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02587)

搜索文档
镇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医药文化照亮健康之路
环球网· 2025-05-16 14:46
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 镇安县中医医院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校友会专家团队开展"健康镇安大讲堂"及义诊活动,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并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1] - 活动分为义诊区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区,专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日常保健指导,中医治疗师展示针灸、推拿、艾灸等特色治疗 [1] - "健康镇安大讲堂"围绕常见疾病中医防治、中医养生保健等主题开展讲座,阐释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念 [3] 活动效果与社会影响 - 活动惠及600余名百姓,提供优质中医医疗服务并普及健康知识 [5] - 群众对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表示高度认可,活动体现"暖民心"和"润民心"的文明实践效果 [1][3] - 镇安县中医医院表示将持续联合校友开展公益活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并守护百姓健康 [5] 中医药技术展示 - 中医治疗师现场展示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手法娴熟并获得患者称赞 [1] - 专家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方式,帮助群众更直观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3]
广西盐业集团:“碘”亮健康之路 守护民生福祉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5 15:36
公司概况 - 广西盐业集团是广西唯一食盐定点批发和定点生产企业 [1] - 公司从1966年起实施首批食盐加碘,至1993年向66个碘缺乏病流行区县全部供应碘盐,受益群众超2700万人 [4] - 公司旗下拥有"桂山"和"桂盐"品牌 [6][8] 社会责任 - 公司全面普及碘盐、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为壮乡百姓"碘"亮健康之路 [1] - 广西曾是碘缺乏病中度流行省区,公司通过食盐加碘策略改善群众碘营养状态 [2][4] - 在2025年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期间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累计覆盖人群超20万人次 [6] 供应链网络 - 公司在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覆盖6.5万个零售终端,碘盐覆盖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 [5] - 构建立体化销售网络,建立完善食盐责任储备体系和应急供应预案,确保偏远地区供应 [5] - 配置专人专车打通食盐供应"最后一公里" [5] 产品创新 - 推出草原湖盐、深井钙盐、雪花盐等高附加值盐品 [8] - 研发富钾低钠盐、姜黄调味盐及肉桂盐等健康新品 [8] - "桂盐"牌雪花盐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三品"专项行动典型成果认定 [8] 科普宣传 - 开展"五进"宣传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商超、进机关) [6] - 在南宁、柳州及玉林打造首批食盐科普消费宣教基地 [6] - 通过全息投影、真假碘盐对比等互动体验项目进行科普 [6]
健康之路(0258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7: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24450万元降至2024年的120080万元,降幅3.5%,主要因健康医疗服务收入减少,企业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占比79.2%且保持增长[58]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84620万元降至2024年的83490万元,降幅1.3%,企业及数字营销服务成本因规模经济下降,健康医疗服务成本上升[59] - 毛利从2023年的39820万元降至2024年的36590万元,毛利率从32.0%降至30.5%,健康医疗服务毛利下降,企业及数字营销服务毛利上升[60][65] - 其他收入净额从2023年的390万元降至2024年的21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部分被汇兑亏损减少和利息收入增加抵消[66] - 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21180万元降至2024年的20320万元,降幅4.1%,主要因健康医疗综合服务包营销活动开支和健康会员计划推广开支减少[6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7980万元降至2024年的5400万元,降幅32.3%,主要因办公开支减少,部分被员工成本增加抵消[68]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10340万元降至2024年的9700万元,降幅6.2%,因部分产品完成使技术服务费用下降[69]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330万元增至2024年的450万元,增幅36.4%,因公司为业务扩张增加银行贷款和借款[76] - 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32090万元降至2024年的26380万元,降幅17.8%[78] - 净亏损从2023年的31390万元降至2024年的26920万元,降幅14.2%[80] - 公司除税前亏损由2023年的人民币320.9百万元减少17.8%至2024年的人民币263.8百万元[83] - 公司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5.4百万元,2023年录得所得税抵免人民币7.1百万元,可供使用的税项抵免由2023年的人民币18.0百万元减至2024年的人民币3.0百万元[84] - 公司亏损净额由2023年的人民币313.9百万元减少14.2%至2024年的人民币269.2百万元[85] - 公司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22,76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9,411千元[9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1,721.9百万元逆转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人民币114.4百万元[92] - 公司存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8百万元减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1百万元[93]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2.6百万元增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4.2百万元[95]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3.9百万元增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8.6百万元[102] - 公司非流动资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负债总净额人民币1,652.1百万元逆转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净值人民币231.8百万元[10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8.7百万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60.2百万元[116] - 