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视佳(01846)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前普华永道合伙人任上市公司CFO!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35
(来源:四大新鲜事儿) 来源:四大新鲜事儿 港股上市公司德视佳(01846.HK)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了《(1)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辞任;(2) 执行 董事调任及委任首席财务官》等公告。公告显示,该集团董事会宣布,因其本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Markus Braun博士已提出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并将不再担任(i)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 券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之该公司授权代表;及(ii)根据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条例第16部代表该公司于 香港接收法律程序文件及通知的该公司授权代表(统称辞任),自2025年9月14日起生效。 董事会欣然宣布,Marcus Huascar Bracklo先生已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首席财务 官,自2025年9月14日起生效。 据公司公告显示,新任董事会秘书Marcus Huascar Bracklo的简历如下: Marcus Huascar Bracklo先生,61岁,为该公司战略顾问,亦曾为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成员。最早于2012年 7月加入该集团并于2019年3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就该集团的策略及业务发展提供意 见。 Brack ...
德视佳(01846)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25 18:49
Hans Helmuth Hennig先生 Katherine Rong Xin女士 Philip Duncan Wright先生 本公司設立三個董事委員會。下表載列各董事於該等委員會擔任的職務的資料, 由2025年9月14日起生效。 EuroEyes International Eye Clinic Limited 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846)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 下,由2025年9月14日起生效: 執行董事 Jørn Slot Jørgensen醫生 (主席) Jannik Jonas Slot Jørgensen先生 Dan Zoltan Reinstein教授 Marcus Huascar Bracklo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 董事委員會 | | | | | --- | --- | --- | --- | | 董事 | 審核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 Jørn Slot Jørgensen醫生 | | M | C | | Jannik Jonas ...
德视佳(01846) - (1)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辞任;(2) 执行董事调任及委任首席财务官;(...
2025-08-25 18:4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846) (1) 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辭任; (2) 執行董事調任及委任首席財務官; (3) 審核委員會組成之變更;及 EuroEyes International Eye Clinic Limited (4) 上市規則授權代表及公司條例授權代表及 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之變更 (1) 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辭任 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董 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因彼本身的職業發展規劃,Markus Braun博 士(「Braun博士」)已提出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首席財務官」) 並將不再擔任(i)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3.05 條項下之本公司授權代表(「上市規則授權代表」);及(ii)根據香港法例第622 章公司條例第16部代表本公司於香 ...
德视佳(01846)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6:35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会议内容 - 审阅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刊发[3] - 考虑建议派付中期股息(如适用)[3] - 处理其他事务[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德视佳(0184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4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84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USD | | 0.01 | USD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USD | | 0.01 | USD | | 1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 ...
德视佳(0184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15682亿港元,较2023年的7.14289亿港元略有增长[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0.0%,较2023年的47.0%有所下降[7]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8435.9万港元,较2023年的1.33254亿港元有所下降[7] - 公司2024财年总收益达71570万港元,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的71430万港元增长0.2%[13][14][17][18] - 毛利较2023年减少14.6%至28660万港元,毛利率下跌至40.0%,较2023年减少7.0个百分点[18] - 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较去年减少18.8%,总额为22800万港元[19] - 税后净利为844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6.7%,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同比减少37.3%至8230万港元[19] - 集团本财年总收益为7.157亿港元,同比上升0.2% [32] - 2024年公司收益成本4.291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3.3%,主要因雇员福利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加,雇员福利费用和原材料及耗材占总收益比例分别为26.6%、12.5%,2023年为24.0%、11.8%[34][35] - 2024年公司毛利较2023年下跌14.6%,毛利率为40.0%,经调整毛利较2023年下跌12.1%,经调整毛利率为41.7%[36]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约808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0.8%,占总收益的11.3%,去年为10.2%,主要因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加[37] - 2024年公司行政费用约1.15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9.6%,占总收益的16.2%,高于去年的12.5%,主要因雇员福利、咨询及其他服务费、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以及商誉减值成本增加[39] - 