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浩达控股(01707)
搜索文档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22:30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约为1亿3,460万港元,较2022年的2亿8,150万港元有所下降[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约为360万港元,较2022年的380万港元有所下降[2]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应佔虧損约为1,640万港元,较2022年的3,220万港元有所下降[2]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约为0.97港仙,较2022年的1.92港仙有所下降[2] -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建筑及工程服务、物业相关服务和奢侈品销售,其中奢侈品销售成为新的可报告分部[26] - 公司根据分部目的划分业务单位,主要经营决策者确认建筑及工程服务、物业相关服务和奢侈品销售为可报告分部[27] - 二零二三年度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來自外部客戶收入为122,774千港元[28] - 二零二三年度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可呈報分部資產为116,158千港元,可呈報分部負債为31,983千港元[29] - 客戶A在二零二三年度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收入中占比21,690千港元[31] - 二零二三年度私營界別項目收入为13,423千港元,公營部門項目收入为117,763千港元[32] - 二零二三年度顧問費用收入为414千港元,銀行利息收入为2,490千港元[32] - 雜項收入主要指分包商支付的服務費,约529,000港元[33] - 二零二三年度財務成本为35千港元,其中租賃負債的融資費用为13千港元[34] - 二零二三年度除所得稅前虧損已扣除員工成本为30,562千港元,分包開支为109,072千港元[34] - 二零二三年直接成本为12,284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197千港元[35] - 二零二三年香港利得税撥備为18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12千港元[35]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虧損约为16,366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了15,812港元[38] - 二零二三年融資租賃應收款項总额为48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486千港元[40] -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中,一年内到期的款项为276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的款项为210千港元[40] - 融資租賃應收款項中,未贴现的应收租赁付款的现值为46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467千港元[40] - 贸易应收款项中,0至30日账龄的款项为5,41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2,274千港元[48] - 贸易应收款项中,31至60日账龄的款项为2,14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894千港元[48] - 贸易应收款项中,61至90日账龄的款项为1,82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822千港元[48] - 應收保留金中,一年内到期的款项为1,22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了487千港元[50] - 二零二三年應收保留金之预期信贷亏损减值变动为127千港元[51] - 二零二二年應收合營經營方款項考慮進行減值,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撥备16,372,000港元[52] - 二零二二年其他應收款項的相关金額2,336,000港元已因債務人清盤而撇銷[53] - 二零二三年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撥备减值为19,000港元[55] - 二零二三年合约资产之预期信贷亏损撥备变动为19千港元[56] - 二零二三年建筑合约履约前付款产生的合约负债为4,382千港元[57] 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开始开展奢侈品销售业务[91] - 香港奢侈品市场预计将创造长期潜在机遇,公司专注于奢侈品的子分部—奢侈钟表分部[93] - 公司将继续寻求其他业务扩张,以提升未来发展和增强收入基础[95] - 公司将持续监察市场并根据市况变动做出应对,力求降低潜在不利影响[97] 财务风险 - 公司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美元交易,但在2023年12月31日并未面临重大美元外汇风险[124] 公司治理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增武先生[152]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已经经过审计委员会审阅和批准[153] - 本公司年报将会及时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上发布[154] - 董事会由陈志先生(主席兼执行董事)、邱东先生(执行董事)以及陈增武先生、沈泽敬先生和叶慧贞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5]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7 17:0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主要从事建筑及工程服务和物业相关服务[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及工程服务以及物业相关服务[83] - 公司经营活动来自建筑及工程服务和物业相关服务,主要经营决策者已识别这两项为可呈報分部[97][98] 子公司情况 - 土力资源是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是香港领先斜坡工程承建商,有超20年土木工程经验[8] - 2022年1 - 3月,因2020年3月致命事故,土力资源若干注册/牌照被暂停,分别于2022年1月和4月解除[10][11] - 2022年12月31日,土力资源因两名分包商提出四项法律程序成为被告,2023年上半年已与分包商达成和解,并申报终止法律行动[69][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力资源与分包商达成和解并申报终止法律行动[152] 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总收益约588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约1.654亿港元减少约64.4%[12]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减少主要因行业竞争激烈,新合约减少[12]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主要来自公营部门项目,占该分部总收益约97.6%(2022年上半年约94.8%)[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6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63亿港元或62.8%[25] - 建築及工程服務收益约58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66亿港元或64.4%,主要因行业竞争激烈新合约减少[26] - 物業相關服務收益约4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万港元,主要因合约更新令顾问费增加[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建築及工程服務板块来自香港特区政府等的收入占比约97.6%,去年同期约94.8%[13]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629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9251亿港元;毛利为11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1万港元;期内亏损为651.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34.4万港元;每股亏损为0.39港仙,2022年同期为1.15港仙[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62,99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9,251千港元下降62.8%[96] - 2023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58,831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4,166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和客户B在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收益分别为12938千港元和3009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1485千港元和87090千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私营部门项目收益为5589千港元,公营部门项目收益为5740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534千港元和156717千港元[105] 业务展望 - 公司将持续扩展业务,多元化策略或为股东带来更好回报[20] - 建築及工程服务将密切监测市场,与潜在伙伴投标多类土木工程[22] - 2023年剩余时间,公司在柬埔寨发展业务将采取审慎措施[23] - 未来物业相关服务市场仍具挑战,公司将凭经验寻求业务机会[23] - 董事会或寻求多元化及探索其他投资机会以降低风险、提高盈利[23] 财务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总额约为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3.0%,总毛利率约1.8%,去年同期约为1.2%[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约为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2.4%,毛利率约为0.4%,去年同期约为0.3%[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相关服务毛利约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21.7%,去年同期约为35.8%[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31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3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约110万港元,部分被劳工开支收入减少约30万港元抵销[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为1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6%,增加主要因增聘管理人员[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约1390万港元,公司正与合营经营方磋商并可能采取法律行动[4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保持稳定[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53000港元,去年同期105000港元,减少与收益减少相符[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净额约为6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930万港元,亏损净额减少主要因减少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率约为10.3%,去年同期约为11.4%[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68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6.8亿股[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49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72亿港元有所减少[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贷,其他借款为租赁负债约1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50万港元减少[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1%,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0.3%降低[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汽车账面价值约3.8万港元已抵押,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6.2万港元减少[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以美元计值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约368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3650万港元增加[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51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62名减少;上半年总员工成本约1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90万港元增加[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本承担,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66][6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280万港元,截至2023年1月1日和6月30日,已使用约6320万港元和960万港元,未动用约960万港元,截至报告日期,已使用约60万港元,未动用约900万港元,预计2023年底前用完剩余款项用于购置地盘设施及设备[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5.