] -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约人民币0.26亿元,同比爆发式增长,占总收入1.0%[54] - 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收入同比下降9.7%,从2,648,172千元降至2,391,981千元[152] - 销售货品收入大幅下降42.8%,从224,353千元降至128,312千元[152]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35.9%,从31,445千元降至20,129千元,其中政府补助下降50.4%[155] - 公司矿山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0.47亿元,同比下降26.3%[31] - 向股东中国移动集团提供的软件业务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7.0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3亿元,下降15.5%[184] 订单表现 - 上半年AI大模型订单金额为人民币0.7亿元,同比增长78倍[21][27] - 公司矿山业务2025年上半年订单金额约人民币0.82亿元,同比增长51.7%[31] - 公司非通信行业整体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18.2%[33] - 金融领域订单额上半年同比增长48.3%[33] - 汽车领域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5.3%[33] - 消费领域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4.4%[33] - ICT支撑业务新签AI相关项目48个[3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4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5.3%[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人民币5.94亿元,同比显著改善35.3%[5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改善35.3%至人民币5.94亿元[7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94,425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19,009千元,现金流出减少35.3%[14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同比下降97.6%至人民币0.08亿元[78]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970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28,375千元,现金流入大幅减少97.6%[14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17,475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96,196千元,现金流出减少40.0%[142] - 公司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人民币701,038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66,392千元,减少27.5%[142] - 公司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人民币723,180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77,657千元,减少38.6%[142] 资产、债务及借款相关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62.1%至人民币6.13亿元,主要因支付股息及日常经营支出[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61.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1%[1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年初的人民币1,618,100千元减少至期末的人民币612,693千元,降幅达62.1%[142] - 存货同比增长49.9%至人民币4.12亿元[70] - 存货总额增长至人民币4.12亿元,同比上升49.9%[170] - 资产总额同比下降11.3%至人民币93.11亿元[6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至178.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133]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人民币17.85亿元,同比下降13.6%[167]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占比29.4%,较期初上升11.2个百分点[169] - 应收票据减少至人民币9373.5万元,较期末下降81.3%[169]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5.2%至人民币2.50亿元[68]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减少至人民币9.58亿元,同比下降13.2%[172] - 总资产净值下降至61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3%[135] - 公司权益总额从期初的人民币6,641,199千元减少至期末的人民币6,158,188千元,降幅为7.3%[139]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净额改善至人民币-9499.1万元,较期初增长46.8%[165][166] - 物业及设备采购承诺金额降至人民币11,293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56.19%[180] - 