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07 17: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益相关)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68,2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4,195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总额为68,2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4,195千港元[14] - 客户A在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带来收益7,302千港元,2020年不适用[1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68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420万港元增加约25.8%[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向永昌富有限公司出售货品329千港元,2020年为269千港元[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利润相关)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378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161千港元[3]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期内每股亏损为0.10港仙,2020年为盈利0.01港仙[3]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375千港元,2020年溢利165千港元[20]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0.10港仙,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0.01港仙[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14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纯利约20万港元[4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约20万港元[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相关)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產总值为78,33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79,790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產总值为102,028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5,792千港元有所上升[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產总值为180,367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45,582千港元有所上升[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31,407千港元,年初为32,513千港元[2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在合营企业的权益为201千港元,年初为275千港元[24] - 贸易应收款项2021年9月30日为33,775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25,907千港元[32] - 2021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6710万港元(3月31日约3740万港元)[60] - 2021年9月30日,集团抵押使用权资产下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约5640万港元,3月31日约为5730万港元[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负债相关)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851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708千港元有所上升[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48,912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50,603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0,763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52,311千港元有所下降[5] - 借贷总额2021年9月30日为40,734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3,395千港元[33] - 贸易应付款项2021年9月30日为4,992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3,893千港元[3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贷约为4070万港元(3月31日约4340万港元)[60] - 2021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3月31日也无[65] - 2021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租赁承担及有关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3月31日也无[6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权益相关)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29,604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93,271千港元有所上升[5] - 2021年9月30日股本为15,12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82,151千港元,保留盈利为32,233千港元,权益总额为129,604千港元[6] - 公司法定股本每股0.01港元,2021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为1,512,000千股,面值15,120千港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相关) - 2021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59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02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5,029千港元[7]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9,668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099千港元[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43,948千港元,2020年为33,910千港元[16]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356千港元,2020年为618千港元[17]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45千港元,2020年为339千港元[18] - 同期销售成本约为57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610万港元增加约23.9%[47] - 同期毛利约为11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10万港元增加约38.3%;毛利率约为16.4%,较去年同期的14.9%增加约1.5个百分点[48] - 同期其他收入约为5.4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270万港元,主要因去年有非经常性政府补助[50] - 同期销售及行政开支约为1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40万港元增加约18.1%,因要约产生专业费用[51] - 上市所得款净额约4780万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已动用约4760万港元[56][57] - 2021年股份认购筹集所得款净额约3770万港元,截至9月30日约3720万港元尚未动用[5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下降至约31.4%(3月31日约46.5%)[61] - 2021年9月30日,集团有76名雇员驻于香港,2020年9月30日为83名;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70万港元,2020年9月30日约为890万港元[68] 股份交易及股权结构变化 - 2021年Classic Line出售5.2亿股本公司股份,现金代价为7800万港元;佳源认购2.52亿股新股份,现金代价为3780万港元[9] - 完成后佳源拥有7.72亿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1.06%[9] - 要约截止有效接纳2.450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6.21%[9] - 要约完成后2.9492亿股股份由公众人士持有,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50%[9] - 2021年10月19日佳源按每股0.20港元配售9000万股现有股份恢复最低公众持股量[9] - 2021年9月9日要约截止接纳2.4508亿股股份后,公司未能符合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佳源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共持有12.170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80.50%;10月19日佳源完成配售9000万股股份后,公司恢复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71] - 2021年9月30日,许国伟先生和钟学勇先生作为一致行动集团成员,分别持有10.1708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7.27%;廖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3.23%[75] - 许先生和钟先生在佳源的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均为81,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81%[77] - 许先生在中国万天国际的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为6000,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0%;钟先生为4000,股权概约百分比为40%[77] - 许先生在Wise