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2万港元;流动资产为2.0933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5159亿港元;流动负债为2334.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75.2万港元;资产净值为1.8723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3709亿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6517000港元,全面开支总额6472000港元[78] - 2023年6月30日储备账户为17043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6909000港元[7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8163000港元,2022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996000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449000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1429000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3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81000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1810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4000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9107000港元,期初为167208000港元[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46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239千港元有所收窄[99][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为210,58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6,461千港元有所下降[100][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負債为23,3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752千港元有所下降[100][101] - 2023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服务可呈報分部業績为亏损3,284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可呈報分部業績为盈利637千港元[99] - 2022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服务可呈報分部業績为亏损15,994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可呈報分部業績为盈利1,273千港元[10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0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85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从97千港元增至1165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千港元[108]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已扣除员工成本150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16千港元[109][110] - 2023年上半年分包开支为520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772千港元[10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或两级制税率计算[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海外利得税拨备,2022年同期也无[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651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9344000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680000000股[11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具摊薄潜力的普通股,每股摊薄亏损等于每股基本亏损[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20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0000港元[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关物业及汽车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0港元及3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0港元及62000港元[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非上市证券-单位信托基金)为104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00000港元[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053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42000港元[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保留金为1315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759000港元[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1778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293000港元[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合营经营方款项为1802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329000港元[120]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应收合营经营方款项减值约13855000港元[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针对合营经营方的清盘呈请已被撤回,期末并无未决清盘呈请[12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99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82千港元有所减少[12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保留金为1315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59千港元略有增加[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确认额外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127]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477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014千港元增加,主要因提供建筑工程服务换取代价的权利增加[128][129]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139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50千港元减少,主要因提供建筑工程服务的责任减少[131][13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4910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7208千港元减少[1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7:0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6,300万港元,同比下降62.8%[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为650万港元,同比减少66.3%[2]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9港仙,同比减少66.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6,517,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344,000港元大幅减少[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6300万港元,同比下降62.8%[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为650万港元,同比下降66.3%,净亏损率为10.3%[65] 分部收益 - 公司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5,883.1万港元,同比下降64.4%[11] - 公司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416.6万港元,同比增长7.2%[1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總收益為62,997千港元,其中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收益為58,831千港元,物業相關服務分部收益為4,166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建筑及工程服务总收益为58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亿6540万港元减少64.4%[46]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5880万港元,同比下降64.4%[54]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420万港元,同比增长7.7%[55] 分部亏损与盈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總虧損為6,464千港元,其中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虧損為3,284千港元,物業相關服務分部盈利為637千港元[1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85986亿港元,同比下降3.3%[4] - 公司资产总值为1.87237亿港元,同比下降3.3%[4] - 公司权益总额为1.87237亿港元,同比下降3.3%[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總資產為210,582千港元,其中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資產為103,672千港元,物業相關服務分部資產為5,676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總負債為23,345千港元,其中建築及工程服務分部負債為22,961千港元,物業相關服務分部負債為244千港元[1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053,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3,542,000港元有所下降[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合营经营方款项为18,024,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17,329,000港元有所增加[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为6,447,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7,108,000港元有所下降[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为129,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516,000港元大幅减少[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保留金为13,157,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12,759,000港元有所增加[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应收款项为17,782,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19,293,000港元有所下降[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预付款项为18,454,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18,802,000港元有所下降[2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49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72亿港元有所下降[68] - 公司持有的美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68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50万港元略有增加[73] 客户与项目 - 公司主要客戶中,客戶A貢獻收益12,938千港元,客戶B貢獻收益30,090千港元[1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私營部門項目收益為5,589千港元,公營部門項目收益為57,408千港元[17] - 公司手头拥有46项建筑合约,未完成合约总金额为1亿7670万港元,预计将在2027年或之前竣工[48] 