使用权资产新增人民币4521.9万元,租赁负债新增人民币4081.1万元[164] - 合同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9.04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3.56亿元,增长2.7%[182]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289.1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7385.1万元,增长1.3%[183]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93.5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385.4万元,增长16.1%[183] - 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及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1.23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99.29亿元,增长8.8%[182] - 应收中国移动集团贸易款项原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2.69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00.64亿元,增长8.6%[182] - 应收中国移动集团合同资产原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71.96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7.35亿元,增长3.1%[1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全年业绩保持稳健,下半年三大增长引擎业务将加速增长[18] - ICT支撑业务收入降幅预计将显著收窄[18] - 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影响,全年利润预计将优于上年[18] - 公司主要客户运营商持续降本增效,对传统业务发展带来较大压力[18]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数据质量治理工具提升数据可用率达40%[25] - 公司累计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达356项,其中上半年新增26项[44] - 公司上半年软件著作权新增32项,专利新增45件,专利申请新增29件[44] 股东结构和股权激励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为937,322,880股[87][90] - 董事田溯宁博士合计持有279,854,851股,占公司股权29.86%[87] - 董事高念书先生合计持有26,140,913股,占公司股权2.79%[87] - 董事张亚勤博士、葛明先生及陶萍女士各持有112,000股,各占公司股权0.01%[87] - 亚信安全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279,854,851股,占公司股权29.86%[90] - AsiaInfo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90,016,976股,占公司股权20.27%[87][89] - PacificInfo Limited持有39,442,000股,占公司股权4.21%[87][89] - Info Addition Capital Limited Partnership持有1,151,111股,占公司股权0.12%[87][89] - 高念书先生通过Pre-IPO购股权计划持有3,798,656股相关股份,占公司股权0.41%[89] - 高念书先生通过2023股份奖励计划持有1,600,000股,占公司股权0.17%[89] - 中国移动相关实体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82,259,893股,占总股本19.44%[92] - Ocean Voice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0,129,928股,占总股本6.42%[92][93] - 董事高念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3,798,656股,行权价分别为1.9225美元和1.2725美元[96] - 员工持有未行使购股权49,393,776股,行权价介于1.2725美元至1.9225美元[96] - 报告期间员工行使购股权823,008股,加权平均收市价约10.63港元[96][101] - 报告期间员工购股权失效20,125,176股[96] - Pre-IPO购股权计划已失效,未行使购股权53,192,432股[96] - 所有购股权有效期为授出日期起10年[98] - 购股权已全部归属并可行使[99] - 报告期间无购股权被注销[100] - 2019購股權計劃尚可授予33,596,629購股權,有效期尚餘約4年3個月[102] - 報告期間行使購股權1,195,560份,失效2,286,378份,期末尚未行使63,326,657份[102] - 2020股份獎勵計劃可授予上限46,013,946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91%[104] - 2020股份獎勵計劃尚可再授予3,258,300股獎勵股份[104] - 報告期間獎勵股份歸屬3,154,800股,期末尚未歸屬2,010,000股[107] - 2021年5月26日授出獎勵股份15,260,449股,授出前收市價13.12港元[106] - 2022年3月11日授出獎勵股份1,000,000股,授出前收市價13.24港元[106] - 2023年6月29日授出獎勵股份7,400,000股,授出前收市價10.8港元[106] - 購股權行使日期前加權平均收市價約每股10.45港元[105] - 2023年12月4日董事會採納2023股份獎勵計劃,不涉及發行新股份[109] - 2023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的最高股份数目为46,765,215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111] - 