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恒信(01905)

搜索文档
海通恒信(01905)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9 16:3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905[2][3]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为赵建祥先生[5]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4]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其发布[4]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海通恒信:“23恒信Y2”将于8月18日兑付本息并摘牌
智通财经· 2025-08-11 16:57
债券兑付安排 - 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将于2025年8月18日支付利息和本金并摘牌 [1] - 本期债券兑付范围涵盖自2024年8月17日至2025年8月16日期间的利息和本金 [1] 债券基本信息 - 债券简称"23恒信Y2",发行总额为10亿元 [1] - 票面利率为4.3%,每手债券兑付本金1000元,派发利息43元(含税) [1]
海通恒信(01905)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11 16:46
债券基本信息 - 2023年第二期可续期公司债券发行总额10.00亿元[8] - 期限2(2 + N)年期,票面利率4.3%[8] 利息与本金兑付 - 2025年8月18日支付最后一年利息和本金[7] - 每手债券兑付本金1,000元,派息43.00元(含税)[8] 日期信息 - 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15日[7][8] - 本息兑付日和摘牌日为2025年8月18日[7][8] 税收政策 - 投资者利息收入适用相关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10]
海通恒信(0190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34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5,794,453,176股,股本5,794,453,176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2,440,846,824股,股本2,440,846,824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8,235,300,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5,794,453,176股,库存股0[2] - 截至2025年7月底,内资股已发行股份2,440,846,824股,库存股0[2]
海通恒信: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35亿元 同比降约13%
快讯· 2025-07-14 17: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35.21亿元 同比下跌12.6% [1] - 上半年净利润7.85亿元 同比减少3.4% [1] 收入与利润变动 - 总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达12.6% [1] - 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3.4% [1]
融资租赁业的ESG价值创造:透视海通恒信(1905.HK)环境、社会、治理三重实践
格隆汇· 2025-04-28 11:21
ESG理念与行业转型 - ESG理念重构资本市场"风险-收益"函数 碳排放量 数据泄露 员工权益纠纷等非财务指标成为企业价值重要衡量维度 [1] - 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案》和中国"双碳"目标推动金融机构资产配置逻辑重塑 催生庞大绿色产业投资需求 [1] - 融资租赁行业通过ESG实践响应国家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案例显示单一企业ESG报告折射行业价值创造路径重构 [1] 海通恒信环境领域实践 - 2024年绿色租赁业务投放金额92亿元 占总投放量19% 能源环保领域投放245个项目76 50亿元 年末生息资产余额170 50亿元 [4] - 交通物流领域投放6 184个项目53 36亿元 年末生息资产余额108 85亿元 重点支持储能系统设备采购(2 000万元)和新能源重卡投放(40台+188台环卫车) [4] - 绿色建筑获三星级认证 电子化办公节约纸张39 21万张(电子报告6 23万份+电子签约28 45万份) 实现碳减排0 75吨二氧化碳当量 [5] 社会价值创造 - 普惠金融投放74 28亿元覆盖8 737个项目 年末生息资产余额128 98亿元 医疗健康领域投放378个项目24 91亿元 年末余额63 21亿元 [5] - 创新"居家养老设备租赁产品"支持银发经济 乡村振兴捐赠50万元用于澜沧县风貌改造 打造咖旅融合示范村 [6] - 数字经济投放40个项目20 50亿元 年末余额49 95亿元 先进制造投放1 778个项目126 75亿元 年末余额198 58亿元 [6] 公司治理体系 - 构建"战略引领-科技赋能-合规保障"治理体系 董事会定期评估气候风险 ESG委员会动态管理20项重要性议题 [7] - "四横四纵"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全年监控36 768条安全日志 实现重大事件零发生 自主研发"恒心宝镜"AI平台年使用超1 500次提升反欺诈效率 [7] 行业价值逻辑重构 - ESG能力成为融资租赁行业核心竞争壁垒 帮助规避尾部风险 同时识别产业转型机遇与政策红利 [9] - 未来ESG领先企业将获得三重优势:对接可持续投资基金 锁定绿色科技成长红利 构建监管合规优势 [9] - 金融机构长期价值转向成为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价值转化器" 系统化ESG管理形成内部合力支撑稳健发展 [9]
海通恒信(0190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为88.5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8.62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5]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15]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1.392亿元,较2023年的84.117亿元有所下降[19]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2023年为16.075亿元[19]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2023年为0.18元/股[19] - 2024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29%,2023年为1.30%[19]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2023年为8.88%[19]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8,854.7百万元,实现年度溢利人民币1,512.9百万元[33]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88.547亿元,年度溢利15.129亿元[44] - 2024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44]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88.547亿元,年度溢利15.129亿元[80][81][82] - 2024年收入总额71.392亿元,较上年84.117亿元下降15.1%,主要因融资租赁业务及服务费收入下降,经营租赁收入增加[81][82] - 2024年融资租赁业务收入61.768亿元,占收入总额86.6%,较上年下降15.0%[83][86] - 2024年经营租赁收入6.939亿元,较上年增长17.6%,飞机经营租赁业务净租金收益率为10.33%[99] - 2024年服务费收入2.669亿元,较上年下降51.0%[83][100]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为15.476亿元,较上年增长150.2%[101]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较上年下降5.9%,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市场竞争影响[108] - 2024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较上年6.86%有所下降[109] - 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3.44%,较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因资产配置优化等因素[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支出总额为68.932亿元,较上年增长2.0%,主要因其他经营支出增加,利息支出、员工成本减少[102] - 2024年公司员工成本为7.23亿元,较上年下降10.0%[104]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为30.568亿元,较上年下降15.9%,因计息负债平均余额减少且平均融资成本下降[105] - 2024年公司其他经营支出为11.991亿元,较上年增长207.5%,因政府购买服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增加[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先进制造业业务投放占比超26%,绿色租赁业务投放占比约19%[33] - 2024年数字经济业务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人民币5亿元,科创租赁业务投放较去年增长71%,专精特新企业投放较去年增长91%[33] - 2024年科技金融业务全年投放48.