收入与成本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為3,058千港元,其中包括銀行利息收入1,165千港元和雜項收入1,135千港元[1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財務成本為8千港元,主要為租賃負債的融資費用[1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稅開支為53千港元,按香港利得稅率16.5%計算[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61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99,000港元有所减少[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10万港元,同比下降43.0%,毛利率为1.8%[56]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为20万港元,同比下降62.4%,毛利率为0.4%[57] - 物业相关服务毛利为90万港元,同比下降35.7%,毛利率为21.7%[58] 股息与资本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並無派付或宣派股息[22]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0.3%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0.1%,主要由于偿还租赁负债[70] - 公司未动用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960万港元,计划在2023年底前用于购置地盘设施及设备[82] 员工与管理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12月31日的62名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51名,总员工成本为1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0万港元[76]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2023年上半年薪酬为216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1千港元有所减少[15] 关联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千利有限公司的物業管理顧問服務收入为22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49千港元略有增加[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業管理顧問服務收益为420万港元,其中230万港元来自持续关连交易[49] 法律与和解 - 公司因分包商提出的法律程序已达成和解,并终止法律行动[41] 业务扩展与策略 - 公司将继续扩展多元化业务策略,以提升未来发展和增强收益基础[50] - 公司计划扩展建筑及工程服务领域,尤其是地盤平整工程及場地勘測工程[51] - 公司将继续在柬埔寨发展建筑及装饰业务,并探索其他商机[51]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物业相关服务市场环境仍充满挑战,但将寻求其他物业相关业务机会[51]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7年9月2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7年9月20日,旨在表彰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的贡献[85]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为140,000,000股,占2017年10月12日已发行股份的10%[86] - 任何十二个月内因行使购股权而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超过部分需股东批准[87] - 购股权的认购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股份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有未行使的购股权,且在六个月内未有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的购股权[92] - 公司购股权计划在2023年1月1日前采纳,将继续有效至2027年9月20日,并遵守上市规则新第17章的过渡安排[93] 其他 - 公司在Prince Bank Plc的银行存款余额为43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222千港元大幅减少[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有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4] - 公司董事、控股股东或其联系人在报告期内未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权益[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独立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无异议[97]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并适时寄发予股东[98]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6-15 17:48
未动用所得款项淨额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动用所得款项淨额约为960万港元[3] - 本集团预期将在一年内使用剩余所得款项淨额用于购置地盘设施及设备[3] 补充信息确认 - 董事会确认本公告提供的补充信息不会影响2022年年报内的其他信息[4]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0:11
财务表现 - 收益由2021年的约3.84亿港元减少26.8%至2022年的约2.82亿港元[7] - 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毛利由2021年的约60万港元上升至2022年的约80万港元[7] - 物业相关业务收益及毛利分别增加15.7%及42.9%[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约2.734亿港元,较上年减少约27.6%[18] - 本集团的收益总额由建筑及工程服务和物业相关服务贡献[32]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减少约1.04亿港元或27.6%,主要由于年内获得的新合约减少[33]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增加约110万港元,主要由于年内提供物业管理顾问服务的协议续期而顾问费增加[34][35] - 总毛利增加46.2%至约380万港元,毛利率由0.7%增加至1.3%[37]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增加33.3%至约80万港元,毛利率由0.1%增加至0.3%,主要由于两份持续亏损合约的整体亏损减少[38][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物业相关服务的毛利为约300万港元,较上年增加约90万港元[40] - 2022年物业相关服务毛利率为37.3%,较上年的29.7%有所提升,主要由于人力重组导致成本优化[41] - 2022年其他收入为约590万港元,较上年增加,主要由于获得政府防疫补助约180万港元[42] - 2022年行政开支为约2,29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15.5%,主要由于物业设备减值损失和法律费用减少[43,44] - 2022年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损失约1,830万港元,主要由于合营方和分包商面临财务困难[45,46,47,48] - 2022年虽然行政开支下降,但由于预期信贷损失增加,导致净亏损增加至约3,170万港元[52]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5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680万港元,发行股份为16.8亿股[54] - 于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6,720万港元[55]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并无银行借款[55]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其他借款为租赁负债约50万港元[55]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3%[57] - 集团主要以港元结算经营交易及收益,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以美元计算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约3,650万港元[59][60]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并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事项[61]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并无资本承担[6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约7,28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使用约6,320万港元,约960万港元仍未动用[71] - 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的计息存款中,预计将于一年内全部使用完毕[72] - 公司计划将剩余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购置地盘设施及设备[72] 业务展望 - 未来数年建筑及工程服务以及物业相关服务前景预期将持续面临挑战[9] - 公司将继续审视现有运营及业务以制定长远策略,并探索其他商机以加强及巩固收益基础[9] - 集团透過具競爭性的定價策略、專注項目管理及與分包商合作等措施,應對市場競爭[20] - 集团在暫停期間積極承接及投標私營界別土力工程項目,並於暫停解除後恢復以主承建商身份投標LPM項目[20] - 集团正透過與合作夥伴共同投標涉及各類工程的項目,以多元化其他土木工程類型[20] - 本集团将密切监察市场并根据市况变化做出应对,并寻求其他物业相关业务机会[29] - 本集团将审慎发展位于柬埔寨的建筑及装饰业务[29] - 本集团未来或寻求多元化及探索其他投资机会[30] 公司治理 - 公司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錄十四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99,100,101] - 公司已採納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02] - 公司的願景是成為香港土木工程界的領先服務供應商[103] - 公司文化由上述愿景和使命塑造,重视公司及员工的发展以及与股东的沟通[104] - 董事会致力根据市场情况不时定期检讨及调整其业务策略[105] - 董事会主要负责指导及监督本集团事务,包括整体业务发展、重大财务、營運及戰略決策等[106] - 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多项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以达致董事会多元化[110][111] - 公司目标於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名不同性別的董事以符合上市規則要求[115][116] - 公司重視各級別的多元化,於2022年12月31日共有62名全職員工,其中44名男性及18名女性[118] - 公司提名政策為提名委員會制定書面指引以物色合適董事人選並向董事會提供建議[119][120] - 本公司已採納股息政策以決定是否建議股息及釐定股息金額[121] - 建議派發股息須待董事會釐定,宣派本年度任何末期股息將待股東批准後,方可作實[122] - 本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職務分別由不同人士擔任[125,126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20: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收益为2.815亿港元,同比下降26.8%(2021年:3.844亿港元)[2] - 公司2022年度毛利为380万港元,同比增长45.8%(2021年:260万港元)[2] - 公司2022年度净亏损为3170万港元,同比增长121.7%(2021年:1430万港元)[2] - 公司2022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89港仙,同比增长122.4%(2021年:0.85港仙)[2]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281,512千港元,较2021年的384,399千港元下降26.8%[16]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1,711千港元,较2021年的13,617千港元扩大132.9%[18]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1,711千港元,较2021年的13,617千港元增加[27]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1,693千港元,较2021年的14,280千港元增加[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亏损为3170万港元,净亏损率为11.3%,较2021年的1430万港元和3.7%有所增加[90] 分部收益 - 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2022年收益为273,420千港元,同比下降27.5%[16] - 物业相关服务分部2022年收益为8,092千港元,同比增长15.7%[16] - 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2022年亏损23,714千港元,较2021年亏损5,446千港元扩大335.5%[18] - 物业相关服务分部2022年盈利2,065千港元,较2021年盈利880千港元增长134.7%[18] - 公司2022年公营部门项目收益为261,016千港元,占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总收益的95.5%[22] - 客户A和客户B合计贡献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2022年收益的70.4%[21] - 公司2022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总额为2.734亿港元,较2021年的3.774亿港元减少27.6%[67] - 公司2022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中,92.7%来自公营部门项目,较2021年的93.4%略有下降[68] - 