公司于2024年10月15日授出21,680,000股奖励股份,前日收市价为5.05港元[111] - 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授出2,000,000股奖励股份,前日收市价为5.22港元[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再授予23,275,215股奖励股份[111] - 报告期内奖励股份变动:尚未归属数量从19,680,000股减少至19,490,000股,失效190,000股[114] - 董事高念书先生持有1,600,000股尚未归属奖励股份[114] - 雇员持有17,890,000股尚未归属奖励股份[114] - 所有股份计划授出的股份数目占报告期内已发行相关股份类别加权平均数的0%[116] - 2023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12月4日,剩余约8年4个月[112] - 公司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为基础款项为人民币48,808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7,861千元,增加2.0%[139] - 2025年上半年股权激励费用为人民币48,808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7,861千元增长1.98%[176] - 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数量2025年上半年为3,154,800股,低于去年同期6,136,534股[175] - 2024年上半年通过股份奖励计划购买股份总计10,260,800股,支付总额76,175千港元(约人民币69,214千元)[174][175] - 公司股本因行使购股权增加2,018,568股至937,322,880股,对应股本增加0.03港元至11.72港元[173]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下降47.7%,从13,180千元降至6,889千元[155] - 所得税抵免为34,195千元,主要来自83,613千元的递延税项收益[156] - 末期股息同比下降38.3%,从351,697千元降至217,078千元[160] - 公司分派过往年度股息人民币347,151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61,182千元,减少3.9%[139] - 接受中国移动集团提供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与产品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673.4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9.6万元,增长64.8%[18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为人民币1663.8万元,同比下降34.1%[163]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理财类产品减少人民币21,059千元(-11.75%)至158,158千元[178]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减少人民币930千元至40,647千元[179] - 金融资产处置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资产减少人民币723,180千元[179] - 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从人民币186千元降至0,全部为第一层级计量[178] - 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微降0.40%至人民币26,896千元,采用市场法估值[17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职员工总数为11,379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868人减少1,489人[117]
亚信科技取得MEC联邦学习方法相关专利
金融界· 2025-08-13 10:00
公司专利动态 - 亚信科技取得名为"MEC联邦学习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692898B,申请日期为2022年03月 [1] 公司基本信息 - 亚信科技成立于1995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1] - 公司注册资本2604.057万美元 [1] - 公司对外投资16家企业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534条,专利信息395条 [1] - 拥有行政许可13个 [1]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3
国海证券· 2025-08-13 08:04
亚信科技/软件开发(01675/217104)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25.98亿元(同比-13.2%),净利润-2.02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0.1%(同比+5.4pct),主要因ICT业务承压但三新业务(AI、5G专网、数智运营)高速增长 [3] - AI交付业务收入0.26亿元(同比+76倍),订单0.7亿元(同比+78倍);5G专网订单0.82亿元(同比+51.7%),能源行业市占率领先(核电覆盖7基地29台机组)[4] - 数智运营业务非通信领域订单增长显著(金融+48.3%、汽车+5.3%),ICT业务通过AI赋能(新签48个项目)和组织转型降本对冲下行压力 [5] 投资亮点 - **AI业务生态**: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共建近百个项目,覆盖能源电力等多行业解决方案 [4] - **5G专网优势**:新能源覆盖超210个场站,与郑煤机等矿山龙头达成合作 [4]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收预计68.06/74.06/82.97亿元,对应PE 