无形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3930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8130万元[118] - 商誉在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均为860万元[1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87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602亿元[120]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69.8万元,2023年为359.1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4年为 - 8171.4万元,2023年为 - 3771.1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24年为1.16552亿元,2023年为1.33094亿元[122] - 2024年银行贷款及借款总额为5640万元(2023年:8900万元),其中5550万元将在一年内偿还,90万元将在两年内偿还,年利率3.4% - 14.65%(2023年:3.35% - 11.70%)[124] - 2024年杠杆比率为60%(2023年:499%),2023年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17亿元赎回负债致比率较高[125] - 2024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00万元(2023年:120万元),2023年和2024年未因汇率波动遇重大流动性问题,未对冲外币风险[13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平台注册个人用户数目增加10.5%[17][19] - 2024年公司注册医生数目增加58.8%[17][19] - 2024年连接公司平台的医院数目增加59.7%[17][19] - 2024年平台注册个人用户从1.86亿增至2.055亿,注册医生从56万增至88.9万,连接医院从7365家增至11762家[29][33] - 2024年健康会员计划个人客户从860万增至1110万,企业客户从278家增至281家[38][43] - 2024年平台在线医疗咨询次数从400万降至350万[39] - 2024年医疗服务包个人客户从1.04万降至930人[40][45] - 2024年科普内容页面浏览量从8亿降至7.3亿[49][52] - 2024年精准内容服务医药企业15家(与2023年持平),其他实体从2家增至3家[49][52] - 2024年RWS支持服务医药企业从30家增至57家,其他实体从3家增至5家[49][52] - 2024年交付真实世界研究报告从450份增至653份[49][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企业及数字营销服务付费企业和机构客户从554家增至570家[51][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增收和降本增效提升财务表现和盈利能力,业务前景积极[138] - 公司预期通过持续的收入增长及改进的成本效益改善财务表现和盈利能力[141] - 公司计划加深与医生联系,整合医疗服务至平台,增强业务协同效应[141]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可受益于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和费用[14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5] - 2018 - 2023年中国数字健康和保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32.7%[21] - 2018年至2023年中国数字健康及保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32.7%[24] - 2024年公司获评为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企业之一[18][20] - 2024年公司获评为未来医疗-中国医疗与创新服务榜100强之一[18][20] - 2024年公司获评为福州市软件业龙头企业[18][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99名雇员,雇员均驻于中国[131] - 公司与雇员签订的雇佣合同通常为期三或六年[131] - 张万能58岁,2023年5月30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战略规划与决策,有超20年数字医疗保健行业经验,自2001年2月起服务集团[142][143][146] - 张万能1991年7月获浙江大学学士,2006年5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2006年6月获高级工程师职称[145][147] - 张万能2017年2月起任浙大福建校友会理事会会长,2015年4月起任福建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2023年3月起任福建网信产业联合会常务理事[148][152] - 张万能2008 - 2009年获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2007年获互联网经济优秀人才称号[148][152] - 陈晶47岁,2023年5月30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扩张、营销及投资者关系,2006年12月加入集团[149][153][154] - 陈晶2000年7月获厦门大学经济学学士[151][155] - 陈勇59岁,2023年5月30日任非执行董事,为集团管理、运营和战略规划提供见解[156] - 陈勇59岁,2023年5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10年4月加入集团在医疗保健行业有逾十年经验[160] - 章向明43岁,2023年5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由百度提名,2003年7月获安徽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64][170] - 徐景39岁,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4年1月获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2016年3月获注册会计师资格[171][180] - 徐景2009年10月获香港理工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6月获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80] - 陆涛57岁,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9月至今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整合医学中心主任[181] - 陆涛职业生涯在SCI杂志发表逾40篇文章,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超10篇文章[178] - 陆涛2021年5月起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医装备分会副会长[182] - 陆涛1989年7月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获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83] - 陈勇1990年7月获福建中医学院学士学位,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63][160] - 章向明2008 - 2016年任淘宝高级技术员,2016 - 2021年任平安健康海南分公司高级技术总监[165] - 邓晓岚女士49岁,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4][189] - 邓晓岚女士自2006年9月起任福州大学教师,2009年起任副教授,2021年起任教授[185][189] - 邓晓岚女士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185][189] - 邓晓岚女士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20年入选福建省会计人才库[186][189] - 邓晓岚女士1999年7月获福州大学经济学学士,2002年4月获福州大学管理硕士,2006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博士[187][190] - Lu博士自2021年5月至今担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医装备分会副会长[188] - Lu博士1989年7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1997年7月获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和理学博士[188] - 林小霞女士47岁,为公司副总裁,负责政府事务、人事、行政及全国市场发展[193][198] - 林小霞女士2002年2月加入集团,曾担任多个职位,2021年9月起任福建健康之路副总裁及运营拓展中心副总经理[194][198] - 林小霞女士2020年9月取得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195][199]