公司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从2021年的700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的810万港元,主要由于物业管理顾问服务协议续期导致顾问费增加[79] - 公司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从2021年的3.774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2.734亿港元,降幅为27.6%,主要由于新合约减少[78] - 公司总收益从2021年的3.844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2.815亿港元,降幅为26.8%[77] 成本与开支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8,142千港元,较2021年的30,295千港元减少[25] - 公司2022年分包开支为259,628千港元,较2021年的358,904千港元减少[25] - 公司2022年行政开支为2290万港元,较2021年的2710万港元减少15.5%,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减少以及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8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总雇员成本为2810万港元,较2021年的3030万港元有所减少[102] 应收款项与信贷风险 - 公司2022年度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1832万港元,同比增加418.6%(2021年:575万港元)[3] - 公司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482千港元,较2021年的36,314千港元大幅减少[31] - 公司2022年应收合营经营方款项为806千港元,较2021年的12,305千港元减少[31] - 公司2022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25,921千港元,较2021年的9,935千港元增加[34] - 应收保留金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在2022年减少至127,000港元,较2021年的254,000港元下降了50%[38] - 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在2022年增加至25,734,000港元,较2021年的8,984,000港元增长了186%[38] - 2022年因债务人被清盘,公司撇销了2,336,000港元的其他应收款项[39] - 2022年公司确认了2,600,000港元的额外减值亏损,针对第二阶段的6,400,000港元其他应收款项[40] - 公司针对合营经营方的应收款项确认了16,372,000港元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较2021年的151,000港元大幅增加[41] - 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在2022年增加至294,000港元,较2021年的255,000港元增长了15%[43][44] - 公司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值约为1830万港元,主要由于面临财政困难的合营经营方及分包商导致信贷风险大幅上升[87]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72亿港元,同比下降10.2%(2021年:1.863亿港元)[4] - 公司2022年度流动负债为3275万港元,同比下降55.6%(2021年:7373万港元)[4] - 公司2022年度资产净值为1.937亿港元,同比下降14.2%(2021年:2.257亿港元)[4] - 合约负债在2022年增加至1,550,000港元,较2021年的988,000港元增长了57%,主要由于建筑工程服务义务增加[45][46]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2年减少至7,108,000港元,较2021年的41,962,000港元下降了83%[48][49] - 租赁负债在2022年减少至516,000港元,较2021年的1,440,000港元下降了64%[51] - 2022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1,452,000港元,较2021年的3,304,000港元下降了56%[5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72亿港元,较2021年的1.863亿港元有所减少[9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0.3%,较2021年的0.6%有所下降[9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租赁负债为50万港元,较2021年的140万港元有所减少[9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美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650万港元,较2021年的3700万港元有所减少[98] 政府补贴与其他收入 - 公司2022年获得政府补贴1,756千港元,较2021年的100千港元大幅增加[22]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590万港元,较2021年的520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收到香港特区政府防疫抗疫基金项下的保就业计划额外补助约180万港元[8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2022年未派发股息,与2021年相同[28] - 公司股本在2022年和2021年保持不变,法定股本为4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6.8亿港元[55] - 2022年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酬金总额为5910万港元,较2021年的5569万港元有所增加[5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已发行股本为1680万港元,发行普通股16.8亿股[92] - 公司董事会由陈志先生(主席兼执行董事)、邱东先生(执行董事)以及陈增武先生、沈泽敬先生及苏伟民先生(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6]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第二部载列的企业管治守则[108]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在2022年度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均已确认在2022年度内遵守该标准[11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2022年度内的持续关连交易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117] - 公司核数师确认2022年度内的持续关连交易未超出年度上限,且符合相关协议[119] - 公司确认在2022年度内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123] - 公司2022年度业绩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及批准,符合适用会计标准及规定[126] - 公司2022年度业绩公告的数字已经核数师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126] 关联交易 - 公司2022年从关联方千利有限公司获得的物业相关服务收入为4581万港元,较2021年的4444万港元有所增加[56] - 公司与千利有限公司续签了物业租赁及管理顾问协议和租赁代理协议,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113] - 2022年度内,公司通过物业租赁及管理顾问协议和租赁代理协议获得收入总额为4,581,000港元,未超过年度上限6,876,000港元[116] 项目与合约 - 公司2022年手头拥有43项建筑合约,未完成合约总金额为6600万港元,其中5930万港元预计将在2023年或之前竣工[71] - 公司2022年因2020年致命事故导致的注册/牌照暂停已解除,但暂停期间影响了公司作为主要承建商承接LPM项目的能力[65][66] - 公司2022年通过外包大部分工程和多元化土木工程类型,继续专注于项目管理职责[69] - 公司2022年在柬埔寨的建筑及装修业务因疫情爆发面临困难,重点为尽量减少员工成本以保持低水平[72] 资产与减值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汽车账面值为6.2万港元,较2021年的40万港元有所减少[9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6320万港元,剩余960万港元未动[10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为9,649千港元,计划用于购置地盘设施及设备[108] - 公司预计将在一年内逐步使用剩余的所得款项净额[108] 税务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所得税抵免为1.8万港元,较2021年的70万港元所得税开支有所减少[89]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7:01
公司业务范围与策略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及工程服务和物业相关服务[18] - 公司延续竞争性定价策略,土力资源与分包商合作,暂停期间承接私营项目,与合作伙伴共同投标多元化工程类型[24] - 公司将持续扩展其他业务,采取多元化业务策略,未来可能寻求多元化发展及探索其他投资机会[28][29] - 公司经营活动来自建筑及工程服务及物业相关服务,业务主要位于香港[105][113] 建筑及工程服务情况 - 建筑及工程服务总收益约1亿6,5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1亿8,350万港元减少约9.9%[21]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主要来自公营部门项目,金额占该分部总收益约94.8%(2021年同期约93.9%)[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手头拥有72项建筑合约(2021年12月31日为64项),未完成合约总金额约1亿8,6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2亿6,230万港元)[25] - 土力资源若干注册/牌照曾被暂停,相关暂停已分别于2022年1月及4月获解除[20] - 疫情未对公司在香港的建筑及工程营运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采取严格预防措施[24] - 公司位于柬埔寨的建筑及装修业务面临困难,重点在于减省员工成本以降低经营成本[25]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1.835亿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1.654亿港元,减少约1810万港元或约9.9%[33] - 建筑及工程服务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6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约20万港元增加约200.0%,毛利率从0.1%升至0.3%[37] - 2022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1.65364亿港元,2021年为1.83522亿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服务主要客户A收益21,485千港元,客户B收益87,090千港元[114] - 2022年上半年私营界别项目收益12,534千港元,公营部门项目收益156,717千港元[1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19,239千港元,建筑及工程服务业绩亏损15,994千港元[106] 物业相关服务情况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310万港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390万港元,增加约80万港元[34] - 物业相关服务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14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约70万港元增加约70万港元,毛利率从22.6%升至35.8%[38]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388.7万港元,2021年为306.6万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相关服务业绩盈利1,273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千利有限公司的物业管理顾问服务收入为22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42千港元[170] 公司收益与利润情况 - 公司收益总额从2021年上半年约1.866亿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1.693亿港元,减少约1730万港元或约9.3%[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总额约20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约90万港元增加约122.2%,总毛利率从0.5%升至1.2%[35] - 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约280万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230万港元[39]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1360万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960万港元,减少约29.4%[40] - 2022年上半年确认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139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无此项亏损[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0万港元减少[45] - 