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0.67%;专精特新业务投放21.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1.18%;年末资产余额59.2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5.16%;专精特新资产余额24.7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29.30%[182] - 2024年绿色金融业务全年投放超92亿元,年末资产余额约207亿元,生息资产余额占比22%,较去年末规模和占比均提升[182] - 2024年普惠金融业务全年投放超74亿元,为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年末资产余额128.98亿元[182] - 2024年数字金融业务全年投放超20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5亿元,年末资产余额约50亿元[182] - 截至2024年末,生息资产规模前三大板块是先进制造、工程建设与能源环保,合计占比59.8%[184] - 截至2024年末,先进制造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为19,858.1百万元,占比21.1%[185] - 截至2024年末,工程建設板块生息资产余额193.956亿元,占比20.6%[186] - 截至2024年末,能源环保板块生息资产余额170.496亿元,占比18.1%,较去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立足租赁本源,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领域创新发展[65] - 2025年公司将加强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产融对接能力,丰富产品体系[65] - 2025年公司将立足租赁物视角开拓业务,强化直租业务资产配置,提升直租业务规模占比[66] - 2025年公司将践行“一大一小”客户战略,为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及零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67] - 2025年公司将在大项目上关注战略新兴领域,加大业务投放,构建产融结合生态[67] - 2025年公司将深化“一体两翼”营销布局,推进属地化业务深耕,加强战略支点建设[69] - 业务总部聚焦产业生态培育孵化,开拓战略新兴领域业务,分公司落实属地化战略[70] - 小微子公司助力小微企业,恒运子公司推动属地营销布局深化[71] -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集团化合规水平[72] - 严守合规经营底线,协同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关键环节[73] - 加强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融资成本[74] - 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75] - 聚焦前沿AI技术赋能业务流程,推动数字化到数智化发展[76] - 开展多元引才项目,扩大人才蓄水池,打造培训品牌[77] - 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提供多元福利保障[78] - 优化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开展人才盘点[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向澜沧县东回镇改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捐赠人民币50万元[30] - 2024年公司组建进博会志愿服务团队,向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进行捐赠,开展“第一声问候”等公益活动[36] - 2024年公司获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奖”[44] - 2024年公司发行融资租赁行业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公司债券,获批新开发银行环保项目贷款[36] - 2024年获“金翼奖”之“领军企业奖”、“星跃奖”之“数智化转型先锋•最佳实践奖”[55] - 2024年向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改新村风貌改造提升项目捐赠50万元[56] - 2024年获“港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最佳ESG表现奖”、“ESG先锋奖”[59] - 2024年“海通恒信第十五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最佳绿色ABS产品奖项”,“海通恒信租赁7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最具行业影响产品奖”[61] - 2024年公司修订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制定直租业务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上线风险管理门户平台,完善ESG管理体系[62] - 2024年公司在“合规内控文化巩固年”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优化内部管理制度[63] - 2024年公司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任务,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制定资产配置策略,优化资产结构[167] - 2024年公司持续跟踪业务领域情况,更新修订信审指引,出台产品手册,推动业务导入优质客户[169] - 2024年公司成功建设并应用智能预警中心,提升主动型风险管理能力[170] - 2024年公司在租前、租中、租后各环节探索数字化融合,提升风险管理“技防”“智控”水平[171] - 公司对生息资产实施五级分类,并细分为十四个级别,将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定为不良资产[172] - 正常类资产指承租人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类资产指承租人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不利因素[173][174] - 次级类资产指承租人偿还本息能力出现问题,仅靠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本息[174] - 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董事会为最高内部决策机构,下设计专业委员会并授权经理层行使职能[166] - 2024年公司对合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复盘和优化,形成“1 + 4 + N”合规管理制度体系[188] - 公司各核心流动性指标高于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管要求,流动性风险发生可能性降低[190] - 2024年公司合理安排资金计划,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升[193] - 公司颁布实施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指引,统筹管理资产负债结构控制利率敏感性缺口[194] - 公司汇率风险管理遵循风险中性原则,通过外汇远期对冲汇率风险[195] - 2024年公司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状况良好,未发生重大相关风险事件[196][197]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有全职雇员1512名(不含劳务派遣工)[198] - 截至2024年末,约92.3%的雇员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或本科及以上学历[198] - 截至2024年末,31.1%的雇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98] - 2024年举办培训项目358场,参训员工38716人次[198] - 报告期内,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为7.23亿元人民币[199]
