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石金融(02263)
icon
搜索文档
富石金融(02263.HK)7月15日收盘上涨13.73%,成交77.8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32
股价表现 - 7月15日富石金融股价收报0.29港元/股 单日上涨13.73% 成交量273万股 成交额77.86万港元 振幅15.6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2.69%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82.14%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0.65%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营业总收入3901.45万元 同比减少21.78% [2] - 归母净利润265.78万元 同比减少19.28% 资产负债率34.17% [2] 估值水平 - 富石金融市盈率88.54倍 远高于其他金融行业平均值8.9倍和行业中值-0.2倍 行业排名第72位 [3] - 同业比较:招商局中国基金市盈率2.6倍 维信金科3.56倍 香港信贷3.95倍 国银金租4.42倍 中关村科技租赁4.64倍 [3] 公司业务 - 通过佳富达证券运营 持有香港证监会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及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 [3] - 拥有联交所两项交易权 为香港结算参与者 自2018年9月起成为中华通交易所参与者 [3] - 经营历史近20年 2020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开发维护网上交易系统及移动应用程式 [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6:44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1日收盘,共有167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迷策略股权(02902)、科轩动力控股(00476)、兴证国际(06058)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67.86%、58.73%、36.00% [1] - 迷策略股权(02902)收盘价1.600港元,最高价1.880港元,创高率67.86% [1] - 科轩动力控股(00476)收盘价1.000港元,最高价1.000港元,创高率58.73% [1] - 兴证国际(06058)收盘价0.590港元,最高价0.680港元,创高率36.00% [1] - 交银国际(03329)收盘价0.840港元,最高价1.080港元,创高率35.00% [1] - 中国国家文化产业(00745)收盘价0.65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创高率34.62% [1] 中高涨幅股票 - 中铝国际(02068)收盘价2.820港元,最高价3.500港元,创高率28.21% [1] - 飞扬集团(01901)收盘价0.250港元,最高价0.265港元,创高率22.12% [1] - 博雅互动(00434)收盘价8.000港元,最高价8.150港元,创高率14.47% [1] - 富石金融(02263)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95港元,创高率13.46% [1]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收盘价7.880港元,最高价8.920港元,创高率13.20% [1] 比特币相关ETF表现 - 华夏比特币(03042)收盘价14.650港元,最高价14.690港元,创高率5.76% [2] - 华夏比特币-U(09042)收盘价1.860港元,最高价1.866港元,创高率5.42% [2] - FA三星比特币(03135)收盘价40.240港元,最高价40.580港元,创高率5.40% [2] - 博时比特币(03008)收盘价9.160港元,最高价9.215港元,创高率5.86% [1] - 博时比特币-U(09008)收盘价1.164港元,最高价1.148港元,创高率3.61% [2] 医药与科技股表现 - 药明康德(02359)收盘价88.150港元,最高价91.200港元,创高率11.70% [1] - 凯莱英(06821)收盘价89.000港元,最高价93.100港元,创高率10.90% [1] - 诺诚健华(09969)收盘价15.960港元,最高价16.300港元,创高率7.38% [1] - 新火科技控股(01611)收盘价4.840港元,最高价5.040港元,创高率12.00% [1] - OSL集团(00863)收盘价18.200港元,最高价20.300港元,创高率6.84% [1] 金融与银行股表现 - 恒生银行(00011)收盘价121.500港元,最高价123.400港元,创高率1.82% [3] - 中银香港(02388)收盘价36.800港元,最高价37.950港元,创高率1.74% [3] - 汇丰控股(00005)收盘价97.050港元,最高价98.550港元,创高率1.34% [3] - 香港交易所(00388)收盘价425.600港元,最高价432.200港元,创高率1.27% [3] - 工商银行(01398)收盘价6.210港元,最高价6.400港元,创高率1.59% [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07311)收盘价8.135港元,最低价8.050港元,创低率-12.60% [5] - XI二南策略(07399)收盘价19.300港元,最低价18.900港元,创低率-11.18% [5] - 瑛泰医疗(01501)收盘价20.700港元,最低价20.100港元,创低率-10.67% [5] - 讯智海(08051)收盘价2.230港元,最低价2.170港元,创低率-9.96% [5] - XI二南策略-U(09399)收盘价2.462港元,最低价2.462港元,创低率-9.82% [5]
富石金融(02263)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6-27 22:29
提名委员会组成与运作 - 提名委员会成员至少三名,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不同性别成员[3] - 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至少一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 -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定期会议,必要时可额外举行[6] - 定期会议通知期至少14天,其他会议发合理通知[14] - 会议议程及证明文件提前三天送交成员及受邀人士[14] - 会议记录初稿及定稿会后合理时间传全体成员[14] - 全体成员同意可通过书面决议案[12] 提名委员会管理 - 委员会主席由董事会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2] - 公司秘书担任委员会秘书[2] 提名委员会职责 - 负责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责任及职权[15] - 物色合适董事人选,考虑多元化政策等因素[16] - 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及时间投入[16] - 综合评估董事会技能,编制委任职位说明[16] - 制定并披露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7] - 检讨评估董事时间投入、贡献及履职能力[17] - 支持公司定期评估董事会表现[17] - 制定、检讨并披露董事提名政策[17] 提名委员会权限 - 获充足资源,必要时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8] - 获授权调查职权内活动,可向员工索取资料[18] - 主席或成员出席股东大会并回答提问[19] - 获董事会授权厘定董事提名相关程序和标准[21] 提名委员会汇报与记录 - 向董事会汇报决定或建议,每年评价自身有效性和职权范围[21] - 公司秘书编制会议和出席记录,会后送交成员并保存[21] - 会议记录充分记录审议事项和决定详情[21] 提名委员会检讨 - 不时检讨自身表现、结构和职权范围,提修改建议[22] - 董事会不时检讨委员会条款[22] 其他 - “高级管理层”定义及规则可能修订[23] - 委员会条款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公布[24] - 职权范围中英文版有歧义以英文版为准[24]