该时期亏损净额约193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060万港元,净亏损率约11.4%,去年同期约5.7%[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9,25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6,588千港元;毛利为1,9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81千港元[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9,23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918千港元;期内亏损为19,34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620千港元[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每股亏损为1.15港仙,2021年同期为0.63港仙[72] - 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69251亿港元,2021年为1.86588亿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285千港元,较2021年的2,816千港元有所减少[119]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26千港元,较2021年的31千港元有所减少[121]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112千港元,劳工开支收入为655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119] - 2022年上半年杂项收入约738,000港元,较2021年的约1,287,000港元有所减少[120]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12916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6609000港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05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702000港元[12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9344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0620000港元[13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680万港元,已发行股份168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49] - 该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亿8530万港元,无银行借贷,其他借款(租赁负债)约9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率介乎4.23%至5.29%[4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0.4%,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0.6%降低[51] - 该日集团汽车账面价值约20万港元已抵押,去年底约40万港元[52] - 集团面临外汇风险主要来自2022年6月30日以美元计值现金及银行存款约3710万港元[5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79名,上半年总员工成本约1290万港元[5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28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约960万港元,年底前将用完[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67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44千港元[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56,10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97,879千港元[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51,42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3,730千港元[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04,68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4,149千港元[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06,35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6,293千港元[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1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5千港元[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06,14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5,688千港元[7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9.6万港元,2021年为2913.9万港元[89]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2.9万港元,2021年为563.8万港元[89]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58.1万港元,2021年为181.7万港元[8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01.4万港元,2021年增加216.84万港元[89]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计6498000港元,2022年1月1日为8266000港元[135]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非上市证券-单位信托基金)为1082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86000港元[136]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8986000港元,减值亏损697000港元,净额18289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7011000港元,减值亏损697000港元,净额36314000港元[13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607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4927000港元[139] - 2022年上半年有关物业及汽车之使用权资产之折旧费用分别为74000港元及138000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476000港元及203000港元[1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汽车账面价值244000港元根据租赁作出抵押,2021年12月31日为382000港元[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联名银行账户中约54.7万港元被冻结,确认应收合营经营方款项减值亏损约1385.5万港元[140]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为1.828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314亿港元[142] - 2022年6月30日应收保留金为1340.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60.1万港元[144] - 2022年6月30日建筑合约产生的合约资产为1015.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64.5万港元[148] - 2022年6月30日建筑合约履约前付款产生的合约负债为263.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8.8万港元[150] - 2022年6月30日银行现金为1.85197亿港元,手头现金为6.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银行现金为1.86232亿港元,手头现金为4万港元[153]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768.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157.9万港元[155] - 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现值为92.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4万港元[1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价值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万港元)的汽车租赁由集团以信托方式持有[1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79.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95.2万港元[163] - 法定股份数目截至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皆为40亿股,对应金额4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同期皆为16.8亿股,对应金额16800千港元[16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一年内短期租赁之租赁承担为267103千港元[167]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袍金、工资及津贴为2604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37千港元,总计2641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2206千港元、38千港元,总计2244千港元[1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于太子银行之银行存款结余为153千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15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最大结余为255千港元,2021年为711千港元[17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非上市证券,2022年6月30日公平值为108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86千港元[179] 公司股权与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陈志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星优环球有限公司持有9.2048亿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4.79%[1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星優持有9.2048亿股股份,占比54.79%[188] - 公司购股權計劃有效期至2027年9月20日,行使全部购股權可發行最高股份數目不得超過1.4亿股,即2017年10月12日已發行14亿股股份的10%[189] - 截至授出日期止任何十二個月內,因行使购股權計劃授出购股權而發行及可發行股份總數不得超過授出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192] - 根据购股權計劃及公司所有其他购股權計劃,可發行證券總數不得超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3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益从2020年的3.316亿港元增长15.9%至3.844亿港元[21]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从2020年的3.257亿港元增长15.9%至2021年的3.774亿港元[27]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从2020年的320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60万港元[21] - 物业相关业务收益从2020年的600万港元增长16.7%至2021年的700万港元[21] - 物业相关业务毛利从2020年的200万港元增长5.0%至2021年的210万港元[21] - 公司2021年收益总额为3.84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37]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3.77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38]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700万港元,同比增长16.7%[40] - 公司2021年毛利总额为260万港元,同比下降50.0%[41]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为60万港元,同比下降81.3%[42] - 物业相关服务毛利为210万港元,同比增长5.0%[43] - 其他收入减少至520万港元,主要由于2020年确认的一次性政府补助690万港元在2021年未确认[44] - 行政开支减少8.8%至2,710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节省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130万港元[4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580万港元,而2020年确认减值亏损净额1,490万港元[48] - 财务成本减少65.5%至5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租约届满[50] - 所得税开支增加至70万港元,主要由于递延税项开支增加[51] - 净亏损减少至1,430万港元,净亏损率改善至3.7%[53]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增加至1亿8,630万港元,无银行借款[55] - 资本负债比率降低至0.6%,主要由于偿还租赁负债[57] 业务发展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主要来自公营部门项目,占总收益的93.4%[27]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建筑及工程服务及物业相关服务前景将持续面临挑战[21] - 公司手头拥有64项建筑合约,未完成合约总金额为2.623亿港元[31] - 