海通恒信:数字化转型与合作交流并重,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4-07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融资租赁行业需数字化转型,海通恒信围绕“数字化”目标建设,推动数字化和产业化转型,经营成效显著,未来将形成业务和数字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2][8] 行业发展背景 -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引导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在拉动社会投资、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融资租赁行业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进行数字化转型 [2] 海通恒信数字化转型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挖掘经营各环节提质、降本、增效潜能,推进金融科技与融资租赁深度融合,保障业务全面高效开展 [3] - 2024年推进中台系统数字化等建设,上线财务中台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管理,实现客户线索全流程在线管理,丰富视频尽调小程序功能,提高风控智能化水平,落地电子签约音视频双录功能,上线物联网新应用,构建风险管理门户,优化资产管理系统 [4] - 推动多维度网络安全常态化建设,自建AI中台人工智能专区,推动算力二期平台项目建设 [4] 数字化转型成果 - 荣获2024年第五届金融科技应用与服务大会“金翼奖”之“领军企业奖”,数字化转型项目荣获肯耐珂萨第七届“星跃奖”之“数智化转型先锋•最佳实践奖” [5] 海通恒信产业化转型 扩大合作交流 - 聚焦优质制造业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集群园区,推动产业间交流合作,扩大产业生态圈,建立产业化转型定期复盘机制,提升产业类业务投放比重 [6] - 2024年举办海通恒信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促进会,启动海通恒信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联盟,举办AI+应用生态大会,举办海通恒信共享出行高质量发展金融交流会,联合一汽奥迪举办产业金融交流会,与多家共享出行公司及宁德时代达成合作,联合举办第三届上海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赛 [6] - 受邀参加“科创•绿色租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会等会议,签约相关项目,参加上海临港新片区融资租赁“一站式”服务平台揭牌仪式等,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中心等达成战略合作 [7] 产业化转型成效 - 实现产业协同、共享共赢,资产投放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融资租赁主业中,先进制造、工程建设等行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2.3%、16.6%等 [7] 海通恒信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88.55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5.13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人民币0.17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12.97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99.83亿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坚定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深化科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强化产业交流合作,形成业务和数字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8]
海通恒信(1905.HK)高股息穿越周期,“五篇大文章”锻造产业金融新标杆
格隆汇· 2025-04-07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 海通恒信是港股市场兼具防御与成长特性的高息红利股,凭借战略前瞻性、资产稳健性及创新能力,为投资者提供穿越经济周期的确定性回报,建议关注其估值修复机会 [10] 高股息印证稳健经营,资产质量稳固抗风险能力提升 - 2024年公司总收入及其他收入、收益达88.55亿元,净利润15.13亿元,净利润率21.19%,较去年末提升2.08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公司资产质量总体稳定,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年末不良资产率1.17%,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316.17%,较去年末提升约50个百分点 [1] - 公司全年合计派息0.083元,折合全年合计派息约0.089港元,以当前股价0.86港元计算,股息率高达10.35%,自2019年6月上市以来保持每年两次派息频率 [2] - 公司业务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新兴业务投入,推动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加强合作交流,深耕属地化体系 [2] 紧扣国家战略深度布局“五篇大文章”,向新兴领域业务资源倾斜 - 公司深度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3] - 2024年科技金融业务实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首单突破,入选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生态联合体,科创租赁业务全年投放48.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0.67%,年末资产余额59.2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5.16% [3] - 2024年绿色租赁业务投放92亿元,期末资产余额207亿元,占生息资产的22%,业务持续取得新突破 [4] - 2024年普惠金融业务服务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投放74亿元,年末资产余额128.98亿元 [5] - 2024年养老金融业务首单养老租赁项目落地,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5] - 2024年数字金融业务投放超20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5亿元,年末资产余额约50亿元 [5] - 2024年先进制造业务全年投放约126亿元,投放占比超26%,年末生息资产余额约为199亿元 [5] 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 2024年公司推出“油翠新生”等创新业务,实现商业航天等领域首单突破,发行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推动居家养老设备租赁项目入选行业最佳案例 [6] - 公司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建成智能预警中心与AI中台,上线财务中台系统,完成普惠租赁业务风控模型迭代,电子签约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风控模型迭代后决策效率提升40% [6] - 公司以“三龙头”战略为抓手,构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分公司属地化服务矩阵 [7] - 2024年公司聚焦“专项技改贷”政策机遇,入围首批合作机构名单,举办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等活动 [7] - 公司强化与产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打造“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联盟”,举办行业峰会,落地标志性项目,开拓与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 [7] - 公司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挖掘智慧农业市场机遇,推动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与企业共建资产孵化平台 [7] - 2025年公司将在直租业务突破、产业生态深化、数智化升级、区域协同发力等方面重点推进 [9] 行业发展情况 -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处于提质增效、结构优化关键阶段,租赁渗透率估计处于8%左右,仍有3 - 4倍增长空间 [7] - 政策支持、新兴产业需求及资产质量改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直接租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行业回归“融物”本源趋势凸显 [8]