Global的实益拥有人权益股份数为1,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00%[7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佳源、中国万天国际等多个股东或人士所持股份数均为10.1708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67.27%[78][79] - Classic Line实益拥有人权益股份数为2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3.23%;胡淑君女士配偶权益股份数为2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3.23%[79] - 2021年10月19日佳源完成配售9000万股现有股份,报告日期佳源所持股份数减至9.2708亿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1.31%[79] 公司治理及人员变动 - 2021年10月21日,严秀屏女士辞任公司秘书等职位,刘友专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首席财务官[72] - 廖先生自2021年8月19日起由董事会主席调任为副主席,钟先生自2021年9月29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82]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许国伟先生、廖子情先生及钟学勇先生[92] - 董事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吴褀敏先生、梁帅聪先生及萧镇邦先生[92] 公司名称及营业地点变更 - 公司名称将变更为「中国万天控股有限公司」[45] - 2021年9月29日公司公布建议更改名称及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1月3日获股东批准,11月5日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发出更改名称注册证书,公司正办理香港存档手续[70]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公布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更改,自10月4日起生效[73]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期起,因所有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行使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0%,该上限可经股东批准更新,但不得超批准当日已发行股份10%[86] - 因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86]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因行使授予各参与者购股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超限额须经股东另行批准[86] - 向特定人员授出购股且导致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0.1%及总值超500万港元,须经股东投票批准[87] - 授出购股要约须7日内书面接纳,承授人接纳时支付1港元,购股行使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起10年[8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届满或失效,无未行使购股[88] 财务报表编制及审核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采用历史成本惯例[10] - 采纳经修订准则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1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91]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未经审核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已作出充足披露[91]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持有中熙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0%所有权权益,该公司主要生产烘焙产品[29] - 公司向逾480家客户门店供应食材,提供逾1,300种食材[44] 合规及守则遵守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董事等无进行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8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不合规事件[84] - 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但A.6.7条和E.1.2条有所偏离,因相关人员海外公务未出席股东大会[90]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1年11月23日[92] - 报告为展程控股有限公司2021年中期报告[92]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9 16:41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从事采购、加工及供应食材,专注为香港餐饮服务经营商提供蔬菜及水果,向逾480家客户门店供应逾1300种食材[10] - 集团主要从事蔬菜及水果食材原料采购、加工,供应全港480个客户门店[33] - 集团主要经营一个业务分部,向香港餐饮服务经营商提供食材采购、加工及供应服务[28]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在香港从事食品加工及供应,向逾480家客户门店供应逾1300种食材[149] 财务状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约1.067亿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1.541亿港元[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净额约82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470万港元[7][10]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1.06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541亿港元减少约30.8%[12]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约93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349亿港元减少约30.7%[13]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13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920万港元减少约31.3%,毛利率约12.4%,与上一年度约12.5%相对稳定[14]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约69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70万港元[15]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行政开支约18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150万港元减少约15.8%[16]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82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470万港元[18]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78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动用约4760万港元,余下0.2百万港元存于香港持牌银行[19][20] - 2021年3月31日银行借贷约434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740万港元,无银行透支[21] - 2021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46.5%,较上一年度约47.8%减少[22] - 2021年3月31日集团就若干银行融资抵押账面价值约5730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下的租赁土地及楼宇[23]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租赁承担,2020年3月31日租赁承担约102,000港元;2021年3月31日无重大资本承担,2020年3月31日无[27] - 2021年和2020年成品产量分别约为10778.73吨和8246.67吨[55] - 2021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额分别为751吨和806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总额分别为0.07和0.10吨二氧化碳当量/吨成品[54] - 2021年和2020年范围1直接排放分别为421吨和274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燃料消耗分别为118吨和142吨,制冷剂消耗分别为303吨和1323吨[54] - 2021年和2020年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分别为303吨和520吨二氧化碳当量,电力消耗分别为303吨和520吨[54] - 2021年和2020年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分别为27吨和12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堆填区弃置废纸分别为24吨和6吨,淡水处理分别为2吨和4吨,污水处理分别为1吨和2吨[54] - 2021年和2020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分别为24吨和22吨,无害废弃物密度总量分别为0.002和0.003吨/吨成品[59] - 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274297千瓦时,较2020年的1372947千瓦时有所下降;能源消耗密度总量为118.22千瓦时/吨成品,较2020年的166.49千瓦时/吨成品下降[62] - 2021年耗水量总量为4316立方米,较2020年的10261立方米减少约58%;耗水密度总量为0.40立方米/吨成品,较2020年的1.24立方米/吨成品下降[64] - 2021年包装材料消耗总量为22吨,较2020年的24吨有所下降;包装材料消耗密度总量为0.002吨/吨成品,较2020年的0.003吨/吨成品下降[66] - 2021年收益为106,706千港元,2020年为154,078千港元[187] - 2021年毛利为13,248千港元,2020年为19,225千港元[187] - 2021年除所得税前亏损8,560千港元,2020年亏损3,572千港元[187] - 2021年年度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为8,244千港元,2020年为4,746千港元[187] - 2021年总资产为145,582千港元,2020年为160,503千港元[187] - 