物业管理顾问服务收益为680万港元,同比增长13.3%[32] - 公司计划扩展业务至香港以外的市场,以增强收益基础[35]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市场状况,并根据市况变化做出应对[36]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建筑及工程服务,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54] - 公司作为总承建商专门承接斜坡工程,作为分包商承接场地勘测工程[153] - 公司主要营运附属公司土力资源有限公司为政府发展局及屋宇署的认可专门承建商[153] - 公司在2021年8月起暂停招标八个月[153] 公司治理 - 公司执行董事陈志先生持有柬埔寨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并在物业代理及开发领域拥有逾九年经验[73] - 公司执行董事邱东先生在建筑石材销售及建筑装饰工程方面拥有超过八年经验[74] - 公司执行董事龚浩文先生在建筑及工程服务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并持有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及兼读土木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75]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志先生担任主席[92]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载列的企业管治守则[87] - 公司董事会负责指导及监督集团事务,包括整体业务发展、财务决策及风险管理[89] - 公司财务总监叶映恒先生自2016年6月起担任财务总监,并于2021年11月再次获任为公司秘书[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增武先生自2019年1月起担任,并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7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沈泽敬先生自2019年1月起担任,并在公司、证券法律业务方面具有逾三十年经验[81]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以监察特定事务[89] - 公司财务总监叶映恒先生在香港核数、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十年经验[8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苏伟民先生自2018年12月起担任,并在企业财务及战略执行方面具有逾二十年经验[8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93]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阅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确保其持续有效[94]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具备符合业务要求的技能和经验[95]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财务状况、资本及债务水平、未来现金需求等因素[96]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由不同人士担任,分别负责业务发展和日常运营[98]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以上成员[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年度书面确认,确保其独立性[99] - 公司董事培训包括阅读、在线培训及研讨会等形式[108] - 公司定期向全体董事提供最新资料,确保其履行职责[108]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提升知识和技能[108] - 公司于2021年举行了五次董事会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其中执行董事龚浩文先生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增武先生、沈泽敬先生、苏伟民先生均出席了所有董事会会议[111]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了这两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审阅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推荐外聘核数师、审阅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18][119] - 2021年公司支付给外聘核数师致同的审计服务费用为87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210千港元[120]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就委任公司秘书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24][125] - 薪酬委员会于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就董事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29] - 2021年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的酬金范围为0至1,000,000港元[133] - 公司委聘CT Partners审阅2021年财务、运营及合规控制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34] - 公司采纳了CT Partners提出的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议[134] - 公司秘书叶映恒先生于2021年11月19日接任,并确认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38] - 公司将于2022年6月28日举行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40]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142] - 股东提呈决议案的通知须在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七日结束[143]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2015和OHSAS 18001:2007标准[159] - 公司通过ISO 14001:2015认证,证明其环境管理能力[159] - 公司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由不同部门成员组成[158]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及机遇[158] - 公司积极与持份者沟通,包括投资者、雇员、客户、供应商及政府[161] - 公司通过企业网站、年度财务报告、研讨会等方式与投资者沟通[162] - 公司成功续新ISO 9001:2015及ISO 14001:2015证书[168] - 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每个项目的无害废物相比2021年减少2%[174] - 公司目标在2026年或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2021年基准减少10%[178] - 公司运营未产生任何危险废物,并采用“废物管理层级”管理废物[173] - 公司已减少建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危机及影响[176] - 公司购入了环境友好型车辆,并将每辆汽车的发动机排量限制在3000 cc[178] - 公司每周或每月在施工工地进行环保巡查,以发现不符合环保的情况[176] - 公司已设立安全环境部门,确保运营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168] - 公司制定了空气污染减排指引,以减少施工活动对公众的影响[170] - 公司采用“废物管理计划”管理施工工地的废物处理[173]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18.83吨,较2020年的393.97吨减少44.4%[182] - 公司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4,087.81克,较2020年的173,437.09克减少45.8%[182] - 公司2021年无害废物处置量为4,949.90吨,较2020年的7,393.03吨减少33.0%[186] - 公司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765,787.94单位,较2020年的1,171,253.68单位减少34.6%[192] - 公司2021年耗水量为5,325.00立方米,较2020年的26,534.00立方米减少79.9%[195] - 公司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8.16吨,较2020年的235.08吨减少28.5%[182] - 公司2021年用电量为75,448.00单位,较2020年的206,496.00单位减少63.5%[192]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2.28吨/平均雇员人数,较2020年的2.81吨减少18.9%[182] - 公司2021年无害废物密度为494.99吨/建筑项目,较2020年的616.09吨减少19.7%[186] - 公司2021年用电密度为7,976.96单位,较2020年的8,366.10单位减少4.7%[192] - 公司将继续监控气候相关风险并采取措施将潜在物理及过渡风险降至最低[198] 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雇员总数为91名,较2020年的146名减少37.67%[64] - 2021年总雇员成本为3030万港元,较2020年的3720万港元减少18.55%[64] - 公司2021年涉及多项雇员赔偿及人身伤害的申索、诉讼及潜在索偿,但已购买足额保险[69] 资本与投资 - 公司2021年无资本承担,与2020年相同[68]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728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使用6320万港元,剩余960万港元未动用[70]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前使用完剩余的96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70] - 公司2021年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887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70] 风险管理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以美元计算的现金及银行存款3,700万港元[61] - 公司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580万港元[20]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4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总额从2020年上半年约1.592亿港元增加约2740万港元或17.2%至2021年上半年约1.866亿港元[22] - 公司毛利总额从2020年上半年约570万港元显著减少约84.2%至2021年上半年约90万港元[26]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约1460万港元减少6.8%至2021年上半年约1360万港元[32] - 财务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约8.5万港元减少约63.5%至2021年上半年约3.1万港元[33] - 2021年上半年确认所得税开支约70.2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约8.4万港元[34] - 公司亏损净额从2020年上半年约600万港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约1060万港元,净亏损率从约3.8%增至约5.7%[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86,58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9,169千港元;毛利为88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706千港元;期内亏损为10,62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023千港元[6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63)港仙,2020年同期为(0.36)港仙[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83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432千港元;流动资产为275,62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95,153千港元;流动负债为48,92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9,349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29,52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0,236千港元;资产净值为229,38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9,979千港元[62][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50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536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0,60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3,100千港元;合约资产为16,77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5,061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8,01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6,335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3,70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4,213千港元;租赁负债为1,15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12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4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57千港元[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6,800千港元,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储备为212,58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23,179千港元[65] - 