17.7/15.3/13.5x,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6] --- 新洋丰/农化制品(000902/212208)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93.98亿元(同比+11.63%),净利润9.51亿元(同比+28.98%),毛利率17.34%(同比+1.28pct),新型肥占比提升至42.69%带动结构优化 [7][9] - 磷肥营收23.11亿元(同比+39.34%),新型复合肥营收28.50亿元(同比+26.83%),毛利率24.48%(同比+2.58pct)[9] 增长驱动 - **磷矿布局**:巴姑磷矿产能90万吨/年,竹园沟磷矿在建180万吨/年(进度32.18%),未来将注入放马山中磷矿业 [13] - **新能源项目**:5万吨/年磷酸铁达标生产,30万吨/年合成氨投产,10万吨精制磷酸建设收尾 [13] - **华东扩张**:投资11.5亿元建设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2026年投产 [14]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184.50/194.95/203.07亿元,净利润16.02/18.35/20.47亿元,对应PE 11/10/9倍 [15] --- 工业富联/消费电子(601138/212705) 业绩超预期 - 2025H1营收3607.6亿元(同比+35.58%),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38.61%),Q2净利润68.83亿元(同比+51.13%),毛利率6.5%(同比+0.5pct)[17][18] 业务亮点 - **AI服务器**:营收同比+60%+,GB200系列量产爬坡,良率持续改善 [19] - **精密结构件**:受益AI手机换机潮,出货量同比+17% [20] - **交换机**:800G高速交换机营收较2024全年增长近3倍 [21]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9035.82/13012.16/16317.36亿元,净利润333.28/487.70/613.23亿元,对应PE 21.66/14.80/11.77x [22] --- 华虹半导体/半导体(01347/212701) 季度表现 - 2025Q2收入5.66亿美元(同比+18.3%),毛利率10.9%(超指引7%-9%),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1.61亿美元(同比+59.3%)[23][24] - Q3指引收入6.2-6.4亿美元(中值同比+19.7%),毛利率10%-12%,受益于"China-for-China"战略客户合作及Fab 9产能释放 [25]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24.17/30.04/32.49亿美元,目标价44.43港元(1.5x 2026E PB)[26] --- 万华化学/化学制品(600309/212203) 业绩韧性 - 2025H1营收909亿元(同比-6.4%),净利润61.2亿元(同比-25.1%),聚氨酯毛利率25.7%(同比-2.3pct)[32][33] - Q2强化降本: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亿元,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减少5.8亿元 [34] 项目进展 - **聚氨酯扩张**:福建70万吨/年MDI技改(2026Q2完成)、33万吨/年TDI项目(2025年投产)[36] - **新材料突破**:MS树脂装置填补国内高端光学级生产空白,维生素A全产业链贯通 [36]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1976/2305/2518亿元,净利润143/184/223亿元,对应PE 13/10/9倍 [37] --- 债券市场动态 理财配置趋势 - 上半年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增配中长久期信用债、二永债及利率债把握交易机会,建议关注1-5Y信用债配置窗口 [28] - 本周流动性宽松:R007收1.45%(较上周-3BP),全市场杠杆率107.5%(较上周-0.5pct)[29]
AI订单额大增 亚信科技优化业务架构应对ICT业绩承压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22: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 净亏损4800万元[2] - 毛利7.83亿元同比增长6.1% 毛利率提升至30.1%[2] - 净亏损较去年同期7000万元显著改善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同比改善35.3%[2] 传统业务承压 - ICT支撑业务收入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 受运营商投资收缩影响[2][7] - 推进人员优化与非用工成本下降 同时保持高位研发投入[7] 新兴业务增长引擎 - AI大模型交付收入0.26亿元 订单0.7亿元同比增长78倍[3][4] - 5G专网订单0.82亿元同比增长51.7% 营收0.47亿元同比下降26.3%因交付节奏偏后[3][4] - 数智运营非通信订单同比增长18.2% 金融行业订单额增长48.3%[3][6] 战略转型举措 - 重组业务架构为ICT支撑业务与三大增长引擎业务板块[7] - 为新兴业务设立独立业务单元(BU) 优化传统领域人员并引进AI/5G专家[7] - 按结果付费模式占比提升至33.4% 绑定客户收益并缓释市场波动[6] 行业前景与布局 - 5G专网未来三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订单目标维持4亿元以上[4] - AI大模型业务预计持续爆发至2028年 依托行业场景理解与阿里合作经验[5][6] - 重点拓展能源、石油石化、航空、矿山等付费能力强的行业[8] - 目标实现通信与非通信市场各占50%的业务结构[8]
港股评级汇总 | 里昂维持中芯国际跑赢大市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08 16:05