2021年总负债为52,311千港元,2020年为58,988千港元[187] - 2021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3800万港元[164] - 最大客户占本年度收益总额约10.3%(2020年3月31日约8.5%),五大客户合共占约35.5%(2020年3月31日约37.1%)[165] - 最大供应商供应额占本年度采购总额约53.0%(2020年3月31日约48.5%),五大供应商供应额占约76.2%(2020年3月31日约68.5%)[165] 亏损原因 - 2021年亏损主要归因于收益减少及毛利降低[10] 行业展望与公司策略 - 公司预计餐饮服务行业经营压力可能持续,直至全球传染率得到控制[8] - 公司将制订策略维持市场地位,巩固品牌定位,扩大不同分销渠道影响力[8] - 公司将密切监控市场状况、探索蔬菜水果新供应源、微调产品结构及实施成本管理措施[11] - 公司将继续扩展及优化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11] 上市情况 - 公司股份2016年在联交所GEM上市,2019年转板至联交所主板上市[11] - 公司认为上市可提升形象和认可度,转板可扩充投资者群和提升企业形象[1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0年3月31日无[28]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公司将不时审阅并保留修改权[150][151] - 集团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及财务状况载于年报第75至128页,董事不建议派末期股息[152] ESG管理 - 集团就ESG问题采取由上而下管理方法,董事会负责监督及制定ESG策略[34] - 集团透过调查及讨论与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以回应其关注问题[38] -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产生约361.7千克氮氧化物、约0.7千克硫氧化物及18.53千克颗粒物[47] -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相关燃料消耗直接排放约118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2020年3月31日约为142吨[49] - 公司目标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每年为股东带来理想回报[46] - 公司已就ESG问题制定适当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披露内容符合ESG报告指引规定[44]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环境保护相关法例,报告期内无重大不合规事宜[46] - 公司采取绿色物流管理、优化运输路线等措施减少汽车废气排放[47] - 公司根据多种因素评估制冷剂,定期检查制冷系统并购置管道绝缘装置[50] - 公司鼓励员工采取关灯、启动备用模式等措施限制电力消耗[51] - 公司鼓励雇员采用电子方式减少纸张消耗,设置回收箱收集可循环纸张[52] - 公司使用再生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取措施减少用水[53] - 报告期内公司无商务航空旅行纪录[54] - 公司严格规管有害废弃物的暂存、处理及弃置,报告期内有害废弃物总量及密度总量均为无[58] - 公司推广源头减废、再用、清洁再造及回收,减少在堆填区弃置废物[59] - 公司制定环境政策及措施,提高能源效益及减少能源消耗,优先采购高能源效益等级电器设备[6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等多个层面及对应关键绩效指标[104][105] - 雇佣层面涉及薪酬、招聘、晋升等政策及按性别等划分的雇员总数和流失比率等关键绩效指标[106] - 健康及安全层面有关提供安全工作环境政策及因工作死亡人数、工伤损失工作日数等关键绩效指标[106] - 发展及培训层面有提升雇员知识技能政策及按性别和雇员类别划分的受训雇员百分比关键绩效指标[107] - 劳工准则层面涉及防止童工或强制劳工政策及相关检讨和消除违规情况的措施[107] - 供应链管理层面有管理供应链环境及社会风险政策及按地区划分的供应商数目等关键绩效指标[10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涉及产品责任、反贪污、社区投资等层面及相关关键绩效指标[108][109] 雇员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共聘用81名雇员[73] - 雇员按性别划分,男性35人占43%,女性46人占57%[72] - 雇员按年龄组划分,30岁或以下7人占9%,31至40岁16人占20%,41至50岁18人占22%,51岁或以上40人占49%[74] - 雇员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69人占85%,兼职12人占15%[76] - 雇员按雇员类别划分,董事2人占2%,高级管理层4人占5%,中级管理层4人占5%,一般员工71人占88%[77] - 雇员流失率按性别划分,男性为31%,女性为28%[78] - 雇员流失率按年龄组划分,30岁或以下为14%,31至40岁为38%,41至50岁为39%,51岁或以上为25%[78] - 报告期内集团雇员共接受72小时培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董事占6.8%,高级管理层占1.1%,中级管理层占18.2%,一般员工占73.9%[87] - 报告期内集团呈报工伤事故1例,累计损失天数27天,无重大安全工伤事故[83] - 集团为平等机会雇主,招聘、薪酬等基于客观评估,不容忍工作场所性骚扰或欺凌行为[80] - 集团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加强管理层与员工关系,鼓励员工就业务等提供意见[81] - 集团制定职业健康及安全政策,成立健康、安全及环境委员会[82] - 集团为应对疫情加强办公室健康及安全预防措施,要求员工和访客佩戴口罩等[84] - 集团建立培训管理系统,鼓励员工参加多元化培训项目[85] - 工作超三个月的合格雇员可参加外界培训计划,集团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86] - 集团制定与童工和强迫劳动相关政策程序,无重大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况[88] - 集团鼓励员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提供工伤保险、有薪年假等福利[79] 供应商管理 - 公司2021年共有68间供应商,其中香港占比59%、中国占比10%、亚洲占比5%、澳洲及纽西兰占比12%、欧洲占比7%、美洲占比4%、非洲占比3%[90][91] - 公司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健康及安全标准的产品与服务,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90] 质量与安全管理 - 公司为能源、水及包装材料的使用制定政策及程序,以实现原料有效利用[92] - 公司在食品加工运营中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措施,制定产品责任政策[93] - 公司食品加工厂获HACCP认证及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认证[94] - 公司成立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多项食品安全相关工作[95] - 公司报告期内因安全及健康原因对服务及产品的召回及投诉记录为零[97] - 公司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实施资料系统安全措施[98] - 公司禁止贪污活动,报告期内无重大违反贿赂等法律法规行为[101] - 公司鼓励各方通过保密渠道举报利益冲突等事件,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向董事会汇报一次相关调查结果[102] 慈善捐赠 - 报告期内公司向本地食物援助组织捐赠约2.8吨食品及果蔬,未来将继续寻求与外部组织合作[103]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慈善捐款约为23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约为5万港元[155] 公司治理结构 - 廖先生55岁,为集团创始人、主席及执行董事,负责业务整体策略管理及发展,有逾21年食品贸易及加工行业经验[110] - 胡女士38岁,为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负责监察集团营运等事务[111] - 黄先生44岁,为非执行董事,有金融及会计专业丰富经验[111] - 李女士43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有逾16年经验[112] - 吴先生35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及会计方面有逾11年经验[112][113] - 罗先生60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就集团策略等事宜提供独立判断及建议[113] - 胡巧琴为集团采购总监,负责采购食材及原材料[115] - 郑林彪为集团质量控制总监,负责监管集团质量控制[116] - 严秀屏为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在会计等方面累积逾12年经验[117] - 罗先生担任多个社会职务,同时为公司相关事务参与者[114]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廖子情、胡淑君,非执行董事黄忠扬,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安梨、吴褀敏、罗少杰[1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董事会三分之一成员,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最低比例[122] - 主席廖先生与行政总裁胡女士角色区分,平衡权力分布[126] - 全体董事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参加香港董事学会举办的董事培训研讨会[128]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审核三个委员会,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22 12:0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4,19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4,374千港元下降35.77%[3] - 2020年同期毛利为8,097千港元,较2019年的11,719千港元下降30.91%[3] - 2020年经营溢利为1,169千港元,而2019年为经营亏损786千港元[3] - 2020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161千港元,2019年则为亏损1,239千港元[2][3] - 2020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1港仙,2019年则为亏损0.10港仙[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货品及服务销售收益为5419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84374千港元[1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272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94千港元[1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开支为55,752千港元,较2019年的85,254千港元有所下降[19] - 