公司财务收入从2023年约1930万港元增加36.9%至2024年约2650万港元,财务费用从2023年约2220万港元减少29.0%至2024年约1580万港元[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晶体置换手术收益达390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5.1%,收益占比由2023年的52.8%升至54.6%[14][17][18] - 公司老花眼治疗总收益占比由去年的56.6%增加至58.8%[17] - 本财年晶体置换手术收益同比显著增加23.1%,达8950万港元 [22] - 本财年屈光性激光手术收益同比减少28.3%至2350万港元,ICL植入术收益同比减少21.7%至2680万港元 [22] - 本财年晶体置换手术收益较去年增加5.1%,达3.908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益54.6% [23] - Presbyond本财年为集团总盈利贡献3000万港元,占集团整体收益4.2% [24] - 本财年ICL植入术收益同比下跌6.3%至754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10.5% [25] - 本财年屈光性激光手术收益同比下跌19.3%,为1.898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益26.5% [26] - 本财年培训服务收益同比减少33.2%,销售药品收益同比增长200.0% [32] 各地区表现 - 德国市场收益达3852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占公司整体收益的53.9%,高于2023年的53.3%[14][20] - 英国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1.8%至11340万港元,收益贡献由2023年的14.2%增至15.8%[14][20] - 丹麦市场年度总收益达7160万港元,同比收益跌幅缩减至18.5%[21] - 中国地区本财年收益同比稳定增长1.0%,销售额增至1.45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20.3% [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25年通过在欧洲新市场进行并购拓展业务[15] - 集团预计2028年前收益的内生复合年增长率达10%低至中段水平,内生EBITDA CAGR达10%高段水平,内生净利CAGR达10%高段至20%低段水平 [27] - 2028年前公司有信心收益的內生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到10%低至中段水平,內生EBITDA CAGR達到10%高段水平,內生淨利CAGR達到10%高段至20%低段水平[102] - 宏觀不確定性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持續,公司對未來一年保持審慎樂觀[10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瑞士的UBS Switzerland AG、德国的Hamburger Sparkasse AG等[5]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4] - 公司法律顾为黄梁律师事务所[6] - 公司网站为www.euroeyes.com,股份代号为0184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球有34间诊所及卫星诊所[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未偿还借款约9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须于一年内偿还,借款与银行透支现金有关[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抵押集团资产,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370万港元)[45][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或有代价约3920万港元(2023年:6440万港元),一年内应付或有代价约2170万港元(2023年:2800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事项[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532亿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4.7,2023年约为4.6;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长期借款[51] - 公司于2019年10月15日上市,按7.50港元价格发行91,234,000股股份,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6066亿港元[5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中,在中国主要城市设立诊所占比40.0%,预计2.64266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1.98054亿港元,未动用6621.2万港元[54] - 可能收购欧洲的诊所集团占比33.0%,预计2.18019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2.07127亿港元,未动用1089.2万港元[54] - 加大营销力度占比17.0%,预计1.12313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1159.1万港元,未动用1.00722亿港元[54]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比10.0%,预计6606.6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150.3万港元,未动用6456.3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预计使用6.60664亿港元,实际使用4.18275亿港元,未动用2.42389亿港元[54] - 本年度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Jørn Slot Jørgensen医生70岁,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拥有逾30年眼科医生执业经验[57] - Jørgensen先生是公司主席、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控股股东Jørgensen医生之子,2015年1月获丹麦奥胡斯大学人类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6月获该校人类医学硕士学位[63][64] - Dan Zoltan Reinstein教授62岁,2022年7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是多家公司董事及多所大学教授[65][66] - Reinstein教授发明PRESBYOND®视觉融合激光术,为针对老化眼睛阅读视力的治疗方法,可治疗40岁以上老花眼患者[66] - Reinstein教授1991年率先绘制角膜上皮细胞图,开发的技术使诊断更精准,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准确性,已发表超206篇同行评审论文[67] - Reinstein教授2006年获Waring奖章,2013年获Kritzinger奖,2020年获国际屈光手术协会主席奖和美国眼科学会的高级成就奖[68] - Marcus Huascar Bracklo先生60岁,2019年3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医疗领域拥有逾25年经验[69] - Bracklo先生1986年8月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11月获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71] - Hans Helmuth Hennig先生67岁,2019年3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就职于捷成洋行有限公司[73] - Hennig先生1977年6月毕业于丹麦奥本罗Deutsches Gymnasium für Nordschleswig,2012年6月获聘为中国吉林大学客座教授[74] - Katherine Rong Xin女士61岁,2021年4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意见[74] - Xin女士自202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担任宁德时代独立非执行董事,2014 - 2024年连续十年获爱思唯尔颁发中国高被引学者[75][76] - Philip Duncan Wright先生71岁,2019年3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40年会计及财务领域经验[76][77] - Wright先生1975年7月取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0年5月获得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81] - Jørn Slot Jørgensen医生70岁,为本公司行政总裁及集团创办人[82] - Markus Braun博士51岁,2018年10月加入本集团,担任首席财务官[82] - Michael Christian Knorz教授66岁,自2015年7月起任职于本集团,担任首席医疗官[82] - Knorz教授1988年9月至1998年12月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大学眼科副主任[83] - Knorz教授1998 - 2004年担任德国屈光手术协会主席,现担任协会秘书[83] - Knorz教授自2000年2月起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眼科教授[83] - Knorz教授自2007年7月起担任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 (JRS)高级副主编[83] - 公司运营高级副总裁(德国)Keith Nicholas McKay先生56岁,2005年3月加入集团,有22年视光学服务经验[85] - 公司高级副总裁(丹麦)Lars Jannik Boberg - Ans医生68岁,1997年9月加入集团,有32年眼科学经验[88] - 公司副总裁(丹麦)Jannik Jonas Slot Jørgensen先生33岁,2012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业务发展及营销[90] - 公司副总裁(中国)Yan Wang女士55岁,2014年8月加入集团,在财务等领域经验丰富[91] - 公司秘书何家颖女士41岁,2020年4月30日获委任,有逾10年合规及上市公司秘书事务经验[92][93] - 集团主要在德国、丹麦、英国、中国提供视力矫正服务[95]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本年度报告第104页至184页综合财务报表[97] - 董事会提呈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9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地理分部划分的业绩分析载于本年度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96]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297港元,合共约9,524,968港元,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97] - 公司採納股息政策,宣派股息由董事會酌情決定,考慮公司財務業績等多項因素[98] - 董事會將適時檢討股息政策,包括評估效用及批准必要修改[100] - 公司可在股東大會上按每股股份宣派股息,不得超過董事會建議金額[105] - 董事會可根據公司財務狀況及溢利派付中期股息[105] - 公司重視環境事務,實施環保措施減低能源消耗[108] - 公司視員工為重要資產,提供公平環境、薪酬、晉升機會及培訓[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有322名[124] - 香港地区退休金计划供款额固定为雇员相关收入的5%,每月相关收入上限为30,000港元[127] - 公司于2019年9月23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9年9月23日[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的购股数目为31,733,4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89%[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所有股份计划授出的购股及奖励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330,079,000[128] - 授出购股要约获接纳条件为公司收到经承授人签署的要约函件及10.00港元汇款[133] - 2024年度集团无慈善捐献[120] - 公司不知悉股东因持有股份可获的税项减免[123] - 报告期内集团无严重违反雇员相关法律法规情况[124] - 报告期内集团无没收供款用作抵销应付供款[127] - 董事会可酌情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权[135] - 董事依据合资格人士对集团贡献厘定其获授购股权资格基准[135] - 认购价不得低于股份面值、要约日期收市价、要约日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中的最高者
德视佳(0184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0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715,682千港元,较2023年的714,289千港元增长0.2%[3] - 2024年毛利为286,593千港元,较2023年的335,521千港元下降14.6%[3] - 2024年经调整毛利为298,506千港元,较2023年的339,412千港元下降12.1%[3] - 2024年年内溢利为84,359千港元,较2023年的133,254千港元下降36.7%[3] - 2024年经调整年内税后净利为100,334千港元,较2023年的141,717千港元下降29.2%[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429,089千港元,2023年为378,768千港元[7]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15,779千港元,2023年为193,514千港元[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6,466千港元,2023年为190,610千港元[7]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2,354千港元,2023年为165,848千港元[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929港仙,2023年为39.544港仙[8]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5.99435亿港元,较2023年的17.53598亿港元下降9%[9]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1.25714亿港元,较2023年的11.65508亿港元下降3.41%[9] - 2024年负债总额为4.73721亿港元,较2023年的5.8809亿港元下降19.45%[1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21546亿港元,较2023年的4.17624亿港元下降23%[1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52175亿港元,较2023年的1.70466亿港元下降10.73%[10] - 2024年公司总收益715,682千港元,较2023年的714,289千港元增长0.2%[23][24][25][26] - 2024年销售成本429,089千港元,较2023年的378,768千港元增长13.3%[23][24] - 2024年毛利286,593千港元,较2023年的335,521千港元下降14.6%[23][24] - 2024年EBITDA为227,993千港元,较2023年的280,864千港元下降18.8%[23][2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26,466千港元,较2023年的190,610千港元下降33.6%[23][24] - 2024年年内溢利84,359千港元,较2023年的133,254千港元下降36.7%[23][24] - 2024年费用总计625,565千港元,较2023年的540,989千港元有所增加,其中商誉减值为11,000千港元(2023年为0)[31]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6,001千港元,较2023年的20,435千港元有所增加[32] - 2024年财务收入╱(费用)净额为10,687千港元,2023年为 - 2,904千港元[32] - 