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依波路(01856)
icon
搜索文档
依波路(01856) - 盈利警告
2025-08-22 21:1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分內容所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ERNEST BOREL HOLDINGS LIMITED 依 波 路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1856) 盈利警告 本公告乃依波路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香港法例第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作出。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通知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根據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預期本集團於 該期間將錄得約港幣21.8百萬元的淨虧損,相較於2024年同期約港幣5.3百萬元的淨 虧損有所擴大。預期虧損主要由於消費市場情緒疲弱、經濟復甦緩慢及消費者信心 脆弱所致。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客戶的訂單量趨於保 ...
依波路(0185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18 16:31
与冠城集团产品交易 - 与冠城集团产品交易2023财年实际金额为640,000港元(年度上限9,500,000港元)[7] - 与冠城集团产品交易2024财年实际金额为5,880,000港元(年度上限9,500,000港元)[7] - 冠城集团产品交易2025财年设定年度上限9,500,000港元[7] 与冠城集团服务交易 - 与冠城集团服务交易2023财年实际金额为484,000港元(年度上限500,000港元)[7] - 与冠城集团服务交易2024财年实际金额为500,000港元(达到年度上限)[7] - 冠城集团服务交易2025财年设定年度上限500,000港元[7] 与俊光集团加工服务交易 - 与俊光集团加工服务交易2023年12月实际金额为1,792,000港元(期间上限4,000,000港元)[13] - 与俊光集团加工服务交易2024年1-9月实际金额为3,615,000港元(期间上限10,000,000港元)[13] 框架协议有效期 - 与冠城集团产品及服务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4] - 与俊光集团加工服务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9月30日[9] 冠城集团与同系附属公司交易 - 冠城集团与同系附属公司销售货品交易总额为2,719千港元,其中最大交易方为Montres Corum Sàrl达875千港元[15] - 冠城集团与同系附属公司租赁支出为546千港元,租赁收入为300千港元[15] - 冠城集团根据产品及服务主框架协定进行的交易总金额为3,620,000港元[16] 俊光集团与关联公司交易 - 俊光集团与关联公司销售货品交易总额为6,121千港元,其中最大交易方为俊光实业有限公司达3,965千港元[17] - 俊光集团与关联公司采购货品交易总额为268千港元[17] - 俊光集团加工服务交易总金额为6,385,000港元[17] 关联公司销售额 - 深圳市冠城金熹表业有限公司2024年1-9月销售额为1,809千港元,10-12月为299千港元[17] - 俊光实业有限公司2024年1-9月销售额为3,965千港元,10-12月为2,255千港元[17] 关联交易披露 - 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4、34及35[18] - 持续关联交易已按上市规则第14A章履行披露义务[19]
依波路(01856)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6 18:1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分內容所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ERNEST BOREL HOLDINGS LIMITED 依 波 路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依波路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謹訂於二零 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星期四)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批准本 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以及考慮派 發中期股息(如有)。 承董事會命 依波路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 Teguh Halim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六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下列成員: 執行董事: Teguh Halim先生及孔樂先生 非執行董事: 熊鷹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余志傑先生、吳梓爗先生及項婷女士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1856) ...
依波路(0185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08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依波路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85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本月底法定/註 ...