富石金融(02263)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
2025-06-27 22:25
公司基本信息 - 富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2263[1] 董事会变动 - 自2025年6月27日起更新董事会成员[2] 董事会成员构成 - 执行董事为许文超先生、吴锡钊先生[3] - 非执行董事为李青松先生(主席)[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杨孙西博士、黎文星先生、曾傲嫣女士[3] 董事委员会相关 - 董事会设立三个董事委员会[3] - 李青松先生是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4] - 杨孙西博士是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4] - 黎文星先生是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4] - 曾傲嫣女士是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4]
富石金融(02263) - 委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2025-06-27 22:22
人事变动 - 富石金融控股委任曾傲嫣为提名委员会成员,2025年6月27日生效[3] 组织架构 - 委任后提名委员会由李青松、杨孙西、黎文星、曾傲嫣组成[3] - 公告日董事会成员包含李青松等六人[4]
富石金融(0226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22: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收益为32,948千港元,较2024年的45,148千港元下降27.1%[3] - 2025年每股盈利为0.29港仙,较2024年的0.36港仙下降19.4%[3] - 公司2025年总收益较2024年减少27.0%,约为32.9百万港元[39]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减少19.3%至约2.9百万港元[40] - 公司纯利减少19.3%至约2.9百万港元[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员工成本为11,770千港元,较2024年的11,000千港元上升7.0%[3] - 2025年减值亏损为8,926千港元,较2024年的12,669千港元下降29.6%[3] - 2025年员工成本总计11,770千港元,其中董事薪酬4,809千港元[25] - 2025年融资成本为105千港元,包括银行借贷利息56千港元和租赁负债利息49千港元[25] - 公司2025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为11.8百万港元(2024年:11.0百万港元),增加约0.8百万港元[5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证券买卖的佣金及经纪收入为325.9万港元,较2024年的463.7万港元下降29.7%[16] - 2025年配售及包销服务收入为1154.3万港元,较2024年的1969万港元下降41.4%[16] - 2025年手续费及其他费用收入为122万港元,较2024年的107万港元增长14%[16] - 2025年资产管理费用收入为4000港元,与2024年持平[16] - 经纪服务分部收益为4,479千港元,分部溢利为1,717千港元[21] - 保证金融资服务分部收益为16,922千港元,分部溢利为7,940千港元[21] - 配售及包销服务分部收益为11,543千港元,分部溢利为232千港元[21] - 资产管理服务分部亏损为198千港元[21] - 证券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减少21.5%至约4.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13.6%[41] - 保证金融资服务利息收入减少14.3%至约16.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51.4%[42] - 配售及包销服务佣金收入减少41.4%至约11.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35.0%[44] - 证券经纪业务分部溢利减少25.5%至约1.7百万港元[41] - 保证金融资服务分部溢利增加12.2%至约7.9百万港元[42] - 配售及包销服务分部溢利增加14.3%至约232,000港元[45] - 资产管理服务分部亏损为约198,000港元[4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中东地区正在设立一间新附属公司,拓展客户群[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未来客户将更多资产转移至证券市场,保证金融资服务需求已见底并录得回升[66] - 公司不建议就回顾年度宣派末期股息(2024年:无)[64] - 公司已收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0.6百万港元,拟用于扩展配售及包销业务、保证金融资业务等用途[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6.9百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3.7百万港元[62]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底前完成设立及翻修新办公室、扩大劳工、升级资讯科技系统等未动用款项的使用[6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54,451千港元,较2024年的350,712千港元上升1.1%[4] - 2025年资产净值为358,416千港元,较2024年的355,536千港元上升0.8%[4] - 2025年应收账款为171,357千港元,较2024年的124,078千港元上升38.1%[4] - 2025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8,896千港元,较2024年的230,650千港元下降5.1%[4] - 公司银行存款总额减少至约218.9百万港元[50]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增加至约354.5百万港元[51]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4年:零)[52]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银行借款为零(2024年:零)[53]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无任何资产抵押(2024年:无)[54] 会计政策和法规 - 公司追溯应用新会计政策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将影响损益表呈列方式[15] 客户和应收账款 - 2025年现金客户应收账款逾期0至30日的金额为123,000港元,2024年为1,000港元[32] - 证券保证金客户的应收账款由公平值为869,631,000港元的客户已抵押证券作担保,2024年为389,683,000港元[32] - 证券保证金客户的全部应收账款的40%来自五大客户,2024年同样为40%[33] - 