公司须缴纳不同司法权区税项,税率介乎8.25%至32%(2023年相同),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42,107千港元,2023年为57,356千港元[33][3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6,466千港元,2023年为190,610千港元[3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929港仙,2023年为39.544港仙[37]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为24.915港仙,2023年为39.501港仙[38]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用作分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30,079千股,2023年为331,885千股;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用作分母的普通股及潜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330,269千股,2023年为332,247千股[39] - 2024年总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5,469千港元,减值拨备731千港元,净贸易应收款项总额4,73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297千港元、420千港元、6,877千港元[4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年初结余420千港元,年内确认339千港元,撇销28千港元,年末结余73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99千港元、221千港元、0千港元、420千港元[42] - 2024年就股份计划持有的股份为6,803,861股,价值30,82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412,650股、10,505千港元[42] - 2024年已授出及发行在外的受限制股份年初为387,500股,年内授出275,289股,行使622,789股,年末为40,000股;2023年分别为210,598股、375,368股、198,466股、387,500股[46] - 2024年根据雇员股份计划发行股份产生费用1,560千港元,2023年为2,228千港元[47]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25,047千港元,其中3个月内22,373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2,592千港元、18,230千港元[48] - 2024年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349港元,总金额11,570,153港元;2023年分别为每股0.0489港元、16,295,436港元[50] - 2025年公司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297港元,总金额9,524,968港元;2023年分别为每股0.0489港元、16,295,436港元[50] - 公司2024财年总收益达715.7百万港元,晶体置换手术收益390.8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5.1%,收益占比由52.8%升至54.6%,老花眼治疗总收益占比由56.6%增至58.8%[51] - 本财政年度公司收益达71570万港元,较2023年的71430万港元增长,晶体置换手术分部同比增长5.1%至39080万港元[52] - 毛利较2023年减少14.6%至28660万港元,经调整毛利同比减少12.1%至29850万港元,毛利率下跌至40.0%,较2023年减少7.0个百分点,经调整毛利率由去年的47.5%下跌至41.7%[52] - 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较去年减少18.8%,总额为22800万港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减少16.8%至24050万港元,经调整EBITDA率由去年的40.5%下跌至33.6%[53] - 税后净利为8440万港元,经调整税后净利为10030万港元,分别较去年减少36.7%及29.2%,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同比减少37.3%至8230万港元,经调整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则减少29.7%至9830万港元[53] - 2024年总收益为7.157亿港元,同比上升0.2%,主要因老花眼晶体置换手术增长[66] - 2024年收益成本为4.291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3.3%,主要因雇员福利及折旧增加[69] - 2024年毛利较2023年下跌14.6%,毛利率为40.0%;经调整毛利下跌12.1%,经调整毛利率为41.7%[70][71] - 2024年销售费用约为808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0.8%,占总收益11.3%[72] - 2024年行政费用约为1.15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9.6%,占总收益16.2%[74] - 2024年提供视力矫正服务收益7.10875亿港元,占总收益99.3%,同比增加0.4%[66] - 集团财务收入从2023年约1930万港元增加约710万港元(36.9%)至2024年约2650万港元,主要因2024年欧元定期存款利息收入[76] - 集团财务费用从2023年约2220万港元减少约650万港元(29.0%)至2024年约1580万港元,主要因外汇亏损减少[76] - 2024年末集团未偿还借款约9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须一年内偿还[77] - 2024年末集团无抵押集团资产,2023年末也无[80] - 2024年末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末为370万港元[81] - 2024年末集团应付或有代价约3920万港元,2023年末为6440万港元;一年内应付或有代价约2170万港元,2023年末为2800万港元[82] - 2024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532亿港元[88] - 2024年末集团流动比率约为4.7,2023年约为4.6;2024年和2023年末集团均无长期借款[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视力矫正服务收益710,875千港元,较2023年的707,897千港元增长0.4%[25] - 2024年培训服务收益3,613千港元,较2023年的5,407千港元下降33.2%[25] - 2024年销售药品收益51千港元,较2023年的17千港元增长200%[25] - 2024年出租眼科设备及手术场所收益1,143千港元,较2023年的968千港元增长18.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719,883千港元,其中德国视力矫正服务收益378,776千港元,中国144,036千港元,丹麦87,919千港元,英国97,166千港元[29] - 德国本财政年度总收益增至3852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占公司整体收益的53.9%,高于2023年的53.3%,晶体置换手术及ICL植入术分别同比增长2.6%及3.7%至22180万港元及4210万港元,屈光性激光手术收益同比减少6.6%至10840万港元[54] - 英国本财政年度收益贡献由2023年的14.2%增至15.8%,公司收益较去年增加11.8%,共11340万港元[54] - 丹麦本财政年度同比收益跌幅缩至18.5%,年度总收益达7160万港元[55] - 中国本财政年度收益同比稳定增长1.0%,销售额增至14550万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20.3%,较2023年的20.2%略有上升,晶体置换手术收益同比显著增加23.1%,达8950万港元,屈光性激光手术收益同比减少28.3%至2350万港元,ICL植入术收益同比减少21.7%至2680万港元[56] - 晶体置换手术占公司整体收益的54.6%,本财政年度收益较去年增加5.1%,达39080万港元[57]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应用新准则及修订,对过往金额无影响,对当前及未来无重大影响[15]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公司预期对运营及财报无重大影响[16] - 金融工具分类及计量修订于2026年1月1日生效,公司预期对运营及财报无重大影响[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公司预期对运营及财报无影响[19]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公司将追溯应用并重列2026年比较资料[20] 业务调整与披露 - 公司将培训服务业务收益独立披露,销售药品等收益在「其他」内披露,历史比较金额已作相应调整[29]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预计在2028年之前,收益的内生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实现10%低至中段水平,内生EBITDA CAGR将达到10%高段水平,内生净利CAGR将实现10%高段至20%低段水平[61] - 德国诊所EBITDA率高达50%,中国大陆新兴诊所表现渐接近德国诊所,新诊所有望2025年达收支平衡并贡献收益[63] - 公司正选址开设卫星诊所,预计提高现有手术设施使用率并拓展业务[64] - 公司推进并购策略,目标为欧洲著名私人眼科诊所,不排除美洲收购,预计2025年公布更多交易[65] 公司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2019年10月15日上市,按7.50港元价格发行9123.4万股股份[91] - 2023年购回授权下,董事会购回300,000股股份,占2023年股东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9%,