依波路(0185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5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营业额约993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约1.65亿港元减少[10] - 2024财政年度毛利率约8.7%,较2023财政年度的约52.8%下降[10] - 2024财政年度毛利约86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约8710万港元降低[10]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79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溢利约1890万港元[10] - 2024财政年度每股亏损约13.31港仙,2023财政年度为每股盈利约5.30港仙[10]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宣派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23财政年度也无股息[10] - 公司2024财年收入约9930万港元,较2023年约1.65亿港元下跌约39.8%[30][36] - 2024财年公司毛利约860万港元,较2023年约8710万港元下跌约90.1%,毛利率从约52.8%降至约8.7%[30][42] - 2024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790万港元,2023年为应占利润约1890万港元[30]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财年约7790万港元增加约16.3%至2024财年约9070万港元[41] - 其他收益由2023财年约4420万港元减至2024财年约3890万港元,减少约530万港元[43] - 2024年商誉、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分别为2692.6万港元、140.7万港元及173.2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338.9万港元、无及无[44] - 分销开支由2023财年约5620万港元降至2024财年约2650万港元,下降约2970万港元或约52.8%[53]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5040万港元升至2024财年约6000万港元,增加约960万港元或约19.0%[54] - 融资成本由2023财年约93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约1000万港元,增加约70万港元或约7.3%[55] - 2024财年公司亏损约4790万港元,2023财年利润约1890万港元[56] - 存货由2023年12月31日约3.248亿港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约2.881亿港元,减少约3670万港元[5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由2023年12月31日约1.347亿港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约1.435亿港元,增加约880万港元;应付款由约6720万港元增至约6780万港元,增加约50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331.5%,2023年约为190.3%[59] - 2024年12月31日,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为500万港元[59][63] 公司股权结构 - Teguh Halim先生透过冠城全资附属公司及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国际名牌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7.14%股权[1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传统手表业务受中国市场影响大,总销售量跌幅较大[12] - 公司自去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中旬初现成效[12] - 公司智能手表制造业销售额较去年上升,但受关税及地缘政治影响,客户下单态度变保守[13] - 中国市场2024财年收入约8190万港元,较2023年约1.318亿港元减少约37.9%,占总收入约82.5%[32][38] - 港澳市场2024财年收入约1120万港元,较2023年约560万港元增加约100.5%,占总收入约11.3%[33][39] - 其他市场(主要为欧洲)2024财年收入约340万港元,较2023年约210万港元增加约62.7%,占总收入约3.4%[34][40] - 其他亚洲市场(主要为泰、越、韩)2024财年收入约28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2.8%[34][40] - 越南市场2024财年收入15.1万港元,较2023年1835.1万港元减少约99.2%[37] 公司销售点分布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超688个销售点,其中中国约580个、港澳约34个、其他市场74个[30][32][33][34]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5年钟表产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市道低迷,中国市场消费恢复动能低于预期[71] - 2025年集团重点清理库存,利用库存重新设计推出市场[72] - 2025年推出全新门店柜台形象设计,采取购表赠礼等促销活动[73] - 2025年计划国内市场清库存、改造款,海外市场研发新品[74] - 线上力争扩大销售规模,线下以促销活动提升门店销量[75] - 2025年尝试开拓迪拜市场业务,加强新加坡免税店销售及形象更新[77] - 加强集团内营销整合,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78]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为企业管治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84] - 公司全体董事在2024财政年度完全遵守标准守则规定的标准[85]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7] - 公司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期满自动重续[89] - 公司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三年,期满自动重续[90] - 董事会于2014年6月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目前成员由3男2女组成[91] - Teguh Halim先生身兼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两职,虽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会认为适宜[92] - 董事会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余志杰先生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93] - 公司安排适合及充足保险保障董事因企业活动被诉的责任[95]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董事会成员组成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96] - 本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Teguh Halim先生、林黎女士、熊鹰先生、陈丽华女士、张斌先生出席率为100%,杜振基先生、余志杰先生出席率为50%[97]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为余志杰先生、陈丽华女士,余志杰先生任主席[100][101]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为余志杰先生、陈丽华女士、Teguh Halim先生,余志杰先生任主席[102][10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成员为Teguh Halim先生、余志杰先生、陈丽华女士,Teguh Halim先生任主席[108] - 杜振基先生于2024年6月11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余志杰先生于2024年6月11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张斌先生于2025年3月4日离世[98]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提供外聘核数师推荐意见、审阅财务报表等[100]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提供薪酬政策推荐意见、检讨薪酬等[102]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推荐董事候选人等[106]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10] - 公司于2017年3月29日成立执行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目前两委员会均有两名成员,本年度均未举行会议[110][112][111][113] - 公司企业管治职能由董事会及执行委员会执行,本年度董事会进行了多项检讨工作[114] - 董事会负责编制公司及集团各财政年度财务报表,不知悉使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受重大质疑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16] - 本年度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制度进行年度检讨,审核委员会主席提供改进建议[118] - 本年度公司续聘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独立核数师,审核及非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总额为1132千港元[120] - 