同期融资成本净额为618千港元,2019年为320千港元[21] - 所得税开支为339千港元,2019年为193千港元[2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5千港元,2019年亏损1,233千港元[2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1港仙,2019年每股亏损0.10港仙[2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54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5.8%[4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为46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6.6%[4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8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8%;毛利率约为14.9%,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4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约为27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约为94000港元[4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行政开支约为9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4.8%[4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溢利约2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20万港元[43][5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0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0,712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83,105千港元下降2.88%[5] - 2020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77,250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77,398千港元下降0.19%[5] - 2020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157,962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60,503千港元下降1.58%[5] - 2020年9月30日权益总额为101,67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01,515千港元增长0.16%[5] - 2020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56,28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58,988千港元下降4.58%[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32,075千港元,较年初的33,622千港元有所减少[28] - 于一间合营企业的权益截至2020年9月30日为668千港元[29] - 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为29,629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31,902千港元[35] - 2020年9月30日银行借贷总额约46026000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约48536000港元减少[36][37] - 2020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594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7965千港元减少[38] - 2020年9月30日,集团借贷约460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约485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67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约3280万港元)[57] - 2020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5.4%(2020年3月31日约为47.8%)[58] - 2020年9月30日,集团就银行融资抵押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约588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约5990万港元)[58] - 2020年9月30日,集团租赁承担约为12.7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约10.2万港元),无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62] 现金流量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52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717千港元[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164千港元[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2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891千港元[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670千港元,期初为32759千港元;2019年期末为23364千港元,期初为24702千港元[7]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16年10月13日在港交所GEM上市,2019年3月21日转往主板上市[8] 客户与业务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客户产生的收益占集团收益总额10%或以上[17] - 公司向逾580家客户门店供应食材,提供逾1300种食材[43]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0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期间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无重大财务影响[9][10] - 多项新订准则及修订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将在生效后应用并评估影响[1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19年9月30日:无)[63] 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0000千股,金额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260000千股,金额12600千港元[36]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2016年10月13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780万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动用约4720万港元,未动用60万港元[54][55] 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有83名雇员驻于香港(2019年9月30日90名),员工成本总额约890万港元(2019年9月30日约1200万港元)[62] 业务计划延迟 - 购置货车计划延迟,原计划购置7辆5.5吨冷冻货车及2辆5.5吨非冷冻货车,实际购置5辆冷冻货车及2辆非冷冻货车[53] - 招聘分销员工计划延迟,原计划招聘18名[53] - 改善销售渠道因修改现有应用系统时间超出预期而进展受影响[53] 股权结构 - 廖先生和胡淑君女士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7.2亿股相关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57.14%[64] - Classic Line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2亿股相关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7.14%[66] 证券交易与合规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内,公司董事等无进行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6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内,全体董事遵守规定交易标准,无不合规事件[69] 购股计划 - 公司根据2016年9月26日决议案采纳购股计划以吸引和挽留人员[70] - 购股计划下因所有购股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数上限不得超上市时已发行股份10%,该上限可经股东批准更新[71] - 因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30%[71] - 截至授出日期12个月内,一名参与者获授购股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72] - 若向参与者授出购股将使12个月内相关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1%,须获股东批准且参与者及其联系人放弃投票[72] - 购股计划下向参与者授出购股权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1%,特定情况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须获独立股东批准,超上限须获股东大会批准[73] - 授出购股要约7日内可书面接纳,承授人接纳时每份购股付1港元,购股可在不超授出日起十年内行使,购股计划2016年9月26日起十年内有效[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股获授出、行使、届满或失效,无未行使购股[73] 人员变动 - 非执行董事黄忠扬2020年7月1日起任唐宫(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74]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健全企业管治常规原则,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认为遵守守则[75] - 审核委员会2016年9月26日成立,主席为吴褀敏,成员含李安梨和罗少杰,书面职权范围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7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审核委员会基本职务包括检讨财务资料等[7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未由核数师审核或审阅,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认为符合准则和规则且披露充足[76]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廖子情和胡淑君、非执行董事黄忠扬、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安梨、吴褀敏和罗少杰[77]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16 16:42