2021年1月1日结余为239,979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结余为229,388千港元[73] - 2021年6月30日储备为212,588,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23,179,000港元[73]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139千港元,2020年为12,182千港元[75]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638千港元,2020年所得现金净额为960千港元[75]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1,817千港元,2020年为2,414千港元[75]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1,684千港元,2020年为10,728千港元[75] - 2021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019千港元,2020年为154,027千港元[75]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2,81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826千港元,其中顾问费用收入、测量费收入等有不同变化[105]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的融资费用为3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5千港元[107]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16,60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866千港元[110]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的各项折旧、行政开支等有不同金额变化,如直接成本自有资产折旧2021年为63千港元,2020年为278千港元[110]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70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抵免8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征税[11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0年同期也无[11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62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6,023,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按此及加权平均股数计算[118] 建筑及工程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工程服务总收益约1亿835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1亿5600万港元增加约17.6%[11]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来自公营部门项目的金额占该分部总收益约93.9%,2020年同期约为98.6%[1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手头拥有59项建筑合约,2020年12月31日为76项[15] - 2021年6月30日,未完成建筑合约总金额约2亿73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4亿3750万港元[15]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约1.56亿港元增加约2750万港元或约17.6%至2021年上半年约1.835亿港元[23]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从2020年上半年约410万港元减少约95.1%至2021年上半年约20万港元[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183,522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3,066千港元,总计186,588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155,989千港元、3,180千港元和159,169千港元[9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工程服务可呈报分部业绩为 - 5,342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为177千港元,总计 - 5,165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 - 3,164千港元、1,308千港元和 - 1,856千港元[96] - 2021年6月30日,建筑及工程服务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77,898千港元,负债为48,717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资产为2,774千港元,负债为105千港元;总计资产278,451千港元,负债49,063千港元[101] - 2020年12月31日,建筑及工程服务可呈报分部资产为242,163千港元,负债为58,091千港元;物业相关服务资产为2,608千港元,负债为87千港元;总计资产299,585千港元,负债59,606千港元[10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业绩计量的银行利息收入为91千港元,非金融资产折旧为 - 894千港元,出售及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净额为566千港元,财务成本为 - 31千港元[9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业绩计量的银行利息收入为405千港元,非金融资产折旧为 - 1,360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69千港元,财务成本为 - 85千港元[98] - 2021年上半年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总计3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千港元[98] - 建筑及工程服务分部客户A在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109,65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0,190千港元;客户B在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48,12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4,639千港元[103] 物业相关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在香港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录得约31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320万港元[1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服务中约210万港元来自持续关连交易,2020年同期约为200万港元[16]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在2021年上半年维持稳定,约为310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约为320万港元[24] - 物业相关服务毛利从2020年上半年约160万港元减少约90万港元至2021年上半年约70万港元[28]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千利有限公司的物业管理咨询服务收入为2,142千港元,2020年为2,040千港元[165] 公司资本结构及资金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68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6.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3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78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1.563亿港元有所增加;无银行借贷;其他借款(租赁负债)约为12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300万港元减少[3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实际利率介乎4.13%至5.29%,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相同[3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5%,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1.2%降低[40]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以美元计值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约373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3830万港元减少[45]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280万港元,2021年1月1日及2021年6月30日集团已使用其中约6320万港元;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870万港元,2021年1月1日及2021年6月30日,约4440万港元仍未动用[52] - 购置地盘设施及设备方面,2021年1月1日仍未动用之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为9649千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仍为9649千港元[53] 公司资产减值及抵押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的减值亏损约1490万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额外减值亏损[4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汽车账面价值约为60万港元已根据租赁作出抵押,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100万港元减少[42]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6月30日,集团雇员共129名,较2020年12月31日的146名减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雇员成本约为1660万港元,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490万港元增加[47]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袍金及津贴为2,206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38千港元,总计2,244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2,413千港元、36千港元,总计2,449千港元[163] 公司会计政策及准则相关情况 - 2021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81] - 部分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预计在生效日期后首个期间会计政策中采纳[82][8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董事预期对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无其他重大影响[87]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董事预期对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88] 公司各款项明细数据变化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非上市證券-單位信託基金,2021年6月30日为132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97千港元[126]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2021年6月30日为2978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817千港元[127] - 应收保留金,2021年6月30日为1182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103千港元[127] - 应收合营经营方款项,2021年6月30日为722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59千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7 16: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0年收益约3亿3160万港元,较2019年约3亿5530万港元下跌6.7%[8] - 公司收益总额从2019年约3.553亿港元减少约2370万港元或约6.7%至2020年约3.316亿港元[26] - 2020年毛利总额约为520万港元,较2019年约1090万港元减少52.0%,2020年总毛利率约为1.6%,2019年约为3.1%[30] - 2020年其他收入约1160万港元,2019年约52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政府补助约690万港元(2019年无)和手续费约190万港元(2019年约90万港元)[33] - 2020年行政开支约2970万港元,较2019年约2830万港元增加约4.8%,员工成本约2050万港元(2019年1590万港元)[36] - 2020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约1490万港元,2019年约80万港元[37] - 2020年财务成本约10万港元,较2019年约20万港元减少约29.3%[39] - 2020年确认所得税开支约20万港元,2019年所得税抵免约100万港元[40] - 2020年亏损净额约2810万港元,2019年约1250万港元,2020年净亏损率约8.5%,2019年约3.5%[42] - 2020年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68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16.