德视佳(0184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收为368,372千港元,较2023年的346,382千港元增长6.3%,较2022年的315,626千港元增长16.7%[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8,013千港元,较2023年的167,582千港元下降11.7%,较2022年的142,554千港元增长3.8%[5] - 2024年经调整毛利为158,146千港元,较2023年的169,739千港元下降6.8%,较2022年的144,279千港元增长9.6%[5] - 2024年上半年利润为46,309千港元,较2023年的68,111千港元下降32.0%,较2022年的43,467千港元增长6.5%[5] - 2024年经调整期内税后净利为62,285千港元,较2023年的70,483千港元下降11.6%,较2022年的53,537千港元增长16.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48,0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7,582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毛利为158,1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739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6,3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8,111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税后净利为62,2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483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59,0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5,716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751,88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7,882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710,9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53,598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144,31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4,776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32,86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732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177,1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65,508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33,7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8,090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68,37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6,382千港元增长约6.35%[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48,01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7,582千港元下降约11.68%[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65,74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9,936千港元下降约34.22%[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6,30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8,111千港元下降约31.99%[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2,34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201千港元下降约68.35%[1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4,1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7,476千港元下降约34.56%[1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311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20.325港仙下降约34.51%[1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13.301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20.313港仙下降约34.52%[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123,456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1.65508亿港元,截至6月30日增至11.77173亿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4415.4万港元,其他全面亏损1394.3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1.19942亿港元,较2023年的1.33046亿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4年上半年已收利息1217.5万港元,较2023年的677.3万港元有所增加[21] - 2024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2911.8万港元,较2023年的4753.7万港元有所减少[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2999亿港元,较2023年的9228.2万港元有所增加[2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24.3万港元,较2023年的6398.7万港元有所减少[2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62.8万港元,较2023年的4764.1万港元有所增加[2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87.2万港元,2023年为1934.6万港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68,372千港元,收益成本为(220,359)千港元,毛利为148,013千港元,EBITDA为120,718千港元,期内溢利为46,309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46,382千港元,收益成本为(178,800)千港元,毛利为167,582千港元,EBITDA为141,658千港元,期内溢利为68,111千港元[42][43]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94,648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33,760千港元[40] - 