公司秘书纪少樱女士本年度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2] - 公司于2018年12月21日批准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决定股息时会考虑多项因素[123][124] - 公司已在联交所及自身网站刊登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125] - 公司致力于与股东及投资者保持沟通,重大事务在股东大会提呈独立决议案表决,投票结果将公布[126]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以上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应在要求递呈后两个月内举行[127] - 股东可将查询及关注事项发至董事会,公司秘书会传递相关事宜[128]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公司于201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手表业务及拓展智能手表配件制造业务[130] - 董事会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企业风险评估,关注公司可持续发展[131] - 公司识别出员工权益等关键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进行管理[132] - 本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35] - 报告集中于公司“瑞士制造”手表业务及智能手表加工厂,范畴与上财年相同[136]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的指引编制,遵守“不遵守就解释”条文[137]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项汇报原则[138] - 董事会承担监督及汇报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等主要责任[139] 公司环境指标数据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12.9公斤,2023年为19.14公斤;二氧化硫2024年排放0.13公斤,2023年为0.19公斤;颗粒物2024年排放1.16公斤,2023年为1.71公斤[147] - 2024年集团排放温室气体合共84.38吨二氧化碳等量,密度为每只手表0.0056吨二氧化碳等量[148] - 2024年范围1固定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74吨二氧化碳等量,2023年为18.86吨;2024年汽车燃料排放量为23.77吨二氧化碳等量,2023年为35.18吨;2024年范围2用电排放量为60.1吨二氧化碳等量,2023年为70.84吨[149]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计96.61吨二氧化碳等量,2023年为124.88吨;2024年密度为每只手表0.0056吨二氧化碳等量,2023年为0.0083吨[149] - 2024和2023财政年度生产石英表及机械表的数量分别为10,187和15,078[153] - 公司办公室位于香港、中国大陆及瑞士,主要排放物和废物来自电力、水、纸张及包装材料使用[146] - 公司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少数客运车辆燃料消耗,认为车辆排放对各国整体空气污染影响不大[147] - 公司瑞士车间以及中国车间生产主要是手表和配件组装,运营中不产生有害废物或工业污染物,旧手表电池由第三方回收公司回收[150] - 公司业务产生的非危险废物主要是纸张及包装材料,采取员工电脑预设双面打印等行动防止纸张浪费[151] - 2024年度整体资源使用量上升,因加入新收购手表加工厂的消耗量,后续将通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环保节约意识[154] - 2024年电力消耗150,295.7千瓦 时,密度为每只手表9.62千瓦 时;2023年消耗222,437.6千瓦 时,密度为每只手表14.75千瓦 时[155] - 2024年汽车燃料消耗10,423.4公升,密度为每只手表0.66公升;2023年消耗15,426.6公升,密度为每只手表0.97公升[155] - 2024年固定燃料消耗5,682.3公升,密度为每只手表0.37公升;2023年消耗8,409.8公升,密度为每只手表0.55公升[155] - 2024年饮用水和自来水消耗95.16立方米,密度为每只手表0.0076立方米;2023年消耗140.84立方米,密度为每只手表0.009立方米[155] - 2024年纸消耗63.6公斤,密度为每只手表0.042公斤;2023年消耗941.41公斤,密度为每只手表0.062公斤[155] - 2024年纸箱、塑料及其他包装物料消耗20,317.1公斤,密度为每只手表1.34公斤;2023年消耗30,069.2公斤,密度为每只手表1.99公斤[155] - 至2028年将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耗密度均降低10%[162] 公司社会层面指标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682人,2023年12月31日为438人[165] - 2024年香港、中国大陆、瑞士雇员流失率分别为5.4%、83.8%、10.8%[166] - 2024年因工伤造成的损失日数为11.5天,与工作有关的死亡人数为0[168] - 受訓員工中男性佔比59.8%,女性佔比40.2%,男女平均已完成培訓時間均為2小時[170] - 中級管理層或以上員工培訓佔比25%,其他員工培訓佔比74.7%,平均已完成培訓時間均為2小時[170] - 回顧年內公司在香港有40個供應商,中國大陸有48個,瑞士有5個,共93個供應商[175][176] - 回顧年度無任何產品因安全和健康理由被召回銷售或裝運[182] - 回顧年度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無接獲重大投訴[183] - 公司所有新員工須參加入職培訓,培訓部門持續為銷售人員提供在職培訓[169] - 公司根據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進行人力資源活動,提供具競爭力薪酬、醫療保險、年終獎、年假、特別休假及購表員工
依波路(0185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营业额约99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1.65亿港元减少[4] - 2024财年毛利率约8.7%,较2023财年的约52.8%下降;毛利约8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8710万港元下降[4]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790万港元,2023财年为溢利约1890万港元[4] - 2024财年每股亏损约13.31港仙,2023财年为每股盈利约5.30港仙[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365亿港元,较2023年的5.7111亿港元减少[6] - 2024年商誉归零,2023年为2.7934亿港元[6] - 2024年存货为2.88123亿港元,较2023年的3.24784亿港元减少[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09881亿港元,较2023年的3.93243亿港元增加[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01905亿港元,较2023年的1.67792亿港元减少[7] - 2024年除所得税后亏损47,938千港元,2023年溢利18,871千港元[15][17] - 2024年总资553,001千港元,总负债451,096千港元;2023年总资产656,004千港元,总负债488,212千港元[15][17] - 2024年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入81,884千港元,2023年为131,849千港元[19] - 2024年非流动资(不包括递延税项资产及金融工具)80,451千港元,2023年为144,436千港元[19]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38,888千港元,2023年为44,230千港元[2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48,289千港元,2023年溢利17,483千港元[15][17] - 2024年确认开支之存货成本90,656千港元,2023年为77,932千港元[21] - 2024年员工成本总计60,441千港元,2023年为57,041千港元[2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793.8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1887.1万港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6025.8万股,2023年为35614.8万股[2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5.2023亿港元,2023年为13.954亿港元;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13.4965亿港元,2023年为12.5425亿港元[2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末结余1705.8万港元,2023年为1411.5万港元[28] - 2024年商誉成本4031.5万港元,2023年为4132.3万港元;2024年累计减值亏损4031.5万港元,2023年为1338.9万港元[29] - 2024年金熹现金产生单位确认全额减值亏损2692.6万港元,2023年为1338.9万港元[30] - 2024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2471.8万港元,2023年为3241万港元;2023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负债非流动部分4490.5万港元[3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778.8万港元,2023年为6724.7万港元,贸易采购信贷期30至90天[34] - 