海通恒信(0190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6: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为88.54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88.62亿人民币略有下降[12] - 公司2024年度溢利为15.129亿人民币[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112.968亿人民币[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02.453亿人民币[14] - 2024年度,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3.44%[15] - 2024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2.05%[15] - 2024年度,公司净利差为3.00%[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17%[15] - 2024年度,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15]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1.392亿元,较2023年的84.117亿元有所下降[16]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2023年为16.075亿元[1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2023年为0.18元/股[16] - 2024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29%,2023年为1.30%[1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2023年为8.88%[1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112.968亿元,2023年为1233.511亿元[17]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99.83亿元,2023年为202.453亿元[17]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2.12元/股,2023年为2.04元/股[1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82.05%,2023年为83.59%[18] - 2024年不良资产率为1.17%,2023年为1.12%[18] - 2024年,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8,854.7百万元,实现年度溢利人民币1,512.9百万元[29]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不良资产率为1.17%,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316.17%,较去年末提升约50个百分点[31] - 2024年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3.37%,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1,296.8百万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9,983.0百万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通恒信资产总额达1112.968亿元,权益总额达199.83亿元[41] - 2024年,海通恒信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88.547亿元,实现年度溢利15.129亿元[41] - 2024年海通恒信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41]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88.547亿元,年度溢利15.129亿元[77][79] - 2024年收入总额71.392亿元,较上年84.117亿元下降15.1%,主要因融资租赁业务及服务费收入下降,经营租赁收入增加[78][79]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19.615亿元,较上年21.522亿元下降8.9%;年度溢利15.129亿元,较上年16.075亿元下降5.9%[78] - 2024年员工成本7.23亿元,较上年8.036亿元下降10.0%;利息支出30.568亿元,较上年36.361亿元下降15.9%[78]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为15.476亿元,较上年增长150.2%[98] - 2024年公司支出总额为68.932亿元,较上年增长2.0%,主要因其他经营支出增加,利息支出、员工成本减少[99] - 2024年公司员工成本为7.23亿元,较上年下降10.0%[101]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为30.568亿元,较上年下降15.9%,因计息负债平均余额和平均融资成本下降[102] - 2024年公司其他经营支出为11.991亿元,较上年增长207.5%,因政府购买服务成本、税金及附加增加[103]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较上年下降5.9%,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业务投放和净息差下降影响[105] - 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3.44%,较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因资产配置优化、优质客户议价能力强[106][107] - 2024年公司净息差为3.00%,较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因资产配置优化、优质客户议价能力强[106][107]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81.099亿元,较上年下降8.7%[109]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112.968亿元,较上年下降9.8%[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111,296.8百万元,较上年末123,351.1百万元下降9.8%[111] - 2024年流动负债中借款为23,884.7百万元,较2023年的23,688.1百万元增长0.8%[110] - 2024年衍生金融负债为23.4百万元,较2023年的5.7百万元增长310.5%[11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53.5百万元,较2023年的5,829.2百万元下降99.1%[11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8,180.4百万元,较2023年的49,240.8百万元下降22.5%[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为913.13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4%[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余额为401.14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4%[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债券余额为405.69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6%[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负债金额合计为97.1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6%[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为199.