中芯国际 - 二季度收入22.1亿美元环比下跌1.7%但好于预期 毛利率20.4%高于18-20%的预期范围 净利润1.325亿美元较市场预期低24% [1] - 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至7% 以中位数6%增幅计收入为23.4亿美元较市场预期低1% 毛利率介于18-20%中位数19%较预期低2.1% [1] 华虹半导体 - 二季度开始调整价格预计下半年反映 带动产品平均售价有单位数增幅 四季度毛利率可延续三季度水平 看好半导体需求改善 [2] - 2026及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8%及12% 今年盈利预测因税项增加而下调31% [2] 百济神州 - 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核心产品销售延续高增长 经营层面进一步扩大盈利 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全球销售持续亮眼 HER2双抗表现优异 [2] - 下半年起进入催化剂密集兑现期 Bcl-2抑制剂和BTK CDAC等下一代创新管线即将进入获批上市/注册性临床数据密集读出的关键节点 [2] 美高梅中国 - 二季度业绩好于预期 净收入和经调整EBITDA均恢复至二季度2019年高水平 得益于澳门美高梅和美狮美高梅的强劲表现以及市场份额提升 [3] - 管理层预计暑期表现持续强劲并有信心保持当前市场份额 专注于产品更新和高端中场业务 Alpha别墅预计十一黄金周前开业 [3] 中国铁塔 - 作为全球通信基础设施龙头战略布局一体两翼 共享机制释放规模效应 管理创新提升资源价值 存量铁塔类资产折旧到期将显著释放利润 [4] - 新质动能及共享深化带动两翼业务高增有望驱动估值重塑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25/177.40/189.64亿元 [4] 统一企业中国 - 上半年业绩超市场预期 饮料业务在竞争加剧背景下表现稳健 食品业务延续较好增长趋势 成本红利及产能利用率提升驱动毛利率改善 [5] - 精准费控推动净利率上行 预计全年稳健增长趋势不改 [5] 小米集团 - 预计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4.84% 智能手机出货量维持全球前三 IoT收入预计表现亮眼 汽车毛利率有望环比持续提升 [6] - 二期产能释放加速订单交付节奏 SU7交付量有望持续增长 人车家全生态闭环模式在未来AI时代发挥生态价值 [6] 亚信科技 - 上半年营收虽受运营商降本增效影响承压 但创新业务趋势向好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营收预计持续大幅增长 [7] - 在AI大模型交付及5G专网业务具有领先卡位优势 未来有望平抑运营商业务的下滑趋势推动营收重回增长轨道 [7] 越疆 - 深耕协作机器人并在新品类延展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12元/-0.03元 作为全球协作机器人创新者成长潜力突出 [8] - 国际化业务布局多元场景并举 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拓宽产品边界 [8] 泰格医药 - 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市场情势好转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83% 预计2025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上调31%/30%/30% [8] - 投资收益预计超过核心业务的临床服务费 二季度销售呈单位数同比正向增长 新订单持续按季改善 [8]
亚信科技半年交卷:AI重构商业逻辑,老牌通信科技服务商迎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8-08 12:28
公司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25.98亿元,其中ICT支撑业务收入21.18亿元,数智运营业务收入4.08亿元,5G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0.47亿元,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0.26亿元 [1] - 通过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新引擎实现增长动能切换 [1] - 管理层首次系统性拆解增长逻辑,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以应对通信行业周期性调整 [1]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 - 2025年上半年业务收入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已签订单金额约7000万元,同比增幅78倍 [2] - 生态构建上深度绑定阿里云星河计划,累计共同建设近百个项目 [2] - 独创"龙骨—石斛—灵芝"三级工具体系提升大模型交付效能 [2] - 业务覆盖政务、能源、交通、制造、零售等多行业领域 [2] - 当前毛利率约20-30%,未来有望超过50% [3] 5G专网业务 - 上半年收入受核电订单延迟确认影响下滑,但已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1.7%至0.82亿元 [4] - 核电领域覆盖全国7个核电基地29台机组,市场占有率第一 [4] - 新能源领域覆盖超210个新能源场站,包括内蒙古能源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项目 [5] - 矿山领域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组建联营公司,探索"矿山与装备制造数智运营"新模式 [5] 数智运营业务 - 非通信行业成为主要增长极,整体订单同比增长18.2% [6] - 金融领域订单额同比大幅增长48.3%,落地银联数智运营、邮储某分行数智运营等项目 [6] - 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收入比重为33.4%,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6] - 消费领域订单同比增长4.4%,汽车领域订单同比增长5.3% [6] 研发与现金流 - 上半年研发投入4.15亿元,占收入比16%,累计获1695项软著、268项专利拥有及606件专利申请 [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人民币5.94亿元,同比显著改善35.3% [7]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加快签单节奏,推动ICT支撑业务基本盘回升 [7] - AI大模型交付业务目标全年2-3亿订单量,5G专网目标全年4亿以上订单 [7] - 优化数智化运营业务结构,预计下半年业绩优于上半年 [7]