2024年末无应付董事款项,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本金748万港元,2023年为340万港元[36] - 2024年公司拥有超688个销售点,依波路收入约9930万港元,按年下跌约39.8%,毛利约860万港元,毛利率约8.7%,2024财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790万港元[38]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拥有约580个销售点,收入约819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7.9%,占总收入约82.5% [40] - 2024年公司在香港及澳门拥有约34个销售点,收入约112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00.5%,占总收入约11.3% [41] - 2024年公司在其他市场拥有74个销售点,收入约34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62.7%,占总收入约3.4%;其他亚洲市场收入约280万港元,占2024财年总收入约2.8% [42] - 公司收入从2023财年约1.65亿港元下降约39.8%至2024财年约9930万港元[43] - 销售成本从2023财年约7790万港元增加16.3%至2024财年约9070万港元[48] - 毛利从2023财年约8710万港元减少约7840万港元或90.1%至2024财年约860万港元,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52.8%降至2024财年约8.7%[4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在2024财年为约4790万港元,2023财年则为利润约1890万港元[54]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约3.248亿港元减少约367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881亿港元[55]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约1.347亿港元增加约88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1.435亿港元,应付款项从约6720万港元增加约50万港元至约6780万港元[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331.5%(2023年约190.3%)[58] - 2024年12月31日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为500万港元)[57][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42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4名增加约24.9%,总员工成本从2023财年约5700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约6040万港元[6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宣派2024财年的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股息[4]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无已派或建议派付股息[24]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2024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87]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公司两个年度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瑞士所得税直接联邦税税率8.50%,州及市镇税税率7.2%[22] - 瑞士联邦预扣税按瑞士附属公司溢利分派的35%税率缴纳,中国附属公司税率25%,公司两个年度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23] 溢利补偿相关 - 2023年溢利补偿公平值收益4400万港元已确认,2023年溢利补偿于2024年结清[32] - 公司预计金熹集团2024和2025年度经审核除税后溢利均少于3000万港元,2024年相关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5071.5万港元,2023年相关金融负债公平值收益887.1万港元;2024年2025年溢利补偿相关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1890.8万港元,2023年相关金融负债公平值收益1232.1万港元[33] - 2024年溢利补偿结算将扣除未支付的股份及现金代价,余额以现金垫款及往来账抵销[3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手表业务收入38,008千港元,智能手表制造业务收入61,272千港元,总计99,280千港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111,983千港元、53,011千港元,总计164,994千港元[15][17][21] - 2024年客户乙收入21,842千港元,客户丙收入12,263千港元;2023年客户甲收入16,708千港元[20] 业务发展策略 - 2024年集团重点清理库存,推动库存流转,同时致力于传统手表设计创新[71] - 2024年推出全新门店柜台新形象设计,寄新品资讯及畅销款目录至全国门店及经销商[72] - 2025年计划国内市场以清库存、改造款为主,将研发资源和精力放在海外市场[73] - 线上业务力争扩大销售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售利润、加大现金流周转[74] - 线下业务以促销推广活动为主,提升门店装饰效果,增加促销礼品[74] - 本年度尝试开拓迪拜市场业务,加强新加坡免税店销售及品牌形象更新[76] 公司考核制度 - 对各销售部门实施严格绩效考核,考核开票、回款、利润三大指标[83] - 职能部门实施综合考核制度,按部门贡献进行激励[83] 股份交易情况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股份[86]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据获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认可[89] - 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本初步公告工作不属核证工作,未发出核证意见[89] 信息披露与年报发布 - 本年度业绩公告可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阅览[90] - 公司将适时上传或寄发2024财政年度年报予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发[90]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Teguh Halim先生及林黎女士[90]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非执行董事熊鹰先生[90]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余志杰先生及陈丽华女士[9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目前由两名成员组成,未达上市规则规定的最少三名[81] 重大事项情况 - 2024财年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62][64]
依波路(0185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07
财务业绩 - 2024财年上半年收益约4010万港元,较2023财年上半年的约8250万港元减少约51.4%[7][8] - 2024财年上半年毛利率约48.5%,较2023财年上半年的约53.4%有所减少;毛利约1940万港元,较2023财年上半年的约4410万港元减少[7][8] - 2024财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30万港元,2023财年上半年则为纯利约130万港元[7][8] - 2024财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48港仙,2023财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0.36港仙[7] - 公司总收益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8250万港元减少约51.4%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4010万港元[14] - 手表业务收益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6130万港元减少约62.5%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2300万港元[15] - 2024财年上半年智能制造业务收入约为1710万港元[16]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3840万港元减少约46.3%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2060万港元[17] - 公司毛利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4410万港元减少约55.9%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194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53.4%降至约48.5%[20] - 