2025年应付客户及香港结算的应付账款总额为184,014,000港元,2024年为186,529,000港元[34] 市场环境 - 2024年香港证券市场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1,31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5.5%[36] - 2024年香港证券市场已筹集的资金总额为1,903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2.0%[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GEM共有3间新上市公司[37]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分的企业管治守则并确认在回顾年度内一直遵守该守则[69]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回顾年度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具备适当专业资格的黎文星先生担任主席[7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数据已由核数师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73] - 公司确认在公告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百分比[74]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及年报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发[75]
富石金融(02263)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6-02 17:18
会议安排 - 富石金融控股董事会会议2025年6月27日举行[3] 会议审议 - 审议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3] - 考虑宣派及付末期股息(如有)[3] - 考虑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倘必要)[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李青松、许文超、吴锡钊等[4]
富石金融(02263.HK)5月13日收盘上涨9.76%,成交7.21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13 16:21
市场表现 - 5月13日富石金融股价上涨9.76%至0.18港元/股 成交量42万股 成交额7.21万港元 振幅12.2%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81%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7.14%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7.4%的涨幅 [1] - 5月13日恒生指数下跌1.87%至23108.27点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营业总收入1441.87万元 同比减少17.15% [1] - 归母净利润132.02万元 同比减少16.2% [1] - 资产负债率26.24% [1] 行业估值 - 其他金融行业市盈率平均值21.4倍 行业中值-0.09倍 [1] - 富石金融市盈率49.92倍 行业排名第7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东方汇财证券1.93倍 招商局中国基金2.23倍 国银金租3.15倍 香港信贷3.22倍 中关村科技租赁3.64倍 [1] 公司背景 - 通过佳富达证券开展业务 持有香港证监会第1/4/9类牌照 [2] - 证券行业知名品牌 经营近20年 持有两项联交所交易权 [2] - 香港结算参与者 2018年9月起成为中华通交易所参与者 [2] - 2020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 - 开发维护网上交易系统及移动应用程式 致力于多元化服务 [2]
富石金融(02263) - 致非登记股东函件 – 通知信函
2024-12-27 17:0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富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263[1][2] 报告发布 - 2024/25中期报告已编制,于公司及港交所网站刊载[3][5] 通讯获取 - 可书面通知公司要求收取通讯印刷本[3][5] - 非登记股东可联络中介提供邮箱收电子通讯[4][6] 咨询方式 - 对通知信函有疑问可工作日致电查询[5][6] 其他说明 - 此函件于2024年12月30日发出[3][5][7] - 已出售或转让股份可无视此函件[7][8]
富石金融(0226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7 16:52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46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47千港元有所下降[32] - 公司纯利减少16.2%至约1.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证券买卖佣金及经纪收入减少[190] - 公司分部溢利为4,486千港元,其中最大贡献来自2,427千港元的分部[100] - 除税前溢利为1,747千港元[103]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464千港元[11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利息收入为5107千港元,同比增长25.3%[82] - 来自客户的利息收入为10,602千港元[104] - 减值亏损确认为-8,175千港元[104] - 银行借贷利息为1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9千港元[109] - 证券买卖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为24,048千港元[122] - 证券买卖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为158,068千港元[13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3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3,796千港元大幅减少[3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1,90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5,077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导致经营现金流出23,17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1,605千港元减少[33] - 公司应付账款减少61,63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768千港元大幅增加[33]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3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9千港元有所减少[3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357,00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55,536千港元略有增长[3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191] - 