亚信科技(01675)半年交卷:AI重构商业逻辑,老牌通信科技服务商迎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2:0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5.98亿元 通过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 5G专网与应用 数智运营三大新业务实现增长动能切换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以研发投入和现金流改善为支撑 推动产品体系向AI Native演进创新 并预计下半年业绩优于上半年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25.98亿元 其中ICT支撑业务收入21.18亿元 数智运营业务收入4.08亿元 5G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0.47亿元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0.26亿元 [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人民币5.94亿元 同比改善35.3% [7] - 研发费用投入4.15亿元 占收入比16% [7]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 - 业务收入人民币0.26亿元 同比增长76倍 已签订单金额约7000万元 同比增长78倍 [2] - 毛利率水平约20-30% 未来有望超过50% [3] - 深度绑定阿里云星河计划 累计共同建设近百个项目 [2] - 独创"龙骨—石斛—灵芝"三级工具体系 提升大模型交付效能 [2] - 业务覆盖政务 能源 交通 制造 零售等多行业领域 [2] 5G专网与应用业务 - 已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1.7%至0.82亿元 [4] - 核电领域覆盖全国7个核电基地29台机组 市场占有率第一 [4] - 新能源领域覆盖超210个新能源场站 包括内蒙古能源集团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项目 [5] - 矿山领域与郑州煤矿机械组建联营公司 获得智慧监管平台 AI管控平台等项目 [5] 数智运营业务 - 非通信行业订单同比增长18.2% [6] - 金融领域订单额同比增长48.3% 落地银联数智运营 邮储分行数智运营 保险公司CDP等项目 [6] - 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收入比重33.4% 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6] - 消费领域订单同比增长4.4% 赢得头部运动品牌MA项目 头部餐饮品牌ChatBI项目 央企文旅数智化平台项目 [6] - 汽车领域订单同比增长5.3% 落地头部车企智能客服 销售顾问AI智培成长体系项目 [6] 技术研发与专利 - 累计获1695项软著 268项专利拥有及606件专利申请 [7] - 研发投入聚焦数智和云网等产品技术引领力 推动产品体系向AI Native演进创新 [7] 下半年展望 - 加快签单节奏 推动ICT支撑业务基本盘稳步回升 [7] - AI大模型交付业务确保全年2-3亿订单量 [7] - 5G专网业务力争全年4亿以上订单目标 [7] - 优化数智化运营业务结构 提升业绩表现 [7]
亚信科技半年报:三大增长引擎发力 AI大模型订单暴增
央广网· 2025-08-08 10: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98亿元,毛利7.83亿元同比增长6.1%,毛利率30.1%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1] - 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影响后上半年净亏损约4800万元,较去年同期7000万元亏损有所改善 [7] - 收入同比下降13.2%,但营业成本下降19.6% [8] AI大模型业务 -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约2600万元同比增长76倍,订单金额约70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 [4] - 预计全年订单量达2-3亿元,专门从事交付和工具开发人员达400人左右 [4] - 成为阿里云AI大模型星河计划合作伙伴,累计建设近百个项目 [4] - 自主研发大模型交付工具集包括龙骨、石斛、灵芝三大系统 [5] - 创新阶段毛利率20-30%,推广复制阶段毛利率超50% [5] 5G专网业务 - 5G专网与应用业务已签订单金额约8200万元同比增长51.7%,预计全年订单目标4亿元以上 [6] - 核电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覆盖全国7个核电基地29台机组 [6] - 国家新批核电领域投资超2000亿元,新增10台机组,总市场空间达112台机组 [6] - 新能源领域覆盖超210个风电、光伏场站 [6] 数智运营业务 - 数智运营业务实现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8.8%但结构优化 [7] - 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收入比重达33.4%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7] - 非通信行业订单同比增长18.2%,金融领域订单额大幅增长48.3% [7] 战略展望 - 通过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推动发展 [3] - 运用AI工具提升效能,非用工成本实现20%下降 [7] - 力争将ICT业务全年降幅控制在个位数 [8] - 建议2025年度末期股息指引为股东应占年度净利润的40% [8] - 预计下半年业绩显著优于上半年,全年利润优于上年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