2024财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纯损约为530万港元,2023财年上半年则为纯利约130万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0,0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2,542千港元下降51.45%[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9,44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4,109千港元下降55.91%[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6,711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为1,011千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5,337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1,271千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1.48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0.36港仙[50] - 2024年上半年手表业务收益为22,965千港元,智能制造业务收益为17,103千港元,总计40,068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1,339千港元、21,203千港元,总计82,542千港元[58][59]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后亏损为5,337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1,271千港元[58][5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韩国的收益为1,998千港元,东南亚为624千港元;2023年东南亚收益为14,519千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手表业务分部客户A的收益为0,来自智能制造业务分部客户B的收益为5,894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0,301千港元、14,757千港元[6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1,9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63千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81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62千港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484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39千港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为13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0千港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已扣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396千港元,2023年同期拨回3201千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337000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1271000港元[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袍金为20.5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90] 销售点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757个销售点[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有618个销售点,香港及澳门有37个,其他市场有102个[11][12]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业务重心从中国扩展至欧美及东南亚地区[9] - 公司努力强化网上销售平台,做好网上营销工作[9] - 公司将拓展海外地区的网上平台,通过海外展览会加强品牌宣传[10] - 公司销售团队将在产品研发、手表功能和设计上改革创新,使产品更多样化[10] - 公司将继续优化运营模式,做好库存管理和改善销售与库存比率以提升利润[9] - 未来集团将设计迎合目标客户的男、女及情侣对表系列[34] - 集团本年度增加名人博主推广产品,重整线上销售团队,增设国际市场团队[35][37] - 线下销售将实施个性化策略,开拓新市场细分领域以提升业务收入[36] - 集团将加强库存管理,控制现金流支出,减少库存积压[38] - 集团将重整内部人员结构,精简公司架构以降低人事成本[38] - 集团正与海外生产商洽谈新产品研发,若顺利四季度投入生产[38] - 集团计划加强金熹业务能力,拓展海外市场,招募国际专才[38] 投资与收购情况 - 2024财年上半年公司并无作出任何投资,亦无进行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收购或出售[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明确的重大投资及收购重大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31] - 2023年4月27日公司向俊光实业有限公司发行12,820,512股普通股作为收购金熹集团的第一期代价股份[84] 人员与成本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全职雇员399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6名减少[32] - 2024财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2560万港元,较2023财年上半年的约2670万港元降低[32]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Teguh Halim先生的夫人持有公司300万股股份[41] - 2024年6月30日,国际名牌有限公司实益拥有205,834,48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7.14%[43] - 2024年6月30日,冠城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对应股份205,834,48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7.14%[43] - 2024年6月30日,信景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对应股份210,834,48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8.52%[43] - 2024年6月30日,朝丰实益拥有/受控法团的权益对应股份217,634,48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41%[43] - 2024年6月30日,韩国龙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对应股份222,634,48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1.8%[43] - 2024年6月30日,林淑英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对应股份210,834,48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8.52%[43] - 2024年6月30日,安理实益拥有37,93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92%[43] - 2024年6月30日,徐宏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对应股份37,93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92%[43] 购股计划 - 公司2014年6月24日有条件采纳的购股计划已于2024年6月24日届满,目前无购股计划实行[4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约为3.18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3.248亿港元减少约670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41,76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4,694千港元下降8.35%[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465,51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1,310千港元下降7.14%[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86,65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3,243千港元下降1.67%[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78,86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067千港元下降27.02%[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54,4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7,792千港元下降7.94%[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95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681000港元[70] - 于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186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425千港元[71] - 