公司上市及转板情况 - 公司于2016年10月13日在联交所GEM上市,2019年3月21日转至主板上市[10] - 公司2019年3月21日已发行股份由联交所GEM转板至主板上市[13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采购、加工及供应食材,向逾480家客户门店供应逾1,300种食材[9] - 集团主要从事食材采购、加工及供应蔬菜及水果予全香港逾480间客户门店[41] - 公司向逾480家客户门店供应食材,提供逾1,300种食材[1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约154.1百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185.9百万港元[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净额约为4.7百万港元,2019年同期纯利约为16.1百万港元[5][9]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1.541亿港元,较2019年的约1.859亿港元减少约17.1%[11]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约1.349亿港元,较2019年的约1.42亿港元减少约5.0%[12]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192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4400万港元减少约56.4%;毛利率约12.5%,较2019年的约23.7%下降11.2个百分点[14]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行政开支约215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2350万港元减少约8.5%[15] - 融资成本从2019年的约50万港元增加约100.0%至2020年的约100万港元[16]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70万港元,2019年则为溢利约1610万港元[1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780万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动用约4620万港元,未动用约160万港元[20] - 2020年3月31日借贷约4850万港元(2019年为267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280万港元(2019年为2470万港元)[23] - 2020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7.8%(2019年为24.2%)[24] - 2020年3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5990万港元(2019年为5440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下的租赁土地及楼宇[25] - 2020年3月31日集团租赁承担约为10.2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87.2万港元[30] - 截至2019年及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员工成本总额分别约为2230万港元及2190万港元[31] - 2020年3月31日五大客户贸易应收款项占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5.4%,2019年3月31日为56.2%[3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就贸易应收款项减值计提拨备约72.1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约为9.5万港元[32] - 2020年3月31日集团100%的金融负债自各报告期末起计未来12个月内到期或附带按要求偿还条款,2019年3月31日为100%[34] - 2020年3月31日集团金融负债的78.7%于各报告期末起1年后到期,2019年3月31日为66.7%[34] - 2020年收益为154,078千港元,较2019年的185,939千港元有所下降[180] - 2020年毛利为19,225千港元,较2019年的43,955千港元大幅减少[180] - 2020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572千港元,而2019年溢利20,353千港元[180] - 2020年本年度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为4,746千港元,2019年为溢利16,059千港元[180] - 2020年总资产为160,503千港元,较2019年的150,736千港元有所增加[180] - 2020年总负债为58,988千港元,较2019年的39,675千港元有所上升[18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54,078千港元,较2019年的185,939千港元有所下降[196] - 2020年毛利为19,225千港元,2019年为43,955千港元[196] - 2020年经营亏损2,864千港元,2019年经营溢利20,863千港元[196] - 2020年融资成本净额为562千港元,2019年为508千港元[196] - 2020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572千港元,2019年溢利20,353千港元[196] - 2020年年内亏损4,746千港元,2019年溢利16,059千港元[196] - 2020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7港仙,2019年盈利为1.25港仙[196] - 于2020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3,105千港元,2019年为84,073千港元[198] - 于2020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77,398千港元,2019年为66,663千港元[198] - 于2020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160,503千港元,2019年为150,736千港元[198] - 2020年3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为2379千港元,2019年为1261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425千港元,2019年为6322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540千港元,2019年为5318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借贷为48536千港元,2019年为26650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即期所得税负债为105千港元,2019年为124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租赁负债为3千港元,2019年为0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79千港元,2019年为1261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6609千港元,2019年为38414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为58988千港元,2019年为39675千港元[199] - 2020年3月31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160503千港元,2019年为150736千港元[199] 公司经营策略及应对措施 -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对下半年在香港及澳门的扩张机会采取审慎态度[4] - 公司实施加强应收款项控制、审查采购流程等措施降低营运成本[4] - 公司预计食品服务行业经营压力或继续加大,将密切监控市场并调整营运[7] - 公司将探索零售行业及OEM服务以扩大服务范围和产品种类[7]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市场、探索新供应源、微调产品结构及实施成本管理措施[10] 公司环境、社会目标及相关情况 - 公司环境目标包括加入环境友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43] - 公司社会目标涵盖尊重雇员权利、注重职业安全等[43] - 公司制定减少设施耗电政策,提倡降低非生产时间电力利用[55] - 报告期内公司共耗用825,390千瓦电力,2019年为741,708千瓦[55] - 报告期内公司耗用5,056升汽油及46,580升柴油,2019年为2,820升汽油及59,244升柴油,汽油及柴油消耗变化因重新指定交付路线[56] - 报告期内公司估计消耗水总量为10,261立方米,2019年为6,120立方米,水消耗增加因葵涌新生产工厂自2019年1月起运作[57] - 报告期内公司耗用24吨包装材料,与2019年持平,主要包括包装袋及纸箱[59] - 报告期内公司因营运相关燃料消耗直接排放142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2019年为158吨;排放447.7千克氮氧化物、0.8千克硫氧化物及1.3千克颗粒物,2019年分别为544.0千克、1千克及1.5千克[61]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41千克制冷剂(R - 404A)排放,2019年为52千克,温室气体当量排放约为133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为170吨[63] - 报告期内公司与电力消耗相关的温室气体当量排放为520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为467吨[64] - 报告期内公司共消耗1.2吨纸张,2019年为2.1吨,产生5.8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2019年为10.2吨[6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有商务旅行纪录[65]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无害废弃物22吨,2019年为30吨[69] - 2018 - 2019年能源消耗总计5059吉焦,2019 - 2020年为4948吉焦[71] - 2018 - 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总计808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 - 2020年为806吨二氧化碳当量[72] - 2018 - 2019年氮氧化物排放544.0千克,2019 - 2020年为447.7千克[73] - 2018 - 2019年所生产无害废弃物总计30吨,2019 - 2020年为22吨[74] - 2018 - 2019年耗水量6120立方米,2019 - 2020年为10261立方米[75] 公司雇员情况 - 