2024年未分配企业资产为1,078,920千港元,递延税项资产为37,365千港元;2023年未分配企业资产为970,522千港元,递延税项资产为31,525千港元[38][44] - 2024年未分配企业负债为131,998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为21,432千港元[40] - 2024年未分配财务收入为13,023千港元,财务费用为(8,320)千港元,折旧及摊销为(54,977)千港元;2023年财务费用为(14,105)千港元,折旧及摊销为(41,722)千港元[37][41][42][43] - 2024年和2023年期初合约负债分别为15,775千港元和11,800千港元,期末分别为15,547千港元和17,455千港元[55] - 2024年和2023年按性质划分的费用总计分别为305,432千港元和251,907千港元[56] - 2024年和2023年雇员福利费用分别为123,470千港元和103,915千港元[56][57]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分别为2,818千港元和5,520千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收入分别为13,023千港元和6,773千港元,财务费用分别为8,320千港元和14,105千港元,财务收入/(费用)净额分别为4,703千港元和 - 7,332千港元[60] - 集团须缴纳不同司法权区税项,税率介乎8.25%至32%,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费用分别为24,135千港元和24,493千港元[61]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13.311港仙和20.325港仙[63]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13.301港仙和20.313港仙[65] - 2024年3月28日宣派2023年度股息总金额为16,295,436港元,2024年8月29日建议2024年中期股息总金额为11,570,153港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初账面净额为622,226千港元,期末为599,801千港元;无形资产期初为37,300千港元,期末为33,688千港元;商誉期初为271,352千港元,期末为284,908千港元[6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1,21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297千港元增长53.72%;净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0,78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77千港元增长56.86%[6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024年期末结余为430千港元,较期初420千港元增加2.38%;2023年期末结余为265千港元,较期初199千港元增加33.17%[71] - 2024年6月30日手头现金为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7千港元减少84.33%;银行现金为689,52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9,999千港元减少4.23%[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银行现金利息年利率介乎0.00%至4.37%,2023年同期为0.25%至4.17%[72] - 法定股本每股0.01美元,2024年和2023年期初及期末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00股,金额均为78,451千港元[74] - 已发行并缴足股份,2024年期初股份数目为333,240,000股,期末为332,940,000股,减少300,000股;金额期初为26,138千港元,期末为26,115千港元,减少23千港元[74] - 2024年6月30日就股份计划所持有的股份数目为1,704,150股,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2,650股增长20.63%;金额为8,8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05千港元减少15.68%[76] - 2024年受托人收购股份1,149,000股,金额5,923千港元;注销股份300,000股,金额1,655千港元;根据雇员股份计划发行股份557,500股,金额5,915千港元[7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包含的使用权资产于2024年6月30日为329,84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3,699,000港元减少9.31%[67]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储备总计48,066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5,155千港元增长36.7%[7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5,1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92千港元增长11.4%[79] - 2024年6月30日1年内的银行透支为62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28千港元下降33.1%[80]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29,84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3,699千港元下降9.3%[82]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349,7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3,334千港元下降8.8%[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产生的现金流出总额为35,52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055,000港元增长31.3%[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31,7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782千港元增长33.5%[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的利息费用为5,2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86千港元增长34.8%[85] - 2024年6月30日期初租赁负债结余为383,334千港元,期末结余为349,740千港元,下降8.8%[87] - 2024年6月30日租赁物业装修为1,8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36千港元下降50.9%[88]
德视佳(0184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2:1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显示,相关数据较2023年和2022年有变动[6] - 2024年相关数据为368,372千港元,较2023年的346,382千港元增长6.3%,较2022年的315,626千港元增长16.7%[6] - 2024年另一数据为148,013千港元,较2023年的167,582千港元下降11.7%,较2022年的142,554千港元增长3.8%[6] - 2024年经调整毛利为158,146千港元,较2023年的169,739千港元下降6.8%,较2022年的144,279千港元增长9.6%[6] - 2024年某数据为46,309千港元,较2023年的68,111千港元下降32.0%,较2022年的43,467千港元增长6.5%[6] - 