贸易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1250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53000港元[72] - 于2024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270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934千港元[74] - 于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551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91千港元[7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3,41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247千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中,有抵押按年利率5%计息的为1,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00,000港元[7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30,5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239千港元[77] - 2024年6月30日浮息借贷实际利率范围为7.48%至8.29%,2023年12月31日为7.67%至8.63%[80] - 2024年6月30日从本公司前董事商建光先生所作贷款为15,44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27,000港元[82]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10,000,000千股,面值0.01港元,款额100,000千港元[8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360,258千股,2023年1月1日为347,437千股[83]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中摊销成本为141,402千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为1,41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39,462千港元和33,821千港元[85]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负债中摊销成本为376,268千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为32,7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98,033千港元和44,905千港元[85] - 2024年6月30日,人寿保单资产第二级公平值为141.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1.1万港元[92][93]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负债第三级公平值为3279.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90.5万港元[92][93] - 分类为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的2023年溢利补偿期初(2024年6月30日)公平值为3241万港元,期末为0[96]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负债期初(2024年6月30日)公平值为 - 4490.5万港元,期末为 - 3279.3万港元[98]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5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271千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7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0,533千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2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2千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942千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净额为-11,630千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40千港元[55] 关联方交易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与关联方交易中,广东钜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分类MB交易为43.4万港元,2023年为0.1万港元[86]
依波路(0185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37
财务收益情况 - 2024财政年度上半年收益约401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约8250万港元减少[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82,5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068千港元增长106%[10][12] - 2024财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4010万港元,较2023财年上半年约8250万港元减少约51.4%[23] - 中国市场收益由2023财年上半年约5590万港元减约66.5%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1870万港元,占手表业务总收益约81%[26] - 香港及澳门市场销售额由2023上半年约440万港元减约59%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180万港元,占手表业务总收益约8%[27] - 其他市场销售额由2023财年上半年约110万港元增约127%至2024上半年约250万港元,占手表业务总收益约11%[28] - 集团收益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8250万港元减少约4240万港元或约51.4%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4010万港元[30] - 手表业务收益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6130万港元减少3830万港元或约62.5%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2300万港元[31] - 2024财年上半年智能制造业务收入约为1710万港元[32] - 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61,939千港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32,409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手表业务收益61,339千港元,业绩4,521千港元;智能制造业务收益21,203千港元,业绩4,950千港元[12] 财务盈利情况 - 2024财政年度上半年毛利率约48.5%,较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约53.4%减少;毛利约194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约4410万港元减少[1] - 2024财政年度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3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则为应占纯利约130万港元[1] - 2024财政年度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48港仙,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0.36港仙[1]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1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6,711千港元[10][1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2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4千港元[10][12]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后溢利为1,2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5,337千港元[10][12] - 2024财年上半年毛利约1940万港元,毛利率约48.5%;2023财年上半年毛利约4410万港元,毛利率约53.4%[23] - 2024财年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30万港元,2023财年上半年溢利约130万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148港元,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036港元[18] - 集团销售成本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3840万港元减少约1780万港元或约46.3%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2060万港元[32] - 集团毛利从2023财年上半年约4410万港元减少约2470万港元或约55.9%至2024财年上半年约194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53.4%降至约48.5%[33] - 2024财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纯损约为530万港元,2023财年上半年则为纯利约130万港元[38] 财务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176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4694亿港元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655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131亿港元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8665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3243亿港元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7886.