2020年3月31日集团有77名雇员驻于香港,2019年3月31日为98名[3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77名[78] - 公司女性雇员40名,占比52%;男性雇员37名,占比48%[79] - 公司全职雇员69名,占比90%;兼职雇员8名,占比10%[79] - 公司<30岁雇员5名,占比7%;30 - 40岁15名,占比19%;41 - 50岁26名,占比34%;51 - 60岁23名,占比30%;>60岁8名,占比10%[79] - 报告期内集团员工共接受562个工时培训[86] - 培训按性别分布,男性占比55.4%,女性占比44.6%[86] - 培训按资历分布,董事占比39.5%,高级管理层占比1.2%,中级管理层占比16.7%,雇员占比42.6%[86] 公司安全、认证及政策情况 - 集团要求实体制定及记录安全政策程序,设定雇员安全目标并定期监控汇报[84] - 集团规定为雇员尤其是设备及工具操作员提供安全意识教育训练[84] - 集团要求雇员参加内外部培训课程,合格培训课程费用全或部分承担[85] - 集团禁止童工和强制劳动,遵守香港劳动法规[87] - 集团食品加工厂获HACCP认证及ISO 22000认证[89] - 集团制定反贪污政策,禁止雇员收受好处及相关不当活动[95] - 集团定期开展系统性欺诈风险评估,鼓励举报不当行为[95]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执行董事廖先生54岁,于食品贸易及加工行业拥有逾21年经验[97] - 执行董事胡女士37岁,2014年4月加入公司,曾担任销售及营销经理[98] - 非执行董事黄先生43岁,于金融及会计专业拥有丰富经验[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女士42岁,于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累积逾16年经验[1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先生34岁,于审计及会计方面拥有逾11年经验[10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先生59岁,自1991年2月以来担任世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101] - 高级管理层胡巧琴女士56岁,2005年9月加入公司,2010年1月晋升为采购总监[102] - 严秀屏37岁,2007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2010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2016年6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10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董事会认为公司于整个年度已遵守守则[10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已遵守且无不合规事件[108]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廖子情、胡淑君,非执行董事黄忠扬,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安梨、吴祺敏、罗少杰[110]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董事会三分之一成员,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比例[110] -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期限自2019年10月13日起初步为期三年[113] - 根据规定,目前三分之一的董事应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一次[113] - 廖子情及黄忠扬将在2020年9月8日举行的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董事职位并合资格膺选连任[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7 16: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利润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4,374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9,869千港元有所下降[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亏损786千港元,而2018年同期经营溢利7,715千港元[2] - 期内亏损1,239千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6,175千港元[2]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10港仙,2018年同期每股盈利0.48港仙[2]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货品及服务销售收益分别为84374千港元、89869千港元[21]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杂项收入分别为94千港元、354千港元[23]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按性质分类开支分别为85254千港元、82508千港元[24] - 2019年和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343千港元、207千港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分别为 - 23千港元、 - 1千港元,融资成本净额分别为320千港元、206千港元[26]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9.3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46.8万港元[2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23.3万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617.5万港元[29] - 2019年和2018年每股基本(亏损)/盈利分别为 - 0.10港仙和0.48港仙[29]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844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8990万港元减少约6.1%[52]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72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7050万港元增加约3.1%[53]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11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1930万港元减少约39.4%,毛利率约13.9%,较2018年同期约21.5%下降约7.6个百分点[54]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行政开支约126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1200万港元增加约5.0%[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于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4,320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84,073千港元略有增加[3] - 2019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2,763千港元,低于2019年3月31日的66,663千港元[3] - 资产总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150,736千港元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47,083千港元[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从2019年3月31日的111,061千港元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09,822千港元[4]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的1,261千港元增至2019年9月30日的1,316千港元[4]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的38,414千港元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35,945千港元[4] - 2019年9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8128.1万港元[33] - 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291.5万港元,3月31日为3769万港元[37] - 2019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1280万港元[39] - 2019年9月30日借贷总额为2575.9万港元,3月31日为2665万港元[39] - 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390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6322千港元有所减少[44][45] - 2019年9月30日经营租赁承担中不迟于一年为176千港元,迟于一年但不迟于五年为32208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有变化[46] - 2019年9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开支为122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0[47] - 2019年9月30日集团借贷约2580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267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340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约2470万港元)[63] - 2019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8%,2019年3月31日约为24.2%[64] - 2019年9月30日集团抵押物业账面净值约5350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5440万港元),抵押汽车账面净值为零[65] - 2019年9月30日集团租赁承担约20.8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87.2万港元),资本承担约12.2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无)[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17千港元,2018年为14714千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64千港元,2018年为9016千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91千港元,2018年为439千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338千港元,期初为24702千港元,期末为23364千港元;2018年增加净额为5259千港元,期初为16133千港元,期末为21392千港元[6] 