2024年经调整期内税后净利为62,285千港元,较2023年的70,483千港元下降11.6%,较2022年的53,537千港元增长16.3%[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8,0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7,582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开业前费用为9,7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69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股份酬金费用为3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毛利为158,1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739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6,3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8,111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关的外汇亏损╱(收益)为3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8)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收购相关成本为2,4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应付或有代价之公平值变动收益为(1,4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36)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税后净利为62,2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483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7.1093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53598亿港元下降2.43%[14][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6837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6382亿港元增长6.35%[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4801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7582亿港元下降11.68%[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6574.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993.6万港元下降34.22%[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630.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811.1万港元下降31.98%[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234.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201亿港元下降68.35%[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3980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7624亿港元下降18.63%[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9395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466亿港元增长13.77%[16]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3.311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20.325港仙下降34.51%[19]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摊薄盈利为13.301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20.313港仙下降34.52%[19]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溢利44,15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2,155千港元,权益总额增加46,309千港元[21]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其他全面亏损13,94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25千港元,权益总额减少13,968千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26,115千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减少23千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425,042千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增加27,663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119,9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3,046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上半年已收利息12,17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773千港元有所增加[22] - 2024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29,11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537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24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3,987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62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641千港元有所增加[2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872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9,561千港元[22] - 2024年和2023年期初合约负债分别为15,775千港元和11,800千港元,期末分别为15,547千港元和17,455千港元[56] - 2024年和2023年按性质划分的费用总计分别为305,432千港元和251,907千港元[57] - 2024年和2023年雇员福利费用分别为123,470千港元和103,915千港元[57][58]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分别为2,818千港元和5,520千港元[60]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收入╱(费用)净额分别为4,703千港元和 - 7,332千港元[61]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费用分别为24,135千港元和24,493千港元[62]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44,154千港元和67,476千港元[64][66]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13.311港仙和20.325港仙[64]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13.301港仙和20.313港仙[66] - 2024年3月28日,公司董事会宣派2023年度股息每股0.0489港元,总额1629.5436万港元;2024年8月29日,建议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349港元,总额1157.0153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初账面净额62222.6万港元,期末59980.1万港元;无形资产期初3730万港元,期末3368.8万港元;商誉期初27135.2万港元,期末28490.8万港元[6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121.7万港元,减值拨备43万港元,净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078.