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067亿港元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617.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496.9万港元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44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7792亿港元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18,61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5,425千港元有所下降[20] - 无形资产成本从2024年1月1日的6.7707亿港元增至6月30日的6.9779亿港元[22] -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从2024年1月1日的831.6万港元增至6月30日的1458.1万港元[2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724.7万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的5341.2万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存货约为3.18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3.248亿港元减少约670万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1.32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1.332亿港元减少约40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53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6720万港元减少约1380万港元[40] 财务其他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3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拨回3,201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6,0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6千港元[15] - 2024财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560万港元,2023财年上半年约为2670万港元[43] 销售点及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757个销售点[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共有399名,2023年12月31日为446名[43] 业务发展计划 - 手表业务未来将紧贴市场,设计迎合目标客户的产品系列,持续推广“依波路”品牌[44] - 本年度增加名人博主在社交媒体宣传产品,重整线上销售团队,增设国际市场团队[44][46] - 线下销售实施灵活政策,个性化定制,加强客户服务,开拓新市场细分领域[45] - 电子商务努力开拓更多海外平台,提升海外平台销售额和利润[46] - 运营上做好库存管理,控制成本,重整人员结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47] - 智能手表配件制造业务上半年收入逊预期,将留意订单情况采取措施[48] - 正与海外生产商洽谈新产品研发,若顺利四季度投入生产[48] - 计划加强金熹业务能力,拓展海外市场,招募国际视野专才[48] - 集团将努力研发专利设计,拓展海外市场,控制运营成本以开源节流[49] 公司治理及公告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余志杰为主席[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报告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推荐董事会采纳[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2] - 本公告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出,中期报告将在上述网站刊出并寄发股东[52]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2] 重大事项情况 - 2024财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行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明确重大投资及收购重大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报告期后无重大事宜[44]
依波路(0185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3 20:34
收购代价支付情况 - 收购代价1.4亿港元,1亿港元通过配发代价股份支付,4000万港元现金支付视溢利保证达成情况而定[2] 溢利保证与实际情况差异 - 金熹集团2023年综合净亏损约50万港元,与3000万港元溢利保证相差约3050万港元[2] - 2023年金熹集团净亏损约50万港元,远低于2023年保证溢利[7] - 收购后金熹集团未达每年保证利润3000万港元目标,产生1339万港元减值损失[11] 溢利补偿相关 - 2023年溢利补偿金额约4580万港元,为差额的1.5倍[3] - 2023年溢利补偿先以约12820512股代价股份补偿,再扣除首期未偿还现金代价1333万港元,剩余以其他方式抵偿[4] - 溢利补偿先减扣分期代价股份,余额减未偿还现金代价,不足部分现金支付[5] - 2024年3月末完成所有溢利补偿结算安排,包括抵销第一期现金代价1330万港元、卖方预支现金1530万港元、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1720万港元[4] 股份配发情况 - 2023年4月27日配发12820512股股份作为第一期代价股份,占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3.56%[4] 董事会对溢利补偿条款看法 - 董事会认为溢利补偿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最佳利益[5] 收购协同效应与市场情况 - 智能手表市场有成长潜力,金熹集团业务与公司有协同效应[5] 客户订单影响 - 公司最大客户因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推迟订单,该客户预计占全年总收入约60%[5] - 其余客户占预测总收入约40%,订单延迟致公司利润与收购前预计利润相差约3000万港元[6] 商誉减值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商譽減值约1339万港元[7] 估值相关参数 - 指示无风险利率为2.561%,风险溢价为10.526%,估计杠杆贝塔值为0.6368(基于债务股本比40.36%和税率25%),股本成本为20.09%(允许溢价5.16%),债务成本为5.040%,加权平均成本为15.40%[8] - 税后折现率为15.40%或20.15%的税前折现率适合评估金熹集团可收回现金[9] 业务线未来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8年收入分别为182227、164004、155804、148014、140613千元人民币[10] - 预计2024 - 2028年毛利分别为52846、47561、45183、42924、40778千元人民币[10] - 预计2024 - 2028年税后利润分别为20876、16310、12678、9983、7299千元人民币[10] 金熹集团企业估值 - 金熹集团企业价值为127345000港元,估值结果约为9470万港元[10]