公司上市与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16年4月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10月13日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2019年3月21日转往联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自2019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期间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8] - 多项新订准则及对准则所作修订已颁布但于2019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尚未生效,公司未提早采纳,正评估影响[9] - 公司于本期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引入全面模型识别租赁安排及会计处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10]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租赁付款分配至本金及利息部分,呈列方式改变[11] - 公司采纳经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准许之经修订追溯应用,准则应用于自2019年4月1日开始的期间[12] - 2019年4月应用于租赁负债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2.5%[13] - 2019年3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经审核)为872千港元,减去短期租约及低价值资产252千港元后,2019年4月1日已折现的经营租赁承担为604千港元,其中流动租赁负债557千港元,非流动租赁负债47千港元[15]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2019年4月1日使用权资产增加604千港元,流动租赁负债增加557千港元,非流动租赁负债增加47千港元[1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租赁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为 - 691千港元,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为 - 404千港元,变化影响为287千港元;折旧分别为 - 2303千港元、 - 2582千港元,变化影响为 - 279千港元;融资成本分别为 - 332千港元、 - 343千港元,变化影响为 - 11千港元;期内亏损分别为 - 1290千港元、 - 1293千港元,变化影响为 - 3千港元[17] 股息与股份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19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3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18年9月30日无)[73]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后按每股0.24港元平均价格回购2000万股股份,支付总收购价约480万港元,回购股份占紧随股份回购的已发行股本约1.56%[79] - 股份回购及注销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由12.8亿股减少至12.6亿股[7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9] 关联交易与管理层薪酬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向关联公司出售货品354千港元,向关联方购买货品49千港元[48] - 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薪酬为1618千港元,2018年为1605千港元[49] 公司业务与人员情况 - 公司向逾580家客户门店供应逾1300种食材[50] - 2019年9月30日集团有90名雇员驻于香港(2018年9月30日为88名),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1200万港元(2018年9月30日为1110万港元)[72] 公司股权结构 - 廖先生和胡淑君女士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7.2亿股相关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56.25%[76] - Classic Line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2亿股相关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6.25%[78] 公司合营企业投资 - 2019年10月公司间接合营企业中熙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20万港元代价收购快轩有限公司20%股本权益[74] 公司合规与管治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董事、控股股东等进行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8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规定交易标准,无不合规事件[8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股权计划无购股权获授出、行使、届满或失效,并无未行使购股权[82]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9月26日成立,认为集团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符合准则并已充足披露[84]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廖子情先生和胡淑君女士、非执行董事黄忠扬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安梨女士、吴褀敏先生和罗少杰先生[84] - 公司致力于达到及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85]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85] - 董事会认为公司于整个期间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5]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85] - 审核委员会须由最少三名成员组成,主席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审核委员会至少须包括一名具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相关财务管理专长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5]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6年10月13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780万港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已动用约4520万港元,未动用约260万港元[60][61]
中国万天控股(01854)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22 16:58
公司上市情况 - 2019年3月21日,公司股份成功轉板至聯交所主板上市,新股份代號為1854[6] - 公司於2016年10月13日在聯交所GEM上市,2019年3月21日經轉板上市於聯交所主板上市[12] - 公司股份于2019年3月21日由联交所GEM转往主板上市,自上市日期起直至年报日期,资本架构并无变动[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總收益約1.859億港元,2018年同期約為1.768億港元,營業額錄得增長[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純利約為1610萬港元,2018年同期約為2290萬港元[7][11] - 撇除轉板上市的專業費用約450萬港元,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經調整純利約為2060萬港元[7][1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經調整的純利較2018年同期減少約10.0%,主要由於毛利率下降及銷售及行政開支增加[11] - 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1.85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768亿港元增加约5.1%[13] - 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约1.4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323亿港元增加约7.3%[14] - 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44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460万港元减少约1.3%;毛利率约23.7%,较上一年度约25.2%下降约1.5个百分点[16] - 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行政开支约23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710万港元上升约38.0%[17] - 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约52.6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3万港元增加约22.3%[18] - 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6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290万港元下降约29.7%;经调整纯利约2060万港元,经调整纯利率约11.1%(上一年度约13.0%)[20] - 公司于2016年10月13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780万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已动用约4410万港元[24]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借贷约2670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179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470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1610万港元)[27] - 2019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24.2%(2018年3月31日:18.8%)[28]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5440万港元的物业(2018年3月31日:1850万港元)及零的汽车(2018年3月31日:9.3万港元)[29] - 