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729.7万、42万和687.7万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手头现金3.4万港元,银行现金68952.7万港元,总计68956.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1.7万、71999.9万和72021.6万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银行现金利息年利率0.00%至4.37%;2023年同期为0.25%至4.17%[73] - 法定股本方面,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初及期末股份数目均为10亿股,金额均为7845.1万港元[75] - 已发行并缴足股本,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初股份数目33324万股,期末33294万股,金额期初2613.8万港元,期末2611.5万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无变化[75] - 2024年6月30日,就股份计划所持股份数目1704150股,金额885.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412650股和1050.5万港元[77] - 2024年1 - 6月,受托人收购股份1149000股,金额592.3万港元;注销30万股,金额165.5万港元;根据雇员股份计划发行股份557500股,金额591.5万港元[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包含的使用权资产2024年6月30日为3298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369.9万港元[68]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储备总计48,066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5,155千港元增长36.7%[7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5,1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92千港元增长11.4%[80] - 2024年6月30日1年内的银行透支为62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28千港元下降33.1%[81]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29,84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3,699千港元下降9.3%[83]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349,7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3,334千港元下降8.8%[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产生的现金流出总额为35,52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055,000港元增长31.3%[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31,7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782千港元增长33.5%[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的利息费用为5,2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86千港元增长34.8%[86] - 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股份数目为133,893股,较2023年6月30日的450,966股下降70.3%[78] - 2024年6月30日租赁物业装修资本承担为1,8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36千港元下降50.9%[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首六个月,集团总收益达36840万港元,同比增加6.3%,晶体置换手术收益达19880万港元,同比增加12%,占总收益54.0%,高于2023年的52.1%[93] - 本期毛利为148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11.7%,经调整毛利达15810万港元,仅较去年减少6.8%,经调整毛利率为42.9%,同比下跌6.07个百分点[94] - 集团EBITDA同比减少14.8%至12070万港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减少5.5%至13640万港元,经调整EBITDA率为37.0%,低于一年前的41.7%[94] - 税后净利为4630万港元,经调整税后净利为6230万港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32.0%及11.6%,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同比减少34.6%至4420万港元,经调整净利减少14.0%至6010万港元[94]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成本为2.20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3.2%,主要因原材料及耗材增加[10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较2023年同期下跌11.7%,毛利率为40.2%;经调整毛利较2023年同期下跌6.8%,经调整毛利率为42.9%[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费用约为36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1%,占总收益的9.9%,去年为10.0%[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费用约为48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6.5%,占总收益的13.2%,高于去年的11.1%[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收入为13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92.3%;财务费用由1410万港元减少41.0%至830万港元[1
EuroEyes
软库中华金融· 2024-05-02 23:0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EuroEyes(01846 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为6 92港元 当前价格为5 36港元 潜在上涨空间为29 1% [4][31] 核心观点 - 2023年EuroEyes整体表现略低于预期 主要由于伦敦诊所运营能力下降和新诊所开业延迟 但老花眼矫正手术需求强劲 推动晶体置换手术收入增长37 1%至3 718亿港元 [7] - 预计人口老龄化将推动三焦点晶体置换手术需求增长 成为未来有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新开业的Knightsbridge诊所预计6-9个月内实现盈亏平衡 [8] - 计划在德国基尔和威斯巴登开设新诊所 并推进北京和上海咨询中心建设 以提升现有手术中心利用率 [9] - 计划投入5亿港元进行并购 目标为欧美和亚太地区知名眼科诊所和品牌 预计24个月内完成 同时宣布回购最多3%股份 [11]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达到7 143亿港元 同比增长17 0%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40 0%至1 417亿港元 净利润率提升3 3个百分点至19 8% [16] - 2023年毛利率提升2 4个百分点至47 5% 晶体置换手术收入占比52 1% 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5][26]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将保持18 0%-19 4%的增速 2026年收入预计达到11 261亿港元 [47] 运营情况 - 2023年诊所利用率提升2 9个百分点至25 6% 手术量达到历史新高 [7][45] - 2023年8月收购FreeVis GmbH和PMK 扩大在德国曼海姆的业务 并计划通过并购进一步扩大全球布局 [19] 同业比较 - 与同业相比 EuroEyes的市盈率为13 7倍 市净率1 6倍 市销率2 5倍 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