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44] - 2020年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563亿港元,2019年约1.433亿港元,2020年租赁负债约300万港元,2019年约740万港元[44] - 2020年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1.2%,2019年约2.8%[46] - 2020年底集团发放薪资的雇员共146名,较2019年底的180名减少34名;2020年总雇员成本约为372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2760万港元增加约34.78%[5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280万港元,2020年底已使用约6320万港元;2020年计划使用13221000港元,实际使用3572000港元,未动用金额为9649000港元[59]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870万港元,2020年初未动用约5760万港元,2020年按计划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1320万港元,年底未动用约440万港元[62] - 2020年审核服务酬金为800千港元,2019年为840千港元[115] - 2020年非审核服务酬金为193千港元,2019年为236千港元[115] - 2020年酬金范围在100万港元以下的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有2人,2019年为1人[128] 建筑及工程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约3亿2570万港元,较2019年约3亿5330万港元减少约7.8%[14] - 2020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中,公营部门项目金额占该分部总收益约97.5%,2019年约为95.4%[14] - 2020年建筑及工程分部毛利为320万港元,2019年为1050万港元[8] - 2020年底公司手头拥有76项建筑合约(2019年底为60项),未完成合约总金额约4.375亿港元(2019年底约5.959亿港元),后续又取得合约金额约960万港元[18]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3.533亿港元减少约2760万港元或约7.8%至2020年约3.257亿港元[27] - 2020年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约320万港元,较2019年约1050万港元下降约69.5%,2020年毛利率约1.0%,2019年约3.0%[31] 物业相关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物业相关业务对收益及毛利分别贡献约600万港元及约200万港元[8]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200万港元增加约400万港元至2020年约600万港元[28] - 2020年物业相关服务毛利约200万港元,较2019年约40万港元增加约160万港元,毛利率约33.0%,2019年约为17.6%[32] 物业管理顾问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在香港提供物业管理顾问服务录得收益约600万港元,其中约410万港元来自持续关连交易[20] 公司人员变动 - 邱建荣于2020年11月25日辞任执行董事[5] - 龚浩文于2020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4] - 冯志坚于2020年8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 - 李欣于2020年7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叶映恒同日辞任[5] - 龚浩文于2020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0][103][110] - 邱建荣于2020年11月25日辞任执行董事,冯志坚于2020年8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1][102][105][106]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2020年2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获柬埔寨第三类工程许可证,但疫情阻碍业务开展[19] - 公司计划与潜在伙伴合作投标多类土木工程,审慎发展柬埔寨业务,寻求物业相关业务及其他投资机会[25] 行业预期 - 董事会预期建筑及工程服务行业(尤其香港斜坡工程分部)来年充满挑战[18] 公司重大事项 - 2020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无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事项[51] - 2020年底集团无资本承担,与2019年底情况相同[57] - 2020年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土力资源有限公司因两名分包商提出四项法律程序成为被告,相关程序仍在进行中[58] 资金使用计划 - 集团将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逐步运用上市余下所得款项净额,并于2022年底前使用完[59] - 配售事项余下所得款项净额拟于2021年底或之前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潜在投资机会[62] 公司雇员政策 - 集团雇员薪酬政策定期检讨,会根据个人表现评估及市况为雇员加薪及授予酌情花红[53] 公司环保及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于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资料载于年报第30至42页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54] - 2020年车辆使用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173,437.09克,2019年为222,678.87克;硫氧化物排放1,460.73克,2019年为1,730.50克;呼吸悬浮粒子排放13,660.62克,2019年为16,862.19克[166] - 2020年移动燃烧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35,081.91千克,2019年为278,383.55千克;甲烷排放451.37千克,2019年为558.76千克;一氧化二氮排放28,350.78千克,2019年为34,334.07千克[166] - 2020年购电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当量)为130,092.48千克,2019年为102,899.16千克[166] - 2020年无害废物处置量为7,393.03吨,2019年为9,262.80吨;无害废物密度为616.09吨/建筑合约,2019年为617.52吨/建筑合约[168] - 公司制定空气污染减排指引和建筑设备气体排放措施[154][155] - 公司采纳“废物管理层级”评估废物管理方法,设立五个减废目标[157] - 公司实施废水污染减排措施,每周或每月进行环保巡查[158] - 回顾年度内公司无环境违规投诉或要求改善通知,无香港环境法律法规不合规问题[161] - 公司着重规管车辆使用的碳足迹政策,降低电力消耗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63] - 2020年用电量为206,496.00千瓦,2019年为163,332.00千瓦;用电密度2020年为34,416.00千瓦/办公室数目,2019年为27,222.00千瓦/办公室数目[172] - 2020年耗水量为26,534.00立方米,2019年为6,976.00立方米;耗水密度2020年为3,790.57立方米/办公室数目,2019年为872.00立方米/办公室数目[174] 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 - 2020年录得四个建筑地盘发生事故,其中一名伤者已故[181] - 2020年因工伤损失的日数为459个工作日,年死亡率为0.24%[181] - 公司因职业健康及安全的法律法规,涉及致命事故被控香港法例第59章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项下建筑地盘(安全)规例第38A(2)、38A(3)、68(1)(a)及68(2)(g)条等指控[181] - 公司荣获建造业议会及香港政府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公德地盘嘉许计划项下“公德地盘奖”[171][180] - 公司通过OHSAS 18001:2007认证,符合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180] - 回顾年度安全相关地盘培训总时长达3389小时,入職培訓每次1小时,工地座談會每次15分钟[186] - 公司通过遵守ISO45001:2018标准确保工程服务的健康及安全程度,外部顾问定期进行ISO审计[191] - 公司成立企业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安全会议审阅安全管理事宜[193]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7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A.2.7[79]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80]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8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91]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中,陈增武先生及苏伟民先生拥有适当的会计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91]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为1年,后续按年受相关条文规限[92]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将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94] - 陈志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龚浩文先生于2020年11月起担任行政总裁[90]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政策和股息政策[84][86][87] - 建议派发现金股息须待董事会厘定,宣派末期股息须待股东批准[89] - 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并已检讨和监督多项公司事务[96]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合适的保险[9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六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04] - 陈志、邱东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3/6,邱建荣、陈增武、沈泽敬、苏伟民出席次数为6/6,龚浩文为0/0,冯志坚为3/4[104] - 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为董事会指定的三个董事委员会[10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13]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增武、沈泽敬、苏伟民出席会议次数为2/2,冯志坚为1/1[114] - 公司于2017年9月21日成立提名委员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4名成员,该年度举行2次会议[119] - 提名委员会成员陈志出席会议次数为1/2,陈增武、沈泽敬、苏伟民出席次数为2/2,冯志坚任期内无会议召开[120] - 公司于2017年9月21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4名成员,该年度举行2次会议[123] - 薪酬委员会成员苏伟民、陈增武、沈泽敬出席会议次数为2/2,陈志出席次数为1/2[124]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对2020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讨,监督检讨至少每年一次[129] - 公司委聘CT Partners审阅2020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未识别重大问题,董事会采纳改善建议[130] - 公司采纳披露内幕消息政策,确保内部人员遵守保密规定和披露义务[132] - 截至2020年7月17日叶映恒为公司秘书,之后李欣接任,李欣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33] - 公司将在2021年6月29日举行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在会议前至少20个完整营业日寄发[134] - 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提出要求当日须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并有投票权,会议须在请求提出后2个月内召开[137] - 提名选举董事的书面通知提交时间为不早于指定进行推选的股东大会通告寄发翌日,不迟于该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且最短为7日[138] - 公司采纳2017年9月21日的细则,章程文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变动[14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在香港承接土木工程及建筑工程逾20年,主要营运附属公司为政府相关部门认可承建商[144] - 公司管理系统符合ISO 9001:2015、OHSAS 18001:2007及IS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