持续规模营收和盈利背后,健康之路(02587)依托“三高”AI数字员工打开估值跃迁新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健康之路自2001年成立后不断拓展业务,实现规模营收与持续盈利,AI成为其下阶段核心突破点,凭借“AI数字员工”开辟医疗服务效率变革路径,有望成为智慧医疗输出标杆,未来或推动行业转型并释放内在价值 [1][6]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2001年成立,从在线预约起步,构建C端健康医疗服务和B端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等核心业务板块,2024年营收12.0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276.4万元 [1] AI战略定位与路径 - 公司不参与大模型“军备竞赛”,聚焦细分场景AI应用,以“AI数字员工”为核心载体开辟医疗服务效率变革路径 [1] - AI数字员工核心技术架构为“轻量化垂直模型+强化学习迭代”,更注重AI赋能下的客户应用价值 [4] AI数字员工优势 - 公司构建的AI数字员工系统有“三高”优势,高智商可提升诊后随访响应速度和医疗文书生成准确率,高情商可根据患者情绪反馈调整沟通方式提升用户满意度,高效能可实现服务工作“量”和“质”双提升 [2] AI数字员工商业化价值 - AI数字员工已在国内多家医疗服务机构落地,能重构成本结构,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客户复购率,还能实现服务质量标准化,提升医疗文书生成准确率和分诊准确率 [3] 差异化优势与业务生态 - 多数企业扎堆研发通用大模型时,公司以垂直医疗场景为切口,建立以“AI数字员工”为载体的角色化智能体矩阵,打造行业首个医疗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 [3] - 公司业务结构稳固,健康医疗服务与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相互协同,以B端为主形成多样化收入来源,医生是协同价值核心,公司定位为医生的“医疗助理” [4] - 截至2024年,全国11762家医疗机构接入公司线上平台,平台注册医生数达88.9万人,注册个人用户数达2.05亿 [4] AI数字员工数据支撑与岗位应用 - AI数字员工系统核心数据来自公司23年积累的BC双端深度医疗生态,已累积超2亿条医患交互数据,构建行业领先医疗对话语料库 [5] - 医生助理和健康管家是“AI数字员工”发展主要切入点,AI医生助理可辅助医生服务患者并进行全病程管理,AI健康管家可辅助人工跟踪非疾病用户健康状况、干预异常状态 [5] 资本认可与未来展望 - 公司港股IPO前在一级市场获资本广泛认可,曾获百度、上饶国资等知名公司和机构投资 [6] - 未来更多细分岗位AI数字员工落地,公司或将成为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水电煤”,推动产业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加速公司在港股市场内在价值释放 [6]
健康之路(0258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007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44458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65911千元人民币,毛利率30.5%;2023年毛利为398236千元人民币,毛利率32.0%[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6915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13882千元人民币[2][3][5]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227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411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1374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160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20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4738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45478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38950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34040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60824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公司流动净资产净额为1143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721874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317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652052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集团总收入1200775千元,2023年为1244458千元,同比下降约3.5%[12][13] - 2024年预期未来1年内确认收入52555千元,2023年为61886千元[16] - 2024年可呈報分部毛利365911千元,2023年为398236千元,同比下降约8.1%[20][21] - 2024年除稅前綜合虧損263799千元,2023年为320945千元,亏损有所收窄[21] - 2024年即期稅項年內撥備11718千元,2023年为3883千元[2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63,799千元,2023年为320,945千元;2024年实际税项开支5,359千元,2023年为抵免7,063千元[25]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68,456,000元及715,492,000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为310,079,000元及667,095,000股[2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118,585千元,2023年为112,121千元;关联方2024年为1,186千元,2023年为1,465千元[30] - 2024年应付账款为121,901千元,2023年为86,318千元;应付关联方款项2024年为0,2023年为95千元[31] - 2024年未宣派股息[33] - 2024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普通股股份数目为877,704,800股,股本96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为142,919,560股和93千元[3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2.445亿元略微减少3.5%至2024年的12.008亿元[45] - 