依波路(0185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890万港元,2022财年亏损约1210万港元[3] - 2023年公司收入约1.65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374亿港元按年上升约20.1% [14] - 2023年毛利约871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7520万港元上升约15.8%;毛利率从2022年的约54.7%降至2023年的约52.8% [14][19] - 2023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为175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为1210万港元[14] - 行政开支从2022财年的约3140万港元上升约1900万港元或约60.5%至2023财年的约5040万港元[20]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223亿港元,增加约250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3.248亿港元[21] - 2023年公司收入从约1.374亿港元上升约2760万港元或约20.1%至约1.65亿港元[41]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2财年亏损约130万港元增加约4550万港元至2023财年净额约4420万港元[45] - 融资成本从2022财年约113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或约17.7%至2023财年约930万港元[4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约8980万港元增加约4490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约1.347亿港元[47] - 2023年全职雇员从146名增加约197.26%至434名,总员工成本从约3940万港元增加至约5370万港元[55]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370万港元增加约3350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6720万港元[68] - 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约50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为短期银行融资担保,2022年为650万港元[70] - 公司董事估计金熹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税后溢利少于3000万港元[71] - 2023年利润补偿相关余额公允价值收益4400万港元于该年度其他损益中确认[71] - 审核服务费用为110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932千港元,总计2032千港元[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持续为主要市场,2023财年占总收入约79.9%,收入从2022财年的约1.318亿港元增加约0.04%至2023财年的约1.318亿港元[18] - 越南、韩国市场2022年无收入,2023年分别为1835.1万港元、367万港元;香港及澳门、东南亚、其他市场收入分别增长67.5%、73.7%、57.3% [18] - 2023年香港及澳门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约3.4%,从约330万港元增加约67.5%至约560万港元[42] - 2023年其他亚洲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约15.4%,约为2550万港元(2022年:90万港元,占比0.7%)[40][43]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2023财年公司收购一家智能手表配件加工厂,业务将更多元化[29] - 公司采取改良设计、推广营销、压缩成本等举措应对挑战[30] - 2024年1月收到俊光1000万港元预付款,收购事项未付第一期现金代价为1333.33333万港元[52][53] - 2024年国内市场以清库存、改造款为主,研发侧重海外市场[61] - 2023年公司统筹规划线上线下渠道价格体系维护品牌定位[77] - 2023年公司加大海外品牌宣传力度并优化售后服务[78] - 公司2024年4月完成收购一家智能手表加工厂,未来拓展ODM或OEM方式的智能手表配件生产业务[181]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6]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合约期满自动重续[99] - 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委任函,期满自动重续[100] - 董事会成员由4男2女组成[108] - 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杜振基先生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110] - 执行董事Teguh Halim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特别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1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卓杰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辞任[1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斌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获委任[126]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年度业绩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29]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考虑董事薪酬时无董事参与决定自己报酬[130] - 提名委员会应每年审阅董事会成员组成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03] - 董事会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会晤一次[112] - 全体董事须遵守组织章程细则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的规定[108] - 公司于2014年6月24日成立提名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3月29日成立投资委员会[131,145,147,153]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举行两次会议,执行委员会未举行会议[146,152,153] - 张斌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卓杰先生于同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4,144] - 执行董事Teguh Halim先生、林黎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杜振基先生、陈丽华女士、张斌先生出席股东周年大会,非执行董事熊鹰先生未出席[135]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杜振基先生、陈丽华女士及张斌先生,杜振基先生任主席[145]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杜振基先生、陈丽华女士、张斌先生及Teguh Halim先生,杜振基先生任主席[147] - 投资委员会成员为Teguh Halim先生及林黎女士[153]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制度进行年度检讨[157] - 公司续聘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独立核数师,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无意见分歧并建议来年续聘[158]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时会考虑担任上市公司董事数量、行业成就经验等因素[132,151] - 公司2018年12月21日批准及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166] - 提名委员会目前有Teguh Halim先生等四名成员,Teguh Halim先生为主席[167] - 执行委员会2017年3月29日成立,目前有Teguh Halim先生和林黎女士两名成员[169] - 本年度未举行投资委员会会议[170] 公司其他相关事项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资本承担及报告期后事项[54][57][58] - 公司于2014年6月24日采纳购股计划,2014年7月11日生效,2024年6月24日届满,2023财年未授出购股[74] - 公司秘书纪少樱女士本年度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5] - 任何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之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应在要求递呈后两个月内举行[179] - 董事会对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承担全部责任,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企业风险评估[181] - 董事会将继续对股息政策进行审阅并可酌情修订,宣派及派付股息受多种因素限制[162] - 公司于2018年12月21日批准采纳股息政策[183]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宣派2023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2022财政年度亦无[198] - Teguh Halim先生现年42岁,于2018年10月12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等职,2022年1月5日调任为董事会主席等职[199] - 截至年报日期,通过冠城全资附属公司及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国际名牌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7.14%股权[199] - 公司于201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191] - 公司由董事会领导和参与环境、社会及管治重大事项的审议及决策[192] - 公司已识别出关键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员工权益、安全与健康等[182] - 公司已分别于联交所及公司各自的网站刊登其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185] - 公司股东大会主席将在表决决议案前解释投票程序,投票结果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布[186] - 股东可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及在股东大会上提出建议,有向董事会提出查询的程序[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