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3%[14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9.855亿元,主要因前期业务投放租金逐步收回[15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8.16亿元,主要源于出售金融资产等[152]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55.287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借款等[152] - 2024年,集团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29220万元,主要因购置飞机[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正常资产金额91,081.1百万元,占比96.72%;关注资产金额1,986.2百万元,占比2.11%;次级资产金额493.8百万元,占比0.53%;可疑资产金额604.0百万元,占比0.64%;损失资产金额为0,占比0.00%;不良资产率1.17%,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316.17%[1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正常资产金额99,911.3百万元,占比97.35%;关注资产金额1,565.7百万元,占比1.53%;次级资产金额160.8百万元,占比0.16%;可疑资产金额963.2百万元,占比0.94%;损失资产金额23.8百万元,占比0.02%;不良资产率1.12%,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265.82%[168] - 2024年末不良资产余额为1,097.79百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50.05百万元,降幅4.36%,降幅较2023年扩大2.81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率较2023年末略增0.05个百分点[169] - 2024年末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316.17%,较2023年末提升50.3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2023年进一步扩大36.55个百分点[170] - 2024年公司各核心流动性指标高于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管要求[180] - 2024年公司流动性情况良好,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1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利率互换(包含货币掉期)名义金额为18.442亿元[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外汇远期(包含货币掉期)名义金额为7.872亿元[185]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有全职雇员1512名,约92.3%雇员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31.1%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88] - 2024年举办培训项目358场,参训员工38716人次[188] - 报告期内,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7.23亿元[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账面价值约2.859亿元的应收融资租赁款、约1.585亿元的售后回租安排应收款项质押用于借款[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账面价值约57.239亿元的物业及设备抵押以及部分附属公司股权质押于银行获借款[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有负债[19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先进制造业业务投放占比超26%,绿色租赁业务投放占比约19%[29] - 2024年数字经济业务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人民币5亿元,科创租赁业务投放较去年增长71%,专精特新企业投放较去年增长91%[29] - 公司为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设备和资金支持[42] - 2024年先进制造业务全年投放约126亿元,投放占比超26%,年末生息资产余额约199亿元[45] - 2024年绿色租赁业务全年投放超92亿元,投放占比约19%[45] - 2024年数字经济业务全年投放约21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5亿元[45] - 2024年科创租赁业务全年投放超48亿元,较去年增长71%,专精特新企业投放约22亿元,较去年增长91%[45] - 2024年融资租赁业务收入61.768亿元,占收入总额86.6%,较上年下降15.0%[80][83][93] - 2024年经营租赁收入6.939亿元,较上年增长17.6%,飞机经营租赁业务净租金收益率为10.33%,拥有17架飞机,账面净值约50.342亿元[96] - 2024年服务费收入2.669亿元,较上年下降51.0%,主要来自多个行业[97] - 2024年大中型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835.852亿元,利息收入51.301亿元,平均收益率6.14%;小微及零售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34.403亿元,利息收入10.483亿元,平均收益率7.80%[86] - 2024年公司平均收益率为6.37%,较上年6.86%有所下降[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账面价值为90,692.7百万元,较上年末99,408.9百万元下降8.8%[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先进制造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9,858.1百万元,较上年末22,567.5百万元下降12.0%[113][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工程建设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9,395.6百万元,较上年末16,996.6百万元增长14.1%[113][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能源环保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7,049.6百万元,较上年末17,758.0百万元下降4.0%[113][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城市公用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1,924.2百万元,较上年末15,161.5百万元下降21.4%[113][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交通物流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08.846亿元,较上年末127.376亿元下降14.5%[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文化旅游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77.128亿元,较上年末78.744亿元下降2.1%[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医疗健康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63.205亿元,较上年末75.139亿元下降15.9%[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0.197亿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总额为1029.876亿元,较2023年1127.525亿元下降8.7%[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中型客户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余额为835.621亿元,占比88.7%;小微企业及零售客户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