现金客户存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150,497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72,751千港元,降幅达51.6%[137] - 保证金客户存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35,615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9月30日的46,959千港元,增幅为31.8%[13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182,984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13,040千港元,降幅为38.2%[13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3月31日的1,473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286千港元,降幅为12.7%[140] - 按金、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94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495千港元,降幅为47.4%[150] - 租賃負債現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1,14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810千港元,降幅为29.0%[161] 业务收入与成本 - 公司证券买卖的佣金及经纪收入为1,00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35千港元显著下降[39] - 公司配售及包销服务收入为1,08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02千港元有所减少[39] - 公司手续费及其他费用收入为50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52千港元略有增长[39] - 保证金融资服务的利息收入减少20.1%至约8.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76.6%[173] - 配售及包销服务的佣金收入减少32.6%至约1.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9.8%[174] - 证券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及手续费减少51.2%至约1.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13.6%[182] - 资产管理服务的收入为2,000港元,分部亏损为88,000港元[18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保证金融资服务分部收益为8476千港元,占总收益的76.6%[9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纪服务分部收益为1506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3.6%[9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配售及包销服务分部收益为1080千港元,占总收益的9.8%[9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管理服务分部收益为2千港元,占总收益的0.02%[95]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35.1%至约3.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1] - 员工成本增加至约5.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7百万港元有所上升[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法律及专业费用为1641千港元,同比增长186.4%[8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信息服务开支为896千港元,同比增长15.6%[8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结算及经纪交易费用为166千港元,同比下降48.4%[86] - 未分配员工成本为-3,426千港元[101] - 折旧费用为-776千港元[10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3年的3,051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3,566千港元,增幅为16.9%[15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董事薪酬总额为5510千港元,同比增长16.3%[8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核数师薪酬为600千港元,同比下降15.4%[86]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合计联合持有公司股权须不少于51%[21] - 公司未派发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相同[10] - 公司未授出购股权,与去年同期相同[24] - 已收董事、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佣金收入从2023年的8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0千港元,降幅为75.0%[162] - 已收董事、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07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89千港元,降幅为16.8%[162] 业务计划与资金使用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6] - 公司未进行任何资产抵押[4]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 - 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8] - 公司计划扩展配售及包销业务,已使用27.0百万港元,完全动用了该部分的所得款项净额[196] - 公司为保证金融资业务提供资金,已使用10.2百万港元,完全动用了该部分的所得款项净额[196] - 公司计划设立及翻修新办公室,预计使用15.7百万港元,预计在2026年底完成[196] - 公司计划扩大劳动力,已使用1.1百万港元,剩余11.8百万港元预计在2026年底完成[196] - 公司计划升级信息技术系统,预计使用9.0百万港元,预计在2026年底完成[196] - 公司计划进行推广及营销,预计使用7.2百万港元,预计在2026年底完成[196] - 公司已使用8.6百万港元作为营运资金,完全动用了该部分的所得款项净额[196] - 公司董事定期评估业务目标,报告期间未修改招股章程所述的所得款项净额用途[197] 市场与风险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香港,大部分收益和交易以港元结算,外汇风险不显著,未进行外汇对冲[192] - 报告期间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93] - 2024年首三个季度香港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总额为1,247亿港元,同比增长25.0%[170] 贷款与融资 - 公司未偿还的贷款金额为零港元,融资协议I和II项下均无未偿还贷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