总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8.462亿元减少1.3%至2024年的8.349亿元[46]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3.982亿元降至2024年的3.659亿元,毛利率从32.0%降至30.5%[47] - 其他收入净额从2023年的390万元降至2024年的210万元[48] - 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2.118亿元减少4.1%至2024年的2.032亿元[49]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7980万元减少32.3%至2024年的5400万元[50]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1.034亿元减少6.2%至2024年的9700万元[51]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330万元增加36.4%至2024年的450万元[52] - 除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3.209亿元减少17.8%至2024年的2.638亿元[54] - 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3.139亿元减少14.2%至2024年的2.692亿元[56] - 公司从2023年底的流动负债净额17.219亿元逆转为2024年底的流动资产净值1.144亿元[61]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人民币58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730万元[6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贷款及借款减至人民币555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850万元[68] - 公司由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净额人民币16.521亿元逆转为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净值人民币2.318亿元[71]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增至人民币813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930万元[72]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2.60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687亿元[7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669.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59.1万元[75]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171.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771.1万元[75]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655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33094亿元[7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借款总额为人民币56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00万元,年利率介乎3.4%至14.65%,2023年为3.35%至11.70%[76]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无)[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A收入146761千元,占集团收入超10%,2023年无占比超10%的主要客户[13] - 2024年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950866千元,健康医疗服务收入249669千元,其他收入240千元[20] - 2023年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945798千元,健康医疗服务收入297452千元,其他收入1208千元[20] - 2024年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销售成本654999千元,健康医疗服务销售成本179810千元,其他销售成本55千元[20] - 2023年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销售成本676639千元,健康医疗服务销售成本169322千元,其他销售成本261千元[20] - 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9.458亿元增至2024年的9.509亿元[45] - 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6.766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6.55亿元[46] - 健康医疗服务毛利从1.281亿元降至6990万元,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毛利从2.692亿元增至2.959亿元[47] 平台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平台注册个人用户数从2023年末的1.86亿人增至2024年末的2.055亿人[35] - 注册医生数目从2023年末的56万人增至2024年末的88.9万人[35] - 连接平台的医院数目从2023年末的7365家增至2024年末的11762家[35] - 2024年健康会员计划个人客户为1110万名,2023年为860万名[38] - 2024年平台安排的网上医疗咨询数目为350万次,2023年为400万次[38] - 2024年健康医疗综合服务包个人客户为930名,2023年为10400名[39] 公司上市及股权相关 - 公司上市时138,107,000股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发行25,000,000股普通股,发售所得款项总额195,000,000港元,约合人民币180,471,000元,净所得款项165,952,000元[34] - 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上市,自上市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未举行董事会或董事委员会会议[85] - 公司股份于2024年12月30日在联交所上市,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1]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66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79] 公司治理相关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3]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7][88] - 本公告所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业绩数据获独立核数师毕马威同意及董事会批准[89]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万能先生及陈晶先生、非执行董事陈勇先生及章向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徐景先生、Lu Tao博士及邓晓岚女士[94] 税务相关 - 2024年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因无应课税利润未计提拨备,2023年同样未计提[25] - 2024年及2023年合格研发成本额外100%可视作可扣税开支[26] - 部分附属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资格,享有20%较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福建健康之路2023 - 2025年享有15%较低所得税税率[26][28] 信息披露相关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刊登于上述网站并寄发给股东[92]