2019年3月31日,集团经营租赁承担约为87.2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134.1万港元)[34]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有98名雇员驻于香港(2018年3月31日:87名),2018及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员工成本总额分别约为1850万港元及2230万港元[36] - 2019年3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贸易应收款项占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56.2%(2018年3月31日:55.3%)[37] - 2019年3月31日,集团100%的金融负债自各报告期末起计未来12个月内到期或附带按要求偿还条款(2018年3月31日:99.5%)[40] - 2019年3月31日,集团金融负债的66.7%于各报告期末起1年后到期(2018年3月31日:52.3%)[4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18年3月31日:无)[35]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18年3月31日:无)[3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就贸易应收款项减值计提拨备(2018年3月31日:无)[3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慈善捐款约为2000港元,2018年3月31日为24000港元[160] - 2019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权益持有人的储备约为4520万港元[166] - 集团最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9.1%,2018年3月31日为11.0%;五大客户合共占本年度总收益39.6%,2018年3月31日为41.4%[168] - 集团最大供应商的供应额占集团采购总额之41.9%,2018年3月31日为49.2%;五大供应商的供应额占本年度采购总额之69.4%,2018年3月31日为65.2%[16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00万港元及以下的有3人[174] - 2019年收益为185,939千港元,较2018年的176,841千港元增长5.14%[192] - 2019年毛利为43,955千港元,较2018年的44,590千港元下降1.42%[192] - 2019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0,353千港元,较2018年的27,523千港元下降26.05%[192] - 2019年本年度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6,059千港元,较2018年的22,861千港元下降29.75%[192] - 2019年总资产为150,736千港元,较2018年的130,688千港元增长15.34%[192] - 2019年总负债为39,675千港元,较2018年的35,653千港元增长11.28%[192] - 2019年集团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约为37,690,000港元,约为总资产总值的25%[19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向逾700家客戶門店供應食材,且向客戶提供逾1300種食材[11] - 葵涌工廠於2019年1月開始全面投入運作,全新生產設施旨在提高食品加工效率[8] - 集团主要经营一个业务分部,向香港超700间餐饮服务经营商门店提供食材采购、加工及供应服务[35][4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在香港从事食品加工及食材供应[153] - 公司向逾700家客户门店供应食材,提供逾1,300种食材[153] 环境及社会相关情况 - 公司将环境及社会考量纳入日常营运,有环境和社会目标及执行策略[48][49] - 环境及社会管理系统涵盖董事会指示、管理层执行等多方面[50] - 报告期内公司共耗用741,708千瓦的电力[56] - 报告期内公司耗用2,820升的汽油及59,244升的柴油[57] - 报告期内公司耗用6,120立方米的水[59] - 报告期内公司耗用包装材料24吨,全部由纸张组成[60] -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158吨,排放氮氧化物544千克、硫氧化物1千克、颗粒物1.5千克[63] - 报告期内公司制冷剂(R - 404A)排放52千克,温室气体当量排放约为170吨二氧化碳当量[64] - 报告期内与公司电力消耗相关的温室气体当量排放为467吨二氧化碳当量[66] - 报告期内公司共消耗2.1吨纸张,产生10.2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67]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30吨无害废弃物,其中约7吨已回收[71] - 2017 - 2018年能源消耗总计3499吉焦,2018 - 2019年为5059吉焦[73] - 2018 - 2019年汽油消耗98吉焦(2820升)[73] - 2017 - 2018年柴油消耗1454吉焦,2018 - 2019年为2292吉焦(59244升)[73] - 2017 - 2018年电力消耗2045吉焦(568000千瓦时),2018 - 2019年为2670吉焦(741708千瓦时)[73] - 温室气体排放总计从436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808吨二氧化碳当量[74] - 所生产无害废弃物总计从32吨降至30吨,其中送至堆填区从24吨降至23吨,回收从8吨降至7吨[75] - 耗水量从5976立方米增至6120立方米,耗水密度从0.155立方米/吨成品增至0.618立方米/吨成品[76] - 包装材料总计从27吨降至24吨,均为塑料,纸张为0吨,包装消耗密度总计从0.0007吨/吨成品增至0.0024吨/吨成品[76] - 气体排放密度总计从0.01吨二氧化碳当量/吨成品增至0.08吨二氧化碳当量/吨成品[74] - 范围1直接排放从112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327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从290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467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从34.5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13.9吨二氧化碳当量[74] - 弃置于堆填区的纸张废弃物从29.8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10.2吨二氧化碳当量[74] - 报告期内公司向本地食物援助组织提供约14吨水果及蔬菜捐赠[98]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廖先生53岁,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5月27日调任为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在食品贸易及加工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100] - 胡女士36岁,于2016年5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2014年4月加入集团担任销售及营销经理[100][101] - 黄先生42岁,于2016年5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拥有金融及会计专业丰富经验[102] - 李安梨41岁,2016年9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累积逾15年经验[103] - 吴褀敏33岁,2016年9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及会计方面拥有逾10年经验[103][104] - 罗少杰58岁,2016年9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胡巧琴55岁,2005年9月加入集团任采购经理,2010年1月晋升为采购总监[107] - 郑林彪62岁,2005年9月加入集团任库存经理,2005年10月晋升为质量控制总监,在质量控制方面拥有逾10年经验[108] - 严秀屏36岁,2016年6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在会计、审核及财务管理方面累积逾10年经验[10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雇佣员工总数为98名[79] - 员工中兼职11人占11%,全职87人占89%;女性54人占55%,男性44人占45%[80] - 年龄方面,不超过30岁6人占6%,30 - 40岁32人占33%,41 - 50岁31人占32%,51 - 60岁18人占18%[80]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认为全年已遵守守则[11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间已遵守且无不合规事件[114] - 董事会职责包括监督公司重大事宜、履行企业管治职责等[115]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15]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比例[117] -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期限自2016年10月13日起初步为期3年[120] - 根据规定,三分之一的董事应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一次[120] - 胡女士及罗先生将于2019年8月2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退任董事职位并合资格膺选连任[120] - 全体董事于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参加由陈冯吴律师事务所举办的董事培训研讨会[125] - 董事会已成立薪酬、提名及审核三个董事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26] - 薪酬委员会于2016年9月26日成立,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女士[12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已审阅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及酬金,认为属公平合理[128] - 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9月26日成立,主席为廖先生[129] - 提名委员会将参考2018年12月28日采纳的董事会提名政策甄选及推荐董事候选人[130]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9月26日成立,年内举行4次会议[134][135] - 全体董事自上市至2019年3月11日止年度,廖子情先生、胡淑君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7/7)[136] - 黄忠扬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83.3%(5/6)[136] - 李安梨女士、吴祺敏先生、罗少杰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